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单元测试题
初中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2C. -1D. 02. 如果a < b,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 3 < b + 3B. a - 3 > b - 3C. a / 3 < b / 3D. a 3 > b 33. 下列哪个图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S = πr^2 计算?()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比例函数?()A. y = 2x + 1B. y = 3x^2 - 2C. y = kx(k ≠ 0)D. y = x^2 + 15. 下列哪个选项是反比例函数?()A. y = 2x + 1B. y = 3x^2 - 2C. y = kx(k ≠ 0)D. y = k/x(k ≠ 0)6. 下列哪个数是2的平方根?()A. 2B. -2C. 4D. -47. 下列哪个数是3的立方根?()A. 3B. -3C. 9D. -98. 下列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9. 下列哪个数是实数?()A. √-1B. √4C. √-9D. √010. 下列哪个选项是平行四边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平行四边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3的平方根是______,5的立方根是______。
12. 如果x + 2 = 5,那么x = ______。
1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腰长为8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cm^2。
14. 下列函数中,y = 2x 是______函数。
15. 下列函数中,y = k/x(k ≠ 0)是______函数。
16. 如果a > b,那么a - b的符号是______。
17. 下列图形中,中心对称图形是______。
18. 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是______。
【3套精选】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单元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负数没有立方根B.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C.假如一个数有立方根,则它必有平方根D.不为 0 的任何数的立方根,都与这个数自己的符号同号2、以下语句中正确的选项是()A.-9 的平方根是 -3B.9 的平方根是 3C.9 的算术平方根是3D.9 的算术平方根是 3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若 a 为实数,则a0 B 、若 a 为实数,则 a 的倒数为1aC、若 x,y 为实数,且x=y ,则x y D 、若 a 为实数,则a204、估量287 的值在A. 7和8之间B. 6和 7之间C. 3和4之间D. 2和 3之间5、以下各组数中,不可以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 1、 1000、 1000B、 2、 3、5C、32,42,52D、38 , 327 , 364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1)- 64 的立方根是- 4;( 2)49的算术平方根是7 ;(3)1的立方根为1;(4)1是27341的平方根。
16A 、1B 、2C 、3D 、47、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相等,则这个数是( )A.1B. ±1C.0D. —18、假如 3 2.37 1.333 , 3 23.7 2.872 ,那么 3 0.0237 约等于().A. 13.33B. 28.72C. 0.1333D. 0.28729、若x 1 +( y+2 ) 2=0,则( x+y ) 2017=( )A .﹣ 1B . 1C . 32017D .﹣ 3201710、若 0a 1,则 a, a 2, 1的大小关系是 ()a二、填空题11、 0.0036 的平方根 是,81 的算术平方根是.12、若a 的平方根为 3 ,则 a=.13、假如一个数的平方根是 a+6 和 2a-15 ,则这个数为。
14、比较大小:5 11(填“>”、“<”或“ =”).15、比较大小: 3 10 ________5 ( 填“>”或 “<” ) .16、立方等于它自己的数是。
初中数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数轴上有点 A、B、C,且 AB=2,BC=4,求 AC 的长度是多少?A. 1B. 2C. 3D. 42. 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 45°,则它是一个什么角?A. 钝角B. 直角C. 锐角D. 平角3. 一个矩形的长是 5cm,宽是 3cm,求它的面积是多少?A. 8cm²B. 12cm²C. 15cm²D. 18cm²二、计算题1. 计算:5 + 3 × 6 ÷ 2 - 4 = ?2. 计算:7 × (2 + 4) ÷ 3 - 5 = ?3. 计算:(8 + 2) × 3 - 5 × (6 - 4) = ?三、应用题1. 197个学生参加运动会,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3/5,求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各是多少?2. 雪花大概有多少种?提示:一朵雪花是由很多小雪花组成的,并且每一朵小雪花的形状都不同。
四、解答题1. 解方程:3x + 5 = 202. 某机器每小时产生 x 个产品,已知生产一批产品共需 6 小时,求这批产品的总数量。
五、填空题1.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20cm,求它的边长是 \_\_\_\_\_ cm。
2. 计算:(2 + 5)× 4 ÷ 3 = \_\_\_\_\_。
六、判断正误1. 0.4 可以写成 4/10。
A. 正确B. 错误2. 锐角比直角小。
A. 正确B. 错误七、简答题1. 什么是平行线?2. 什么是垂直线?八、解答题1. 已知三角形 ABC,AB=3cm,AC=4cm,BC=5cm,求该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2. 某产品原价为 120 元,打折后价格为实价的 8/10,求实价。
九、简答题1. 什么是最佳乘法算术?2. 什么是最佳除法算术?。
七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
第 一 章 有 理 数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4分³10=40分) 1、2008的绝对值是( )A 、2008B 、-2008C 、±2008D 、2008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1=-3B 、-5-2=-3C 、-112-=D 、1)1(2-=-3、近几年安徽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据2005年末统计的数据显示,仅普通初中在校生就约有334万人,334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334³710人B 、33.4³510人C 、3.34³210人D 、3.34³610人 4、下列各对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A 、-(-8)与+(+8)B 、-(+8)与+︱-8︱C 、-2222)与(-D 、-︱-8︱与+(-8)5、计算(-1)÷(-5)³51的结果是( )A 、-1B 、1C 、251D 、-25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最小的有理数B 、有最小的负数C 、有绝对值最小的数D 、有最小的正数7、小明同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公路上晨练,跑步情况记录如下:(向北为正,单位:m ):500,-400,-700,800 小明同学跑步的总路程为( )A 、800 mB 、200 mC 、2400 mD 、-200 m 8、已知︱x ︱=2,y 2=9,且x ²y<0,则x +y=( )A 、5B 、-1C 、-5或-1D 、±19、已知数轴上的A 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那么在数轴上到A 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有一张厚度是0.1mm 的纸,将它对折20次后,其厚度可表示为( )A 、(0.1³20)mmB 、(0.1³40)mmC 、(0.1³220)mmD 、(0.1³202)mm二、填空题(5分³4=20)11、妈妈给小颖10元钱,小颖记作“+10元”,那么“-5元”可能表示什么12、一个正整数,加上-10,其和小于0,则这个正整数可能是 .(写出两个即可)13、某同学用计算器计算“2÷13”时,计算器上显示结果为0.153846153,将此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 .14、观察下列各数,按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初中数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1D. 2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30B. 20C. 15D. 253.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这个数是多少?A. 16B. 8C. 4D. 24. 以下哪个是单项式?A. 3x + 2B. 5x^2 - 3xC. 4x^3D. 75. 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30°,那么它的补角是多少?A. 60°B. 90°C. 120°D. 150°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
7.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度。
8. 一个数的倒数是1/2,这个数是________。
9.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那么它的直径是________厘米。
10. 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2,那么分数的大小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1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2x - 3)(2x + 3),其中x = 1。
12. 解方程:2x + 5 = 17。
13.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乘积:(3x^2 - 2x + 1)(2x - 1)。
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4.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
如果班级要选出5名学生参加校运会,要求男女比例与班级比例相同,问应该选出多少男生和女生?15. 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5厘米,如果长和宽都增加5厘米,那么面积增加了多少?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A4. C5. C二、填空题6. ±57. 1808. 29. 610. 不变三、计算题11. 4 - 9 = -512. x = 613. 6x^3 - 7x^2 + 5x - 2四、解答题14. 男生3人,女生2人。
初中数学《三角形》单元测试练习题
《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1.(3分)下列命题中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若a>0,b>0,则a•b>0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对顶角相等D.两个相等实数的平方相等2.(3分)下列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错误的是()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C.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D.两锐角相等3.(3分)如图,在△ABC中,AB=AC,∠A=36°,D、E两点分别在边AC、BC上,BD 平分∠ABC,DE∥AB.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A.3个B.4个C.5个D.6个4.(3分)如图,AD,CE分别是△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AB=AC,∠CAD=25°,则∠ACE的度数是()A.25°B.50°C.32.5°D.65°5.(3分)如图,点P是∠AOB的角平分线上一点,PC⊥OA于点C,PD⊥OB于点D,连接CD交OP于点E,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PC=PD B.OC=OD C.OP垂直平分CD D.OE=CD6.(3分)如图,已知△ABC中,AB=10,AC=8,BC=6,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D,E,连接BD,则CD的长为()A.1B.C.D.7.(3分)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如图: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B,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A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小明说:“射线OP就是∠BOA的角平分线.”他这样做的依据是()A.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C.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D.以上均不正确8.(3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那么该三角形的周长为()A.12B.15C.10D.12或159.(3分)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CD.已知△CDE的面积比△CDB的面积小5,则△ADE的面积为()A.5B.4C.3D.210.(3分)如图,点A为∠MON的角平分线上一点,过A任作一直线分别与∠MON的两边交于B、C,P为BC的中点,过P作BC的垂线交OA于点D,∠MON=130°,则∠BDC=()A.50°B.60°C.70°D.不确定二、填空题11.(3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4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是度.12.(3分)如图,点O在△ABC内部,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若∠BOC=110°,则∠A =.13.(3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第一步应假设.14.(3分)如图,在Rt△ABC中,∠A=30°,DE垂直平分AB,垂足为点E,交AC于D 点,连接BD,若AD=4,则DC的值为.15.(3分)已知△ABC中,AB=10,AC=2,∠B=30°,则△ABC的面积等于.三.解答题16.如图,在△ABC中,∠ACB=90°,D是BC延长线上一点,E是BD垂直平分线与AB 的交点,DE交AC于点F.求证:点E在AF的垂直平分线上.17.如图,DE⊥AB于E,DF⊥AC于F,若BD=CD,BE=CF.(1)求证:AD平分∠BAC;(2)已知AC=15,BE=3,求AB的长.18.如图,已知BD平分∠ABC,AB=AD,DE⊥AB,垂足为E.(1)求证:AD∥BC;(2)①若DE=6cm,求点D到BC的距离;②当∠ABD=35°,∠DAC=2∠ABD时,求∠BAC的度数.19.已知:如图,△ABC中∠BAC的平分线与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D,DE⊥AB于点E,DF⊥A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BE=CF;(2)若AB=16,CF=2,求AC的长.20.已知:如图,锐角△ABC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且OB=OC.(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2)判断点O是否在∠BAC的角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21.如图,已知∠AOB=120°,点P是∠AOB的平分线OC上一点,点M,N分别是边OA,OB上的点,且∠MPN=60°.(1)求证:△MNP是等边三角形;(2)若点P到OB的距离为8,求OM+ON2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90°,∠ACB=30°,AB=3,AD=10,CD=8.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D :BD =1:2,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够判断DE//BC 的是……………………………………………………………………( ) (A) 21=BCDE ; (B) 31=BC DE ; (C) 21=AC AE ; (D) 31=AC AE2.如图,123//// ,下列比例式中正确的是…………………………………( ) (A )AD CE BC DF =; (B )AD DF BC CE =; (C )AB CD CD EF =; (D )AD BCBE AF =. 3.已知a ,b ,c 是非零向量,不能判定a ∥b的是……………………………( )(A )a ∥c ,b ∥c ;(B ) a =3b ;(C )a =b ;(D )a =12c ,b =-2c. 4.如图,△ABC 中,DE //BC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如果ADE BCED S S ∆=四边形,那么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 (A ):1:2DE BC =;(B ):1:3DE BC =;(C ):1:4DE BC =;(D ):DE BC = 5.在Rt △ABC 和Rt △DEF 中,90C F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是…………………………………………………………………………………( )(A )55,35A D ∠=°∠=°; (B )9,12,6,8AC BC DF EF ====; (C )3,4,6,8AC BC DF DE ====;(D )10,8,15,9AB AC DE EF ====. 6.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AB=AC ,∠A=36°。
初中北师版数学单元测试卷
1.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2.5C. -2D. 12. 如果a > 0,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 2 < 0B. a - 2 > 0C. -a + 2 < 0D. -a - 2 > 03. 下列方程中,x的值是整数的是()A. x + 3 = 0B. x - 3 = 0C. 2x + 3 = 0D. 3x - 2 = 0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A. a + bB. abC. a - bD. a ÷ b5. 下列分数中,最大的是()A. 1/3B. 2/5C. 3/7D. 4/96.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16,那么这个数可能是()A. -4B. 4C. ±4D. ±167. 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A. x ≥ 1B. x ≤ 1C. x ≠ 1D. x > 18. 下列图形中,面积最小的是()A. 正方形B. 长方形C. 平行四边形D. 三角形9.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cm,腰长是8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20cmB. 22cmC. 24cmD. 26cm10.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 + b)² = a² + b²B. (a - b)² = a² - b²C. (a + b)² = a² + 2ab + b²D. (a - b)² = a² - 2ab + b²11. 有理数a,b,c满足a < b < c,且a + c = 0,那么b的值是______。
12. 一个数是正数,它的平方根是______。
13. 下列各数的倒数分别是:1/2 = ______,-3 = ______。
代数式单元测试卷(初中数学)附答案
代数式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1.计算-3(x -2y )+4(x -2y )的结果是( )A .x -2yB .x+2yC .-x-2yD .-x+2y2.若2y m+5x n+3与-3x 2y 3是同类项,则m n =( )A .21B .21- C .1 D .-2 3.下列各式中,是3a 2b 的同类项的是( )A .2x 2yB .-2ab 2C .a 2bD .3ab4.若-x 3y m 与x n y 是同类项,则m+n 的值为( )A .1B .2C .3D .4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a -2a =1B .x 2y-2xy 2=-xy 2C .3a 2+5a 2=8a 4D .3ax-2xa=ax6.若单项式2x n y m-n 与单项式3x 3y 2n 的和是5x n y 2n ,则m 与n 的值分别是( )A .m =3,n =9B .m =9,n =9C .m =9,n =3D .m =3,n =3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若x <y ,则x +2010<y +2010B .单项式7432y x -的系数是-4 C .若|x -1|+(y -3)2=0,则x =1,y =3 D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8.化简m-n-(m+n )的结果是( )A .0B .2mC .-2nD .2m -2n 9.已知a ,b 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代数式|a+b|-|a-2|+|b+2|的结果是( )A .2a+2bB .2b +3C .2a -3D .-110.若x-y =2,x-z =3,则(y-z )2-3(z-y )+9的值为( )A .13B .11C .5D .7 二.填空题(共10小题共30分)11.如果单项式-xy b+1与21x a-2y 3是同类项,那么(a-b )2015= . 12.若单项式2x 2y m 与331y x n -的和仍为单项式,则m+n 的值是 .13.若-2x 2y m 与6x 2n y 3是同类项,则mn = .14.单项式-4x 2y 3的系数是 ,次数 .15.单项式322y x -的系数与次数之积为 . 16.多项式 与m 2+m-2的和是m 2-2m .17.多项式-2m 2+3m -21的各项系数之积为 . 18.在代数式3xy 2,m ,6a 2-a +3,12,22514xy yz x -,ab 32中,单项式有 个,多项式有 个.19.单项式-2πa 2bc 的系数是 .20.观察一列单项式:x ,3x 2,5x 3,7x ,9x 2,11x 3…,则第2013个单项式是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21题每小题4分、每题6分、27与28题各8分21.(每小题4分)合并同类项①3a-2b-5a+2b②(2m+3n-5)-(2m-n-5)③2(x 2y+3xy 2)-3(2xy 2-4x 2y )22.(每小题4分)化简:(1)16x-5x+10x(2)7x-y+5x-3y+3(3)a 2+(2a 2-b 2)+b 2(4)6a 2b+(2a+1)-2(3a 2b-a )23.(6分)已知|a-2|+(b+1)2=0,求5ab2-[2a2b-(4ab2-2a2b)]的值。
初中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中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2的相反数是()A. 2B. -2C. (1)/(2)D. -(1)/(2)解析:相反数是指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反的两个数。
所以 -2的相反数是2,答案为A。
2. 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是()A. -3B. -(1)/(2)C. 0D. 2解析:正数是大于0的数,在给出的选项中,-3和-(1)/(2)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是正数,答案为D。
3. 计算:- 3+1的值是()A. -2B. 4C. -4解析:先求绝对值,-3 = 3,然后再计算3 + 1=4,答案为B。
4. 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bB. a = bC. a<bD. 无法确定解析: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b在a的右边,所以a<b,答案为C。
5. 比 -3大2的数是()A. -1B. -5C. 1D. 5解析:比一个数大几就用这个数加上几,所以比 -3大2的数是-3+2=-1,答案为A。
6. 计算:(-2)+(-3)的结果是()A. 5B. -5C. 1解析: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所以(-2)+(-3)=-(2 + 3)=-5,答案为B。
7. 计算:3-(-2)的结果是()A. 1B. -1C. 5D. -5解析: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所以3-(-2)=3 + 2 = 5,答案为C。
8.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则这个数是()A. 5B. -5C.±5D. 0解析: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到原点距离为5的点有两个,分别是5和 -5,所以这个数是±5,答案为C。
9.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1)^2=-1B. -1^2 = 1C. (-1)^3=-1D. -1^3=1解析:(-1)^2=(-1)×(-1) = 1;-1^2=-1;(-1)^3=(-1)×(-1)×(-1)=-1;-1^3=-1,所以正确的是C。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A.AB=3 , BC=4, AC=8B.∠A=60°,∠B=45°, AB=4C.AB=3 , BC=3 , ∠A=30°D.∠C=90°, AB=62.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 周长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都全等;B. 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C. 周长相等的钝角三角形都全等;D. 周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全等;3.在△ABC和△DEF中,已知AC=DF,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的条件是()A、∠A=∠DB、∠C=∠FC、∠B=∠ED、∠C=∠D4.如图∠1=∠2,BC=EF,欲证△ABC≌△△DEF,则须补充一个条件是()A .AB=DE B.∠ACE=∠DFB C.BF=EC D.∠ABC=∠DEF5.如图,∠1=∠2,∠C=∠D,AC、BD交于E点,下列不正确的是()A.∠DAE=∠CBE4题B.CE=DEC.△DEA不全等于△CBED.△EAB是等腰三角形6.小明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 如图①②③,他想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你认为应带()去.A.① B.②C.③ D.①和②7.已知△A1B1C1,△A2B2C2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①若A1B1=A2B2,A1C1=A2C2,则△A1B1C1≌△A2B2C2;②若∠A1=∠A2,∠B1=∠B2,则△A1B1C1≌△A2B2C2.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正确,②错误 B.①错误,②正确C.①②都错误 D.①②都正确8.在△ABC和DEF中,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②AB=DE,∠B=∠E,BC=EF;③∠B=∠E,BC=EF,∠C=∠F;④∠A=∠D, ∠B=∠E,∠C=∠F;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9.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BC、∠ACB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O 点,且BD交AC于点D,CE交AB于点E.某同学分析图形后得出以下结论:①△BCD≌△CBE;②△BAD≌△BCD;③△BDA≌△CEA;④△BOE≌△COD;⑤△ACE≌△BCE,其中一定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10.如图所示,AC=CD,∠B=∠E=90°,AC⊥CD,则不正确的结论是()A.∠A与∠D互为余角B.∠A=∠2C.△ABC≌△CEDD.∠1=∠2第9题图第10题第13题图AB CD14题图16题图11.如图所示,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CE≌△BCDB.△BGC≌△AFCC.△DCG≌△ECFD.△ADB≌△CEA12.在△ABC和△ABC'''中,AB=A B'',∠B=∠B',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ABC≌△ABC''',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A.BC=B C''B.∠A=∠A'C.AC=A C''D.∠C=∠C'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已知在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度.14.如图所示,在△ABC中,AB=8,AC=6,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15题图15.如图,AC⊥BD于O,BO=DO,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对16.如图,∠1=∠2,要使△ABE≌△AC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是:(填上你认为适当的一个条件即可).三、解答题17、如图,已知AB =DC,AC=DB,BE=CE,求证:AE=DE.A D18.如图,铁路上A ,B 两站(视为直线上两点),相距25 km ,C ,D 为铁路同旁的两个村庄(视为两点),DA ⊥AB 于A 点,CB ⊥AB 于B 点,DA=15 km ,CB=10 km ,现在要在铁路AB 上建一个土特产产品收购站E ,使C ,D 两村庄到E 站的距离相等,求E 站应建在离A 站多远处,并说明理由.19.在ABC ∆中,︒=∠90ACB ,BC AC =,直线MN 经过点C ,且MN AD ⊥于D ,MN BE⊥于E .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DC ∆≌CEB ∆;②BEAD D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20.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板按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初中数学单元测试卷有理数整式练习题含答案
(2)
5、化简求值:
,其中
五、解答题。根据题目要求解答,并写出解题步骤。(共 5 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1、求代数式的值:2x2﹣3x+ 1,其中 x=3;
2、(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解方程
(1)解方程:
(2)先化简,再求值:2(5a2-7ab+9b2)-3(14a2-2ab+3b2),其中 a=
5、答案:化简得
,.
(3)
B.
,故原选项错误;
C.
,该选项正确;
D.
,错误.
故选 C.
考点:合并同类项.
8、答案:A.试题分析:A、x3?x2=x5,故本选项正确; B、(x3)3=x9,故本选项错误; C、x5+x5=2x5,故本选项错误; D、x6-x3≠x3,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1.合并同类项;2.同度数幂的乘法;3.幂的乘方.
27、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
A.3a-4a+a=0 B.x3 +x3 =2x6 C.5x2 -2xy2 =3xy D.5m-m=4
28、下列计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
A.2x2+3x3=5x5 B.2x3·3x2=6x6 C.2x3÷x2=2x D.(2x2)3=2x6
29、已知:
,那么
的值为(
.
3、(5 分)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4、图 1 是一个长为 2 ,宽为 2 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剪开,可分成四块小长方形. (1)求出图 1 的长方形面积;
(2)将四块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图 2 的正方形.利用阴影部分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直接写出代数式
(
)2、(
九年级数学下册 各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共12套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综合测试卷0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P -,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A .第一、第三象限B .第二、第三象限C .第二、第四象限D .第三、第四象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2xy =中,y 与x 成正比例B .在2xy =-中,y 与1x成反比例C .在11y x =+中,y 与1x +成反比例D .在213y x=中,y 与x 成反比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有两点()1,A x y ,()22,B x y ,且12x x <,则12y y -的值是()A .正数B .负数C .非负数D .不确定4.(2013·四川攀枝花中考)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ay x=与y bx c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5.面积为2的ABC △,一边长为x ,这边上的高为y ,则y 与x 的变化规律用图象表示大致是()A B C D6.若点()3,4是反比例函数72m y x-=图象上的一点,则此函数图象必过点()A .()6,2-B .()2,6-C .()4,3D .()3,4-7.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与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坐标为()2,1-,则点(),k 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A .()2,3-B .()2,3-C .()2,3D .()2,3--8.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1y x=-与函数y x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A .0B .1C .2D .3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9.已知反比例函数()232m y m x -=-的图象过点()4,P n ,则n 的值为________.10.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m 和()2,3-,则m 的值为________.11.已知反比例函数32ay x-=的图象在第二、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2.已知一次函数23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相交于第四象限内的一个点(),3P a a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13.反比例函数()10y x x=-<的图象应在第________象限.14.老师给了一个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指出这个函数的一条性质:甲:函数的图象不过第三象限;乙:函数的图象过第一象限;丙: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丁:当2x <时,0y >.已知这四位同学的叙述都正确,请你写出满足上述所有性质的一个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15.如图所示,在反比例函数()20y x x=>的图象上有点1P ,2P ,3P ,4P ,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1,2,3,4.分别过这些点作x 轴与y 轴的垂线,图中所构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为1S ,2S ,3S ,则123S S S ++=________.16.如图所示,直线y mx =与双曲线ky x=交于A ,B 两点,过点A 作AM x ⊥轴于点M ,连接BM ,若2ABM S =△,则k 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36分)17.(9分)为了绿化环境,某单位进行植树造林活动,计划每天植树0.5公顷,6天植完.(1)写出植树时间t (单位:天)与植树速度v (单位:公顷/天)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天气预报报近几天有雨,该单位决定3天之内植完,那么每天至少要植树多少公顷?18.(9分)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O .在一次矿难事件的调查中发现:从零时起,井内空气中CO 的浓度达到4 mg/L ,此后浓度呈直线型增加,在第7小时达到最高值46 mg/L ,发生爆炸;爆炸后,空气中的CO 浓度成反比例下降.如图所示,根据题中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爆炸前后空气中CO 浓度y 与时间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当空气中的CO 浓度达到34 mg/L 时,井下3km 的矿工接到自动报警信号,这时他们至少要以多少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撤离才能在爆炸前逃生?(3)矿工只有在空气中的CO 浓度降到4 mg/L 及以下时,才能回到矿井开展生产自救,求矿工至少在爆炸后多少小时才能下井?19.(9分)如图所示,已知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0my m 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C ,CD 垂直于x 轴,垂足为D ,若1OA OB OD ===.(1)求点A ,B ,D 的坐标;(2)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0.(9分)(2013·浙江衢州中考)如图所示,函数为14y x =-+的图象与函数()220k y x x=>的图象交于(),1A a ,()1,B b 两点.(1)求函数2y 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比较当0x >时,1y 与2y 的大小.第二十六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设函数解析式为()0ky k x=≠.因为其图象过点()2,1P -,所以()2120k =⨯=--<,所以其图象位于第二、第四象限.2.【答案】C 3.【答案】D【解析】可分以下三种情况讨论:①若120x x <<,由反比例函数()0ky k x =<的性质可得12y y <,所以120y y -<,即12y y -的值是负数.②若120x x <<,由反比例函数()0ky k x =<的性质可得12y y >,所以120y y ->,即12y y -的值是正数.③若120x x <<,由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性质可得12y y <,所以120y y -<,即12y y -的值是负数.所以12y y -的值不确定.4.【答案】B【解析】因为二次函数()20y axbx c a =++≠的图象开口向下,所以0a <.因为对称轴经过x 轴的负半轴,所以a ,b 同号,所以0b <.因为图象经过y 轴的正半轴,所以0c >.因为函数ay x=,0a <,所以图象分别在第二、第四象限.因为y bx c =+,0b <,0c >,所以图象经过第一、第二、第四象限.5.【答案】C【解析】因为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40y x x=->,所以其图象为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一支.6.【答案】C【解析】双曲线上任意点的横、纵坐标的积相等.7.【答案】C【解析】因为两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2,1-,所以点()2,1-既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又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把点()2,1-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k y x=中,得2k =-.把点()2,1-的坐标和2k =-代入一次函数y kx b =+中,得3b =,即点(),k b 为()2,3-,点()2,3-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23,.8.【答案】A 二、9.【答案】1-【解析】由题意得23120m m ⎧-=-⎨-≠⎩,,解得2m =-,所以4y x -=.把4x =代入4y x -=,得1y =-,即1n =-.10.【答案】3-【解析】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0ky k x=≠.由题意得()223k m ==⨯-,所以3m =-.11.【答案】32a >【解析】因为反比例函数32a y x -=的图象在第二、第四象限,所以320a -<.所以32a >.12.【答案】27y x=-【解析】将点P 的坐标(),3a a -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得,323a a -=--,所以3a =.所以点P 的坐标为()3,9-.将点P 的坐标()3,9-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93k =-.所以27k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7y x=-.13.【答案】二【解析】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在第二、第四象限,因为0x <,所以其图象应在第二象限.14.【答案】()10y x x =>或112y x =-+(答案不唯一)【解析】此函数可以是一次函数,也可以是反比例函数.若是一次函数y kx b =+,只需0k <,图象与x 轴交于()2,0点即可;若是反比例函数k y x=,需0k >,且0x >.另外,还可以写其他函数解析式,只要满足题意即可.15.【答案】32【解析】由题意得()11,2P ,()22,1P ,323,3P ⎛⎫ ⎪⎝⎭,414,2P ⎛⎫ ⎪⎝⎭,1S为正方形,故1111S =⨯=.对于2S 来说,它的长为1,宽为点2P 的纵坐标减去点3P 的纵坐标,2211133S ⎛⎫=⨯-= ⎪⎝⎭.同理,32111326S ⎛⎫=⨯-= ⎪⎝⎭.故1231131362S S S ++=++=.16.【答案】2【解析】设(),A x y ,则(),B x y --,则OM x =,AM y =,B点到x 轴的距离为||y y AM -==,所以11222ABM AOM BOM S S S xy xy =+=+=△△△,即2xy =.所以2k =.17.【答案】(1)由题意知0.56tv =⨯,所以3t v=.即t 与v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30t v v=>.(2)当3t =时,有33v =,所以313v ==,即每天至少要植树1公顷.18.【答案】(1)因为爆炸前CO 浓度呈直线型增加,所以可设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110y k x b k =+≠.由图象可知1y k x b =+过点()0,4和点()7,46,所以14746b k b =⎧⎨+=⎩,,解得164.k b =⎧⎨=⎩,所以64y x =+,此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7x ≤≤.因为爆炸后浓度成反比例下降,所以可设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220k y k x=≠.由图象知kiy x =过点()7,46,所以2467k =.所以2322k =.所以322y x=,此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7x >.(2)当34y =时,由64y x =+,得6434x +=,5x =.所以撤离的最长时间为752-=(h ).所以撤离的最小速度为32 1.5÷=(km/h ).(3)当4y =时,由322y x=得,80.5x =,80.5773.5-=(h ).所以矿工至少在爆炸后73.5h 才能下井.19.【答案】(1)因为1OA OB OD ===,所以A ,B ,D 三点的坐标为()1,0A -,()0,1B ,()1,0D .(2)因为点A ,B 在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上,所以01k b b -+=⎧⎨=⎩,,解得11.k b =⎧⎨=⎩,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1y x =+.因为点C 在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上,CD x ⊥轴,且1OD =,所以点C 的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112+=,即点C 的坐标为()1,2.又因为点C 在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上,所以2m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20.【答案】(1)把点A 的坐标代入14y x =-+,得41a -+=,解得3a =,所以()3,1A .把点A 的坐标代入22=k y x的,得23k =.所以函数2y 的解析式为23y x=.(2)由图象可知,当01x <<或3x >时,12y y <;当1x =或3x =时,12y y =;当13x <<时,12y y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综合测试卷0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要做甲、乙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已有三角形框架甲,它的三边长分别是50cm ,60cm ,80cm ,三角形框架乙的一边长为20cm ,那么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共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2.如图所示,在ABC △中,DE BC ∥,DF AB ∥,则下列等式错误的是()A .AE ADAB AC=B .CD DFAC AB=C .BE CDAE AD=D .BF BECF AE=3.在太阳光下,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高为1.5m 的测杆的影长为2.5m ,那么,影长为30m 的旗杆高为()A .20cmB .18cmC .16cmD .15cm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高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相似的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必是()A .等腰三角形B .任意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5.如图所示,已知点M 是ABCD 上AB 边的中点,CM 交BD 于点E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与ABCD 面积之比为()A .13B .14C .25D .5126.如图所示,ABC △与DEF △位似,且A 是OD 的中点,则等BCEF=()A .12B .13C .14D .237.如图所示,斜拉桥是利用一组钢索把桥面重力传递到耸立在两侧的高塔上的桥梁,它不需建造桥墩,图中1A B 1,22A B ,…,55A B .是斜拉桥上5条互相平行的钢索,并且1B ,2B ,3B ,4B ,5B .被均匀地固定在桥上,如果最长钢索180A B =1m ,最短钢索5520A B =m ,那么钢索33A B ,22A B 的长分别为()A .50m ,65mB .50m ,35mC .50m ,57.5mD .40m ,42.5m8.如图所示,若DAC ABC △∽△,则需满足()A .AC ABCD BC=B .CD BCDA AC=C .2CD AD DB = D .2AC BC CD= 9.如图所示,ABC △是等边三角形,它被一平行于BC 的矩形所截,AB 被截成三等份,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A .19B .29C .13D .4910.如图所示,在ABC △中,3AB AD =,DE BC ∥,EF AB ∥,若9AB =,2DE =,则线段FC 的长度是()A .6B .5C .4D .311.在ABCD 中,10AB =,6AD =,E 是AD 的中点,在AB 上取一点F ,使CBF CDE △∽△,如图所示,则AF 的长是()A .5B .8.2C .6.4D .1.812.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ADE △,BE ,CE 分别交AD 于G ,H ,设CDH △,GHE △的面积分别为1S ,2S ,则()A .1232S S =B .1223S S =C .122S =D 122S =13.如图所示,把PQR △沿着PQ 的方向平移到P Q R '''△的位置,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是PQR △面积的一半,若PQ =,则此三角形移动的距离PP '是()A .12B .2C .1D 114.(2012·贵州毕节中考)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将ABO △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A BO '△.若点A 的坐标是()12,,则点A '的坐标是()A .()24,B .()12-,-C .()24--,D .()2,1--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5.如图所示,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理由是________.16.在ABC △中,5AB =,2A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DE AC ∥交AB 于E ,则BDE △与ABC△的周长之比是_____________.17.已知ABC △与DEF △相似且面积比为4:25,则ABC △与DEF △的相似比为________.18.如图所示,锐角三角形ABC 的边AB ,AC 上的高线CE ,BF 相交于点D ,请写出图中的两对相似三角形________.(用相似符号连接)19.ABO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3,3A -,()3,3B ,()0,0O ,试将ABO △放大为EFO △,使EFO △与ABO △的相似比为2:1,则E 点的坐标为,F 点的坐标为________.20.如图所示,ABC △与A B C '''△是位似图形,点O 是位似中心,若2OA AA '=,8ABC S =△,则A B C S '''=△________.三、解答题(共60分)21.(10分)如图所示,90ACB CDA ∠=∠=︒,4AC =,8AB =,当AD 为何值时,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22.(10分)如图所示,学校的围墙外有一旗杆AB ,甲在操场上C 处直立3m 高的竹竿CD ,乙从C 处退到E 处恰好看到竹竿顶端D 与旗杆顶端B 重合,量得3CE =m ,乙的眼睛到地面的距离 1.5FE =m ;丙在1C 处也直立3m 高的竹竿11C D ,乙从E 处退后6m 到1E 处,恰好看到两根竹竿和旗杆重合,且竹竿顶端D ,与旗杆顶端B 也重合,量得114C E =m.求旗杆AB 的高.23.(12分)(2012·山东潍坊中考)如图所示,ABC △的两个顶点B ,C 在圆上,顶点A 在圆外,AB ,AC 分别交圆于E ,D 两点,连接EC ,BD .(1)求证:ABD ACE △∽△;(2)若BEC △与BDC △的面积相等,试判定ABC △的形状.24.如图所示,已知ABC △是边长为6cm 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Q 同时从A ,B 两点出发,分别沿AB ,BC 匀速运动,其中点P 运动的速度是1cm/s ,点Q 运动的速度是2cm/s ,当点Q 到达点C 时,P ,Q 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单位:s ),解答下列问题:(1)当2t =s 时,判断BPQ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设BPQ △的面积为S (单位:2cm ),求S 与t 的函数解析式;(3)作QR BA ∥交AC 于点R ,连接PR ,当t 为何值时,APR PRQ △∽△?25.(14分)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上的一点,连接AE ,作BF AE ⊥,垂足为H ,交CD 于F ,作CG AE ∥,交BF 于G 求证:(1)CG BH =;(2)2FC BF GF = ;(3)22FC GF AB GB=.第二十七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由于甲和乙的对应边不确定,故有三种对应关系,即50cm 和20cm 是对应边,60cm 与20cm 是对应边,80cm 和20cm 是对应边,故选C .2.【答案】D【解析】DE BC ∥,AE AD AB AC ∴=,BE CD AE AD =,∴A ,C 正确;D F AB ∥,CDF CAB ∴△∽△,CD DFAC AB∴=,BF AD CF DC =.又AD AE DC BE =,BF AECF BE∴=,∴B 正确,D 错调,故选D .3.【答案】B【解析】设旗杆高为m x ,由题意得1.52.530x=,18x ∴=.4.【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若ADB ADC △∽△,则B C ∠=∠,AB AC ∴=,即ABC △为等腰三角形;若ADB CDA △∽△,则B CAD ∠=∠.90B BAD ∠+∠=︒ ,90CAD BAD ∠∴∠+=︒,即90BAC ∠=︒,ABC∴△为直角三角形,故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5.【答案】A【解析】设BM E S x =△,DC AB ∥,CDE MBE ∴ △△,DE DCEB MB∴=.又因为M 是AB 的中点,AB DC =,21DE DC EB MB ∴==.2CDE MBE S DC S MB ⎛⎫∴= ⎪⎝⎭△△,即=4CDE S x△,4CDE S x ∴=△.MDE △与MBE △的高相同,2MED MEB S DES EB∴==△△,2MED x ∴=△,同理2BEC x ∴=△.23S DMB x x x ∴=+=△,又因为D M 是ABD △的中线,224DAM DMB S S x x x∴==+=△△,44312ABC D C D E BM E D AMS S S S S x x x x x ∴=++=+++= △△△阴+.41123ABCDS x S x ∴== 阴,故选A .6.【答案】A【解析】ABC △与DEF △位似,A BD E ∴∥,BC EF ∥,OA OBOD OE∴=,OBC OEF △∽△,BC OB OA EF OE OD ∴==.又因为A 是OD 的中点,12BC OA EF OD ∴==.7.【答案】A【解析】设12233445B B B B B B B B x ====.5511A B A B ∥,5511OA B OA B ∴ △△.555111A B OB A B OB ∴=,即5520=804OB OB x+,543OB x ∴=.同理333111A B OB A B OB =,222111A B OB A B OB =,334348043x x xA B x x ++∴=+,2243348043x xA B x x +∴=+.3350A B ∴=m ,2265A B =m .故选A .8.【答案】D【解析】C ∠ 是公共角,要使DAC ABC △∽△,∴只需AC CDCB AC=,即2AC CB CD = ,故选D .9.【答案】C 【解析】设AEFS x =△.由题意得AE EH HB ==,EF HG ∥,AEF AHG ∴△∽△,214AEF AHG S AE S AH ⎛⎫∴== ⎪⎝⎭△△,44AHG AEF S S x ∴==△△,43AH G AEF EH G F S S S x x x ∴=-=-=△△四边形.EF BC ∥,AEF ABC ∴△∽△,219AEF ABC S AE S AB ⎛⎫∴== ⎪⎝⎭△△.99ABC AEF S S x ∴==△△,31=93EHGF ABC S x S x ∴=四边形△.10.【答案】C【解析】DE BC ∥,EF AB ∥,四边形B F E D 为平行四边形,2BF DE ∴==.FC CE BF AE =,CE BDAE AD=,FC BD BF AD ∴=.又3AB AD =,9AB =,3AD ∴=,6BD =.6=23FC ∴,4FC ∴=.11.【答案】B 【解析】E 是AD 的中点,132DE AD =∴=.在ABCD 中,10CD AB ==,6BC AD ==.CBF CDE △∽△.CB BF CD DE ∴=,即6103BF=,1.8BF ∴=,10 1.88.2AF AB BF =-=-=.12.【答案】A【解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作EM AD ⊥于M.22EM AE x ∴==.9060150BAE BAG GAE ∠=∠+∠=︒+︒=︒,AB AE =,()1180150152AEG ∴∠=︒-︒=︒,601575EGH GAE AEG ∠=∠+∠=︒+︒=︒,同理75EHG ∠=︒,EG EH ∴=,EMH EMG ∴△≌△,∵EM CD ∥,22EMH S S ∴=△.EG EH = ,EMH CDH △∽△,2EMH CDH S ED S CD ⎛⎫∴= ⎪⎝⎭△△,即2132EMH x S S x ⎛⎫⎪ ⎪= ⎪ ⎪⎝⎭△,134EMH S S =△,211332242EMH S S S S ∴==⨯=△,即1232S S =,故选A .13.【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R P RP ''∥,MP Q RPQ ' △△,2MP Q RPQS QP S QP ''⎛⎫∴= ⎪⎝⎭△△,即212=.1QP ∴'=,1PP '∴=-.14.【答案】C【解析】ABO △与A B O ''△位似,原点O 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1:2,且不在同一象限,则点A '的横、纵坐标分别为点A 的横、纵坐标的2-倍.二、15.【答案】相似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解析】4652697.5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16.【答案】5:7【解析】AD 平分BAC ∠,BAD CAD ∠=∠∴.又DE AC ∥,EDA DAC ∠=∠∴,E D A E A D ∠=∠,D E A E =.DE AC ∥,BDE BCA ∴△∽△,DE BE AC BA ∴=,即525DE DE -=,107DE ∴=,105727DE AC ∴==.BDE ∴△与ABC △的周长之比为5:7.17.【答案】2:5【解析】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面积比为4:25.相似比为2:5.18.【答案】BDE CDF △∽△,ABF ACE△∽△【解析】BF AC ⊥ ,CE AB ⊥,BFC AFB AEC BEC ∠=∠=∠=∠∴.BED CFD ∠=∠ ,BDE CDF ∠=∠,BDE CDF ∴△∽△.A A ∠=∠ ,AFB AEC ∠=∠,ABF ACE ∴△∽△.19.【答案】()6,6-或()6,6-()6,6或()6,6--【解析】把A ,B 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乘2或2-,即得到点E ,F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20.【答案】18【解析】2OA AA '= ,:2:3OA OA '∴=,:4:9ABC A B C S S '''=△△.8ABC S ∴=△,18A B C S '''∴=△.三、21.【答案】90ACB CDA ∠=∠=︒ ,当AB AC AC AD =时,ABC ACD △△,即844AD =,2A D ∴=.当AB ACCA CD=时,ABC CAD △△,即844CD=,2CD ∴=,AD ∴=.∴当2AD =或A D =时,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22.【答案】如图所示,设直线1F F 与AB ,CD ,11C D 分别交于点G ,M ,N ,令BG x =,GM y =.MD GB ∥,DM MFBG GF ∴=.又 1.5DM DC EF =-=,3MF CE ==,1.533x y=+.又1ND GB ∥,111D N NF BG GF ∴=.又1 1.5D N DM ==,136GF GM MF FF y =++=++1, 1.5463x y ∴=++,解方程组 1.5331.5463x y xy ⎧=⎪+⎪⎨⎪=⎪++⎩,得915x y =⎧⎨=⎩.∴旗杆AB 的高为9 1.510.5+=(m ).23.【答案】(1)证明:∵弧ED 所对的圆周角相等,EBD ECD ∠=∠∴.又A A ∠=∠,ABD ACE ∴△∽△.(2)解法1:BEC BCD S S = △△,BCE ABC BEC S S S =-△△△,ABD BAC BCD S S S =-△△△,ACE ABD S S ∴=△△.又由(1)知ABD ACE △△,∴对应边之比等于1,AB AC ∴=,即ABC △为等腰三角形.解法2:连接ED .BEC △与BCD △的面积相等,有公共底边BC ,∴高相等,即E ,D 两点到BC 的距离相等,ED BC ∴∥.BCE CED ∠=∠∴.又CED CBD ∠=∠,BCE CBD ∠=∠∴.由(1)知ABD ACE △∽△,ABD ACE ∠=∠∴,ABD CBD ACE BCE ∠+∠=∠+∠,ABC ACB ∴∠=∠,AB AC ∴=,即ABC △为等腰三角形.24.【答案】(1)BPQ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当2t =s 时,212AP =⨯=,224BQ =⨯=.624BP AB AP =∴=--=.BQ BP ∴=.又60B ∠=︒,BPQ ∴△是等边三角形.(2)过Q 作QE AB ⊥,垂足为E .由2QB t =,得2 60Q E tsin =,AP t =,故6PB t =-.()11622BPQ S BP QE t ∴=⨯=-△.(3)QR BA ∥,60QRC A ∠=∠=∴︒,60RQC B ∠=∠=︒.又60C ∠=︒,QRC ∴△是等边三角形,62QR RC QC t ∴===-.又BE t =,662EP AB AP BE t t t ∴=--=--=-.EP QR ∥,EP QR =,故四边形EPRQ 是平行四边形.PR EQ ∴=.而APR PRQ △△,PR QRAP PR ∴=,即t ,65t ∴=.∴当65t =s 时,APR PRQ △△.25.【答案】(1)BF AE ⊥ ,CG AE ∥,CG BF ∴⊥.∵在正方形ABCD 中,90ABH CBG ∠+∠=︒,且90CBG BCG ∠+∠=︒,90BAH ABH ∠+∠=︒,BAH CBG ∠=∠∴,ABH BCG ∠=∠,AB BC =,ABH BCG ∴△≌△,CG BH ∴=.(2)BFC CFG ∠=∠ ,90BCF CGF ∠=∠=︒,CFG BFC ∴△∽△,FC GFBF FC∴=,即2FC BF GF = .(3)∵在Rt BCF △中,CG BF ⊥,CBG FBC ∠=∠∴,90BGC BCF ∠=∠=︒,CBG FBC ∴△∽△.BC BG BF BC ∴=,2 BC BG BF ∴= .AB BC = ,2AB BG BF ∴= ,22FC FG BF FG AB BG BF BG ∴== ,即22FC GF AB GB=.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综合测试卷0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所示,在正方形网格中,tan α等于()A .1B .2C .12D .52.如图所示,已知在Rt ABC △中,90C ∠=︒,4AC =,1tan 2A =,则BC 的长是()A .2B .8C .25D .453.已知α为锐角,()1cos 902α︒-=,则α∠的度数为()A .30︒B .45︒C .60︒D .90︒4.如图所示,在Rt ABO △中,斜边1AB =.若OC BA ∥,36AOC ∠=︒,则()A .点B 到AO 的距离为sin 54︒B .点B 到AO 的距离为tan 36︒C .点A 到OC 的距离为sin 36sin 54︒︒D .点A 到OC 的距离为cos 36sin 54︒︒5.将()05-,()33-,()2cos30--︒这三个实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是()A .()()()3235cos 30----︒<<B .()()()32cos 3053--︒--<<C .()()()3253cos 30----︒<<D .()()()32cos 3035--︒--<<6.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4,则较小锐角的正切值为()A .34B .43C .34或73D .以上答案都不对7.若A ∠是锐角,且2sin 5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030A ︒︒<∠<B .3045A ︒︒<∠<C .4560A ︒︒<∠<D .6090A ︒︒<∠<8.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 5 m BC =,迎水坡AB 的坡比为BC 与水平宽度AC 之比),则AC 的长为()A .B .10mC .15mD .9.在等腰ABC △中,一腰上的高为1,腰与底边的夹角为15°,则ABC △的面积为()A .1B C .12D .1410.若菱形的边长为1cm ,其中一内角为60°,则它的面积为()A 2B 2C .22 cmD .211.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BC ⊥于D ,CE AB ⊥于E ,且2BE AE =,已知AD =,tan BCE ∠,那么CE 等于()A .B .2-C .D .12.下图是以ABC △的边AB 为直径的半圆O ,点C 恰好在半圆上,过C 作CD AB ⊥交AB 于D .已知3cos5ACD ∠=,4BC =,AC 则的长为()A .1B .203C .3D .16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计算2sin 60tan 30sin 45︒÷︒+︒=________.14.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90C ∠=︒,3AC =,4BC =,则sin A =________.15.如图所示,P 为α∠的边OA 上一点,且P 点的坐标为()3,4,则sin cos αα+=________.16.图是某超市自动扶梯的示意图,大厅两层之间的距离 6.5 m h =,自动扶梯的倾斜角为30°,若自动扶梯运行速度为0.5 m/s v =,则顾客乘自动扶梯上一层楼的时间为________s .17.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同学从营地A 出发,要到A 地的北偏东60°方向的C 处,他先沿正东方向走了200 m 到达B 地,再沿北偏东30°方向走,恰能到达目的地C (如图所示),那么,由此可知B ,C 两地相距________m .18.数学实践探究课中,老师布置给同学们一个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的作业.如图所示,小民所在的学习小组在距离旗杆底部10m 的地方,用测角仪(测角仪的高度忽略不计)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为60°,则旗杆的高度是________m .19.如图所示,在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若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则15BCD ∠=︒,根据图形计算tan 15︒=________.20.如图所示,小明想测量电线杆AB 的高度,发现电线杆的影子恰好落在土坡的坡面CD 和地面BC 上,量得 4 m CD =,10 m BC =,CD 与地面成30°角,且此时测得1m 长的杆的影子长为2m ,则电线杆的高度约为________m .(结果保留到0.1 m 1.41≈ 1.73≈)三、解答题(共60分)21.(10分)(1)计算:()1120122|3tan 303π-⎛⎫--++︒ ⎪⎝⎭.(2)先化简,再求代数式的值:222111a a a a a +⎛⎫+÷ ⎪+-+⎝⎭,其中()20121tan 60a =-+︒.22.(8分)如图所示,水渠边有一棵大木瓜树,树干DO (不计粗细)上有两个木瓜A ,B (不计大小),树干垂直于地面,量得=2 m AB ,在水渠的对面与O 处于同一水平面的C 处测得木瓜A 的仰角为45°、木瓜B 的仰角为30°.求C 处到树干DO 的距离CO .(结果精确到1m ) 1.73≈ 1.41≈)23.(9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点C 在FD 的延长线上,AB CF ∥,90F ACB ∠=∠=︒,45E ∠=︒,60A ∠=︒,10AC =,试求CD 的长.24.(12分)如图所示,梯形ABCD 是拦水坝的横截面(图中i =DE 与水平宽度CE 的比),60B ∠=︒, 6 m AB =, 4 m AD =,求拦水坝的横截面ABCD 的面积.(结果精确到20.1 m ,1.414≈)25.(10分)如图所示,一居民楼底部B 与山脚P 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小李在P 处测得居民楼顶A 的仰角为60°,然后他从P 处沿坡角为45°的山坡向上走到C 处,这时,30 m PC =,点C 与点A 恰好在同一水平线上,点A ,B ,P ,C 在同一平面内.(1)求居民楼AB 的高度;(2)求C ,A 之间的距离.(精确到0.1m 1.41≈ 1.73≈ 2.45≈)26.(11分)如图,某海域有两个海拔均为200米的海岛A 和海岛B ,一勘测飞机在距离海平面垂直高度为1100m 的空中飞行,飞行到点C 处时测得正前方一海岛顶端A 的俯角是60°,然后沿平行于AB 的方向水平飞行41.9910 m ⨯到达点D 处,在D 处测得正前方另一海岛顶端B 的俯角是45°,求两海岛间的距离AB .第二十八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 【解析】2tan ==21ααα=的对边的邻边.2.【答案】A 【解析】∵1tan 2BC A AC ==,所以122BC AC ==.3.【答案】A【解析】∵()1cos 902α︒-=,∴9060α︒-=︒,∴30α∠=︒.4.【答案】C【解析】B 到AO 的距离是指BO 的长.∵AB OC ∥,∴36BAO AOC ∠=∠=︒.在Rt BOA △中,∵90BOA ∠=︒,1AB =,∴.sin 36BOAB︒=,∴sin 36=sin 36BO AB =︒︒,故选项A 、B 均错误.过A 作AD OC ⊥于D ,则AD 的长是点A 到OC 的距离,∵36BAO ∠=︒,90AOB ∠=︒,∴54ABO ∠=︒.∵sin 36AD AO ︒=,∴·sin 36AD AO =︒.∵sin 54AOAB=,∴·sin 54AO AB -︒,∴·sin54·sin 36sin54sin36AD AB =︒︒=︒⋅︒,故选项C 正确,D 错误.5.【答案】A【解析】∵(01=,(3=-()224cos3023--⎛-︒=-= ⎝⎭,∴413-<,即((()32cos30--︒<<.6.【答案】C【解析】当4为斜边时,较小锐角的正切值为3;当4为直角边时,较小锐角的正切值为34.7.【答案】A 【解析】∵1sin302︒=,2sin 5A =,∴sinA sin 30︒<,∴30A ︒∠<.8.【答案】A【解析】∵tanBC A AC ==5AC =,∴AC =.9.【答案】A【解析】如图,过B 作BD AC ⊥,在Rt ABD △中,21530BAD ∠=⨯︒=︒,∴2AB =,∴12112ABC S =⨯⨯=△.10.【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作AE BC ⊥于点E .∵sin AE B AB=,∴()sin 1sin 60cm 2AE AB B ==⨯︒= ,∴()2=1cm 22ABCD S BC AE =⨯= 菱形.11.【答案】D【解析】∵tan BCE =∠,∴=30BCE ︒∠,∴=60B ︒∠.∵sin AD B AB =,∴6sin AD AB B ===.又2BE AE =,∴226433BE AB ==⨯=.∵tan BE BCE CE =∠,∴4tan tan30BE CE BCE ===︒∠.12.【答案】D【解析】∵AB 为直径,∴90ACB ∠=︒,∴90ACD BCD ∠+∠=︒.∵CD AB ⊥,∴90BCD B ∠+∠=︒,∴B ACD ∠=∠.∵3cos 5ACD ∠=,∴3cos =5B ,∴4tan 3B =.∵4BC =,4tan 43AC AC B BC ===,∴163AC =.二、13.【答案】2【解析】2231sin 60tan 30sin 45223222⎛︒÷︒+︒==+= ⎝⎭.14.【答案】45【解析】5AB ===,4sin 5BC A AB ==.15.【答案】75【解析】如图所示,过点P 作PB 垂直x 轴于点B .∵P 点的坐标为()3,4,∴3OB =,4PB =,∴5OP =.∴437sin cos =555PB OB OP OP αα+=+=+.16.【答案】26【解析】 6.5131sin 302h AB ===︒,∴13260.5AB t v ===(s ).17.【答案】200【解析】由题意得30CAB ∠=︒,120ABC ∠=︒,∴30ACB ∠=︒,∴CAB ACB ∠=∠,∴200 m AB BC ==.18.【答案】【解析】由题意得旗杆的高度是10tan 6010⨯︒==m ).19.【答案】2【解析】设CD x =,∵30A ∠=︒,∴2AC x =,∴2AB x =.∵tan CD A AD =,∴tan tan 30CD xAD A ===︒,∴(22DB AB AD x x =-==,∴(2tan 152x DBCD x-︒===-20.【答案】8.7【解析】如图D-6所示,延长AD ,BC ,交于点F ,作DE CF ⊥于点E .∵30DCE ∠=︒, 4 m CD =,∴ 2 m DE =,CE ===m ).∵1m 长的杆的影子的长为2m ,∴12DE EF =,∴2 4 m EF DE ==,∴(10414 m BF BC CE EF =++=+=+.∴12AB BF =,即(111478.722AB BF ==+=≈(m ).三、21.【答案】(1)解:原式=132303-+-⨯==.(2)解:原式()()()2121=11a a a a a a-++++-()()313=111a a a a a a +=+-- ,把()20121tan601a =-+︒===.22.【答案】解:设OC x =,在Rt AOC △中,∵45ACO ∠=︒,∴OA OC x ==.在Rt BOC △中,∵30BCO ∠=︒,∴·tan 303OB OC x =︒=.∵23AB OA OB x x =-=-=,解得35x =+≈.因此,C 处到树于DO 的距离CO 约为5m .23.【答案】解:如图,过点B 作BM FD ⊥于点M .在ACB △中,90ACB ∠=︒,60A ∠=︒,10AC =,∴30ABC ∠=︒,tan 60BC AC =︒=.∵AB CF ∥,∴30BCM ABC ∠=∠=︒.∴1sin302BM BC =︒== ,1cos30152CM BC === .在EFD △中,90F ∠=︒,45E ∠=︒,∴45EDF ∠=︒,∴MD BM ==15CD CM MD =-=-24.【答案】解:过点A 作AF BC ⊥,垂足为F .在Rt ABF △中,60B ∠=︒, 6 m AB =,∴sin 6sin60AF AB B ==︒=(m ),cos 6cos603BF AB B ==︒=(m ).∵AD BC ∥,AE BC ⊥,DE BC ⊥,∴四边形AFED 是矩形.∴DE AF ==, 4 m FE AD ==.在Rt CDE △中,ED i EC ==∴9EC ==(m ).∴34916BC BF FE EC =++=++=(m ).∴()()()211=4+1652.0m 22ABCD S AD BD DE +=⨯⨯≈ 梯形因此,拦水坝的横截面ABCD 的面积约为252.0 m .25.【答案】(1)解:过点P 作PD AC ⊥,垂足为D ,则45CPD PCD ∠=∠=︒,30APD ∠=︒.在Rt PCD △中,sin45CD PD PC ==︒=.易得四边形ABPD 为矩形,∴21.2AB PD ==≈(m ).(2)解:在Rt APD △中,tan AD APD PD ∠==∴AD =.∴33.4AC AD DC =+=≈(m ).26.【答案】解:如图,过点A 作AE CD ⊥于点E ,过点B 作BF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AB .∵AB CD ∥,∴90AEF EFB ABF ∠=∠=∠=︒,∴四边形ABFE 为矩形,∴AB EF =,AE BF =.由题意可知:1100200900AE BF ==-=(m ),41.9910 m=19900 m CD =⨯.∴在Rt AEC △中,60C ∠=︒,900 m AE =,∴tan 60AE CE ===︒m ).在Rt BFD △中,45BDF ∠=︒,900 m BF =.∴900===900tan 451BF DF ︒(m )∴(1990090020800AB EF CD DF CE ==+-=+-=-m ).因此,两海岛之间的距离AB 是(20800-m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综合测试卷0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投影不可能为一条线段的是()A.线段B.正方形C.正五边形D.球2.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A.平行的B.聚成一点的C.不平行的D.向四面八方发散的3.两个不同长度的物体,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太阳光下,得到的投影的长度关系是()A.相等B.长的较长C.短的较长D.不能确定4.在太阳光的投影下,正方形所形成的影子可能是()A.正方形B.平行四边形或一条线段C.矩形D.菱形5.(2012·湖南益阳中考)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中心投影下,物高与影长成比例B.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D.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6.(2012·湖北随州中考)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立体图形中,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同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7.如图是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那么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用的小立方块的块数是()A.5B.6C.7D.88.(2012·湖北黄冈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圆柱体的三视图是()A B C D9.用两张完全相同的矩形纸片分别卷成两个形状不同的柱面(圆柱的侧面),设较高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半径分别是1S ,和1r ,较矮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半径分别是2S 和2r ,那么()A .12S S =,12r r =B .12S S =,12>r r C .12S S =,12<r r D .12S S ≠,12r r ≠10.长方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其俯视图的面积是()A .122cmB .82cmC .62cmD .42cm 11.(2012·黑龙江鸡西中考)小亮为今年参加中考的好友小杰制作了一个正方体礼品盒(如图所示),六个面上各有一个字,连起来就是“预祝中考成功”,其中“预”的对面是“中”,“成”的对面是“功”,则它的展开图可能是()A B C D12.李强同学用棱长为1的正方体在桌面上堆成如图所示的图形,然后把露出的表面都染成红色,则表面被他染成红色的面积为()A .37B .33C .24D .21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13.如图所示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而成的立体图形,那么其三视图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
初中三年数学单元测试卷
初中三年数学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是36,这个数是:A. 6B. ±6C. 9D. ±92.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A. 25π cm²B. 50π cm²C. 75π cm²D. 100π cm²3.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是:A. 45度B. 60度C. 90度D. 120度4. 以下哪个数是无理数?A. 0.5B. 2.71828C. 3.14159D. √25.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A. 8B. 4C. 2D. 1/86. 一个正数的倒数是1/2,那么这个数是:A. 1/2B. 2C. 1D. 37. 一个二次方程ax²+bx+c=0的判别式是:A. b²-4acB. b²+4acC. 4ab+cD. 4ac-b²8.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那么这个数可以是:A. -3B. 3C. -3或3D. 以上都不是9. 一个正比例函数y=kx,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A. 减小B. 增大C. 不变D. 先减小后增大10.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自己,那么这个数是:A. 0B. 1C. -1D. 0或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一个数的平方是16,这个数可以是______。
1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那么它的斜边长是______。
13.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是-8,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14.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15.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_。
三、计算题(共30分)16.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1) (-3)²(2) √64(3) 3√8 - 2√217. 解下列方程:(1) 2x + 5 = 11(2) x² - 4x + 4 = 0四、解答题(共40分)18.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初中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初中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3B. 0C. 2D.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7+(−7)=14B. 5−(−3)=2C. (−2)×3=6D. 3−6=−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是最小的整数B. 有理数就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统称C. 正分数、零、负分数统称为分数D.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4.下列各式中,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a+b)=−a−bB. −(a−b)=−a+bC. a−(b−c)=a−b−cD. a+(b−c)=a+b+c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B. 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C.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和-1D. 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和1,还有-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绝对值等于2的数是2B.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C.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1D. 平方等于-1的数是-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理数就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统称B. 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C.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D. 正分数、零、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负数B.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C. 只有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D. 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7a−a=6B. 5a2−2b2=3C. 7a+a=7a2D. 3x2+2x2=5x210.下列各式中,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m−(n+p)=m−n+pB. −(m−n)=−m−nC. −(m+n)−n=−m+nD. a+(b−c)=a+b−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7的相反数是 _______,绝对值是 _______。
2.已知∣x∣=5,则x=_______。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下)单元测试卷3—相似(含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下)单元测试卷3—相似(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若a:b=2: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式子是()A.2a=3b B.3a=2b C.D.2.若x:y=1:3,2y=3z,则的值是()A.﹣5B.﹣C.D.53.如图,在△ABC中,DE∥BC,若=,则=()A.B.C.D.4.如图,直线l1∥l2∥l3,一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A,B,C分别在l1,l2,l3上,∠ACB=90°,AC交l2于点D,已知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则的值为()A.B.C.D.5.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A.1:4B.1:2C.2:1D.4:16.)已知矩形ABCD中,AB=1,在BC上取一点E,沿AE将△ABE向上折叠,使B点落在AD上的F点,若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则AD=()A.B.C.D.27.如图,点F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上,射线CF交DA的延长线于点E,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与△AEF相似的三角形有()A.0个B.1个C.2个D.3个8.如图,点P在△ABC的边AC上,要判断△ABP∽△ACB,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A.∠ABP=∠CB.∠APB=∠ABC C.=D.=9.如图,在△ABC中,BF平分∠ABC,AF⊥BF于点F,D为AB的中点,连接DF延长交AC于点E.若AB=10,BC=16,则线段EF的长为()A.2B.3C.4D.510.△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4,则△ABC与△DEF的周长比为()A.1:2B.1:3C.1:4D.1:1611.如图是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A,B,P,Q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线段AB,PQ相交于点M,则图中∠QMB的正切值是()A.B.1C.D.21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CD,则点C的坐标为()A.(2,1)B.(2,0)C.(3,3)D.(3,1)二.填空题13.如果===k(b+d+f≠0),且a+c+e=3(b+d+f),那么k=.14.如图,AB∥CD∥EF,AF与BE相交于点G,且AG=2,GD=1,DF=5,那么的值等于.15.如图,在△ABC中,D是AB边上的一点,连接CD,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ACD.(只填一个即可)16.已知矩形ABCD中,AB=1,在BC上取一点E,将△ABE沿AE向上折叠,使B点落在AD上的F点.若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则AD=.三.解答题17.如图,在△ABC中,AB=AC=1,BC=,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的大小关系;(2)求∠ABD的度数.18.如图,在△ABC中,AB=AC,∠A=36°,BD为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三角形和一对相似比不为1的相似三角形;(2)选择(1)中一对加以证明.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C,与直线AD交于点A(,),点D的坐标为(0,1)(1)求直线AD的解析式;(2)直线AD与x轴交于点B,若点E是直线AD上一动点(不与点B重合),当△BOD与△BCE相似时,求点E的坐标.20.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F分别在边AB、AC上,且BE=AF,FG∥AB交线段AD于点G,连接BG、EF.(1)求证:四边形BGFE是平行四边形;(2)若△ABG∽△AGF,AB=10,AG=6,求线段BE的长.21.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硬纸板DEF来测量操场旗杆AB的高度,他们通过调整测量位置,使斜边DF与地面保持平行,并使边DE与旗杆顶点A在同一直线上,已知DE=0.5米,EF=0.25米,目测点D到地面的距离DG=1.5米,到旗杆的水平距离DC=20米,求旗杆的高度.22.如图,是一个照相机成像的示意图.(1)如果像高MN是35mm,焦距是50mm,拍摄的景物高度AB是4.9m,拍摄点离景物有多远?(2)如果要完整的拍摄高度是2m的景物,拍摄点离景物有4m,像高不变,则相机的焦距应调整为多少?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若a:b=2: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式子是()A.2a=3b B.3a=2b C.D.【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对选项一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2a=3b⇒a:b=3:2,故选项错误;B、3a=2b⇒a:b=2:3,故选项正确;C、=⇒b:a=2:3,故选项错误;D、=⇒a:b=4:3,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2.若x:y=1:3,2y=3z,则的值是()A.﹣5B.﹣C.D.5【考点】比例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比例设x=k,y=3k,再用k表示出z,然后代入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x:y=1:3,∴设x=k,y=3k,∵2y=3z,∴z=2k,∴==﹣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设k法”分别表示出x、y、z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3.如图,在△ABC中,DE∥BC,若=,则=()A.B.C.D.【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写出答案即可.【解答】解:∵DE∥B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了解定理的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定义或定理,难度不大.4.(2016•淄博)如图,直线l1∥l2∥l3,一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A,B,C分别在l1,l2,l3上,∠ACB=90°,AC交l2于点D,已知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则的值为()A.B.C.D.【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分析】先作出作BF⊥l3,AE⊥l3,再判断△ACE≌△CBF,求出CE=BF=3,CF=AE=4,然后由l2∥l3,求出DG,即可.【解答】解:如图,作BF⊥l3,AE⊥l3,∵∠ACB=90°,∴∠BCF+∠ACE=90°,∵∠BCF+∠CFB=90°,∴∠ACE=∠CBF,在△ACE和△CBF中,,∴△ACE≌△CBF,∴CE=BF=3,CF=AE=4,∵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AG=1,BG=EF=CF+CE=7∴AB==5,∵l2∥l3,∴=∴DG=CE=,∴BD=BG﹣DG=7﹣=,∴=.故选A.【点评】此题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试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勾股定理,解本题的关键是构造全等三角形.5.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A.1:4B.1:2C.2:1D.4:1【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就可求解.【解答】解:∵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比为1:4,∴周长之比为=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对应边之比、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而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6.已知矩形ABCD中,AB=1,在BC上取一点E,沿AE将△ABE向上折叠,使B点落在AD上的F点,若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则AD=()A.B.C.D.2【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分析】可设AD=x,根据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可得比例式,求解即可.【解答】解:∵沿AE将△ABE向上折叠,使B点落在AD上的F点,∴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AB=1,设AD=x,则FD=x﹣1,FE=1,∵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解得x1=,x2=(负值舍去),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解.故选B.【点评】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得到比例式.7.如图,点F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上,射线CF交DA的延长线于点E,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与△AEF相似的三角形有()A.0个B.1个C.2个D.3个【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直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AB∥DC,再结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DC,∴△AEF∽△CBF,△AEF∽△DEC,∴与△AEF相似的三角形有2个.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正确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8.如图,点P在△ABC的边AC上,要判断△ABP∽△ACB,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A.∠ABP=∠CB.∠APB=∠ABC C.=D.=【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分别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A、当∠ABP=∠C时,又∵∠A=∠A,∴△ABP∽△ACB,故此选项错误;B、当∠APB=∠ABC时,又∵∠A=∠A,∴△ABP∽△ACB,故此选项错误;C、当=时,又∵∠A=∠A,∴△ABP∽△ACB,故此选项错误;D、无法得到△ABP∽△ACB,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正确把握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9.如图,在△ABC中,BF平分∠ABC,AF⊥BF于点F,D为AB的中点,连接DF延长交AC于点E.若AB=10,BC=16,则线段EF的长为()A.2B.3C.4D.5【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是斜边的一半可得DF=AB=AD=BD=5且∠ABF=∠BFD,结合角平分线可得∠CBF=∠DFB,即DE∥BC,进而可得DE=8,由EF=DE﹣DF可得答案.【解答】解:∵AF⊥BF,∴∠AFB=90°,∵AB=10,D为AB中点,∴DF=AB=AD=BD=5,∴∠ABF=∠BFD,又∵BF平分∠ABC,∴∠ABF=∠CBF,∴∠CBF=∠DFB,∴DE∥BC,∴△ADE∽△ABC,∴=,即,解得:DE=8,∴EF=DE﹣DF=3,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运用其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4,则△ABC与△DEF的周长比为()A.1:2B.1:3C.1:4D.1:16【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4,∴△ABC与△DEF的周长比为1: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记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1.如图是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A,B,P,Q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线段AB,PQ相交于点M,则图中∠QMB的正切值是()A.B.1C.D.2【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专题】网格型.【分析】根据题意平移AB使A点与P点重合,进而得出,△QPB′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tan∠QMB=tan∠P=,进而求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平移AB使A点与P点重合,连接B′Q,可得∠QMB=∠P,∵PB′=2,PQ=2,B′Q=4,∴PB′2+PB′2=B′Q2,∴△QPB′是直角三角形,∴tan∠QMB=tan∠P===2.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正确得出△QPB′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CD,则点C的坐标为()A.(2,1)B.(2,0)C.(3,3)D.(3,1)【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变换.【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可知,△ODC∽△OBA,相似比是,根据已知数据可以求出点C的坐标.【解答】解:由题意得,△ODC∽△OBA,相似比是,∴=,又OB=6,AB=3,∴OD=2,CD=1,∴点C的坐标为:(2,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掌握位似变换与相似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位似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应用.二.填空题13.如果===k(b+d+f≠0),且a+c+e=3(b+d+f),那么k=3.【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等比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等比性质,得k===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了等比性质:===k⇒k==.14.(2016•济宁)如图,AB∥CD∥EF,AF与BE相交于点G,且AG=2,GD=1,DF=5,那么的值等于.【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分析】首先求出AD的长度,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G=2,GD=1,∴AD=3,∵AB∥CD∥EF,∴=,故答案为:.【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找出图形中的对应线段,正确列出比例式求解、计算.15.如图,在△ABC中,D是AB边上的一点,连接CD,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ACD=∠ABC(答案不唯一),使△ABC∽△ACD.(只填一个即可)【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三种方法:①三边法: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两角法: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由此可得出可添加的条件.【解答】解:由题意得,∠A=∠A(公共角),则可添加:∠ACD=∠ABC,利用两角法可判定△ABC∽△ACD.故答案可为:∠ACD=∠AB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相似的三种判定方法,本题答案不唯一.16.已知矩形ABCD中,AB=1,在BC上取一点E,将△ABE沿AE向上折叠,使B点落在AD上的F点.若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则AD=.【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可设AD=x,由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根据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列出比例式,求解即可.【解答】解:∵AB=1,设AD=x,则FD=x﹣1,FE=1,∵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解得x1=,x2=(不合题意舍去),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解.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得到比例式.三.解答题(共52分)17.(2016•福州)如图,在△ABC中,AB=AC=1,BC=,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的大小关系;(2)求∠ABD的度数.【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先求得AD、CD的长,然后再计算出AD2与AC•CD的值,从而可得到AD2与AC•CD的关系;(2)由(1)可得到BD2=AC•CD,然后依据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BCD∽△ABC,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DBC=∠A,DB=CB,然后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BD的度数.【解答】解:(1)∵AD=BC,BC=,∴AD=,DC=1﹣=.∴AD2==,AC•CD=1×=.∴AD2=AC•CD.(2)∵AD=BC,AD2=AC•CD,∴BC2=AC•CD,即.又∵∠C=∠C,∴△BCD∽△ACB.∴,∠DBC=∠A.∴DB=CB=AD.∴∠A=∠ABD,∠C=∠BDC.设∠A=x,则∠ABD=x,∠DBC=x,∠C=2x.∵∠A+∠ABC+∠C=180°,∴x+2x+2x=180°.解得:x=36°.∴∠ABD=3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证得△BCD∽△ABC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在△ABC中,AB=AC,∠A=36°,BD为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三角形和一对相似比不为1的相似三角形;(2)选择(1)中一对加以证明.【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得出即可.【解答】解:(1)△ADE≌△BDE,△ABC∽△BCD;(2)证明:∵AB=AC,∠A=36°,∴∠ABC=∠C=72°,∵BD为角平分线,∴∠ABD=∠ABC=36°=∠A,在△ADE和△BDE中∵,∴△ADE≌△BDE(AAS);证明:∵AB=AC,∠A=36°,∴∠ABC=∠C=72°,∵BD为角平分线,∴∠DBC=∠ABC=36°=∠A,∵∠C=∠C,∴△ABC∽△BC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正确把握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19.(2016•广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C,与直线AD交于点A(,),点D的坐标为(0,1)(1)求直线AD的解析式;(2)直线AD与x轴交于点B,若点E是直线AD上一动点(不与点B重合),当△BOD与△BCE相似时,求点E的坐标.【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用待定系数法将A(,),D(0,1)的坐标代入即可;(2)由直线AD与x轴的交点为(﹣2,0),得到OB=2,由点D的坐标为(0,1),得到OD=1,求得BC=5,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或,代入数据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y=kx+b,将A(,),D(0,1)代入得:,解得:.故直线AD的解析式为:y=x+1;(2)∵直线AD与x轴的交点为(﹣2,0),∴OB=2,∵点D的坐标为(0,1),∴OD=1,∵y=﹣x+3与x轴交于点C(3,0),∴OC=3,∴BC=5∵△BOD与△BEC相似,∴或,∴==或,∴BE=2,CE=,或CE=,∵BC•EF=BE•CE,∴EF=2,CF==1,∴E(2,2),或(3,).【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F分别在边AB、AC上,且BE=AF,FG∥AB交线段AD于点G,连接BG、EF.(1)求证:四边形BGFE是平行四边形;(2)若△ABG∽△AGF,AB=10,AG=6,求线段BE的长.【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专题】综合题.【分析】(1)根据FG∥AB,又AD平分∠BAC,可证得,∠AGF=∠GAF,从而得:AF=FG=BE,又因为FG∥AB,所以可知四边形BGFE是平行四边形;(2)根据△ABG∽△AGF,可得,求出AF的长,再由(1)的结论:AF=FG=BE,即可得BE的长.【解答】(1)证明:∵FG∥AB,∴∠BAD=∠AGF.∵∠BAD=∠GAF,∴∠AGF=∠GAF,AF=GF.∵BE=AF,∴FG=BE,又∵FG∥BE,∴四边形BGFE为平行四边形.(4分)(2)解:△ABG∽△AGF,∴,即,∴AF=3.6,∵BE=AF,∴BE=3.6.【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1.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硬纸板DEF来测量操场旗杆AB的高度,他们通过调整测量位置,使斜边DF与地面保持平行,并使边DE与旗杆顶点A在同一直线上,已知DE=0.5米,EF=0.25米,目测点D到地面的距离DG=1.5米,到旗杆的水平距离DC=20米,求旗杆的高度.【考点】利用标杆测量物体的高度.【分析】根据题意可得:△DEF∽△DCA,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 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得:△DEF∽△DCA,则=,∵DE=0.5米,EF=0.25米,DG=1.5m,DC=20m,∴=,解得:AC=10,故AB=AC+BC=10+1.5=11.5(m),答:旗杆的高度为11.5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得出△DEF∽△DCA是解题关键.22.如图,是一个照相机成像的示意图.(1)如果像高MN是35mm,焦距是50mm,拍摄的景物高度AB是4.9m,拍摄点离景物有多远?(2)如果要完整的拍摄高度是2m的景物,拍摄点离景物有4m,像高不变,则相机的焦距应调整为多少?【考点】利用镜子测量物体的高度.【分析】(1)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等于相似比即可列出比例式求解;(2)和上题一样,利用物体的高和拍摄点距离物体的距离及像高表示求相机的焦距即可.【解答】解:根据物体成像原理知:△LMN∽△LBA,∴.(1)∵像高MN是35mm,焦距是50mm,拍摄的景物高度AB是4.9m,∴,解得:LD=7,∴拍摄点距离景物7米;(2)拍摄高度是2m的景物,拍摄点离景物有4m,像高不变,∴,解得:LC=70,∴相机的焦距应调整为70mm.【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相似三角形,并熟知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初中数学各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数中,有理数是()A. √2B. πC. 3.14D. 0.1010010001…答案:C2. 已知a=3,b=-2,那么a²+b²的值是()A. 7B. 5C. 1D. 0答案:A3.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2x+1B. y=x²C. y=2/xD. y=3答案:C4.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等腰三角形B. 长方形C. 正方形D. 梯形答案:D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cm,宽是4cm,那么它的周长是()A. 16cmB. 18cmC. 20cmD. 24cm答案:D6. 若a+b=5,ab=6,那么a²+b²的值是()A. 19B. 21C. 25D. 29答案:A7.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是(2,-3),那么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 (2, 3)B. (-2, 3)C. (2, -3)D. (-2, -3)答案:A8. 下列数中,是负整数的是()A. -1/2B. -2C. 0D. 1/2答案:B9. 一个圆的半径是5cm,那么它的直径是()A. 10cmB. 15cmC. 20cmD. 25cm答案:A10. 下列图形中,不是多边形的是()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圆形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3的平方根是_________,5的立方根是_________。
答案:±√3,∛512. 若a=4,b=-3,那么a²-b²的值是_________。
答案:2513. 下列函数中,y=2x+1是_________函数。
答案:一次14.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
答案:正方形15.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cm,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___cm。
答案:6cm16. 若x²-5x+6=0,那么x的值是_________。
单元测试卷初中数学
单元测试卷初中数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1D. 2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16,那么这个数是:A. 4B. ±4C. -4D. 16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A. 5B. 6C. 7D. 84. 以下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不是整数?A. 3 + 2 = 5B. 4 × 2 = 8C. 5 - 2 = 3D. 6 ÷ 2 = 35. 下列哪个是二次方程?A. x + 2 = 0B. x² + 3x + 2 = 0C. x² - 1 = 0D. x³ - 5x² + 6x = 0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7. 如果a和b互为倒数,则ab=________。
8.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或________。
9.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10.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1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x - 2)²12. 解方程:2x + 5 = 1113. 计算下列分数的和:1/2 + 2/3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15. 一个圆的半径是7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16. 某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1/3的学生喜欢数学,1/4的学生喜欢英语,其余学生喜欢科学。
求喜欢科学的学生人数。
五、应用题(15分)17. 某工厂生产了一批玩具,每件玩具的成本是30元,售价是50元。
如果工厂希望获得10000元的利润,需要生产多少件玩具?六、附加题(10分)18. 一个数列的前三项是2, 3, 5,从第四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三项的和。
初中数学矩形、菱形与正方形单元测试题
ABCDO图19-3矩形、菱形与正方形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如图19-1,一个矩形推拉窗,窗高1.5米,则活动窗扇的通风面积A (平方米)与拉开长度b (米)的关系式是: .2.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19-2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形: (1)第4个图形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 (2)第n 个图形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3.黑板上画有一个图形,学生甲说它是多边形,学生乙说它是平行四边形,学生丙说它是菱形,学生丁说它是矩形,老师说这四名同学的答案都正确,则黑板上画的图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内,到正方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有__个.5.四边形ABCD 为菱形,∠A =60°, 对角线BD 长度为10c m , 则此菱形的周长 c m . 6.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8c m ,则其面积是__________c m 2.7.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6c m ,AC +BD =14c m ,则△AOC 的周长为_______. 8.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70°,∠D =_________, ∠B =__________.9.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 =120°,两底分别是15c m 和49c m ,则等腰梯形的腰长为______. 10.用一块面积为450c m 2的等腰梯形彩纸做风筝,为了牢固起见,用竹条做梯形的对角线,对角线恰好互相垂直,那么至少需要竹条 c m .1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E 中,AB =14cm ,BC =16cm ,则此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cm .12.要说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先说明这个四边形是 形,再说明(只需填写一种方法)13.如图19-3,正方形ABCD 的对线AC 、BD 相交于点O .那么图中共有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14.把“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填入下列相应的空格上.(1)正方形可以由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 拼合而成; (2)菱形可以由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 拼合而成; (3)矩形可以由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 拼合而成. 15.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 60,较短的边长为12cm ,则对角线长为 cm .16.若直角梯形被一条对角线分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梯形中除两个直角外,其余两个内角的图19-2图19-1度数分别为 和 .17.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4cm ,相邻两边长的比为3:1,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较短的边长为___________cm .18.如图19-4,根据图中所给的尺寸和比例,可知这个“十”字标志的周长为 m .19.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12cm 和6cm ,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2cm .20.如图19-5,l 是四边形ABCD 的对称轴,如果AD ∥BC ,有下列结论: (1)AB ∥CD ;(2)AB=CD ;(3)AB BC ;(4)AO=O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二、选择题21.给出五种图形:①矩形; ②菱形; ③等腰三角形(腰与底边不相等); ④等边三角形; ⑤平行四边形(不含矩形、菱形).其中,能用完全重合的含有300角的两块三角板拼成的图形是( )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22.如图19-6,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沿右图中虚线剪开后,能拼成下列四个图形,则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3.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2︰2︰1︰3,则这个四边形是( ) A .梯形 B .等腰梯形C .直角梯形D .任意四边形 24.要从一张长40c m ,宽20c m 的矩形纸片中剪出长为18c m ,宽为12c m 的矩形纸片则最多能剪出( )A .1张B .2张C .3张D .4张25.如图19-7,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E 是∠DCB 的平分线,F 是AB 的中点,AB =6,BC =4,则AE ︰EF ︰FB 为( )A .1︰2︰3B . 2︰1︰3C . 3︰2︰1D . 3︰1︰2 2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A B C D图19-6 A D B F E 图19-7 · 1m1m图19-4 A BCOl 图19-5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一个具有对称中心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或矩形;B .角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C .线段、圆、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D .正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都有四条.28.点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从①AB //CD ;②AB =CD ;③BC //AD ;④BC =AD 四个条件中任意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 ) A .①② B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29.已知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AB =CD B .AC =BD C .当AC ⊥BD 时,它是菱形 D .当∠ABC =90°时,它是矩形 30.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分别为6和8,那么其对角线应( )A .大于2,B .小于14C .大于2且小于14D .大于2或小于1231.在线段、角、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等腰梯形这十种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共有 ( ) A .4种 B .5种 C .7种 D .8种3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33.给出四个特征(1)两条对角线相等;(2)任一组对角互补;(3)任一组邻角互补;(4)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其中属于矩形和等腰梯形共同具有的特征的共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互相垂直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 (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菱形、矩形或正方形35.如图19-8,直线a ∥b ,A 是直线a 上的一个定点,线段BC 在直线b 上移动,那么在移动过程中ABC ∆的面积 (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36.如图19-10,矩形ABCD 沿着AE 折叠,使D 点落在BC 边上的F 点处,如果 60=∠BAF ,则DAE ∠ 等于 ( )A . 15B . 30C . 45D . 6037.如图19-11,在ABC ∆中,AB=AC =5,D 是BC 上的点,DE ∥AB 交AC 于点E ,DF ∥AC 交AB 于点F ,那么四边形AFDE 的周长是 ( ) A .5 B .10 C .15 D .2038.已知四边形ABCD 中,AC 交BD 于点O ,如果只给条件“AB ∥CD ”,那么还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给出以下四种说法:(1)如果再加上条件“BC=AD ”,那么四边形ABC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再加上条件“BCD BAD ∠=∠”,那么四边形ABC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A BC D E F a b图19-9 图19-10 图19-11(3)如果再加上条件“AO=OC ”,那么四边形ABC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4)如果再加上条件“CAB DBA ∠=∠”,那么四边形ABC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1)(2) B .(1)(3)(4) C .(2)(3) D .(2)(3)(4) 三、解答题39.如图19-12,已知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CD //BA ,四边形AEBC 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ABD =∠ABE .40.如图19-13,在△ABC 中,点O 是AC 边上的一动点, 过点O 作直线MN //BC , 设MN 交∠BCA 的平分线于点E ,交∠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 (1)说明EO =FO ;(2)当点O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说明你的结论.41.如图19-14,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C 交AB 于点E ,DF ∥AB 交AC 于F . 试确定AD 与E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D AEC图19-12A EBC F O N M D图19-13 A EB DC F1 图19-142 O42.如图19-15,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上任取一点M ,过点C 作CN ⊥DM 交AB 于N ,设正方形对角线交点为O ,试确定OM 与ON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43.如图19-16,等腰梯形ABCD 中,E 为CD 的中点,EF ⊥AB 于F ,如果AB =6,EF =5,求梯形ABCD的面积.44.如图19-17,有一长方形餐厅,长10米,宽7米,现只摆放两套同样大小的圆桌和椅子,一套圆桌和椅子占据的地面部分可看成半径为1.5米的圆形(如左下图所示).在保证通道最狭窄处的宽度不小于0.5米的前提下,此餐厅内能否摆下三套或四套同样大小的圆桌和椅子呢?请在摆放三套或四套的两种方案中选取一种,在右下方 14×20方格纸内画出设计示意图.(提示:①画出的圆应符合比例要求; ②为了保证示意图的清晰,请你在有把握后才将设计方案正式画在方格纸上.说明:正确地画出了符合要求的三个圆得5分,正确地画出了符合要求的四个圆得8分.)图19-15 A BN M C D O 图19-16A FB C ED图19-1745.如图19-18, 在正方形ABCD 中, M 为AB 的中点,MN ⊥MD ,BN 平分∠CBE 并交MN 于N .试说明:MD =MN .46.如图中,DB=CD , 70=∠C ,AE ⊥BD 于E .试求DAE ∠的度数.47.如图 中,G 是CD 上一点,BG 交AD 延长线于E ,AF=CG ,100=∠DGE . (1)试说明DF=BG ; (2)试求AFD ∠的度数.48..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1)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19-21①),使AB=CD,EF=GH ;(2)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D A B C ME N图19-18 AB CD E图19-19A B C D FE G图19-20(3)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④),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图①)(图②)(图③)(图④)图19-2149.如图19-2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AE平分∠DAB交DC于E,BF平分∠ABC交DC于F,DC=6c m,AD=2c m,求DE、EF、FC的长.图19-2250.如图19-23,已知矩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O,DE平分∠ADC交BC于E,∠BDE=15°,试求∠COE的度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单元测试题
一、判断题。
1、圆柱体的高有无数条。
()
2、一个长方体与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与高都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
3、一个圆柱体底面积不变,高增加1/4,体积增加1/4。
()
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2.5倍,高缩小2倍它们的体积不变。
()
5、圆锥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长方体体积的1/3。
()
6、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多2/3。
()
7、一个圆柱体与一个正方体底面周长和高分别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
8、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圆形物体,不一定是直圆柱体。
()
9、直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该柱体的底面周长与高一定相等。
()
10、一个圆柱体水桶能装多少水,水的体积就是水桶的体积。
()
11、一个圆柱的高缩小3倍,底面半径扩大3倍,它的体积不变。
()
12、一个圆柱底面周长与高都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4倍。
()
13、圆锥的高是指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
1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比圆锥多2/3。
()
15、一个圆锥底面半径缩小2倍,高扩大4倍,圆锥的体积不变。
()
16、圆锥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体积的1/3。
()
17、圆锥的底面是椭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
18、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不一定相等。
()
19、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
()
20、两个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它们的形状也一定相等。
()
二、填空题。
1、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1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侧面展开图()形,这个展开图的周长是()分米,底面积是(),侧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2、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2分米,高3分米,它的体积是()。
3、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8。
84厘米,高2。
5厘米,它的体积是()。
4、一个圆柱底面半径2分米,侧面积是113。
04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高是()。
5、一个底面积为24平方分米的圆锥,它与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这圆锥的高是()分米。
6、把一段体积是48立方厘米的圆柱体切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圆柱底面半径是圆锥底面半径的2倍,它们的高相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8、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体积和底面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高是9厘米,圆锥高是()厘米。
9、把一段底面直径8厘米的圆柱体截成两段小圆柱体后,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10、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桶,底面内半径2分米,容积是62。
8升,水桶的高是()分米,做这个水桶至少需要铁皮()平方分米。
(铁皮厚度略去不计)
三、选择题、
1、做一个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圆柱体的()
①积②表面积③侧面积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那么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①180立方厘米②20立方厘米③不能确定
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①1/3 ②3倍③2倍
4、把一个底面直径为3厘米,高为6厘米的圆柱体,沿着底面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后表面积共增加()
①36平方厘米②18平方厘米③9平方厘米
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与底面积相等,如果圆锥的高是a分米,那么圆柱的高是()
①1/3a ②2/3a ③3a
6、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侧面积扩大()。
①2倍②4倍③8倍
7、圆柱的侧面展开后都可得到()图形。
①长方形②长方形或正方形③正方形
8、将一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它的体积是()①628②314③2512
四、应用题。
1、有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5分米,高是8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25。
12厘米,高10厘米,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各是多少?
3、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9。
42米,高是1。
2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40千克,这堆小麦约重多少千克?
4、一个圆锥形钢锤,底面直径4厘米,高1分米,每立方厘米钢重7。
8克,这个钢锤重多少千克?
5、压路机的滚筒是圆柱体,它的长15是0。
55米,以每分钟滚16周计算,每分钟可压路面多少平方米?
6、一个圆柱形粮仓,从里面量底面直径6米,里面装有稻谷56。
52立方米,粮仓里稻谷的高是多少米?
思考题:一个圆柱形水桶,里面装有半桶水,倒出2/3后,还剩下8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