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社会生活

合集下载

13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2

13第13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2

唐:宽大、艳丽

宋:质朴保守, 贴体称身
1、宋朝的统治阶层不包括 A、皇室 C、地主 B、官僚 D、中上层工商业者
2、宋朝的农民包括
①手工业者
④工商业者
②自耕农
⑤佃农
③半自耕农
A、①②③⑤
C、②③⑤
B、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南宋时,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是:
A、东京 B、大都 C、临安 D、洛阳
3.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 的学习,了解中 国的传统节日, 培养对中华民族 历史和文化的认 同感与亲和力。 培养同学间的合 作意识和团队精 神。并依据史实 初步形成物质条 件决定精神生活 的观点。
教学重点: 了解宋朝社会的乡村生活、城 市风貌。 教学难点: 通过宋代民间传统节日风俗的 学习,突出中华传统美德,感受中 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工:各种手工业者,相对自由。商:商人。行 商坐铺之人。 地位开始提高。
模块二乡村生活、城市风貌
1、乡村物质生活: 多数能维持温饱 2乡村传统节日:
3、什么是瓦舍? 如果你到宋朝的瓦舍里能看到什么? 4.宋朝有什么体育活动?
乡 村 生 活
• 1、宋朝元旦与现在的元旦有什么不同? • 2、王安石的《元日》,从中可以找到哪 些过年的形式? • 3、宋代人们过新年的方式哪些与今天的 相同? • 4、宋代除了这三大节,还有什么节日吗?
辞旧迎新 风 雨 送 春 归 飞 雪 迎 春 到
春节
立春 七夕节 元宵节 中秋节
寒食节
冬至 端午节 重阳节
城市生活的基本特征
•密集的人口
•繁忙的商业
•丰富的娱乐
•饮茶成风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绘宋朝的生活画卷: “当时,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仅相当于 洛阳的一位马夫。”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一章:宋代的社会生活1.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特点,包括城市繁荣、商业发展、文化娱乐等方面。

1.2 教学内容:宋代城市繁荣的原因和表现商业发展的情况,包括货币、市场、海外贸易等文化娱乐活动,如勾栏、瓦子等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学生讲述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宋代的科技成就2.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科技成就的特点和影响,包括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等方面。

2.2 教学内容:活字印刷的发明和传播指南针的应用和影响火药的发明和军事应用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章:元代的文化成就3.1 教学目标:了解元代文化成就的特点和影响,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

3.2 教学内容:元代文学成就,如元曲、小说等艺术成就,如绘画、雕塑、建筑等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影响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讲述、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四章:宋元的经济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经济发展的情况和特点,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

4.2 教学内容:农业发展的情况,如农田水利、耕作技术等handcraft development, such as porceln, silk, ironware, etc.商业繁荣的情况,包括市场、货币、海外贸易等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五章:宋元的社会制度5.1 教学目标:了解宋元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包括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家族制度等方面。

5.2 教学内容: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如中央集权、地方自治等科举制度的实施和影响家族制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讲述、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六章:宋代的政治制度6.1 教学目标:了解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包括中央集权、科举制度等方面。

6.2 教学内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巩固科举制度的完善和选拔人才的作用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变化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初一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果你生活在宋代,可能有的经历是①在夜市上买东西②夏季能喝到冷饮③在瓦子里看杂技④能吃到香喷喷的玉米⑤闲时看小说《红楼梦》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方经济繁荣等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

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瓦子”是北宋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可以在瓦舍内讲评书。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还有各种小贩、货郎叫卖,更增添了城市的热闹气氛,故此题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2.以茶会友,以茶入诗蔚然成风,饮茶习惯风靡全国始于()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生活的概况。

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茶在当时已经比较普及,饮茶习惯风靡全国,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3.宋朝是我国历史繁盛的一个朝代,假如你穿越时空,要去东京购买东西并观看娱乐表演,需要到()A.市B.坊C.勾栏D.瓦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的知识,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宋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4.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下图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这是因为这幅画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繁荣的商业景象。

这幅画是()。

A.《清明上河图》B.《洛神赋图》C.《送子天王图》D.《步辇图》【答案】A【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历史识图能力。

万千气象宋代社会风貌

万千气象宋代社会风貌

你怎样看待缠足?你欣赏什么样的美? 材料1: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菩萨蛮》一词中专门
赞美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 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 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材料2:缠足的后果与精美的小鞋
万千气象宋代社会风貌
宋朝衣着特点: 统治阶级由俭入奢 少数民族影响大 缠足陋习迫害深
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 士大夫的提倡 B 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C 农民的需要
万千气象宋代社会风貌
6、在宋代我们不可能品尝到的美食有
A.东坡肉 B.腊八粥 C.包子
D.香肠
7、吃饱轻松后我们打算到城内找地方投宿,那我们应
该找
A.旅店
B.邸店 C.客栈 D.客店
万千气象宋代社会风貌
8、北宋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与兄弟逛街,有个地方 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算卦、杂耍、表演等。请 问这是什么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请找找诗中所反映的北宋过年的习俗,在 你的家乡还保留这些过年的风俗吗?
万千气象宋代社会风貌
趣味探究——同样是源自两宋的习俗,为什么过春节这 样的习俗流传下来,而缠足的习惯却被人们抛弃了?
缠足——封建社会的陋俗,是对妇女的残害和压迫。 春节——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更是亲人 团聚的日子。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有扬弃的继承中华民族的
4.上海世博园中国馆这样一幅作品:它以动漫的形式 向中外游客展示了我国古代都市的繁华。请你判断这 幅作品是 A.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 B.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敦煌莫高窟的敦煌壁画

中图版第3课宋代的城市生活1

中图版第3课宋代的城市生活1

宋 五 嫂 鱼 羹
传说宋五嫂原是北宋东京人,随宋室南迁来 到临安(今杭州),以卖鱼羹为生。一天,高宗游 览湖山,听说宋嫂做的鱼羹味道极好,便宣唤她做 来品尝,结果大为赞赏,并赐金帛。从此,宋嫂生 意兴隆,成为富媪。宋嫂鱼羹用肉嫩刺少的桂鱼作 主料,蒸熟后剔去皮、骨,配上火腿、竹笋、香菇、 鸡汤等烹制而成,鲜嫩润滑,色泽悦目。
体育活动: 武术、相扑、球类、水上运动
三、丰富的节日生活
节日时戏台 前人头攒动。
A 1、下列关于北宋东京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商业活动严格限定在“市” B出现了日市和夜市 C城市中出现了“瓦舍勾栏”娱乐场所 D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区域
D 2、走在街上的宋代平民百姓,他们身上所穿的 衣服最大众化的布料是( )
A丝绸 B化纤 C棉布
D麻布
C 3、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士大夫的提倡
B达官贵人的提倡
C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
D农民的需要
4、王教授在介绍我国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
座中多次提及“瓦舍”“勾栏”,他介绍
C 的是哪一个朝代的生活( )
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唐朝
B 5、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 背景是( )
形象的展现了北宋开封的城市 风貌
——东京一日游 东京郊区虹桥
新宋门入城 大相国寺集市 酒楼品尝佳肴 瓦舍勾栏娱乐
虹桥是北宋汴京东南郊外汴河上的一座木质无柱桥, 《东京梦华录》在记述虹桥时说:“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 架,饰以丹,宛如飞虹”。虹桥下就是热闹繁华的商业区。
汴河虹桥边, 店铺鳞次栉比, 热闹非凡。
房屋: 城市以瓦房为主; 农村以茅屋为主。
家具: 靠背椅、高桌子

宋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宋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10、11两课)【复习目标】1、明确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时期、表现和原因。

2、了解和掌握宋代的社会生活。

3、学会客观评价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利与弊。

【自主复习】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0、11课的内容,找出并掌握以下内容:1、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原因。

2、宋代南方手工业兴旺的表现。

3、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

4、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何时开始的?到何时完成的?有何意义?5、分别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明宋代物质生活的状况。

6、列举宋代精神生活的表现。

【教师点拨】1、到网站/v_show/id_XODU2MDczNzI=.html播放《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宋代经济生活的状况。

2、到网站/image.cgi?w=%E5%86%B0%E8%A3%82%E7%BA%B9%E7%93%B7%E5%99%A8 &ext=&sc=img&ac=&ch=s.p.res.detail&pid=p.in.i&ic=one&imf=&scr=&ity=0&id=1&wpic= &tid=&pg=1&ie=utf-8&mc=#cid=6展示冰裂纹瓷器让学生真实地认识宋代南方手工业发展的情况。

3、到下列网站/image.cgi?w=%E5%AE%8B%E4%BB%A3%E8%B4%A7%E9%83%8E%E5%9B%BE &ext=&sc=img&ac=&ch=s.p.res.detail&pid=p.in.i&ic=one&imf=&scr=&ity=0&id=10&wpic =&tid=&pg=1&ie=utf-8&mc=#cid=10展示宋代《货郎图》让学生感受宋代商业的繁荣。

宋代的衣食住行

宋代的衣食住行
导入2 导入
现代的衣、食、住、行
让我们先看看 我们现代的服 装
女士套装 蝴蝶结女士吊带T恤 绣花女裙
导入
现代的衣、食、住、行
男士西装
男士T恤
导入
现代的衣、食、住、行
导入
导入
现代的衣、食、住、行
公寓
社区住宅楼
别墅
四合院
客机
导入
现代的衣、食、住、行
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 代 社 会 生 活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
娱乐 节日
一、服饰的变化
身份、行业
衣食住行的变化
唐代贵族妇女服饰特征
《簪花仕女图》
周昉绘,绢本纵 46 厘米,横 180 厘米。画中描写了宫廷贵妇在庭院中散 步、采花、捉蝶、戏犬的休闲生活情景。贵妇均身穿质薄袖大的对襟罗衫, 内衣有大团花纹,帔帛为轻纱。几个贵妇均高髻、蓬松,上面还插有各种鲜 花、簪钗等。她们面部也都施以浓粉并描蛾翅眉。画中反映了当时宫庭贵妇 游乐的生活和她们的衣饰特色。此画现藏辽宁博物馆。
宋代背子
宋代官员服饰
小常知识
宋官服颜色与官位:
黄——帝王专用 紫——三品以上 朱——五品以上 绿——七品以上 青——九品以上
二、宋 代 饮 食
北方: 面食 南方: 水稻 北方: 羊肉 饮
料猪肉
三、宋代的住房
地位: 住房: 农村百姓 —— 茅屋 城市平民 —— 瓦屋 贵族官僚 —— 园林建筑
• 饮茶——“斗茶”习俗和“献茶”民
六、
勾栏
临安
宋代的市民文化生活出现了商业化、通俗 化和大众化的趋势。瓦舍既是娱乐中心,又是 商业中心,娱乐活动与商业活动同时进行。勾 栏设置在瓦舍中是固定的演出场所,内设戏台 后台和观众席。这里有戏曲、杂技和武术表演, 还有艺人说书,令人留连忘返。

第11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1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1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教学设计[课标内容]①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②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间及表现;宋代农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一交子;宋代的海外贸易;宋代丰富多彩社会生活。

①概括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分析宋朝社会生产手进步促使人们日常生活发生变化的种种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比较唐都长安和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④分析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状况,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南移到长江流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组织学生以口头或文字方式描绘宋代城市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②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简表”,培养学生用图表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了解宋代在农工商业领域的领先成就,感知人类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了解宋代的日常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重点: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

[教学方法]:采用创设情境、导学、阅读观察、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谜语: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水稻)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棉花)让学生猜谜语,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氛围。

)新课学习:[板书]一、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师设问]宋代的经济重心为什么要南移?具体的表现如何?(设计意图:设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8课_宋代的社会生活

第8课_宋代的社会生活



以上反映北宋东京的电视剧场景,有的符合史实,有的不符合。请代“都教授” 指出不符合史实内容,并向导演说说理由。 小组协作:3分钟内讨论改错,1、2号同学答对加2分,打错扣1分
请小组合作黑板展示 绘制:都教授以新颖的 “外星笔记”形式画 的宋代生活的思维导 图(2分钟)
当堂练习
1、完成《探究与训练》28-30页上随堂作业110题及课后作业第8题; 知者加速:完成P32 活动探究
导演顾问:
场景一:薄雾中,田间身着黑色短衣的农民已经在辛勤劳作,一男子赶着马车带 着全家出去串门。 场景二:东京,“晓市”开始了,大街旁有卖油饼的,卖包子的。曹婆肉饼 铺用煤作燃料,炉火正旺,顾客排起了长队。 场景三:大街两旁,瓦顶平房整齐伫立着。街上人们熙熙攘攘,牛车、马车、 驴车川流不息,从人们的穿戴服饰上看不出士、农、工、商的区别。 场景四:中午,桌、凳摆放的十分整齐羊肉馆前,店小二端上热气腾腾的米饭, 饿了的男主人公正狼吞虎咽的吃着美味的羊肉。 场景五:下午在茶馆里,男主人公正在和客商边喝茶,边谈论批量购买景德镇 青白瓷的生意。 场景六:夜幕降临,夜市开张,娱乐场所“瓦舍”内游人如织,许多“勾栏” 里都热闹非凡,有踢球的、演杂技的、进行武术表演的、说书的,应有尽有。 场景七:勾栏里没有凳子,看客全都席地而坐。旁边的青果团里叫卖声此起彼伏。 场景八:男主人公在夜市闲逛,了解市场行情,购买了不少商品,花了兜里 不少“会子”。 场景九:清明节前,男主人公乘坐装有指南针的大船顺汴河而下,并到汴河北岸 的岳飞墓前凭吊。
从苏轼的诗句中,你可以看出北宋时徐州的哪些社会风貌?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温故知新
7、南方经济的发展
1、农业:宋代 苏州 、 湖州 成为南方重要水稻产区。 2、手工业:随着棉花的扩大种植,南宋时出现新的 手工行业 棉纺织业 。 3、商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北宋 时在 四川 地区 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交子 ”。 4、重心南移: 南宋 时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一、宋代社会的特点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有着自己的特点。

宋代社会主要分为两个阶层:官僚士人和庶民百姓。

1. 官僚士人阶层宋代官僚士人阶层是社会的主导力量,他们是国家的管理者和决策者。

这个阶层由于他们的地位高,享有许多特权和荣誉。

他们以文化修养和学问为标志,通过考试选拔入仕。

成为一个官僚士人需要经过严格的教育和考试选拔。

他们可以获得丰厚的俸禄和土地,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2. 庶民百姓阶层庶民百姓阶层是宋代社会的大多数人,他们居住在城市和农村,从事各种职业和生产活动。

庶民百姓阶层的地位相对于官僚士人较低,生活比较辛苦。

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农业和手工业,其中以农业为主。

庶民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的繁荣也带来了较好的生活条件。

二、宋代的城市与乡村生活在宋代,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有着不同的特点。

1. 城市生活宋代的城市生活非常繁荣。

城市是商品交流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城市内有着繁忙的商业街道和市场,人们可以购买到各种商品。

同时,城市也是文化的聚集地,有着许多学校、书院和文化活动。

人们可以获得教育和参与文化活动。

2. 乡村生活宋代的乡村生活以农业为主。

农民们在田地里耕种庄稼,养殖家禽牲畜。

农村还有着一些手工业活动,比如制作纺织品和陶瓷等。

乡村生活相对简单,没有城市那么繁忙,但也有一定的生活水平。

乡村的社区生活比较紧密,人们彼此之间有着互助和合作的关系。

三、宋代的饮食文化宋代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

宋代人注重饮食的品味和营养,各种食材和烹饪方法被广泛使用。

1. 主要食材宋代人的饮食主要以米饭为主食,此外还有面食和杂粮。

肉类食材包括猪肉、鸡肉、鱼肉等。

蔬菜水果也是宋代人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 烹饪方法宋代人在烹饪方面非常讲究。

他们使用各种烹饪方法,如炒、煮、蒸、炖、烤等。

这些烹饪方法不仅能保留食材的营养,也能让菜肴味道更为鲜美。

四、宋代的娱乐活动宋代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们有着各种娱乐活动。

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代的社会生活

1. 衣:两宋时代,麻布仍是主要衣料,南宋时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多了。

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穿衣有很大区别,着行业装;女服样式多;官民服不同。

2. 食:宋代,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

北方人多以羊肉为肉食,南方人多吃猪肉、鱼肉。

宋代开始普遍食用植物油。

饮酒之风,已十分盛行。

东京等地烧煤已很普遍。

3. 住:宋代农民多住低矮的茅屋,城市平民住瓦顶平房;贵族官僚住园林式建筑。

高脚家具广泛流行,内地人已完全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

4. 行:宋代富人多乘各式各样的轿子或马车;一般百姓以牛车、驴车为交通工具,也骑马、骡、驴。

南方水路纵横,轻舟小船是最好的代步工具。

5. 城市生活:
①东京是北宋最繁华的城市,人口过百万。

有夜市、晓市,还有专门娱乐场所的“瓦子”,里面的勾栏还可以进行舞台演出。

②南宋临安人口过百万,娱乐场所叫“瓦舍”。

市内的摊点叫行或团。

喝茶品茶是宋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斗茶图》)。

茶馆是商人交流信息、商谈生意的好去处。

中图版中国历史(七年级)

中图版中国历史(七年级)

中图版中国历史(七年级)
《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天津市耀华中学 李 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服饰、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工具,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方面。通过对宋代社会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古代诗词等资料中捕捉信息,形成历史表象的能力。

教师提问:
(1) 在画面上共发现了哪几类人?(商贾、官吏、士绅、轿夫、挑夫??)
(2) 怎么判断画面人物的身份和职业?(衣着服饰、神态、使用的交通工具等) 通过问题引出宋代服饰的特点:
(二)教与学
教师: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描述图中的风光和景象。
提问:从汴河码头的繁忙景象中,从河里来来往往的船只上体会到了什么?(宋代商业的繁荣)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商业的繁荣来源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而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的进步必然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新的变化。
学生:分组浏览《清明上河图》,观察人们的衣食住行。
2.方法与能力
运用图片、影像资料、宋代诗词等,创设宋代市井生活的场景,并通过“一日游”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经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理解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在感受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体会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

宋代的社会生活史料选辑

宋代的社会生活史料选辑

宋代的社会生活史料选辑
1、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正月九日,太宗诏曰:“士庶之间,车服之制,至于丧葬,各有等差。

近年以来,颇成逾僭。

宜令翰林学士承旨李昉详定以闻。

”李昉奏言曰:“近年品官绿袍及举子白襕下皆服紫色,亦请禁之。

其私第便服,许紫皂衣,白袍。


——《宋史·舆服志》
2、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下诏曰:“先王之法坏,胡乱中华,遂敢胡服,习尚既久,人不知耻,未知有禁,非用夏变夷之道,应敢胡服,若氈笠塾之类者,以违御笔论。


——周辉《清波杂志》
3、“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


——朱熹《朱子语类》
4、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

谓如香铺裹香人,即顶帽披背;质库(当铺)掌事,即着皂(黑)衫角带不顶帽之类。

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

——《东京梦华录》
5、据估计,开封人口最高达150万以上,比唐朝首都长安的人口多三分之一;临安人口最多达120万。

唐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十多个,宋朝则增加到四十多个。

北宋有12%以上的户口居住在城市之内。

6、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

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纳数千人。

——《东京梦华录》。

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代的社会生活

宋代的社会生活濓江中学陈荣珍本课地位及作用本课是第七学习主题《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的第三课。

课文对宋代社会生活进行了总体描述,体现了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重要主题,是中国社会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本课,对关注民生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感受宋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2.培养搜集整理资料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3.理解宋代丰富多彩的生活源自宋代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从中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懂得关注民生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衣食住行变化概况2、难点:认识宋代丰富多彩的生活源于宋代经济发展学情: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想象、喜欢直观有趣的事物。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生都来自农村,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弱,知识面较窄,学习历史的方法较少。

学法:收集整理图片,展示成果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系列宋代衣食住行的图片和《清明上河图》引入新课。

二、新授(一)分组预习、讨论整理。

1、南宋的衣料有什么变化?(衣)2、南方北方的主食有什么区别?(食)3、宋代农民、城市平民、达官贵人的住所分别是什么?宋代有哪些交通工具?(住、行)4、北宋的娱乐场所叫什么名称?(娱乐)(二)(学生展示成果)老师:1. 指导分组,明确分工。

分为衣、食、住、行和娱乐五个专题考察小组。

2. 提出要求:设计的展示活动要符合宋代生活基本史实,学生:1. 在教师指导下,各组开展专题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设计展示活动。

2. 推举两人作为活动主持人。

小组展示后,其余同学均可自由提问。

活动小结:以激励为主,大力表扬学生在课前准备中的努力,高度评价学生在课堂展示中的优秀表现,激发学生动力,增强信心。

(三)师生互动:开火车——用一个词表达对宋代社会生活的感受(四)小组探究:宋代生活为什么如此丰富多彩?(五)课堂小结:朗读歌谣“衣服款式行业异,麻布为主棉布起。

北方面食多羊肉,南方米饭肉猪鱼。

宋代的社会生活(精选4篇)

宋代的社会生活(精选4篇)

宋代的社会生活(精选4篇)宋代的社会生活篇1第8课点击新目标1、记住宋代的主要衣料;消遣场所:瓦子、瓦舍2、叙述宋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表现3、分析宋代社会生活变化之因;熟悉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链接旧学问读一读:第七课学问建构填一填:1、世界上纸币最早消失的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_2、 ______时,我国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课前小热身[同学通读全文,完成练习册学问建构课堂进行时情景创设:观赏名画《清明上河图》,说说你能从图上得到哪些信息新课解读一:宋代的衣、食、住、行认真阅读课文47——49页,填一填:1、衣:(1)、两宋时,_______ 是主要衣料(2)、南宋时,以______做衣料的人渐渐多起来。

2、食:(1)、主食:北方以___ ___为主食,南方以______为主食(2)肉食:北方以______为主,南方除吃______,还吃鱼肉(3)食用油:宋代以前多用动物油,宋代时开头普遍使用_____ (4)燃料:城乡居民多用柴,但东京等地烧_________ 已很普遍住(1)宋代的农夫多住低矮的_____,城乡居民以_____为主,(2)贵族官员多住____、_____行:(1)富人多乘_____、______;(2)百姓多乘 ____、_____ _二、城市生活剪影1、依据课文49——50页相关内容写写:(1)、北宋的东京有特地供人们消遣的场所_________(2)、南宋的临安市内有消遣场所______,城市人口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材料: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宋朝经济的富强。

“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头崇尚俭朴,重视沿袭传统,朴实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

(1)北宋社会生活与前朝发生了哪些变化?(2)变化的缘由有哪些?(3)北宋的社会生活与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有和异同?巩固提高1.赵某是宋朝人,他在不同场合穿着不同衣服,夏天和冬天有时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的社会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一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

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古代诗词等资料中捕捉信息,形成历史表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影像资料等,创设宋代市井生活的场景,并通过“一日游”的形式,让学生“接触”宋代的社会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经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理解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在感受宋代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体会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宋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2.教学难点:分析宋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变化所折射出来的社会文明进步。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宋代的社会生活》
《清明上河图》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的风俗世情,被人们誉为“宋代小百科全书”。

今天老师做一回导游,带着大家到北宋的都城汴梁旅游一次,感受一下宋代的社会生活。

为了让大家的旅游更有收获,老师提醒同学们:认真观察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娱乐生活,并注意观察的角度和方法,比如要注意衣服的款式和质地、食物的品种、建筑的式样和居住条件、娱乐的种类及设施等等
三、教学过程
宋代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的迅猛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使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

同时,市民文化的崛起,更是宋代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标志着市民阶层的独立性的形成,是我国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宋代人口统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单独列为坊郭户,城乡人口的划分肇始于此。

在我国封建社会户籍制度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事件,这表明城市带宋代
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唐代以来即称城市居民为坊郭户。

宋代坊郭户包括居住在州﹑府﹑县城和镇市的人户﹐以及部分居住在州﹑县近郊新的居民区──草市的人户。


与唐代相比,宋代对城市规模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附郭草市(附郭,我国行政区划用语,指县政府治所与州、府、省等上级政府机构治所设置于同一城池内的状态)的发展及其地位的变化。

附郭草市最早产生于南朝的建康,起目的是为了容纳南渡的大量人口。

到了宋代,附郭草市的发展更为普遍,而宋朝廷也把附郭草市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加以管理。

这样,宋代城市人口就能突破城墙范围的局限,吸纳人口的弹性更大,城市也更具有开放性。

无疑“扩大了城市的功能和规模,是城市向近域推进的表现。

”在宋代,大中城市周围附郭草市比比皆是,人口也很多,宋孝宗时鄂州一次大火中,南草市烧毁的人家竟然有万户!可见草市的规模之大。

宋代人口规模有数万户乃至10万户的陪都、大商业都会就超过了10个。

其中开封的总人口,在高峰时期,已经超过了100万,而南宋时期的临安也与开封不相上下。

这样的人口规模,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记录,在世界的当时,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两宋的几百年中,就出现了两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这足以说明了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成就之大、程度之高。

在古代,城市产生主要是由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因而,其
只能也是政治军事职能比较强。

但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大大加强,而且,手工业特色城市(如景德镇)、对外贸易特色城市(如泉州)的大量涌现,更使得城市在地区间商品流通中的枢纽作用更加突出,经济职能开始占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1085年开封的商税为55万缗(缗,读mín,绳子的一种,用于将物品串联起来。

本义为: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或者钓鱼绳。

),而南宋中期,临安一年的商税更高达120万缗之多。

四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现《清明上河图》,创设情境。

《清明上河图》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的风俗世情,被人们誉为“宋代小百科全书”。

今天老师做一回导游,带着大家到北宋的都城汴梁旅游一次,感受一下宋代的社会生活。

为了让大家的旅游更有收获,老师提醒同学们:认真观察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娱乐生活,并注意观察的角度和方法,比如要注意衣服的款式和质地、食物的品种、建筑的式样和居住条件、娱乐的种类及设施等等。

五.讲授新课:
依循《清明上河图》,进行“东京一日游”。

(1)途经市郊:这里是北宋都城汴京的郊外。

初春的薄雾尚未散尽,一片枝芽萌动的小树林,数间农舍掩映其中,农田初绿,阡陌纵横,赶集的人们和驮运货物的骡马从条条道
路向城里进发。

(2)游览虹桥:沿着波光粼粼的汴河逆流而上,人烟渐渐稠密,屋宇错落,古树参差。

人们有的在临河的茶肆中吃茶休息,有的在饭铺里进餐。

河里船只来来往往,首尾相接。

横跨汴河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

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

船夫们有用竹竿撑船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

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大声吆喝着什么。

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

(3)参观闹市:繁华的街道上飘着各式各样的店家幌子,大街上人来人往,有悠闲散步的文人、骑马疾驰的官员、乘轿逛街的贵妇、驾驶牛车的商人、大声吆喝的小贩、骑着骆驼的外商等。

(4)享受大餐:店家盛上的食物色香俱全,但是否符合我们平时的饮食习惯呢?我们平时习惯吃哪些食物?
(5)餐后闲游:这里是最好的娱乐地点,耍杂技的、踢球的、进行武术表演的,到处是瓦子、勾栏,随便选个地点都是较好的欣赏角度。

(6)夜览开封:路边的灯笼渐次亮了起来,这是天色已晚,可是大街上的行人并没因此而减少,美丽的汴京城依然热闹。

(7)游览结束,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组讨论宋代的社会
生活:
衣:麻布为主,出现了棉布;行业服装特征明显;妇女服装样式多;官服和百姓服装明显不同。

食:(1)、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食,南方以米饭为主食。

(2)、肉食:北方以羊肉为主,南方除吃猪肉,还吃鱼肉。

(3)、食用油:宋代以前多用动物油,宋代时开始普遍使用植物油。

(4)、燃料:城乡居民多用柴草,但东京等地烧煤已很普遍。

住:(1)、宋代的农民多住低矮的茅屋,城乡居民以瓦顶平房为主,贵族官员多住园林式建筑。

(2)、内地人改变席地而坐的习惯,高脚家具流行。

行:富人多乘轿子、马车。

百姓多用牛车、驴车;骑马、骡、驴。

内河遍是轻便小舟。

海上全是庞大海船,同是还使用指南针。

商业活动:(1)东京、临安是繁华的城市,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

(2)店铺林立,营业时间从白天一直到后半夜,夜市散去晓市又开张。

(3)摊点以行、团相称。

娱乐活动、节日:(1)北宋的东京有专门供人们娱乐的场所瓦子,其中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勾栏。

(2)南宋的临安市内有娱乐场所瓦舍。

(3)还有耍杂技、踢球和进行武术表演等活动的地方。

(4)各种节日
(8)体验宋代人的生活:学生假设自己是宋代时期的某位人物,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设想一下,当时的自己会有怎么样的生活。

课堂练习
1.宋代北方人的主食是()。

A.米饭
B.面食
C.肉类
D.鱼类
2.中国开始普遍食用植物油始于()。

A.唐代 B.汉代 C.宋代 D.明代
3.(08 孝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 A.唐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4.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燃薪者”是形容哪个朝代的()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5.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下列那些事情可以做到()
①在浙江一带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②在山西用煤做燃料做饭③在淮河流域种植大片棉花④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08 四川资阳)下列各项,对应错误的是() A.《史记》——司马迁 B.《兰亭序》——王羲之 C.《女史箴图》——顾恺之 D.《清明上河图》——吴道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