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论文文档]探究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及判定主权归属的方法

合集下载

如何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和处理方式

如何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和处理方式

如何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和处理方式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和处理方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不同的法律、规章制度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和决策。

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和处理方式是国家在土地管理方面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土地,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在城乡发展和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和处理方式,是各国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1.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对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和处理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出一些经验和启示,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第二章:土地使用权的定义和特点2.1土地使用权的定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将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划归给特定的组织或个人的一种土地权益。

2.2土地使用权的特点土地使用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土地使用权是有限的,是一种可以转让和控制的权益;(2)土地使用权是由国家行政机关进行划定和管理的;(3)土地使用权是有期限的,根据不同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可以是长期的或短期的。

第三章:土地使用权的归属方式3.1政府所有制政府所有制是最常见的土地使用权归属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土地使用权归国家政府所有,并通过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和分配。

3.2农村集体所有制在农村地区,土地使用权多数是归农村集体所有制的。

根据土地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承包、流转、入股等方式来获取土地使用权。

3.3私人所有制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土地使用权可以是私人所有制的。

通过购买、继承或其他方式,个人或组织可以获得土地使用权,并享有相应的权益。

3.4混合所有制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采用混合所有制的方式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归属。

政府和私人、集体可以共同拥有土地使用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和分配。

第四章:土地使用权处理方式4.1土地征收土地征收是土地使用权处理的一种方式。

当国家或地方政府需要进行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时,可以通过土地征收的方式来获取土地使用权。

浅论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论文

浅论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论文

浅论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论文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那么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国际法中钓鱼岛的主权归属论文篇1:《从国际法角度论钓鱼岛主权的归属》摘要: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一直是中日之间矛盾根源之一。

中国在15世纪最先发现钓鱼群岛,根据“先占”原则,其自然成为中国领土。

日本于1895年占领钓鱼群岛不符合“无主地先占”要件;中国政府和民间的抗议行为使日本欲以时效取得钓鱼群岛主权的企图无法实现。

虽然美日之间排除中国签订的条约与协定虽助长了日本的气焰,但是注定是非法且无效的。

关键词:钓鱼岛国际条约时效取得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

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且其附近蕴藏有大量石油,因此日本一直对其虎视眈眈。

近年来,日本的侵占行为愈演愈烈,日本政府和学术界从国际法上提出了很多钓鱼岛归属日本的根据。

本文将从钓鱼岛的历史和相关国际法原则对日本政府提出的所谓的钓鱼岛属于日本的根据进行客观分析。

一、先占原则(一)日本的主张及根据根据1971年3月日本外务省发表的《关于尖阁列岛领土权问题的统一见解》及翌年外务省情报文化据“无主地先占”的国际法原则,“尖阁列岛”,即钓鱼群岛主权归属日本。

日本主张“尖阁列岛”是日本政府在明治十八年后,通过冲绳县当局等各种方式进行现场调查,确认该地是无人岛,且没有清朝统治所及的迹象后,于明治二十八年的内阁会议上决定于该地建设标桩,正式将其“编入”日本领土,且日本认为明治政府曾将“尖阁列岛”中的4个岛屿无偿借给公民开发经营30年,即日本通过民间对钓鱼岛实施了有效统治。

(二)中国的驳斥与根据国际法上的“先占”首先必须以“无主地”为客体。

所谓无主地,是指未经其他国家占领或其他国家放弃的土地。

因此,钓鱼群岛于1895年被日本占领之时是否是无主地,乃是日本上述立论的基础和前提所在。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如何确认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如何确认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如何确认?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据法律确认。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

”什么是土地复垦费?在生产建设中,因挖掘、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的,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

如果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则要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

所谓“没有条件复垦”包括用地单位或个人不具备复垦被破坏的土地的技术、设备而无力复垦的情况,也包括由于土地被破坏的程度十分严重,复垦非常困难或得不偿失的情况。

“复垦不符合要求”是说复垦后的土地利用不符合国家对复垦规定的标准。

征用土地的审批权限是什么?《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实行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审批,取消市、县人民政府征用土地的审批权。

国务院批准征用土地的权限是:(1)征用基本农田。

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外,其他建设都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因此规定征用基本农田需报国务院批准。

(2)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

(3)征用其他土地70公顷以上。

其他土地指耕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林地、草地、养殖水面、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征用土地的权限是:(1)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低于35公顷。

(2)征用其他土地低于70公顷。

什么是拒不交还土地的违法行为?拒不交还土地的违法行为,是指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

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1)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2)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造,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3)土地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虽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4)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的;(5)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经核准报废的。

思修论文:关于领土争端的思考范文

思修论文:关于领土争端的思考范文

思修论文:关于领土争端的思考范文第一篇:思修论文:关于领土争端的思考范文3.近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领土主权争端不断。

结合理论与实际,谈谈你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无数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无数次的割地赔款,已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名言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里。

不夸张地说,它可能是我们全力投入现代化建设的最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的历史的中国,是值得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们自豪的事。

但近代的中国却一直处于落后的状况,相对于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美国的科技、经济更加发达。

近代的中国落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归根结底是中国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不及其他国家了。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而国家实力又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

而在当代中国,我国与周边国家纷争不断,不论是南海的主权问题,还是钓鱼岛问题,都体现出了一些国家仍在对我国的领土资源虎视眈眈,希望来分一杯羹。

而这一问题的背后,还是涉及到了强权政治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问题。

近年来,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领土上的纷争日趋激烈,美日印相继插手南海问题图谋使争端国际化、复杂化。

南海诸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

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

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第二的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

正因为如此,决定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而在钓鱼岛问题上,更加体现了日本的肆无忌惮。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隋朝时期,中国就发现了钓鱼岛;最晚至明代,中国人就开始利用钓鱼岛。

尽管如此,日本仍然一直对钓鱼岛觊觎垂涎。

而美国虽然在官方上的导论是说持中立态度,但他在钓鱼岛事件实际上又扮演着一个推波助澜的角色。

美国与日本之所以插手干预中国的内政,不仅是因为他们的这个决策将给他们带来利益,更是因为他们自身强大国力的支持。

如何进行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调查

如何进行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调查

如何进行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调查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调查是涉及土地管理和安全的重要工作。

正确进行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调查可以保障土地利用的合法性,维护土地所有权的稳定和权益的保护。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调查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边界划定的方法1. 地貌地质法:利用地貌和地质特征来划定地界。

包括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分析和测量,通过地貌和地质特征的变化来判断地界的位置。

这种方法较为直观,适用于地势复杂的区域。

2. 定界标志法:通过设立界碑、界桩、界标等物理标志来划定地界。

这些标志通常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来设置,并按照一定规范进行编号和记录。

定界标志的设置可以提高边界划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居民确认法:通过向当地居民了解土地界线的位置和范围,获得他们的肯定和认可来划定地界。

这种方法需要与居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达成共识。

尤其适用于农村地区,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土地使用和历史。

二、土地权属调查的步骤1. 资料收集:收集与土地相关的文献、记录和资料,包括土地登记簿、地籍档案、历史地图等。

通过分析这些资料可以了解土地的归属和使用情况,为权属调查提供依据。

2. 地面实地勘查:对土地进行实地调查,包括界址勘查和详细测量。

通过测量地界的位置、长度和面积等信息,与已有地籍档案和地图进行对照,确定土地的权属范围。

3. 相关证据收集:收集与土地权属有关的证据,包括不动产证书、土地使用证明、土地租赁合同等。

这些证据可以印证土地权属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4. 调查记录和整理:将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证据和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归档。

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便于查证和备案。

5. 公告和登记:根据调查结果,以公告的形式向公众通知土地权属情况,并在相关机构进行登记备案。

公告和登记的目的是保证土地权属的公开透明和法律效力。

三、注意事项1. 法律法规:在进行边界划定和土地权属调查时,要遵守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和地方对土地管理的规定,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怎么确定土地使用权归属

怎么确定土地使用权归属

怎么确定土地使用权归属土地使用权归属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所有者,即对土地享有合法使用权的人或组织。

在确定土地使用权归属时,通常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一、法律和法规规定土地使用权的归属通常由国家法律和法规进行规定。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土地使用权制度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归属和使用方式。

因此,第一步是查阅相关法律和法规,了解土地使用权的规定。

二、权属证书土地使用权的归属通常通过土地权属证书来确认。

土地权属证书是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合法地位的证明文件,可以通过相应的土地管理部门进行查询。

通过土地权属证书,可以了解到土地使用权归属的具体情况。

三、合同和协议土地使用权的归属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合同和协议来确认。

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租赁过程中,通常会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来明确土地使用权归属的方式和条件。

因此,可以查阅相关的合同和协议文件,了解土地使用权的具体归属情况。

四、调查和调解在一些复杂的土地使用权纠纷中,可能需要进行调查和调解来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归属。

可以通过调查相关的土地附属物、使用和经营情况、相关合同和协议等来了解土地使用权的归属情况。

同时,也可以通过法律程序,通过土地专业人员和法律机构的调解来解决争议并确定土地使用权归属。

五、历史资料和证据在确定土地使用权归属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根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查阅权属证书和合同协议等文件,进行必要的调查和调解,收集历史资料和证据,最终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归属。

土地权属调查的方法及数据管理

土地权属调查的方法及数据管理

88YAN JIUJIAN SHE土地权属调查的方法及数据管理Tu di quan shu diao cha de fang fa ji shu ju guan li姚利青本文立足于土地权属调查工作,肯定了土地权属调查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正视造成土地权属纠纷的主要原因,提出土地权属调查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方法,以及做好土地权属调查数据管理的具体要求。

土地权属调查是主要是针对于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的调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

在土地调查中,需要面对历史及现实的多种因素,结合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的新问题,得出清晰准确的权属结论,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的纠纷问题,缓和社会矛盾,从而切实提高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效率。

一、造成土地权属纠纷的主要原因1.历史遗留原因在土地权属调查中,很大一部分纠纷及困难都源于历史上的遗留原因,尤其是由于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多情况的行政建制变动,与这建制变动同步的也是行政管理主体的搬动,因此造成了部分处于变动范围之内的土地权属无法确定、主体混乱的问题,这也阻碍了土地权属调查的有序进行。

同时,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原有土地因为开发、征地、兴办企业等原因,也很容易产生不明确的权属关系。

除此之外,对于部分土地权属来说,全面性的权属调查距今已有一定时间的历史,加之当时因技术手段的不足,大量可供参考的权属资料难以复现,这也为解决土地权属纠纷、落实权属调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界线不明确土地权属纠纷的根源与主要表现就在于部分土地的界线不够明确,具体表现为因过去曾经因发展需要,对于部分荒地进行了无偿划拨,却没有配套以明确的地界和面积测算记载,使得多数地界缺乏明确的标志,甚至没有标志;同时,在新的发展进程中,重新划分的土地因施工建设、土地平整、水利工程经过等原因,产生了界线的变化,如何去明确界线就十分困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界线不明确而造成的土地权属纠纷主要是由于现行土地权属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

国家领土的取得方式

国家领土的取得方式

国家领土的取得方式
领土就是国家支配和管辖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及附属的特定上空。

由领陆、领水、领空和底土四部分组成的。

目前,领土取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先占。

指某国家有意识地取得不在其他任何国家主权下土地的主权,先占的对象必须为无主地,国家必须具有取得该主权的意思,公开地表现出来,并对该地采取立法、司法、行政等实际的措施进行控制,如某国发现一块无主地之后,在该地上插上国旗宣誓主权。

目前,先占主要是用来解释某些历史遗留问题,当前世界上已基本不存在先占的对象了。

2.时效,是指国家公开地、不受干扰地、长期占有他国领土,从而获得该领土的主权。

目前,这种做法基本不能被国际社会接受。

3.添附,是指自然或人为的增加领土,如河口三角洲、滩涂等自然添附,或围海造田等人工添附。

4.征服,指一个国家以武力的方式占有他国的领土。

当前国际上对征服是不认可的。

5.割让,指一个国家根据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另外一个国家,如一个国家通过武力迫使他国割让领土,属于不被认可的;又如领土的买卖、赠与和互换等等,这种领土取得的方式是属于合法的。

6.殖民地独立,就是指殖民地的人民根据民族自决原则,从原殖民国独立出来,成立一个新国家。

这种方式是现代最不普遍的领土获得方式之一。

7.公投,就是指居住在一地的公民通过全民投票的方式,确定一个地区的独立,如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英国的北爱尔兰等等。

这是目前最认可的方式。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存在领土争议问题,争议的情况复杂而
不好决断,不能独立的使用一种方式来解决争议,比较通用的做法是求同存异。

土地确权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土地确权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地确权的原则和⽅法是什么⼟地所有权、⼟地使⽤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

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范围内的⼟地(或称⼀宗地)的所有权、使⽤权的⾪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

那么他有什么原则和⽅法呢?下⾯由店铺⼩编为⼤家做相关知识的解答,欢迎⼤家阅读。

⼟地确权的原则和⽅法是什么⼀、确权原则⼟地确权必须确定⼀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体现⼟地确权的精神实质,为正确界定⼟地权属指明⽅向,并在整个⼟地确权中始终起指导作⽤。

1、尊重历史,⾯对现实的原则;2、有利于⽣产和⽣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3、政策和法律并⽤原则;4、分阶段、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原则;5、权利设定⼀般法定原则。

⼆、确权⽅法1、集体所有⼟地⼀般为内部使⽤。

2、重复征⽤或划拨,以后者为准。

3、界线与⾯积不吻合的,以界线为准。

在⼟地确权时,要处理好⼟地所有权和使⽤权与⾏政管辖权的关系、与特殊区域内部门管理权的关系、⼟地权属与规划区的关系。

⼟地权属确认的基本⽅法是调查、申报登记、核发证书,因此,确权主要是通过权属调查和申请⼟地登记、核发证书实现的。

三、确权意义确权颁证之后,将给农民带来四⼤好处。

⾸先是有利于强化物权保障。

⼟地是农业最基本的⽣产资料,也是农民的“命根⼦”,⼀经确权,农民就是⼟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权利⼈,有利于依法保障农民的⼟地承包权益。

其次,有利于强化承包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为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强有⼒的制度保障。

经过确权颁证之后,⼟地既是资源,⼜是资产,农民就等于握住了⾃⼰的⼟地使⽤权,⽆论谁想再动农村的承包地,都必须经过本户同意。

如果农民外出打⼯,还可依法把承包地进⾏流转,交给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来经营,换取实物或租⾦。

这样⼀来,农民的财产性收⼊就会增加。

再次,农民可⽤⾃⼰的权证进⾏抵押贷款。

当前,因部分农民⽆法提供担保、没有⾜够的抵押物,贷款难问题较突出。

⽽确权登记颁证以后,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农民就可⽤⾃⼰的权证进⾏抵押贷款。

土地管理中农村土地权属确定新方法探讨论文

土地管理中农村土地权属确定新方法探讨论文

土地管理中农村土地权属确定新方法探讨论文农村土地权属管理是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归属,化解农村土地权属争议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权属管理中还存在着土地权属争议复杂、处理难度大,立法模糊、适用法律不统一,以及基层土地权属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土地立法,明确土地确权原则,加强依法行政,加大对土地权属争议的调处力度。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土地管理中农村土地权属确定新方法探讨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土地管理中农村土地权属确定新方法探讨全文如下:摘要:该文针对土地管理中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的问题难点,提出将3S技术用于土地确权工作中,该文详细探讨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的技术思路,论文首先探讨了集体土地确权的工作流程,进而从RS技术引用、GPS界址点测量和GIS数据管理三个方面探讨了3S技术的应用思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确权 GIS GPS RS根据国土资源部联合财政部、农业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1〕60 号) 要求,必须切实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力争到2012 年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

近年来,3S 技术发展迅速,已经被广泛应用,3S技术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湖北某市响应国土资源部号召,由市国土局负责组织实施,经过科学研究、全面考虑,决定采用 3S 先进技术进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土地确权相关标准,更经济、更高效开展土地确权工作。

1 集体土地确权工作流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板块:(1)工作底图制作:工作底图、宗地图的制作利用RS 技术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2)外业调查与测绘:外业界址点测量采用 GPS -RTK 技术进行数据采集;(3)数据整理与建库:调查数据则采用 GIS 技术进行入库、管理等;(4)检查验收。

国际法关于领土问题的研究112342341

国际法关于领土问题的研究112342341

国际法关于领土问题的研究------------中国拥有南海诸岛的主权符合国际法关于领土取得的规定中国对南海诸岛的先占,是通过中国人民首先发现这些岛礁后在那里进行持续不断的生产、开发活动,以及历代中国政府对这些活动的有效行政管理逐渐确立起来的。

因此,中国对南海诸岛领土的主权是在发现和开发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通过国家实践逐渐形成和逐步完善的,是充分的和完全的领土主权,符合国际法关于领土主权的理论和实践。

按照国际法,对领土的发现、命名、开发、经营、利用和保护,并将其作为自己生产、生活的永久性资料,称为领土的固定性。

任何一块新领土的发现,根据该地的原始居民属于何国而认定其应属权利,这就是国际法中的原始发现原则。

当一块土地被一个国家发现并实施主权管辖后,该土地就成为该国领土的一部分,除非该国自动放弃,其他任何国家不得重新占领,否则就构成侵略行为,在国际法上是无效和非法的[1]。

一、中国因发现和先占取得了南海诸岛的主权。

(一)发现。

在物权法上,对无主物的发现可以构成所有权,这一原则被引入18 世纪以前的国际法中,成为认定“无主地”主权归属的重要法律依据。

所谓“发现”,通常是指“自然界的发现或单纯的视力所及”。

也有人将其理解为“视力所及”,登陆或不登陆均可[2]。

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甘泉岛发掘出土“史前文化遗址与遗物”(陶器、石器工具等)[3],证明远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民就已经发现了西沙群岛。

(二)先占。

先占是国际法承认的五种领土主权取得方式之一[5]。

国际法规定“先占”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先占的客体是“无主地”,即未经他国占领的无人荒岛和地区;第二,先占的主体是国家;第三,主观上要有占有的意思表示;第四,客观上要实行有效占有,即适当地行使和表现主权,也就是有效占领。

南海诸岛在被中国发现以前,属于“无主地”,在中国发现以后,按传统国际法,即已成为中国主权下的“有主地”,该地域与中国产生了事实联系,具有阻止其他主权者介入的效力。

如何进行土地确权与土地权属调查

如何进行土地确权与土地权属调查

如何进行土地确权与土地权属调查作为一个拥有广袤土地资源的国家,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调查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土地确权是指对土地权属的认定,而土地权属调查则是有目的地收集土地权属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土地确权与土地权属调查,并探讨其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调查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调查是为了解决土地利用和管理中的问题而进行的一项工作。

土地确权是指将土地的所有者、承包者或使用者的权益得到法律认定和保护的过程。

而土地权属调查则是通过对土地所有权的调查和研究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调查对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促进土地利用的规范化和合理化,防止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调查的重要性1. 解决土地纠纷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调查可以有效解决土地纠纷。

在农村地区,土地纠纷屡见不鲜,包括土地所有权的争议、承包合同的不明确、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等。

通过进行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调查,可以明确每块土地的所有者和权属,减少土地纠纷的发生,提高社会稳定性。

2.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调查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确权后的土地所有者可以更加自由地流转土地、开展经营活动,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

同时,土地确权还可以为农民提供贷款和投资的担保,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3. 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调查有助于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通过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推动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土地生态环境。

同时,确权后的土地所有者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土地的环境治理和保护,共同维护好土地的生态系统。

三、如何进行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调查1.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调查需要依靠政策法规的支持和指导。

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调查的目标和要求,为其提供法律依据。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权属与产权保护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权属与产权保护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权属与产权保护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土地权属与产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土地作为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其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明确与保护,既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个体和集体的利益。

本文将从土地权属的定义和分类入手,探讨土地权属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土地产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一、土地权属的定义与分类土地权属是指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哪个主体或团体。

根据现行的土地法律法规,土地权属主要分为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和个人所有土地三种形式。

国有土地是指由国家行使所有权的土地,主要用于国家发展和公共利益。

集体土地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或集体经济成员所有和使用的土地,用于农村经济和集体利益。

个人所有土地是指个人依法取得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这三种土地权属形式在实践中各具特点,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

二、土地权属的重要性土地权属的明确和保护对于土地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明确的土地权属能够促进土地的高效利用。

只有明确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主体,才能有效规划土地用途、制定合理的利用方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土地权属的明确和保护是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土地是生产要素之一,对于各类企业和农民而言,土地的产权保护是投资和经营的保障。

只有确保土地产权的稳定和安全,才能激发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最后,土地权属的明确和保护是社会公平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体现。

土地是资源分配的关键要素,确保土地权属的公正和平等,能够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土地产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土地产权保护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土地权属的归属不清导致产权纠纷频发。

部分土地使用权的划拨、转让等手续不规范,导致产权归属出现争议,使土地产权保护工作变得复杂和困难。

其次,地方政府在土地经营中存在干预行为,侵犯了土地产权。

一些地方政府以土地财政为目的,通过非法手段篡改土地用途、侵占土地使用权,损害了个体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土地权属的确认方法

土地权属的确认方法

土地权属的确认方法土地权属的确认是指确定土地所有权归属的过程。

在房地产交易、土地征收、土地使用权转让等过程中,土地权属的确认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地权属确认方法。

一、土地登记土地登记是一种常见的土地权属确认方法。

土地登记是指将土地权属、面积、用途等信息记录在土地登记簿上,以作为土地权属确认的依据。

土地登记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公共事务,具有法律效力。

通过查阅土地登记簿,可以确认土地的所有权人及其权益。

二、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一种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来确认土地权属的方法。

调查人员会对目标土地进行测量、勘察,并查阅相关的土地权属证明文件。

通过权属调查,可以了解到土地的实际使用状况、权属归属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或纠纷。

三、权属证明权属证明是指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土地权属证明文件。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土地权属进行调查核实,并出具相应的权属证明。

持有权属证明的人可以凭借该证明向相关单位或个人证明其土地的所有权。

四、法院判决在土地权属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寻求解决。

法院会依法受理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并进行审理。

在判决书中,法院会明确确认土地的权属归属,并具有法律效力。

法院判决是一种权威的土地权属确认方法。

五、相关证照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等相关证照也可以作为土地权属确认的依据。

土地使用权证是确认土地使用权归属的重要证明文件;房产证则是确认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的证明文件。

通过查阅这些证照,可以了解到土地的权属归属情况。

六、相关合同土地权属确认还可以通过相关合同来进行。

例如,购房合同、土地租赁合同、土地转让合同等都可以作为土地权属确认的依据。

当事人可以通过合同中的约定来确认土地的权属归属。

土地权属的确认方法有多种,包括土地登记、权属调查、权属证明、法院判决、相关证照和相关合同等。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确认方法,以保证土地权属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土地权属的四种确认方式

土地权属的四种确认方式

土地权属的四种确认方式
土地权属的确认是指确定一块土地的所有权归属于谁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常用的
土地权属确认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征收调查确认法
征收调查确认法是指通过政府征收土地等行为来确认土地权属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
政府或相关部门会对一些被征收的土地进行调查,确定其权属并征收相应的费用。

通过这
种方式,政府可以较为简单地确认土地的权属,并支持其后续处理工作。

二、土地证书确认法
土地证书是最具权威性的土地权属证明文件,是土地权属确认的直接依据。

土地权属
持有人可以通过申请及时更新土地证书来确保自己的权属得到认可。

同时,所有从土地权
属转移的手续与文件也应进行相应的更新和备档工作,以确保权属的及时确认和更新。

三、卫星遥感技术确认法
卫星遥感技术确认法是指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来获取土地信息进行确认的方式。

通过卫
星遥感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到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等信息,并进行比对和确认。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面积较大、分布较分散的土地,对于涉及到较多的权属以及矛盾的情况,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四、法律诉讼确认法
法律诉讼确认法是指通过法律途径来确认土地权属的方式。

如果出现土地权属争议或
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司法程序或仲裁程序来解决。

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法官或仲裁者
将通过调查、证据审查等方式来确认土地权属,最终作出裁决或仲裁意见。

这种方式虽然
耗费时间和精力,但可以提供最公正最正式的判决结果,确保土地权属的合法有效。

领土主权军事理论论文

领土主权军事理论论文

领土主权不容侵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一直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固的国防事业在世界上稳居世界强国,这是不争的事实。

就连雄心壮志的拿破仑也不敢轻举妄动,可经历了鸦片战争,这个中国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打碎了中国强国的好梦,一切的一切,变化的步调已来不及预测。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一系列的武力战争和条约慢慢侵蚀着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帝国列强开始统治中国,开始在中国划分统治区。

这些历史永远是中国的耻辱,从中我们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而如今我们国家已变得强大,今后我们的领土不会再被侵犯!近代我们国家的领土主权问题主要有香港、澳门、台湾、南海地区、藏南和钓鱼岛。

香港和澳门已和平回归祖国,台湾问题也不紧张。

最近问题严重化的就是南海地区和钓鱼岛,最为严重的也就是钓鱼岛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但是,日本方面无视大量历史事实,竟声称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在明治十七年(1884)发现该岛。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争端。

钓鱼岛争端也就一直成为了中日两国关系的争议焦点。

直到今天,钓鱼岛问题一直没能找到好的方法解决,有些媒体甚至曝可能两国开战。

美国在起初并不对此问题持立场,而现在却在日本后面撑腰,甚至牵涉进了几个国家在这件事中,情况越来越复杂。

中日两国海军舰艇和飞机频繁在钓鱼岛附近巡航,中国的例行巡查工作被日本开来是侵权行为,强词夺理,不断的将争端升级。

就在今年11月23日,我国对外宣布了防空识别区,此行动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人民安全而采取的措施,但是在日本和美国看来却是有恶意的行为,美国和日本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心。

土地权属确定和争议制度

土地权属确定和争议制度

土地权属确定和争议制度土地权属确定和争议制度是指在土地权属方面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方面上的权属纠纷。

土地作为国家的基本资源,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确立并维护土地的权属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

一、土地权属的确定土地权属的确定是指在使用土地产生争议时,通过法律手段和司法程序,确定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哪个人或单位,以解决争议。

在我国,确定土地权属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具体负责土地管理的部门为国土资源和房屋城乡建设部门。

为了保证土地权属的确定权力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需要遵循法律和规定,进行判定和确定,并及时公布结果。

在土地权属的确定中,重要的法律制度有:土地登记制度、土地调查制度、土地调查制度。

土地登记制度是指对土地进行权属登记,即登记所有权和使用权。

土地调查制度是指对土地实施资源和环境调查,以保证土地的资源利用能够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

土地监管制度是指对土地进行监管,以保护土地权益和土地环境。

二、土地权属的争议尽管有土地权属的确定制度,但土地产生争议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一方面,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在土地流转、分配等方面容易产生争议。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法制建设的不完善,导致土地权属权利的归属没有清晰和明确。

针对土地的权属争议,我国制定了相关措施。

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等因素导致大量的土地流转,使得土地权属的争议日益增多。

因此,加强土地权属制度建设和加强法制建设是解决土地权属争议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在加强土地权属制度建设的同时,对土地争议的解决,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通过民间调解、仲裁等方式,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

在土地权属争议的解决中,需要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重视法律归属的原则,建立公正和透明的法律程序,维护土地权益。

总之,土地权属确定和争议制度是国家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其公正性和有效性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和法制社会的建设。

对于土地权属方面的任何争议,都需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进行解决,确保公正性、及时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要求。

探究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及判定主权归属的方法

探究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及判定主权归属的方法

探究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及判定主权归属的方法国际法上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主要有五种: 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和征服; 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现代国际法上产生了一些新的领土变更方式,主要是民族自决和全民公决。

这些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还是现代意义上的领土取得方式,在案例中以各种形式变化地存在着。

就笔者看来,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像是骨架,在没有骨架或者错误骨架的基础上补充任何的“肉”都不能让这条“鱼”游起来。

但是国内关于领土法,因为其非成文法以及司法裁判方式的不同的性质,使得相关撰文研究较少,且多数集中于一个或多个案例。

国外学者对于总结领土的取得方式通常不会采取总结的形式,因为这样的方法毫无意义并且浪费时间,尽管随着国际情势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一些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在逐渐地失去功能,比如先占和征服; 而有一些情况下,割让也变得十分罕见了,但是分析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以及其变形,有助于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有的放矢。

先占是指一国有意识地占有无主地并取得对他的主权的行为。

先占有两个条件,一是先占的客体是无主地,二是实行有效的占领。

因此,无主地的判定也成为判定领土主权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在克利伯顿岛一案中,法国基于先占主张主权,因此仲裁庭要考量在1858 年之时争议地区的法律地位视为为无主地; 并且,仲裁庭肯定了以有效方式占据某领土是通过先占方式取得主权的必备要素。

时效是指一国原先不正当地和非法地占有某块领土,并且已经在相当时期内不受干扰地加以占有,以致造成了一种信念,认为事物现状是符合国际秩序的,那么该国就取得该土地的主权。

值得注意的是,还没有任何案例确定时效作为领土取得方式的先例。

割让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将领土的一部分转移给另一个国家。

传统国际法上中严格意义上的割让是指强制性的领土转移,即在非自愿的条件下无代价地转移领土主权,通常是战争的结果,也是本文涉及的案例的情况。

其中,条约解释在其中占了较大的比重。

征服这种以武力为手段兼并其他国家的领土并取得主权的方式,随着战争的合法的前提的崩塌,已经不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手段了。

如何进行边界测量和土地所有权划定

如何进行边界测量和土地所有权划定

如何进行边界测量和土地所有权划定现代社会中,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所有权的划定和边界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准确的土地所有权划定和边界测量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关系到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的有序进行。

本文将从技术、法律和社会角度,探讨如何进行边界测量和土地所有权划定。

首先,了解土地边界测量和所有权划定的技术手段是必要的。

传统的土地边界测量常使用的是传媒测量仪器,如经纬仪、五角仪等。

这些仪器通过定位和角度测量,获取土地边界的坐标和角度数据,从而描绘出边界线。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的边界测量已经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高精度仪器,不仅测量速度更快,准确度也大大提高。

这些工具能够实时获取经纬度信息,生成边界线的电子地图,并且可以与现有地理数据库进行集成,便于管理和查询。

其次,土地所有权划定的法律依据也是边界测量的重要参考。

土地所有权的划定需要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有土地使用证》等。

在这些法律中规定了土地的归属、划定和流转的程序和规则。

同时,土地所有权划定也需要考虑地籍调查、权属证明和公证等方面的法律要求,以确保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这些法律依据对于保障土地所有权的清晰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在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社会参与也是边界测量和土地所有权划定中的重要环节。

土地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因此在边界测量和土地所有权划定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相关各方的利益和意见。

例如,在进行边界测量前,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和民众开展听证会,对有争议的土地进行公开和透明的讨论。

同时,在土地所有权划定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公平和公正,避免权力滥用和利益输送等问题。

社会参与可以提高土地所有权划定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减少争议和纠纷,推动土地所有权的清晰化和规范化。

总结起来,边界测量和土地所有权划定不仅涉及到技术手段的选择和应用,还需要依法行事,并充分考虑到社会的多元利益和参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及判定主权归属的方法
国际法上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主要有五种: 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和征服; 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现代国际法上产生了一些新的领土变更方式,主要是民族自决和全民公决。

这些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还是现代意义上的领土取得方式,在案例中以各种形式变化地存在着。

就笔者看来,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像是骨架,在没有骨架或者错误骨架的基础上补充任何的肉都不能让这条鱼游起来。

但是国内关于领土法,因为其非成文法以及司法裁判方式的不同的性质,使得相关撰文研究较少,且多数集中于一个或多个案例。

国外学者对于总结领土的取得方式通常不会采取总结的形式,因为这样的方法毫无意义并且浪费时间,尽管随着国际情势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一些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在逐渐地失去功能,比如先占和征服; 而有一些情况下,割让也变得十分罕见了,但是分析领土主权的取得方式,以及其变形,有助于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有的放矢。

先占是指一国有意识地占有无主地并取得对他的主权的行为。

先占有两个条件,一是先占的客体是无主地,二是实行有效的占领。

因此,无主地的判定也成为判定领土主权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在克利伯顿岛一案中,法国基于先占主张主权,因此仲裁庭要考量在1858 年之时争议地区的法律地位视为为无主地; 并且,仲裁庭肯定了以有效方式占据某领土是通过先占方式取得主权的必备要素。

时效是指一国原先不正当地和非法地占有某块领土,并且已经在相当时期内不受干扰地加以占有,以致造成了一种信念,认为事物现状是符合国际秩序的,那么该国就取得该土地的主权。

值得注意的是,还没有任何案例确定时效作为领土取得方式的先例。

割让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将领土的一部分转移给另一个国家。

传统国际法上中严格意义上的割让是指强制性的领土转移,即在非自愿的条件下无代价地转移领土主权,通常是战争的结果,也是本文涉及的案例的情况。

其中,条约解释在其中占了较大的比重。

征服这种以武力为手段兼并其他国家的领土并取得主权的方式,随着战争的合法的前提的崩塌,已经不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手段了。

添附的情况也越来越罕见,而本文将不不再涉及这两种方式。

综合案例和上文探讨的领土主权取得方式分析,一种模式可以被简单有效地概括出来,即原始权源是否会发生转移,这样的转移后是否伴随着主权展示活动,如果两个问题的答案均为是的话,那么原始权源就发生了转移。

而权源的原始拥有者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就争议地区行使一定的主权才能确定原始权源,使其更加稳定。

首先,就原始权源而言,上文探讨的五种方式均可根据时际法判定为合理的原始权源的取得方式,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发现并不能创设权源,或者说不能创设完整的原始权源。

在帕尔马斯岛一案中,仲裁员胡伯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重申,尽管西班牙进行了条约割让,将帕尔马斯岛的主权割让给了美国,但是追本溯源,由于发现的行为仅仅创设了不完整的权源,而西班牙并没有后续的管理或者主权活动,而使得这个权源的完整化搁浅,因此西班牙并没有取得该争议地区的主权,也因此不能根据条约将超过其权利的部分转移给美国。

而将发现这种不完整的权源转化成完整的权源的过程,涉及我们下文将要分析的持续、和平、实际的主权展示。

紧接着1928 年帕尔马斯岛案之后判决的克利伯顿岛案,除了上文提及的无主地的分析外,仲裁庭还强调了先占的两个条件,即主观上的先占意图和实际的占有活动。

这样的要求在其后的常设国际法院的首个领土主权案,即东格陵兰岛案中得以强调,在本案中法院也权衡了该争议地区在1931 年的法律地位是否为无主地似乎可以看出,原始
权源是否完整是一国主张其权利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主权展示活动,则有可能发生主权的转移。

在此,笔者有一个疑问,即如果原始权源是完整的,但由于地方偏远、无人居住等原因导致一国对该争议地区在关键日期前并没有进行过多的主权展示,是否一定意味着该完整的原始权源会发生转移?
其次,就主权展示活动而言,1928 年帕尔马斯岛案中将其规定为持续、和平、公开的主权展示活动,并且解释了为什么需要国家对于主权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展示: 因为国际法并不像国内法有完善的司法体系和凌驾于其的机构来保障所谓抽象权利的存在,也因此,一国对于领土的主权不能仅仅依靠抽象权利,而必须有相对应的展示。

仲裁员胡伯对展示的标准也作出了相应的判断,如连续性: 并不需要确定其主权展示开始的具体时间,但是一国往往通过不断强化对某一地域的控制,经过一个缓慢而连贯的过程才能将控制转化为主权; 又如公开性: 在有人居住的地域上秘密、连续地行使国家主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国的主权展示活动必然符合公开性的标准; 最后如和平性: 在连贯而公开的行使国家主权的过程中,是否有其他国家对于该展示提出抗议或者任何形式的反对,如果存在,那么将是不符合和平性的标准。

在此,似乎可以回答笔者在上一个部分提出的疑问且在东格陵兰岛一案中也被法院所认可,即当双方都不能提出具有优先性的主权之时,即使一方仅仅实际上较少地行使了主权权利,法庭也会认为这样的展示满足了其法律要求,尤其是对于较少居民或无居民的地区而言。

最后,一个问题非常明显地浮出水面,即合理取得的原始权源是否可以被主权活动所取代。

笔者发现,比利时/荷兰一案非常的有趣,比利时在以原始权源得以确定的情况下从未放弃该争议地区,并且从未对他国所谓的主权行为进行过默认或许可。

然而,尽管法院并未根据国际法上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时效判案,但本案的事实与时效非常相似,也确实由许多法官提出了反对意见,比如劳特派特认为荷兰之行为均为主权展示活动,应该将争议地区的主权判为荷兰所有。

这似乎与上文所讨论的东格陵兰岛一案中的判决有所不同,而在喀麦隆诉尼日利亚一案中,尼日利亚提出了权源的历史巩固理论,尽管用了不一样的措辞,但实质与时效非常相似,即在本案中对已划定的边界线提出了和平占据的理论。

但是,正如法院从未根据时效判案一样,本案也没有对所谓权源的历史巩固理论作出认同,而是根据喀麦隆的原始权源以及对尼日利亚后续的所谓行使主权的行为的反对将争议地区的主权归属判为了喀麦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原始权源都不可以被主权展示行为所代替,比如在白礁岛一案中,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对于灯塔的修建和管理等提出了非常多的主权活动证据,尽管法院认定原始权源是属于马来西亚的,并且在衡量主权活动中,法院也并非一面倒地支持一方的活动,但是最终,根据马来西亚对于新加坡主权行使的默认判定原始权源发生了转移,主权属于新加坡。

笔者认为尽管出现了很多时效的变形的事实情况,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原始权源的国家几乎没有不反对的情况,也就不能和平、不加干扰地进行主权展示,进而达成一种信念从而完成时效。

综上所诉,原始权源可以依靠国际法上的传统的五种方式取得,其他方式有可能创设不完整的权源,如发现; 原始权源可以通过连续、公开、和平的主权展示行为完整化或发生转移; 在完整化的过程中,若有其他国家就该地区进行所谓的主权活动,则可认为是非法的; 而在转移的过程中,原始权源的所有国几乎没有对该地区进行主权展示,而他国进行了大量
的主权展示活动,并且所由国进行了默认则可以认为主权发生了确实的转移。

而当比较原始权源和主权活动时,尽管还没有法院或仲裁庭根据时效判案,但可以发现,结合关键日期、禁止反言、默认、有效控制等因素后主权活动的判定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