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合集下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和思想发展具有极大的特点和价值。

在这一时期,文化和思想逐渐从老传统式的延续中走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并且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发展中可以延续到今天。

一、文学和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是这一时期最活跃和最富有特色的领域之一。

在这一时期,文学和艺术兴起了许多新的流派和风格,例如田园诗、乐府诗、小说、壁画等等。

田园诗是一种讴歌自然、崇尚田园生活的诗歌形式。

这种诗歌的产生和兴起与当时社会和政治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田园诗歌成为人们心灵的寄托和安慰。

代表作品包括《山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乐府诗是另一种流传广泛的诗歌形式,其特点是以民间的歌谣、乐曲为基础,以大众的语言表现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感。

其代表作品包括《木兰辞》、《长恨歌》等。

小说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小说的黄金时期,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艳情小说、仙侠小说等流派。

其中,艳情小说最为著名,例如《董小宛传》、《西厢记》等作品。

壁画是当时中国艺术的一大特色。

这一时期的壁画多样丰富,内容取材广泛,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这些壁画的主要载体是政府机构、宫殿、寺庙等建筑物,例如五台山壁画、云冈石窟等。

二、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征,包括学问、道德、宗教等方面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特别是学问方面,出现了士族文化和佛教文化两个主要的文化潮流。

士族文化表现为一种以士人为主体的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延续。

士族文化的主要表现是诗词、文章、论文等,反映出当时士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观念。

士族文化的代表人物有左思、陶渊明、谢灵运等。

佛教文化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结果。

在这一时期,佛教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逐渐扩大,同时,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也逐渐展开。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主要表现为佛教经典翻译、佛教艺术、佛教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下面是有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欢迎参阅。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1)经济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2)民族大融合;(3)前代秦汉文化的基础;(4)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5)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2、南北朝佛教的盛行:佛教盛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兴盛起来。

(1)佛教盛行的原因:第一: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的盛行提供了相应的社会土壤,苦难中的民众容易接受宗教,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第二:佛教本身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用来世的幸福来麻醉痛苦中无以聊生的广大劳动人民,使人民容易受到宗教的欺骗和麻痹。

第三: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稳定人民情绪,一些政权的统治者提倡支持佛教的传播,修建了大量的佛寺,为佛教的传播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佛教兴盛的表现:第一:上至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信奉佛教,人数众多。

第二: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第三:佛教寺院在政治上势力很大,而寺院经济又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

(3)佛教的影响:第一: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第二:佛教没有把人民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反而由于佛教的盛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第三:出现了反佛的思想。

其中以范缜最为突出,其作品《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对人民进行欺骗的实质。

3、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突出特点(1)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2)思想界异常活跃。

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3)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文化多元化时期,历时约四百年。

由于社会变革,统一的中央政权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面貌,在土地、民族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呈现出丰富的多元性。

一. 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个时期内,汉族占主导地位,但同时也有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此时期出现、独特发展。

其中,北方在南北分裂的影响下民族的移动、融合,这对文化多元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的魏晋南北朝中,南方多说闽语,北方则多说汉语。

此时期,还有乌桓人、匈奴人、非南方的越人、西域人、突厥人等在中国境内加入了中国文化的大家庭,充实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造福了后世。

二. 多元的思想文化在这个时期内,桑弘羊以《劝学篇》为代表的学术思想体系被创立,儒家思想经历了个性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过程。

同时,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在这个时期内也很活跃,佛教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尤其是北方地区盛行。

而在文学艺术方面,武则天时期的宫廷诗歌尤为闻名,掀起了“斗诗”热潮,接着唐朝诗人的诗歌,包容了各种民族和地区的文化融合,也为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 多元的宗教信仰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最为广泛的时期之一。

经过佛教的传播和融合,中国的文化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诸如新罗、长寿寺、石窟寺、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文化遗产物之精美壮观,均反映了佛教融于中国文化之过程。

四. 文化多元性的影响南北朝时期呈现出的多元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形态,对后世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以及文化持续发展都生产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传承了汉族民族的文化,吸取了外来民族的文化,又不失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不仅为后世文化的兴盛和繁荣,也给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最后,魏晋南北朝就是文化的多元化的一个缩影,它通过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使文化多元化、多面向发展,展示出中国文化的开明和包容态度,在今天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文化特点,欢迎参阅。

魏晋南北朝文化特点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突出特点⑴科学技术成就突出。

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⑵思想界异常活跃。

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⑶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

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

⑷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

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炯异。

文化成就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是文言小说。

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

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

作品的数量也已相当可观。

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

它们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

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南北朝文学——作品选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

综观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

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代前期臻于鼎盛。

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

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

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这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

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多元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多元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多元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一、墨家文化的兴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墨家文化逐渐兴起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墨家文化最初由墨子创立,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战争以及道德上的偏见。

其思想和行动受到了一部分人的追求与推崇,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态。

二、道教文化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道教起源于“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与达到超脱人间的境界,大力宣扬“真我”、“天道”等思想,许多流行的诗歌、歌谣也表达了这种精神。

道教文化在民间流传着“道教公案”、“河洛道家”等文化现象。

三、佛教文化的兴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传入,使得中国文化产生了中国化的转变,这种文化变迁并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融合,为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佛教文化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四、诗歌文学的繁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文学繁荣。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王羲之、谢灵运、王勃、杜牧等一批文学大家,他们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赋、诗、传记,还有其他类型的文学创作。

这些文化人士,通过诗歌文学创作表达了对社会风尚、政治思想、人生观念等方面的追求和思考。

五、经学文化的发展经学文化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

道教、佛教、儒家是中国历史上三种主要的思想体系,而儒家文化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儒家思想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具有承传、代代相传的特点。

追求真理、崇尚仁义等思想贯穿了整个儒家文化,这种文化既为社会制度、文化文明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代指引了道德标准。

最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多元化,让中国文化更加富有生命力和活力,拓展了文化的边界,为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正是这种文化的多元化,造就了中国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头,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和参考的机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及其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及其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及其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这段时间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思想、艺术、文学等多个方面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及其演变。

一、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经济的繁荣,文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个时期的文化特征表现在「玄学思想兴起」、「文人墨客纷纭崛起」「佛教文化的传入」三个方面。

1. 玄学思想兴起玄学思想的盛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

玄学思想主要是自道家和儒家思想演变而来,着重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互通、内心性灵。

许多历史名人都深受玄学思想的影响,如王弼、郭象、嵇康、王羲之。

他们在学问上都取得了精深的造诣,也为后人开启了玄学思想的大门。

2. 文人墨客纷纭崛起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墨客大量涌现,他们都是多才多艺的精英人物。

他们不仅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所成就,同时在哲学、历史学、政治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为中国文化贡献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七子」(王羲之、阮籍、嵇康、谢灵运、阮嗣宗、陶渊明、潘复),他们对于魏晋文化的发展和承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佛教文化的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被大量引入中国并在当时的社会中快速普及。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碰撞,导致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思潮。

由于佛教对于自我、内在、超自然等领域的思考,对当时的玄学思想演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是文化的盛行期,也是思想思潮的大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的思想包含了哲学思想、宗教思想、儒学思想等诸多方面。

其中,儒学思想的兴起和发展尤为显著。

1. 儒学思想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成为了主流,儒家经典被广泛学习和传播。

主要体现在「七子之学」、「新儒家」、「道统之争」三个方面。

(1)七子之学七子指的是「王羲之、阮籍、嵇康、谢灵运、阮嗣宗、陶渊明、潘复」这七位文学家。

他们在儒学思想上所研究的内容,被後来的世代称为七子之学。

七子之学是汉唐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强调个人修养、废弃权威、重视自然等,对於魏晋时期及後期儒学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
四、大放光彩的艺术
7.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得到全面发展,原因很多,如:统治阶级
的推崇与重视;对秦汉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社会生活的需要等等. 尤其是在书法、绘画、石窟雕塑等方面。请你结合教材归纳各方 面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领域
代表人物
成就
成就特点、意义
5.教材中提到的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要主张是什 么?
①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 范缜 北魏太武帝 北周武帝 ②主张: 范缜:在<神灭论>中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 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亡精神也就消失了. 北周武帝:没收寺院财产,让僧尼还俗,焚烧佛经、捣毁佛像等。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领域,成就,代表人物,成就和意义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页,归纳出道教发展的基本线索?为道教发 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这一时期道教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的原因吗?
4.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5.教材中提到的反佛灭佛的代表人物是谁?主要主张是什 么? 你能分析出统治者既兴佛又灭佛的原因吗?这样做 不矛盾么?你怎样认识北周武帝的灭佛的措施?
成就特点、意义
运用极限理论:
比外国早近1000年 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 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 业生产经验等,该书 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 整的农书。
数学
农学
贾思勰
《齐民要术》
地理
裴 秀 郦道元
《禹贡地域图》 《水经注》
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全面系统介绍自然、 经济地理情况
祖冲之: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 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 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 好学,刻苦实践,...祖冲之在数 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 的计算.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包括了从220年到589年的时间段,历时近三百年。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社会变革,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文化成就。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文化特点1. 文学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文艺创作。

在文学方面,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陶渊明、嵇康、谢灵运、陆机、阮籍等。

他们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各个领域,并通过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深度,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 思想启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杰出思想家如王充、嵇康、阮籍等,对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

他们的思想对后世的思想启蒙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艺术创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艺术创新程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雕塑、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涌现出了很多新颖的艺术作品。

尤其是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科技进步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成就,如王导发明的“游戏鸟”,表现了中国古代赛艇技术的成就;北魏时期,邢立达发明了可移动铁印,提高了中国的书法水平;南朝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也是一部以散文的形式表现社会现象和人物性格的杰出之作。

5. 文化多元魏晋南北朝期间,中国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北方汉族文化、南方吴越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多种因素在此时期交融,互相影响,促进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二、文化影响1. 引领文化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和成就直接引领了后世的文化发展。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玄学与佛学的兴起,对中国的哲学、宗教、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时代。

2. 传承文化遗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为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遗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与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与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独具特色的思想和文化因此崛起。

本文将从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和文化。

一、哲学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家和学派,他们的理论和思想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道家和佛教三大思想流派。

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被称为新儒家。

他们重视天人合一、仁爱道德和敬天爱民,主张“道、德、言、行”相合,推崇“中庸之道”。

禅宗的创始人韦诺和后来的南北朝佛教思想家郦道元、慧远等都曾受过新儒家的影响,他们致力于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起来,提出了许多新的哲学思想。

道家思想在此时期得到了更深的发展,提出了“无为而治”、“自然而然”等核心思想,强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自力更生的理念。

同时道家还长期与野史、众说和治绸的做法进行着自我反思和对话,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哲学的思想内涵。

佛教思想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尤其是南北朝佛教思想家对佛教的诠释和理解,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输和扩散。

二、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一个时期,富有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不仅丰富了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也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创作热潮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盛事,当时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诗人,如曹操、陶渊明、刘义庆、陶潜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形式多样,而且主题也十分丰富,描绘了社会生活、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考方式和审美体验。

除了诗歌创作外,散文和小说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的散文对传统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人物和作品,如《世说新语》、《列仙传》、《太平广记》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事实记载方面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在人物塑造、情节布局、表达风格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资料.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资料.

其所在朝代是
A.郦道元、北魏
B.裴秀、西晋
C.徐霞客、明朝
D.李诚、宋朝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下列哪些科技成就最能够推动当时
社会经济的发展
A.地理学的发展
B.圆周率的发展
C.农学的重要成就
D.医学的发展
4.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传播的社会条件有 ①社会动荡②佛教有欺骗性③人民饱受战争之苦④统 治阶级的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A.民族特色
B.宗教特色
C.士族特色
D.市民特色
萧梁 陶弘景 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 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佛教 魏晋南北朝 佛教盛行与反佛灭佛 哲学 南朝 范缜 《神灭论》
齐梁
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什么盛行?有何表现? 产生什么影响?
佛教盛行
①社会动荡不安;②佛教教义的欺骗性; 原因: ③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 表现:①信佛人多;②僧尼多、寺院多;③寺院经济占
(四)大放光彩的艺比术欧洲早近1000年;著《缀术》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 的农书
地 西晋 裴秀 《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一部历史、地理、文学

价值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二)哲学与宗教
领域 时期 人物 概况 道教 东晋 葛洪 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
7.汉字书法发展的顺序是 ①篆书 ②楷书 ③行书 ④隶书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8.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佛教盛行,民族关系融洽。 与这三种社会现象相关的文化成就有
①《齐民要术》 ②《木兰辞》
③《洛神赋图》 ④《神灭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共4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共4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共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篇一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学习重点科学技术成就;文学艺术成就;佛教的传播与反佛斗争。

疑难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

这一时期战乱连绵,人民深受战乱之苦,渴望得到解脱,统治阶级也需要用佛教麻痹人民,因而佛教盛行。

随着佛教盛行,南方出现一些佛寺,北方出现一些石窟,宗教画成为盛行的艺术形式;范缜的无神论思想则是对佛教盛行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的批判;陶潜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则是对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导致政治黑暗的控诉与否定;《齐民要术》和《敕勒歌》则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与生产恢复发展的反映;北方民歌《木兰辞》正是北方战乱的写照。

基本训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破坏和阻滞了文化的发展,但我们的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进取的活力,仍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科技文化。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特点的表述,较全面准确的是()①承上启下,继往开来②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③科技成就突出,思想领域活跃④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魏晋南北朝时期与秦汉时期相比,自然科学的进步最突出地体现在()A.天文、数学B.天文、农学C.农学、机械D.农学、数学3.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祖冲之最先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割圆术求圆周率的方法B.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C.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D.祖冲之精确推算出的圆周率比外国早近一千年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迷信盛行,思想领域斗争激烈。

据此回答4~7题4.将道教教义和儒家思想相结合,使道教成为统治阶级工具的是()①东汉张角②东晋葛洪③三国曹不兴④萧梁时陶弘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5.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空前盛行的原因包括()①社会动乱,人民饱受战乱痛苦②佛教的欺骗性③统治阶级的提倡、支持④佛教盛行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间发生了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而这些变革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形态,也对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思想、文学艺术和学术思潮三个方面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

一、文化思想的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变革的关键时期,各种观念和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碰撞,不同的学派相互借鉴、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思潮。

首先,佛教的传入对当时的文化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由外国传入,对中国的宗教、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强调个人修行和解脱,与当时儒家学说的人伦道德有所不同,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中国文化思想产生了一定冲击。

其次,道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兴盛发展。

道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个人修行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同时,道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哲学观点和思想理念,对中国文化的演进起到了推动作用。

最后,玄学兴起成为此时期的一大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不仅在思想上对佛教和道家产生了融合与改造,同时也在文化上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文学艺术的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经历了从士大夫文化到文人文化的转变,表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们以“诗酒之乐”为乐,追求生活的闲适和自由,通过吟咏诗词来抒发内心情感。

其中以陶渊明和陆机最具代表性。

陶渊明以田园诗著称,他们的作品独具风格,流传至今。

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提倡捧心写作,更加关注作品的个性表达。

文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更加注重情怀和意境的描绘,注重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他们通过描写个人情感、表达社会现实等方法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形成了独特的文人风范。

最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出现了种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比如,散文逐渐流行,并形成了散文化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在文化领域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入手,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一、文化多元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族群、地域、阶层的文化交汇,形成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南方比较兴盛的文艺形式有赋、诗歌和曲艺等;北方则以骈文、史传、笔记为主流。

而汉文化、胡文化、佛教文化交织,相互影响,阐述出了更为多元的文化意蕴。

二、文化开放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文化逐渐渗透进来,使得中国文化的开放程度前所未有。

由于与西域各种文化的交互,佛教也逐渐传入中国,为中国文化带来了重大影响。

佛教教义、佛经文本和佛像造像不断地从印度、西域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三、文人士大夫自秦以来的官僚文化得以延续,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流文化形式。

文人士大夫出现,摄政王、侯爵们纷纷借助自己的文化背景来升迁,曹植、嵇康、王羲之等开创了新文艺风格。

四、文化异质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异质性充分表现出来。

由于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不能固定,从各方面手段借鉴和吸收各种理念,这样的文化导致了出现大量新思潮、新文艺形式、新书籍的结果,表现了一个熟悉奇异同时存在的文化态势。

五、文化流动性此时期,文化界群星云集,文化交流亦十分流畅,像羊欢之、何晏、曹操等人便是出祖师一流的文化人,他们之间进行着坦诚而又深刻的讨论和互相学习,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文化特点鲜明、文化多元、文化浓厚、文化流动的时代。

它的文化特点,不仅从表面上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程度,更反映出了中国文化持续涵盖各种文化要素的能力,这为中国的古今文化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既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文化的成果,为世界文化和后世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欢迎参阅。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数学:①刘徽:魏晋时的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②祖冲之A.精确算出圆周率是在3.***-*****~3.***-*****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近一千年。

B.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C.运用岁差原理,测出一回归年的时间,与现代科学测定的数字只差50秒。

D.还以十万分之一的误差计算出了“交点月”的数字。

E.他发明的“千里船”,据说能日行百里。

2.农学:①北朝贾思勰,潜心研究农学,著述了《齐民要术》;②《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旱最完整的农书。

3.地理学:①裴秀A.西晋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

B.他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

②郦道元A.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B.《水经注》文笔雄拔俊秀,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

二、玄学的兴起1. 原因:一些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崇尚空谈,标榜虚无玄远,名为“清谈”。

2. 时间:魏晋之际3. 特点: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

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为“三玄。

”4. 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

5. 代表人物: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等。

6. 影响:给两汉以来僵化的儒学以新的解释,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思辩哲学的发展。

三、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1.道教的改造与发展①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

②葛洪是一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也是一位医学家。

他写的《抱朴子》涉及许多化学知识,在我国古代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它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念,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从公元220年三国魏、蜀、吴的分立开始,到公元589年隋朝建立为止。

在这近三百年光景中,历经魏、晋、南北朝等多次政权更迭。

在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土壤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新兴的社会力量快速崛起,造成了旧的文化和思想体系的崩溃。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时期,因此社会文化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文化风貌1.文化流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了多种不同的流派,包括道教、佛教、儒学和墨学等。

其中,佛教对于社会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帮助中国思想文化向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追求转变。

佛教为中国的禅宗和净土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文艺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成就也十分显著。

早期的南朝文学以楚辞为代表,以抒情和感性为主。

中期的南朝文学则以诗歌和宋词为代表,以文学批评和批判为出发点。

而北朝文学则自成体系,其代表人物有陶渊明、乐天等。

3.哲学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陶朱、儒墨争鸣、玄学流派、佛学思想和道家思想等。

在这些思想学派中,魏晋儒学对于中国的后世儒家思想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文化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在文学领域,南北朝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楚辞、诗歌、宋词等,都为后世的文学大师们提供了不竭的创作灵感。

其次,在哲学思想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影响了中国千百年的思想史,直接影响了唐宋文化的发展和儒家的荣辱兴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在佛教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学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改变和革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让中国人初步体会了一份从生死轮回中获得的自由和解放,同时佛教还为中国的禅宗和净土宗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答案:B
5.比较法:
[例4]东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和北方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有哪些异同?在文化上有哪些反应?
解析:该题为比较题,审题时思路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方面,求同存异,并寻找文化上的反映。
答案:异: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出现了北方描述战乱的民歌《木兰辞》。②北方经济破坏与恢复交替,在北魏时有较大发展,而南方处于继续开发状态,北方出现了总结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齐民要术》等,南方出现了反映经济发展的科技成就——如圆周率、文化艺术等。③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政治黑暗,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反映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道艺术,大发展,书画雕塑百花现;
曹魏时,有钟繇,字体隶书转楷书;
东晋时,王羲之,父子二人尊“二王”;
言绘画,顾恺之,善画人物传百世;
豫龙门,晋云冈,艺术宝库世间闻。
2.概念分析法:
[例1]如何理解魏晋玄学?
是魏晋时期一股崇尚老庄道家的哲学思潮。“玄学”中的“玄”字出自《老子》。《老子》第一章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的“玄”是用来形容宇宙本原的“道”的。“玄”表示深远、深奥的意思。老子哲学是探究宇宙深远、深奥的本原“道”的学问,所以魏晋时人就把老庄道家学说称之为“玄学”。当时人们不仅研读《老子》《庄子》,而且还用老庄思想来注释《周易》,因此《周易》也成了玄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人们把《老子》《庄子》《周易》三部著作并称之为“三玄”。魏晋玄学上承先秦西汉以来的道家哲学思想,并把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与道家哲学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说,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国哲学与文化思想的发展。同时,魏晋玄学对尔后东晋南北朝隋唐的佛教哲学思想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魏晋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玄学给两汉以来僵化的儒学以新的解释,从而推动了古代思辩哲学的发展。代表人物是何宴、王弼和竹林七贤。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兴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兴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迎来了繁荣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该时期的文化兴盛,包括文学、艺术和哲学三个方面。

一、文学兴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是最为重要和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乐府民歌、传承自汉魏时期的骈文和灵异小说等。

1. 乐府民歌乐府民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学形式。

乐府民歌以歌谣的形式表达人民的心声和情感,常常以民间故事和历史事件为素材,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民间的生活和情感,也反映了时代的风貌。

2. 骈文骈文是继汉魏时期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特点是行文端庄严肃,使用大量的平仄对偶和韵律。

骈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成为当时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曹操的《龟虽寿》和鲍照的《长恨歌》等。

3. 灵异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以神鬼、仙人等超自然元素为背景的灵异小说。

这些小说常常包含了寓意深刻的道德教化和社会批评,如《西游记》、《红楼梦》等。

二、艺术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其中,绘画和音乐是最为突出的艺术表现形式。

1. 绘画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主要发展出了山水画和人物画两个分支。

山水画追求表现大自然的壮丽和意境,重视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布局,其中以王羲之的《兰亭序》最为著名。

而人物画则追求形象的写实和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以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影响最大。

2. 音乐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主要是宫廷音乐和雅乐。

宫廷音乐以宴会和祭祀等场合为主要演出平台,雅乐则是以琴、瑟、箫等乐器演奏的音乐形式。

这些音乐形式注重和谐、庄重和舒缓,被视为高雅文化的象征。

三、哲学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多个不同学派的兴起。

1. 道家道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哲学学派,以道德经和老子、庄子的思想为代表。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繁荣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繁荣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繁荣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罕见的政治分裂和战乱,但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

一、文学艺术的繁荣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在文学方面,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曹植、杜甫、陶渊明等人,他们的文学作品给后世留下了深厚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在艺术方面,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黄金时期。

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以王羲之为代表,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成为后世的楷书典范。

在绘画方面,徐悲鸿曾评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时期”。

二、哲学思想的进步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思想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王充、王弼、荀子等人。

他们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哲学观点,例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等,这些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在这个时期,佛教也传入了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的传入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同时也对中国的社会文明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科技发展的进步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这个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刘徽发明了“周髀算经”,成为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另外,在医学方面,《黄帝内经》也在这个时期问世,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

四、教育制度的改革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经济衰退和政治分裂,很多原本的贵族子弟下嫁不起书借、买书,无法上进。

而后来,一些高士的出现,繁荣起了私学运动。

私学主要由文人、儒者所创办,他们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开设私塾讲授诗词、经史,培养学生的文化与人格。

在这个时期,士人之学得到了广泛普及和深入发展,整个教育制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革和完善。

这不仅使得中国的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传承与变迁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传承与变迁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传承与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个时期的文化传承和变迁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化传承和变迁两个角度来分析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演变。

一、文化传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继承汉代儒家学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说依然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南北朝时期的儒家学派被称为“七子”,其中以陆机、刘义庆、阮籍、嵇康最为著名。

这些儒家学者在经典学问、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延续汉代文艺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文艺事业也得到了继续发展。

其文艺传统继承了汉代的传统,呈现出比较丰富的多样性。

在文学方面,魏晋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文学流派——“琅琊派”,主要代表作家有陶渊明、陆机、刘义庆等。

在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大师。

3. 发扬道家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家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

尤其是道教的发展,给中国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生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庄子、葛洪、王重阳等。

二、文化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文化的崛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新兴的宗教文化。

佛教文化曾与中原文化发生激烈的对抗,但后来却得以在中国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佛教文化的传入,使得中国文化完善了宗教思想,并为后来的文化发展奠定了更广阔的基础。

2. 文化多元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这也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地理、人文、社会、政治因素都影响着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多元文化的出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开放和多元。

3. 文化的商业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商业文化的兴起时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这也导致文化呈现出商业化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教案
[基础知识]
数学家刘徽、祖冲之农学家贾思勰与《齐民要术》地理学家裴秀与《禹贡地域图》郦道远的《水经注》玄学家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葛洪、陶弘景与道教佛教传播范缜与《神灭论》私学发展《颜氏家训》范晔与《后汉书》陈寿与《三国志》诗歌发展建安文学田园诗人陶渊明骈体文民歌盛行刘义庆与《世说新语》干宝与《搜神记》“书圣”王羲之顾恺之的绘画石窟艺术音乐的融合与发展[基本理论]
1.这一时期,国家分裂,战争频繁,但由于民族融合程度的空前加强,在继续前代的基础上,科技文化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2.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强,文化领域出现新气象;
3.多种艺术形式的出现,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为后代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能力培养]
1.通过总结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分析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特点,进步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将多项成就与前代进行对比,并估量它的现实意义和世界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回纳联系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难点]
战乱时期与科技文化成就发展的矛盾分析
[教具教法]
图片,资料,讲述,结构示意图,讨论
[教学过程]
[导进新课]自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概述导进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数学
(1)刘徽,魏晋时期,提出圆周率的正确方法,运用极限理论。

(2)祖冲之,南朝,Л=3.1415926-3.1415927间,早欧洲一千年。

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

2.农学。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躲、野生植物的利用,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地理。

西晋裴秀,舆图学家,绘制《禹贡地域图》,绘图理论延用至明末。

北魏郦道远《水经注》,是综合性地理著作。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为士族辩护,消极。

名为“清谈”,将儒家《周易》、道家《老子》和《庄子》称为“三玄”,主张君主无为,活动于洛阳。

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资料]当时文人想借助道家思想使自己回回自然,摆脱现实纷争,但又不可能彻底摒弃儒家经典,由于他们都接受了儒祖传统教育。

于是出现以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的怪现象,援道进儒,儒道合流,形成魏晋时期特有现象——玄学。

汉儒重家教,师法,注重家学渊源与宗派门户之见,魏晋名士学从己出,喜欢独
立思考。

魏晋玄学家注重内在精神的自我完善,轻视外在瞬逝的功名、富贵,普遍具有内在旷达、形迹放浪的风神,正是这个时代思辨的具体化。

东晋后,玄学渗透佛教教义,南朝后,玄学与佛教结合得更加紧密,儒佛道融为一体了。

出现后人所谓“建安风骨”,“魏晋风度”的评价。

[资料]司马昭灭汉后,加紧废魏进程。

基于正统观念的士人对其专心反感,又怕遭杀身之祸,不得已玩世不恭的态度,逃避现实,明哲保身。

表面清高潇洒,内心十分痛苦。

司马氏分化瓦解,要他们公然表示合作的政治态度,山涛、阮籍、向秀不得不先后投靠。

[资料]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丰年少亚之。

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畅快,故世谓「竹林七贤」。

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

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

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唁毕便往。

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

阮既不哭,君作甚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

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

」时人叹为两得其中。

阮籍,好酒,爱读书,有客来访,喜欢之则以黑眼珠动,不喜欢则翻白眼,且不穿裤,曰“箕踞”。

其父阮禹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也是好酒,籍三岁丧父,少有济世之志,处司马天下,报国无门,苦读老庄,不能如屈原殉国,又不能如陶渊明安静下来,躬耕南山。

只好以酒以诗养生。

有一兵家之女,才貌出众,未嫁身便死,他闻听便往大哭,他不识人家,却让人莫名其妙。

籍为孝子,一日对弈,有人报丧说纯净往世。

棋友要停止,他说应先决出胜败。

下完棋后,先喝两斗酒,大叫一声,吐血数升。

母亲下葬,他又喝两斗,啃一只猪腿,大叫完了完了,又吐血数升。

晋文帝想与阮籍结为儿女亲家,他一喝醉了60天,不会说话了,文帝只好将婚事搁下。

阮籍的侄子阮咸也为七贤之一,曾与猪同饮一盆酒,深爱姑姑的婢女,竟与其私奔,阮咸弟阮孚,天天饮酒至半醉,爱拿心爱的鞋子涂蜡。

皇上大病,大臣用肩舆接他往听遗嘱。

行至半路,阮孚假装酒后尿急,下车溜了。

阮孚子弟阮修,出门就一拐杖,上挂一百枚铜钱,见了酒店就往买酒。

阮籍临死,告诫儿子,“你千万不能成为我们这类人”。

嵇康乃美男,有说“萧萧肃肃,开朗清举。

”山涛举荐他做官,他果断不往,且从此与山涛尽交,宁愿在家靠打铁为生。

阮籍可以做到“口不臧否人物”,而嵇康则全做不到。

阮籍饮酒,嵇康服药,鲁迅说,“饮酒不会羽化,所以敷衍了事,吃药可以羽化,而仙是可以傲视俗人的。

”他娶了曹操的曾孙女,是有名的美男,而曹家乃司马氏的政敌,摆脱了司马氏的求亲。

司马昭的高级谋士钟会,乃钟繇之子,“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

于户外远掷,便回急走。

”第二次钟会约文坛贤俊之士到达嵇康府上,“康方于大树下锻,向子期(秀)为佐鼓排,康扬锤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

钟起往,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往?’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往。

’”钟会朝报告,“康,卧龙也!”后来,因朋友吕安进狱,嵇康牵连进狱,钟会告:“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

昔太公诛华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负才乱群惑众也。

”“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

”嵇康上刑场时,“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

曲终,
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尽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三.道教的官方化。

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永生不老。

萧梁时,陶弘景建立神仙体系。

迅速传播的原因:当时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民生活困苦。

佛教盛行的危害: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安于现状,并广修佛寺,施舍钱财,寺院经济过度发展,与官府争夺劳力与税收。

反佛灭佛:南朝齐梁间范缜著《神灭论》,指出人的精神与形体的同一。

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曾两次灭佛。

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1.建安文学。

以曹操父子为代表,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蔡琰《悲愤诗》。

2.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回园田居》、《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

3.骈文。

南朝时。

江淹《恨赋》、庾信《哀江南赋》。

4.民歌(新乐府)盛行。

南方多描写爱情的,如《采桑度》、《子夜歌》;北方慷慨,有恋歌、牧歌或战歌等,如《敕勒歌》、《木兰辞》等。

5.小说兴起。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笔记体小说。

志怪小说产生,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

6.文学评论繁荣。

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

四.大放光彩的艺术。

1.书法。

东汉末年的蔡邕。

曹魏的钟繇将隶书转化为楷书。

东晋王羲之被称“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与《黄庭经》,与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2.绘画。

三国时的曹不兴为佛像画始祖。

东晋顾恺之擅人物画,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石窟艺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4.音乐的革新。

南方盛行的《清商乐》为中国乐与胡乐的混合。

北方《西凉乐》影响最大,还从西域引进了《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异域传来天竺乐、扶南乐、高丽乐等。

5.舞蹈。

一为魏晋南朝体系;二是十六国北朝体系。

著名的有《大面》和《城舞》。

[总结扩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上是一个动乱分裂的时期.汉民族和各个少数,在中原大地上的碰撞和融合,使得这一时期限文化显出丰富多彩的特色.诗歌方面,显示汉乐府民歌影响的建安诗坛,发展到东晋的陶渊明,使人到伟统诗歌的发展轨道.作为伟统文艺的出色代表汉字,在字形的表意功能最后完成并确立了楷书书体时,出现了第一个大书法家王羲之.顾恺之在宗教画盛行,山水画形成时期画出他独具个性的人物画杰作.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从文学上,艺术上所反映出民族融合,这一切都是为迎接唐代文化的到来而作的准备.可以到,唐代的诗歌,书法,绘画无不受到由民族融合而来的深刻影响.所以,三国两晋南北时期的诗歌,书法,绘画不但创造出了自已的伟大杰作,同时也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