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工学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行为的转变——快乐消费 经济性、功能性、美观性、合理性
表现性、关爱性、体验性
产品信息传达方式的转变——交互 说教式的单向产品信息表达
双向或多项式交互式产品信息交流
产品诉求内涵的转变——和谐化设计
一 研究背景
1.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逐渐成为制造商的产品开发策略
1970年以来用户需求得到重视; 1985年 英国学者 Brian Shackel 在信息工效学基础上指出产品研发要包含用户
要素; 1986年 美国学者 Don Norman 提出了用户中心设计概念,基本思想是以认知心
理学为背景的认知工程学 ,强调以用户需求设计产品; 1998年 推出的ISO9241211推出质量适用性标准,发达国家越加重视适用性的
研究; 2000年 P. W. Jordan 教授提出产品应具备机能性,适用性,快适感 三层特征,
首先将感性工学实用化,生产出第一批“感性商品”是从汽车产业开始的,当时日产、马自达、三 菱将感性工学引入汽车的开发研究中,一改过去“高级”、“豪华”的设计定位,转为“方便”、 “简捷”、“快乐”使用的设计定位。
2. 关注产品感觉特性设计成为现代设计发展趋势
传统设计主要考虑产品的功能特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水平的提 高,顾客在购买产品时不仅注重产品的功能特性,更看重产品的感觉特 性。
产品的感觉特性
人对产品的心理感受和整体印象,反映顾客情感需求和偏好。 动感的、时尚的、大气的、高科技的、结实的、个性化的等。
大多数产品的功能特性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很多企业已将产品竞争重 点转到功能特性之外的感觉特性上。
3. 基于顾客需求的产品感觉特性设计支持技术急待研究
Hsuet al.在2000年提出,对于一个实际的目标,设计师和用户情感存在 很大的差异,设计师应该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用户的需要和偏爱。
企业已经意识到产品设计中顾客感觉需求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设计中设 计人员不能确切描述产品的感觉特性,也不了解产品感觉特性与顾客情 感偏好之间的关系,更缺少识别产品关键感觉特性及建立感觉特性与设 计变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而这些正是产品感觉特性设计所必需的支 持技术。
当时工学部34岁的副教授长町三生参与了这一研究,之后,他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察觉到了日 本的产业模式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那种为满足消费者普遍需要而大量生产的方式正在逐渐消退, 他敏锐地感到了一个表现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感性的时代”即将到来。
经过近20年的研究,从1989年开始,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感性工学的论文和著作,成为日本著名 的感性工学研究专家。
webOS 的整个 UI 交互很多细节体现着 “感性工学”的理论,卡片式的多任务, 甩动卡片退出任务,点触屏幕出现的波 纹等等。
N9 令人印象深刻的弧形屏幕,是否让你联想到快溢出的水所展现的张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感性的时代,以人为中心已经成为设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流。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30年,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技术创新日益受到社会 各界的密切关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企业家和产品研究者认识到,需要在工 程技术领域导入人类的感性分析,从而诞生出一门新的学科——感性工学。
• 起源:感性工学一词由日本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于1986 年在美 国密西根大学发表题为“汽车文化论”的演讲中首次提出。学者长町三生 为感性工学的提倡者。
最早将感性分析导入工学研究领域的是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的研究人员。1970年,以在住宅设计中 开始全面考虑居住者的情绪和欲求为开端,研究如何将居住者的感性在住宅设计中具体化为工学技 术,这一新技术最初被称为“情绪工学”。
所以,感性工学其实就是利用人作为人的一些行为和感觉去设计让人自己满意的东西,所以那些在 日常生活中打动你的产品,如果仔细思考其实背后都是运用这一套理论,懂得这套理论的设计师可 以抓住人心的细腻感受并将它重现到你的面前,所以有人把这样的设计师叫做“心灵捕手”。
Palm 公司的 webOS 虽然出师未捷身 先死,日渐走入边缘,但是它当年的设 计很超前,现在依然可以在苹果 iOS 以 及 andorid 4.0 中看到它的身影,
而快适感应是最重要的特征。
目前的市场环境:
顾客——以自身需求和偏好选择商品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周期不断缩短,顾客需求多方位多层次 企业——重视产品创新,新产品开发也由过去过分注重技术因素,转为现在的认
真考虑顾客到底需要什么,即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
一些企业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产品开发前期的顾客需求分析,挖掘他们的真 实需要。
静态的“感性”是指人的感情,获得的某种印象;
动态的“感性”是指人的认识心理活动,是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对未知的、多义的、不明确 的信息从直觉到判断的过程。
在信息化时代,这种“感性”能力尤为重要,除了感受信息也包含交换信息的能力,即从复 杂的外界剌激中,抽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和将自己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准确传递给他人的能 力。
感性工学是感性与工学相结合的技术,主要通过分析人的感性来设计产品,依 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它属于工学的一个新分支。
• 定义:以工学的手法,设法将人的各种感性定量化(“感性量”),再寻 找出这个感性量与工学中所使用的各种物理量之间的高元函数关系,作为 工程研究的基础。 简单地说,感性工学就是将感性转译到工学中去,将对人的感性分析的结 果转化为产品物理设计要素,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它属于工学的一 个新分支。
设计师 设计尸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感性工学 设计推理方法之 (Kansei Engineering)
关于“感性工学”这个词可能对普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是你手中用的手 机、你开的汽车,甚至你周围的任何一个工业产品都有受它理论的影响。
“感性工学”的提出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更重要的观点——“形式追随情感”
二 感性工学概述
“感性”这个词来源于日语词汇,与之对应的英文是 sensibility 或者 feeling ,简单点说所谓 的“感性工学”,就是通过对使用者感官(五感:形,色,味,音,触等)的把握,设计出让消 费者喜欢的产品。
近年来,“感性”一词在日本出现的频率极高,其内涵包含着多层意义,它既是一个静止的 概念,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