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循环水试验部分
五年级科学水的循环水的循环过程的实验与观察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水的循环水的循环过程的实验与观察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1a051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d.png)
五年级科学水的循环水的循环过程的实验与观察教学计划1. 实验目的本教学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让五年级学生理解水的循环过程,并掌握水的凝结、蒸发、降水和融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实验材料- 透明玻璃杯- 热水- 冰块- 天平- 温度计- 水槽3. 实验步骤3.1 实验一:水的蒸发与凝结3.1.1 实验准备将热水倒入透明玻璃杯中,使水面高度约为1/3杯子的容积。
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3.1.2 实验操作在室温下,将透明玻璃杯放置在一旁,观察并记录水的蒸发情况。
在一定时间后,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1.3 实验结果观察并记录水的蒸发情况,以及温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介绍水的蒸发与凝结过程,并解释温度变化的原因。
3.2 实验二:水的降水3.2.1 实验准备将冰块放置在透明玻璃杯中,使冰块占据杯子的1/3容积。
使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3.2.2 实验操作将透明玻璃杯放置在水槽中,观察并记录冰块的变化情况。
在一定时间后,观察是否有水滴从玻璃杯表面滑落到水槽中。
3.2.3 实验结果观察并记录冰块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有水滴产生。
根据实验结果,介绍水的降水过程,并解释水滴的形成原因。
3.3 实验三:水的融化3.3.1 实验准备将透明玻璃杯中放入一块不规则形状的冰块,使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3.2 实验操作将透明玻璃杯放置在室温环境中,观察并记录冰块的变化情况。
在一定时间后,再次使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3.3 实验结果观察并记录冰块的变化情况,以及质量的变化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介绍水的融化过程,并解释质量变化的原因。
4. 实验讨论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教师可引导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水的循环过程的特征和原理。
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材料。
火电厂循环水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实验研究
![火电厂循环水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165fa1010a6f524ccbf859d.png)
36 6
汽
轮
机
技
术
实 验 工 况
第5 3卷
表1
l 实验装置及实验
在无环境侧 风下对运行 的模 型塔进行 了测试 , 出模 型 得
塔 的一些基础数 据 , 用于分 析循 环水 温 、 环水 量等 因素对 循 于冷却塔性 能的影响 , 评价不 同环境工 况 因素对 冷却塔冷却
流湿式冷却塔 , 人们 却对 它缺 乏足 够 的认识 与重视 , 对于循 环水冷却 系统冷却性 能 的研究 比较 少 。由于缺 乏对 冷却塔
节能潜力 的认识 , 多 电厂忽 略冷 却塔 维护 和监督 , 冷却 很 对
区 , 因配水 区冷 却水 分 布对 填料 区 冷却 性 能有 较 大的 影 且
器 的真 空 , 进而影 响火 电机 组 的循 环热效率 。在 火 电厂 循环水冷却 系统中 , 为 目前 国 内的主流 塔型 的 自然通风 逆 作
水冷却负荷分别 约为冷 却塔 总冷 却 负荷 的5 ~1 % 、5 % 0 6%
一
7 %和2 % ~3 % , 0 0 0 因此冷却塔 主要 传热传质 区为填 料
第5 3卷 第 5期
21 0 1年 1 O月
汽
轮
机
技
术
V0 . 3 No 5 15 . 0c . 01 t2 1
TURBI NE TECHN0L 0GY
火 电厂循 环 水 冷 却 塔 冷 却 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实 验研 究
曾宪平 , 潘雯瑞 , 翁建华 , 任建 兴
( 上海 电力学院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上海 2 09 ) 0 00
循环水实验报告
![循环水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b1b0e5551810a6f52486ca.png)
一、题目:循环水、低温水沉淀实验二、目的:通过选用不同的絮凝剂,对循环水、低温水中的悬浮物进行絮凝沉淀,比较沉淀效果,为我公司循环水、低温水的水质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三、原理:絮凝剂中的胶质体与水中悬浮物结合形成体积较大的絮状沉淀物。
四、实验人员:李欢、郭鹏、蔡丁丁、郭俊斌五、实验材料:洗煤用复合絮凝剂、化产生化用复合絮凝剂、汾阳提供复合絮凝剂、我公司现循环水、低温水。
六、实验过程:实验按照实验方案分三批进行。
每批分别采用一种絮凝剂,分别对循环水、低温水做五个样,循环水、低温水实验同时进行。
每做一遍用时一天。
七、实验步骤1)标注:分别将烧杯、量筒、称量瓶进行标注,以便实验时对号入座。
2)取样:在做实验前,分别取循环水、低温水足量。
3)分样:分别将循环水、低温水分为500ml的小样各15份。
4)加药:将15份小样分为5组,第一组为不加药样,第二组为加絮凝剂样(洗煤絮凝剂为2g,另外两种絮凝剂为2ml,以下类同)。
第三组为3g(3ml), 第四组为3.5g(3.5ml), 第五组为4g(4ml).5)搅拌:将加药后的样品用搅拌器搅拌2分钟。
6)静置:搅拌后的样品(每组三个)分别静置1小时、2小时、3小时。
7)取上清液:静置时间结束后,分别取上清液50ml。
8)过滤:将上清液过滤,由于过滤较慢,采用抽滤。
9)滤纸的烘干与称量:在做以上步骤过程中,将所需30份滤纸分别装入30个称量瓶中,放入105℃的烘箱中烘两小时。
两小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恒重至常温时,称量每份称量瓶及滤纸的重量,并做原始记录。
10)抽滤后滤纸的烘干与称量:将过滤后的滤纸放入对应称量瓶中,按照步骤9进行烘干、恒重、称量、记录。
11)悬浮物计算:悬浮物(mg/l)=(抽滤后的重量-抽滤前的重量)÷50×106。
12)拍照对比:将实验沉淀效果进行拍照对比,作为实验资料留存。
八、实验数据:见附表九、数据分析:1)第一批试验用洗煤用絮凝剂。
实验室循环水项目方案
![实验室循环水项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7cf2493c1ec5da50e27093.png)
---150T/D洗涤废水回用处理系统技术方案南京恒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五年三月一、设计基础XXXXXXXX实验中心现采用自来水为水源,进行设备的实验工作,耗水量约为150T/D,为节约水资源的耗费现采用一套洗涤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对洗衣污水进行处理并回收利用。
根据贵方提供的要求,进水为洗涤排放废水,产水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水质具体指标不明,污染物经分析主要为毛发、织物等固体杂质,水中含有实验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助洗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白剂、香精、酶等含磷废水。
系统处理量: 150m3/d。
二、工艺流程本系统推荐的主体工艺流程如下:废水→格栅→提升水箱→毛发捕集器→提升水泵→PAC投加装置→调节池→增压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超滤机组→中间水箱→高压泵→RO反渗透机组→终端水箱→用水点三、工艺概述A、预处理预处理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胶体、硬度和余氯等,以确保RO能正常工作。
处理工艺采用多介质过滤、活性炭吸附、软化处理。
预处理系统包括:原水泵、多介质过滤、活性炭吸附、超滤机组及保安过滤系统等。
石英砂过滤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采用浙江润新公司的控制阀自动控制运行和冲洗等程序的切换。
规格:φ900,产水量:6m3/hr·台。
活性炭过滤器是除去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0.1ppm),减少RO膜有机物污染,提高其工作效率和防止RO膜被余氯损坏。
活性炭工艺在水处理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水深度处理中不可缺少的工艺,它所具有的某些特殊功效是其它水处理工艺所无法替代的。
—去色可去除由铁,锰及植物分解生成物或有机污染物等所形成的色度。
—脱氯可去除由于在自来水中投加消毒剂(余氯)所造成的嗅味。
—去除有机物可去除由于水源污染而常规工艺又无法去除的水中微量污染物,如农药,杀虫剂,氯化烃,芳香族化合物,以及BOD与COD等。
—去除有机氯可去除在原水净化过程中及自来水出厂前投加预氧化剂和消毒剂(如氯气)所产的THMS等“三致”物质。
循环水实验部分
![循环水实验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663531f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9.png)
循环水缓蚀阻垢试验部分针对现场运行的条件,由于补水水源为地表水,循环水采用加水处理剂处理的工艺浓缩5.0倍,必须选择对钙、镁、铁等离子产生的垢具有高效阻垢分散作用,对悬浮物浊度产生的沉积物具有高效分散作用,对系统具有高效的防腐能力的水处理剂,同时要配合适宜的工艺控制条件与进行硫酸的投加控制PH值,才能达到良好的水处理效果。
把工艺的控制和药剂的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浓缩倍率5.0倍条件下安全运行。
此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找到适合现场运行使用的最佳缓蚀阻垢剂配方。
☐摸索出循环冷却水系统安全、经济、有效的水处理方案。
1.1、阻垢缓蚀剂的选择原则1、高效性:具有高效阻垢、分散、防腐能力,使用浓度低,药效持续时间长。
2、经济性:经济性能做到三低,即药剂单价低,单位水量处理费用低,年处理费用低。
3、安全性:药剂具备对使用者以及对环境的安全。
4、配伍性:药剂应与处理系统环境配伍,应考虑系统中的温度、硬度、碱度、浊度、pH值,氯根、金属离子、泥砂、总固溶物等对药剂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药剂,还要考虑药剂与其它化学处理药剂的配伍性及协同效应,如与缓蚀剂和杀菌剂等其它药剂的协同性。
5、可操作性:药剂应对设备腐蚀性低,操作简便。
6、延续性:加入的药剂应能维持一定的浓度,消耗在其他化学物质上的量应尽量少,尽可能的只消耗在阻垢、分散、防腐上,要有一定的延续性。
根据上述选择原则,应考虑投加方便、药剂浓度小、对系统影响小;阻垢、分散、防腐效果明显、符合环保要求、运行成本尽量低的药剂。
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包括多种原料的筛选试验,多种复配药剂的对比试验,鉴于不便说明其中的各种情况,这里只介绍与电厂有关的实验情况。
1.2、静态阻垢实验()缓蚀阻垢剂是一种含有膦羧酸、丙烯酸磺酸多元共聚物及无磷缓蚀剂复配而成的低磷缓蚀阻垢剂产品。
该产品具有优异的阻碳酸钙、磷酸钙、硫酸钙及硅垢的性能,同时对循环水中的氧化铁及锌盐也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能,该产品对碳钢、铜及铜合金、不锈钢等多种金属材质均有优异的缓蚀效果。
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综 合 实 验 报 告
![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综 合 实 验 报 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6ac7faa1c7aa00b52acb4e.png)
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题目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1月7日~1月18日系别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系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 学号成绩前言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是在完成了自控理论,检测技术和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等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
要求同学在给定的时间内利用前期学过的知识和技术在过程控制实验室的现有设备上,基于mcgs组态软件或step7、wincc组态软件设计一个监控系统,完成相应参数的控制。
在设计工作中,学会查阅资料、设计、调试、分析、撰写报告等,达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
目录前言 (1)第一章、设计题目 (2)第二章、系统概述 (2)第一节、实验装置的组成 (2)第二节、MCGS组态软件 (7)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10)实时数据库 (10)设备窗口 (12)运行策略 (15)用户窗口 (17)主控窗口 (26)第四章、系统在线仿真调试 (27)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34)第六章、附录 (34)附录一、宇光智能仪表通讯规则 (34)第一章、设计题目题目1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选择上小水箱、上大水箱或下水箱作为被测对象,实现对其液位的定值控制。
实验所需设备:THPCA T-2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常规仪表侧),水箱装置,AT-1挂件,智能仪表,485通信线缆一根(或者如果用数据采集卡做,AT-4 挂件,AT-1挂件、PCL通讯线一根)。
实验所需软件:MCGS组态软件要求:1.用MCGS软件设计开发,包括用户界面组态、设备组态、数据库组态、策略组态等,连接电路,实现单容水箱的液位定值控制;2.施加扰动后,经过一段调节时间,液位应仍稳定在原设定值;3.改变设定值,经过一段调节时间,液位应稳定在新的设定值。
第二章、系统概述第一节、实验装置的组成一、被控对象1.水箱:包括上水箱、下水箱和储水箱。
上、下水箱采用淡蓝色优质有机玻璃,不但坚实耐用,而且透明度高,便于学生直接观察液位的变化和记录结果。
循环水水质化验
![循环水水质化验](https://img.taocdn.com/s3/m/6738b21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9.png)
循环水水质化验第一篇:循环水水质化验化验室水处理检验规范编纂修订审核2008年9月20日目录pH值的检测3页电导率4页悬浮固型物5页溶解固型物6页浊度碱度硬度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铵离子氯离子磷酸盐7页8页9-10页11页 12-13页14页15页16页 17-19页PH值测量1.按剂量来配置标准缓冲溶液,复合电极使用前应在3.3mol/l 的KCL溶液中浸泡2小时以上。
2.接通电源前,先检查供电电源电压是否与本仪器相符,为使仪器工作正常,仪器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3.开启电源开关,拔去复合电极前端的保护套,且与仪器连接,然后进行标定,测量。
4. PH值标定a.将配好的PH6.86,PH4.00(或9.18,根据被测溶液酸碱度而定)标准溶液,分别倒入烧杯中少许,测量该溶液的温度,将温度补偿器转到该温度处。
b.将电极浸入PH6.86标准溶液,稍加搅动,静置,待数值稳定后,调节定位调节器,使数值与该温度时的标准值一致。
c.取出电极,洗净甩干,浸入PH4.00标准溶液(或9.18)标准溶液中,搅动,静置,观察数值并与标准值对照,如误差超过允差,调节斜率调节器,使数值与标准值在允差内。
d.动过斜率调节器,应重新回到PH6.86标准溶液中调节,然后再到4.00(9.18)溶液中调节。
如此反复,直至数值与标准值对照在允差范围内,校正完毕。
5.将校正好的电极清洗,甩干后浸入被测溶液中搅动,静置,待数值稳定后,仪器显示的数值即为该被测溶液的PH值。
电极和仪器的日常保养参看产品使用说明书。
电导率测量1.接通电源开关,让仪器预热10分钟左右。
2.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液的温度后,将“温度”电位器置于被测液相同的温度刻度上,当“温度”置于25℃,则无温度补偿作用。
3.“校正-测量”开关置“校正”位,调节“常数”电位器,使数字显示值与电极常数标称值相一致。
4.将“校正-测量”开关置“测量”位,将“量程”开关扳到合适的量程挡,待数字显示稳定后,仪器的数字显示即为该被测液在25℃时的电导率。
热网循环水实验报告&加药方案
![热网循环水实验报告&加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d2761cb7360b4c2e3f642f.png)
QQ®704专用缓蚀阻垢剂运行控制标准一、临沂热管网水样原水水质:水质分析报告表1:分析项目分析结果分析项目分析结果PH 8.76 Cu2+ mg/l ——3- mg/l导电度 us/cm SO43- mg/l ——全硬 mmol/l 2.0 PO4酚酞碱度 mmol/l 1.0 CI- mg/l 75.0全碱度 mmol/l 2.2 Fe3+ mg/l ——全固形物 mg/l Fe2+ mg/l ——Ca2+ mmol/l 1.6 化学耗氧量 mg/l水质分析普氏指数(PSI)为6.50>6.0腐蚀性水质,高浓缩倍率下结垢倾向1、供热管结垢机理供热在循环过程中使水中的一部分碳酸氢根离子变成碳酸根离子,同时PH 值上升,含盐量增大,这样就造成碳酸钙在水中的量逐渐增多,超过它的溶解度,以过饱和的状态存在于水中,而供热要实现高浓缩倍率运行,必然在高含盐量条件下运行,盐类溶液结垢物质(如:CaCO3)有一个逆着溶解度曲线的问题,也就是说,结垢的碳酸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水温的上升而下降。
水的温度在传热表面或其附近时,大于在大部分系统中的温度,在这些区域中,某些物质(如:CaCO3、CaSO4·2H2O、SiO2等)的溶解度是很小的,而这些物质就趋于沉淀和结垢。
在供热运行下的热网系统主要特点为结垢物质过饱和度增大,含盐量增大,此时水溶液的比重、粘度(流动性)也有变化;高浓缩倍率运行热网系统污垢沉积更突出。
2、抑制结垢机理探讨热网为了控制硬垢的生成,有多种方法配合,使用阻垢剂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关于阻垢剂对钙垢的抑制作用的机理,可分为下面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低剂量效应;第二种为分散作用;第三种为晶格畸变作用。
碳酸钙晶体为正六面体,加了阻垢剂后,使CaCO3晶体均发生了畸变,抑制了晶体的生长速率,畸变程度越严重,阻垢效果就越好,发生畸变后,CaCO3晶体颗粒越不规则,越不易沉淀形成硬垢,起分散作用的阻垢剂主要表现在防垢官能团上有差异,对Ca2+、Mg2+等离子有极好的络合能力,并对这些盐类也有很好的去活化作用,而且能和已形成的CaCO3晶体中的Ca2+进行表面螯合,起到螯合增溶的效果,避免了大颗粒晶体硬垢的形成和沉积,能够产生严重的晶格畸变的作用,能够使CaCO3颗粒变得非常的不规则,也就是成垢物质最不易沉积和结垢,所形成的垢疏松,象“雪片状”的物质在冷却水池被除去。
首钢综合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动态模拟实验.
![首钢综合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动态模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bc11702a300a6c30c229fc2.png)
3)电控柜实现对各指标的设置和显示以及特定 指标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功能,见图 3。
试管选用内径8 mm、长度550 mm的 20 号碳钢试 管。试管内结垢反应系统水结垢情况。试片选用 A3 碳钢 Ⅰ 型 标 准 试 片,尺 寸: 50 mm × 25 mm × 2 mm, 4 mm,表面积:20 cm2 。
DYNAMIC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INTEGRATED WASTEWATER FROM SHOUGANG GROUP USED IN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Han Mei (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MCC Group,Beijing 100088,China)
图 5 系统污垢热阻与时间关系
2. 1. 3 腐蚀速率变化 循 环 水 中 ,一 般 情 况 下 钢 材 在 初 始 期 瞬 间 腐 蚀 速
度最快,随着 循 环 水 的 pH 值 升 高,钢 材 表 面 钝 化 膜 形成,金 属 的 瞬 间 腐 蚀 速 率 逐 渐 降 低。如 图 6 所 示, 本实验初期金属发生快速腐蚀,系统 1 瞬间腐蚀速率 最高达到0. 25 mm / a,水质 稳 定 药 剂 对 初 期 的 腐 蚀 情 况控制效果不好。前期和中期腐蚀速率略高于系统 2,稳定后两系统 腐 蚀 速 率 小 于0. 02 mm / a。必 要 的 情 况下,可以考虑初 期 提 高 加 药 浓 度,控 制 初 期 腐 蚀 情 况 ,中 后 期 按 照 原 加 药 浓 度 投 加 药 剂 。
图 4 系统浓缩倍数
循环水水质指标_测定方法(全)
![循环水水质指标_测定方法(全)](https://img.taocdn.com/s3/m/5546deb3960590c69ec3767c.png)
循环水中总磷的测定方法1.方法提要在酸性介质中,利用循环水中水稳剂的可测活性物与过硫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可转变成小分子物质,此类小分子和钼酸铵等反应生成络合物,以抗坏血酸还原成“深蓝色钼蓝络合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出小分子物质,从而计算出循环水中可测活性物的含量。
2.试剂和材料2.1 标准贮备液:1mL溶液含有0.500mg;称量0.7165g预先在100~105℃干燥至恒重的磷酸二氢钾,精确至0.0002g,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2.2 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有0.020mg;吸取20.00mL标准贮备液(2.1)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3 钼酸铵溶液:称量6.0g钼酸铵溶于约500mL水中,加入0.2g酒石酸锑钾和83mL浓硫酸,冷却后稀释至1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贮存期3个月;2.4 抗坏血酸溶液:称量17.6g抗坏血酸溶于适量水中,加入0.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8mL甲酸,用水稀释至1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贮存期15d;2.5 硫酸:C(H2SO4) = 0.5mol/L;2.6 过硫酸钾40 g/L溶液;3.仪器和设备3.1 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400~800nm;3.2 可调电炉:800W;4.工作曲线的绘制在一系列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0,1.00,2.00,3.00,4.00,5.00,6.00mL 标准溶液(2.2),加水约20mL,然后加入5mL钼酸铵溶液(2.3)和3mL 抗坏血酸(2.4),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25~30℃下放置10min。
在710nm 处,用1cm的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
并绘制工作曲线,计算曲线斜率K值。
5.K值的计算K = M/A式中:M—所取标液毫克数A—相对应的吸光度曲线斜率K=(K1+K2+…+K n)/n6.可测活性物含量的测定吸取5mL经中速定性滤纸过滤后的水样于100mL的锥形瓶中,加入1mL C(H2SO4)=0.5mol/L的硫酸溶液(2.5)和5mL过硫酸钾溶液(2.6),稀释至约35mL,在可调电炉(3.2)上缓缓煮沸15min以上至溶液快蒸干为止。
循环水部分指标实验方法
![循环水部分指标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2e62ce80eb6294dd886c5c.png)
工业循环冷却水指标检测方法PH的测定玻璃电极法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冷却水和污水的PH测定。
(等同于GB6904.1-86)1 方法提要本方法以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以PH4、6.86或9.18标准缓冲溶液定位,测定水样的PH值。
2 仪器2.1 酸度计:测量范围0-14PH:读数精度≤0.02PH。
2.2 PH玻璃电极:等电位点在PH7左右。
2.3 饱和甘汞电极。
2.4 温度计:测量范围0~100℃。
2.5 带线性回归方程的科学计算器。
3 试剂3.1 PH4标准缓冲液准确称取10.21g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2O4),溶于试剂水并定容至1L。
由于此溶液稀释效应小。
称量前不必干燥。
此溶液放置几周后会发霉,加入少许微溶性酚或其化合物(如百里酚)作防霉剂即可防止此现象发生。
3.2 PH6.86标准缓冲液别准确称取3.5g经120+10℃干燥2h并冷却至室温的优级无水磷酸氢二钠(Na2PO4)及3.4g优级磷酸氢二钾(KH2PO4),一起溶于试剂水并定容至1L。
配好的溶液应避免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沾污。
6周后应重新配置。
3.3 PH9.18标准缓冲液准确称取3.81g优级四硼酸钠(Na2B4O710H2O),溶于无二氧化碳的试剂水并定容至1L。
配好的溶液应尽可能避免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
四周后应重新制备。
注:3.2、3.3所用水应预先煮沸(15~30)min,除去溶解的CO2,在冷却过程中应避免与空气接触,以防止CO2污染。
上述村准缓冲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PH值如表1所示。
表1 标准缓冲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PH值4 分析步骤4.1电极的准备4.11新玻璃电极或久置不用的玻璃电极,应预先置于PH4标准缓冲溶液中浸泡一昼夜。
使用完毕,亦应就在一述缓冲溶液中浸泡,不要放在试剂水中长期浸泡。
使用中若发现有油渍污染,最好放在0.1mol/L盐酸、0.1mol/L氢氧化钠、0.1mol/L盐酸循环浸泡各5min。
综合实验--循环水试验部分
![综合实验--循环水试验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a6b19fd228ea81c758f57839.png)
综合实验-循环水试验部分一、实验目的水的循环使用是我国节水战略的基本国策之一。
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地蒸发浓缩和反复接触空气,杂质含量升高,系统设备的结垢、腐蚀和微生物故障频率增加。
水的浓缩倍数越高,节水效果越明显,但对设备的危害性也越大。
为了将循环冷却水质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需要投加水质稳定剂、排污和补充新鲜水。
通过一周试验,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从事水处理工程的动手能力。
(2)综合运用水处理单项技术、腐蚀速度监测技术和水质检测技术能力,了解传热、传质过程。
(3)系统地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数理统计计算能力。
(5)化学故障的诊断与预防能力。
(6)协调各技术部门的组织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实验室给定条件下,用常压下饱和水蒸汽为传热介质,根据生产实际流速、流态、水质、金属材料、换热强度、浓缩倍数、加药量和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等主要参数,进行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通过水质监控、经典腐蚀挂片,污垢热阻和污垢黏附速度的测定,以及污垢成份分析,试验数据的数理统计,旨在判断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工作状态。
可根据以下指标判断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状态:(1)防腐指标:①腐蚀速度:碳钢<0.125mm/a,铜合金<0.005mm/a。
②无点蚀。
(2)防垢指标:①ΔA<0.2。
②粘附速度(mcm):0~15(很好);15~30(好);30~40(允许)。
③污垢热阻:<(1.72~5.16)×10-4(m2·K/W)。
(3)微生物控制指标:①异养菌:<5×105个/mL。
②粘泥量:<4mL/m3。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一)循环冷却水动态试验系统本实验系统由两套循环冷却水装置组成,可模拟生产过程的两种运行工况。
(1)蒸发器:用电加热除盐水的方法,产生蒸汽。
由预定的换热器传热端差控制加热器功率。
(2)换热器:为管式表面式换热器,管外为饱和蒸汽,管内为冷却水。
水循环地理实验报告
![水循环地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86d5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5.png)
水循环地理实验报告引言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重要的自然循环过程之一。
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对于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水循环过程,观察和理解水循环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模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观察和理解降水、蒸发、蒸腾和渗透等水循环过程;3. 探究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1. 实验用水槽;2. 温度计;3. 刻度尺;4. 水杯;5. 蒸发皿。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实验用水槽,用刻度尺测量水槽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下来。
2. 将水槽中注满水,并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
3. 在水槽中放置一个蒸发皿,并标明为"淡水海洋"。
4. 在水槽边缘放置一个水杯,并标明为"陆地"。
5. 将实验装置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同时等待一段时间,记录下水温变化的情况。
6. 定期测量和记录水槽水位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1.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蒸发皿中的水在一段时间后逐渐消失,形成水蒸气。
2. 同时观察到水槽中水位逐渐下降,说明有一部分水被蒸发掉了。
3. 在水槽边缘的水杯中,可以观察到水滴逐渐减少,说明有一部分水被渗透到地下。
4. 注意到在特定的条件下,如温度升高或光照充足,水蒸发和渗透速度会加快。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水循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1. 降水:实验中用实验装置模拟了降水的过程,即水从空中下降到地面,形成淡水海洋。
2. 蒸发:通过观察蒸发皿中的水逐渐消失,可以理解蒸发过程,即水转化为水蒸气并释放到空气中。
3. 蒸腾:观察到水槽水位逐渐下降,说明有一部分水被蒸腾到空气中。
4. 渗透:在水杯中观察到水滴逐渐减少,表明部分水被渗透到地下。
结论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不可或缺的循环过程。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水循环过程受到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工业冷却循环水实验报告
![工业冷却循环水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c5db2e453610661ed9f4ed.png)
实验报告中国灵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九年十月实验报告1.概述本方案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以下简称GB/50050-2007)规定的原则和标准进行拟定。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2.水质稳定指数判断2.1水质数据2.2水质评价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分别对其朗格利尔(Langlier)饱和指数和雷兹纳(Ryzner)稳定指数判定:2.2.1 Langlier饱和指数(SI)饱和指数ISI为系统补充水实测PH值与碳酸钙饱和时PHs之差值,即:SI=pH-pHs;pHs=(9.7+A+B)-(C+D)2.2.2 Ryzner稳定指数(I R)由于碳酸钙饱和pHs是根据平衡理论推导出来的,对实际作用中各种复杂因素考虑不全面,没有考虑结晶、电化学过程和水中胶体影响,而且把碳酸钙即作延缓腐蚀又促进结垢来考虑,所以水质腐蚀和结垢问题应该将饱和指数SI与稳定指数I R配合作用,用来分析循环冷却水补水系统和在不同浓缩倍率下的水质结垢或腐蚀倾向。
I R=2pHs-PH;pHs=(9.7+A+B)-(C+D)则:为了对循环水浓缩后的水质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在实验室蒸发浓缩原水,后测其水质情况,并计算出相应的L、R的质。
从取回水样分析数据看该补水在水温为45℃时属于结垢型水质,当补水浓缩到3.5倍时系统将严重结垢;又因结垢和腐蚀是相互关联的,在高浓缩倍率下运行时由于含盐量的升高,腐蚀性离子Cl-、SO42-、NH4-等也相应升高,易使腐蚀加剧,且结垢严重时易产生垢下腐蚀,故高效的阻垢缓蚀剂和良好的管理水平,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
因此我们在配方筛选是主要侧重于选择性能优良、对钙容忍度高、阻垢能力较强的阻垢分散剂。
但水中存在溶解氧等因素,也有可能对金属结构产生腐蚀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在考虑水处理整体方案充分考虑阻垢的同时,也综合考虑对系统缓蚀的治理。
循环水养殖系统虚拟仿真实验
![循环水养殖系统虚拟仿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6ef2e7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5.png)
循环水养殖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循环水养殖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和实验的方法。
通过建立一个虚拟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在计算机中进行各种操作和实验,以模拟真实的养殖环境和过程,从而提供一个安全、经济、高效的研究和实验平台。
一、循环水养殖系统概述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将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在封闭容器中进行养殖的方法。
该系统通过循环水流来维持鱼类生活所需的氧气、食物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水池、过滤设备、氧气供应设备、温控设备等组成部分。
二、虚拟仿真实验的意义1. 提供安全性: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可以避免因操作不当或意外情况导致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2. 节约成本:传统的养殖实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和材料,而虚拟仿真实验只需在计算机软件上进行,大大降低了成本。
3. 提高效率: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快速进行多次实验,对不同参数和操作进行模拟和优化,从而提高养殖效率。
4. 便于研究:虚拟仿真实验可以模拟各种环境条件和养殖过程,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灵活的平台。
三、循环水养殖系统虚拟仿真实验的关键技术1. 三维建模技术: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将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精确建模,并在计算机中进行呈现。
2. 流体力学仿真技术:利用流体力学仿真技术,对循环水流动进行模拟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水流运动方式和速度。
3. 数值计算方法: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养殖过程中的氧气供应、饲料投放、废物处理等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
4.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用户带入到一个逼真的养殖环境中,并提供交互式操作和观察功能。
四、循环水养殖系统虚拟仿真实验的步骤1. 系统建模:根据实际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三维建模,并设置各个组成部分的属性和运行参数。
2. 流体力学仿真:利用流体力学仿真技术,对水流动进行模拟和分析,确定最佳的水流运动方式和速度。
3. 参数优化: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氧气供应、饲料投放、废物处理等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以提高养殖效率。
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优化方法实验分析
![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优化方法实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ab9b7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8.png)
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优化方法实验分析摘要:随着电力行业改革的深入,提高机组经济性已成为火电厂成本核算的关键,如何提高机组经济性是电力行业需要探讨的问题。
机组的运行经济性不仅与主要设备(包括锅炉和汽轮机)有关,还与辅助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态有关。
在火力发电厂中,循环水泵的耗电量占很大比例。
因此,循环水泵能否经济运行对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论述了循环水泵优化运行的原理和方法。
并针对现场试验中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如何取得良好的效果进行实验分析。
关键词: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优化方法;实验分析;循环水泵是电厂的主要耗能设备之一。
例如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600MW 机组循环水泵电耗占厂用电的15%~25%,占发电量的0.5%~1.3%。
在电厂运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试验研究循环水泵的最佳运行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技术人员收集整理了循环水泵在不同负荷、不同循环水温下的启停数据,基于耗差分析理论,找到了电厂易于实现的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优化方法。
1循环水泵运行方式的概念阐述凝汽器真空度对机组供电煤耗率的影响是双重的。
运行中影响凝汽器真空的因素很多,如循环水进口温度、汽轮机排气流量、凝汽器清洁度和循环水流量。
当循环水进水温度恒定、汽轮机排汽流量恒定、凝汽器清洁度恒定时,凝汽器真空度主要取决于循环水量。
从理论上讲,增加循环水量可以降低机组背压,增加机组功率,降低供电煤耗率;另一方面,增加循环水量会增加循环水泵的电耗和供电的煤耗率。
实际上,循环水流量一般不是连续调节的,而是调节循环水泵的数量,即通过调节并联运行的循环水泵数量来改变循环水流量。
电厂循环水泵有两种运行方式:单泵运行方式和两机三泵运行方式。
由于影响机组凝汽器真空的因素很多,在电厂机组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往往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哪种运行方式,这将导致循环水的最佳运行受到影响。
在机组运行过程中,不容易通过循环水流量来增加凝汽器真空来计算机组的功率变化。
生活污水回用于炼厂循环水的实验研究
![生活污水回用于炼厂循环水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20a821bd64783e09122b8f.png)
表 1 20 09年 2— 3月份 B F 出 水水 质分 析 表 A
钙离子/ mgL ) 6 . 6 . 16 7 . 13 ( ・ 2 1 2 1 0 04 l 总碱度/ mg L ) 3 4 1O 4 7 ( ・ 0 5 O 5 5
此 外 ,又 进 行 了 5 0 L污水 除 磷 的放 大 试 验 :
试 前 正 磷 值 为 4 4 m / ,试 后 正 磷 2 0 g L . 1 gL .4m / ,
除磷 为 5 . 4 。除 磷 效果 达 到 预 期 目标 。 37 %
水 中的 总 磷 主 要 以 无 机 磷 为 主 ,其 变 化 幅 度 基 本 在 1mgL左 右 。 由 于 来 水 水 质 的 差 异 ,B F / A
关 键 词 :生活 污水
中石化 长岭 分公 司通 过 前期பைடு நூலகம்不 断加 强 循 环 水
现场 管理 和科技 进 步 , 目前 现 场循 环 水 基 本 维 持
\
7
.
1 7 2 7 2 8 3 8 1 平 均 值 3 .4 .7 . .O
在 5— 倍 的高浓缩倍数下运行 ,靠提高循环水的 6 浓 缩倍 数达 到节 水 的 目的 已很 困难 。 随着 公 司 生 活 污水 B F处 理 系统 的建成 ,对社 区部 分生 活 污 A
4O .9 l30 】.
正 磷/( g L ) O 7 O 6 O 5 3 9 3 8 19 m ・ . 2 . 3 . 6 .2 .O .3
环水的补充水 ,将大大减轻公 司节水 的压力 。因
此 ,对处理 后 的生 活污 水 回用作 为炼 厂循 环 水 场 补 充水 进行 了除磷 试验 以及 循 环水 动静 态 试 验 研 究 ,为生 活污水 的回用 提供 了技术 支撑 。
水系的水循环系统试验记录
![水系的水循环系统试验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43cf7f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8.png)
水系的水循环系统试验记录
时间:2021年4月1日
地点:实验室
实验员:张三,李四
实验内容:
1. 测量水流量:使用流量计测量实验水箱中水的流量,记录数据。
2. 确定水循环系统结构:观察水循环系统结构,确定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3. 测量水温变化: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实验水箱中水的温度变化,记录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
1. 测量水流量:
时间流量(L/min)
9:00 5.2
10:00 4.8
11:00 5.0
12:00 4.9
13:00 5.1
2. 确定水循环系统结构:
水循环系统主要部件包括水箱、水泵、水管、散热器、水塔等,水箱作为储水容器,水泵负责循环水流,水管连接各个部件,散热器用于散热降温,水塔用于增加空气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3. 测量水温变化:
时间温度(℃)
9:00 18.5
10:00 20.0
11:00 22.2
12:00 23.0
13:00 24.5
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记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水流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波动不大,平均值约为5L/min。
2. 水循环系统主要的部件包括水箱、水泵、水管、散热器、水塔等,每个部件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整个系统相互协调,保证水的循环和散热。
3. 实验水箱中的水温随时间逐渐升高,与室温和外界环境温度有关。
水循环系统通过散热器和水塔等部件将水温降低,维持水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实验过程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验-循环水试验部分一、实验目的水的循环使用是我国节水战略的基本国策之一。
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地蒸发浓缩和反复接触空气,杂质含量升高,系统设备的结垢、腐蚀和微生物故障频率增加。
水的浓缩倍数越高,节水效果越明显,但对设备的危害性也越大。
为了将循环冷却水质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需要投加水质稳定剂、排污和补充新鲜水。
通过一周试验,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从事水处理工程的动手能力。
(2)综合运用水处理单项技术、腐蚀速度监测技术和水质检测技术能力,了解传热、传质过程。
(3)系统地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数理统计计算能力。
(5)化学故障的诊断与预防能力。
(6)协调各技术部门的组织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实验室给定条件下,用常压下饱和水蒸汽为传热介质,根据生产实际流速、流态、水质、金属材料、换热强度、浓缩倍数、加药量和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等主要参数,进行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通过水质监控、经典腐蚀挂片,污垢热阻和污垢黏附速度的测定,以及污垢成份分析,试验数据的数理统计,旨在判断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工作状态。
可根据以下指标判断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状态:(1)防腐指标:①腐蚀速度:碳钢<0.125mm/a,铜合金<0.005mm/a。
②无点蚀。
(2)防垢指标:①ΔA<0.2。
②粘附速度(mcm):0~15(很好);15~30(好);30~40(允许)。
③污垢热阻:<(1.72~5.16)×10-4(m2·K/W)。
(3)微生物控制指标:①异养菌:<5×105个/mL。
②粘泥量:<4mL/m3。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一)循环冷却水动态试验系统本实验系统由两套循环冷却水装置组成,可模拟生产过程的两种运行工况。
(1)蒸发器:用电加热除盐水的方法,产生蒸汽。
由预定的换热器传热端差控制加热器功率。
(2)换热器:为管式表面式换热器,管外为饱和蒸汽,管内为冷却水。
(3)换热管:以被测试管为换热管,尺寸:Φ10×1,几何长度mm,受热面长度mm;材质:HSn70-1A,不预膜。
冷却水进口和出口的温度既可就地抄录,也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
(4)冷却塔:以塑料球为填料,引风机强制通风,受热冷却水与空气呈逆向流动。
引风机由预定的冷却塔传热端差控制启停。
(5)循环水泵:在控制柜上操作,就地手动调节流量。
(6)排污补水:在控制柜上操作,自动排污补水。
(7)腐蚀挂片。
①铜监视片:长×宽×厚约为××;材质:HSn70-1A,不预膜;安装位置:测试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各2块。
②水侧铁监视片。
尺寸:长×宽×厚约为××;材质:A3,不预膜;安装位置:测试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各2块。
(8)水汽额定工况:①冷却水保有水量:约60kg。
②冷却水流量:180±0.5L/h(相当于测试管内流速1m/s)。
③冷却水循环1次所需时间:20min。
④测试管出口温度:45±0.3℃。
⑤测试管进出口温差:10℃。
⑥饱和蒸汽温度:100±1℃。
⑦浓缩倍数:用Cl-指示浓缩倍数,并参考电导率和SiO2的浓缩倍数。
浓缩倍数从开机后1.0逐步上升至3.5~4.0,然后稳定运行至试验结束。
⑧排污控制:当冷却水监测指标连续2次(第2次为确认)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则应弄清情况后加大排污量:浓缩倍数K>4.0;ΔA>0.2;循环水“Ca2++全碱度”(以CaCO3计)>1150mg/L。
⑨排污方式:设置排污时间后自动排污,排污水量须统计。
⑩pH控制:当循环水pH>9.0时应考虑加酸,以降低循环水碱度。
(二)其他(1)电导率仪,1台。
(2)小硅表或754分光光度计,1台。
(3)有关硬度、碱度、Cu、PO43-、Cl-等成分的分析药品。
(4)pH计,1台。
(5)A3、HSn70-1A标准试片,各10片。
(6)电子天平(精度0.0001g),1台。
(7)清洗试片的专用酸、碱,无水乙醇,各500mL。
(8)水质稳定剂,100mg/mL的WUWS2-2006,500mL。
(9)固体清洗剂,12kg。
(10)乌洛托品,2kg。
(11)烘箱,一台。
(12)1mol/L的硫酸,500mL。
(13)聚四氟胶带,1卷。
(14)手电筒,1个。
四、试验方法(一)试验用水以长江自来水为补充水源,在浓缩倍数3~4倍条件评价系统的运行状态。
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分析自来水质,检测项目见表1。
(二)水质稳定剂用量(1)启动投药:一次按保有水量计投入剂量为40mg/L的WUWS2-2006。
(2)运行投药:根据循环冷却水总磷含量(以PO4计)调整加药量。
循环水总磷含量控制值为6.5~7.0mg/L。
(3)运行加药方式:直接将WUWS2-2006投入到补充水箱中,搅匀。
(三)试验步骤3.1 动态模拟试验系统的清洗(1)将旧试管安装在动态模拟试验系统的蒸汽发生器内,连接好系统。
(2)1#、2#凉水池注满自来水,各加入固体清洗剂3kg和乌洛托品0.5kg。
(3)冷凝器注满除盐水。
(4)加热器关闭,启动有关水泵,循环清洗6h后排污,用自来水彻底置换,直至池中水浊度≯5NTU 、pH 为7~8。
(5)换下旧试管,进入下一步操作。
3.2 新试管、试片的准备与安装(1)检查试管外壁镀铬是否完好(厚 微米),准确测量其有效长度、计算其内表面积,用无水乙醇清洗其内外表面,干燥至恒重(两次重量误差0.3mg ,准确至0.1mg ),记录试管重量,置于干燥器备用。
(2)选用标准腐蚀试片,用卡尺测量长、宽、厚后,用无水乙醇清洗,然后干燥至恒重,记录试片重量,置于干燥器备用。
(3)将新试管用连接管接好,缠好聚四氟胶带,保证其密封性良好。
把新试管安装在动态模拟试验装置的蒸汽发生器内,接好各接头,保证无水渗漏。
(4)向1#、2#凉水池中各注入试验用水约60L ,根据实际注水量,加入剂量为40mg/L 的WUWS2-2006,搅匀。
(5)向1#、2#补水箱各注入试验用水约30L ,根据实际注水量,加入剂量为10mg/L 的WUWS2-2006。
(6)启动动态模拟试验装置的循环泵,确认无水渗漏后关闭循环泵。
3.3 开车(1)设置电源控制柜的温度、程控时间等有关参数。
(2)启动计算机,准备采集温度、时间数据。
(3)开蒸汽发生器电源,进行加热。
(4)当蒸汽发生器内热水温度达50℃时,开启循环泵,调节到规定流量,迅速升高锅炉温度,直至产生饱和蒸汽。
(5)调整和控制好流量、温度等参数,使之达到正常运转。
(6)待蒸汽温度和冷却水流量达到规定值,并稳定2~6h 后,每隔15~30min 记录冷却水进口、出口的温度和蒸汽温度共8次(应严格将流量、进口温度、蒸汽温度控制在规定值。
用数理统计方法舍去其中异常值,求出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污垢热阻的依据。
(7)按式(1)计算试验管的污垢瞬间热阻r 。
⎪⎪⎭⎫⎝⎛----''-=in out inin out in p i t t t T t t t T RC l d r 003600π (1) 式中,r —瞬间热阻,m 2·K/W ;d i —试验管内径,m ;l —试验管的有效换热长度,m ;R —试验管中冷却水流量,kg/h ;C p —水的热容量,4186.8J/(kg ·K) ;T 0—蒸汽温度,K ;in t —清洁试验管时冷却水进口温度,K ;out t —清洁试验管时冷却水出口温度,K ;in t '—非清洁试验管时冷却水的瞬间进口温度,K ;outt '—非清洁试验管时冷却水的瞬间出口温度,K 。
初始运行阶段不排污,当浓缩倍数达到3.5以后开始排污。
之后,根据实时监测的浓缩倍数,调整排污水量,以维持浓缩倍数在3.5~4.0范围内。
3.4 正常运转(1)严格控制和按时记录热介质温度、循环水流量和换热试管进出口温度等工艺参数。
(2)试验中经常对热水浴的恒温控制、凉水塔风机、补充水、排污系统、循环泵的流量计等进行检查与调整。
(3)试验中循环水的分析项目频率见表2。
(4)每隔2h 抄录一次温度、流量数据。
(5)每隔1h 调整一次调整流量。
(6)每10~15min 自动采集一次温度。
3.5 正常停车(1)试验结束后,应先停运加热器。
(2)继续保持水循环,直到加热器冷却后,停运有关水泵,关闭所有阀门。
(3)关闭控制柜总电源。
(4)放掉试验装置内存水(冷却水和除盐水)。
(5)参照3.1方法对试验装置进行清洗。
(6)放掉试验装置内存水。
(四)试管试片的后处理(1)小心取出试管和试片,观察记录外观,照相存档。
(2)将试管和试管在105±5℃干燥至恒重,记录其重量。
(3)试片清洗:先用软刷除去试管和试片表面软垢,然后依次进行酸洗→水洗→碱洗→水洗→吸干水份→无水乙醇清洗→干燥→恒重。
(4)称量清洗后的试管和试片重量。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整理(1)污垢热阻:①整理污垢热阻试验记录。
②绘制污垢热阻图。
③给出结论,包括运行过程中污垢热阻的波动范围、平均值,以及与经验值对比,评价系统结垢状况。
(2)黏附速度:①计算试管、试片的污垢黏附速度。
②给出结论(根据经验值评价等级)。
(3)腐蚀速度:①计算试管和试片腐蚀速度。
②绘制冷却水铜含量经时变化曲线。
③整理试管和挂片的形貌观察结果。
④给出结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1995)评价系统腐蚀状况。
六、故障处置预案按表3故障预案消除故障。
七、安全提示(1)不得在系统通电情况下拆卸和安装试验装置,以免触电。
(2)不得在锅炉尚未冷却的情况下排放除盐水,以免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