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理)知识清单-专题12 空间的平行与垂直(原卷+解析版)

数学(理)知识清单-专题12 空间的平行与垂直(原卷+解析版)
数学(理)知识清单-专题12 空间的平行与垂直(原卷+解析版)

专练

1.已知E,F,G,H是空间四点,命题甲:E,F,G,H四点不共面,命题乙:直线EF和GH不相交,则甲是乙成立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设m,n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若α∥β,α∥γ,则β∥γ

②若α⊥β,m∥α,则m⊥β

③若m⊥α,m∥β,则α⊥β

④若m∥n,n?α,则m∥α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3.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不能证明AP⊥BC的条件是()

A.AP⊥PB,AP⊥PC

B.AP⊥PB,BC⊥PB

C.平面BPC⊥平面APC,BC⊥PC

D.AP⊥平面PBC

4.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n,m⊥β,则n⊥β;

②若m∥α,m∥β,则α∥β;

③若m∥n,m∥β,则n∥β;

④若m⊥α,m⊥β,则α⊥β.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6.如图所示,直线P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ABC 内接于⊙O ,且AB 为⊙O 的直径,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现有结论:①BC ⊥PC ;②OM ∥平面APC ;③点B 到平面PAC 的距离等于线段BC 的长.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

D .②③

7.已知平面α及直线a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直线a ,b 与平面α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 .若直线a ,b 与平面α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不可能垂直

C .若直线a ,b 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中至少有一条与平面α平行

D .若直线a ,b 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与平面α不可能都垂直

8.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AA 1⊥平面ABC ,AA 1=AB ,M ,N 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则BM 与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110

B.35

C.710

D.45

9.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A -BCD 中,AB ⊥平面BCD ,且BD ⊥CD ,AB =BD =CD ,点P 在棱AC 上运动,设CP 的长度为x ,若△PBD 的面积为f (x ),则f (x )的图象大致是(

)

10.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DB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平面ABD⊥平面ABC

B.平面ADC⊥平面BDC

C.平面ABC⊥平面BDC

D.平面ADC⊥平面ABC

11.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m∥α,α∩β=n,则m∥n

B.若m⊥α,n⊥m,则n∥α

C.若m⊥α,n⊥β,α⊥β,则m⊥n

D.若α⊥β,α∩β=n,m⊥n,则m⊥β

12.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若AB=CB,AD=CD,E是AC的中点,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平面ABC⊥平面ABD

B.平面ABD⊥平面BCD

C.平面ABC⊥平面BDE,且平面ACD⊥平面BDE

D.平面ABC⊥平面ACD,且平面ACD⊥平面BDE

1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α,n∥α,则m∥n;

②若α∥β,β∥γ,m⊥α,则m⊥γ;

③若α∩β=n,m∥n,m∥α,则m∥β;

④若α⊥γ,β⊥γ,则α∥β.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

B .1

C .3

D .3

14.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点M ∈AB ,点N ∈AD ,若AM MB =AN

ND

,则直线MN 与平面BD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15.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线段B 1D 1上的一个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C ⊥BE ;②B 1E ∥平面ABCD ;

③三棱锥E -ABC 的体积为定值;④直线B 1E ⊥直线BC 1.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将△ADB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A -BCD ,则在三棱锥A -BCD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

①平面ABD ⊥平面ABC ②平面ADC ⊥平面BDC ③平面ABC ⊥平面BDC

④平面ADC ⊥平面ABC

17.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M ∈AB ,N ∈AD ,若AM MB =AN

ND ,则直线MN 与平面BDC 的位置关

系是________.

18.设α,β,γ是三个平面,a ,b 是两条不同直线,有下列三个条件:

①a ∥γ,b ?β;②a ∥γ,b ∥β;③b ∥β,a ?γ.如果命题“α∩β=a ,b ?γ,且________,则a ∥b ”为真命题,

则可以在横线处填入的条件是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填上).

19.已知P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PB,PC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

①PA⊥BC;②PB⊥AC;③PC⊥AB;④AB⊥B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

20.在矩形ABCD中,AB

①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与直线BD垂直;

②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

③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与直线BC垂直.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2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PA=2,∠ABC=90°,AB=3,BC=1,AD =23,∠ACD=60°,E为CD的中点.

(1)求证:BC∥平面PAE;

(2)求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

2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QPABCD为一简单组合体,在底面ABCD中,∠DAB=60°,AD⊥DC,AB⊥BC,QD⊥平面ABCD,PA∥QD,PA=1,AD=AB=QD=2.

(1)求证:平面PAB⊥平面QBC;

(2)求该组合体QPABCD的体积.

23.已知等腰梯形ABCD (如图1所示),其中AB ∥CD ,E ,F 分别为AB 和CD 的中点,且AB =EF =2,CD =6,M 为BC 中点.现将梯形ABCD 沿着EF 所在直线折起,使平面EFCB ⊥平面EFDA (如图2所示),N 是线段CD 上一动点,且CN =1

2

ND .

(1)求证:MN ∥平面EFDA ;(2)求三棱锥A -MNF 的体积.

24.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PA ⊥底面ABCD ,且PA =2,E 是侧棱PA 上的中点.

(1)求证:PC ∥平面BDE ;(2)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25.如图1,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AD =AE ,F 是BC 的中点,AF 与DE 交于点G .将△ABF 沿AF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三棱锥A -BCF ,其中BC =

22

.

(1)证明:DE ∥平面BCF ;(2)证明:CF ⊥平面ABF ;

(3)当AD =2

3

时,求三棱锥F -DEG 的体积V F -DEG .

26.如图,AC 是圆O 的直径,点B 在圆O 上,∠BAC =30°,AC ⊥BM ,且BM 交AC 于点M ,EA ⊥

平面ABC ,CF ∥AE ,AE =3,AC =4,CF =1.

(1)证明:BF ⊥EM ;(2)求三棱锥B -EFM 的体积.

27.如图,四边形PCBM 是直角梯形,∠PCB =90°,PM ∥BC ,PM =1,BC =2,又AC =1,∠ACB =120°,AB ⊥PC ,AM =2.

(1)求证:平面PAC ⊥平面ABC ;(2)求三棱锥P -MAC 的体积.

2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C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BC =2a ,AC =23a ,E 是PA 的中点.

(1)求证:平面BED ⊥平面PAC ;(2)求点E 到平面PBC 的距离.

30.如图,已知四棱锥S -ABCD ,底面梯形ABCD 中,AD ∥BC ,平面SAB ⊥平面ABCD ,△SAB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AC =2AB =4,BC =2AD =2CD =25,M 是SD 上任意一点,SM ―→=m MD ―→

,且m >0.

(1)求证:平面SAB ⊥平面MAC ;

(2)试确定m 的值,使三棱锥S -ABC 的体积为三棱锥S -MAC 体积的3倍.

31.如图,在三棱柱ABC -DEF 中,侧面ABED 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ABE =π3,BC =21

2

.点F 在平

面ABED 内的正投影为G ,且点G 在AE 上,FG =3,点M 在线段CF 上,且CM =1

4

CF .

(1)证明:直线GM ∥平面DEF ;(2)求三棱锥M -DEF 的体积.

32.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B ⊥AD ,BC ⊥BD ,平面ABD ⊥平面BCD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

求证:(1)EF ∥平面ABC ;(2)AD ⊥AC .

33.如图所示,已知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ACD 为等边三角形,AD =DE =2AB ,F 为CD 的中点.

求证:(1)AF ∥平面BCE ;(2)平面BCE ⊥平面CDE .

34.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BD ⊥DC ,点E 是BC 边的中点,将△ABD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连接AE ,AC ,DE ,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

(1)求证:AB ⊥平面ADC ;

(2)若AD =1,AC 与其在平面ABD 内的正投影所成角的正切值为6,求点B 到平面ADE 的距离.

高考押题专练

1.已知E,F,G,H是空间四点,命题甲:E,F,G,H四点不共面,命题乙:直线EF和GH不相交,则甲是乙成立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若E,F,G,H四点不共面,则直线EF和GH肯定不相交,但直线EF和GH不相交,E,F,G,H四点可以共面,例如EF∥GH.故选B.

【答案】B

2.设m,n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若α∥β,α∥γ,则β∥γ

②若α⊥β,m∥α,则m⊥β

③若m⊥α,m∥β,则α⊥β

④若m∥n,n?α,则m∥α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对于①,因为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所以①正确;对于②,当直线m位于平面β内,且平行于平面α,β的交线时,满足条件,但显然此时m与平面β不垂直,因此②不正确;对于③,在平面β内取直线n平行于m,则由m⊥α,m∥n,得n⊥α,又n?β,因此有α⊥β,③正确;对于④,直线m可能位于平面α内,显然此时m与平面α不平行,因此④不正确.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③,选A.

【答案】A

3.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不能证明AP⊥BC的条件是()

A.AP⊥PB,AP⊥PC

B.AP⊥PB,BC⊥PB

C.平面BPC⊥平面APC,BC⊥PC

D.AP⊥平面PBC

【解析】A中,因为AP⊥PB,AP⊥PC,PB∩PC=P,所以AP⊥平面PBC,又BC?平面PBC,所以AP⊥BC,故A正确;C中,因为平面BPC⊥平面APC,BC⊥PC,所以BC⊥平面APC,AP?平面APC,所以AP⊥BC,故C正确;D中,由A知D正确;B中条件不能判断出AP⊥BC,故选B.

【答案】B

4.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n,m⊥β,则n⊥β;

②若m∥α,m∥β,则α∥β;

③若m∥n,m∥β,则n∥β;

④若m⊥α,m⊥β,则α⊥β.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1B.2

C.3D.4

【解析】对于①,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易知其正确;对于②,平面α与β可能平行或相交,故②错误;对于③,直线n可能平行于平面β,也可能在平面β内,故③错误;对于④,由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得平面α与β平行,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个数为1,故选A.

【答案】A

6.如图所示,直线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ABC内接于⊙O,且AB为⊙O的直径,点M为线段PB的中点.现有结论:①BC⊥PC;②OM∥平面APC;③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等于线段BC的长.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②③

C.①D.②③

【解析】对于①,∵PA⊥平面ABC,

∴PA⊥BC.

∵AB为⊙O的直径,∴BC⊥AC,

又∵PA∩AC=A,

∴BC⊥平面PAC,

又PC?平面PAC,∴BC⊥PC.

对于②,∵点M为线段PB的中点,

∴OM∥PA,

∵PA?平面PAC,OM?平面PAC,

∴OM∥平面PAC.

对于③,由①知BC⊥平面PAC,

∴线段BC的长即是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故①②③都正确.

【答案】B

7.已知平面α及直线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若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不可能垂直

C.若直线a,b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中至少有一条与平面α平行

D.若直线a,b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与平面α不可能都垂直

【解析】对于A,若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平行、相交、异面,故A错;对于B,若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角都是30°,则这两条直线可能垂直,如图,直角三角形ACB的直角顶点C 在平面α内,边AC、BC可以与平面α都成30°角,故B错;

C显然错误;

对于D,假设直线a,b与平面α都垂直,则

直线a,b平行,与已知矛盾,则假设不成立,

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8.三棱柱ABC-A1B1C1中,△ABC为等边三角形,AA1⊥平面ABC,AA1=AB,M,N分别是A1B1,

A 1C 1的中点,则BM 与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110

B.35

C.710

D.45

【解析】取BC 的中点O ,连接NO ,AO ,MN ,因为B 1C 1綊BC ,OB =12BC ,所以OB ∥B 1C 1,OB =1

2B 1C 1,

因为M ,N 分别为A 1B 1,A 1C 1的中点,所以MN ∥B 1C 1,MN =1

2B 1C 1,所以MN 綊OB ,所以四边形MNOB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NO ∥MB ,所以∠ANO 或其补角即为BM 与AN 所成角,不妨设AB =2,则有AO =3,ON =BM =5,AN =5,在△ANO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ANO =AN 2+ON 2-AO 22AN ·ON =5+5-32×5×5=710.故选

C.

【答案】C

9.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A -BCD 中,AB ⊥平面BCD ,且BD ⊥CD ,AB =BD =CD ,点P 在棱AC 上运动,设CP 的长度为x ,若△PBD 的面积为f (x ),则f (x )的图象大致是(

)

【解析】

如图,作PQ ⊥BC 于Q ,作QR ⊥BD 于R ,连接PR ,则PQ ∥AB ,QR ∥CD .

设AB =BD =CD =1,则AC =3,

x 3=PQ 1,即PQ =x 3

,又QR 1=BQ

BC =3-x 3,所以QR =

3-x

3

所以PR =

3

3

2x 2-23x +3,所以f (x )=362x 2-23x +3,其图象是关于直线x =3

2

对称的曲线,排除B 、C 、D ,故选A.【答案】A

10.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将△ADB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A -BCD .则在三棱锥A -BCD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平面ABD ⊥平面ABC

B .平面AD

C ⊥平面BDC C .平面ABC ⊥平面BDC

D .平面ADC ⊥平面ABC

【解析】∵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BD ⊥CD .又平面ABD ⊥平面BCD ,且平面ABD ∩平面BCD =BD ,∴CD ⊥平面ABD ,则CD ⊥AB .又AD ⊥AB ,AD ∩CD =D ,∴AB ⊥平面ADC ,又AB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ADC ,故选D.

【答案】D

11.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m ∥α,α∩β=n ,则m ∥n

B .若m ⊥α,n ⊥m ,则n ∥α

C .若m ⊥α,n ⊥β,α⊥β,则m ⊥n

D .若α⊥β,α∩β=n ,m ⊥n ,则m ⊥β

【解析】对于A ,m ∥α,α∩β=n ,则m ∥n 或m 、n 异面,故A 错误;对于B ,若m ⊥α,n ⊥m ,则n

∥α或n?α,故B错误;对于C,若n⊥β,α⊥β,则n∥α或n?α,又m⊥α,所以m⊥n,故C正确;对于D,若α⊥β,α∩β=n,m⊥n,则m可能与β相交,也可能与β平行,也可能在β内,故D错误.【答案】C

12.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若AB=CB,AD=CD,E是AC的中点,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平面ABC⊥平面ABD

B.平面ABD⊥平面BCD

C.平面ABC⊥平面BDE,且平面ACD⊥平面BDE

D.平面ABC⊥平面ACD,且平面ACD⊥平面BDE

【解析】因为AB=CB,且E是AC的中点,所以BE⊥AC,同理有DE⊥AC,于是AC⊥平面BDE.因为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BDE.又AC?平面ACD,所以平面ACD⊥平面BDE.

【答案】C

1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α,n∥α,则m∥n;

②若α∥β,β∥γ,m⊥α,则m⊥γ;

③若α∩β=n,m∥n,m∥α,则m∥β;

④若α⊥γ,β⊥γ,则α∥β.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0B.1

C.3D.3

【解析】①m∥n或m,n异面,故①错误;易知②正确;③m∥β或m?β,故③错误;④α∥β或α与β相交,故④错误.

【答案】B

14.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点M∈AB,点N∈AD,若AM

MB=AN

ND,则直线MN与平面BD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解析】由AM MB =AN

ND ,得MN ∥BD .

而BD ?平面BDC ,MN ?平面BDC ,所以MN ∥平面BDC .【答案】平行

15.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为线段B 1D 1上的一个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C ⊥BE ;②B 1E ∥平面ABCD ;

③三棱锥EABC 的体积为定值;④直线B 1E ⊥直线BC 1.

【解析】因AC ⊥平面BDD 1B 1,故①正确;因为B 1D 1∥平面ABCD ,故②正确;记正方体的体积为V ,则V EABC =1

6

V ,为定值,故③正确;B 1E 与BC 1不垂直,故④错误.

【答案】①②③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将△ADB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ABCD ,则在三棱锥ABCD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

①平面ABD ⊥平面ABC ②平面ADC ⊥平面BDC ③平面ABC ⊥平面BDC

④平面ADC ⊥平面ABC

【解析】因为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所以BD ⊥CD ,又平面ABD ⊥平面BCD ,且平面ABD ∩平面BCD =BD ,CD ?平面BCD ,所以CD ⊥平面ABD ,又AB ?平面ABD ,则CD ⊥AB ,又AD ⊥AB ,AD ∩CD =D ,

所以AB ⊥平面ADC ,又AB ?平面ABC ,所以平面ABC ⊥平面ADC .

【答案】④

17.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M ∈AB ,N ∈AD ,若AM MB =AN

ND ,则直线MN 与平面BDC 的位置关

系是________.

【解析】由AM MB =AN

ND ,得MN ∥BD .

而BD ?平面BDC ,MN ?平面BDC ,所以MN ∥平面BDC .【答案】平行

18.设α,β,γ是三个平面,a ,b 是两条不同直线,有下列三个条件:

①a ∥γ,b ?β;②a ∥γ,b ∥β;③b ∥β,a ?γ.如果命题“α∩β=a ,b ?γ,且________,则a ∥b ”为真命题,则可以在横线处填入的条件是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填上).

【解析】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①正确;当b ∥β,a ?γ时,a 和b 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所以平行,③正确.故应填入的条件为①或③.

【答案】①或③

19.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 ,PB ,PC 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①PA ⊥BC ;②PB ⊥AC ;③PC ⊥AB ;④AB ⊥B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PA ⊥PC ,PA ⊥PB ,PC ∩PB =P ,∴PA ⊥平面PBC .又∵BC ?平面PBC ,∴PA ⊥BC .

同理PB ⊥AC ,PC ⊥AB ,但AB 不一定垂直于BC .【答案】3

20.在矩形ABCD 中,AB

①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 与直线BD 垂直;②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③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 与直线BC 垂直.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解析】如图,若AC ⊥BD ,已知CF ⊥BD ,AC ∩CF =C ,那么BD ⊥平面ACF ,则BD ⊥AF ,这与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矛盾,所以①不正确;当点A 在平面BCD 内的射影落在线段BC 上时,AB ⊥CD ,所以存在某个位置使AB ⊥CD ;所以②成立;若AD ⊥BC ,已知BC ⊥CD ,CD ∩AD =D ,所以BC ⊥平面ACD ,所以BC ⊥AC ,那么AB >BC ,这与已知矛盾,所以③不正确.

【答案】②

2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PA =2,∠ABC =90°,AB =3,BC =1,AD =23,∠ACD =60°,E 为CD 的中点.

(1)求证:BC ∥平面PAE ;(2)求点A 到平面PCD 的距离.

【解析】(1)证明:∵AB =3,BC =1,∠ABC =90°,∴AC =2,∠BCA =60°.

在△ACD 中,∵AD =23,AC =2,∠ACD =60°,∴AD 2=AC 2+CD 2-2AC ·CD ·cos ∠ACD ,∴CD =4,∴AC 2+AD 2=CD 2,∴△ACD 是直角三角形,又E 为CD 中点,∴AE =1

2

CD =CE ,

∵∠ACD =60°,∴△ACE 为等边三角形,∴∠CAE =60°=∠BCA ,∴BC ∥AE ,

又AE ?平面PAE ,BC ?平面PAE ,∴BC ∥平面PAE .

(2)设点A 到平面PCD 的距离为d ,根据题意可得,PC =22,PD =CD =4,∴S △PCD =27,∵V P -ACD =V A -PCD ,∴13·S △ACD ·PA =1

3·S △PCD ·d ,∴13×12×2×23×2=1

3

×27d ,∴d =2217

∴点A 到平面PCD 的距离为

221

7

.2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QPABCD 为一简单组合体,在底面ABCD 中,∠DAB =60°,AD ⊥DC ,AB ⊥BC ,QD ⊥平面ABCD ,PA ∥QD ,PA =1,AD =AB =QD =2.

(1)求证:平面PAB ⊥平面QBC ;(2)求该组合体QPABCD 的体积.

【解析】(1)证明:因为QD ⊥平面ABCD ,PA ∥QD ,所以PA ⊥平面ABCD .又BC ?平面ABCD ,所以PA ⊥BC ,因为AB ⊥BC ,且AB ∩PA =A ,所以BC ⊥平面PAB ,又BC ?平面QBC ,所以平面PAB ⊥平面QBC .(2)平面QDB 将几何体分成四棱锥B -PADQ 和三棱锥Q -BDC 两部分,过B 作BO ⊥AD ,因为PA ⊥平面ABCD ,BO ?平面ABCD ,所以PA ⊥BO ,又AD ⊥OB ,PA ∩AD =A ,

所以BO ⊥平面PADQ ,即BO 为四棱锥B -APQD 的高,

因为BO =3,S 四边形P ADQ =3,所以V B -P ADQ =1

3·BO ·S 四边形P ADQ =3,

因为QD ⊥平面ABCD ,且QD =2,

又△BCD 为顶角等于120°的等腰三角形,BD =2,S △BDC =3

3

,所以V Q -BDC =13·S △BDC ·QD =23

9

所以组合体QPABCD 的体积为3+

239=113

9

.23.已知等腰梯形ABCD (如图1所示),其中AB ∥CD ,E ,F 分别为AB 和CD 的中点,且AB =EF =2,CD =6,M 为BC 中点.现将梯形ABCD 沿着EF 所在直线折起,使平面EFCB ⊥平面EFDA (如图2所示),N 是线段CD 上一动点,且CN =1

2

ND .

(1)求证:MN ∥平面EFDA ;(2)求三棱锥A -MNF 的体积.

【解析】(1)证明:过点M 作MP ⊥EF 于点P ,过点N 作NQ ⊥FD 于点Q ,连接PQ .由题知,平面EFCB ⊥平面EFDA ,

又MP ⊥EF ,平面EFCB ∩平面EFDA =EF ,∴MP ⊥平面EFDA .

又EF ⊥CF ,EF ⊥DF ,CF ∩DF =F ,∴EF ⊥平面CFD .

又NQ ?平面CFD ,∴NQ ⊥EF .又NQ ⊥FD ,EF ∩FD =F ,∴NQ ⊥平面EFDA ,∴MP ∥NQ .

又CN =12ND ,∴NQ =23CF =2

3

×3=2,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二、基本方法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高等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三角函数公式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x x=x1?x x x 1?x = x1(1?x x) 1?x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x x=x(x1?x x) 2 =xx1+ x(x?1) 2 x 立方和差公式: x3?x3=(x?x)(x2+xx+x2) x3+x3=(x+x)(x2?xx+x2)

x x?x x=(x?x)[x x?1+xx x?2+?+xx x?2+x x?1] 对数的概念: 如果x(x>0,且x≠1)的x次幂等于x,即x x=x,那么数x叫做以x为底x的对数,记 作:log x x=x. 由定义知: (1)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2)x>0,且x≠1,x>0; (3)log x 1=0,log x x=1,log x x x=x,x log x x=x. 对数函数的运算法则: ()log x (x?x)=log x x+log x x ()log x (x÷x)=log x x?log x x ()log x x x=x log x x ()log x x=log x x log x x ()log x x x x=x x log x x 三角函数值

导数公式: (1)(x)′=0(2)(x x)′ =xx x?1 (3)(sin x)′=cos x(4)(cos x)′=?sin x (5)(tan x)′=sec2x(6)(cot x)′=?csc2x (7)(sec x)′=sec x tan x(8)(csc x)′=?csc x cot x (9)(x x)′ =x x ln x(10)(x x)′=x x (11)(log x x)′=1 x ln x (12)(ln x)′=1 x (13)(xxx sin x)′= √1?x2 (14)(xxx cos x)′= √1?x2 (15)(xxx tan x)′=1 1+x2 (16)(xxx cot x)′=?1 1+x2 基本积分表: (1)∫x d x=xx+x(x是常数), (2)∫x x d x=x x+1 x+1 +x(x≠1) (3)∫d x x =ln|x|+x (4)∫d x 1+x2 =xxx tan x+x (5)∫tan x d x=?ln|cos x|+x (6)∫cot x d x=ln|sin x|+x

空间几何——平行与垂直证明

c c ∥∥b a b a ∥?一、“平行关系”常见证明方法 (一)直线与直线平行的证明 1) 利用某些平面图形的特性: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 2)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3) 利用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即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 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5)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6) 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b α β b a a =??βαβ α∥b a ∥? b a b a ////??? ? ?? ==γβγαβα β α ⊥⊥b a b a ∥?

7) 利用平面内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性质: 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8) 利用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 (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1) 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推论: 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 利用定义:直线在平面外,且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三)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常见证明方法: 1) 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α b a β α a β αα∥?a β ∥a ?b ∥a b a αα??α ∥a ?

中考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专题汇总)

2019中考数学几何知识点总结(专题汇总) 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

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第2讲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第2讲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高考定位 1.以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题目难度较小;2.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空间平行、垂直的证明,并与空间角的计算综合命题. 真题感悟 1.(2019·全国Ⅲ卷)如图,点N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ECD为正三角形,平面ECD⊥平面ABCD,M是线段ED的中点,则() A.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 B.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 C.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 D.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 解析连接BD,BE, ∵点N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 ∴点N在BD上,且BN=DN, ∴BM,EN是△DBE的中线, ∴BM,EN必相交. 连接CM,设DE=a,则EC=DC=a,MC=3 2a,

∵平面ECD ⊥平面ABCD ,且BC ⊥DC , ∴BC ⊥平面EDC , 则BD =2a ,BE = a 2+a 2=2a , BM = ? ?? ?? 32a 2 +a 2=72a , 又EN = ? ????a 22 +? ?? ?? 32a 2 =a , 故BM ≠EN . 答案 B 2.(2019·全国Ⅰ卷)已知∠ACB =90°,P 为平面ABC 外一点,PC =2,点P 到∠ACB 两边AC ,BC 的距离均为3,那么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 解析 如图,过点P 作PO ⊥平面ABC 于O ,则PO 为P 到平面ABC 的距离. 再过O 作OE ⊥AC 于E ,OF ⊥BC 于F , 连接PC ,PE ,PF ,则PE ⊥AC ,PF ⊥BC . 所以PE =PF =3,所以OE =OF , 所以CO 为∠ACB 的平分线, 即∠ACO =45°. 在Rt △PEC 中,PC =2,PE =3,所以CE =1, 所以OE =1,所以PO =PE 2-OE 2= (3)2-12= 2. 答案 2 3.(2020·全国Ⅲ卷)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F 分别在棱DD 1,BB 1上,且2DE =ED 1,BF =2FB 1.证明: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全总结(绝对全)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 一、 函数 1、 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n 2,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n 。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顶点坐标是??? ? ? ?--a b ac a b 4422,。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一般式)c bx ax x f ++=2)(,(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和n m x a x f +-=2)()( (顶点式)。 2、 幂函数n m x y = ,当n 为正奇数,m 为正偶数, m

),(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 r y ,cos α=r x ,tg α=x y ,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 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 2 =+αα,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 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 tg ,α α 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23sin( απαcos -,)2 15(απ -ctg =αtg ,=-)3(απtg αtg -。 4、 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 π 2= T ,频 率是πω2= f ,相位是?ω+x ,初相是?;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2 Z k k x ∈+=+π π?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5、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 i n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2 2πππ 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πππ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6、=±)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 =±)c o s (βαβαβαs i n s i n c o s c o s = ±)(βαtg β αβ αtg tg tg tg ?± 1 7、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 cos2α=αα2 2 sin cos -=1cos 22 -α=α2 sin 21- tg2α= α α 2 12tg tg -。

初三数学圆知识点复习专题经典

《圆》 一、圆的概念 概念:1、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轨迹形式的概念: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补充)2、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3、角的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4、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且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两条直线; 5、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两条平行线且到两条直线距离都相等的一条直线。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在圆内?d r ?点A在圆外;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相离?d r >?无交点; 2、直线与圆相切?d r =?有一个交点; 3、直线与圆相交?d r +; 外切(图2)?有一个交点?d R r =+; 相交(图3)?有两个交点?R r d R r -<<+; 内切(图4)?有一个交点?d R r =-; 内含(图5)?无交点?d R r <-; A

r R d 图3 r R d 五、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以上共4个定理,简称2推3定理:此定理中共5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即可推出其它3个结论,即: ①AB 是直径 ②AB CD ⊥ ③CE DE = ④ 弧BC =弧BD ⑤ 弧AC =弧AD 中任意2个条件推出其他3个结论。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即:在⊙O 中,∵AB ∥CD ∴弧AC =弧BD 例题1、 基本概念 1.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一个是( ) A .平分一条直径的弦必垂直于这条直径 B .平分一条弧的直线垂直于这条弧所对的弦 C .弦的垂线必过这条弦所在圆的圆心 D .在一个圆内平分一条弧和它所对弦的直线必过这个圆的圆心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平分弦所对的弧 B .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必过圆心 C .弦所对的两条弧的中点连线垂直平分弦,且过圆心 D .弦的垂线平分弦所对的弧 例题2、垂径定理 1、 在直径为52cm 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后,截面如图所示,如果油的最大 深度为16cm ,那么油面宽度AB 是________cm. r R d 图4 r R d 图5 r R d O E D C A O C D A B

高等数学基本知识点大全

高等数学基本知识点

一、函数与极限 1、集合的概念 ⑴、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⑵、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 ⑶、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⑷、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⑸、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⑶、邻域:设α与δ是两个实数,且δ>0.满足不等式│x-α│<δ的实数x的全体称为点α的δ邻域,点α称为此邻域的中心,δ称为此邻域的半径。 2、函数 ⑴、函数的定义:如果当变量x在其变化范围内任意取定一个数值时,量y按照一定的法则f总有确定的数值与它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变量x的变化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通常x叫做自变量,y 叫做函数值(或因变量),变量y的变化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注:为了表明y是x的函数,我们用记号y=f(x)、y=F(x)等等来表示。这里的字母"f"、"F"表示y与x之间的对应法则即函数关系,它们是可以任意采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的。如果自变量在定义域内任取一个确定的值时,函数只有一个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这种函数叫做单值函数,否则叫做多值函数。这里我们只讨论单值函数。 ⑵、函数相等 由函数的定义可知,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我们就称两个函数相等。 ⑶、域函数的表示方法 a):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即是解析法。例: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r、圆心在原点的圆的方程是:x2+y2=r2 b):表格法:将一系列的自变量值与对应的函数值列成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即是表格法。例: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的平方表,三角函数表等都是用表格法表示的函数。 c):图示法:用坐标平面上曲线来表示函数的方法即是图示法。一般用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例: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r、圆心在原点的圆用图示法表示为: 3、函数的简单性态 ⑴、函数的有界性:如果对属于某一区间I的所有x值总有│f(x)│≤M成立,其中M是一个与x无关的常数,那么我们就称f(x)在区间I有界,否则便称无界。 注:一个函数,如果在其整个定义域内有界,则称为有界函数 例题:函数cosx在(-∞,+∞)内是有界的. ⑵、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函数在区间(a,b)内随着x增大而增大,即:对于(a,b)内任意两点x1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文/理) 热点一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判断的常用方法 (1)根据空间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逐项判断来解决问题; (2)必要时可以借助空间几何模型,如从长方体、四面体等模型中观察线面位置关系,并结合有关定理来进行判断. 例1(1)(·广东)若直线l1和l2是异面直线,l1在平面α内,l2在平面β内,l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l与l1,l2都不相交 B.l与l1,l2都相交 C.l至多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D.l至少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2)关于空间两条直线a、b和平面α,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a∥b,b?α,则a∥α B.若a∥α,b?α,则a∥b C.若a∥α,b∥α,则a∥b D.若a⊥α,b⊥α,则a∥b 答案(1)D(2)D 解析(1)若l与l1,l2都不相交,则l∥l1,l∥l2,∴l1∥l2,这与l1和l2异面矛盾,∴l至少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中的条件要求a?α,故A错;对于线面平行,这条直线与面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平行,也可以异面,故B错;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都有可能,故C错;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故D正确,故选D. 思维升华解决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主要是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以及空间线面垂直、平行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判断,必要时可以利用正方体、长方体、棱锥等几何模型辅助判断,同时要注意平面几何中的结论不能完全引用到立体几何中. 跟踪演练1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n,m⊥β,则n⊥β;②若m∥α,m∥β,则α∥β;

最新推荐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最新推荐中考数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 实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 - 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0;若|a|=-a ,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a ≥0) 0≥a ==a a 2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 -a (a <0) a ≥0 3、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考点四、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1、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写做n a 10?±的形式,其中101<≤a ,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考点五、实数大小的比较 1、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16-17版 第1部分 专题4 突破点11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突破点11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提炼1 异面直线的性质 (1)面内的两条直线或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 (2)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 ????0,π2,所以空间中两条直线垂直可能为异面垂直或相交垂直. (3)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一般步骤为:①找出(或作出)适合题设的角——用平移法;②求——转化为在三角形中求解;③结论——由②所求得的角或其补角即为所求. 提炼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常用性质 (1)(2)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3)如果两个平面分别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4)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提炼3 证明线面位置关系的方法 (1)平行的性质定理;③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④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2)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①寻找线线平行,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②寻找面面平行,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 (3)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①线面垂直的定义,需要说明直线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②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③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4)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①定义法,即证明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

回访1异面直线的性质 1.(2016·全国乙卷)平面α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α∥平面CB1D1,α∩平面ABCD=m,α∩平面ABB1A1=n,则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3 2 B. 2 2 C. 3 3 D. 1 3 A[设平面CB1D1∩平面ABCD=m1. ∵平面α∥平面CB1D1,∴m1∥m. 又平面ABCD∥平面A1B1C1D1, 且平面CB1D1∩平面A1B1C1D1=B1D1, ∴B1D1∥m1.∴B1D1∥m. ∵平面ABB1A1∥平面DCC1D1, 且平面CB1D1∩平面DCC1D1=CD1, 同理可证CD1∥n. 因此直线m与n所成的角即直线B1D1与CD1所成的角.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CB1D1是正三角形, 故直线B1D1与CD1所成角为60°,其正弦值为 3 2.] 2.(2015·广东高考)若直线l1和l2是异面直线,l1在平面α内,l2在平面β内,l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l与l1,l2都不相交 B.l与l1,l2都相交 C.l至多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D.l至少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D[由直线l1和l2是异面直线可知l1与l2不平行,故l1,l2中至少有一条与l相交.] 回访2面面平行的性质与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3.(2013·全国卷Ⅱ)已知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直线l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 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可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典型题)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知识点总结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高考对本节知识的考查主要是以下两种形式:1.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主要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质及线线、线面和面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对命题真假实行判断,属基础题.2.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主要是对线线、线面与面面平行和垂直关系交汇综合命题,且多以棱柱、棱锥、棱台或其简单组合体为载体实行考查,难度中等. 1.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 ??? ? a ∥ b b ?αa ?α?a ∥α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 ??? ?a ∥α a ?βα∩β= b ?a ∥b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 ??? ?a ?α,b ?αa ∩b =O l ⊥a ,l ⊥b ? l ⊥α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 ????a ⊥αb ⊥α?a ∥b 2. 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 ????a ⊥αa ?β?α⊥β 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 ??? ?α⊥β α∩β=c a ?αa ⊥c ?a ⊥β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 ????a ?βb ?β a ∩ b =O a ∥α, b ∥α? α∥β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 ??? ?α∥β α∩γ=a β∩γ=b ?a ∥b 3. 平行关系及垂直关系的转化示意图 考点一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例1 (1)l 1,l 2,l 3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准确的是 ( ) A .l 1⊥l 2,l 2⊥l 3?l 1∥l 3 B .l 1⊥l 2,l 2∥l 3?l 1⊥l 3 C .l 1∥l 2∥l 3?l 1,l 2,l 3共面 D .l 1,l 2,l 3共点?l 1,l 2,l 3共面 (2)设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准确的是 ( ) A .若l ⊥m ,m ?α,则l ⊥α B .若l ⊥α,l ∥m ,则m ⊥α C .若l ∥α,m ?α,则l ∥m D .若l ∥α,m ∥α,则l ∥m 答案 (1)B (2)B 解析 (1)对于A ,直线l 1与l 3可能异面、相交;对于C ,直线l 1、l 2、l 3可能构成三棱柱的三条棱而不共面;对于D ,直线l 1、l 2、l 3相交于同一个点时不一定共面,如正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所以选B. (2)A 中直线l 可能在平面α内;C 与D 中直线l ,m 可能异面;事实上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B 准确. 解决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主要是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以及空间线面垂直、平行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实行判断,必要时能够利用正方体、长方体、棱锥等几何模型辅助判断,同时要注意平面几何中的结论不能完全移植到立体几何中. (1)(2013·广东)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准确的是 ( )

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整合 函数与方程区间建立函数模型 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 零点函数的应用 A 中元素在 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 函数的基本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对称性 最值 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1.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f (-x )=f (x )还是-f (x ). 2.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x =0有意义,则f (0)=0. 3.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f (x +T)=f (x );周期为T 的奇函数有:f (T)=f (T/2)= f (0)=0.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三角函数有界性、线性规划、导数、利用单调性、数形结合等。 函数的概念 定义 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 表示三要素使解析式有意义及实际意义 常用换元法求解析式 观察法、判别式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最值法、重要不等式、三角法、图象法、线性规划等 定义域 对应关系值域 函数常见的几种变换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伸缩变换 基本初等函数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幂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定义、图象、性质和应用 函数 映 射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退出 上一页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导数 导数概念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运动的平均速度曲线的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瞬时变化率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的斜率 ()()的区别 与0x f x f ' '0 t t t v a S v ==,() 0' x f k =导数概念 基本初等函数求导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ln 1ln ln 1 log sin cos cos sin 0''' ' 1' 'x x x x a n n e e a a a x x a x x x x x x nx x c c ==== -====-;;;;;;; 为常数()()()()[]()() ()()[]()()()()()()()()()()()[]2)3()2()1(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 ? ????+=?±=±是可导的,则有:,设()()[]()() x u u f x g f ' ' ' ?=1.极值点的导数为0,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2.闭区间一定有最值,开区间不一定有最值。导数应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曲线的切线变速运动的速度生活中最优化问题 ()()()(). 00''在该区间递减在该区间递增,x f x f x f x f ?1.曲线上某点处切线,只有一条;2.过某点的曲线的切线不一定只一条,要设切点坐标。 一般步骤:1.建模,列关系式;2.求导数,解导数方程;3.比较区间端点函数值与极值,找到最大(最小)值。 定 积分与微积分 定积分概念 定理应用 性质定理含意微积分基本 定理 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所做的功 ()的极限 和式i n i i x f ?∑-=1 1 ξ定义及几何意义 1.用定义求: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 2.用公式。 ()()()()[]()()()()()()()() c b a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dx x f k dx x kf c b b a c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 莱布尼兹公式牛顿则若--==?a F b F dx x f x f x F b a ,'1.求平面图形面积;2.在物理中的应用(1)求变速运动的路程: (2)求变力所作的功; ()?=b a dx x F W ()dt t v s a b ?=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讲 数与式 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π)、开方开不尽的数 负无理数 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分)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倒数 若ab =1? a 、b 互为倒数;若ab =-1?a 、b 互为负倒数。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11a a -=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3—10分) 6、平方根 ①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 ②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a ,2a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0≥a a ≥0 7、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考点四、近似数 (3—6分)

微积分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1. 求极限 2.1函数极限的性质P35 唯一性、局部有界性、保号性 P34 A x f x x =→)(lim 0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 +==-+-→→)()0()()0(lim lim 0 000 2.2 利用无穷小的性质P37: 定理1有限个无穷小的代数和仍是无穷小。 0)sin 2(30 lim =+→x x x 定理2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0)1 sin (20 lim =→x x x 定理3无穷大的倒数是无穷小。反之,无穷小的倒数是无穷大。 例如:lim ∞→x 12132335-++-x x x x ∞= , lim ∞→x 131 23523+--+x x x x 0= 2.3利用极限运算法则P41 2.4利用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P45 2.4利用极限存在准则与两个重要极限P47 夹逼准则与单调有界准则,

lim 0→x x x tan 1=,lim 0→x x x arctan 1=,lim 0→x x x arcsin 1=, lim )(∞→x ?)())(11(x x ??+e =,lim 0 )(→x ?) (1 ))(1(x x ??+e = 2.6利用等价无穷小P55 当0→x 时, x x ~sin ,x x ~tan , x x ~arcsin ,x x ~arctan ,x x ~)1ln(+, x e x ~,221 ~cos 1x x -,x x αα++1~)1(,≠α0 为常数 2.7利用连续函数的算术运算性质及初等函数的连续性P64 如何求幂指函数)()(x v x u 的极限?P66 )(ln )()()(x u x v x v e x u =,)(ln )()(lim )(lim x u x v x v a x a x e x u →=→ 2.8洛必达法则P120 lim a x →)() (x g x f )() (lim x g x f a x ''=→ 基本未定式:00,∞∞ , 其它未定式 ∞?0,∞-∞,00,∞1,0∞(后三个皆为幂指函数) 2. 求导数的方法 2.1导数的定义P77: lim 00|)(→?==='='x x x dx dy x f y x x f x x f x y x ?-?+ =??→?) ()(000lim h x f h x f h ) ()(000lim -+=→

专题 空间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

专题空间几何中的平行与垂直 考点 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一 1.(优质试题浙江卷)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 满足m∥α,n⊥β,则( ). A.m∥l B.m∥n C.n⊥l D.m⊥n 【解析】∵α∩β=l,∴l?β.∵n⊥β,∴n⊥l. 【答案】C 2.(优质试题安徽卷)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 B.若m,n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与n平行 C.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 D.若m,n不平行,则m与n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 【解析】A项,α,β可能相交,故错误;B项,直线m,n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可能相交、平行或异面,故错误;C项,若m?α,α∩β=n,m∥n,则m∥β,故错误;D项,假设m,n垂直于同一平面,则必有m∥n,所以原命题正确.故D项正确. 【答案】D 3.(优质试题广东卷)若直线l1和l2是异面直线,l1在平面α内,l2在平 面β内,l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l与l1,l2都不相交 B.l与l1,l2都相交

C.l至多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D.l至少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解析】由直线l1和l2是异面直线可知l1与l2不平行也不相交,故l1,l2中至少有一条与l相交. 【答案】D 4.(优质试题全国Ⅲ卷)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 ). A.A1E⊥DC1 B.A1E⊥BD C.A1E⊥BC1 D.A1E⊥AC 【解析】连接B1C,由题意得BC1⊥B1C. ∵A1B1⊥平面B1BCC1,且BC1?平面B1BCC1, ∴A1B1⊥BC1, ∵A1B1∩B1C=B1,∴BC1⊥平面A1ECB1, ∵A1E?平面A1ECB1,∴A1E⊥BC1.故选C. 【答案】C 5.(优质试题上海卷)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BC、BB1的中点,则下列直线中与直线EF相交的是( ). A.直线AA1 B.直线A1B1 C.直线A1D1 D.直线B1C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