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体系
9第九章 胶体分散系
医学化学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返回
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性质
•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有较强的亲和力 ,两者之间有没有界面存在,属均相分散系。由于 在高分子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已进入胶体范围(1100nm),因此,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也被列入胶体 体系。它具有胶体体系的某些性质,如扩散速度小 ,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等,但同时也具有自 己的特征。
•
医学化学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返回
C:溶剂化的稳定作用 溶胶的吸附层和扩散层的离子都是水化的(如为非 水溶剂,则是溶剂化的),在水化膜保护下,胶粒 较难因碰撞聚集变大而聚沉。水化膜越厚,胶粒就 越稳定。 (2)溶胶的聚沉 胶体具有巨大的表面积,体系界面能高,胶粒间的 碰撞有使其自发聚集的趋势。减弱或消除胶粒的电 荷,可以促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这个过程称 为凝聚,当分散相粒子增大到布朗运动克服不了的 重力的作用时,最后从介质中沉淀析出的现象称聚 沉。
医学化学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返回
Fe(OH)3胶粒包括胶核(设为m个Fe(OH)3分子组 成)和吸附层。胶粒和扩散层合称为胶团,胶团 分散在介质中乃是胶体体系。
医学化学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返回
2. 溶胶的稳定与沉降
(1)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因素 • A:溶胶动力稳定因素 • Brown 运动:溶胶的胶粒的直径很小,Brown 运动 剧烈,能克服重力引起的沉降作用。 • B:溶胶的电学稳定作用 同一种溶胶的胶粒带有相同电荷,当彼此接近时, 由于静电作用相互排斥而分开。胶粒荷电量越多, 胶粒之间静电斥力就越大,溶胶就越稳定。胶粒带 电是大多数溶胶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08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
Physical Chemistry
p 1 C 1 p * * V p p VmC VmC p
V—T、p下质量为m的吸附剂吸附达平衡时吸附气体的体积; Vm—T、p下质量为m的吸附剂盖满一层时吸附气体的体积;
Physical Chemistry
8.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
Physical Chemistry
目录
(一)表面现象
§8.1 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
§8.2 纯液体的表面现象 §8.3 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8.4 溶液的表面吸附 §8.5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8.8 溶胶的电性质 §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
RT ln( p p )
0 ' 0
r RT ln( p p )
0 ' r 0
r RT ln( pr' p ' )
8 rdr 2 p 2 4 r dr r
G r Vm ( pr p) Vm p
pr' 2 M ln ' p RTr
Physical Chemistry
§8.2 纯液体的表面现象
(1)附加压力 由于表面能的作用,任何液面都 有尽量紧缩而减小表面积的趋势。 如果液面是弯曲的,则这种紧缩 的趋势会对液面产生附加的压力。
p ' p p
当活塞的位置向下作一无限小的移动时,则有
p ' dV pdV pdV
a kbp
2.当气体压力很大时,bp>>1,得
ak
胶体
四. 纳米粒子和纳米技术
纳米粒子:尺度为1~100 nm之间的粒子 1. 纳米粒子的结构和特性 (1) 小尺寸效应 (2) 表面效应 (3) 量子尺寸效应 (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2.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基本方法与制备憎液溶胶雷同 纳米组装材料的制备技术 (1)自组织技术 (2) 模板合成法 3.纳米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
(1)Browm运动与Einstein方程
Browm运动:溶胶粒子在介质中无规则的运动 原因:粒子受各个方向介质分子的撞击 撞击的动量不能完全抵消而移动 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 Einstein公式:Brown运动平均位移的计算 若在时间 t 内观察布朗运动位移 x ,其关系:
x
RT t L 3r
第九章 胶体分散系统
胶
体
胶体是多相系统,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 种分子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体系。被分散的物 质称作分散相,另一种物质称作分散介质。 胶体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分散系统。胶体化学与 化学其他分支的不同之处是,后者研究对象均属小 分子,胶体化学除了分子之外 ,更注意胶体大小的 粒子 。 在分散系统中,分散相粒子(质点)半径为10-9 ~10-7m的称胶体,通常所说的胶体多指粒子分散在液 体介质中 ,又称溶胶 。
胶
体
由于胶体的高度分散,致使它有很大的相 界面(例如直径为10nm的金溶胶,当其粒子的 总体积为1立方厘米时,其表面积可达600平方 米),从而有很高的界面能。 胶体的许多性质都与界面能有密切关系, 因此对界面性质的研究构成胶体化学的重要内 容之一。 所以,研究表(界)面性质的表面化学是胶 体化学中极其重要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者常 被联系在一起而命名为胶体和表面化学。
不能透过滤纸,扩散慢,超显微镜下可见。热力学不稳定 体系),但动力学稳定体系----布朗运动。
第09章 胶体分散系.
第一节 分散系概述
一、分散系(dispersed system)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 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简称分散系。 其中: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dispersed phase)
一、溶胶的基本性质
(一) 溶胶的光学性质——Tyndall 现象
在暗室内用一束光线照射溶胶时,在侧面可以 看到一个发亮的光柱的现象。
Tyndall 现象
Tyndall现象产生的原因:光的散射
光的散射 d >>λ
反射
d <<λ d 略小于λ 或接近于λ
通过
散射
可见光波长:400 ~ 760nm
胶体粒径:1 ~ 100nm
2. 溶胶的相互聚沉 若将两种带相反电荷的溶胶相互混合,则会发生 聚沉,称为相互聚沉现象。 明矾净水作用
天然水中胶态的悬浮物大多带负电,明矾在水中 水解产生的Al(OH)3溶胶带正电,它们相互聚沉而 使水净化。
- + FeO+
Cl
Cl
Cl
Cl
Cl
(二)溶胶的聚沉
1.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Fe(OH)3溶胶
Al2(SO4)3溶液
聚沉(coagulation)
1.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NaCl
Na+ + Cl-
临界聚沉浓度:使一定量 的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 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最 小浓度,又称聚沉值。
聚沉能力:是临界聚沉浓度的倒数。 电解质聚沉值 ,聚沉能力
Fe(OH)3 + HCl
FeOCl
Fe(OH)3
物理化学课件---第九章表面现象
根据这个公式,从实验测定毛细管中液面上升 或下降的高度,可以计算液体的表面张力 如果已知表面张力和毛细管半径,可以预测液 面上升的高度 植物就是利用这种毛细管现象,源源不断地从 土壤中吸取水分和营养. 人们也可利用这种毛细管现象,给植物输液。 必要时得切断地表的毛细管,达到保墒的目的。
8/25/2014
( l g ) 代表管内液 体和管外气体的密度差
忽略管外气体的密度,得
毛细管现象
p0
h
B
H2O
2 l gh ' R
若管外是另一种液体,则
8/25/2014
2 ( l,内 l,外 ) gh gh ' R
9.2.3
毛细管现象
2 ( 内 外 ) gh gh ' R
N m 1
在表面上,表面张力无处不在,只是在液体 表面中间,任意边界两边的表面张力对消,看不 出来罢了。
8/25/2014
9.1.3 表面张力
在金属线框中间系一线圈, 一起浸入肥皂液中,然后取出, 上面形成一液膜。 由于以线圈为边界的两边表 面张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线 圈成任意形状可在液膜上移动。
9.2.3
曲率半径与毛细管 半径的关系
毛细管现象
R cos ' R R ' R cos 是接触角,可用实
验测量
0° , 180°
8/25/2014
R' R
9.3 弯曲液面的蒸气压
1. 弯曲液面的蒸气压 2. Kelvin 公式的应用
8/25/2014
9.3.1 弯曲液面的蒸气压
气-液界面
空气
气-液 界面
CuSO 4 溶液
第九章表面现象
第九章表⾯现象第九章表⾯现象⼀、选择题1、⼩⼼的把⼀缝⾐针放在⽔⾯上,则缝⾐针有可能“浮”在⽔⾯上,下列情况最易成功的是(C)A、细长的针放在肥皂⽔⽔⾯上B、粗短的针放在清洁的⽔⾯上C、细长的针放在清洁的⽔⾯上D、粗短的针放在肥皂⽔⽔⾯上2、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对吸附量Г的叙述,正确的是(A )A、Г是溶液表⾯的吸附量,其单位为mol·m-2B、Г只可能⼤于零C、对表⾯活性剂溶液,Г总⼩于零D、Г为单位表⾯上溶质体相的溶质的量3、在⼀定温度下,某液体有微⼩的液滴聚集成⼤滴的过程中,该体系(A)A、表⾯⾃由能降低B、表⾯积增⼤C、蒸汽压增加D、体积减⼩4、在密封容器中有⼤⼩不同的两⽔滴,那么(BE)A、⼤⽔滴与⼩⽔滴趋于⼤⼩相同B、⼤⽔滴变⼤,⼩⽔滴变⼩C、⼤⽔滴变⼩,⼩⽔滴变⼤D、⼤⽔滴蒸⽓压⾼,⼩⽔滴蒸⽓压低E、⼤⽔滴蒸⽓压低,⼩⽔滴蒸⽓压⾼5、依吉布斯吸附等温式,对仅有⼀种溶质的溶液来说,若Г﹥0时,则(B)A、该溶质为⾮表⾯活性物质B、该溶质为表⾯活性物质C、不能说明该溶质是否具有表⾯活性D、该溶质在表⾯层的浓度低于溶液本体的浓度6、对液体中的⽓泡⽽⾔,设p为⽓泡内液体的饱和蒸⽓压,r为⽓泡内的曲率半径,则(D)A、p减⼩,r降低B、p 减⼩,r减⼩C、p增加,r增加D、p增加,r减⼩7、在相同温度下,同⼀液体,分散成半径不相同的⼩液珠,如果r1﹥r2﹥r3则各⾃饱和蒸⽓压p1,p2,p3必定满⾜(C)A、p1﹥p2﹥p3B、p1=p2=p3C、p1﹤p2﹤p3D、不存在规律性8、已知293K 时⽔—⾟醇的界⾯张⼒为0.009 N·m -1,⽔—汞的界⾯张⼒为0.375 N·m -1,汞—⾟醇的界⾯张⼒为0.348 N·m -1,由以上数据可以判断( B )A 、⽔可以在汞—⾟醇界⾯上铺展B 、⾟醇可以在汞—⽔界⾯上铺展C 、⽔不能在汞的表⾯上铺展D 、⾟醇不能在汞的表⾯上铺展9、⼀定体积的⽔,当聚成⼀个⼤⽔球或分散成许多⼩⽔滴时,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性质不变的是()A 、表⾯能B 、表⾯张⼒C 、⽐表⾯D 、液体下的附加压⼆、计算题1、298K 时液体B 的表⾯张⼒为0.5N·m -1,在定温定压条件下,可逆地使其表⾯积减⼩2×10-2m 2,环境的熵变为1×10-3J·K -1,这时体系焓变和过程热各是多少?解:可逆过程 W’=△G=σdA=0.5N·m -1×(-2×10-2m 2)=-1×10-2J根据△G=△H —T △S△ H=△G+T △S=-1×10-2J+298K×1×10-3J·K -1=0.288J△Q= T △S=298K×1×10-3J·K -1=-0.298J2、氧化铝瓷件上需要涂银,当加热⾄1373K 时,试⽤计算接触⾓的⽅法判断液态银能否润湿氧化铝瓷件表⾯?已知该温度下固体Al 2O 3的表⾯张⼒λs -g=1.0N . m -1, λl -g=0.88N . m -1, λs -l=1.77N . m -1 。
[高等教育]第八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
界面张力。
10
(2)温度的影响 同一种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分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减弱,其表面张力减小。当达到临界温度Tc时,界面 张力趋向于零。 因为 运用全微分的 性质,可得:
S ( )T , P ,nB ( ) A, P ,nB As T
等式左方为正值,因为表面积增加,熵总是增加 的。所以 随T的增加而下降。
7
F=2γl
γ:表面张力,单位:N.m-1
表面张力γ: 为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相界面上的力。为 物质特征,与T、p、组成及另一相有关。 纯液体γ: 液体与饱和了其本身蒸汽的空气接触时 而言。 非纯液体γ: 与组成物质的性质有关。
8
γ: 表面吉布斯函数、表面功。单位 J· m-2。 γ:界面张力, 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表面上的力。 单位 N· m-1。 由于J=N· m,所以表面吉布斯函数、表面功与 界面张力的量纲相同。它们描述系统的同一个强度 性质,是系统的同一个热力学变量,但却不是完全 相同的一个量:①描述的角度不同,一个是能量概 念,另一个是力的概念。②单位不同。③界面张力 是矢(向)量,而表面能是标(非向)量。 γ的两种意义是等价的。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相互通用。
2
比表面(specific surface area)
比表面通常用来表示物质分散的程度,有两 种常用的表示方法:一种是单位质量的固体所具 有的表面积;另一种是单位体积固体所具有的表 面积。即:
Am A / m
或
AV A / V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式中,m和V分别为固体的质量和体积,A为其表 面积。目前常用的测定表面积的方法有BET法和 色谱法。
附加压力示意图
所有的点产生的总压力 为ps ,称为附加压力。凸面 上受的总压力为:po+ ps po为大气压力。
第九章 胶体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质
第一节 黏度与黏度测定方法
• 一、牛顿(Newton)方程 • 各流层间存在速度差异,或者说存在速度梯度dv/dy。
• 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那么低流速层对于相邻高 流速层便存在黏滞阻力,也就是内摩擦力。黏滞阻力F正比于两液层 间的接触面积A和速度梯度
B C E A
0
D
图9-13 触变滞后环
触变性在自然界的浓分散体系中广泛存在
• 1.沼泽地 • 2.衡量油漆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 3.开采石油的钻井泥浆是塑性体,并表现出触变性
η ηr η sp η red η ink 〔η 〕
二、Einstein黏度公式的偏差与偏差来源
• 1.分散相的浓度 • 因为 Einstein 黏度公式仅适用于分散相为球形的稀分散体 系,也可以说常数2.5与体系浓度和分散相粒子形态有关。 对于浓体系和非球形分散相,最简单的修正方法是用某个 数值常数α 取代2.5,则有:
• 式中ρ 和ρ 1分别是待测液体和已知黏度液 体的密度,由此式即可计算出待测液体的黏度。
图9—2 奥氏(a)和乌氏(b) 黏度计
3. 旋转黏度计
• 转桶黏度计的原理。
• 在半径分别为R和fR长度为L的外 与内桶之间放入被测液体。令外 桶以角速度ω旋转,在液体黏度 和切应力的作用下,内桶向相反 的方向扭动,直至两个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时扭矩达到平衡。 • 与内桶相连的扭力丝的旋转角为 θ, • 故有:
R m1b ρ2 φ1 = (1 + )φ m2 ρ1
1
4.带电分散相粒子间相互作用
• 带电的分散相粒子会产生几种效 应: • ①带电粒子附近存在双电层使粒 子的有效体积增大; • ②带相同电荷的粒子在布朗运动 作用下靠近到双电层相互搭接时 的静电排斥作用; • ③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连 同紧密层和部分扩散层与离子氛 向相反方向运动而产生的松弛作 用; • ④大分子链段互相排斥使大分子 更加伸展,而且带电越多,伸展 的程度越大。
表面现象及分散体系
https://
REPORTING
• 表面现象概述 • 分散体系概述 • 表面现象与分散体系的关系 • 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分散体系的制备与表征 • 表面现象及分散体系的未来发展
目录
PART 01
表面现象概述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减小粒子粒径和优化粒径分布,可以增加 体系的稳定性。
调节粒子表面电性
改变分散介质性质
通过电泳、离子交换等方法调节粒子表面 电荷性质和分布,以增强体系的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分散介质,调整其性质如黏度 、表面张力等,也可以提高体系的稳定性 。
PART 05
分散体系的制备与表征
REPORTING
WENKU DESIGN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PART 06
表面现象及分散体系的未 来发展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表面现象及分散体系的研究现状
表面活性剂在分散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是重要的分散剂。目前,研究者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改变表 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提高其在不同分散体系中的性能。
要点二
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表面现象及分散体系在生物医学领域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药物传递、 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未来,研究 者们将致力于开发具有生物相容性和 功能性的表面现象及分散体系,为生 物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
要点三
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表面现象及分散体系在环境治理方面 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水处理、土 壤修复等。未来,研究者们将探索如 何利用表面现象及分散体系处理环境 问题,实现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物理化学第九章--表面现象
p0
A
ps
p0 − ps
ps
p0
附加压力总是指向曲面的球心
A
溶液
9.2.2 Laplace 公式 在毛细管内充满液体,管端有的球状液滴半径为 ′与之平衡。 在毛细管内充满液体,管端有的球状液滴半径为R′与之平衡。 液滴所受总压为: 液滴所受总压为 对活塞稍加压力: 对活塞稍加压力 液滴体积增加dV 液滴体积增加 相应表面积增加dA 相应表面积增加 s 克服附加压力p 克服附加压力 s所做的功等于可 逆增加表面积的Gibbs自由能 自由能 逆增加表面积的
边长10 → 边长 -2m→10-9m,比表面增长了一千万倍。 ,比表面增长了一千万倍。 高度分散的物质系统具有巨大的表面积, 高度分散的物质系统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往往产生明显 的界面效应,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界面性质对系统的影响。 的界面效应,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界面性质对系统的影响。
9.1.2 表面自由能 表面功 δWf,R= γdAS ( )T,P,nB δWf,R= (dG)T,P,R
溶液的过饱和现象— 溶液的过饱和现象
亚 稳 状 态
液体的过冷现象— 液体的过冷现象
毛细凝聚
9.4 溶液的表面吸附
9.4.1 表面活性物质与非表面活性物质 (1) 非表面活性物质 无机盐和不挥发的酸、 无机盐和不挥发的酸、碱 (2) 表面活性物质 碳链较短的脂肪酸、 碳链较短的脂肪酸、醇、 胺等有机化合物。 酮、醛、胺等有机化合物。 (3) 表面活性剂 碳氢链中含有8个碳以上的 碳氢链中含有 个碳以上的 有机酸的各种盐 转折处的极小值 转折处的极小值 : 杂质的影响
p↑,气体分子易被液面吸附 ↑ 气体分子易被液面吸附; 一般p↑ 液体的 一般 ↑,液体的γ↓,因为 p↑,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增加。 ↑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增加。
7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
◆过热液体 液体在正常沸腾温度不沸腾,要温度超过正常沸腾温度 才沸腾。
原因:液体表面气化,液体内部的极微小气泡 (新相)不能长大逸出(气泡内为凹液面)。 p大气 小气泡受到的压力为: p = p大气+ ps+ p静 p静=ρgh h ps = 2σ/r ◆ 过饱和溶液 ps 超过正常溶解度仍不结晶的溶液。 原因:微小物质的溶解度大。解决方法:加晶种
Δ GT,p,浸湿 = ΔGs,浸湿 =σs/l -σs/g
Δ GT,p,铺展= ΔGs,铺展=σs/l -σs/g+σl/g
σs/g ≥ 平衡 σs/l -σl/g 最低条件:σs/g =σs/l -σl/g
自动
σs/g ≥ σs/l
平衡
σs/g ≥ σs/l +σl/g 最低条件: σs/g =σs/l +σl/g
,熔融时,
B B(l)
则:
r,B> B(l)
微物熔融应满足:
r,B B(l)
只有降低熔点,才能使 r, B 减小,故有: Tf(微小)< Tf(大块)
▲ 微小物质化学活性大 微小物质化学势高,所以化学活性大 ▲ 亚稳状态与新相难成 易蒸发,易升华,易融化,易溶解,其逆过程 难冷凝,难凝华,难凝固,难结晶。 共同特征:从原体系中形成新的相态,初成的 新相颗粒是极微小的,则μi大,微粒很快蒸发 (升华,融化,溶解)。形成亚稳体系
2. 界面现象和表面现象:在相的界面上发生的行为 如: 露珠为球形 微小液滴易蒸发 水在毛细管中会自动上升 3. 比表面A0
A A0 V
例如:有边长为 l 的立方体,
l 分割成边长为 的小立方体, 10
6l 6 A0 3 l l 60 A0 ' 10 A0 l
表面现象和分散系统
18
三、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1. 物质的种类及共存相的种类(性质)
20℃ /Nm-1
H2O(l) C6H6(l) 0.0728 0.0289
(H2O- C6H6) (H2O-CCl4)
0.0326 0.045
CCl4(l) 0.0269
19
2. 温度影响:
一般情况下,T ,。因分子间引力减弱 如常压下的纯液体:
T A, p
T
G A
T ,
p
A, p
A
-GT S A, p
T , p
S A T , p
S T A, p A T, p
但是处在界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体相内相同 物质分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受到性质不同的另一相中 物质分子的作用,其作用力未必能相互抵销,因此, 界面层会显示出一些独特的性质。
对于单组分体系,这种特性主要来自于同一物质 在不同相中的密度不同;对于多组分体系,则特性来 自于界面层的组成与任一相的组成均不相同。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八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
1
§8.1 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
Surface free energy and surface tension
一、表面自由能,比表面能
二、表面张力 三、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def
G
A T ,P
四、表面热力学
(dG)T,p = dA
五、表面自由能(巨大表面系统)
式中 为比例系数,它在数值上等于当T,P及组
成恒定的条件下,增加单位表面积时所必须对体 系做的可逆非膨胀功。
第九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体系
极性头
8-18C 长链烷基等非极性基团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非极性基团:
1. 最常见的是8-18碳的直链烷烃,或环烃等 如 C17H35-,R- 等
2. 全氟表面活性剂:将上述碳氢链中的氢原子全部用 氟原子取代即可。其疏水作用强于碳氢链,其水溶液 表面张力可低至20mN/m以下 3. 硅化合物类:如下所示的聚硅氧烷链疏水性很突出
气相
液相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三、表面自由能(Surface Free Energy)
使液体表面积增大的过程是克服液相分子吸引力, 使体相 分子转移到表面相的过程,需要环境对体系做功。以可逆方 式做功最少,称之为表面功:
Wreversible dA
由吉布斯自由能性质可知,在恒温恒压下,此表面功即 等于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量的相反数:
表面吸
c d RT dc
式中,Γ:溶质在表面层的吸附量,是指单位面积的表面层所含溶质 的摩尔浓度数比同量溶剂在本体中所含溶质摩超出值;c:溶液的本 体浓度;σ:溶液的表面张力;T:绝对温度,K;R:气体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当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率d σ/dc<0时, Γ >0,表明凡是增加浓度,能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的溶质,在 表面层必然发生正吸附。
F 肥皂膜 σ
W Fdx 2 表面张力 l dx
显然:
自由能 表面张力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六、溶质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1.
d / dc 0
无机盐、不挥发酸碱
1
非表面活性物质
2.
d / dc 0
表面活性物质 短链脂肪酸、醇、醛
0
2 3
c2
表面现象和分散系统
表面现象和分散系统1、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因( ) 正确答案:错表面张力是增加单位表面积时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与表面积大小无关。
2、对大多数系统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
( ) 正确答案:对3、恒温、恒压下,凡能使系统表面吉布斯函数降低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 ) 正确答案:错反馈:缺少“定组成”的条件。
4、过饱和蒸汽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 )正确答案:错反馈:是因为微小液地具有较大的指向液滴内部的附加压力:5、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 )正确答案:错反馈:决定于液体能否润湿固体.6、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 ) 正确答案:错反馈:多分子层吸附中的第一层可能是化学吸附。
7、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 )正确答案:错反馈:化学吸附需要活化能,因而较慢,不易达平衡。
8、在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Γ为溶质的吸附量,它随溶质(表面活性物质)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溶质达饱和时,Γ达到极大值。
( ) 正确答案:错反馈:Γ值达最大值时,溶质浓度达到CMC,而没有饱和。
9、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所以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
( )正确答案:错反馈:产生负吸附时,恰好相反。
10、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入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 ) 正确答案:错反馈:应该是“少量溶质即可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11、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 )正确答案:错反馈: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12、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 )正确答案:错反馈:溶胶是多相体系13、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 )正确答案:错反馈:大分子溶液也有丁达尔效应14、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用表面张力计算
肥皂膜FΒιβλιοθήκη σW Fdx 2 表面张力 l dx
显然: 自由能 表面张力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六、溶质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1. d / dc 0
1
非表面活性物质
无机盐、不挥发酸碱
2. d / dc 0
2
表面活性物质
3
短链脂肪酸、醇、醛
0
c2
3. 表面活性剂:明显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两亲性质 的有机化合物
式中,A表示某物质的表面积;V表示该物质的体积; 比表面积As的单位是m-1。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1).对于边长为l的立方体颗粒,其比表面积:
As
A V
6l 2 l3
6 l
2).对于半径为r的球形颗粒,其比表面积:
As A 4 r2 3 V 4r3 r
3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对于松散的聚集体或多孔性物质,其分散 程度常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Aw来表示, 即: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表面张力σ(Surface
Tension)
在两相界面上,处处存在着一种张力,它垂直于表面的单位 线段上,指向使表面紧缩的方向并与表面相切。
作用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种力称为表面张力,用 σ表示,单 位是N·m-1。
肥皂膜
F
注意:
1. 表面张力是作用在单位长度线段 上的力,量纲为N m-1
润湿的变成不润湿——去润湿作用.原理是用表面活性物质的
极性部分选择性吸附,非极性部分向外呈憎水性.典型的就是 矿石的浮选,富集矿物.
一次性抽血器中盛血的玻璃管(定量的),内壁要疏 水化,使用的是硅偶联剂,使血液在管内不残留.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八、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及其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一般结构
许多文献中也常常将两个不同体相间的界 面称为表面,表面化学这一术语也被大家广泛接受 了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表面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生命科学(生物膜及膜模拟化学)
表
面 化
能源科学(三次采油、煤的液化、化学电源)
学
材料科学(超细材料、材料的表面改型)
信息科学(LB膜,微电子器件) 界面化学的发展和现状
界面相是一个准三维区 域,其广度无限,而厚 度约为几个分子的线度
体系性质在体相为常数, 表面相是体系性质连续变 化的一个过渡区域
按物质聚集状态,界面可分为五类: 固-气(S-g)、固- 液(S-l)、固-固(S-S)、液-气(l-g)、液-液(l-l)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表面(Surface)
表面:凝聚态物质相对于其纯气相的界面。 S-g、L-g界面算作表面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能使水的表面张力明显升高的溶质称为非表 面活性物质。如无机盐和不挥发的酸、碱等。这 些物质的离子有水合作用,趋向于把水分子拖入 水中,非表面活性物质在表面的浓度低于在本体 的浓度。
表面活性物质(surface active substance) 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小。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一类物质
表面活性剂从结构上看均为两亲分子,即同时具有亲 水的极性基团和憎水的非极性基团。
极性头
8-18C 长链烷基等非极性基团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非极性基团:
1. 最常见的是8-18碳的直链烷烃,或环烃等
如 C17H35-,R-
等
2. 全氟表面活性剂:将上述碳氢链中的氢原子全部用 氟原子取代即可。其疏水作用强于碳氢链,其水溶液 表面张力可低至20mN/m以下
一、两者量纲相同
J Nm N
m2 m2 m
表面自由能的量纲
表面张力量纲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
二、两者数值相同
肥皂膜保持张力平衡:F 2 l (肥皂膜有两个表面)
肥皂膜
F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1. 用表面自由能计算:
dx
肥皂膜
lF σ
W= σ自由能 A = σ自由能·2l·dx
低分子量的极性有机物,如:醇、醛、酸、酯、胺 等.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 (surfactant): 当浓度很小时,溶液的表面张力便急剧减小,
但减小到一定值后就不再随浓度增加而变化。 一般为具有长碳链(碳原子数大于8)的极性有机化合物.
从结构上看,表面活性物质是两亲分子,一端亲水(-OH,- COOH,-SO3Na等),另一端亲油(憎水)(-R等)。
对一定量的某物质来说,当其表面积较小时, 则表面性质对物质的一般性质的影响可以忽略;而 当物质的分散程度(即粉碎程度或分散度)很大时, 表面层分子所占的比例较大,表面现象也就表现得 突出了。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一、比表面积与分散度
比表面积: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 以As表示。
As A V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1 农药喷洒.由于大多农药水溶性差,对植物的茎叶润湿不好, 一是滚落浪费,二是不能展开而杀虫效果差,此时就要用到表 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SAA,加入表面活性剂SAA, 提高润湿程度,即可大大提高药效.
2另一类也是利用表面活性剂,但作用正相反,使某些物质本是
表面吸附量之间关系的吉布斯公式
c d
RT dc
式中,Γ:溶质在表面层的吸附量,是指单位面积的表面层所含溶 质的摩尔浓度数比同量溶剂在本体中所含溶质摩超出值;c:溶液的 本体浓度;σ:溶液的表面张力;T:绝对温度,K;R:气体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当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率d σ/dc<0 时, Γ >0,表明凡是增加浓度,能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的溶 质,在表面层必然发生正吸附。
由吉布斯自由能性质可知,在恒温恒压下,此表面 功即等于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量的相反数:
dG T , p,n Wreversible dA
此式表明,考虑表面相贡献的多相体系,除了温度、压力、组 成等因素,表面积也是影响体系热力学函数的一个重要变量。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表面自由能(Surface Free Energy)
第九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体系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9.1 表面现象
水滴为什么是圆 形而不是方形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表面现象 它们为什么可以 漂在水面上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ps
水
水在毛细管中为 什么会上升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界面(Interface)
界面是相与相之间的交界 所形成的物理区域
1805 1806 1878 1916
T . Young P.S. Laplase Gibbs
Langmuir
提出界面张力概念 表面张力与曲率半径关系
表面吸附方程 固体吸附等温方程式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物质的表面特性
表面现象在某个确定的体系中表现出来的明显 程度,主要取决于表面层分子(或原子、离子)所 占的比例。
2. 注意区分表面张力产生原因与表 面张力的表现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请同学们用表面张力的知识思考图中的现象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
对于表面相,我们从“能”和“力”的角度引出 了两个不同的概念: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事实上这两个 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性剂浓度,
该值愈小表明表面活性剂在20界mN/m
面的吸附能力愈强。
C20 有效值
2. 表面活性剂有效值
能够把水的表面张力 降低到的最小值。显然,
杂质的原因
能把水的表面张力降得愈低,该表面活性剂愈有效。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Aw A m
对于边长为l的立方体,则有:
Aw
A m
6l 2
l3
6
l
式中,ρ为密度,单位是kg/m3; l为立方体的边长,单位是m; Aw的单位是m2/kg。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二、表面现象的微观成因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表面现象的微观成因
气相 液相
表面相分子受力不均匀, 其分子有被拉入液相的趋 势。 这种受力不均匀性是表面 现象产生的微观成因。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两亲分子在气液界面上的定向排列
根据实验,脂肪酸在水中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 它在表面层中的超额为一定值,与本体浓度无关,并 且和它的碳氢链的长度也无关。
这时,表面吸附已达到 饱和,脂肪酸分子合理的 排列是羧基向水,碳氢链向 空气。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极性端称为头基,非极性端称为尾基。 正因为表面活性物具有两亲性结构,极性端极力进入 水相,而非极性端受到水的排斥,有逃出水相的趋势,于是它 被排向水面,在水面上浓集,将憎水部分伸向空气。微观上看, 表面层表面活性物分子所受的向内的拉力比水分子的要小些, 即表现出表面活性物质溶液的表面张力低于水的表面张力。
1. 狭义定义:保持体系温度、压力、组成不变时,增加
单
位表面积,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
G ( A ) p,T ,nB
2. 广义定义:保持体系相应变量不变时,增加单位表面
积,体系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U ( A )S ,V ,nB
(
H A
)
S
,P,nB
(
F A
)T
,V
,nB
(
G A
)T
,P,nB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表面化学基本热力学关系式:
dU TdS PdV dA BdnB B
dH TdS VdP dA Bdn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