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第四讲古汉语的基本句型及其句式

古今汉语的句法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古汉语的句子类型就句子的语气和语调而言,也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类。古汉语的句子成分也同样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但是同中有异,古汉语的某些句式,某些说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了,或者被现代更为明确、严密的表达方式代替了。我们要特别注意古汉语的特殊句式,立足于“同”,着眼于“异”,才能事半功倍地掌握文言句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现将古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型及其句式,分别说明如下。

(一)陈述句——所谓“陈述句”,即告诉别人一件事,表示

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断定语气的句型。表示肯定语气的陈述句叫

“肯定判断”(肯定句);表示否定语气的陈述句叫“否定判断”(否定句)。肯定判断句和否定判断句,统称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主要是通过主语+判断词+判断词后面的宾语来表示的,形成“主词…(不)是…宾词”的句式。

但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在文言文中一般不用作判断词,而是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这个、这里、这样”等。如“吾父死于是”的“是”,即指代“捕蛇这个差使”。又如“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所以,善于使人民亲附的人,这才是善于用兵的人。)此句的“是”(这)字后面,用副词“乃”(才是)表示判断,这就清楚地表明这个“是”字是指示代词。在古汉语中用“者”、“也”这两个虚词表示肯定判断,最为常见的肯定判断句式有三种:(1)“…者…”。例如:“粟者,民之所种。”(榖米是农民种的。);(2)“……也。”例如:“农,天下之本也。”(农业是国家的根本。);(3)“…者…也。”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上述的三种判断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是…”的肯定判断句式。古汉语肯定判断句式中的“者”表示语音停顿,不是代词。“也”是语气词,表示一句话的完了。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两种表示肯定判断的特殊句式:一是用“乃”、“则”、“即”、“皆”等副词置于名词谓语前,表示肯定判断。例如:“当立者乃(应是)公子扶苏。”//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就是)退。”// “梁父即(就是)楚将项燕。”// “环滁皆(都是)山也。”二是用“为”(是)作为判断词,表示肯定判断。例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文言文用“非”这个特殊否定副词,表示否定判断。例如:“此计非(不是)我谋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ou)者,非(不是)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古汉语中,表示一般否定语气的否定句中常用的否定词还有:“不、弗、毋、勿、未、否、无、莫”等。例如:“大勿(不要)侵小。”// “己所不欲,勿(别)施于人。”// “师道之不(没有,不曾)传也久矣。”//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不)能用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没有)见其明也。”// “今为君计,莫(不)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少(年轻),未知可否(不可)?”

古汉语的陈述句中,还有一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表示被动的特殊句式。现代汉语常用介词“被”字,构成“…被…”的句式表示被动,而古汉语中常用介词“于”、“为”、“见”、“为…所…”等虚词表示被动。例如:“兵败于(被)陈渉,地夺于(被)刘氏。”// “邑有成名者…为人迂纳,遂为(被)猾骨报充里正役。”//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被)欺。”古汉语还可用“受”字放在动词前面,动词后面加介词“于”,“于”后面再加主动者,构成“…受(动词)于(主动者)”的句式表示被动。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挟制,动词)于(被)人(主动者)。”(我不能让吴国的全部国土和十万民众被他

人挟制。)

古汉语的陈述句,除上述用“者”、“也”表示肯定判断;用“非”表示否定判断;用“于”、“为”、“见”等表示被动等句式外,还有常在句尾用“也”、“矣”、“耳”、焉”等语气词作为一般陈述句的句型标志。例如:“吾尚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了)。’”// “权曰:‘老賊欲废汉自立久矣(了),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罢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北面),无陇断焉(了)。”

(二)疑问句——古汉语中的疑问句,一般都要借助于疑问词来表示疑问。有时用疑问代词“誰”、“孰”、“何”表示疑问;有时用疑问语气词“乎”、“欤(与)”、“邪(耶)”表示疑问;有时两者齐用。例如“且行千里,其誰(哪一个)不知?”// “是(这件事)可忍(忍心),孰(什么)不可忍?”// “吾与徐公孰(誰,哪一个)美?”// “王曰:‘何(什么)为(做,干)者也?”// “何(哪里)可胜道者也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呢)?”// “王曰:‘齐无人邪(么)?”// “孰(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呢)?”//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吗)?”

古汉语中的疑问句一般可分为问句、测度句、设问句、

反问句四种形式。“问句”即提出问题,要求对方回答问题,是“疑而又问”;“测度句”即告诉对方一件事,表示一种猜度和怀疑的语气,具有迟疑不决的感情色彩,但不一定要求别人回答,是“疑而不问”;“设问句”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的“自问自答”,常用的语气词有“何”、“孰”等。“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反问对方,表示断定的语气,是“不疑而问”。古汉语“一般问句”常用的语气词有:“乎”、“哉”、“邪(耶)”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测度句”常在句首或句中用“其”、“盖”、“似”、“若”等语气词作为标志;“反问句”常用的语气助词是:“岂”、“宁”、“得无”、“无乃”、“不亦”等。

一般问句,如:“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吗)?”//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呀)?”// “王曰:’齐无人邪(吗)?”测度句,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大概,可能)皆出于此乎?”// “盖(大概)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山有小口,仿佛若(好像)有光。”// “若(好像)闻蔡(国)先卫(国),信乎?”// “叶徒相似(像),其实味不同。”设问句,如:“所以然者何(什么)?水土异也。”// “然则孰(怎么,怎样)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怎样)明之?由封建而明之。”“反问句”,如:“赵王岂(难道)一璧之故欺秦耶?”// “王侯将相,宁(难道是)有种乎?”//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