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要注重知识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
四年级数学教师离不开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支持着四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你喜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教学难点正确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投影展示: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2.出示下图:3.导入新课.教师导入: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解它什么?整理学生发言,并提出以下学习目标:(1)什么叫三角形?(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4)三角形怎样分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你们分组摆一摆,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教师:看一看哪组和你摆的一样,它们是三角形吗?(3)分组讨论:如果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4)教师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板书:围成)(5)揭示概念.教师启发同学互相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含义.(教师板书)(6)练一练: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1)自学: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叫什么?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教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同桌讨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3)结合手里三角形学具、边摸边说出它的特征.3.三角形的特性.(1)用三角形木框实验.学生尝试: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2)实验: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学生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一个三角形)(3)揭示特性.(4)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5)你还能举例子说明吗?4.三角形的分类.(1)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或剪一个三角形)(2)对三角形进行分类.①学生猜测: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②教师揭示:通常我们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分成三类.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③小组讨论:你画或剪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找同学代表把三角形贴在黑板相应的集合图中.④组织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几类?⑤教师小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⑥认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3)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全班同学共同测量课本137页上部的三角形.教师提问:通过测量你发现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教师指出并板书: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引导学生比较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使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5.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1)画锐角三角形,教师边作图边说明.教师说明: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教师提问: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如果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如果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2)画直角三角形.讨论:直角三角形的高应该怎样画?使学生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教师提问: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使学生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3)教师演示怎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4)教师强调说明: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6.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演示动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量一量下面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教师:怎样能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准确度数呢?(2)实验:指导学生拿一个直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和∠2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1+∠2=∠3=90°.指导学生拿一个锐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2、∠3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1+∠2+∠3=180°.③指导学生用一个钝角三角形再试一试.(3)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根据三角形内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两个角的度数,就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列式计算.(5)练习:“做一做”.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四、巩固练习.1.在信封中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提问:为什么不能确定?2.判断.①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③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3.操作题.在下面的图形中画出一个条线段.(1)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2)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3)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4.实践题.小红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点摇摇晃晃了.请同学们帮她想想办法,该如何修理?5.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五、教师小结.通过学习,你掌握或学会了什么?六、布置作业 .140页10题下图是一块菜地,它外面的篱笆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篱笆的周长是多少?140页11题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用两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用四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用七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141页14题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1)∠1=50°,求∠2.(2)∠2=48°,求∠1.板书设计探究活动听指挥游戏地点操场游戏用具皮筋(封闭的)游戏方法1.将全班学生分成各小组.每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师要求利用皮筋围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负责举旗,当本组完成时,该同学举起小旗,以示做好.2.老师可以说任意一种三角形.例如:当老师说“直角三角形”,三个同学就开始围(三个同学各在三个顶点位置),另一个同学认为围好了就举起小旗,先举起小旗者为胜.当说出其它三角形时,游戏方法同上.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根据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新知。
3、体会学习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小牛,小象和小羊,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PPT:小牛:4分钟跑280米小象:4分钟跑240米小熊:3分钟跑240米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读题一遍师:那么哪个数据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哪个数据是路程?生: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80米。
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40米。
时间是3分钟,路程是240米(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1、全班交流:师:、如果他们两个人一组进行赛跑,例如小牛和小象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生:小牛和小象比赛,小牛快,因为都是4分钟内,小牛跑得路程比小象跑的远师:也就是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路程,路程越远,跑得越快。
师:那要是小象和小羊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生:小象和小熊比赛,小熊跑的快,因为小象和小熊跑相同的路程,小熊用的时间短,所以跑得快。
师:所以在路程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跑得越快。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2) 比较小牛和小熊师:比较小牛和小熊时,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18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18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重点: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策略。
教学用具:课件、盒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生:玩具车,变形金刚……老师:你包好礼物了吗?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好的礼物。
你想看看它们吗?(课件演示,享受各种包装礼品)师:刚刚大家欣赏的礼物怎么样?老师: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想给别人一件礼物,我们通常会用漂亮的包装纸来包装,使它更漂亮。
包装礼物要考虑哪些数学问题?生1:如何进行包装(师:问的真好,等我们动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生2:怎样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装纸(师: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聪明的你上课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师:哦,包装礼物中有这多的我们还不知道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包装的学问(板书:包装的学问)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1、师:老师收了这么多的礼物,老师怀有一棵感恩的心,我也想给我的亲人送上一些黄金搭档,(课件出示图片)首先我要送给我的第一个亲人。
猜猜他是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小孩,个子长高不感冒,你说他是谁?师:老师准备送一盒黄金搭挡送给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长。
我也想用包装纸包装成精美的礼物。
老师:但是我至少应该用多大的包装纸呢?你能帮助老师吗?生:求出表面积,量出长,宽,高(课件出示有关数据)生:求出的表面积就是包装纸的大小。
(师用惊奇的表情注视)老师:这位同学真厉害。
他知道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表面积的大小。
你和他一样聪明吗?试试看,包装纸的尺寸怎么算?算算吧。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
2、引导学生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能在电脑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积累。
2、通过在电脑画图操作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欣赏生活中各具特色的图案,感受其中蕴涵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
2、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图案,从中体会创造的乐趣和艰辛,领略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原理设计简单的图案。
2、画图过程中对图形平移距离和旋转度数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欣赏学生收集到的一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
思考:(1)你收集的图案有什么特点?(2)是什么图形平移旋转绘制成的?2、欣赏老师收集的图案(电脑出示)。
看到这些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二、图案欣赏感悟新知1、出示教材图1 五角星图案:观察思考:这个图形是怎样拼摆而成的?2、观察五角星的旋转过程:(动画演示:呈现由三角形→五角星图案的全过程)。
3、学法指导:对,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可以制作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4、呈现教材中其余五幅图案。
(电脑出示)思考:图2~6是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怎样绘制的?5、师进行动画演示。
6、小结:大家说的非常好。
刚才大家共同感知了这几幅图案的排列规律,并且明白了它们的绘制原理,体会到了图形的美。
现在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来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三、动手操作强化感知小组活动①:2、小组合作:用这个基本形拼一拼,看谁能制作出美丽的图案,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要求按一定规律涂色。
3、小组汇报:4、教师小结:同学们拼出的图案真漂亮,富有一定的创意。
想不想再利用图形设计一个更漂亮的图案?小组活动②:1、这些图形是怎样得到的?(电脑出示)2、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设计花边。
全册教案(教案)北师大版四四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教案)北师大版四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07页的“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的表示方法。
2. 学生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个水果盘,其中有苹果、橙子、香蕉等水果,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些水果的数量。
2. 例题讲解:在黑板上展示一个水果盘,其中有10个苹果,让学生用分数表示苹果的数量。
引导学生得出答案:10个苹果可以表示为10/10或者1。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练习用分数表示其他水果的数量,如5个橙子、8个香蕉。
4.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举例讲解:假设有两个水果盘,一个盘中有3/4的苹果,另一个盘中有1/4的苹果,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两个盘中的苹果总数。
引导学生得出答案:3/4 + 1/4 = 4/4 = 1。
5. 分数的表示方法: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分子表示数量的多少,分母表示总的数量。
六、板书设计1. 黑板上写上“分数的意义”四个字。
2.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水果盘,标注各种水果的数量。
3. 用粉笔写出分数的表示方法,如3/4、5/8等。
七、作业设计2. 答案:2个橙子可以表示为2/1或者2,6个香蕉可以表示为6/1或者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更复杂的问题,如一个班级有男生和女生,男生人数为30人,女生人数为20人,如何用分数表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
全册备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PDF版)
全册备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PDF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共分八个单元,分别是: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法、方向与位置、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
本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思维。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大数的认识:让学生认识亿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的意义,能进行数的读、写、比较和简单的计算。
2. 角的度量:让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性质,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能进行角的加减运算。
3. 三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和性质,能进行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5. 除法: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 方向与位置:让学生掌握方向和位置的概念,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进行简单的地图阅读。
7. 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数据绘制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8. 数学广角: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全册教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全册教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有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1. 第一章:认识一位数和两位数2. 第二章:加减法运算3. 第三章:角的初步认识4. 第四章:长度单位与测量5. 第五章:货币的认识6. 第六章:时间与日期7. 第七章:统计与概率8. 第八章:空间与图形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运算;2. 理解角的初步概念,认识长度单位并学会测量;3. 认识货币,理解时间与日期的表示方法;4. 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5. 理解空间与图形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角的概念、长度单位的换算、概率的理解;2. 教学重点:加减法运算、时间与日期的表示、空间与图形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圆规、计时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圆规、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 例题讲解:以生动有趣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3.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培养合作精神;5. 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2)用尺子测量长度,并进行单位换算;(3)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统计图;(4)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2. 答案:(1)加减法答案根据具体题目而定;(2)长度单位换算答案根据具体题目而定;(3)统计图答案根据给定数据而定;(4)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答案根据具体题目而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进。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范例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范例教案三篇数学《线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15—16页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线与角》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帮助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并会用字母表示。
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处理:直线、射线、线段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个别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还不曾深入了解,鉴于学生的思维依赖于直观形象的特点,我充分运用教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边设疑边探索;边实验边总结,最后由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到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
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线段。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一对带线的盒子(即一根长长的线由两头向中间缠起,然后将两团先分别放在两个封闭的盒子里,)、剪刀、手电筒、尺。
教学过程:一、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那些线?”(直线、线段、射线,还有学生回答为毛线、白线等等)师:同学们回答得不错,但毛线和白线是一种生活中的实物,而直线、射线、线段是将生活中的线抽象出来的一种表达形式。
今天我们就具体来研究它们。
板书:直线射线线段【设计意图: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点,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实验验证探索真理(一)分组活动活动1:(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1、选两名学生每人拿一个盒子分别向两边拉,但要保证线是直的,要求四名学生认真观察整个过程。
2、汇报观察到的结果生:我发现盒里的线怎么拉也拉不完。
生:我发现线是直的。
生:我想我继续拉一定会到头。
师:根据观察到的这些你们认为它属于你们说的哪种线呢?(有的说直线、有的说是射线)师:它是直线,今天我只拿来直线的一部分让大家观察。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5篇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5篇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
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利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
第一关:准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
(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第二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
(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二、探究新知:同学们顺利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
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讨论,给三角形分类。
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
从学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
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
三、实践应用1、画三角形。
选择你最喜欢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出示一个直角出示一个钝角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3、填一填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欢的三角形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1、对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掌握教材了吗?)“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方法或技能]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或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重点知识点或技能]2. 教学难点[学生较难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复习旧知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新知识,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强调和解释,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 课堂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4. 课堂小结5.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认识更大的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能正确读出和写出亿以内的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 教学难点中间或末尾有 0 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大数,如我国的人口数量、国土面积等,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数的意义。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假如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
一起看看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欢迎查阅!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探究并发觉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在试验过程中,培育同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力量。
3、应用发觉的结论,来推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难点:1、探究并发觉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觉的结论,来推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具预备:直尺、小棒教学过程:课前可以请同学预备四组小棒,课上组织同学摆一摆,让同学边操作边把有关的数据记录在表内。
当同学完成操作活动后,老师可以组织同学先争论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的数据,并在填出“”“”或“=”。
一、数学活动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选择几根围成三角形。
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试验,发觉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
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状况,你发觉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2、三角形形路线,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3、是不是任意两条边的程度的和肯定比第三条边大呢?画一画,算一算。
把计算结果填写在第33页的表上。
二、运用学问模型1、第1题: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2、第2题:组织同学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
3、第3题:摆一摆,填一填。
4、第4题:假如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
鼓舞同学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三、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板书设计: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教学目的1.使同学理解和把握,并能够应用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2.培育同学应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使同学学到生活中的数学.教学重点理解和把握.教学难点理解和把握.教学过程课前练习,引出课题.1.口算.250÷5= 230÷10= 78÷3= 64÷4=360÷6= 2400÷10 28÷2= 450÷90=2.新课导入.老师提问:(1)谁来依据演示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演示课件“月饼装盒”,演示月饼装盒的过程)(2)请你列出算式并说出列式的依据是什么?(连续演示课件“月饼装盒”,出示18÷3=6)(3)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8、3、6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连续演示课件“月饼装盒”,出示被除数、除数、商)老师小结: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除法的有关学问,今日我们连续学习除法的学问.(板书课题:)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引出新知.老师提问:不转变题意,转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谁能编出一道应用题?同学编题、列式、计算.老师板书:18÷6=3(盒) 6×3=18(块)老师提问:其次题求的是什么数量?第三题呢?你能不能象学习乘法各部分关系那样也能找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呢?(小组争论)老师板书: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老师提问:求除数用除法进行计算,求被除数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2.应用学问,进行验算.老师出示:1247÷29=43老师提问:你怎么能够知道这道题算的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验算呢?验算:43×293878612473.应用学问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出示例5:求280÷ =56中的未知数.老师提问:结合今日学过的学问,大家看看这道题应当怎样计算呢?板书:280÷ =56=280÷56=5老师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你的依据是什么?(依据除数=被除数÷商)(2)出示例6:一个数除以48得15.这个数是多少?老师提问:依据以往的阅历,这题可以怎样解答?一个数除以48得15,这个数是多少?设要求的数是.÷48=15=15×48=720老师小结:在解答这道题时,我们应当留意什么?三、练习巩固,把握新知.1.填空.被除数2880除数412商3020说说你是依据什么填空计算的.2.依据1288÷23=56,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5=2380 1653÷=194.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28=84A. =30B. =2352C. =3001414÷ =14A. =11B. =101C. =1001四、小结老师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这部分学问的应用,你有没有需要提示同学们留意的地方?五、课后作业.1.求未知数.÷50=14 141÷ =47 ÷40=108÷104=9 256÷ =64 612÷ =51÷120=31 4815÷ =45 -374=6892.(1)什么数除以64得28?(2)4698除以什么数得81?(3)5475是哪个数的75倍?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牢记全部公式。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 能正确数出较大的数。
2. 难点。
- 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展示一张包含大量物体(如星星、人群等)的图片,提问学生:“怎样才能快速知道这里面物体的数量呢?”引导学生意识到需要学习更大的数。
2. 探究新知。
- 利用计数器,从个位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个一是十;接着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个十是一百;再一百一百地数,数到10个一百是一千。
- 教师提问:“那10个一千是多少呢?”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揭示10个一千是一万。
- 继续在计数器上演示,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地数,数到10个十万是一百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到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10个一千万是一亿。
-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观察计数器上珠子的变化,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 巩固练习。
- 完成课本上的“数一数”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数出给定的数,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 教师出示一些含有较大数的生活实例,如“一个大型体育馆能容纳十万人”,让学生说说对这个数的理解。
4. 课堂小结。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计数器进行直观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较大数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巩固。
(一)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全册教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全册教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全册教案设计理念:本教案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 教学内容:整数的认识、整数的表示方法、整数的运算。
2. 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更大的数,掌握整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3. 教学重点:整数的认识、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第二单元:线与角1. 教学内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角的分类和性质。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直线、射线、线段,了解角的分类和性质。
3. 教学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角的分类和性质。
第三单元:面积1. 教学内容: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单位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四单元:分数1. 教学内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的运算。
2.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3.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1. 教学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
2.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发现、总结、概括等能力。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下面给大家分享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
3、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1、出示一张测量表:这是小强学习测量以后,课外测量的几组数据。
你能根据这些数据算出它们的面积吗?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花坛长3米宽2米地板砖长0.3米宽0.2米(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出3个算式:街心广场: 30×20=600(平方米)花坛: 3×2=6(平方米)地板砖: 0.3×0.2=?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位数之间的关系。
1、讨论:街心广场和花坛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与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总结:长与宽都扩大到原来10倍,面积扩大——100倍;长与宽都缩小到原来10倍,它的面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缩小到原来的100倍也可以说是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2、小组讨论:我们应用刚才发现的现象,来比较花坛和地板砖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地板砖与屏幕相比,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10倍,它的面积也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所以它的积也会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结果是0.06平方米。
3、这种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你能用其它的方法验证吗?(可以引导学生从直观涂一涂的方法来验证刚材的结论是否正确。
)4、引导学生总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可以先把它们看成是整数来算,然后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末尾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北师大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带板书及反思
北师大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带板书及反思
摘要:
一、教案概述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正文:
一、教案概述
本文以北师大四年级上数学教案为例,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数学教学计划。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四则运算的规则和应用,几何图形的识别和分类,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四则运算的规则和几何图形的识别,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课堂练习: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4.总结巩固: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5.课后作业: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
1.四则运算规则
2.几何图形识别
3.数学应用实例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以上详尽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数到一百课时1:认识0-20的数字教学目标•能够正确认识并书写数字0-20。
•能够用手指、口语等方式表示0-20的数字。
•能够用图片、卡片等教具进行数字0-20的排序和匹配。
教学内容1.数字0-20的认识与书写。
2.数字0-20的表示方式。
3.数字0-20的排序和匹配。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20,并模仿教师的读数和写数。
2.跟随教师用手指、口语等方式表示数字0-20,让学生逐个数字跟读和模仿表达。
3.在黑板上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自由排序和匹配数字0-20。
4.将数字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的位置进行排序。
5.结束本课,每个学生口述数字0-20并写下它们。
教学资源•图片和卡片:数字0-20。
•黑板和粉笔。
课时2:掌握加法口诀教学目标•能够熟练掌握数字0-20的加法口诀。
•能够正确运用加法口诀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能够用手指、口语等方式表示加法运算。
教学内容1.加法口诀的学习与掌握。
2.加法口诀的实际运用。
3.用手指、口语等方式表示加法运算。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卡片引导学生回顾数字0-20,并模仿教师的读数和写数。
2.复习和掌握数字0-20的加法口诀,与学生一起大声读出加法口诀。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完成简单的加法计算,让学生口算并用手指表示计算过程。
4.让学生自由组合数字卡片,并用加法口诀进行计算,先用手指表示,然后口述计算结果。
5.结束本课,每个学生写下他们口述的计算结果。
教学资源•图片和卡片:数字0-20。
•黑板和粉笔。
第二单元:整十数的认识与运算课时3:认识整十数教学目标•能够正确认识并书写整十数。
•能够用手指、口语等方式表示整十数。
•能够用图片、卡片等教具进行整十数的排序和匹配。
教学内容1.整十数的认识与书写。
2.整十数的表示方式。
3.整十数的排序和匹配。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整十数,并模仿教师的读数和写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本页是编辑沧海红颜帮助大家整理的15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率的运用。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口算卡片50x70=125x8=40x5=11+7=4+25=70x50=8x125=5x40=7+11=25+4=2、复习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板书:5x4=20因数因数积二、教学实施1、领会主题图(1)、观察图意(2)、说说你从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3)、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解决那些问题?2、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1)、分析数量关系(2)、列式计算:4x25=100(人)或25x4=100(人)(3)、引导观察,比较两种解决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x25=25x4)(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把4和25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5)、举例(6)、归纳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乘法交换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AxB=BxA说一说A、B可以是那些数?(A、B可以是任何两个不同的数)(8)、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
师: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会有结合律呢?乘法的结合律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2、出示例2: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请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单元教学重难点:
大数的读写。
数位中含有0的读写。
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