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中小企业调研报告五篇

中小企业调研报告五篇

中小企业调研报告五篇背景介绍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就业、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小企业的现状,挖掘发展潜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调研内容1. 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对各行业的中小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了它们的业务范围、规模和发展状况。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同时,中小企业在采购、销售和人才招聘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2. 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我们调研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成果和创新合作等方面。

调研发现,虽然部分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整体上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中小企业在研发资金的获取、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创新合作的机会等方面面临一系列问题。

3.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我们了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方面。

调研发现,融资成本较高、融资难度较大是中小企业的普遍问题。

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债券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4. 中小企业的人才问题我们调研了中小企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和人才招聘的困难。

调研结果显示,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人才招聘困难、留用难度大的问题。

中小企业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政府也应提供更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支持。

5. 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我们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结论与建议从调研结果来看,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困难、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人才问题突出等一系列挑战。

为了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功率;2.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支持,提供研发资金和科技人才引进的政策和项目;3. 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合作平台,促进中小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共享研发成果和资源;4. 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和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建设能力。

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行业成长性研究

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行业成长性研究

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行业成长性研究摘要:研究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差异状况和各种影响要素的作用机理,对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提升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依据2007—2009年我国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沪深主板433家中小上市公司数据,对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的绝对成长性和相对成长性进行了评价比较,提出了我国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提升对策建议。

其中我国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的生存状态与成长潜力存在显著差异,运营能力普遍较低,如何从行业环境和企业本身两个方面制定有机发展策略,值得相关政策和企业管理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系统;行业比较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2一、引言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与成长的失衡现象引起企业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大多数学者认为,环境的动态性和制度的制约性是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直接原因(吕一博等,2008),尤其是近年来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对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中小企业生存与成长受到了客观环境的严峻挑战。

而对于中小上市公司而言,除了宏观制度环境,行业发展环境的结构性失衡也是制约其成长的重要因素(林汉川等,2005)。

从行业结构来看,在2009年底中小上市公司涉及的13项行业门类中,制造业中小上市公司297家,占总体比例的68.59%,其余12门类行业中小上市公司数目仅占32.41%。

面对严重失衡的行业发展状况,如何依据行业环境与企业成长之间的理论机制,分析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差异状况和各种影响要素的作用机理,对完善行业发展政策、提升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成长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设计借鉴已有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的优势和不足,本文从绝对成长和相对成长两个方面构建中小上市公司行业成长性评价系统作为研究的基本评价工具。

(一)不同行业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系统选取我国学者高频使用的盈利能力(李宝仁等,2003;陈晓红等,2006)、运营能力(慕静等2005;陈晓红等,2006)和组织规模(唐跃军等,2008;yasuda等2005)3个一级指标评价绝对成长性分目标;对于相对成长性分目标评价指标的选取,由于已有相关文献较少将行业属性嵌入企业成长性评价之中,本文根据porter(1980)、delmar等(2003)对行业竞争的理论描述,以及shanmugam(2002)、林汉川(2005)等的相关实证检验成果,选取成长潜力和生存状态2个一级指标进行评价。

成长力评估指标体系

成长力评估指标体系

中国中小企业成长力评估指标体系为配合国家《“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环境,满足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力提升的需求,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与中国企业合作促进会共同研究开发了中国中小企业成长力评估指标体系。

本体系建立在严谨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具备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学术研究价值。

我们希望该体系的建立能够弥补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成长力方面的研究空白,并对我国中小企业成长力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判断,为学术界的学术研究,政府政策制定,企业转型升级确定方向提供一个参考。

中小企业成长力概念的内涵和研究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小企业成长力的内涵,需要首先理清中小企业成长力与企业成长性和企业成长模式两个相关但又有差异的概念的区别。

企业成长性指的是企业规模的扩张速度。

这里所指的“速度”可以是企业规模增长的绝对速度,也可以是企业规模增长的加速度。

这里所指的“规模”可以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理解,即:产出意义上的企业规模、投入意义上的企业规模、盈利意义上的企业规模和价值意义上的企业规模。

产出意义上的企业规模可以用产品产量或销售收入等绝对数量指标度量,也可以用基于产量或销售收入的市场份额等相对数量指标来度量;投入意义上的企业规模可以用企业的资本要素或劳动力投入来度量;盈利意义上的企业规模通常用企业的利润总额或净额来度量;而价值意义上的企业规模则可以用经济增加值或企业市值等指标来度量。

虽然四个角度的测度反映了不同意义上的企业规模,但是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从足够长的时期来看,四种企业规模、以及四种规模的成长性应当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成长性实际上是企业成长的结果,它反映的是企业的要素规模、市场竞争地位或者为投资者创造的财富的多少。

既然企业成长性是一种结果,那么这种结果的形成就必然来源于某种企业的成长机制,该机制或者过程即企业的成长模式。

从产品市场的角度看,企业的规模扩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模式:扩大现有经营项目和市场的占有率、开发新产品、开发新市场以及多元化经营。

小微企业评价调研报告

小微企业评价调研报告

小微企业评价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和改进措施。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

问卷调查涵盖了小微企业的基本信息、经营模式、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困难等方面,访谈则通过与一些小微企业的负责人和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意见建议。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小微企业发展状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总体上呈正向发展态势。

其中,70%的企业表示过去三年内实现了盈利,且超过80%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继续扩大规模和增加收入。

另外,近四分之一的企业已开始进行国际合作和拓展。

2. 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相比较发展状况,调研结果也揭示了小微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其中,资金问题是最普遍的困扰,超过50%的企业表示资金紧张,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此外,部分企业对政府的扶持政策不了解或知之甚少,导致错失了许多机会。

另外,人才引进和留用也是很多企业的难题。

3. 小微企业需求和期望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小微企业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期望和需求。

首先,小微企业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多贷款渠道,并简化借贷程序。

其次,他们期望政府提供更多的创业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管理和经营水平。

此外,他们还期望政府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品牌曝光度,以便更好地开拓市场。

四、调研结论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1. 小微企业表现出了较为积极的发展态势,但仍需要政府的支持。

2. 资金问题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困扰,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3. 小微企业需要政府提供更加便捷的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

4.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 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五、改进建议在调研结论的基础上,我们向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简化贷款流程,提供灵活的融资渠道。

R&D投入对企业成长性影响的研究——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R&D投入对企业成长性影响的研究——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R &D投入对
企业 成 长性 影 响 的研 究
顾艳辉 江 苏天宏华信会计 师事务所 江苏 南京 2 0 0 0 1 1
杨佳 雨 南京农业大 学经 济管理学 院 江 苏南京 2 0 O 9 1 5
分析 指 出 ,研 发投入 影 响企业 的创 新速 度 ,而创新速度则对企业的成长性 具有 重 要影响。D n e g,L v和 Nai e rn实证研究结 果证明, 企业R&D投入与其未来成 长机会 呈显著正相关 。 从现有文献看 ,国内学 者对 R&D投 入研 究较少 ,起步较晚 ,但学 术界对这一 领 域的研究 正在升温 ,至今为止 ,也基本 形成具有我 国特色 的 R &D 投入研究及结 论 。对 R &D 投入的分析 主要从与企业业 增 长率正相 关;与总 资产增长率、营业 绩、价值 、成长性等方面进行 。而对于企 业 成长性的分析研 究 , 他们 主要是从成 长 利 润率增 长率不相 关。 性 的界 定标 准,企业 成长 的评价和成长 性企业 的性质几个方面进行的 。宋剑锋 的 【 键词】 关 研 究发现,净资产费率和市盈率与上市公 R 投 入 ; 中 小板 上 市公 司 ;成 长性 &D 司成 长性成正相关 ,且 中小企业的成长性 中小 企业 是 国 家经济 的重 要组 成 部 取决于企业研究 与开发能力 ,战略管理 能 分 ,企 业的成长性 是公司未来获得超额报 力,市 场营销 能力和环境支持能力 。戴书 酬的 能力 , 反映 了企 业对投 资机 会的把握 松的实证研 究表 明 ,企业无形资产的投 资 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而R&D 为 项 支 出显著地提高了企 业的销售 毛利率 、资 作 重要的投资活动 ,对企业 的成 长和 发展有 产周 转率 的水 平 ,从 而实现企 业价 值创 2 0 )研究结果显示 , 着怎样 的影Ⅱ 向?研 究 R&D对于企业成 长 造 。然而,罗卡明 (0 6 性 的影响 ,不仅能够 综合反映公司 的基本 在短期 内,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的成 长 经营特 征和成长背后 的行为与战略 , 也对 性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 ,甚至具有负面的 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企 业的成长具有重 影响 。 要的理论和现实 意义。

公司成长性分析范文

公司成长性分析范文

公司成长性分析范文公司的成长性是指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规模、收入和盈利的增长潜力。

通过对公司成长性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和管理团队评估公司的发展前景,制定战略决策,并识别潜在的投资机会。

下面是一个针对公司成长性的综合性分析,涵盖了公司市场、行业环境、财务状况和战略等方面的关键因素。

市场和行业环境:公司的市场和行业环境是其成长性的基础。

首先,需要评估公司所处的市场规模和潜力。

市场规模越大,公司的增长空间就越大。

同时还需要考虑市场的竞争程度和进入壁垒。

如果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的挑战就越大。

其次,需要评估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如果行业处于增长阶段,公司的增长潜力会更大。

还需要了解行业内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公司的影响。

如果公司能够及时采纳创新和应对技术变革,就能保持竞争力并实现持续增长。

财务状况:财务状况对公司的成长性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

通过评估公司的利润率和盈利增长率,可以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

高利润率和稳定增长的公司更有潜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战略:公司的战略是实现成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首先,需要分析公司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

如果公司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目标市场,并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就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其次,需要评估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公司需要持续创新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如果公司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服务或技术,并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就能够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增长。

另外,需要分析公司的扩张计划和投资策略。

如果公司能够通过收购或内部扩张,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或进入新市场,就能够实现更高的增长潜力。

总结:公司的成长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公司市场、行业环境、财务状况和战略等多个因素。

通过评估公司的市场规模和潜力、行业发展趋势、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和战略,可以判断公司的成长潜力和发展前景。

同时,还需要关注风险因素和不确定性,如市场竞争、技术变革和财务风险等,以便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中小企业调研报告5篇

中小企业调研报告5篇

中小企业调研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总结、应急预案、实习心得、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summaries, emergency plans, internship experiences, document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小企业调研报告5篇优秀的调研报告是需要有逻辑的,调研报告的质量和可读性对其影响力至关重要,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中小企业调研报告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分析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分析

以 及 如 何 影 响 。 本 文 以我 国 中 小企 业 板 上 市 公 司 作 为 主 要 研 究 对 221 盈 利 能力 .. 象 , 过 对 中 小 企 业 板 上 市 公 司 的 盈 利 能 力 、 运 能 力 、 金 流 能 通 营 现 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盈利 力和 偿 债 能 力 方面 选 择指 标 建 立 模 型 , 运 用 回 归 分 析 法 对 公 司成 能 力 的核 心 指标 ,直 接 反 映资 本 的增 值 能 力和 影 响企 业 股 东价 值 的 长性 进 行 评 价 分 析 。 大 小 。 指 标 越 高 , 映盈 利 能 力越 好 。 该 反 净资 产 收 益率 =净 利润 /股 1 中小 企 业 的界 定 东权 益 平 均 余额 长 期 以来 , 小企 业 是 一 个 相对 的、 糊 的概 念 。 般来 讲 , 中 模 一 广义 222 营 运 能力 -- 的中小企业 , 一般是指 除国家确 认的大型企业之外 的所有企业 , 包括 总资产周转率衡量企业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主要表 示上市 中型 企 业 ,小型 企 业和 微 型 企 业 。 狭 义 的 中小 企 业则 不包 括微 型企 公司的资产质量 , 主要反映企业全部 资产的使用效率。 总资产周转率 业 。 文对 中小 企业 的界 定 标 准 为 : 本 由国 家计 委 、 家统 计 局 、 家经 较高, 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成果好 , 国 国 说 效率高。总资产周 贸委 和 财 政 部 共 同 设 立 的《 中小 型 企 业 划 分标 准 》 我 国 的特 大 型 转率 = 营业 收 入 /平 均 资产 总额 大 , 企 业 要 求 年 销 售 收 入和 资产 总额 在 5 O亿 元 及 以 上 ;大型 企 业 要 求 223 现金 流 量 能 力 ..

本科会计学论文题目大全

本科会计学论文题目大全

本科会计学论文题目大全1、“营改增”对物流业上市公司税负的影响研究2、D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改进研究3、ERP环境下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4、EV A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效果研究5、HSM化工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分析6、IASC/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之演进7、IPO财务造假治理研究8、J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9、WJ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探究10、W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11、北京地铁奥运支线运用BT投融资模式的创新研究12、并购协同效应研究13、并购中层级结构设置对收购方终极控股股东融资能力影响的研究14、不完全契约与盈余管理15、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16、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理论扩展研究17、大股东减持解禁股与公司控制权结构关系实证研究18、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19、电子商务企业的现金流及现金流管理探究20、电子商务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研究21、动漫产业的创意价值链研究22、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筹划研究23、房地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24、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战略研究25、港口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研究26、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27、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28、高校预算管理问题研究29、高校资产管理问题研究30、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问题31、公立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优化研究32、公平偏好、企业内部薪酬不公平与企业业绩33、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34、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问题研究35、公允价值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应用研究36、供应链管理与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37、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问题研究38、股权激励机理研究39、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更换的实证研究40、贵州茅台的财务政策分析41、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功能与路径研究42、国有上市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43、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44、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财务绩效研究45、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46、环境绩效审计研究47、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48、会计信息如实反映问题的研究49、会计信息系统交互可视化研究50、火力发电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51、基于A物流企业的税收改革问题研究52、基于SWOT法的企业环境管理风险评估问题研究53、基于财务战略视角的税收筹划研究54、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实证研究55、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56、基于共生理论的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57、基于哈佛分析框架对中国电信运营业财务分析58、基于哈佛框架下中石油财务报表分析59、基于会计-税收差异的盈余持续性研究60、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61、基于交易与整合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62、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6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系统研究64、基于数据挖掘的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65、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信息披露机制研究66、基于网络组织的新型管理控制系统研究67、基于销售流程与商业贿赂的案例研究68、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出的研究69、家电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70、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71、交通运输业“营改增”问题研究72、金融审慎监管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研究73、经济适用房成本问题研究74、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管理研究75、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76、论建筑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77、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78、民营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79、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80、内部控制要素相关性研究81、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82、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83、内部审计在我国上市公司防范财务舞弊中的作用84、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研究85、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税务筹划研究86、企业合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87、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88、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的内部报告体系构建研究89、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90、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研究91、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新方式-现金池探究92、企业绩效评价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93、企业跨国并购财务整合问题研究94、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95、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96、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97、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98、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及应用研究99、企业自创商誉的会计研究100、企业综合报告研究101、汽车服务业A公司盈利能力分析102、青青稞酒公司财务战略管理研究103、趋同背景下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变迁研究104、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研究105、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研究106、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质量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研究107、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108、上市公司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109、上市公司财务分析110、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综合指标体系研究111、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112、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研究11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114、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15、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于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116、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中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117、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118、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119、社会保障资金绩效审计研究120、审计市场结构、审计师行业专门化行为与审计价格竞争12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122、网络时代我国电子商务企业财务模式研究123、文化产业类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研究124、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研究125、我国房产税问题研究126、我国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127、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研究128、我国国有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129、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初探130、我国煤炭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研究131、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132、我国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133、我国普通高校负债发展的风险研究134、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135、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问题研究136、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137、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研究138、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139、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140、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4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识别研究142、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14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144、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145、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研究146、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的相关性研究147、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48、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研究149、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研究150、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建议151、我国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研究152、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研究153、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154、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155、现行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缺陷及改进研究156、现金流量信息含量与操纵157、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158、新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研究159、新疆燕京啤酒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160、新阶段下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161、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研究162、新三板会计信息披露研究163、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164、营改增对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决策的影响165、应急管理中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应用166、云会计环境下基于社会网络的会计信息失真影响研究167、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168、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169、战略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170、长春DH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171、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72、政治关联、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173、制度变迁、市场需求与独立审计质量的改善174、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选择175、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研究176、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研究177、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178、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179、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证研究180、中国上市公司非市场化并购重组及其监管研究181、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时机选择行为研究182、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与控制研究183、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季度分布特征研究184、中国审计市场行业专门化经营绩效与战略的实证研究185、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特征分析与案例研究186、中国政府会计问题研究187、中美商誉会计处理比较研究188、中小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89、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研究190、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191、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192、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193、资产减值会计研究194、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195、租赁会计准则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96、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197、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控制系统构建探析。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结构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结构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提高。H a r r i s 和R a v i v ( 1 9 9 0 ) 经过实证研究 , 发现
企 业 债务 比例 与成 长性 呈 现正相 关关 系 。我 国学 者
陈红 霞 和 袁 显 平 ( 2 0 0 6 ) j 、 谢 德 仁 和 陈 运 森
( 2 0 0 9 ) 等 的研 究 结 果 显示 负 债 融 资 向外 部传 递
金的重 要方 式 , 同时 也 作 为一 项 重 要 的公 司治 理 工 具, 对 于企业 的发 展起 着重 要 的作用 , 但我 国债务 市 场 发展 不够 成熟 , 企 业 在 进行 融 资 时 表 现 出 明显 的 股 权融 资偏 好 。对 于 我 国 中小 企业 而言 , 这 样 的融
通过实 证研 究寻 找答案 。
二、 文献综 述
由于所 有 权 与控 制 权分 离 , 企 业 全部 经 营 成果 不 能为管 理者 全部 占有 , 促 使 管 理者 产 生 谋 求 私利 的动机 , 损害 了股 东 的利 益 , 引发道 德风 险和逆 向选 择 问题 。对此 , 许 多 学者 从 融 资 结构 的视 角 进行 了
最 近几 年 , 我 国学 者 在 西方 传 统 理 论基 础 上 结 合 我 国实 际情 况 对上 市公 司债务 融资结 构进 行 了实证研
有关企业受益分布 的私人信息 的一个信号 , 并 由此
得 出产权 比率 与企 业 价值 呈 现 正相 关 关 系 。J e n s e n
究, 但未达成一致结论 。负债融资作为企业筹集资
性成果。
[ 作者简介 ] 张玉 明( 1 9 6 2一 ) , 男, 山东济南人 , 山东大学管理学 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 向 : 中小 企业发展 、 财 务金 融。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以江苏南通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以江苏南通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
家。 然 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 传统的制造业 已不再独领风骚 , 各地纷纷加快产业升级 。 近几年 , 南通也涌现出一批新能源 、 新材料 、 医药 及生物技术 、 智能装备 、 软件及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 企业 , 政府应通过有 效的政策 引导 , 对一些 基础好 、 有着 良好发展前景 的新兴产 业企业进行有意识 的培育 , 促进他们中的龙头骨干企业上市 , 从而促进产业升级 , 加快地 区经济发展。
金属 ) 的三项财务指标远低于同行业平均外 , 其他南通中小板上市
0 0 2 2 9 3 罗莱家纺 C 纺织服装 O O 2 3 4 9 精 华 制 药 c 医药 生物
0 H 0 2 5 7 6 通达动力 C , 机械设备
究 已趋于成熟 , 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财务学方法 , 综合评价法和因
( 三) 行业分布 在行业 分布方面 , 由于南通属于传统制造业较发达 的地区 , 其在纺织服装 、 机械设备 、 电子信息等方面拥有强大 的优势 。 由表( 1 ) 可知 , 1 3 家上市企业均 为制造业 : 4 家纺织服装业 , 4 家机械设备业 , 2 家电子业 , 医药生物 、 金属非金属和石化塑胶 各1
表 2
南 通 中 小 板 上 市企 业的 行 业 业 绩 比较 平均 益 平均每 产 平均净资 产 收益率 行业 深交所中小 南通中 0 扳 深交所中小 轻肿 J 冲 反 深交所中小 南通中, J 啪 瓶. 企 嫡 釜 枥 E 市企业 E 市企业 叛上方垂 奄 趾 C , 纺织暇蓑 0 . 6 3 0 . 9 4 5 . 9 7 8 . 0 4 1 3 . 2 5 8 . 8 7 C 墟擞 0 . 4 5 0 . 3 4 6 . O 6 5 . 5 9 5 . 9 3 8 . 1 6 C 电 子 O . 5 O 0 . 5 3 5 . 2 6 6 . 4 6 1 2 . 9 3 1 6 . 4 6 C 金翻 险 嘱 0 . 4 4 O . 1 】 5 I 3 2 2 . 8 2 1 0 . 5 2 4 . 0 l C , 枳城i 烙 0 . 6 2 0 . 6 0 5 . 5 6 6 _ 3 9 1 6 . 8 9 1 4 . 4 1 C 医药生 物 0 . 8 4 0 . 5 4 6 . 9 8 6 . 8 1 1 6 . 0 3 8 . 6

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的成长性研究

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的成长性研究
企业 是 包括 中型企 业 、 小 型企 业 和 微 型 企 业 在 内的 所有 企 业 ; 而 狭 义 的 中小 企 业 并 不 包 含 微 型 企 业 。 中小 企 业是 指依 法 设 立 的有 利 于 满 足社 会 需 要 、 增
行业 中 小企业 其中: 中 型 中 小企业 其中: 中型 中 小企业 其中: 中 型
了中小企 业 , 因而 中小企 业 的成 长 性 就成 为 行 业 甚
至 整个 中小企 业板 块健 康运 行 的关 键 。针对 企业 经 营状 况和 盈利 能力 等 做 出的成 长 性 分 析 , 帮 助 经 营 者更 好地 把握 企业 发 展 动 态并 及 时做 出合 理决 策 。 而企 业成 长性 研究 的完 善 , 对 股 票 市场 中 的投 资 者 也能起 到参 考作 用 。
第2 5卷 第 9期 ( 2 0 1 3年 9月)
山西 高等 学校 社会 科 学 学报
S OCI AL S C I ENC E S J OURNA L OF UNI VE RS I T I E S I N S HANXI
Vo1 . 25 N O. 9
( S e p t .2 0 1 3 )
从业人员数( 人)
企业
工业 < 2 0 o o t > 3 0 0
年销售额( 万元)
企业
资产总 额( 万 元)
企业
中小 企 业作 为一 个 相 对 概 念 , 通 常从 企 业 规 模 和 企业 性质 角度 来 界定 , 是 行业 中生 产 规模 、 资金 总 量、 员工 数 量等 总 体 规 模 较 小 的 企 业 。广 义 的 中小
二、 我 国 中小企 业成 长 能力 的影 响 因素 分析

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三角 地 区企 业核 心竞 争力 进行 评价 。 高新技 术 企 业 显 著 的 特点 在 于其 研 发 费 用
为企业 的资源是 异质 的 , 这种 异质 性决 定 了一 个 行业不 同企 业 在 绩 效 上 的不 同。 而 以信 息 技 术 为代 表 的技术 革 命 引 起 了理论 界关 于企 业 核 心
性较 大, 与企业本 身的行业特征和企业所 处的成 长阶段有 关。 关键词 : 中小板 ; 高新技 术企业 ; 企业竞争 力; 因子分析法
中图 分 类 号 : 3 . 1 0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0 9 2 1 )5— 0 5— 7 1 7 6 4 (0 1 0 0 3 0
国最活跃 、 最成功、 最具影响力的群体一 中小企业
收 稿 日期 :0 1— 7一l 21 0 2
作者简介 : 马伟红 ( 96 1 8一
)男 , , 江苏无锡人 , 南京财经大学财税学 院研究生 。

3 — 5
观 的兴起 , 明企业竞 争 力 的重点 从 企业 的外 部 表 转 向内部 , ref 1 8 和 B re ( 9 1 认 Wenr h( 9 4) e any 1 9 )
中小板高新 技术企业竞争 力评价的实证 研究
马伟 红
( 京 财 经 大 学 财 政 与 税 务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南 2 o 6  ̄0 ) 4
摘要 : 于生存 、 基 发展 和创新三个维度 , 构建 用于评价我 国高新技术企业 竞争 力的综合指标体 系, 文运 本
用 因子 分 析 法 对 中小板 7 O家 上 市 高 新 企 业 的 竞 争 力 进 行 实证 分 析 。综 合 评 价 结 果 发 现 : 高新 技 术 企 业 综 合 竞 争 力 因行 业 不 同而 差 距 显 著 ; 层 评 价 的 结 果 表 明 , 存 能 力 、 展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三 个 层 面 的排 名 差 异 分 生 发

风险投资对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研究——以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

风险投资对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研究——以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
影响的结论。
模 型 ,比以往 以横截面数据估 计的模型 更加 能够体 现风 投对公司成 长的长期影 响。且广义矩方 法较好 地解决 了变量 内生 性问题。
文章结构 设计 如下 : 先 ,对相 关文献进行 回 首 顾和 简要分析 ; 其次 ,对 风险投 资与公司成 长性的 关 系进行 实证 分析 ,其 中包 括对 使用 样本 的分析 , 对样 本的统计 _描述 ,计量模 型的设定 ,对 估计方 生 法的分析 和实证结果 论证 ; 最后得 出结论 ,并简 要 提出政策建议 。
资 市场 在迅速 壮大 。因此 ,本文 的 目的是 : 第一 ,
研究风 险投资与公 司成长性的关系 。即有风 险投资 支持 的公司是否 比没有风 险投资支持 的公 司盈利能 力 更强 ; 第二 ,如果有风 投背景的公司表现 要好于 没有风 投背景的公 司 ,是由于风投凭借 自身专业的 评 估体系寻找到本身 就具有高成长潜 力的公 司进行 投 资 ,还是 由于风 投的介入 ,改善 了公 司的治理结 构 ,从而促成 了公 司} 高威长 ; 三 ,风投对公司 臼 第
中国市场 第4期 总第63 2 5期
金融市场 8 5
的风险投资 数据 ,不但包 括了在 IO时存在 风投的 P 公 司 ,还 包 括了 在 IO之前 风投 已经 退 出的公 司 。 P 因而 ,在风 险企 业数量上 ,要比以公 司 IO时是否 P 存在风投 的统 计方法更加准确 ,更加具有一般 意义。 同时本文所使用 的基于广 义矩 方法的动态 面板数据
李博婵 , 上海海事大学经管学院讲师, 经济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经济学。 本文为上海海事大学校基金项 目 —《 — 文化 创意产业郊 区化趋 势研 究》 的阶段性研 究成 果 ( 基金 项 目 编号: 10 2 0 8 ) A2102 2 x 。 地址: 上海 海事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 邮编 : 0 36 2 10

公司成长性与规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公司成长性与规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公司成长性与规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作者:张文超来源:《今日财富》2016年第19期近年来,公司的成长性与规模逐步成为衡量公司价值研究领域最为突出的热点问题。

中小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竞争环境抵御风险生存下来,如何在变革和创新中持续发展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严峻挑战。

规模与成长性是检验企业生存和发展潜力的基本标准,即衡量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而言,进行合理的成长性和规模分析,不仅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对相关投资者判断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尝试从财务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成长性及规模与公司价值的模型,检验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说(一)文献综述Robert Gilbrat (1936)最早研究企业成长性问题,此后国内外学者针对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王毅(2002)实证研究发现样本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盈利性和成长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张祥建、裴峰等(2006)运用回归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核心能力与盈利性和成长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发现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和治理结构与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正相关关系均比较显著;Alex, Coad(2007)研究发现公司成长性与公司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和股本扩张能力存在相关关系。

在债务融资比率方面,Gaver (1993)证明资产负债率与成长机会负相关;安宏芳、吕骅(2002)运用了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资产负债率与成长性正相关的结论;Hart和Prais (1996)实证研究发现成长速度和公司规模无关,如果大小公司都以随机方式增长,由于大公司的规模基础较大,所以大公司规模增长会比较显著;程惠芳和幸勇(2003)通过对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性与资本结构和资产规模进行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财务杠杆对企业成长性有积极作用;Cherer(1980)发现公司成长性与其规模负相关;Evans(1987)指出公司的成长随公司的规模增长而下降;James和Gerry(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中小企业成长性有显著影响。

中小企业板及公司特征研究

中小企业板及公司特征研究

行 专 户 存 储 以强 化 监 管 和 提 高 使 用
了 一
二、 区 域 分 布 广 泛 露 制度 ,加 强 上市 公 司诚 信 建 设 , 建 明~分 : 显一 和 布均 < 衡 一 立 诚信 档 案 并 向社 会 公 开 、 和各 方 社
会 力 量 进 行 合 作 拓 宽 上 市 公 司 融 资 渠道 等 。因此 。中 小企 业板 块 及其 上
助 于 给 成 长性 好 、 主业突 出、 科 技 含

占了 2 0 . 6 8 %, 浙 江 退居 第 二 , 占了
年 1 2月 3 1日增 长 了 6 8 . 6 7倍 。 上市 公 司流 通市 值 1 6 2 4 4 1 4 7 2 6 9 8 1 元,
比2 0 0 4年 1 2月 3 1 日增 长 了 1 3 4 . 4 1
个 广 阔 的直 接 融 资平 台 , 为其 发 展 拓
展空间, 同时 是 多层 次资 本 市 场 建 立 的有 益 尝试 。中小 企业 板 发展 的 8年 多 时 间 ,政 府 监 管 的痕 迹 随处 可 见 , 在 政府 的参 与 下 , 中小 企 业 板 推 出 了

倍 。中小 企业 板 的总 市值 占国 内生产
市 公 司 与 主 板 和 创 业 板 相 比呈 现 出

中 小 企 业 板 上 市
2 0 0 4 年 2 0 0 5 年 2 0 0 6 年 2 0 0 7 年 2 0 0 8 年 2 0 0 9 年 2 0 1 0 年 2 0 1 1 年 2 0 1 2 年
公 司 分 布 的 区 域 越 来 越广 , 经 济越 发 展 的地
席 。2 0 1 2年 1 2月 3 1日中小企 业板 上 市 公 司 分 布 的 区域 已经 扩 大 到 3 1个 省份 , 分 布明 显变得 均衡 。 广东 跃居 第

基于私募股权投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研究

基于私募股权投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研究
业 岗位 和 8 %的 国有 企 业 再 就 业 岗位 在 技 术 研 发 和 科 技 O 方面 . 中小 企 业 承 担 了 6 % 的 发 明 专 利 和 8 %的 新 产 品 开 6 2 发 。 由 此 可 见 , 小 企 业 已 成 为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最 有 活 力 的 中
一 一
技型 中小 企业 而言 . 能并不 完全遵 循这一 融资顺序 。 可 f ) 限的 内部融 资能 力无 法满 足投 资扩 张的资 金需 1有
求 由于 中小企 业 的内部 融资 来源 主要是 企业 留存利润 、
上市公 司 的权 益性投 资最 早 兴起 于美 国等 发达 国家 . 随着
近些 年 国内资本市 场 的深化 和发 展 。在我 国也 日渐兴 盛 。
步有 效理 论 私募 股权 投 资为 我 国科 技 企业 培 育 和创 新 活 上缓解 资金需 求压力 , 很难从 根本 上解决 。 但 ( ) 模 及偿 债 能力 不 足 阻碍 债 务融 资 方式 的实 现 。 2规 科技 型中小 型企 业往 往规 模小 。经 营和财 务状况 不透 明 ,
员工 集 资或 亲友 借 款 . 因此 从 风险 和成 本 角度 衡量 , 内部
融资是 一种理 想 的融 资途 径 但是 考虑 到科技型 中小企业 往往 成立 时 间较 短 . 因此 留存 利润 较少 。 而通 过员 工或 亲 友等方 式借 款相 对与 企业 发展 需求 而言 。更是杯 水车薪 。 因此 内部 融 资 的方 式仅 能 帮 助科 技 型 中小企 业一 定程 度
成长性的基本路径 , 最后给 出了一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运用私募股权投资方式的建议 。 关键 词: 幕股权投 资; 私 科技 型 中小企 业; 长性 成

技术经营对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

技术经营对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
Ke r y wo ds:M OT ; e tr rs s go h; ph r c u ias; S E a d ne ie r w p t ma e tc l M bo r
与成 长性 的关 系 时 ,得 出股 权 集 中度 和股 权 制 衡 , 技术效率与成长性显著相关 。虽然众多学者认为 企 业 的成 长 性 不 仅 是 企 业 经 营者 关 注 的 核 心 , 技术 创新影 响 企业 的成 长 性 ,但 在评 价 体 系 中往 往 R 也是 广大 投 资者 选 择 资金 投 向 的依 据 。 因此 ,关 于 只设 置技术 研 发投 入 ( &D)指 标 ,缺 乏 技 术 经 营 企业 成长 性 的研 究 也 越来 越 多 。企 业 成 长 是 一个 通 的综合 考虑 。杨英 杰 ( 0 9 认 为 技 术 经 营是 企 业 20 ) 过充 分利 用现 有 资源和 挖掘 未利 用 资 源 ,由小 变 大 、 将技 术 与经营 从 外 部化 角 度 上 相 结 合 。技 术 经 营 就 由弱 变强 的续 存状 态和 不断 变革交 替 进行 的过程 J 是使得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市场化,融合 了技术创新 , 。 R br 13 )最早 研 究 中小 企 业 的成 长 性 问题 , 技术 转 移 ,技 术 人力 资 源 的 应 用 以及 研 发 成 果 后 期 oet(96 之 后 国 内外 学者 对 公 司 成 长性 的影 响 因素 展 开 了深 的市场 营 销 ,这 样 从 研 发 到 最 后 被 市 场 认 可 接 受 , 入 的研 究 ,并 取 得 大 量 的成 果 。傅 家 骥 认 为 企 业 技 企业 才 能更长 久 的盈 利成 长 。 术 创新 过程 是 关 键 资 源 的成 长 过 程 ,是 企 业 提 高 技 目前 国 内外 学 者针 对 技 术 经 营 和企 业 成 长 性 的 术 附加 值 和增 强 竞 争 优 势 的过 程 ,技 术创 新 是企 业 关系还 没有 进 行 专 门性 的研 究 。对此 ,本 文选 取 我 成长 的动 力 。C a ( 0 7 研 究 发 现公 司 成 长性 国中小 板生 物 医 药类 上 市 公 司 作 为研 究 对 象 ,在 以 od 2 0 ) 与公司盈利能力 ,现金流量能力和股本扩张能力存 往文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加入技术经营的主 在相 关关 系 J 。迟 宁 (09 通 过 对 技 术 创 新 的 中 要指标 :核心产 品收人和专利数量 。选取 20 20 ) 04年 1 小企 业 成 长 性 研 究 , 以公 司 技 术 创 新 、增 长 速 度 、 月 1 3至 2 1 年 1 1 00 2月 3 日时 段 的 数 据 ,运 用 1 营运 能力 、市 场 预 期 与 成 长 性 作 为 因 子 ,得 出技 术 S S1. 析软 件分 析 中小板 企 业 技术 经 营能 力 与 P S70分 创 新 与 成 长 性 显 著 正 相 关 J 刘 新 绍 ,张 晓 铃 企业 成长 性之 间 的关 系 。 。 (0 0 2 1 )通 过对 中小 板上 市公 司股权 结构 、技 术效 率

考虑在险价值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基于沪深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

考虑在险价值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基于沪深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

考虑在险价值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基于沪深中小
上市公司的实证
陈晓红;周颖;佘坚
【期刊名称】《南开管理评论》
【年(卷),期】2008(011)004
【摘要】评价分析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从各个角度来评价其成长能力.本文以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指标体系中加入市场风险的在险价值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考虑市场风险因素与未考虑市场风险因素两个排名作有效性检验及比较分析,得出考虑市场风险因素的排名结果更为有效.以不同公司作为样本对成长性排名与市场风险做回归分析,发现对总体样本而言,成长性排名与市场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总页数】8页(P4-11)
【作者】陈晓红;周颖;佘坚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基于技术创新的中小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J], 迟宁;邓学芬;牟绍波
2.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治理若干特征分析--基于2004年38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
司的实证研究 [J], 郝臣;徐伟;李礼
3.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沪、深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J], 罗俊伟
4.中小企业董事会治理水平与成长性关系之研究——基于沪深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J], 陈晓红;尹哲;曾江洪
5.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成长性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沪深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J], 陈晓红;彭子晟;韩文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板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发表时间:2011-08-22T10:46:06.95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上供稿作者:龚佳刘丹华[导读] 研究成果某种程度上可以为企业经营策略、财务决策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以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龚佳刘丹华(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63)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000-01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深圳4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规模、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5个方面出发,实证分析影响中小板中小企业成长因素。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与其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的关系较为紧密,企业规模对其的影响程度较小。

关键词:中小板;中小企业;成长性;发展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一、前言截止2011年6月,共有584家公司在中小板上市交易。

中小板的建立是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举措之一,为高成长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平台,同时也为创业板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企业成长性,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通过资源有效配置、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等方式所获取的企业价值可持续增长能力。

对于中小板上市公司来说,企业的成长性是其核心竞争能力。

对近年来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将有助于这些公司有针对性的调整经营策略、改善财务状况并提升整体竞争实力。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研究较为深入,其中:陈晓红、彭佳和吴小瑾(2004)采用突变基数法构建成长性模型,对我国82家中小上市公司进行了综合评价;沈海平、吴秋璟(2010)运用多远回归法分析了中小板100家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影响因素;李柏洲、孙立梅(2006)使用β调和系数法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吕淑金(2009)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

本文试图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4家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成长性分项因素和综合因素进行排名,在影响这些公司成长性的因素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中小板中小企业成长性实证分析(一)样本选取与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44家注册地为深圳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其2007-2010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成长性。

本文实证分析样本财务数据来源于和讯网及各公司年度报告,数据分析处理由SPSS15.0完成。

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本文选取了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5个方面共14项财务指标。

本文选取了公司2007-2010年的财务数据,并对各财务指标进行预处理,以其近四年的平均值作为此次分析的基本数据,以便更好的反映公司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其中,发展能力指标平均值为基准年度(2007年)与考察年度(2010年)的环比增长率,其他指标为各年度指标的算术平均数。

具体财务指标如下:1)总资产;2)净资产;3)总资产增长率;4)净资产增长率;5)营业收入增长率;6)净利润增长率;7)每股收益;8)营业利润率;9)净资产收益率;10)资产负债率;11)流动比率;12)速动比率;13)总资产周转率;14)应收账款周转率。

(上述指标均为平均值)(二)实证分析1.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依据原始数据,对上述14项指标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分析结果见表1。

本研究的KMO值为0.703,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值为631.096(P<0.005),两项统计指标的检验表明本研究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表1 KMO与Bartlett球形检验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703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Approx. Chi-Square631.096df9Sig..0002.相关阵的特征值与累积贡献率通过软件计算,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有四大特征值,即4.397、3.600、2.027和1.472,它们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114%,这意味着前四个因子可以提供企业成长性的足够信息。

表2 各因子所解释的原始变量的方差Component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Rota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Total% of VarianceCumulative %Total% of VarianceCumulative %Total% of VarianceCumulative %1 4.39731.40931.409 4.39731.40931.409 3.63825.98525.9852 3.60025.71757.127 3.60025.71757.127 3.47224.79850.7843 2.02714.47571.602 2.02714.47571.602 2.46517.60768.3904 1.47210.51282.114 1.47210.51282.114 1.92113.72382.1145.9436.73488.847……………………3.公共因子的经济解释表3给出了经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可以看出,第1个主成分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营业收入净利率的载荷系数较大,可将其概括为偿债因子,该因子可以反映总体25.985%的信息;第2个主成分对总资产增长率、营运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净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有较大的载荷,我们将其定义为盈利和发展因子,该因子反映总体的24.798%的信息;第3个主成分在总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上的载荷系数较大,可以概括为营运因子,反映了总体的17.607%的信息;第4个主成分在净资产和总资产上的载荷较大,可以定义为规模因子,反映了总体13.723%的信息。

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Component1234流动比率.935.071-.085-.087速动比率.921.092-.104-.050资产负债率-.867.080.153.237营业收入净利率.666.439-.446.271总资产增长率.013.846.169-.201营业收入增长率-.295.830-.300.058净资产收益率.304.732.510-.101每股收益.398.704.306.144净资产增长率.148.653.513-.273净利润增长率.028.614-.096.012总资产周转率-.207.034.923-.085应收账款周转率-.433.074.791.205净资产.061-.108.019.910总资产-.355-.015-.046.8694.成长性综合评价以贡献率为权数,构建4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函数。

将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代入公共因子模型,就可以计算出上市公司在4个公共因子方面的得分,然后使用公共因子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再将4个公共因子得分代入综合评价模型: F=0.3165*F1+0.3020*F2+0.2144*F3+0.1671*F4三、实证分析结果与结论表4 综合排名前五名和后五名样本企业得分情况表公司简称偿债因子盈利和发展因子营运因子规模因子综合成长能力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综合排名信立泰 1.6440 3 2.3035 10.7643 70.7226 7 1.501英威腾 1.2628 5 1.7241 20.9987 5-0.4686 28 1.062人人乐-0.7817 370.1690 19 3.7291 1 2.0850 40.953莱宝高科2.4051 20.1937 18-1.1244 40 2.2302 30.954漫步者0.9952 70.5782 13 1.6121 4-0.3123 230.785信隆实业-0.8005 38-0.9916 39-0.0700 23-0.1431 18-0.5940成霖股份0.4382 14-3.2470 440.7595 80.1607 11-0.6541得润电子-1.2007 41-0.4261 33-0.4467 29-0.5057 31-0.6942实益达-0.7268 35-1.3717 400.2673 16-0.6627 36-0.7043同洲电子-1.0990 40-1.4323 41-0.0393 220.3221 9-0.7344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截取了样本企业成长性综合实力前五名和后五名。

从表4可以看出,各公司分项排名与其综合排名有较大出入。

以莱宝高科为例,虽然其营运因子为-1.1244,分项排名40名,但得益于偿债因子靠前,最后的综合排名为第4名。

成霖股份偿债因子、运营因子和规模因子都处在中上游,但由于它的盈利和发展因子垫底,致使其综合排名仅为41名。

我们知道,在企业成长性的四项影响因素里,偿债因子、盈利和发展因子占据主导地位。

一方面,偿债因子反映的是企业的整体偿还债务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体现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金来源情况。

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说, “融资难”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融资对于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改善企业的融资结构,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水平将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盈利和发展因子是企业成长性的内在动力。

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越强,其偿债能力越有保障,越容易从银行、商业信用等渠道获取资金来保障和支持企业的发展。

最后,营运因子和规模因子对于企业的成长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较前两项因子影响程度较低。

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的快速成长不能一味的追求规模上的增长,只有在保证“质”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实现“量”的飞跃。

四、结语通过对44家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影响中小企业成长性的财务因素主要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研究成果某种程度上可以为企业经营策略、财务决策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当然,影响企业成长性的因素除了财务因素以外,还有经营环境、金融环境、行业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多方面,改善企业整体成长性实力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统筹考虑。

参考文献:[1] 沈海平,吴秋璟.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02);[2] 李柏洲,孙立梅.基于β调和系数法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06);[3] 吕淑金.BP神经网络在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09,(05);[4] 陈晓红,彭佳,吴小瑾.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研究[J].财经研究,2004,(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