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理)知识清单-专题12 空间的平行与垂直(原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对于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具有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探讨,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平行关系(一)线线平行1、定义:如果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2、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例 1:在正方体 ABCD A₁B₁C₁D₁中,E,F 分别是 AB,BC 的中点,求证:EF∥A₁C₁。

证明:连接 AC,因为 E,F 分别是 AB,BC 的中点,所以 EF∥AC。

又因为正方体中,AC∥A₁C₁,所以 EF∥A₁C₁。

(二)线面平行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称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2、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例 2:已知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M 是 PC 的中点,求证:PA∥平面 MBD。

证明:连接 AC 交 BD 于 O,连接 MO。

因为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O 是 AC 的中点。

又因为 M 是 PC 的中点,所以MO∥PA。

因为 MO⊂平面 MBD,PA⊄平面 MBD,所以 PA∥平面MBD。

(三)面面平行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称这两个平面平行。

2、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例 3:在正方体 ABCD A₁B₁C₁D₁中,求证:平面 A₁BD∥平面 B₁D₁C。

证明:因为 A₁B∥D₁C,A₁D∥B₁C,且 A₁B 和 A₁D 是平面A₁BD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D₁C 和 B₁C 是平面 B₁D₁C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 A₁BD∥平面 B₁D₁C。

二、垂直关系(一)线线垂直1、定义:如果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 90°,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高考数学总复习---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

高考数学总复习---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doc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知识图解】【知识梳理】一、平行1、平行公理2、构造三角形:3、构造平行四边形:4、线面平行性质:5、面面平行性质:6、线面平行判定:7、面面平行的性质:8、面面平行的判定1:9、面面平行的判定2:【典型例题】例1、正方体ABCD_A、B\GD\屮,E,F分别是的屮点,求ffi: EF〃面ABCD.变式:如图,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和M3EF所在的平面相交于AB, M eAC, Nw FB 且AM = FN,求证:MN〃平面BCE.例2、如图,以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PA=AD f E、F分别是AB、PD 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PCE;*(2)求证:平面PCE丄平面PCD。

/ \\(1) 求证:BC 】//平面CAD(2) 求证:平面CAJ)丄平面AAiBiBo例3、浙江理20.(本题满分15分)如图,平面PAC 丄平面ABC, \ABCPB, AC 的中点,AC = 16, PA = PC = 10.(I) 设G 是0C 的中点,证明:FG//平面BOE ;(II) 证明:在AABO 内存在一点M ,使FM 丄平面BOE, 并求点M 到Q4, 03的距离.练习:1、(浙江卷文)(本题满分14分)如图,DC 丄平面ABC , EB//DCAC = BC = EB = 2DC = 2 , ZACB = 120 ,只Q 分别为AE.AB 的中点.(I )证明:PQII 平面ACD ; (II )求AD 与平面ABE Wr 成角的.正弦值.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屮,AC=BC,点D 是AB 的屮点。

是以4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匕£0分别为必,(第20(2) 求二面角B-FC!-C 的余眩值。

. Ei D L-.-.♦ E / ■<C 3、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截而EFGH 是平行四边形•求证:AB 〃平面EFGH.安徽理(19)如图,圆锥定点为P,底面圆心为O,其母线与底而所成的角为22.5°, AB 和 CD 是底面圆0上的两条平行的弦,轴OP 与平面PCD 所成的角为60°-(1) 证明:平面PAB 与平面PCD 的交线平行于底面;(2) 求 cosZCOD4、点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外一点,E,F 分别是PA,BD 上的点,且 PE:EA=BF ・・FD,求证:EF//面PBC.5、(山东卷理)(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 ・A]B]C]D]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CD, AB=4, BC=CD=2, AA )=2, E 、E“ F 分别是棱 AD 、AA 【、AB 的中点。

高考数学(理)总复习: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解析版)

高考数学(理)总复习: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解析版)

高考数学(理)总复习: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题型一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题型要点】(1)解决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问题常有以下方法:①根据空间线面垂直、平行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逐项判断来解决问题;②必要时可以借助空间几何模型,如从长方体、四面体等模型中观察线面位置关系,并结合有关定理来进行判断.(2)熟练掌握立体几何的三种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以及图形语言的相互转换,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例1】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解析】B选项中,AB∥MQ,且AB⊄平面MNQ,MQ⊂平面MNQ,则AB∥平面MNQ;C选项中,AB∥MQ,且AB⊄平面MNQ,MQ⊂平面MNQ,则AB∥平面MNQ;D选项中,AB∥NQ,且AB⊄平面MNQ,NQ⊂平面MNQ,则AB∥平面MNQ.故选A.【答案】 A【例2】.如图,平面α⊥平面β,α∩β=直线l, A,C是α内不同的两点,B,D是β内不同的两点,且A,B,C,D∉直线l, M,N分别是线段AB,CD的中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当CD=2AB时,M,N两点不可能重合B.M,N两点可能重合,但此时直线AC与l不可能相交C.当AB与CD相交,直线AC平行于l时,直线BD可以与l相交D.当AB,CD是异面直线时,直线MN可能与l平行【解析】由于直线CD的两个端点都可以动,所以M,N两点可能重合,此时两条直线AB,CD共面,由于两条线段互相平分,所以四边形ACBD是平行四边形,因此AC∥BD,则BD⊂β,所以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AC∥β,又因为AC⊂α,α∩β=l,所以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AC∥l,故应排除答案A,C,D,故选B.【答案】 B题组训练一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1.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不是平行四边形,用平面α去截此四棱锥,使得截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这样的平面α()A.有无数多个B.恰有4个C.只有1个D.不存在【解析】如图,由题知面P AD与面PBC相交,面P AB与面PCD相交,可设两组相交平面的交线分别为m,n,由m,n决定的平面为β,作α与β平行且与四条侧棱相交,交点分别为A1,B1,C1,D1,则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A1B1∥n∥C1D1,A1D1∥m∥B1C1,从而得截面必为平行四边形.由于平面α可以上下平移,可知满足条件的平面α有无数多个.故选A.【答案】 A2.已知m,l是直线,α,β是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l垂直于α,则l垂直于α内的所有直线②若l平行于α,则l平行于α内的所有直线③若l⊂β,且l⊥α,则α⊥β④若m⊂α,l⊂β,且α∥β,则m∥l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A.4B.3C.2D.1【解析】对于①,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知①正确;对于②,若l平行于α内的所有直线,根据平行公理可得:α内的所有直线都互相平行,显然是错误的,故②错误;对于③,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③正确;对于④,若m ⊂α,l ⊂β,且α∥β,则直线l 与m 无公共点,∴l 与m 平行或异面,故④错误;故选C.【答案】 C题型二 平行与垂直的证明与体积 【题型要点】(1)平行关系及垂直关系的转化空间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主要思想是转化,即通过判定、性质定理将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相互转化.(2)数学思想①本例在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平行时,采用了转化与化归思想. ②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还可以解决本专题中的线面其他位置关系.(3)求解多面体的体积问题,如最值问题、高的问题、点面距离的问题,一般利用公式法、等体积法、割补法、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求解.【例2】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 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AB=BC =12AD ,∠BAD =∠ABC =90°.(1)证明:直线BC ∥平面P AD ;(2)若△P AD 面积为27,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解析】 (1)证明:在平面ABCD 内,因为∠BAD =∠ABC =90°,所以BC ∥AD .又BC ⊄平面P AD ,AD ⊂平面P AD ,故BC ∥平面P AD .(2)取AD 的中点M ,连结PM ,CM ,由AB =BC =12AD 及BC ∥AD ,∠ABC=90°得四边形ABCM 为正方形,则CM ⊥AD .因为侧面P 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平面P AD ∩平面ABCD =AD ,所以PM ⊥AD ,PM ⊥底面ABCD ,因为CM ⊂底面ABCD ,所以PM ⊥CM .设BC =x ,则CM =x ,CD =2x ,PM =3x ,PC =PD =2x .取CD 的中点N ,连结PN ,则PN ⊥CD ,所以PN =142x 因为△PCD 的面积为27,所以12×2x ×142x =27,解得x =2(舍去),x =2,于是AB=BC =2,AD =4,PM =23,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V =13×2(2+4)2×23=4 3.题组训练二 平行与垂直的证明与体积如图,平面ABCD ⊥平面ADEF ,四边形ABCD 为菱形,四边形ADEF 为矩形, M ,N 分别是EF ,BC 的中点, AB =2AF , ∠CBA =60°.①求证: DM ⊥平面MNA ;②若三棱锥A -DMN 的体积为33,求MN 的长. ①【证明】 连接AC ,在菱形ABCD 中, ∠CBA =60°,且AB =BC ,∴△ABC为等边三角形,又∵N为BC的中点,∴AN⊥BC,∵BC∥AD,∴AN⊥AD,又∵平面ABCD⊥平面ADEF,平面ABCD∩平面ADEF=AD,AN⊂平面ABCD,∴AN⊥平面ADEF,又DM⊂面ADEF,∴DM⊥AN.∵在矩形ADEF中,AD=2AF,M为EF的中点,∴△AM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MF=45°,同理可证∠DME=45°,∴∠DMA=90°,∴DM⊥AM,又∵AM∩AN=A,且AM,AN⊂平面MNA,∴DM⊥平面MNA。

空间平行与垂直专题

空间平行与垂直专题

空间平行与垂直专题1.已知E F , G, H 是空间四点,命题甲: E , F , G H 四点不共面,命题乙:直线 EF 和GH 不相交,则甲是乙成立的()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E, F , G H 四点不共面,则直线 EF 和GH 肯定不相交,但直线 EF 和GH 不相交,E , F , G H 四点答案:Ba // 3 , a // Y ,^ U 3 // Y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解析:对于®』因为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所叹①正确j 对于②,当直线用位于平面# 內J 且平行于平面為0的交线时,满足条件,但显然此时用与平面弄不垂直』因此②不正确.对于®』在 平面厲内取直线丘平行于flb 则宙ml a,曲"心得"丄fib 又n 申 因此有厲丄0,③正确;对于④,直线 曲可能位于平面口内,显然此时用与平面《■不平行,因此®不正确.综上所述,正确命題的序号是①③,答案:A3 .如图,在三棱锥 P — ABC 中,不能证明 API BC 的条件是()A. API PB AP I PC可以共面, 例如 EF// GH 故选B.解析:若2 .设m n 是不同的直线,3 , 丫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①若 ②若 a 丄 3, m /a,贝 y m 丄 3 ③若 m± a , mil 3,贝U a④若 m//n , n? a ,贝Um//B. API PB BC ^ PBC. 平面 BPQ_平面 APC BCL PCD. API 平面 PBC解析:A 中,因为AP I PB API PC PBn PC= P ,所以API 平面PBC 又BC ?平面PBC 所以API BC 故A 正确;C 中,因为平面 BPCL 平面APC BC! PC 所以BCL 平面APC AP ?平面APC 所以AP I BC 故C 正 确;D 中,由A 知D 正确;B 中条件不能判断出 API BC 故选B. 答案:B4 •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a , 3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 . 1 B . 2 C. 3 D . 4解析:对于0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易知其正确;对于②,平面a 与f 可能平行或相交,故②错 误;对于®,直线斤可能平行于平面0,也可能在平面0内,故③错误;对于⑨ 由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易得平面5平行,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个数为I,故选A. 答案;A5•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 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解析:B 选项中,AB// MQ 且AB?平面MNQ MQ 平面MNQ 则AB//平面MNQ C 选项中,AB// MQ 且AB ?平面MNQ MQ 平面MNQ 则AB//平面 MNQ D 选项中,AB// NQ 且AB?平面MNQ NC ?平面MNQ 则AB//平面MNQ 故选A.答案:A 6.如图所示,直线 PA 垂直于O O 所在的平面,△ ABC 内接于O O,且AB 为O O 的直径,点 M 为线段PB 的中①若 m// n ,②若 m//a ,m//3 ,贝U a // 3 ; ③若 m// n , m// 3 ,贝 U n // ④若 ml a中,直线 AB 与平面MNQT 平行的是(. _________ B AAT-?M N, 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AiM点.现有结论:①BC X PC ②OM/平面APC ③点B 到平面PAC 的距离等于线段 BC 的长.其中正确的是()解析:对于①,••• PA ±平面ABC二 PA X BC ••• AB 为O O 的直径,••• BCI AC 又••• PA n AC= A , ••• BC 丄平面PAC 又 PC ?平面 PAC •- BC X PC对于②,•••点 M 为线段PB 的中点, ••• OM/ PA •/ PA ?平面 PAC OM 平面 PAC ••• OM/平面 PAC 对于③,由①知 BC X 平面PAC•••线段BC 的长即是点B 到平面PAO 的距离,故①②③都正确. 答案:BA ,若直线a , b 与平面a 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平行、相交、异面,故A 错;对于B ,若直线a , b 与平面a 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可能垂直,如图,直角三角形 ACB 的直角顶点C 在平面a 内,边AC BC 可以与平面a 都成30°角,故B 错;A . ①②B .①②③ C. ① D .②③7.已知平面a 及直线 a ,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直线 a , b 与平面 (X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 .若直线 a , b 与平面(X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不可能垂直C.若直线 a , b 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中至少有一条与平面 a 平行D.若直线 a , b 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与平面 a 不可能都垂直解析:对于 H对于D,假设直线a, b与平面a都垂直,则直线a,b平行,与已知矛盾,则假设不成立, 故D正确,故选D.答案:D 8.三棱柱ABO A B C中,△ ABC为等边三角形,AA丄平面ABC AA= AB M N分别是AB, AQ的中点,则BM与A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 A.-B.7C.ioD.解析:取BC的中点O连接NO AO MN因为BC綊BC, OB= -BC 所以OB/ BC , OB= ^BC ,因为M N 分别为AB , AC的中点,所以MN/ B I C , MN= q BC,所以MN綊OB所以四边形MNO是平行四边形,所以NO/ MB所以/ ANC或其补角即为BM与AN所成角,不妨设A N+O N— A O在^ ANC中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 AN Q —2A r O^ =AB= 2,则有AO^^/a , ON= , AN=J5 ,5+ 5 — 3 7 …I T亍=10.故选C.2X p5 X y/ 510答案:C9 .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A- BCD中 , AB1平面BCD 且BDI CD AB= BD= CD点P在棱AC上运动,设CP的长度为x,若^ PBD的面积为f(x),贝U f(x)的图象大致是()C显然错误;解析:如图,作 PQL BC 于Q 作QRL BD 于R 连接PR 贝U PQ/ AB QR CD 设 AB= BD= CD= 1 ,厂 x PQ 口口x则A ",百彳,即PQ^,QR BQ — X —=BC r 乖所以所以= ^3^2x 2- ^/3x + 3,答案:A10.如图,四边形 ABCDK AD // BC AD= AB / BCD= 45°,/ BAD= 90°,将^ABDL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 A- BCD 则在三棱锥 A- BCD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T yy /\y■TfJXi 0 JfC2晶 + 3,其图象是关于直线 x =申对称的曲线,排除 B 、C D,故选A.AD 册BD 折起,使平面所以f (x )=A .平面 ABD_平面ABCB .平面 ADC_平面BDCC.平面 ABC_平面BDCD.平面 ADC_平面 ABC解析:T 在四边形 中,ADIIBC, AD=AB, Z5CD=45*, 二丄CD-又平面虚D 丄 平面BCD,且平面ABDCl 平面£仞=£0」• •仞丄平面ABD,则⑷丄曲.又血丄曲,川DPI 仞=0,二肋 丄平面 QG 又血匸平面血G 二平面 MGL 平面肋& 故选D 一 答案:D答案 A答案 C11. I l , I 2表示空间中的两条直线, 若 P : I 1, 12是异面直线,q : I 1, I 2不相交,则(A .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 q 的必要条件B .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 q 的充分条件 C.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D.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 q 的必要条件解析 由I l , I 2是异面直线,可得I l , I 2不相交,所以P ? q ;由 I l , I 2不相交,可得 I 1, I 2是异面直线或I 1/ I 2,所以q ?p •所以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 故选 A.12.设a, b 是平面a 内两条不同的直线,I 是平面 a 外的一条直线,贝y“l 丄a ,I 丄b ” “I 丄a”的()A .充要条件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a , b 是平面 a 内两条不同的直线, I 是平面 a 外的一条直线,I 丄a , I 丄b, a // b ,贝U I 可以与平面 a 斜交,推不出丄 a, a , b 是平面a 内两条不同的直线,I 是平面a外的一条直线,则I 丄 a , I 丄 b. •••“I 丄 a , I 丄 b ” 是 “I 丄 a”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 C.,3是空间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 . 若 n ? a , n // a ,则 n // mB . 若 n ? a , m 丄 3,则 a 丄3C. 若 n 丄 a , n 丄 3,则 a / 3D. 若 n ? a , n 丄a ,则 ml n答案 A13 .设m n 是空间两条直线,a解析 A 中,若m ? a, n //a,贝y n // m 或 m , n 异面.故不正确;B , C , D 均正确.故选 A.14•将正方体的纸盒展开如图,直线AB CD 在原正方体的位置关系是()B .垂直15.如图,四边形 ABCDK AD // BC AD= AB / BCD= 45°,/ BAD= 90°,将△ ADE 沿 BD 折起,使平面ABD L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 A- BCD 则在三棱锥 A- BCD 中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平面 ABD_平面ABCB .平面 ADC_平面BDCC.平面 ABC_平面BDCD.平面 ADC_平面ABC答案 D 解析 因为在四边形 ABCD^ , AD// BC AD= AB / BCD= 45°, / BAD= 90°,所以 BD 丄 CD 又平面 ABDL 平面BCD 且平面 ABD T 平面BC P BD, CD ?平面BCD 所以CDL 平面 ABD 贝U CD L AB, 又 AD L AB ADA CD= D,所以 AB!平面 ADC 又AE ?平面ABC 所以平面 ABCL 平面 ADC 故选D.C.相交成60°角D.异面且成60°角答案 D解析如图,直线AB CD 异面.因为CE// AB 所以/ ECD 即为直线AB CD 所成的角,因为△ CDE 为等边三角形,故/ ECD= 60°.CA .平行16•如图,在空间四边形 ABC 呼,点 M AB 点N € AD 若MM=需则直线MNf 平面BDC 勺位置关系是答案 ,AM AN H由ME T N D 得 MN/ BD而BD ?平面BDC MN 平面BDC所以MN/平面BDC 17.正方体 ABCD-ABCD 中,E 为线段BD 上的一个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AC 丄BE ②BE//平面ABCD ③三棱锥E - ABC 的体积为定值; ④直线BiEl 直线BC .答案①②③ 解析 因AC!平面BDEB i ,故①正确;因 BD //平面ABCD 故②正确;记正方体的体积为 V 则V E -ABC ^V ,6 为定值,故③正确; BE 与BC 不垂直,故④错误.18.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点 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点 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 AB 解析对于①J 注意到该正方体的面中过直线AB 的侧面与平面如平行J 因此直线AB 平行于平面砂;对于②,注意到直线心和过点』的一个与平面M2平行的平面相交,因此直线血与平面两相交;对 于③「注意到此时直线M 与平面砂内的一条直线A/P 平行』且直线曲位于平面两外,因此直线AB 与平面AW 平行;对于®、易知此时AB 与平面ACVP 相交・综上所述,能得岀直线AB 平行于平面丽 的團形解析//平面MNP 勺图形的序- 号是(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 ).答案①③■~n;1/ 1J X■ ■■ BJ-t -JC平行“A的库号是①③•学!科网19 .如图,在正方体 ABC —ABCD 中,点 M N P 分别为棱 AB BQ CD 的中点.⑵平面BBDD L 平面CMN证明 (1)在正方体 ABC —ABCD 中, 因为点M P 分别为棱AB CD 的中点,所以AM= PC .又 AM/ CD PC // CD 故 AM/ PC , 所以四边形 AMCP 为平行四边形. 从而AP// CM又AP ?平面CMN C i M?平面CMN 所以AP//平面CMN⑵连接AC 在正方形 ABCDK AC! BD又点M N 分别为棱AB, BC 的中点,故 MN/ AC 所以MNL BD在正方体 ABC —ABCD 中,DD 丄平面ABCDC求证:(1)AP//平面CMN又MN ?平面ABCD 所以DD 丄MN 而 DD n DB= D,DD , DB ?平面 BBDD,所以MNL 平面BBDD, 又MN ?平面CMN , 所以平面BBDD 丄平面CMN 20.—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2)解 平面BEG/平面ACH 证明如下: 因为ABC —EFGH 为正方体, 所以 BC// FG BC= FG 又 FG// EH FG= EH 所以 BC// EH BC= EH 于是BCH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 CH又CH ?平面ACH BE ?平面ACH所以BE//平面ACH 同理BG/平面ACH , 又 BE n BG= B , 所以平面BEG/平面ACH(3)证明连接FH, SD.因为为正方体」 所以丄平面肋 因为迟Gu 平面EFG/?,所以DR 丄EG-(1)G H 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 (不需说明理由); (2)判断平面 BEG 与平面ACH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证明:直线DF 丄平面BEG (1)解点F , G H 的位置如图所示. CA请将字母 F , C£y EGlFH, EGiWH=O,所以.£G丄平面EW2D 又。

数学必修2空间中的平行、垂直关系

数学必修2空间中的平行、垂直关系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C=BC ,点D 是AB 的中点。

(1)求证:BC 1∥平面CA 1D ; (2)求证:平面CA 1D ⊥平面AA 1B 1B .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面 ABCD ,AB ∥DC ,AB ⊥AD ,AB =2DC ,M 是PA 的中点.求证DM ∥面PBC3. 如图,在四面体A ﹣BCD 中,AD ⊥平面 BCD ,BC ⊥CD ,AD=2,BD=2.M 是AD 的中点,P 是BM 的中点,点Q 在线段 AC 上,且AQ=3QC . (1)证明:PQ ∥平面BCD(2)若二面角C ﹣BM ﹣D 的大小为60°求∠BDC 的大小.4. 如图1,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AD=AE ,F 是BC 的中点,AF 与DE 交于点G ,将△ABF 沿AF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三棱锥A-BCF ,其中BC=/2.(1)证明:DE ∥平面BCF ; (2)证明:CF ⊥平面ABF ;(3)当AD=时,求三棱锥F-DEG 的体积V F-DEG .5. 如图,在三棱锥S-ABC 中,平面SAB ⊥平面SBC ,AB ⊥BC ,AS=AB ,过A 作AF ⊥SB ,垂足为F ,点E ,G 分别是棱SA ,SC 的中点. 求证:(1)平面EFG ∥平面ABC ; (2)BC ⊥SA .6. 如图,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AB=AA 1,证明平面A 1BD ∥平面C 1D 1B 17.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PA 垂直圆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O 上的点.(1)求证:平面PAC ⊥平面PBC.(2)设Q 为PA 的中点,G 为△AOC 的重心,求证:QG ∥平面PBC.8. 如图,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O 为底面中心,A 1O ⊥平面ABCD ,AB=,AA 1=2.(1)证明:AA 1⊥BD (2)证明:平面A 1BD ∥平面CD 1B 1; (3)求三棱柱ABD-A 1B 1D 1的体积.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如图, AB 是圆 O 的直径, PA 垂直圆 O 所在的平面, C 是圆 O 上的点.求证: BC ⊥平面 PAC ;2.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CD,AD⊥AB,AB=2,AD=,AA1=3,E为CD上一点,DE=1,EC=3(1)证明:BE⊥平面BB1C1C;(2)求点B1到平面EA1C1的距离.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面ABCD,AB=BC=2,AD=CD=,PA=,∠ABC=120°,G为线段PC上的点.(Ⅰ)证明:BD⊥平面PAC;(Ⅱ)若G是PC的中点,求DG与PA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Ⅲ)若G满足PC⊥面BGD,求PG/GC的值.4.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E为BD的中点,G为PD的中点,△DAB≌△DCB,EA=EB=AB=1,PA=3/2,连接CE并延长交AD于F.求证:AD⊥平面CFG;5.在直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AA1=3,D是BC的中点,点E在棱BB1上运动.(1)证明:AD⊥C1E;(2)当异面直线AC,C1E 所成的角为60°时,求三棱锥C1-A1B1E的体积.6.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1)证明:AB⊥A1C;(2)若AB=CB=2,A1C=,求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7.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已知PB=PD=2,P A=.证明:PC⊥BD;8.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C=∠BAD=90°,BC=2AD,△PAB与△PAD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I)证明:PB⊥CD;(II)求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9.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PA=2,BC=CD=2,∠ACB=∠ACD=π/3(Ⅰ)求证:BD⊥平面PAC;(Ⅱ)若侧棱PC上的点F满足PF=7FC,求三棱锥P-BDF的体积.立体几何计算与证明综合应用1.(2012•湖南)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等腰梯形,AD∥BC,AC⊥BD.(Ⅰ)证明:BD⊥PC;(Ⅱ)若AD=4,BC=2,直线P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为30°,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教辅-高三数学考点复习: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教辅-高三数学考点复习: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解析
8.(多选)(2020·山东临沂一模)如图,点 E 为正方形 ABCD 边 CD 上异 于点 C,D 的动点,将△ADE 沿 AE 翻折成△SAE,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存在点 E 和某一翻折位置,使得 SB⊥SE B.存在点 E 和某一翻折位置,使得 AE∥平面 SBC C.存在点 E 和某一翻折位置,使得直线 SB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为 45° D.存在点 E 和某一翻折位置,使得二面角 S-AB-C 的大小为 60°
解析 如图,因为轴截面 SAB 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所以底面圆
的半径为 1,母线长为 2,所以圆锥的侧面积为 S=π×1×2=2π.作 DE⊥AB
于 E,则 DE⊥底面圆,又 SO⊥底面圆,所以 DE∥SO,所以∠CDE 为异面
直线 CD 与 SO 所成的角.因为 D 为母线 SB 的中点,所以 DE=12SO=12
(1)证明:点 C1 在平面 AEF 内; (2)若 AB=2,AD=1,AA1=3,求二面角 A-EF-A1 的正弦值.
解 (1)证明:在棱 CC1 上取点 G,使得 C1G=12CG,连接 DG,FG, C1E,C1F,
∵C1G=12CG,BF=2FB1,
∴CG=23CC1=23BB1=BF 且 CG∥BF,
解析
二、填空题 9.(2020·北京延庆期中)已知平面 α,β 和直线 m,给出条件:①m∥α; ②m⊥α;③m⊂α;④α∥β;⑤α⊥β.当满足条件________时,m⊥β. 答案 ②④ 解析 由于当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时,此直线也垂 直于另一个平面,结合所给的选项,故由②④可推出 m⊥β.即②④是 m⊥β 的充分条件.
解析
7.(多选)(2020·山东菏泽高三联考)如图,M 是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 DD1 的中点,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高三二轮数学复习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高三二轮数学复习

数学(理)
第6 页
解析 如图,取CD的中点F,连接EF,EB,BD,FN,因为△CDE是正三角 形,所以EF⊥CD.设CD=2,则EF= 3 .因为点N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所以BD= 2 2 ,NF=1,BC⊥CD.因为平面ECD⊥平面ABCD,所以EF⊥平面ABCD,BC⊥平 面ECD,所以EF⊥NF,BC⊥EC,所以在Rt△EFN中,EN=2,在Rt△BCE中,EB =2 2 ,所以在等腰三角形BDE中,BM= 7 ,所以BM≠EN.易知BM,EN是相交直 线.故选B.
第 18 页
数学(理)
第 19 页
方法总结► (1)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①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②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③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④证明面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数学(理)
数学(理)
第 25 页
【典例精析】 [例] 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2,BC=1,E是DC的中点;如图2,将△ DAE沿AE折起,使折后平面DAE⊥平面ABCE.
数学(理)
(1)若平面ABD与平面CED的交线为l,求证:CE∥l; (2)求证:BE⊥平面ADE; (3)求点C到平面BDE的距离.
由(2)知BE⊥平面ADE,且DE⊂平面ADE,所以BE⊥DE.
设点C到平面BDE的距离为h,则VC-BDE=
1 3
-BDE=VD-BCE,
故h=12.
所以点C到平面BDE的距离为12.
数学(理)
第 30 页
方法总结► 平面图形折叠问题的求解方法
(1)解决与折叠有关的问题的关键是搞清折叠前后的变化量和不变量.对于不变 的关系应在平面图形中处理,而对于变化的关系则要在立体图形中解决.

高一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知识点+例题+练习 含答案

高一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知识点+例题+练习 含答案

1.证明方法(1)证明平行关系的方法:①证明线线平行的常用方法a.利用平行公理,即证明两直线同时和第三条直线平行;b.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转换;c.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d.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证明.②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a.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把证明线面平行转化为证线线平行;b.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明线面平行转化为证面面平行.③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证明面面平行,依据判定定理,只要找到一个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即可,从而将证面面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平行,再转化为证线线平行.(2)证明空间中垂直关系的方法:①证明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a.利用特殊平面图形的性质,如利用直角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得到线线垂直;b.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c.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要证线线垂直,只需证明一线垂直于另一线所在平面即可.②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a.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把线面垂直的判定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b.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把证明线面垂直转化为证面面垂直;c.利用常见结论,如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③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证明面面垂直常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一个面过另一个面的一条垂线,将证明面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从现有直线中寻找,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借助中点、高线或添加辅助线解决. 2.应特别注意的几个易错点定理图形语言易错点等角定理⎭⎪⎬⎪⎫∠AOB 和∠A ′O ′B ′中OA ∥O ′A ′,OB ∥O ′B ′且方向相同⇒∠AOB=∠A ′O ′B ′易忽略“方向相同”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 ⊄α,b ⊂αa ∥b ⇒a ∥α易丢掉“a ⊄α”或“b⊂α”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 ∥α,a ⊂βα∩β=b ⇒a ∥b易忽略“α∩β=b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l ⊥a ,l ⊥b a ⊂α,b ⊂αa ∩b =O⇒l ⊥α易忽略“a ∩b =O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α⊥βα∩β=c a ⊂α,a ⊥c ⇒a ⊥β易忽略“a ⊂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 ⊂β,b ⊂βa ∩b =O ⇒α∥β易忽略“a ∩b =O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推论 ⎩⎪⎨⎪⎧⎭⎪⎬⎪⎫a ⊂α,b ⊂αa ∩b =Oc ⊂β,d ⊂βc ∩d =O ′a ∥c ,b ∥d ⇒α∥β易忽略“a ∩b =O ”或“c ∩d =O ′”【思考辨析】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平面外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直线与平面平行.( × )(2)若直线a∥α,P∈α,则过点P且平行于a的直线有无数条.(×)(3)若a⊥b,b⊥c,则a∥c.(×)(4)α,β,γ为三个不同平面,α∥β,β∥γ⇒α∥γ.(√)(5)若α⊥γ,β⊥γ,且α∩β=l,则l⊥γ.(√)(6)α⊥β,a⊥β,b⊥α⇒a∥b.(×)1.(教材改编)如图,已知平面α,β,且α∩β=AB,PC⊥α,垂足为C,PD⊥β,垂足为D,则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AB⊥CD解析∵PC⊥α,∴PC⊥AB,又∵PD⊥β,∴PD⊥AB,∴AB⊥平面PCD,∴AB⊥CD.2.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为B1C1,A1D1,A1B1的中点,则平面EBD 与平面FGA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平行3.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正△ABC的中线AF与中位线DE相交于G,已知△A′ED是△AED 绕DE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________.①动点A′在平面ABC上的射影在线段AF上;②恒有平面A′GF⊥平面BCED;③三棱锥A′—FED的体积有最大值;④异面直线A′E与BD不可能互相垂直.答案④解析由题意知,DE⊥平面A′FG,又DE⊂平面ABC,所以平面A′FG⊥平面ABC,且它们的交线是AF ,过A ′作A ′H ⊥AF ,则A ′H ⊥平面ABC ,所以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一定在线段AF 上,且平面A ′GF ⊥平面BCED ,故①②均正确;三棱锥A ′—EFD 的体积可以表示为V =13S △EFD ·A ′H ,当平面A ′DE ⊥平面ABC 时,A ′H 最大,故三棱锥A ′—EFD 的体积有最大值,故③正确;连结CD ,EH ,当CD ∥EH 时,BD ⊥EH ,又知EH 是A ′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所以BD ⊥A ′E ,因此异面直线A ′E 与BD 可能垂直,故④错误.4.已知点P 是等腰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 A ⊥平面ABC ,P A =8,在△ABC 中,底边BC =6,AB =5,则P 到BC 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4 5解析 取BC 的中点D ,连结AD ,PD .∵AD ⊥BC ,P A ⊥BC ,且AD ∩P A =A ,∴BC ⊥平面P AD ,∴BC ⊥PD , ∴在Rt △P AD 中,PD =82+42=4 5.5.(教材改编)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VAB =∠VAC =∠ABC =90°,则平面VBA 与平面VBC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垂直解析 ∵∠VAB =∠VAC =∠ABC =90°, ∴BC ⊥AB ,VA ⊥AC ,VA ⊥AB , 由⎭⎪⎬⎪⎫VA ⊥AB VA ⊥AC ⇒VA ⊥平面ABC , ∴VA ⊥BC ,由⎭⎪⎬⎪⎫VA ⊥BC AB ⊥BC ⇒BC ⊥平面VAB ∴BC ⊥AB ,又BC ⊂平面VBC , ∴平面VBC ⊥平面VBA.题型一 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例1 (1)如图所示,在直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D 是AB 的中点,则AC 1与平面CDB 1的关系为________.①AC 1∥平面CDB 1; ②AC 1在平面CDB 1中; ③AC 1与平面CDB 1相交; ④无法判断关系.(2)已知m ,n 为直线,α,β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 m ⊥α,m ⊥n ⇒n ∥α;②⎩⎪⎨⎪⎧m ⊥β,n ⊥β⇒m ∥n ; ③⎩⎪⎨⎪⎧m ⊥α,m ⊥β⇒α∥β;④⎩⎪⎨⎪⎧m ⊂α,n ⊂β,α∥β⇒m ∥n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 答案 (1)① (2)②③解析 (1)连结BC 1,BC 1与CB 1交于E 点,(如图)连结DE ,则DE ∥AC 1,又DE ⊂平面CDB 1,AC 1⊄平面CDB 1, ∴AC 1∥平面CDB 1.(2)对于①,n 可能在α内;对于④,m 与n 可能异面.易知②,③是真命题. 思维升华 对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1)易忽视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条件,如易忽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中直线在平面外这一条件;(2)结合题意构造或绘制图形,结合图形作出判断;(3)可举反例否定结论或用反证法判断结论是否正确.(1)在正方形SG1G2G3中,E,F分别为G1G2,G2G3的中点.现在沿SE,SF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点G1,G2,G3重合,记为点G,则SG与平面EFG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垂直解析翻折后SG⊥EG,SG⊥FG,从而SG⊥平面EFG.(2)已知三个平面α,β,γ.若α∥β,α∩γ=a,β∩γ=b,且直线c⊂β,c∥b.①判断c与α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判断c与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①c∥α,∵α∥β,∴α与β没有公共点.又∵c⊂β,∴c与α无公共点,故c∥α.②c∥a.∵α∥β,∴α与β没有公共点.又α∩γ=a,β∩γ=b,∴a⊂α,b⊂β,且a,b⊂γ,∴a∥b.又c∥b,∴a∥c.题型二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命题点1线面平行的证明例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BC,C1D1的中点.求证:EF∥平面BB1D1D. 证明如图所示,连结AC交BD于点O,连结OE,则OE∥DC,OE=12DC.∵DC∥D1C1,DC=D1C1,F为D1C1的中点,∴OE∥D1F,OE=D1F,∴四边形D1FEO为平行四边形,∴EF∥D1O.又∵EF ⊄平面BB1D1D,D1O⊂平面BB1D1D,∴EF∥平面BB1D1D.命题点2面面平行的证明例3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1)求证:平面A1BD∥平面B1D1C.(2)若E,F分别是AA1,CC1的中点,求证:平面EB1D1∥平面FBD.证明(1)∵B1B∥DD1,B1B=D1D,∴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B1D1∥BD,又BD⊂平面A1BD,B1D1⊂平面B1D1C,∴BD∥平面B1D1C.同理A1D∥平面B1D1C,又∵A1D∩BD=D,A1D,BD⊂平面A1BD,∴平面A1BD∥平面B1D1C.(2)由BD∥B1D1,得BD∥平面EB1D1.如图所示,取BB1的中点G,连结AG,GF,易得AE∥B1G,又∵AE=B1G,∴四边形AEB1G是平行四边形,∴B1E∥AG.同理GF ∥AD .又∵GF =AD , ∴四边形ADFG 是平行四边形,∴AG ∥DF ,∴B 1E ∥DF ,∴DF ∥平面EB 1D 1. 又∵BD ∩DF =D , ∴平面EB 1D 1∥平面FBD . 命题点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例4 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相交于点O ,EF ∥AB ,AB =2EF ,平面BCF ⊥平面ABCD ,BF =CF ,点G 为BC 的中点.(1)求证:OG ∥平面EFCD ; (2)求证:AC ⊥平面ODE .证明 (1)∵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O , ∴点O 是BD 的中点,∵点G 为BC 的中点,∴OG ∥CD , 又∵OG ⊄平面EFCD ,CD ⊂平面EFCD , ∴OG ∥平面EFCD .(2)∵BF =CF ,点G 为BC 的中点,∴FG ⊥BC . ∵平面BCF ⊥平面ABCD , 平面BCF ∩平面ABCD =BC , FG ⊂平面BCF ,FG ⊥BC , ∴FG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FG ⊥AC ,∵OG ∥AB ,OG =12AB ,EF ∥AB ,EF =12AB ,∴OG ∥EF ,OG =EF ,∴四边形EFGO为平行四边形,∴FG∥EO.∵FG⊥AC,FG∥EO,∴AC⊥EO.∵四边形ABCD是菱形,∴AC⊥DO,∵EO∩DO=O,EO、DO在平面ODE内,∴AC⊥平面ODE.命题点4面面垂直的证明例5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E为BB1的中点,求证:截面A1CE⊥侧面ACC1A1.证明如图所示,取A1C的中点F,AC的中点G,连结FG,EF,BG,则FG∥AA1,且GF=12AA1.因为BE=EB1,A1B1=CB,∠A1B1E=∠CBE=90°,所以△A1B1E≌△CBE,所以A1E=CE.因为F为A1C的中点,所以EF⊥A1C.又FG∥AA1∥BE,GF=12AA1=BE,且BE⊥BG,所以四边形BEFG是矩形,所以EF⊥FG.因为A1C∩FG=F,所以EF ⊥侧面ACC 1A 1. 又因为EF ⊂平面A 1CE , 所以截面A 1CE ⊥侧面ACC 1A 1. 命题点5 平行、垂直的综合证明例6 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DE ⊥平面ABCD .(1)求证:AC ⊥平面BDE ;(2)若AF ∥DE ,DE =3AF ,点M 在线段BD 上,且BM =13BD ,求证:AM ∥平面BEF .证明 (1)因为DE ⊥平面ABCD ,所以DE ⊥AC .因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所以AC ⊥BD .又BD ∩DE =D ,从而AC ⊥平面BDE .(2)如图,延长EF ,DA 交于点G .因为AF ∥DE ,DE =3AF ,所以GA GD =AF DE =13.因为BM =13BD ,所以BM BD =13,所以BM BD =GA GD =13,所以AM ∥GB .又AM ⊄平面BEF ,GB ⊂平面BEF , 所以AM ∥平面BEF .思维升华 (1)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①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设法在平面内找到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答时合理利用中位线性质、线面平行的性质,或构造平行四边形,寻求比例关系确定两直线平行.②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主要途径是找到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解题时注意分析观察几何图形,寻求隐含条件.(2)空间面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①证明面面平行,需要证明线面平行,要证明线面平行需证明线线平行,将“面面平行”问题转化为“线线平行”问题.②证明面面垂直,将“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线面垂直”问题,再将“线面垂直”问题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如图,四边形AA1C1C为矩形,四边形CC1B1B为菱形,且平面CC1B1B⊥平面AA1C1C,D,E分别为边A1B1,C1C的中点.求证:(1)BC1⊥平面AB1C;(2)DE∥平面AB1C.证明(1)∵四边形AA1C1C为矩形,∴AC⊥C1C.又平面CC1B1B⊥平面AA1C1C,平面CC1B1B∩平面AA1C1C=CC1,∴AC⊥平面CC1B1B.∵BC1⊂平面CC1B1B,∴AC⊥BC1.又四边形CC1B1B为菱形,∴B1C⊥BC1.∵B1C∩AC=C,∴BC1⊥平面AB1C.(2)取AA1的中点F,连结DF,EF.∵四边形AA1C1C为矩形,E,F分别为C1C,AA1的中点,∴EF∥AC.∵EF⊄平面AB1C,AC⊂平面AB1C,∴EF ∥平面AB 1C .∵D ,F 分别为边A 1B 1,AA 1的中点,∴DF ∥AB 1. ∵DF ⊄平面AB 1C ,AB 1⊂平面AB 1C , ∴DF ∥平面AB 1C .∵EF ∩DF =F ,EF ⊂平面DEF ,DF ⊂平面DEF , ∴平面DEF ∥平面AB 1C .∵DE ⊂平面DEF ,∴DE ∥平面AB 1C .题型三 平行与垂直的应用例7 (2015·安徽)如图,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P A =1,AB =1,AC =2,∠BAC =60°.(1)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2)证明:在线段PC 上存在点M ,使得AC ⊥BM ,并求PMMC的值.(1)解 由题设AB =1,AC =2,∠BAC =60°, 可得S △ABC =12·AB ·AC ·sin 60°=32.由P A ⊥平面ABC ,可知P A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又P A =1. 所以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P A =36.(2)证明 在平面ABC 内,过点B 作BN ⊥AC ,垂足为N ,在平面P AC 内,过点N 作MN ∥P A 交PC 于点M ,连结BM .由P A ⊥平面ABC 知P A ⊥AC ,所以MN ⊥AC .由于BN ∩MN =N ,故AC ⊥平面MBN ,又BM ⊂平面MBN ,所以AC ⊥BM .在Rt △BAN 中,AN =AB ·cos ∠BAC =12,从而NC =AC -AN =32,由MN ∥P A ,得PM MC =ANNC=13.思维升华(1)利用平行关系可以转移点到面的距离,从而求几何体体积或解决关于距离的最值问题.(2)对于存在性问题的证明与探索有三种途径:途径一: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途径二: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途径三: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 A⊥平面ABCD,P A=AD =1,AB=3,点F是PD的中点,点E是边DC上的任意一点.(1)当点E为DC边的中点时,判断EF与平面P AC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证明:无论点E在边DC的何处,都有AF⊥EF;(3)求三棱锥B—AFE的体积.(1)解当点E为DC边的中点时,EF与平面P AC平行.证明如下:在△PDC中,E,F分别为DC,PD的中点,∴EF∥PC,又EF⊄平面P AC,而PC⊂平面P AC,∴EF∥平面P AC.(2)证明∵P A⊥平面ABCD,CD⊂平面ABCD,∴P A⊥CD.∵四边形ABCD是矩形,∴CD⊥AD.∵AD∩AP=A,∴CD⊥平面P AD.又AF⊂平面P AD,∴AF⊥CD.∵P A=AD,点F是PD的中点,∴AF⊥PD.又CD∩PD=D,∴AF⊥平面PCD.∵EF⊂平面PCD,∴AF⊥EF.即无论点E 在边DC 的何处,都有AF ⊥EF .(3)解 作FG ∥P A 交AD 于G ,则FG ⊥平面ABCD ,且FG =12,又S △ABE =32,∴V B —AEF =V F —AEB =13S △ABE ·FG =312.∴三棱锥B —AFE 的体积为312.6.立体几何平行、垂直的证明问题典例 (14分)(2014·北京)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 ⊥BC ,AA 1=AC =2,BC =1,E ,F 分别是A 1C 1,BC 的中点.(1)求证:平面ABE ⊥平面B 1BCC 1; (2)求证:C 1F ∥平面ABE ; (3)求三棱锥E -ABC 的体积. 规范解答(1)证明 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B 1⊥底面ABC , 所以BB 1⊥AB .[1分] 又因为AB ⊥BC ,所以AB ⊥平面B 1BCC 1,[2分] 又AB ⊂平面ABE ,所以平面ABE ⊥平面B 1BCC 1.[3分](2)证明 取AB 的中点G ,连结EG ,FG .[4分]因为E ,F 分别是A 1C 1,BC 的中点, 所以FG ∥AC ,且FG =12AC .[6分]因为AC ∥A 1C 1,且AC =A 1C 1, 所以FG ∥EC 1,且FG =EC 1, 所以四边形FGEC 1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 1F ∥EG .[8分]又因为EG ⊂平面ABE ,C 1F ⊄平面ABE , 所以C 1F ∥平面ABE .[10分](3)解 因为AA 1=AC =2,BC =1,AB ⊥BC , 所以AB =AC 2-BC 2= 3.[12分]所以三棱锥E -ABC 的体积 V =13S △ABC ·AA 1=13×12×3×1×2=33.[14分]证明线面平行问题(一)第一步:作(找)出所证线面平行中的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第二步:证明线线平行.第三步: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 第四步:反思回顾.检测关键点及答题规范. 证明线面平行问题(二)第一步:在多面体中作出要证线面平行中的线所在的平面.第二步: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所作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所证平面平行; 第三步:证明所作平面与所证平面平行. 第四步:转化为线面平行. 第五步:反思回顾,检查答题规范. 证明面面垂直问题第一步: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第二步:结合已知条件证明确定的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第三步:得出确定的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第四步:转化为面面垂直.第五步:反思回顾,检查答题规范.温馨提醒(1)证线面平行的方法:①利用判定定理,关键是找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先直观判断平面内是否已有,若没有,则需作出该直线,常考虑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过已知直线作一平面找其交线.②若要借助于面面平行来证明线面平行,则先要确定一个平面经过该直线且与已知平面平行,此目标平面的寻找方法是经过线段的端点作该平面的平行线.(2)证明两个平面垂直,通常是通过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来实现,因此,在关于垂直问题的论证中要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方法与技巧]1.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其转化关系为在应用性质定理时,其顺序恰好相反,但也要注意,转化的方向总是由题目的具体条件而定,决不可过于“模式化”.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每一种垂直的判定都是从某种垂直开始转向另一种垂直最终达到目的,其转化关系为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失误与防范]1.在推证线面平行时,一定要强调直线不在平面内,否则,会出现错误.2.线面平行关系证明的难点在于辅助面和辅助线的添加,在添加辅助线、辅助面时一定要以某一性质定理为依据,绝不能主观臆断.3.在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时,考生易忽视说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相交,而导致被扣分,这一点在证明中要注意.口诀:线不在多,重在相交.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在立体几何中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定理,这个定理的主要作用是作一个平面的垂线,在一些垂直关系的证明中,很多情况都要借助这个定理作出平面的垂线.注意定理使用的条件,在推理论证时要把定理所需要的条件列举完整,同时要注意推理论证的层次性,确定先证明什么、后证明什么.A组专项基础训练(时间:45分钟)1.设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l,m,n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β,l⊂α,则l∥β;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③若l∥α,l⊥β,则α⊥β;④若m,n是异面直线,m∥α,n∥α,且l⊥m,l⊥n,则l⊥α.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①③④解析①由α∥β,l⊂α知,l与β无公共点,故l∥β.②当m⊂α,n⊂α,m与n相交,m∥β,n∥β时,α∥β.③由l∥α知,α内存在l′,使得l′∥l.因为l⊥β,所以l′⊥β,故α⊥β.④易知α内存在m′,n′,使得m′∥m,n′∥n,且m′,n′相交,由l⊥m,l⊥n知,l⊥m′且l⊥n′,故l⊥α.2.已知平面α,β,直线m,n,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α,n∥β,m∥n,则α∥β;②若α∥β,m∥α,n∥β,则m∥n;③若m⊥α,n⊥β,m⊥n,则α⊥β;④若α⊥β,m⊥α,n⊥β,则m⊥n.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答案③④解析对于①,平面α与β可能相交,故①错;对于②,若α∥β,m∥α,n∥β,则直线m 与n可能平行,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故②错;对于③,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可知③正确;对于④,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知m⊥n,故④正确.因此真命题的序号为③④.3.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一动点,当M满足是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ABCD.答案PC的中点解析 当M 是PC 中点时,连结AC ,BD 交于O ,由题意知,O 是AC 的中点,连结MO ,则MO ∥P A .∵P A ⊥平面ABCD ,∴MO ⊥平面ABCD ,MO ⊂平面MBD ,∴平面MBD ⊥平面ABCD . 4.如图,ABCD 是空间四边形,E ,F ,G ,H 分别是四边上的点,且它们共面,并且AC ∥平面EFGH ,BD ∥平面EFGH ,AC =m ,BD =n ,当EFGH 是菱形时,AE ∶EB =________.答案m n解析 设AE =a ,EB =b ,由题意知,EF ∥AC , 得EF =bm a +b ,同理EH =ana +b.因为EF =EH ,所以bm a +b =an a +b,所以a b =mn .5.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AA 1⊥底面ABC ,底面是以∠ABC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 =2a ,BB 1=3a ,D 是A 1C 1的中点,点F 在线段AA 1上,当AF =________时,CF ⊥平面B 1DF .答案 a 或2a解析 由题意易知,B 1D ⊥平面ACC 1A 1, 所以B 1D ⊥CF .要使CF ⊥平面B 1DF ,只需CF ⊥DF 即可. 令CF ⊥DF ,设AF =x ,则A 1F =3a -x . 易知Rt △CAF ∽Rt △F A 1D ,得AC AF =A 1F A 1D ,即2a x =3a -x a , 整理得x 2-3ax +2a 2=0, 解得x =a 或x =2a .6.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平面PBD ⊥平面ABCD ,PB =PD ,P A ⊥PC ,CD ⊥PC ,O ,M 分别是BD ,PC 的中点,连结OM .求证:(1)OM ∥平面P AD ; (2)OM ⊥平面PCD .证明 (1)连结AC .因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 为AC 的中点.在△P AC 中,因为O ,M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所以OM ∥P A . 因为OM ⊄平面P AD ,P A ⊂平面P AD , 所以OM ∥平面P AD .(2)连结PO .因为O 是BD 的中点,PB =PD , 所以PO ⊥BD .因为平面PBD ⊥平面ABCD ,平面PBD ∩平面ABCD =BD ,PO ⊂平面PBD ,所以PO ⊥平面ABCD ,从而PO ⊥CD . 因为CD ⊥PC ,PC ∩PO =P , PC ⊂平面P AC ,PO ⊂平面P AC , 所以CD ⊥平面P AC .因为OM ⊂平面P AC ,所以CD ⊥OM .因为P A⊥PC,OM∥P A,所以OM⊥PC.因为CD⊂平面PCD,PC⊂平面PCD,CD∩PC=C,所以OM⊥平面PCD.7.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1)证明:平面ADC1B1⊥平面A1BE;(2)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你的结论.(1)证明如图,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B1C1⊥面ABB1A1.因为A1B⊂面ABB1A1,所以B1C1⊥A1B.又因为A1B⊥AB1,B1C1∩AB1=B1,所以A1B⊥面ADC1B1.因为A1B⊂面A1BE,所以平面ADC1B1⊥平面A1BE.(2)解当点F为C1D1中点时,可使B1F∥平面A1BE.证明如下:易知:EF∥C1D,且EF=12C1D.设AB1∩A1B=O,则B1O∥C1D且B1O=12C1D,所以EF∥B1O且EF=B1O,所以四边形B1O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1F∥OE.又因为B1F⊄面A1BE,OE⊂面A1BE.8.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DD1,C1D1的中点.(1)证明:平面ADC1B1⊥平面A1BE;(2)证明:B1F∥平面A1BE;(3)若正方体棱长为1,求四面体A1—B1BE的体积.(1)证明如图,连结AB1.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B1C1⊥平面ABB1A1.因为A1B ⊂平面ABB1A1,所以B1C1⊥A1B.因为A1B⊥AB1,B1C1∩AB1=B1,所以A1B⊥平面ADC1B1.因为A1B⊂平面A1BE,所以平面ADC1B1⊥平面A1BE.(2)证明如图,连结EF,DC1,OE,B1F.由已知条件得EF∥C1D,且EF=12C1D.设AB1∩A1B=O,则B1O∥C1D且B1O=12C1D,所以EF∥B1O且EF=B1O,所以四边形B1O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1F∥OE.因为B1F⊄平面A1BE,OE⊂平面A1BE,(3)解 VA 1—B 1BE =VE —A 1B 1B =13S △A 1B 1B ·B 1C 1=16.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时间:25分钟)9.在正四面体P —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给出下面三个结论: ①BC ∥平面PDF ;②DF ⊥平面P AE ;③平面PDF ⊥平面ABC .其中不成立...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所有不成立的结论的序号) 答案 ③解析如图,由题知BC ∥DF ,∴BC ∥平面PDF .∵四面体P —ABC 为正四面体,∴BC ⊥P A ,AE ⊥BC ,BC ⊥平面P AE ,∴DF ⊥平面P AE ,∴平面P AE ⊥平面ABC ,∴①和②成立.设此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则P A =1,AM =34,PM 2=PD 2-DM 2=⎝⎛⎭⎫322-⎝⎛⎭⎫142=1116,∴P A 2≠AM 2+PM 2,故③不成立.10.如图,过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木块上底面内的一点P 和下底面的对角线BD 将木块锯开,得到截面BDEF .(1)请在木块的上表面作出过点P 的锯线EF ,并说明理由;(2)若该四棱柱的底面为菱形,四边形BB1D1D是矩形,试证明:平面BDEF⊥平面ACC1A1.(1)解在上底面内过点P作B1D1的平行线分别交A1D1,A1B1于E,F两点,则EF为所作的锯线.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侧棱B1B∥D1D,B1B=D1D,所以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B1D1∥BD.又EF∥B1D1,所以EF∥BD,故EF为截面BDEF与平面A1B1C1D1的交线,故EF为所作锯线.如图所示.(2)证明由于四边形BB1D1D是矩形,所以BD⊥B1B.又A1A∥B1B,所以BD⊥A1A.又四棱柱的底面为菱形,所以BD⊥AC.因为AC∩A1A=A,所以BD⊥平面A1C1CA.因为BD⊂平面BDEF,所以平面BDEF⊥平面A1C1CA.11.如图,P A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AD=P A=2,CD=22,E,F分别是AB,PD 的中点.(1)求证:AF∥平面PCE;(2)求证:平面PCE⊥平面PCD;(3)求四面体PECF的体积.(1)证明设G为PC的中点,连结FG,EG.∵F 为PD 的中点,E 为AB 的中点,∴FG 綊12CD ,AE 綊12CD ,∴FG 綊AE , ∴四边形AEGF 为平行四边形,∴AF ∥GE . ∵GE ⊂平面PEC ,AF ⊄平面PEC , ∴AF ∥平面PCE .(2)证明 ∵P A =AD =2,∴AF ⊥PD .又∵P A ⊥平面ABCD ,CD ⊂平面ABCD , ∴P A ⊥CD .∵AD ⊥CD ,P A ∩AD =A ,∴CD ⊥平面P AD .∵AF ⊂平面P AD ,∴AF ⊥CD .∵PD ∩CD =D ,∴AF ⊥平面PCD ,∴GE ⊥平面PCD .∵GE ⊂平面PEC ,∴平面PCE ⊥平面PCD .(3)解 由(2)知GE ⊥平面PCD , 所以EG 为四面体PEFC 的高,又EG =AF =2,CD =22,S △PCF =12PF ·CD =2, 所以四面体PEFC 的体积V =13S △PCF ·EG =223.。

专题1:空间向量法平行和垂直的证明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原卷版)

专题1:空间向量法平行和垂直的证明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原卷版)

专题1:平行和垂直的证明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原卷版)一. 平面基本性质即三条公理公理1公理2公理3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符号语言 ,,A l B l l A B ααα∈∈⎫⇒⊂⎬∈∈⎭,,,,A B C A B C α⇒不共线确定平面,lP P P l αβαβ=⎧∈∈⇒⎨∈⎩作用 判断线在面内确定一个平面证明多点共线公理2的三条推论: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二.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共面直线: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三.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 符号 a α 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符号 a ∩α= A 平行——没有公共点 符号 a ∥α说明: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 1.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1)定义: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称直线平行于平面;(2)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 ////a b a a b ααα⊄⎫⎪⊂⇒⎬⎪⎭1.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B 1C ⊥平面ABC ,E ,F 分别是AC ,B 1C 的中点.求证://EF 平面11AB C .2.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图,求证:平面11//AB D 平面1BC D .2.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数学(理)知识清单-专题12 空间的平行与垂直(考点解读)(原卷+解析版)

数学(理)知识清单-专题12 空间的平行与垂直(考点解读)(原卷+解析版)

1.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1)平面的基本性质
名称
图形
公理 1
公理 2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 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 面内
A∈l
B∈l ⇒l⊂α A∈α
B∈α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 只有一个平面
若 A、B、C 三点不共线, 则 A、B、C 在同一平面 α内且α是唯一的.
公理 3
a⊥α,b⊥α⇒a∥b
a⊥α,a⊂β,⇒α⊥ β
α⊥β,b∈β,α∩β =a,b⊥a⇒b⊥α
2
3.熟练掌握常见几何体(柱、锥、台、球)的几何特征,明确各种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特征及相关面
积体积的计算公式,熟练掌握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等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及公理,熟练进
行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是解答相关几何题的基础.
面 面 垂 直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
的 性 质 定 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

平面垂直
a⊄α b⊂α ⇒a∥α a∥b
a ∥ α , a⊂β , α∩β =b,⇒a∥b
a⊂α,b⊂α,a∩b= P,a∥β,b∥β⇒α ∥β
α∥β且 γ∩α= a 且 γ∩β=b⇒a∥b
a⊂α,b⊂α,a∩b= A , l ⊥ a , l ⊥ b⇒l ⊥α
=E.
求证:(1)DE∥平面 AA1C1C; (2)BC1⊥AB1. 高频考点三 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 例 3、如图①,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D∥BC,∠ADC=90°,AB=BC.把△BAC 沿 AC 折起到△PAC 的位置,使得 P 点在平面 ADC 上的正投影 O 恰好落在线段 AC 上,如图②所示,点 E,F 分别为棱 PC, CD 的中点.

高考理科数学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大题细做)

高考理科数学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大题细做)

限时规范训练(十二)(建议限时45分钟,实际用时________分钟) 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2019·长春调研)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E,F分别为AD,PB的中点.(1)求证:PE⊥BC;(2)求证:平面PAB⊥平面PCD;(3)求证:EF∥平面PCD.证明:(1)因为PA=PD,E为AD的中点,所以PE⊥AD.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BC∥AD.所以PE⊥BC.(2)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AB⊥AD.又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AB⊂平面ABCD,所以AB⊥平面PAD,且PD⊂平面PAD.所以AB⊥PD.又因为PA⊥PD,且PA∩AB=A,所以PD⊥平面PAB.又PD⊂平面PCD,所以平面PAB⊥平面PCD.(3)如图,取PC中点G,连接FG,DG.因为F,G分别为PB,PC的中点,所以FG∥BC,FG=12BC.因为ABCD为矩形,且E为AD的中点,所以DE∥BC,DE=12BC.所以DE∥FG,DE=FG.所以四边形DEF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 ∥DG .又因为EF ⊄平面PCD ,DG ⊂平面PCD ,所以EF ∥平面PCD .2.(2019·江西八校联考)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12,AD =6,E ,F 分别为CD ,AB 边上的点,且DE =3,BF =4,将△BCE 沿BE 折起至△PBE 的位置(如图2所示),连接AP ,PF ,其中PF =2 5.(1)求证:PF ⊥平面ABED ;(2)求点A 到平面PBE 的距离.解:(1)证明:连接EF ,由翻折不变性可知,PB =BC =6,PE =CE =9,在△PBF 中,PF 2+BF 2=20+16=36=PB 2,所以PF ⊥BF .利用勾股定理,得EF =62+(12-3-4)2=61,在△PEF 中,EF 2+PF 2=61+20=81=PE 2,所以PF ⊥EF .又因为BF ∩EF =F ,BF ⊂平面ABED ,EF ⊂平面ABED ,所以PF ⊥平面ABED .(2)由(1)知PF ⊥平面ABED ,所以PF 为三棱锥P -ABE 的高.设点A 到平面PBE 的距离为h ,由等体积法得V A -PBE =V P -ABE ,即13×12×6×9×h =13×12×12×6×25,所以h =853,即点A 到平面PBE 的距离为853. 3.(2019·桂林模拟)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ACC 1A 1⊥底面ABC ,四边形ACC 1A 1是边长为2的菱形,∠A 1AC =60°,AB =BC ,AB ⊥BC ,E ,F 分别为AC ,B 1C 1的中点.(1)求证:直线EF ∥平面ABB 1A 1;(2)设P ,Q 分别在侧棱AA 1,C 1C 上,且PA =QC 1,求平面BPQ 分棱柱所成两部分的体积比.解:(1)证明:取A 1C 1的中点G ,连接EG ,FG ,由于G ,F 分别为A 1C 1,B 1C 1的中点,所以FG ∥A 1B 1.又A 1B 1⊂平面ABB 1A 1,FG ⊄平面ABB 1A 1,所以FG ∥平面ABB 1A 1.又AE ∥A 1G 且AE =A 1G ,所以四边形AEGA 1是平行四边形.则EG ∥AA 1.又AA 1⊂平面ABB 1A 1,EG ⊄平面ABB 1A 1,所以EG ∥平面ABB 1A 1.又因为FG ∩EG =G ,所以平面EFG ∥平面ABB 1A 1.又EF ⊂平面EFG ,所以直线EF ∥平面ABB 1A 1.(2)四边形APQC 是梯形,其面积S =12(AP +CQ )AC ·sin 60°=12×2×2×sin 60°= 3. 由于AB =BC ,E 为AC 的中点.所以BE ⊥AC .因为侧面ACC 1A 1⊥底面ABC ,所以BE ⊥平面ACC 1A 1.即BE 是四棱锥B -APQC 的高,可得BE =1.所以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为V 1=13×3×1=33. 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V =12×2×1×3= 3. 所以平面BPQ 分棱柱所成两部分的体积比为1∶2(或者2∶1).4.(2019·昆明三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PD ⊥平面ABCD ,AD =BD =6,AB =62,E 是棱PC 上的一点.(1)证明:BC ⊥平面PBD ;(2)若PA ∥平面BDE ,求PE PC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三棱锥P -BDE 的体积是18,求点D 到平面PAB 的距离. 解:(1)证明:由已知条件可知AD 2+BD 2=AB 2,所以AD ⊥BD .因为PD ⊥平面ABCD ,所以PD ⊥AD .又PD ∩BD =D ,所以AD ⊥平面PBD .因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C ∥AD ,所以BC ⊥平面PBD .(2)如图,连接AC 交BD 于F ,连接EF ,则EF 是平面PAC 与平面BDE 的交线.因为PA ∥平面BDE ,所以PA ∥EF .因为F 是AC 的中点,所以E 是PC 的中点,所以PE PC =12. (3)因为PD ⊥平面ABCD ,所以PD ⊥AD ,PD ⊥BD ,由(1)(2)知点E 到平面PBD 的距离等于12BC =3. 因为V 三棱锥E -PBD =V 三棱锥P -BDE =18,所以13×12×PD ×BD ×3=18,即PD =6. 又AD =BD =6,所以PA =62,PB =62,又AB =62,所以△PAB 是等边三角形,则S △PAB =18 3.设点D 到平面PAB 的距离为d ,因为V 三棱锥D -PAB =V 三棱锥P -ABD ,所以13×183×d =13×12×6×6×6,解得d =2 3. 所以点D 到平面PAB 的距离为2 3.5.(2019·福州模拟)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BDEF 是矩形,平面BDEF ⊥平面ABCD ,BF=3,G ,H 分别是CE ,CF 的中点.(1)求证:AC ⊥平面BDEF ;(2)求证:平面BDGH ∥平面AEF ;(3)求多面体ABCDEF 的体积.解:(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AC⊥BD.又平面BDEF⊥平面ABCD,平面BDEF∩平面ABCD=BD,所以AC⊥平面BDEF.(2)证明:在△CEF中,因为G,H分别是CE,CF的中点,所以GH∥EF.又GH⊄平面AEF,EF⊂平面AEF,所以GH∥平面AEF.设AC∩BD=O,连接OH,如图.在△ACF中,因为O,H分别为CA,CF的中点,所以OH∥AF.因为OH⊄平面AEF,AF⊂平面AEF,所以OH∥平面AEF.因为OH∩GH=H,OH,GH⊂平面BDGH,所以平面BDGH∥平面AEF.(3)由(1)得AC⊥平面BDEF.因为AO=2,矩形BDEF的面积S矩形BDEF=3×22=62,×AO=4.所以四棱锥A-BDEF的体积V1=13×S矩形BDEF同理,四棱锥C-BDEF的体积V2=4.所以多面体ABCDEF的体积V=V1+V2=8.。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空间点、线、面之间的垂直与与平行的关系.doc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空间点、线、面之间的垂直与与平行的关系.doc

壽考数学专题复习空间点.线.面之间的垂直与与平行关系1: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垂直与平行的位置关系的判断;2:空间线、面垂直、平行关系的证1.已知加、"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a、队丫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的四个命题:①若加丄a 9m丄0 ,则all P .②若。

丄卩,0丄卩,则all B ;③若mu a , nu 0, mH n, 则O // 0 ;④若n是异面直线,m U Ct , 771//0, nu卩, nil a,则all卩,其中真命题是(D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2.(上海卷)若空间中有四个点,则“这四个点中有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是"这四个点在同一平面上”的(A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3・已知a、b、c是直线,〃是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丄b,b丄c,贝Hallc②若allb.b丄c,贝ija丄c③若all卩、bu卩、则a〃b;④若a与b异面,且a〃0,则b与0相交;⑤若"与b异面,则至多有一条直线与a, b都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B ) A. 1 B. 2 C. 3 D. 44・(北京卷丿平面G的斜线AB交G于点3 ,过定点A的动直线/与ABA. 一条直线B. 一个圆C. 一个椭圆D.双曲线的一支垂直,且交Q于点C,则动点C的轨迹是(A )5.给出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肌曲和平面的四个命题:①加ua,Zna = A,点4笑加,则/与m不共面;Z、m是异面直线,IIIa.mll丄l.n丄弘贝肮丄a;②Illa,mil0,all0,则〃/〃;③若I(za,m(za,lC\m =点人///0,加//0,则Otllp其中为假命题的是(C) A.① B.② C.③D④6.在正四面体P-ABC中,D, E, F分别是力从BC, C4的中点,A. BC//平面PDFB. PAEC.平面PDF丄平面/BCD.平面刃E丄平面ABC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C7.(全国\\)如图,平面m丄平面伤BW/i, 4B与两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齐哙过/、〃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4、B f9则AB\ A!B =A. 2 : 1 B・ 3 : 1 C. 3 : 2 D.4 : 3解析涟接AH和A'B,设ABp可得AB与平面G所成的角为ZBAB'二兰,在/?£B4B'中^AB f = — a,同理可得AB与平面0所成的角为ZABA'=-4 2 6所以= 因此在皿AAE 中AF={(耳斎_(如2 =所以 AB:A ,B , = a:-a = 2:lM 选 A 28.(上海卷)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称此直建与 构成一个“正交线面对”.在一个正方体中,由两个顶点确定的直线x2=36]9.(湖3匕卷)关于直线加曲与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①若 mH a,nil 0且all p ,贝ij mlln .②若加丄 Z 〃丄0且 a I 卩,则加丄〃;③若加丄/〃〃 0且all B,贝ij 加丄斤;④若mlla.n 丄0且©丄0,则mlln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②③【典型例题讲解】例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 X B X C X 中,AC=39 BC=4, AA X = 49 AB=5 点、D 是 /〃的中点,(I )求证:/C 丄BC l ; (II )求证:AC 小平面CDB\; (III )设BD]的中点为F,求三棱锥B r BEF 的体积证:(1)直三棱柱ABC —AiBiCi ,底面三边长AO3,BC=4AB=5,与含有四个顶点的平面构成的“正交线面对”的个数是 ・[6x4+6 凤 B B••• AC丄BC,且BG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BC,・・AC丄BCi;(II)设CB|与CiB的交点为E,连结DE, ••• D是AB的中点,E 是BCi 的中点,••• DE//AC P•・• DEu平面CDBi, AC10平面CDBi, .I AC//平面CDB“例2•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ABCD中,AB1AC, PAL 平面ABCD,且PA = AB9点E是PD的中点.(I )求证:AC丄( II ) 求证:PB//平面AEC; (III)求四面体B-AED的体积。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doc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doc

第2讲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高考定位 1.以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题目难度较小;2.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空间平行、垂直的证明,并常与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相渗透.真题感悟1.(2019·全国Ⅱ卷)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A.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B.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C.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D.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解析若α∥β,则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当无数条直线互相平行时,α与β可能相交;若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则α与β可以平行也可以相交;若α,β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α与β可以平行也可以相交,故A,C,D中条件均不是α∥β的充要条件.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若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两平面平行,反之也成立.因此B中条件是α∥β的充要条件.答案 B2.(2019·全国Ⅲ卷)如图,点N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ECD为正三角形,平面ECD⊥平面ABCD,M是线段ED的中点,则()A.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B.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C.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D.BM ≠EN ,且直线BM ,EN 是异面直线 解析 连接BD ,BE ,∵点N 是正方形ABCD 的中心, ∴点N 在BD 上,且BN =DN , ∴BM ,EN 是△DBE 的中线, ∴BM ,EN 必相交.连接CM ,设DE =a ,则EC =DC =a ,MC =32a , ∵平面ECD ⊥平面ABCD ,且BC ⊥DC , ∴BC ⊥平面EDC ,则BD =2a ,BE =a 2+a 2=2a , BM =⎝ ⎛⎭⎪⎫32a 2+a 2=72a ,又EN =⎝ ⎛⎭⎪⎫a 22+⎝ ⎛⎭⎪⎫32a 2=a , 故BM ≠EN .答案 B3.(2018·全国Ⅰ卷)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则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 A.334 B.233 C.324D.32解析 如图,依题意,平面α与棱BA ,BC ,BB 1所在直线所成角都相等,容易得到平面AB 1C 符合题意,进而所有平行于平面AB 1C 的平面均符合题意.由对称性,知过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心的平面面积应取最大值,此时截面为正六边形EFGHIJ.正六边形EFGHIJ的边长为22,将该正六边形分成6个边长为22的正三角形.故其面积为6×34×⎝⎛⎭⎪⎫222=334.答案 A4.(2019·全国Ⅰ卷)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AA1=4,AB =2,∠BAD=60°,E,M,N分别是BC,BB1,A1D的中点.(1)证明:MN∥平面C1DE;(2)求点C到平面C1DE的距离.(1)证明连接B1C,ME.因为M,E分别为BB1,BC的中点,所以ME∥B1C,且ME=12B1C.又因为N为A1D的中点,所以ND=12A1D.由题设知A1B1綊DC,可得B1C綊A1D,故ME綊ND,因此四边形MND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ED.又MN平面C1DE,ED平面C1DE,所以MN∥平面C1DE.(2)解过点C作C1E的垂线,垂足为H.由已知可得DE⊥BC,DE⊥C1C,又BC∩C1C=C,BC,C1C平面C1CE,所以DE⊥平面C1CE,故DE⊥CH.所以CH⊥平面C1DE,故CH的长即为点C到平面C1DE的距离. 由已知可得CE=1,C1C=4,所以C1E=17,故CH=417 17.从而点C到平面C1DE的距离为41717.考点整合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 a∥α.(2)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α,aβ,α∩β=b a∥b.(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β,bβ,a∩b=P,a∥α,b∥αα∥β.(4)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α∩γ=a,β∩γ=b a∥b.2.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mα,nα,m∩n=P,l⊥m,l⊥n l⊥α.(2)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a⊥α,b⊥αa∥b.(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l,aα,a⊥l a⊥β.热点一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例1】(1)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2)(开放题)(2019·北京卷)已知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l⊥m;②m∥α;③l⊥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________.解析(1)法一对于选项B,如图(1)所示,连接CD,因为AB∥CD,M,Q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所以MQ∥CD,所以AB∥MQ,又AB平面MNQ,MQ平面MNQ,所以AB∥平面MNQ.同理可证选项C,D中均有AB∥平面MNQ.因此A项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图(1)图(2)法二对于选项A,其中O为BC的中点(如图(2)所示),连接OQ,则OQ∥AB,因为OQ与平面MNQ有交点,所以AB与平面MNQ有交点,即AB与平面MNQ 不平行.即A项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2)已知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由①l⊥m与②m∥α,不能推出③l⊥α,因为l可能与α平行,或l与α相交但不垂直;由①l⊥m与③l⊥α能推出②m∥α;由②m∥α与③l⊥α可以推出①l⊥m.故正确的命题是②③①或①③②.答案(1)A(2)若m∥α,l⊥α,则l⊥m(或若l⊥m,l⊥α,则m∥α,答案不唯一) 探究提高 1.判断空间位置关系命题的真假(1)借助空间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判断.(2)借助空间几何模型,如从长方体、四面体等模型中观察线面位置关系,结合有关定理,进行肯定或否定.2.两点注意:(1)平面几何中的结论不能完全引用到立体几何中;(2)当从正面入手较难时,可利用反证法,推出与题设或公认的结论相矛盾的命题,进而作出判断. 【训练1】已知直线m,l,平面α,β,且m⊥α,lβ,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则m⊥l;②若α⊥β,则m∥l;③若m⊥l,则α⊥β;④若m∥l,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④B.③④C.①②D.①③解析对于①,若α∥β,m⊥α,则m⊥β,又lβ,所以m⊥l,故①正确,排除B.对于④,若m∥l,m⊥α,则l⊥α,又lβ,所以α⊥β.④正确.故选A.答案 A热点二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例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 AD⊥底面ABCD,P 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 A⊥底面ABCD;(2)BE∥平面P AD;(3)平面BEF⊥平面PCD.证明(1)∵平面P AD⊥底面ABCD,且P A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AD,P A平面P AD,∴P A⊥底面ABCD.(2)∵AB∥CD,CD=2AB,E为CD的中点,∴AB∥DE,且AB=DE.∴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BE∥AD.又∵BE平面P AD,AD平面P AD,∴BE∥平面P AD.(3)∵AB⊥AD,而且ABED为平行四边形.∴BE⊥CD,AD⊥CD,由(1)知P A⊥底面ABCD,且CD平面ABCD,∴P A⊥CD,且P A∩AD=A,P A,AD平面P AD,∴CD⊥平面P AD,又PD平面P AD,∴CD⊥P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PD∥EF.∴CD⊥EF,又BE⊥CD且EF∩BE=E,EF,BE平面BEF,∴CD⊥平面BEF,又CD平面PCD,∴平面BEF⊥平面PCD.【迁移1】在本例条件下,证明平面BEF⊥平面ABCD.证明如图,连接AC,设AC∩BE=O,连接FO,AE.∵AB∥CD,CD=2AB,CE=12CD,∴AB綉CE.∴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O为AC的中点,又F为PC的中点,则FO∥P A,又P A⊥平面ABCD,∴FO⊥平面ABCD.又FO平面BEF,∴平面BEF⊥平面ABCD.【迁移2】在本例条件下,若AB=BC,求证:BE⊥平面P AC.证明连接AC,设AC∩BE=O.AB∥CD,CD=2AB,且E为CD的中点.∴AB綉CE.∴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又AB=BC,∴四边形ABCE为菱形,∴BE⊥AC.又∵P A⊥平面ABCD,又BE平面ABCD,∴P A⊥BE,又P A∩AC=A,P A,AC平面P AC,∴BE⊥平面P AC.探究提高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4)证明面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训练2】(2019·江苏卷)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BC,AC的中点,AB=BC.求证:(1)A1B1∥平面DEC1;(2)BE⊥C1E.证明(1)因为D,E分别为BC,AC的中点,所以ED∥AB.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1B1,所以A1B1∥ED.又因为ED平面DEC1,A1B1平面DEC1,所以A1B1∥平面DEC1.(2)因为AB=BC,E为AC的中点,所以BE⊥AC.因为三棱柱ABC-A1B1C1是直棱柱,所以C1C⊥平面ABC.又因为BE平面ABC,所以C1C⊥BE.又C1C平面A1ACC1,AC平面A1ACC1,且C1C∩AC=C,所以BE⊥平面A1ACC1.因为C1E平面A1ACC1,所以BE⊥C1E.热点三平面图形中的折叠问题【例3】(2019·全国Ⅲ卷)图①是由矩形ADEB,Rt△ABC和菱形BFGC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其中AB=1,BE=BF=2,∠FBC=60°.将其沿AB,BC折起使得BE与BF重合,连接DG,如图②.(1)证明:图②中的A,C,G,D四点共面,且平面ABC⊥平面BCGE;(2)求图②中的四边形ACGD的面积.(1)证明由已知得AD∥BE,CG∥BE,所以AD∥CG,所以AD,CG确定一个平面,从而A,C,G,D四点共面.由已知得AB⊥BE,AB⊥BC,且BE∩BC=B,BE,BC平面BCGE,所以AB⊥平面BCGE.又因为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BCGE.(2)解如图,取CG的中点M,连接EM,DM.因为AB∥DE,AB⊥平面BCGE,所以DE⊥平面BCGE,又CG、EM平面BCGE,故DE⊥CG,DE⊥EM.由已知,四边形BCGE是菱形,且∠EBC=60°,得EM⊥CG,又DE∩EM=E,DE,EM平面DEM,故CG⊥平面DEM.又DM平面DEM,因此DM⊥CG.在Rt△DEM中,DE=1,EM=3,故DM=2.又CG=BF=2,所以四边形ACGD的面积为S=2×2=4.探究提高 1.解决与折叠有关的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折叠前后的变化量和不变量,一般情况下,折线同一侧的线段的长度是不变量,而位置关系往往会发生变化,抓住不变量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在解决问题时,要综合考虑折叠前后的图形,既要分析折叠后的图形,也要分析折叠前的图形,善于将折叠后的量放在原平面图形中进行分析求解.【训练3】(2019·河南八市联考)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AD=π2,AB=BC=12AD=a,E是AD的中点,O是AC与BE的交点.将△ABE沿BE折起到图2中△A1BE的位置,得到四棱锥A1-BCDE.(1)证明:CD⊥平面A1OC;(2)当平面A1BE⊥平面BCDE时,四棱锥A1-BCDE的体积为362,求a的值.(1)证明在图1中,因为AB=BC=12AD=a,E是AD的中点,∠BAD=π2,所以BE⊥AC,即在图2中,BE⊥A1O,BE⊥OC,从而BE⊥平面A1OC. 又CD∥BE,所以CD⊥平面A1OC.(2)解由已知,平面A1BE⊥平面BCDE,又由(1)知,OA1⊥BE,所以A1O⊥平面BCDE,即A1O是四棱锥A1-BCDE的高,由图1可知,A1O=22AB=22a,平行四边形BCDE的面积S=BC·AB=a2,从而四棱锥A1-BCDE的体积为V =13×S ×A 1O =13×a 2×22a =26a 3, 由26a 3=362,得a =6.热点四 空间线面关系的开放性问题【例4】 (2019·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E 为CD 的中点.(1)求证:BD ⊥平面P AC ;(2)若∠ABC =60°,求证:平面P AB ⊥平面P AE ;(3)棱P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CF ∥平面P AE ?说明理由. (1)证明 因为P A ⊥平面ABCD ,BD平面ABCD ,所以P A ⊥BD .因为底面ABCD 为菱形, 所以BD ⊥AC . 又P A ∩AC =A , 所以BD ⊥平面P AC .(2)证明 因为P A ⊥平面ABCD ,AE 平面ABCD ,所以P A ⊥AE .因为底面ABCD 为菱形,∠ABC =60°,且E 为CD 的中点, 所以AE ⊥CD .又因为AB ∥CD ,所以AB ⊥AE . 又AB ∩P A =A ,所以AE ⊥平面P AB . 因为AE平面P AE ,所以平面P AB ⊥平面P AE .(3)解 棱PB 上存在点F ,使得CF ∥平面P AE .理由如下:取PB 的中点F ,P A 的中点G,连接CF,FG,EG,则FG∥AB,且FG=12AB.因为底面ABCD为菱形,且E为CD的中点,所以CE∥AB,且CE=12AB.所以FG∥CE,且FG=CE.所以四边形CEG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F∥EG.因为CF平面P AE,EG平面P AE,所以CF∥平面P AE.探究提高 1.求解探究性问题常假设题中的数学对象存在(或结论成立),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逻辑推理,若能推导出与条件吻合的数据或事实,说明假设成立,并可进一步证明;若推导出与条件或实际情况相矛盾的结论,则说明假设不成立.2.探索线段上是否存在满足题意的点时,注意三点共线条件的应用.【训练4】(2019·沈阳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DAB=30°,PD⊥平面ABCD,AD=2,点E为AB上一点,且AEAB=m,点F为PD中点.(1)若m=12,证明:直线AF∥平面PEC;(2)是否存在一个常数m,使得平面PED⊥平面P AB?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证明如图作FM∥CD,交PC于点M,连接EM,因为点F为PD的中点,所以FM=12CD.因为m=12,所以AE=12AB=FM,又FM∥CD∥AE,所以四边形AEM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F∥EM,因为AF平面PEC,EM平面PEC,所以直线AF∥平面PEC.(2)解存在一个常数m=32,使得平面PED⊥平面P AB,理由如下:要使平面PED⊥平面P AB,只需AB⊥DE,因为AB=AD=2,∠DAB=30°,所以AE=AD cos 30°=3,又因为PD⊥平面ABCD,PD⊥AB,PD∩DE=D,所以AB⊥平面PDE,因为AB平面P AB,所以平面PDE⊥平面P AB,所以m=AEAB=32.1.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1)可以从线、面的概念、定理出发,学会找特例、反例.(2)可以借助长方体,在理解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定义.2.垂直、平行关系的基础是线线垂直和线线平行,常用方法如下:(1)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方法:一是利用平行公理,即证两直线同时和第三条直线平行;二是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平行转换:三是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线线平行;四是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进行平行转换.(2)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一是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即高线的性质;二是利用勾股定理;三是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要证两线垂直,只需证明一线垂直于另一线所在的平面即可,l⊥α,aαl⊥a.3.解决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关键是抓住平面图形翻折前后的不变“性”与“量”,即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以及相关线段的长度、角度等.A级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A.A1E⊥DC1B.A1E⊥BDC.A1E⊥BC1D.A1E⊥AC解析如图,由题设知,A1B1⊥平面BCC1B1,从而A1B1⊥BC1.又B1C⊥BC1,且A1B1∩B1C=B1,所以BC1⊥平面A1B1CD,又A1E平面A1B1CD,所以A1E⊥BC1.答案 C2.已知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则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m⊥n,m⊥α,n⊥β,那么α⊥βB.如果mα,α∥β,那么m∥βC.如果α∩β=l,m∥α,m∥β,那么m∥lD.如果m⊥n,m⊥α,n∥β,那么α⊥β解析对于A,如果m⊥n,m⊥α,则n∥α或nα,因为n⊥β,则α⊥β,故正确;对于B,如果mα,α∥β,那么m与β无公共点,则m∥β,故正确;对于C,如果α∩β=l,m∥α,m∥β,则m∥l,故正确;对于D,如果m⊥n,m⊥α,n∥β,那么α⊥β的关系不正确,故错误.答案 D3.(2018·全国Ⅰ卷)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C1与平面BB1C1C 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A.8B.6 2C.8 2D.8 3解析连接BC1,因为AB⊥平面BB1C1C,所以∠AC1B=30°,AB⊥BC1,所以△ABC1为直角三角形.又AB=2,所以BC1=2 3.又B1C1=2,所以BB1=(23)2-22=22,故该长方体的体积V=2×2×22=8 2.故选C.答案 C4.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是A1B1的中点,则点E到平面ABC1D1的距离为()A.32 B.22C.12 D.33解析∵A1B1∥AB,点E在A1B1上,因此点E到平面ABC1D1的距离转化为点B1到此平面的距离,取BC1的中点O,则OB1⊥BC1,OB1⊥AB,∴B1O⊥平面ABC1D1,则B1O为所求的距离,因此B1O=22是点E到平面ABC1D1的距离.答案 B5.对于四面体A-BCD,有以下命题:①若AB=AC=AD,则AB,AC,AD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②若AB⊥CD,AC⊥BD,则点A在底面BCD内的射影是△BCD 的内心;③四面体A-BCD的四个面中最多有四个直角三角形;④若四面体A-BCD的6条棱长都为1,则它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π6.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③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①正确,若AB=AC=AD,则AB,AC,AD在底面的射影相等,即与底面所成角相等;②不正确,如图(1),点A在平面BCD的射影为点O,连接BO,CO,可得BO⊥CD,CO⊥BD,所以点O是△BCD的垂心;图(1)③正确,如图(2),若AB⊥平面BCD,∠BCD=90°,则四面体ABCD的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图(2)④正确,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为r,棱长为1,高为63,根据等体积公式13×S×63=13×4×S×r,解得r=612,那么内切球的表面积S=4πr2=π6.故正确的命题是①③④. 答案 D二、填空题6.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点M∈AB,点N∈AD,若AMMB=ANND,则直线MN与平面BD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解析由AMMB=ANND,得MN∥BD.而BD平面BDC,MN平面BDC,所以MN∥平面BDC.答案平行7.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如图,在鳖臑ABCD 中,AB ⊥平面BCD ,且AB =BC =CD ,则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解析 如图,分别取AB ,AD ,BC ,BD 的中点E ,F ,G ,O ,连接EF ,EG ,OG ,FO ,FG ,则EF ∥BD ,EG ∥AC ,所以∠FEG 为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 易知FO ∥AB ,且AB ⊥平面BCD . 所以FO ⊥OG .设AB =2a ,则EG =EF =2a ,FG =a 2+a 2=2a , 所以∠FEG =60°,所以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为60°. 答案 60°8.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线段B 1D 1上的一个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C ⊥BE ; ②B 1E ∥平面ABCD ;③三棱锥E -ABC 的体积为定值; ④直线B 1E ⊥直线BC 1.解析 因AC ⊥平面BDD 1B 1,而BE平面BDD 1B 1,故①正确;因B 1D 1∥平面ABCD ,故②正确;记正方体的体积为V ,则V E -ABC =16V ,为定值,故③正确;B 1E 与BC 1不垂直,故④错误. 答案 ①②③ 三、解答题9.(2019·长沙模拟)如图,已知多面体P ABCDE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P A ⊥底面ABCD ,ED ∥P A ,且P A =2ED =2.(1)证明:平面P AC⊥平面PCE;(2)若∠ABC=60°,求三棱锥P-ACE的体积.(1)证明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设PC的中点为F,连接OF,EF.易知O为AC的中点,所以OF∥P A,且OF=12P A.因为DE∥P A,且DE=12P A,所以OF∥DE,且OF=DE,所以四边形OF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OD∥EF,即BD∥EF.因为P A⊥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P A⊥BD.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BD⊥AC.因为P A∩AC=A,P A,AC平面P AC,所以BD⊥平面P AC.因为BD∥EF,所以EF⊥平面P AC.因为EF平面PCE,所以平面P AC⊥平面PCE.(2)解因为∠ABC=60°,ABCD是菱形,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2.又P A⊥平面ABCD,AC平面ABCD,所以P A⊥AC.所以S△P AC =12P A×AC=2.因为EF⊥平面P AC,所以EF是三棱锥E-P AC的高.易知EF=DO=BO=3,所以三棱锥P-ACE的体积V三棱锥P-ACE =V三棱锥E-P AC=13S△P AC×EF=13×2×3=233.10.(2018·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平面P AD⊥平面ABCD,P A⊥PD,P A=PD,E,F分别为AD,PB的中点.(1)求证:PE⊥BC;(2)求证:平面P AB⊥平面PCD;(3)求证:EF∥平面PCD.证明(1)因为P A=PD,E为AD的中点,所以PE⊥AD.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BC∥AD.所以PE⊥BC.(2)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AB⊥AD.又因为平面P AD⊥平面ABCD,平面P AD∩平面ABCD=AD,AB平面ABCD,所以AB⊥平面P AD,且PD平面P AD.所以AB⊥PD.又因为P A⊥PD,且P A∩AB=A,所以PD⊥平面P AB.又PD平面PCD,所以平面P AB⊥平面PCD.(3)如图,取PC中点G,连接FG,DG.因为F,G分别为PB,PC的中点,所以FG∥BC,FG=12BC.因为ABCD为矩形,且E为AD的中点,所以DE∥BC,DE=12BC.所以DE∥FG,DE=FG.所以四边形DEF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DG.又因为EF平面PCD,DG平面PCD,所以EF∥平面PCD.B级能力突破11.(2019·全国Ⅰ卷)已知∠ACB=90°,P为平面ABC外一点,PC=2,点P到∠ACB 两边AC,BC的距离均为3,那么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如图,过点P作PO⊥平面ABC于O,则PO为P到平面ABC的距离.再过O作OE⊥AC于E,OF⊥BC于F,连接PC,PE,PF,则PE⊥AC,PF⊥BC.所以PE=PF=3,所以OE=OF,所以CO为∠ACB的平分线,即∠ACO=45°.在Rt△PEC中,PC=2,PE=3,所以CE=1,所以OE=1,所以PO=PE2-OE2=(3)2-12= 2.答案 212.(2019·衡水中学检测)如图所示的矩形ABCD中,AB=12AD=2,点E为AD边上异于A,D两点的动点,且EF∥AB,G为线段ED的中点,现沿EF将四边形CDEF折起,使得AE与CF的夹角为60°,连接BD,FD.(1)探究:在线段EF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GM∥平面BDF,若存在,说明点M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求三棱锥G-BDF的体积的最大值,并计算此时DE的长度.解(1)线段EF上存在一点M,使得GM∥平面BDF,理由如下:如图所示,取线段EF的中点M,因为G为线段ED的中点,M为线段EF的中点,故GM为△EDF的中位线,故GM∥DF,又GM平面BDF,DF平面BDF,故GM∥平面BDF.(2)因为CF∥DE,且AE与CF的夹角为60°,故AE与DE的夹角为60°,折叠前AE⊥EF,DE⊥EF,折叠后保持不变,所以EF⊥平面ADE,过D作DP⊥AE交AE于P,则DP⊥EF,又AE∩EF=E,AE,EF平面ABFE,所以DP⊥平面ABFE,故DP为点D到平面ABFE的距离,设DE=x,则AE=BF=4-x,在Rt△DPE中,DP=DE sin 60°=32x,由(1)知GM∥DF,故V G-BDF =V M-BDF=V D-MBF=13·S△MBF·DP=13×⎣⎢⎡⎦⎥⎤12×1×(4-x)×32x=312(4-x)·x≤33,当且仅当4-x=x时等号成立,此时x=DE=2.故三棱锥G-BDF的体积的最大值为33,此时DE的长度为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练1.已知E,F,G,H是空间四点,命题甲:E,F,G,H四点不共面,命题乙:直线EF和GH不相交,则甲是乙成立的()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设m,n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①若α∥β,α∥γ,则β∥γ②若α⊥β,m∥α,则m⊥β③若m⊥α,m∥β,则α⊥β④若m∥n,n⊂α,则m∥α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不能证明AP⊥BC的条件是()A.AP⊥PB,AP⊥PCB.AP⊥PB,BC⊥PBC.平面BPC⊥平面APC,BC⊥PCD.AP⊥平面PBC4.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n,m⊥β,则n⊥β;②若m∥α,m∥β,则α∥β;③若m∥n,m∥β,则n∥β;④若m⊥α,m⊥β,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 .1B .2C .3D .46.如图所示,直线P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ABC 内接于⊙O ,且AB 为⊙O 的直径,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现有结论:①BC ⊥PC ;②OM ∥平面APC ;③点B 到平面PAC 的距离等于线段BC 的长.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B .①②③C .①D .②③7.已知平面α及直线a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直线a ,b 与平面α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 .若直线a ,b 与平面α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不可能垂直C .若直线a ,b 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中至少有一条与平面α平行D .若直线a ,b 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与平面α不可能都垂直8.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AA 1⊥平面ABC ,AA 1=AB ,M ,N 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则BM 与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110 B.35C.710D.459.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A -BCD 中,AB ⊥平面BCD ,且BD ⊥CD ,AB =BD =CD ,点P 在棱AC 上运动,设CP 的长度为x ,若△PBD 的面积为f (x ),则f (x )的图象大致是()10.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DB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面ABD⊥平面ABCB.平面ADC⊥平面BDCC.平面ABC⊥平面BDCD.平面ADC⊥平面ABC11.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m∥α,α∩β=n,则m∥nB.若m⊥α,n⊥m,则n∥αC.若m⊥α,n⊥β,α⊥β,则m⊥nD.若α⊥β,α∩β=n,m⊥n,则m⊥β12.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若AB=CB,AD=CD,E是AC的中点,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平面ABC⊥平面ABDB.平面ABD⊥平面BCDC.平面ABC⊥平面BDE,且平面ACD⊥平面BDED.平面ABC⊥平面ACD,且平面ACD⊥平面BDE1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α,n∥α,则m∥n;②若α∥β,β∥γ,m⊥α,则m⊥γ;③若α∩β=n,m∥n,m∥α,则m∥β;④若α⊥γ,β⊥γ,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 .0B .1C .3D .314.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点M ∈AB ,点N ∈AD ,若AM MB =AN ND ,则直线MN 与平面BD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5.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线段B 1D 1上的一个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AC ⊥BE ;②B 1E ∥平面ABCD ;③三棱锥E ­ABC 的体积为定值;④直线B 1E ⊥直线BC 1.1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将△ADB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A ­BCD ,则在三棱锥A ­BCD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①平面ABD ⊥平面ABC②平面ADC ⊥平面BDC ③平面ABC ⊥平面BDC ④平面ADC ⊥平面ABC17.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M ∈AB ,N ∈AD ,若AM MB =AN ND,则直线MN 与平面BD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8.设α,β,γ是三个平面,a ,b 是两条不同直线,有下列三个条件:①a ∥γ,b ⊂β;②a ∥γ,b ∥β;③b ∥β,a ⊂γ.如果命题“α∩β=a ,b ⊂γ,且________,则a ∥b ”为真命题,则可以在横线处填入的条件是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填上).19.已知P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PB,PC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①PA⊥BC;②PB⊥AC;③PC⊥AB;④AB⊥BC.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20.在矩形ABCD中,AB<BC,现将△ABD沿矩形的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的过程中,给出下列结论:①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与直线BD垂直;②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③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与直线BC垂直.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2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PA=2,∠ABC=90°,AB=3,BC=1,AD =23,∠ACD=60°,E为CD的中点.(1)求证:BC∥平面PAE;(2)求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2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QPABCD为一简单组合体,在底面ABCD中,∠DAB=60°,AD⊥DC,AB⊥BC,QD⊥平面ABCD,PA∥QD,PA=1,AD=AB=QD=2.(1)求证:平面PAB⊥平面QBC;(2)求该组合体QPABCD的体积.23.已知等腰梯形ABCD (如图1所示),其中AB ∥CD ,E ,F 分别为AB 和CD 的中点,且AB =EF =2,CD =6,M 为BC 中点.现将梯形ABCD 沿着EF 所在直线折起,使平面EFCB ⊥平面EFDA (如图2所示),N 是线段CD 上一动点,且CN =12ND .(1)求证:MN ∥平面EFDA ;(2)求三棱锥A -MNF 的体积.24.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PA ⊥底面ABCD ,且PA =2,E 是侧棱PA 上的中点.(1)求证:PC ∥平面BDE ;(2)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25.如图1,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AD =AE ,F 是BC 的中点,AF 与DE 交于点G .将△ABF 沿AF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三棱锥A ­BCF ,其中BC =22.(1)证明:DE ∥平面BCF ;(2)证明:CF ⊥平面ABF ;(3)当AD =23时,求三棱锥F ­DEG 的体积V F ­DEG .26.如图,AC 是圆O 的直径,点B 在圆O 上,∠BAC =30°,AC ⊥BM ,且BM 交AC 于点M ,EA ⊥平面ABC ,CF ∥AE ,AE =3,AC =4,CF =1.(1)证明:BF ⊥EM ;(2)求三棱锥B ­EFM 的体积.27.如图,四边形PCBM 是直角梯形,∠PCB =90°,PM ∥BC ,PM =1,BC =2,又AC =1,∠ACB =120°,AB ⊥PC ,AM =2.(1)求证:平面PAC ⊥平面ABC ;(2)求三棱锥P ­MAC 的体积.2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C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BC =2a ,AC =23a ,E 是PA 的中点.(1)求证:平面BED ⊥平面PAC ;(2)求点E 到平面PBC 的距离.30.如图,已知四棱锥S ­ABCD ,底面梯形ABCD 中,AD ∥BC ,平面SAB ⊥平面ABCD ,△SAB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AC =2AB =4,BC =2AD =2CD =25,M 是SD 上任意一点,SM ―→=m MD ―→,且m >0.(1)求证:平面SAB ⊥平面MAC ;(2)试确定m 的值,使三棱锥S ­ABC 的体积为三棱锥S ­MAC 体积的3倍.31.如图,在三棱柱ABC ­DEF 中,侧面ABED 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ABE =π3,BC =212.点F 在平面ABED 内的正投影为G ,且点G 在AE 上,FG =3,点M 在线段CF 上,且CM =14CF .(1)证明:直线GM ∥平面DEF ;(2)求三棱锥M ­DEF 的体积.32.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B ⊥AD ,BC ⊥BD ,平面ABD ⊥平面BCD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求证:(1)EF ∥平面ABC ;(2)AD ⊥AC .33.如图所示,已知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ACD 为等边三角形,AD =DE =2AB ,F 为CD 的中点.求证:(1)AF ∥平面BCE ;(2)平面BCE ⊥平面CDE .34.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BD ⊥DC ,点E 是BC 边的中点,将△ABD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连接AE ,AC ,DE ,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1)求证:AB ⊥平面ADC ;(2)若AD =1,AC 与其在平面ABD 内的正投影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求点B 到平面ADE 的距离.高考押题专练1.已知E,F,G,H是空间四点,命题甲:E,F,G,H四点不共面,命题乙:直线EF和GH不相交,则甲是乙成立的()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E,F,G,H四点不共面,则直线EF和GH肯定不相交,但直线EF和GH不相交,E,F,G,H四点可以共面,例如EF∥GH.故选B.【答案】B2.设m,n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①若α∥β,α∥γ,则β∥γ②若α⊥β,m∥α,则m⊥β③若m⊥α,m∥β,则α⊥β④若m∥n,n⊂α,则m∥α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对于①,因为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所以①正确;对于②,当直线m位于平面β内,且平行于平面α,β的交线时,满足条件,但显然此时m与平面β不垂直,因此②不正确;对于③,在平面β内取直线n平行于m,则由m⊥α,m∥n,得n⊥α,又n⊂β,因此有α⊥β,③正确;对于④,直线m可能位于平面α内,显然此时m与平面α不平行,因此④不正确.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③,选A.【答案】A3.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不能证明AP⊥BC的条件是()A.AP⊥PB,AP⊥PCB.AP⊥PB,BC⊥PBC.平面BPC⊥平面APC,BC⊥PCD.AP⊥平面PBC【解析】A中,因为AP⊥PB,AP⊥PC,PB∩PC=P,所以AP⊥平面PBC,又BC⊂平面PBC,所以AP⊥BC,故A正确;C中,因为平面BPC⊥平面APC,BC⊥PC,所以BC⊥平面APC,AP⊂平面APC,所以AP⊥BC,故C正确;D中,由A知D正确;B中条件不能判断出AP⊥BC,故选B.【答案】B4.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n,m⊥β,则n⊥β;②若m∥α,m∥β,则α∥β;③若m∥n,m∥β,则n∥β;④若m⊥α,m⊥β,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1B.2C.3D.4【解析】对于①,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易知其正确;对于②,平面α与β可能平行或相交,故②错误;对于③,直线n可能平行于平面β,也可能在平面β内,故③错误;对于④,由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得平面α与β平行,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个数为1,故选A.【答案】A6.如图所示,直线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ABC内接于⊙O,且AB为⊙O的直径,点M为线段PB的中点.现有结论:①BC⊥PC;②OM∥平面APC;③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等于线段BC的长.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C.①D.②③【解析】对于①,∵PA⊥平面ABC,∴PA⊥BC.∵AB为⊙O的直径,∴BC⊥AC,又∵PA∩AC=A,∴BC⊥平面PAC,又PC⊂平面PAC,∴BC⊥PC.对于②,∵点M为线段PB的中点,∴OM∥PA,∵PA⊂平面PAC,OM⊄平面PAC,∴OM∥平面PAC.对于③,由①知BC⊥平面PAC,∴线段BC的长即是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故①②③都正确.【答案】B7.已知平面α及直线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不可能垂直C.若直线a,b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中至少有一条与平面α平行D.若直线a,b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与平面α不可能都垂直【解析】对于A,若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平行、相交、异面,故A错;对于B,若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可能垂直,如图,直角三角形ACB的直角顶点C 在平面α内,边AC、BC可以与平面α都成30°角,故B错;C显然错误;对于D,假设直线a,b与平面α都垂直,则直线a,b平行,与已知矛盾,则假设不成立,故D正确,故选D.【答案】D8.三棱柱ABC-A1B1C1中,△ABC为等边三角形,AA1⊥平面ABC,AA1=AB,M,N分别是A1B1,A 1C 1的中点,则BM 与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110 B.35C.710D.45【解析】取BC 的中点O ,连接NO ,AO ,MN ,因为B 1C 1綊BC ,OB =12BC ,所以OB ∥B 1C 1,OB =12B 1C 1,因为M ,N 分别为A 1B 1,A 1C 1的中点,所以MN ∥B 1C 1,MN =12B 1C 1,所以MN 綊OB ,所以四边形MNOB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NO ∥MB ,所以∠ANO 或其补角即为BM 与AN 所成角,不妨设AB =2,则有AO =3,ON =BM =5,AN =5,在△ANO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ANO =AN 2+ON 2-AO 22AN ·ON =5+5-32×5×5=710.故选C.【答案】C9.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A -BCD 中,AB ⊥平面BCD ,且BD ⊥CD ,AB =BD =CD ,点P 在棱AC 上运动,设CP 的长度为x ,若△PBD 的面积为f (x ),则f (x )的图象大致是()【解析】如图,作PQ ⊥BC 于Q ,作QR ⊥BD 于R ,连接PR ,则PQ ∥AB ,QR ∥CD .设AB =BD =CD =1,则AC =3,x 3=PQ 1,即PQ =x 3,又QR 1=BQ BC =3-x 3,所以QR =3-x 3,所以PR =332x 2-23x +3,所以f (x )=362x 2-23x +3,其图象是关于直线x =32对称的曲线,排除B 、C 、D ,故选A.【答案】A10.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将△ADB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A -BCD .则在三棱锥A -BCD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平面ABD ⊥平面ABCB .平面ADC ⊥平面BDCC .平面ABC ⊥平面BDCD .平面ADC ⊥平面ABC【解析】∵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BD ⊥CD .又平面ABD ⊥平面BCD ,且平面ABD ∩平面BCD =BD ,∴CD ⊥平面ABD ,则CD ⊥AB .又AD ⊥AB ,AD ∩CD =D ,∴AB ⊥平面ADC ,又AB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ADC ,故选D.【答案】D11.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m ∥α,α∩β=n ,则m ∥nB .若m ⊥α,n ⊥m ,则n ∥αC .若m ⊥α,n ⊥β,α⊥β,则m ⊥nD .若α⊥β,α∩β=n ,m ⊥n ,则m ⊥β【解析】对于A ,m ∥α,α∩β=n ,则m ∥n 或m 、n 异面,故A 错误;对于B ,若m ⊥α,n ⊥m ,则n∥α或n⊂α,故B错误;对于C,若n⊥β,α⊥β,则n∥α或n⊂α,又m⊥α,所以m⊥n,故C正确;对于D,若α⊥β,α∩β=n,m⊥n,则m可能与β相交,也可能与β平行,也可能在β内,故D错误.【答案】C12.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若AB=CB,AD=CD,E是AC的中点,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平面ABC⊥平面ABDB.平面ABD⊥平面BCDC.平面ABC⊥平面BDE,且平面ACD⊥平面BDED.平面ABC⊥平面ACD,且平面ACD⊥平面BDE【解析】因为AB=CB,且E是AC的中点,所以BE⊥AC,同理有DE⊥AC,于是AC⊥平面BDE.因为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BDE.又AC⊂平面ACD,所以平面ACD⊥平面BDE.【答案】C1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α,n∥α,则m∥n;②若α∥β,β∥γ,m⊥α,则m⊥γ;③若α∩β=n,m∥n,m∥α,则m∥β;④若α⊥γ,β⊥γ,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0B.1C.3D.3【解析】①m∥n或m,n异面,故①错误;易知②正确;③m∥β或m⊂β,故③错误;④α∥β或α与β相交,故④错误.【答案】B14.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点M∈AB,点N∈AD,若AMMB=ANND,则直线MN与平面BD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由AM MB =AN ND,得MN ∥BD .而BD ⊂平面BDC ,MN ⊄平面BDC ,所以MN ∥平面BDC .【答案】平行15.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为线段B 1D 1上的一个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AC ⊥BE ;②B 1E ∥平面ABCD ;③三棱锥EABC 的体积为定值;④直线B 1E ⊥直线BC 1.【解析】因AC ⊥平面BDD 1B 1,故①正确;因为B 1D 1∥平面ABCD ,故②正确;记正方体的体积为V ,则V EABC =16V ,为定值,故③正确;B 1E 与BC 1不垂直,故④错误.【答案】①②③1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将△ADB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ABCD ,则在三棱锥ABCD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①平面ABD ⊥平面ABC②平面ADC ⊥平面BDC ③平面ABC ⊥平面BDC ④平面ADC ⊥平面ABC【解析】因为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所以BD ⊥CD ,又平面ABD ⊥平面BCD ,且平面ABD ∩平面BCD =BD ,CD ⊂平面BCD ,所以CD ⊥平面ABD ,又AB ⊂平面ABD ,则CD ⊥AB ,又AD ⊥AB ,AD ∩CD =D ,所以AB ⊥平面ADC ,又AB ⊂平面ABC ,所以平面ABC ⊥平面ADC .【答案】④17.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M ∈AB ,N ∈AD ,若AM MB =AN ND,则直线MN 与平面BD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由AM MB =AN ND,得MN ∥BD .而BD ⊂平面BDC ,MN ⊄平面BDC ,所以MN ∥平面BDC .【答案】平行18.设α,β,γ是三个平面,a ,b 是两条不同直线,有下列三个条件:①a ∥γ,b ⊂β;②a ∥γ,b ∥β;③b ∥β,a ⊂γ.如果命题“α∩β=a ,b ⊂γ,且________,则a ∥b ”为真命题,则可以在横线处填入的条件是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填上).【解析】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①正确;当b ∥β,a ⊂γ时,a 和b 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所以平行,③正确.故应填入的条件为①或③.【答案】①或③19.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 ,PB ,PC 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①PA ⊥BC ;②PB ⊥AC ;③PC ⊥AB ;④AB ⊥B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PA ⊥PC ,PA ⊥PB ,PC ∩PB =P ,∴PA ⊥平面PBC .又∵BC ⊂平面PBC ,∴PA ⊥BC .同理PB ⊥AC ,PC ⊥AB ,但AB 不一定垂直于BC .【答案】320.在矩形ABCD 中,AB <BC ,现将△ABD 沿矩形的对角线BD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的过程中,给出下列结论:①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 与直线BD 垂直;②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③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 与直线BC 垂直.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解析】如图,若AC ⊥BD ,已知CF ⊥BD ,AC ∩CF =C ,那么BD ⊥平面ACF ,则BD ⊥AF ,这与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矛盾,所以①不正确;当点A 在平面BCD 内的射影落在线段BC 上时,AB ⊥CD ,所以存在某个位置使AB ⊥CD ;所以②成立;若AD ⊥BC ,已知BC ⊥CD ,CD ∩AD =D ,所以BC ⊥平面ACD ,所以BC ⊥AC ,那么AB >BC ,这与已知矛盾,所以③不正确.【答案】②2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PA =2,∠ABC =90°,AB =3,BC =1,AD =23,∠ACD =60°,E 为CD 的中点.(1)求证:BC ∥平面PAE ;(2)求点A 到平面PCD 的距离.【解析】(1)证明:∵AB =3,BC =1,∠ABC =90°,∴AC =2,∠BCA =60°.在△ACD 中,∵AD =23,AC =2,∠ACD =60°,∴AD 2=AC 2+CD 2-2AC ·CD ·cos ∠ACD ,∴CD =4,∴AC 2+AD 2=CD 2,∴△ACD 是直角三角形,又E 为CD 中点,∴AE =12CD =CE ,∵∠ACD =60°,∴△ACE 为等边三角形,∴∠CAE =60°=∠BCA ,∴BC ∥AE ,又AE ⊂平面PAE ,BC ⊄平面PAE ,∴BC ∥平面PAE .(2)设点A 到平面PCD 的距离为d ,根据题意可得,PC =22,PD =CD =4,∴S △PCD =27,∵V P -ACD =V A -PCD ,∴13·S △ACD ·PA =13·S △PCD ·d ,∴13×12×2×23×2=13×27d ,∴d =2217,∴点A 到平面PCD 的距离为2217.2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QPABCD 为一简单组合体,在底面ABCD 中,∠DAB =60°,AD ⊥DC ,AB ⊥BC ,QD ⊥平面ABCD ,PA ∥QD ,PA =1,AD =AB =QD =2.(1)求证:平面PAB ⊥平面QBC ;(2)求该组合体QPABCD 的体积.【解析】(1)证明:因为QD ⊥平面ABCD ,PA ∥QD ,所以PA ⊥平面ABCD .又BC ⊂平面ABCD ,所以PA ⊥BC ,因为AB ⊥BC ,且AB ∩PA =A ,所以BC ⊥平面PAB ,又BC ⊂平面QBC ,所以平面PAB ⊥平面QBC .(2)平面QDB 将几何体分成四棱锥B -PADQ 和三棱锥Q -BDC 两部分,过B 作BO ⊥AD ,因为PA ⊥平面ABCD ,BO ⊂平面ABCD ,所以PA ⊥BO ,又AD ⊥OB ,PA ∩AD =A ,所以BO ⊥平面PADQ ,即BO 为四棱锥B -APQD 的高,因为BO =3,S 四边形P ADQ =3,所以V B -P ADQ =13·BO ·S 四边形P ADQ =3,因为QD ⊥平面ABCD ,且QD =2,又△BCD 为顶角等于120°的等腰三角形,BD =2,S △BDC =33,所以V Q -BDC =13·S △BDC ·QD =239,所以组合体QPABCD 的体积为3+239=1139.23.已知等腰梯形ABCD (如图1所示),其中AB ∥CD ,E ,F 分别为AB 和CD 的中点,且AB =EF =2,CD =6,M 为BC 中点.现将梯形ABCD 沿着EF 所在直线折起,使平面EFCB ⊥平面EFDA (如图2所示),N 是线段CD 上一动点,且CN =12ND .(1)求证:MN ∥平面EFDA ;(2)求三棱锥A -MNF 的体积.【解析】(1)证明:过点M 作MP ⊥EF 于点P ,过点N 作NQ ⊥FD 于点Q ,连接PQ .由题知,平面EFCB ⊥平面EFDA ,又MP ⊥EF ,平面EFCB ∩平面EFDA =EF ,∴MP ⊥平面EFDA .又EF ⊥CF ,EF ⊥DF ,CF ∩DF =F ,∴EF ⊥平面CFD .又NQ ⊂平面CFD ,∴NQ ⊥EF .又NQ ⊥FD ,EF ∩FD =F ,∴NQ ⊥平面EFDA ,∴MP ∥NQ .又CN =12ND ,∴NQ =23CF =23×3=2,且MP =12(BE +CF )=12×(1+3)=2,∴MP 綊NQ ,∴四边形MNQP 为平行四边形.∴MN ∥PQ .又∵MN ⊄平面EFDA ,PQ ⊂平面EFDA ,∴MN ∥平面EFDA .(2)法一:延长DA ,CB 相交于一点H ,则H ∈CB ,H ∈DA .又∵CB ⊂平面FEBC ,DA ⊂平面FEAD .∴H ∈平面FEBC ,H ∈平面FEAD ,即H ∈平面FEBC ∩平面FEAD =EF ,∴DA ,FE ,CB 交于一点H ,且HE =12EF =1.V 三棱锥F -CDH =V 三棱锥C -HFD =13·S △HFD ·CF =92,又由平面几何知识得S △AMN S △CDH =29,则V 三棱锥F -AMN V 三棱锥F -CDH =29,∴V 三棱锥A -MNF =V 三棱锥F -AMN =29·V 三棱锥F -CDH =29×921.法二:V 三棱台BEA -CDF =13×EF ×(S △BEA +S △BEA ·S △CDF +S △CDF )=13×2×+12×92+=133,V 四棱锥A -BEFM =13×AE ×S 四边形BEFM =56,V 三棱锥N -ADF =13×2×S △ADF =2,V 三棱锥N -CFM =13×1×S △CFM =12,V 三棱锥A -MNF =V 三棱台BEA -CDF -V 三棱锥N -CFM -V 四棱锥A -BEFM -V 三棱锥N -ADF =133-12-56-2=1.24.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PA ⊥底面ABCD ,且PA =2,E 是侧棱P A 上的中点.(1)求证:PC ∥平面BDE ;(2)求四棱锥PABCD 的体积.(1)证明:连接AC 交BD 于点O ,连接OE ,如图:因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所以O 是AC 的中点.又E 是PA 的中点,所以PC ∥OE .因为PC ⊄平面BDE ,OE ⊂平面BDE ,所以PC ∥平面BDE .(2)【解析】因为PA ⊥平面ABCD ,所以V P ABCD =13S 正方形ABCD ·PA =13×12×2=23,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23.25.如图1,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AD =AE ,F 是BC 的中点,AF 与DE 交于点G .将△ABF 沿AF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三棱锥ABCF ,其中BC =22.(1)证明:DE ∥平面BCF ;(2)证明:CF ⊥平面ABF ;(3)当AD =23时,求三棱锥FDEG 的体积V FDEG .(1)证明:在等边△ABC 中,AD =AE ,在折叠后的图形中,仍有AD =AE ,AB =AC ,因此AD AB =AEAC,从而DE ∥BC .因为DE ⊄平面BCF ,BC ⊂平面BCF ,所以DE ∥平面BCF .(2)证明:在折叠前的图形中,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BF =CF ,所以AF ⊥BC ,则在折叠后的图形中,AF ⊥BF ,AF ⊥CF ,又BF =CF =12,BC =22.所以BC 2=BF 2+CF 2,所以BF ⊥CF .又BF ∩AF =F ,BF ⊂平面ABF ,AF ⊂平面ABF ,所以CF ⊥平面ABF .(3)【解析】由(1)知,平面DEG ∥平面BCF ,由(2)知AF ⊥BF ,AF ⊥CF ,又BF ∩CF =F ,所以AF ⊥平面BCF ,所以AF ⊥平面DEG ,即GF ⊥平面DEG .在折叠前的图形中,AB =1,BF =CF =12,AF =32.由AD =23知AD AB =23,又DG ∥BF ,所以DG BF =AG AF =AD AB =23,所以DG =EG =23×12=13,AG =23×32=33,所以FG =AF -AG =36,故V 三棱锥FDEG =V 三棱锥EDFG =13×12DG ·FG ·GE =16××36=3324.26.如图,AC 是圆O 的直径,点B 在圆O 上,∠BAC =30°,AC ⊥BM ,且BM 交AC 于点M ,EA ⊥平面ABC ,CF ∥AE ,AE =3,AC =4,CF =1.(1)证明:BF⊥EM;(2)求三棱锥BEFM的体积.【解析】(1)证明:∵EA⊥平面ABC,∴EA⊥BM,又BM⊥AC,AC∩EA=A,∴BM⊥平面ACFE,∴BM⊥EM.①∵CF∥AE,∴CF⊥平面ABC,∴CF⊥AC,∴FM=MC2+FC2=2,又EM=AE2+AM2=32,EF=42+22=25,∴FM2+EM2=EF2,∴EM⊥FM.②由①②并结合FM∩BM=M,得EM⊥平面BMF,∴EM⊥BF.(2)由(1)知EM⊥平面BMF,∴V BEFM=V EBMF=13×S△BMF×EM=13×12×2×3×32=3.27.如图,四边形PCBM是直角梯形,∠PCB=90°,PM∥BC,PM=1,BC=2,又AC=1,∠ACB =120°,AB⊥PC,AM=2.(1)求证:平面PAC⊥平面ABC;(2)求三棱锥PMAC的体积.【解析】(1)证明:由∠PCB=90°得PC⊥CB.又AB⊥PC,AB∩CB=B,所以PC⊥平面ABC.又PC⊂平面PAC,所以平面PAC⊥平面ABC.(2)在平面PCBM内,过点M作MN⊥BC交BC于点N,连接AN,则CN=PM=1,又PM ∥BC ,所以四边形PMNC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PC ∥MN 且PC =MN ,由(1)得PC ⊥平面ABC ,所以MN ⊥平面ABC ,在△ACN 中,AN 2=AC 2+CN 2-2AC ·CN cos 120°=3,即AN = 3.又AM =2,所以在Rt △AMN 中,MN =1,所以PC =MN =1.在平面ABC 内,过点A 作AH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H ,则AH ⊥平面PMC ,因为AC =CN =1,∠ACB =120°,所以∠ANC =30°.所以在Rt △AHN 中,AH =12AN =32,而S △PMC =12×1×1=12,所以V PMAC =V APMC =13×S △PMC ×AH =13×12×32=312.2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C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BC =2a ,AC =23a ,E 是PA 的中点.(1)求证:平面BED ⊥平面PAC ;(2)求点E 到平面PBC 的距离.【解析】(1)证明: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BC ,∴四边形ABCD 是菱形,∴BD ⊥AC .∵PC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PC ⊥BD .又PC ∩AC =C ,∴BD ⊥平面PAC ,∵BD ⊂平面BED ,∴平面BED ⊥平面PAC .(2)设AC 交BD 于点O ,连接OE ,如图.在△PCA 中,易知O 为AC 的中点,又E 为PA 的中点,∴EO ∥PC .∵PC ⊂平面PBC ,EO ⊄平面PBC ,∴EO ∥平面PBC .∴点O 到平面PBC 的距离就是点E 到平面PBC 的距离.∵PC ⊥平面ABCD ,PC ⊂平面PBC ,∴平面PBC ⊥平面ABCD ,且两平面的交线为BC .在平面ABCD 内过点O 作OH ⊥BC 于点H ,则OH ⊥平面PBC .在Rt △BOC 中,BC =2a ,OC =12AC =3a ,∴OB =a .由S △BOC =12OC ·OB =12BC ·OH ,得OH =OB ·OC BC =a ·3a 2a =32a .∴点E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32a .30.如图,已知四棱锥S ABCD ,底面梯形ABCD 中,AD ∥BC ,平面SAB ⊥平面ABCD ,△SAB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AC =2AB =4,BC =2AD =2CD =25,M 是SD 上任意一点,=m ,且m >0.(1)求证:平面SAB ⊥平面MAC ;(2)试确定m 的值,使三棱锥S ABC 的体积为三棱锥SMAC 体积的3倍.【解析】(1)证明:在△ABC 中,由于AB =2,AC =4,BC =25,∴AB 2+AC 2=BC 2,故AB ⊥AC .又平面SAB ⊥平面ABCD ,平面SAB ∩平面ABCD =AB ,AC ⊂平面ABCD ,∴AC ⊥平面SAB ,又AC ⊂平面MAC ,故平面SAB ⊥平面MAC .(2)V S MAC =V M SAC =m m +1V D SAC =m m +1S ACD ,∴V S _x001F_ABC V S _x001F_MAC =m +1m ·V S _x001F_ABC V S _x001F_ACD =m +1m ·S △ABC S △ACD =m +1m·2=3,∴m =2,即当m =2时,三棱锥S ABC 的体积为三棱锥S MAC 体积的3倍.31.如图,在三棱柱ABCDEF 中,侧面ABED 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ABE =π3,BC =212.点F 在平面ABED 内的正投影为G ,且点G 在AE 上,FG =3,点M 在线段CF 上,且CM =14CF .(1)证明:直线GM ∥平面DEF ;(2)求三棱锥MDEF 的体积.【解析】(1)证明:∵点F 在平面ABED 内的正投影为G ,∴FG ⊥平面ABED ,∴FG ⊥GE ,又BC =212=EF ,FG =3,∴GE =32.∵四边形ABED 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ABE =π3,∴AE =2,∴AG =12.如图,过点G 作GH ∥AD 交DE 于点H ,连接FH .则GH AD =GE AE ,∴GH =32,由CM =14CF 得MF =32=GH .∵GH ∥AD ∥MF ,∴四边形GHFM 为平行四边形,∴GM ∥FH .又GM ⊄平面DEF ,FH ⊂平面DEF ,∴GM ∥平面DEF .(2)由(1)知GM ∥平面DEF ,连接GD ,则有V M DEF =V G DEF .又V G DEF =V F DEG =13FG ·S △DEG =13FG ·34S △DAE=34,∴V M DEF =34.32.如图,在三棱锥ABCD 中,AB ⊥AD ,BC ⊥BD ,平面ABD ⊥平面BCD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求证:(1)EF∥平面ABC;(2)AD⊥AC.证明:(1)在平面ABD内,因为AB⊥AD,EF⊥AD,所以EF∥AB.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且BC⊥BD,所以BC⊥平面ABD.因为AD⊂平面ABD,所以BC⊥AD.又因为AB⊥AD,BC∩AB=B,AB⊂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AD⊥平面ABC.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33.如图所示,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ACD为等边三角形,AD=DE=2AB,F为CD 的中点.求证:(1)AF∥平面BCE;(2)平面BCE⊥平面CDE.证明:(1)如图,取CE的中点G,连接FG,BG.因为F为CD的中点,所以GF ∥DE 且GF =12DE .因为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所以AB ∥DE ,所以GF ∥AB .又因为AB =12DE ,所以GF =AB .所以四边形GFAB 为平行四边形,则AF ∥BG .因为AF ⊄平面BCE ,BG ⊂平面BCE ,所以AF ∥平面BCE .(2)因为△ACD 为等边三角形,F 为CD 的中点,所以AF ⊥CD .因为DE ⊥平面ACD ,AF ⊂平面ACD ,所以DE ⊥AF .又CD ∩DE =D ,所以AF ⊥平面CDE .因为BG ∥AF ,所以BG ⊥平面CDE .又因为BG ⊂平面BCE ,所以平面BCE ⊥平面CDE .34.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BD ⊥DC ,点E 是BC 边的中点,将△ABD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连接AE ,AC ,DE ,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1)求证:AB ⊥平面ADC ;(2)若AD =1,AC 与其在平面ABD 内的正投影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求点B 到平面ADE 的距离.【解析】(1)证明: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又DC ⊥BD ,DC ⊂平面BCD ,所以DC ⊥平面ABD .因为AB ⊂平面ABD ,所以DC ⊥AB .又因为折叠前后均有AD ⊥AB ,且DC ∩AD =D ,所以AB ⊥平面ADC .(2)由(1)知DC ⊥平面ABD ,所以AC 在平面ABD 内的正投影为AD ,即∠CAD 为AC 与其在平面ABD 内的正投影所成的角.依题意知tan ∠CAD =DCAD =6,因为AD =1,所以DC = 6.设AB =x (x >0),则BD =x 2+1,易知△ABD ∽△DCB ,所以AB AD =DC BD,即x1=6x 2+1,解得x =2,故AB =2,BD =3,BC =3.由于AB ⊥平面ADC ,所以AB ⊥AC ,又E 为BC 的中点,所以由平面几何知识得AE =BC 2=32,同理DE =BC 2=32,所以S △ADE =12×1×=22.因为DC ⊥平面ABD ,所以V A ­BCD =13CD ·S △ABD =33.设点B 到平面ADE 的距离为d ,则13d ·S △ADE =V B ­ADE =V A ­BDE =12V A ­BCD =36,所以d =62,即点B 到平面ADE 的距离为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