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教案《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教案》一、教育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3.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立、自主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心理健康?2.如何保持心理健康?3.人格特质的培养和发展。

4.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处理方法。

3.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特质的培养和发展。

4.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人格特质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或者故事,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兴趣。

2.讲授: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保持方法,以及人格特质的重要性和培养途径。

3.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应对方法。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方法和人格特质的培养心得。

5.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人格特质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

五、作业安排:1.完成心理健康保持方法的调查报告;2.撰写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感悟;3.开展一次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六、教育效果:1.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视和关注的意识;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3.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立、自主的人格,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七、其他说明:本教案适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课程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培养人格修养班会教案中班

培养人格修养班会教案中班

培养人格修养班会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格修养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自己人格修养的重视和关注。

2.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在人格修养方面需要提升的地方。

3.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格修养水平。

4.激发学生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人格修养的概念和内涵。

2.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3.人格修养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内容。

1. 人格修养的概念和内涵。

(1)引导学生讨论人格修养的概念和内涵,了解人格修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人格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道德品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

2. 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1)通过个人自述、自我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让学生明确自己在人格修养方面需要提升的地方,引导他们制定改进计划和目标。

3. 人格修养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1)介绍人格修养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包括读书学习、模仿学习、实践锻炼等。

(2)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志愿者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2.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人格修养体会和感悟,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角色扮演法。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人格修养的表现方式,增强他们对人格修养的认识和理解。

4.讲授法。

老师对人格修养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格修养的内涵和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视频,引出人格修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人格修养的概念和内涵(15分钟)。

人格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人格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人格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育目标。

这份教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格的构成要素、认识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掌握一定的心理自助技巧。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自我认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学习面对挑战时的应对策略。

接下来是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案应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模块:1. 人格理论介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向学生介绍弗洛伊德、荣格等心理学家的人格理论,让学生对不同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 人格特质分析:通过使用大五人格模型等工具,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人格特质,并讨论这些特质如何影响个人的行为和决策。

3. 心理健康基础: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疾病。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4. 应对压力与情绪管理:教授学生有效的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技巧,如正念冥想、时间管理等,帮助学生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心理的平衡。

5.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强调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教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案推荐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这包括小组讨论、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内化。

评估方式也应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笔试和论文之外,可以设置自我分析报告、同伴评价、参与度评分等多维度的评价方法,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案还应考虑到差异化教学的需求。

针对不同背景和需求的学生,教师应准备相应的调整方案,比如为国际学生提供跨文化适应指导,或为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

大学生人格_教学设计教案

大学生人格_教学设计教案

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新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格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及其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人格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 人格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人格教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播放视频:展示不同人格特质的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引发学生对人格的兴趣。

2. 提问:观看视频后,引导学生思考人格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30分钟)1. 人格的定义:- 引导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人格,即个体在行为、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 举例说明人格的不同表现,如性格、气质、能力等。

2. 人格的构成要素:- 讲解人格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

-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3. 人格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人格对个人成长、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格的重要性。

三、互动环节(20分钟)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

2. 分享心得: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10分钟)1. 回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人格培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1. 提问: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人格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二、案例分析(30分钟)1.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人格在具体情境中的作用。

2. 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探讨如何调整自身行为,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

三、实践指导(20分钟)1. 自我认知:介绍自我认知的方法,如心理测试、反思日记等。

2. 情绪管理:讲解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3. 人际交往:分享人际交往技巧,如倾听、同理心等。

幼儿园中班人格培养教案

幼儿园中班人格培养教案

幼儿园中班人格培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格的基本概念,并能正确使用人格相关术语。

2、认识并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培养自信心、自尊心和自爱心。

3、掌握基本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学会礼貌用语及行为。

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习惯,学会与他人互动、交流、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格的培养及自信、自尊、自爱的培养。

难点:如何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学会礼貌用语及行为。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关于人格的基本概念的简单讲解:什么是人格?2、让幼儿分是否同意下列说法:人格就像一个“家”,让人们的心灵住进去,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步骤二:自我认识1、发放人物造型,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图像,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

2、引导幼儿告诉同伴自己的名字、年龄、爱好和特长。

3、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伴,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培养幼儿观察和辨别的能力,及对他人特点的尊重。

步骤三:自我认识与礼仪规范的学习1、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社会角色及不同的社交场合,并讲解相关的礼仪与行为规范,如问候、谦让、礼貌用语等。

2、运用角色扮演、实际操作等方法,让幼儿模仿学习,并及时指导改正不良习惯。

3、通过观察与述职分享,共同找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并因人无完人,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改正。

步骤四:人际交往1、引导每个幼儿挑选一位同伴作为伙伴,两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互相交流、合作、协调、帮助,并及时肯定对方的努力和优点。

3、为更好地推动活动的顺利进行,设计小组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步骤五:感受收获1、让幼儿用画笔画出此次活动中最有趣的一件事,分享自己的收获。

2、鼓励幼儿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自己的收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时,要不断搜寻、总结和提炼幼儿的生活经验,建立与之相应的体验性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全面培养幼儿的人格,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而教师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需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让幼儿更深刻地感受到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人格课程思政教案

大学生人格课程思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人格的定义、特征、类型以及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格认知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人格的定义、特征、类型。

2. 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3. 如何培养良好的人格。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人格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格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格?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二)新课讲授1. 人格的定义、特征、类型。

- 教师讲解人格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人格的概念。

- 分析人格的特征,如稳定性、独特性、功能性等。

- 介绍人格的类型,如外向型、内向型、完美主义者等。

2. 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 分析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 强调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3. 如何培养良好的人格。

- 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培养良好的人格。

- 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提升。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格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案例中人格特征的看法。

(四)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际交往场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探讨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塑造良好的人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格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案例中人格特征的认知程度。

3. 课堂活动:关注学生在角色扮演、分享成长故事等方面的表现。

4. 反思总结: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人格塑造的感悟文章。

大学生人格教学设计教案

大学生人格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人格的基本概念、人格特质及其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人格成长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人格价值观。

教学重点:1. 人格的基本概念和特质。

2. 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3. 人格培养的方法。

教学难点:1. 人格培养的实践应用。

2. 人际交往中的人格冲突解决。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人格?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影响?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人格的理解。

3. 教师简要介绍人格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人格的基本概念和特质1. 人格的定义:人格是指个体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独特性、稳定性、一致性和连续性。

2. 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在行为、情感、认知等方面的稳定特征。

3. 介绍几种常见的人格特质,如:外向、内向、开放、谨慎等。

三、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1. 生物因素:遗传、生理、大脑发育等。

2. 心理因素:认知、情绪、动机等。

3. 社会因素:家庭、学校、文化等。

四、人格培养的方法1. 自我认知:通过自我反思、心理咨询等方式,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情绪管理: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3. 人际交往: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

4. 培养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等。

五、实践应用1. 分组讨论:如何将人格培养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总结与反思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人格培养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

2. 实践应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人格培养方法的能力。

3. 自我认知:通过学生的反思,了解学生在人格培养方面的进步。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相关书籍、文章3. 互动环节所需的道具教学时间:2课时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

幼儿园小朋友人格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朋友人格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朋友人格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格的概念和基本构成要素,及其要求。

2.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在日常童话故事、生活实践中感受到人格的重要。

3.学习通过言行表达自己真实感受和想法。

4.能够自主学习,自由活动。

二、教学内容1.人格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的学习2.接受各种情况和人所表达的信息,并学会言行表达自己真实感受和想法3.培养具有品德感、勇气、创造力等基本要素的优秀人格4.日常童话故事、生活实践中感受到人格的重要三、教学方式1.适当的讲解、相互讨论2.表演剧目3.图画、手工制作4.互动体验5.游戏6.角色扮演四、教学过程第一步教师介绍人格概念(时间:15分钟)1.在板书上书写“人格”的概念。

2.以简单通俗的语言为幼儿们讲解人格的构成要素,以便他们能够初步了解人格概念和重要性。

第二步生活实践中认识到人格(时间:20分钟)1.安排幼儿们分组,让他们分别用图画表现好和不好人格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不同之处。

2.让学生整理他们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学介绍。

3.通过肢体语言、言语、表情等方式模仿和表演有好和不好人格的行为。

4.让学生讨论他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曾遇到过的好、不好人格的例子。

5.最后,结合学生的谈话和表演,让学生学习到通过言行来表未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第三步在童话故事中认识人格(时间:3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们带来童话故事《红帽子》,并在其中引导学生认识“奉承、欺骗”等不良人格特征,对比讲解红帽子的谨慎、勇气。

2.让学生选择一种有趣的童话故事,在固定的故事情节下,自我创作并改变主要角色的行为方式。

3.学生在小组分头展示他们的创作。

每组可以大声表演、用手绘画表现、手工制作、小游戏等方式呈现在班级中。

第四步学生互动体验(时间:25分钟)1.教师准备丰富的物品,例如各种装饰用的纸张、颜色笔;盆栽、细沙盘、积木等教材;等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从物品盒中取出袋子里随机取出物品,按照示范中提示逐一完成绘画、手工制作,体验自己的创想和自由表达力。

培养人格修养班会教案设计

培养人格修养班会教案设计

培养人格修养班会教案设计引言。

人格修养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和修养水平。

在当今社会,人格修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班会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格修养的责任。

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班会教案,以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是非常必要的。

一、主题,培养人格修养。

1. 目的,通过班会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 内容,人格修养的重要性、人格修养的培养途径、人格修养的实践方法等。

3. 方法,通过讲解、讨论、互动游戏、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人格修养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案设计。

1. 第一堂班会,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1)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人格修养的概念,明白人格修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活动内容:a. 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人格修养的内涵和意义。

b.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并表达对人格修养的看法。

c.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对人格修养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思考。

(3)活动形式,讲解、小组讨论。

2. 第二堂班会,人格修养的培养途径。

(1)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人格修养的培养途径,明白通过不同方式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水平。

(2)活动内容:a.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人格修养的培养途径,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等。

b. 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人格修养培养体会。

c.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人格修养。

(3)活动形式,讲解、小组讨论、分享。

3. 第三堂班会,人格修养的实践方法。

(1)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人格修养的实践方法,明白通过实践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水平。

(2)活动内容:a. 通过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人格修养的实践方法。

b. 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讨论并总结人格修养的实践方法。

人格教育教案

人格教育教案

人格教育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教学目标:1. 了解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认识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包括自律、责任心、合作意识和正直等。

3. 帮助学生理解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与个人成功、幸福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人格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人格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 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的培养- 自律: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责任心:鼓励学生承担个人和集体责任,培养对自己行为的负责态度- 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助共赢的精神- 正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3. 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与个人发展、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探讨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在个人学业、职业和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的积极影响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人格教育以及为什么人格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人格教育的概念、意义和目标。

- 解释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的含义和重要性。

3.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自律、责任心、合作意识和正直等品质的具体表现和案例。

4. 案例分析(20分钟)- 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人格品质,并讨论这些品质对案例中人物的影响。

5. 角色扮演(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的人格品质,扮演不同角色并进行情景表演。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展现这些品质。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或白板- 案例材料- 角色扮演情景卡片评估方式:-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 小组讨论记录评估拓展活动:1.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人格品质培养经历的文章。

幼儿园人格培养教育教案

幼儿园人格培养教育教案

幼儿园人格培养教育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律性和责任感。

3.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内容:1.人格培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2.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自律性和责任感的方法和技巧。

4.培养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1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询问他们对于人格的理解。

介绍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人格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人格培养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的语言说明,让幼儿了解人格的定义和构成。

重点强调好的人格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影响,鼓励幼儿树立正确的人格观。

3.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1)个人展示: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肯定的重要性。

(2)积极鼓励:从小事情上发现幼儿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合理设置目标:帮助幼儿制定小目标,并鼓励他们一步一步实现。

(4)建立成功经验:安排合适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能够取得成功并获得成就感。

4.培养自律性和责任感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1)规则制定:与幼儿一起制定幼儿园内的规则,让幼儿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

(2)榜样示范:利用故事、图片等方式向幼儿展示良好自律和责任感的榜样人物,引导他们学习。

(3)责任任务:为幼儿分配一些小任务,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负责完成。

5.培养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1)合作游戏:安排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

(2)分享经验: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功,鼓励他们在团队中互相帮助和支持。

(3)公平分配:引导幼儿学会公平分配资源和分享玩具等东西,培养他们的分享精神。

四、教学总结和延伸(1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要点,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人格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幼儿园人格培养教育教案

幼儿园人格培养教育教案

幼儿园人格培养教育教案教学主题:人格培养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人格的含义和必要性。

2.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基本能力,如思维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品质,如勇敢、坚持、责任感和同理心。

教学时长:45分钟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情境游戏、情景模拟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老师可以通过问答互动、童话故事分享、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人格培养。

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生活中能体现的好品质。

Step 2:讲解1. 什么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灵面貌和思想行为的总和,它决定着一个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处世方法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

2. 为什么要培养好的人格?好的人格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拥有更好的生活。

好的人格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责任感:做事认真负责,不逃避责任。

- 坚持:能够坚持信念和目标,不轻易放弃。

- 同理心:能够关心他人,理解和体谅别人的情感经历。

- 包容心:能够宽容待人,不轻易发脾气或在意小事情。

- 自信心:能够相信自己,勇于尝试和探索新事物。

Step 3:讨论1. 发现身边的好品质:老师让幼儿们分组,自由讨论自己身边看到的好品质,并分享给全班。

2. 人格好坏的影响:老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让学生讨论人格的好坏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Step 4:情境游戏老师可以利用幼儿园室内、室外环境,组织情景游戏,让幼儿感受到自信心、责任感、同理心等好品质的重要性,如“院长来视察”,让学生假扮园林卫士,保护好园内的一草一木。

Step 5:情景模拟教师通过身体语言、表情等方式创造一些情境,让幼儿体验到不同品质的表现,比如一个同学摔倒了,让幼儿们分别尝试用同情和责任心的方式去关爱。

Step 6:总结及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活动,幼儿对人格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什么是好品质及如何表现出好品质有了全面的了解。

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情景小剧场的表演、画画、手工等方式来展示今天学习到的知识。

高中人格发展班会教案

高中人格发展班会教案

高中人格发展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3.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格发展对学业、生活和未来人生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人格、人格发展、心理素质等。

2. 人格特质:性格、气质、能力、动机等。

3. 人际交往技巧:沟通、合作、竞争、冲突解决等。

4. 自我认知: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人格发展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介绍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讲解人格特质及其培养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人士的人格特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格发展对学业和未来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际交往技巧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5. 互动环节:组织一些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6. 总结: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人格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努力和实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人格发展的认识和兴趣。

2. 学生作业和练习: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次班会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收获和建议,以便改进今后的教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格心理学、人际交往与沟通等方面的教材或参考书。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视频或音频材料:选取一些与人格发展相关的视频或音频材料,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

4. 游戏和活动道具:准备一些游戏和活动的道具,如卡片、海报等,增加课堂趣味性。

六、教学建议1. 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举例生动,贴近生活。

2. 鼓励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幼儿园大班人格教育教案

幼儿园大班人格教育教案

幼儿园大班人格教育教案人格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幼儿健康人格的必要手段。

因此,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中,我们需要特别注重人格教育的开展。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够掌握人格教育的基本方法;2、通过情境教学,学会如何促进幼儿的人格发展,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3、加强幼儿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生活,感受生命的意义,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信任——“我相信你做得到”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而言,获得成人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激发幼儿自信心和自尊心。

2、责任——“我承担自己的责任”让幼儿知道他们的行动会影响到别人,让他们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他们才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自主的行动方式。

3、尊重——“我尊重你的观点和感受”在教育中,要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成人对他们的尊重,教育幼儿要尊重幼儿的感受和意见,并通过积极的交流方式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4、情感表达——“我表达我的情感”教育幼儿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通过专业的训练和指导,幼儿能够更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从而减轻焦虑和情绪压力。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将幼儿的生活场景作为教学场景,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和语言,培养幼儿表达情感、解决问题及自我管理的能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享受学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3、情感教育法:教育幼儿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并在情感交流中培养幼儿更多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流程:1、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通过简洁易懂的话语引导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生活及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感受和情绪,不批评不指责,为幼儿创造一个可以表达自己感受的安全舒适的氛围。

2、教育幼儿如何表达教师采用情境法,例如,通过一个小故事模拟某一个场景,让幼儿借此进一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初中人格品质教育教案模板

初中人格品质教育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人格品质教育适用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格品质的重要性,认识到良好人格品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宽容、关爱他人等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将人格品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人格品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良好人格品质的具体表现和培养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将人格品质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多媒体设备。

2. 有关人格品质教育的案例和故事。

3. 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格?人格品质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 教师简要介绍人格品质教育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人格品质的定义:介绍人格品质的概念,强调人格品质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

2. 人格品质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良好人格品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的积极影响。

3. 良好人格品质的具体表现:- 自尊: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尊的重要性,培养自信和自尊心。

- 自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律的意义,学会自我约束。

- 宽容:讲解宽容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包容他人。

- 关爱他人:通过故事分享,让学生体会到关爱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哪些人格品质是重要的?-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这些品质?- 你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自己的人格品质?2. 小组内互相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提升(10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强调人格品质教育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人格品质提升计划,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良好品质。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写一篇关于人格品质的感悟或心得体会。

2. 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讨论如何培养良好人格品质。

中小学生人格塑造心理教案

中小学生人格塑造心理教案

中小学生人格塑造心理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教育,而人格塑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人格塑造涉及到人的根本性格、道德水平、性格特征等,对于孩子们的发展和成长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中小学生人格塑造心理教育也至关重要。

本文将给大家分析中小学生人格塑造的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地改善孩子的人格素质。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个人价值观人的性格和个人价值观是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的,而价值观又是人格塑造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建立起健康的个人价值观是塑造良好人格的首要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激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2、学生之间相互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真实想法,展示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3、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建立合理的价值观。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发展强项,提升自身价值,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二、注重学生的社会经验学生们可以从自然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汲取丰富的经验。

学校的课程也应当贯穿社会经验,例如公益活动、实践课程、学科课程等等。

制定相应的社会性课程,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组织讲座、研讨会、游戏等活动,提高和拓宽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交往能力,并使其更好地了解社会和生活。

三、注重教育孩子的道德操守道德教育在学生人格塑造中占据很重要地位,成功人士往往具有很强的道德操守。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一些与道德操守有关的知识,例如:诚实、守承诺、尊重他人、友善、乐于助人等,让学生加深自身的道德认识。

学校应该建立严密的道德评价机制,对于道德水准不高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

对于优秀的学生,应该给予切实的表扬和奖励。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学生人格塑造过程中的重要推动者。

他们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充分发挥角色定位和教育作用。

通过课外辅导、个人指导、班主任制度、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全面指导学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初中人格品质教育教案

初中人格品质教育教案

初中人格品质教育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品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尊重他人、积极面对生活的品质。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教学内容:1. 人格品质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培养热爱自己、尊重他人、积极面对生活的品质3. 实际行动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人格品质吗?人格品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人格品质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特征。

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格品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面对生活的挑战。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人格品质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热爱自己、尊重他人、积极面对生活的品质的含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三、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2. 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实际行动(10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行动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后一周内,每天选择一项培养良好人格品质的行动,如:尊重他人、关爱身边的人、积极面对困难等。

2. 学生记录自己的行动和感受,下周课时进行分享。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人格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格品质的定义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热爱自己、尊重他人、积极面对生活的品质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3. 学生对实际行动的参与程度和感受。

幼儿园中班人格培养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人格培养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人格培养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格培养教育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格培养的概念和标准。

2.了解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3.了解如何实施人格培养教育。

4.掌握相关技巧和方法,让儿童认识和实践好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了解人格培养的概念和标准,掌握相关技巧和方法,让儿童认识和实践好人的品质。

四、教学难点如何让儿童认识和实践好人的品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施人格培养教育。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全班幼儿坐成一个大团团,老师提醒幼儿们一起制定一些规矩,规定大家该如何互相尊重、帮助和关爱对方,强调这些规则和规矩的重要性,引导孩子探讨何为好公民/好人。

2.讲授知识(1)人格培养的概念和标准。

(2)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3)如何实施人格培养教育。

(4)让儿童认识和实践好人的品质。

3. 实践动手(1)绘本搭档:如《有一天》这部书,引导孩子感受书中人物因为好习惯而变得更自信和幸福。

引导孩子发现自身和他人的优点,认识到自己也是幸福的。

(2)游戏:模拟“做好周转的互助”小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能模拟周转时的交朋友、相互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地了解作为好公民或好人有什么优点和行为,养成积极乐观的价值观。

(3)小练习:比如点名假设,点名幼儿并要求其举手回答自己具备哪些良好的品质,老师也说自己的品质,理解好品质和好公民的标准和定义。

4. 反思和总结老师引导孩子重申规矩和规定让孩子更好地参与到“做好周转的互助”小游戏中,引导孩子回顾自己在玩游戏中的具体行为或做法,特别是培养团队精神表现出来的好品质。

老师鼓励孩子持续保持这些优点并分享他们所持有的优点。

六、教学手段绘本、游戏、小练习、观察,通过这些手段,让孩子理解人格培养教育的目标和重要性,引导孩子通过感受、模拟和反思来掌握相关技巧和方法。

七、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的游戏和小练习能够实现孩子的“听听练练”的有效激励,从而提高幼儿认识和实践好人品质的积极性。

同时,它也可以从学习和生活中总结,让其在生活中更积极地参与到集体活动和班级管理当中。

人格教育美学教案模板范文

人格教育美学教案模板范文

适用年级:八年级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格教育美学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格美与自然美、社会美的关系。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人格修养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人格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人格教育美学的概念和内涵。

2. 人格美的体现和培养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将人格教育美学融入日常生活。

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观念。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名人名言和故事3. 实践活动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名人名言:“人格比智慧更重要。

”引发学生对人格教育的思考。

2. 提问:什么是人格?人格美有哪些特点?二、讲授新课1. 解释人格教育美学的概念,阐述其内涵。

2. 分析人格美的表现,如道德美、智慧美、情感美等。

3. 讲述人格美的培养方法,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审美能力等。

三、案例分析1. 分析名人的优秀人格故事,如雷锋、焦裕禄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名人的人格魅力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他们的优点?四、实践活动1. 分组讨论:如何将人格教育美学融入日常生活?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人格教育美学?人格美的特点有哪些?2. 引导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二、讲授新课1. 讲解人格教育美学的实践意义,如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等。

2. 分析人格教育美学与自然美、社会美的关系。

三、课堂讨论1. 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人格观念?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

四、总结提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格教育美学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人格教育美学,追求美好人格。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人格修养能力。

幼儿园大班人格教育教案

幼儿园大班人格教育教案

幼儿园大班人格教育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大班人格教育教案教学内容:1. 了解人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孩子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特点。

3. 培养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律意识。

4.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人格的定义、影响及特征。

2. 通过观察、问答、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征。

3. 培养孩子们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律意识。

4. 帮助孩子们认识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学准备:1. 人格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教材资料。

2. 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和设备工具。

3. 适当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介绍人格的相关概念和特征,引导幼儿们认识人格的重要性和不同的特点。

可使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多种形式予以说明。

Step 2:概念讲解(15分钟)让孩子们分小组,一起讨论人格的概念,教师在旁边辅助引导。

孩子们可以通过翻阅或观看相关资料来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Step 3:角色扮演(20分钟)让孩子们分别扮演父亲、母亲、孩子、老师或是其他人物,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描述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征。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让他们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征,通过比较和探讨,增强孩子们对于人格特征的认识。

Step 4:游戏环节(30分钟)进行通俗易懂的游戏,如“百变小丑”,“心理测验”等,可以在游戏中教授人格特征和相关概念。

同时,游戏中也可以培养幼儿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律意识。

Step 5:艺术活动(25分钟)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工具,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的方式,利用他们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和创造力来描绘自己的人格,或是通过礼仪和言行的表现来展现自己的人格特征。

Step 6:反馈和总结(5分钟)总结当天的内容,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格教育的相关知识。

同时,鼓励孩子们根据班级文化、学校传统等,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学方式:1. 交互式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交互方式实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机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一人格心理概述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明确人格的概念、基本结构和形成理论,对人格这一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研究性学习教学重点:人格的基本结构教学内容:在心理学概念中,人格是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本节中我们将对这一概念作出分析,探讨人格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人格(一)人格一词的来源要回答人格一词的概念,首先要从考证人格一词的来源说起。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在希腊语中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所带的各种面具。

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

、(二)人格的含义在心理学概念中,人格是一个有着颇多歧义、颇多界说的概念。

综合各家的看法,我们可以将人格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这个含义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层是稳定的行为方式。

当然,这不等于说人格是一成不变的。

第二层是人际过程。

它指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过程,指的是发生在我们内心、影响我们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所有那些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过程。

二、人格的基本结构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份,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方面。

(一)气质1.什么是气质气质是个体产生心理活动时的动力特征,这些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发生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

2.气质类型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有规律的结合。

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气质类型最早的学说,后来人们多用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粘液质来总结,并把它们确定为气质的基本类型而使用至今。

四种气质类型各自显示出独特的心理特征,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一样分明。

⑴胆汁质——夏季的火心理学家把类似于李逵的气质,叫做胆汁质。

、这种气质的学生生性倔强,爱使性子,有股“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倔劲儿,整个心理活动都笼罩着迅速而突变的色彩。

⑵多血质——春季的雨心理学家把类似于燕青的气质,叫做多血质。

具有种气质的人总是像春风一样富有朝气。

这种学生乖巧伶俐,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各种环境适应力强,教育可塑性也很强。

但是他们气质上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⑶抑郁质——秋季的风心理学家把类似于林黛玉的气质,叫做抑郁质。

这种气质给人以“秋风落叶”般无奈、忧伤的感觉。

这种学生聪明而富有想象力,自制力强,注重内心世界,不善交往,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萎靡不振。

⑷粘液质——冬季的雪心理学家把类似于林冲的气质,叫做粘液质,这种气质就像冬天一样无艳丽的色彩装点,“冰冷耐寒”,缺乏生气。

这种学生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这往往弥补了他们思维的不足。

在学习上接受慢,但却很扎实,是踏踏实实的学生。

上述四种气质类型显示了人们“四季”般的天性。

事实上,单纯地属于这四种典型气质之一的人并不多,在生活中,绝大多数是这四种气质互相混合、渗透、兼而有之的人。

有些人是两种气质的混合,有些人是三种气质的混合,有些人则是四种气质的混合。

3.如何看待气质首先,气质是人的天性,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既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弊的一面。

其次,注意气质的自我调节。

在学习中,不同气质的大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面对外界的批评或遭受挫折时,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要防止出现不良反应,维持心理健康。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气质的主人,而不是气质的奴隶。

我们要学会分析自己的气质特征中优与劣,在气质的自我调节中,只要能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的气质,扬长避短,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显示出自己的气质美。

(二)性格1.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对现实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在个人的人格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决定个人的活动方向,是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最主要特征。

心理学家认为,气质受先天的影响,性格则更多地受到后天条件的影响。

气质无好坏之分,而一个人性格往往受到好或坏的评价,所以性格具有道德评价的含义。

2.性格类型性格类型是指某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长久以来心理学家尝试按一定标准对性格进行分类,但由于性格这一心理现象极为复杂,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标准。

这里我们介绍2种具有代表性的性格分类学说。

(1)心理活动倾向类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大类。

典型的外向型或内向型的并不多见,大多数人是属于中间型,兼有内向和外向的特点,只是偏重程度有所不同。

(2)A、B、C型性格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曼和罗斯曼根据人们在时间上的匆忙感、紧迫感、好胜心等特点,把人的性格分为A型、B型和C型三种性格。

A型性格的人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成功意识,时间紧迫感强,生活节奏较快。

这类人往往智商较高,能力较强。

B型性格的人则表现平静,与世无争。

C型性格的人一般来说能够把对别人的不满藏在心里,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别人友好合作,没有什么原则,爱迁就别人,能够原谅本不能原谅的行为。

有研究表明:A 型性格的人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是B型性格的2倍;C型性格的人由于长期过分压抑克制,消极情绪得不到有效疏泄,则易患癌症。

(三)自我意识1.概念自我意识,顾名思义,就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自我意识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它与人的内部注意状态密切相关。

当个人关注自己时,注意就出现了自我聚焦,这时就产生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基本内容包含有三个方面:(1)生理自我(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以上三个方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2.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现象。

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1)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内容。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自尊心与自信心,成功感与失败感,自豪感与羞耻感。

(3)自我监控,包括自主、自立、自强、自制等内容。

三、人格形成和发展理论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家很多,人格理论的种类也很多,各有侧重点。

有的理论重在探讨人格的结构,有的理论重在研究影响人格形成的条件,有的理论重在揭示人格发展的过程。

下面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人格结构说、人格发展说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中心理念,这里主要介绍其中的人格结构说。

弗洛伊德于1923年提出“三我”人格结构模式,他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的,并将“三我”与早期的意识层次理论结合起来,构成人格的冰山图。

本我(又称生物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原始的力量来源。

自我(又称现实我),是个体出生之后,在现实环境作用下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来的,其作用在于调节现实要求与本我需要之间的矛盾。

超我(又称道德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最高地位的部分,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代表人格中的道德部分。

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成份不断相互影响,一个结构成分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他成分的改变。

(二)罗杰斯的健康人格理论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以个体的自我为中心理论,一般称之为自我论。

罗杰斯相信人本性是善的,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努力保持乐观感受和对生活的满足。

个体实现自我的倾向是一种基本的驱动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个体不但要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地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

罗杰斯的人格自我理论对人性持有积极的态度,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无论是在普通的教育理论还是在心理咨询临床运用中,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介绍的2种人格理论以及其他的人格理论中,没有哪种理论可以完满地说明、解释人格,或许要想全面理解人格,最好的方法是把这些理论综合起来。

[课题二大学生的人格现状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使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并通过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使学生对此问题有一清晰的认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重点:大学生的人格特点教学内容:一、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一)大学生的人格状况中国学者用修订过的“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6所高校的11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人格总体特点(1)中国大学生在谦让、克己、忍耐、谨慎、负责等人格特征方面突出,说明他们与现实社会有较好的适应。

(2)中国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通常会首先考虑社会和他人,但也绝不是一味地追求社会的赞许。

(3)中国大学生在支配与冲动特点方面表现不突出;在社交方面倾向于积极进取;他们具有稳健、从众的人格特点,具有良好的社会化程度。

虽然他们在聪慧、敏感等与智力有关的人格特征方面较好,但他们的“独立成就”和灵活性的得分均较低。

2.不同专业的比较不同学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性别差异,均有各自的相对独特性,表现如下:⑴文科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人格特征为综合型,无论在支配、冲动、自信、外向等方面,还是在谦让、克己、忍耐、谨慎等方面均兼而有之。

不过,相对而言,男生前者较多,女性独立性、敏锐等方面较弱。

⑵理科大学生中男生与文科男生相似,但女生在谦让、克己、忍耐,谨慎、内向等方面较突出。

男女生在独立性、聪慧、敏锐等人格特征方面无显著差异。

⑶工科大学生中男生在支配、冲动、自信、外向等方面占优势。

但在独立性、聪慧、敏锐等方面与女生无明显性别差异。

⑷农科大学生中男生的人格特征在中庸、从众等方面较突出,在支配、冲动、自信、外向等方面超过女生。

女生则在谦让、克己等方面较突出,而在聪慧、敏锐等方面相对较弱。

⑸医科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人格特征基本一致。

他们在支配、冲动、自信、外向等方面相对较弱。

⑹艺术专业大学生与文科、理工科大学生相比,显得孤僻、冷漠,多疑而不合群;但分析能力较强,思想自由,敢于大胆尝试,不受传统观念约束。

3.不同家庭的比较家庭出身不同的大学生其人格上有一定的差异:(1)干部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性格更为外向,热情开朗,善于与人沟通合作;情感较丰富,情绪稳定,对生活抱有积极态度,自我控制能力较强,有涵养,能自觉遵守集体规范。

(2)干部家庭成长的大学生喜欢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思想活跃,有理性分析能力;好社交,待人宽容,不拘小节;有较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意志品质好,有恒心,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和困难。

(3)工人家庭成长的大学生,性格较为内向,沉默寡言,有时郁郁寡欢,处事小心谨慎;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意志力较薄弱,挫折耐受力较差,集体观念淡薄,自我约束力较差。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总体差异不大,仅在个别人格因素上存在一定差异:(1)独生子女大学生性格更为外向、开朗,善于表达,性情愉悦,无忧无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