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金刚石的主要机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2H· CH4=CH3· +H· CH4+H· =CH3· +H2 由于CH3· 具有金刚石结构,而其悬挂键又被大量的氢原子所饱和,因此金刚石 膜表面就保持了稳定的sp3杂化结构,即金刚石的四面体结构。若其上沉积新的 碳原子,就可能与其键合形成sp3杂化键,从而形成金刚石晶体,如此循环反复 即可得到金刚石膜。
常用硬质涂层材料的力学及热学特性
总的来说,金刚石薄膜基体材料的选择对于 生长高质量的金刚石膜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 基体材料要从晶格匹配、热膨胀系数相近、 基体与碳的作用类型等方面进行考虑。
②有效沉积的获得 金刚石生长速度最初随基质温度增加,然后减小, 这明显表明金刚石和石墨生长之间的竞争,石墨的 形成常伴随着金刚石的生长。对有效的生长,氢必 须要以大的比例,裂化氢(原子氢)腐蚀石墨比金 刚石快。在膜生长期间,如果氢原子的浓度大,它 就可以覆盖在膜的表面满足碳的sp3悬空键,也容 易想象在生长过程中金刚石顶端的111面压塌为更 加稳定的石墨结构。事实上在1000摄氏度左右,不 存在氢的情况下在裂开的金刚石表面原子从体相相 关的表面位置重组(重构)。
因而必须开发出一种新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金刚石,其形 态能使得金刚石的那些优异性能得到充分体现,这一形态就是用化学 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金刚石薄膜。
4.低压气相生长金刚石热力学模型
化学气相沉积,是通过含有薄膜元素的挥发性 化合物与其它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产生非挥发性 的固相物质并使之以原子态沉积在置于适当位置 的衬底上,从而形成所要求的材料。化学气相沉 积过程包括反应气体的激发(图.13)和活性物质的 沉积(图.14)两个步骤。
图.3
5、缺陷稳定化模型 这一模型得到能量关系:一定缺陷的金刚石〉一定缺陷的石墨〉 完美的金刚石 〉完美的石墨,只说明一定缺陷的石墨相比一定 缺陷的金刚石更稳定,不能说明超平衡氢原子的作用。
图.4
6、统一势垒模型 试图将高温高压、高压催化法和CVD法中的反应势垒 用统一的势垒表示,认为CVD法中氢原子的作用如同 催化剂一样。
ΔG ( ––) = ΔV P T
积分 G
P T P
G =∫
P
P 0
0 T
=∫
P 0
VdP
T
G 等温条件下: G = H
0 T 0 T 0 TST
T
VdP + G0
P 0
G
T
=∫
VdP + H0 T S0
T
T
此为一定温度下,反应自由能随压力的变化 温度T、压力P时反应自由能随压力的变化 GP T H0 T 温度T、压力0时反应热焓的变化
图.6
图.7
图.8
图.9
稀释气体的氢原子对CVD金刚石多晶膜的生长起重要 作用 : a〉氢原子与碳形成的甲烷中,使得碳原子在金刚石 亚稳区保持sp3型杂化状态,其驰豫时间足够达到固相 基片表面。 b〉氢原子同甲烷可以形成多种中间态的气相分子和 集团,促使碳-氢键松动,又使碳原子处于或趋于sp3 型及其过渡型的杂化状态,其驰豫时间足够达到固相 基片表面。
3〉氢原子同固相基片表面形成吸附层,降低气相碳 源-固相基片的界面能,有利于固相基片表面吸附气 相碳源,加速气相碳源脱氢和碳原子从气相—固相的 转变。 4〉氢原子实际上成了输送具有sp3型及其过渡型杂化 状态的碳原子到气相—固相碳原子的悬键或带氢原子 的松动键上脱氢、键合、成核、长大。 5〉氢原子同非金刚石结构的固相碳(如石墨)和气相碳 (如多碳烃)转化为甲烷,增大气相碳的浓度。
高温高压下的反应势垒示意图.11
图.11
目前使用HTHP生长技术,一般只能合成小颗粒的金刚石;在 合成大颗粒金刚石单晶方面,主要使用晶种法,在较高压力和较高温 度下(6000MPa,1800K),几天时间内使晶种长成粒度为几个毫米, 重达几个克拉的宝石级人造金刚石。
缺点:
较长时间的高温高压使得生产成本昂贵,设备要求苛刻, 而且HTHP金刚石由于使用了金属催化剂,使得金刚石中残留有 微量的金属粒子,因此要想完全代替天然金刚石还有相当的距离; 而且用目前的技术生产的HTHP金刚石的尺寸只能从数微米到 几个毫米,这也限制了HTHP金刚石的大规模应用。
(二)低压下金刚石生长机理
1、非平衡热力学耦合模型 化学泵模型如下图.5
动力学模型是把金刚石作为 亚稳态,用以控制生长条件 得到亚稳态的金刚石。 热力学模型却是通过特殊的 超平衡氢原子缺陷的存在, 使金刚石转化为稳态。
图.5
2、氢原子对生长金刚石的作用 图.6至图.9示出衬底上出现单、双悬键吸附一些 典型的甲烷及其中间态分子和集团,并发生 脱氢和键合反应(包括金刚石成核、生长)
氢原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腐蚀气相中的sp2种类,保持金刚石表面的sp3结 构在金刚石连续生长过程中,原子氢对石墨的选择性 腐蚀体现了氢原子对石墨的激活作用,正是由于激活 作用而使石墨成为亚稳相,金刚石成为稳相,因而在 相图中出现了一个金刚石生长区。 金刚石表面的碳原子有一个悬挂键,氢原子饱和了碳 原子的悬挂键,保持了金刚石的sp3杂化结构,使金刚 石表面得到了稳定。
3、准平衡模型 这一模型首先使用图像的方法来处理,模型的基本假定是:氢 分子碰撞到固相表面后被吸附在表面,经过反应平衡再脱附, 氢分子从金刚石表面上100%脱附,但从石墨表面上只有20%脱 附,这些碰撞及表面反应概念的引入,表明他不是一个真正的 热力学模型,也不能解释超平衡氢原子的作用。
图.2
4、表面反应模型 最基本的表面反应C2(石墨)+ H = C2H(金刚石)建立了原子 氢所起的作用。缺点是:一.模型中的表面热力学数据只是估计 出来的,二.所列的表面反应实质上是一个不完全的反应,是不 可能单独进行的,而且在表面层下方生成了悬挂键,是这一反 应在能量上不利的
图.13 CVD中反应气体激发示意图
图.14Hale Waihona Puke BaiduCVD金刚石沉积过程示意图
图.15核的形成与物理过程
4.1两种形成金刚石薄膜的可能热力学模型
图.16
微波等离子体甲基结合金刚石平面示意图
图.17
4.2非平衡定态相图
图.18
4.3 激活低压CVD法反应势垒
引入超平衡氢原子后,在相当 于激活温度下的平衡浓度对衬底 而言,大大超过了平衡浓度,只 要超平衡H的浓度足够大,耦合 反应的自由能小于零,亦即使石 墨与金刚石的相对能级发生变化 ,引起能级差,
(2)生成促成金刚石连续生长的活性自由基。 金刚石的CH3. 生长机理:CH3.是sp3杂化结构,与 金刚石结构相同,可以直接进入金刚石的晶格,
(3)拉掉金刚石表面的氢原子,形成 有利于金刚石连续生长的活性表面。 金刚石表面的悬挂键通常由氢原子饱和 而保持sp3结构,当金刚石生长时,需 要将表面的氢原子拉掉,因而氢原子的 这一大作用是与金刚石表面的氢原子反 应,生成有利于金刚石生长的活性表面。
图.19
图.20
4.4 低压气相生长金刚石和石墨的驱动力
图.21
4.5超平衡氢原子的特殊作用
图.22
图.23
(1)反应气体的激发 ①反应气体的选择
②反应气体的裂化
①反应气体的选择 所有制备CVD金刚石薄膜的CVD技 术都要求反应气是能激发含碳反应物的 气相分子,反应气可以是脂肪烃、芳香 烃、醇以及酮。烃的化学性质是关键性 的。
图.1
2、动力学控制模型 在稳态和亚稳态金刚石之间有一个足够高的势垒,则从具有较 高自由能的前体生成亚稳态产物是可能的。主要取决于选好动 力学条件,使生成不希望产物的速度降到非常低。这一模型不 能解释当原子氢存在时金刚石的生长于石墨的被腐蚀同时发生 的现象。 Augus等人认为激活低压气相生长完全是由动力学控 制的,而不是由热力学控制的不正确观点。
基体上金刚石薄膜的附着力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基体材料与金刚石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和 基体与碳的作用类型。由于金刚石的热膨胀 系数很小,当气相沉积结束后,基体温度从较高 的沉积温度降到室温时,金刚石的收缩要比基 体的收缩小,这样一来在金刚石膜内会产生较 大的热应力。因此,金刚石与基体材料热膨胀 系数的匹配情况对膜基附着力很重要。
3、HTHP法 模拟自然过程,让石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 转变成金刚石。 (1)从热力学角度看,在室温常压下,石墨是碳 的稳定相,金刚石是碳的不稳定相;而且金刚石 与石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能量势垒,要将石墨转 化为金刚石,必须克服这个能量势垒。
图.10金刚石和石墨平衡时反应势垒即Berman-Simon
C金刚石 C*活化络合物 C石墨
* ΔV P Log速度 = 常数 –– RT
式中V* = V*活化络合物 V金刚石 从式中分析:压力P的增加,不利于反应速度 温度T的增加,有利于反应速度 动力学要求:T 有利于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速度 热力学要求:T 不利于金刚石的热力学稳定性,此时必须要增加 压力增高压力又不利于“转变”的反应速度。
②反应气体的裂化
要得到合适的生长速度,必要要使反应气体 裂化,目前已经有很多技术使气体裂化,有 加热方式(如热丝)、电子放电(如直流、射频 或微波)、或燃烧火焰(如氧乙炔炬)。裂化方 式对金刚石的生长有影响。
(2)活性物质的沉积 ①基体材料的选择 ②有效沉积的获得 ③沉积速度的控制
①基体材料的选择
三、金刚石生长机理
(一)金刚石生长理论模型
(二)高压、低压下金刚石生长机理
(一)金刚石生长理论模型 1、原子氢择优腐蚀模型 Spitsyn等人认为碳氢化合物热分解石墨和金刚石 的生长速率处 于同一数量级。生长速率对金刚石是正的对石墨是负的,原子 氢对石墨以及其他非金刚石具有择优腐蚀的作用,提出超平衡 原子氢的择优腐蚀作用的观点,但是没有热力学的解释,因此 很难开展定量计算。
7、生长速率方程方法 通过求解生长速率方程得到金刚石生长区的边 界,实际上动力学参数无法准确得到。 8、石墨与金刚石气固相线等同的假定 假定石墨淀积区低碳浓度边界线与金刚石生长 区边界线相同,这与实验事实不相符。 9、带电団簇模型 认为带点团簇在气相中成核导致金刚石生长, 很多实验现象没有得到解释,无法解释细小的 带电団簇为什么生长金刚石而不生长石墨,试 用平衡热力学解释非平衡热力学的问题。
热力学分析判断石墨—金刚石转变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石墨—金刚石的转变过程: ΔG=G金刚石-G石墨
{
<0 在反应温度T和压力P下,石墨自动转变为金
刚石 =0 石墨、金刚石处于平衡 >0 金刚石自动转变为石墨
25°C,1atm下: ΔG=G金刚石-G石墨=692卡/摩尔原子 1938年,热力学的理论计算:一定温度下,反应自由能随压力的变化 率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所需压力为 13000大气压以上; 在1200K时,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所需压力为40,000大气压。
温度(K)
图中告诉我们:随着温度升高,石墨 金刚石,所需压力增大。
能否采用室温高压条件?速度异常慢 !
从动力学分析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速度
H.Eyring等根据绝对反应速度理论推导出金刚石石墨过程中,T,P对 转化速度的关系(也适合石墨金刚石)
CVD金刚石薄膜制备的基体材料可分为三类: (1)强碳化物形成材料,如Si、Ti、Cr、SiC、W、 Mo; (2)强溶碳材料,如Fe、Co、Ni; (3)既不与碳反应又不溶碳的材料,如Cu、Au等。 目前普遍被采用的基体材料有:硬质合金(WCCo)、硅(Si)、铜(Cu)、不锈钢、高速钢、陶 瓷材料、钼(Mo)等。
温度T、压力0时反应熵的变化 S0 T
V = V金刚石 V石墨 当 G =∫ T
P P 0
石墨、金刚石转变反应中二者的体积差
VdP + H0 T S 0 T = 0 表示在温度T、压力P的条件 T
下金刚石和石墨处于平衡状态。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常温298K时,
压力(×103) 100 90 80 ΔG<0 70 金刚石热力学 60 稳定区 50 ΔG=0 40 30 ΔG>0 石墨的热力 20 稳定区 10 0 1 000 2000 3000
对于一些过渡金属(如铁、钴、镍),碳与之 存在着较高的互溶性,导致金刚石的形核和 生长较困难,而硅、钼、钨等材料由于碳在 其中的溶解度适中,因此在化学气相沉积条 件下仅在基体表面层形成一层碳化物,并 在此基础上生长金刚石薄膜,该碳化物层促 进了金刚石的生长并且可以部分地释放应 力从而增强膜基结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