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 泛素途径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癌症

前的第二个间期,为细胞分裂作准备。 M 期:细胞分裂期。 G0期:离开细胞周期不再进行分裂的 时期,也就是休息的时期。
USTB
蛋白酶体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USTB
P27KIP1具有负反馈调节CDK2/Cyclin E和CDK2/Cyclin A 复合体的作用,阻止细胞周期从G期进入S期,从而起到抑 制细胞生长的作用。 P27KIP1的表达受E3家族SCF和后期促进复合物(APC/C)两 种蛋白酶的调控。 在一些肿瘤中,SCF的Skp2亚基活性增加,从而使p27KIP1 发生过度泛素化,而被蛋白酶体降解。 由于p27KIP1的泛素化降解,下调了细胞内的p27水平,使 细胞增殖异常加快,这可能是导致细胞癌变的重要原因。
USTB
三、蛋白酶体作为抗肿瘤药物靶标
2、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蛋白酶体抑制剂 2.1 硼替佐米(bortezomib,PS-341)是首个被美国FDA批准 用于临床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用于治疗复发性、难治性 多发性骨髓瘤。 作用位点:特异性抑制蛋白酶体的类糜蛋白酶活性(β5 亚基)。
USTB
硼替佐米临床实验结果
USTB
26S 蛋白酶体
26S 蛋白酶体是降解泛素化底物的一个ATP 依赖型蛋白水解复合体, 由20S 核心蛋白酶(core protease,CP)和19S 调节颗粒 (regulatory particle,RP)构成。CP 是由4 个七聚体蛋白组成的 环层叠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空心圆柱体样结构(α1-7β1-7β1-7α17),是26S 蛋白酶体的水解核心。活性位点位于20S 圆柱体空心结 构中心的2 个β 环上。2 个α亚基的氨基末端封住蛋白水解腔隙的 入口,对蛋白酶体CP 的活性具有自身抑制作用,这样只有进入蛋白 酶体圆柱体内部的蛋白才能够被水解。RP 由基底(Base)和盖子 ( Lid)两个亚单位组成,分别与CP 两端的α 环相结合。基底亚单 位是由6 个相关的AAA-ATPases RPT1-6(regulatory particle triple-Aprotein)和3 个non-ATPase RPN( regulatory particlenon-ATPase)1、2 和10 组成的环状结构,能够活化20S 核 心颗粒。盖子亚单位含有其余的non-ATPase(RPN 3、5-9、11 和 12),是泛素依赖性蛋白降解所必须的。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与疾病发生的关联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与疾病发生的关联细胞内蛋白质降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胞过程,它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与代谢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蛋白质降解受到异常调控或发生突变时,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细胞内蛋白质降解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其潜在的机制。
一、蛋白质降解的基本过程细胞内蛋白质降解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和自噬途径(autophagy)。
1.1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UPP是指细胞内蛋白质被泛素化后由蛋白酶体降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蛋白质被标记上泛素,并通过泛素连接酶与蛋白酶体结合,使被标记的蛋白质被降解成短肽或个别氨基酸。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细胞内降解蛋白质的主要途径,参与调控细胞周期、信号传导、转录以及蛋白质质量控制等重要生理过程。
1.2 自噬途径(autophagy)自噬途径是指细胞通过溶酶体将自身细胞器或细胞内部分结构进行噬菌体降解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涉及自噬体的形成、溶酶体的融合以及内部液泡的降解而实现。
自噬途径主要负责清除细胞内的损伤蛋白质、衰老细胞器和过剩的蛋白质等垃圾物质。
二、细胞内蛋白质降解与疾病的关联2.1 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亨廷顿舞蹈病等与细胞内蛋白质降解失调密切相关。
这些疾病通常伴随着异常蛋白质的聚集和积累,导致细胞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被发现大量的淀粉样斑块(amyloid plaques),这些斑块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和淀粉样前体分割酶(BACE1)产物组成。
这些蛋白质的异常积聚被认为与神经功能失调和炎症反应有关。
2.2 肿瘤肿瘤发生与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紧密相关,特别是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异常调控。
癌细胞往往存在蛋白质过度降解或降解不完全的现象,导致肿瘤细胞的稳定性和功能紊乱。
细胞内泛素与蛋白质降解机制的研究

细胞内泛素与蛋白质降解机制的研究在生命体内,大量的蛋白质需要被及时降解掉,否则会对细胞内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泛素-蛋白质降解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蛋白质降解方式。
其中,泛素是一种小的蛋白质,它可以标记其他蛋白质,为它们的降解提供指向性,促进蛋白质在细胞内被 proteasome 降解。
因此,细胞内泛素与蛋白质降解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泛素的发现历程、泛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的调控等方面,深入探讨泛素-蛋白质降解途径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泛素的发现历程泛素最初是在1975年由以色列科学家 Gideon Goldstein 和 Avram Hershko 所共同发现的。
他们使用了膜蛋白肽的模型化合物来研究肌红蛋白在人类红细胞中的降解过程,发现一个分子质量为 8.5 kDa 的肽能够在蛋白质降解过程中稳定地获得。
之后,Hershko 和他的同事发现这个分子是由三个不同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而成的。
其中,每一种蛋白质都扮演着不同的结构和作用角色。
这三种蛋白质分别被命名为Ubiquitin、E1 和 E2,因此得名“泛素-蛋白质降解途径”。
二、泛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泛素能够标记蛋白质,从而参与蛋白质降解,其调节作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泛素的标记过程依赖 Ubiquitin 的加工和连接过程。
Ubiquitin 通过E1 激酶的激活,形成能够加工连接的Ubiquitin 预结合体。
预结合体和 E2 酶相互作用,使 Ubiquitin 从预结合体分离出来,并与 E2 酶形成一个紧密的复合物。
这一复合物又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同时另一侧的 Ubiquitin 分子被连接到目标蛋白质众多的氨基酸上。
而后一个 Ubiquitin 包结到这个连接于氨基酸的 Ubiquitin 上,反复地进行相同的过程,最终形成一个由多个Ubiquitin分子连接而成的,高度异质性的Ubiquitin链,将目标蛋白质标记出来。
自噬与泛素化蛋白降解途径的分子机制及其功能

HEREDITAS (Beijing) 2011年ISSN 0253-9772 自噬与泛素化蛋白降解途径的分子机制及其功能1陈科, 程汉华, 周荣家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 430072摘要:细胞内所有的蛋白质和大多数的细胞外蛋白都在不断的进行更新,即它们在不断地被降解,并被新合成的蛋白质取代。
细胞内蛋白的降解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即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自噬是一种由溶酶体介导的细胞内过多或异常蛋白质的降解机制。
在细胞内主要有3种类型的自噬,即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微自噬和巨自噬。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由泛素介导的一种高度复杂的蛋白降解机制,它参与降解细胞内许多蛋白质并且这个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
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参与调节许多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周期、DNA修复、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质量的控制、病原生物的感染反应和细胞凋亡等。
许多严重的人类疾病被认为是由于蛋白质降解系统的紊乱而引起的。
文章综述了自噬和泛素化途径及其分子机制,以及蛋白质降解系统紊乱的病理学意义。
关键词: 蛋白质降解;自噬;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functions of autophagyand the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CHEN Ke, CHENG Han-Hua, ZHOU Rong-JiaLife Science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 ChinaAbstract:All proteins in eukaryotic cells are continually being degraded and replaced. Autophagy and the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are two mechanisms for intracellular protein degradation. Autophagy is mediated bylysosome, and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microautophagy and macroautophagy. The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is highly complex and mediated by ubiquitin, which participates in intracellularprotein degradation in a specific manner. It is now known that degradation of intracellular proteins is involved inregulation of a series of cellular processes, including cell-cycle division, DNA repair, cell growth anddifferentiation, quality control, pathogen infection, and apoptosis. The aberrations in the protein degradationsystems are involved in many serious human diseases. The present review summarizes the mechanisms of proteindegradation and related human diseases.Keywords:protein degradation; autophagy;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收稿日期:2011-06-03;修回日期:2011-08-19 基金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编号:2009ZX08009-148B)作者简介:陈科,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发育遗传学。
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途径

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途径一、引言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是细胞内最主要的蛋白质降解途径之一。
它通过将泛素分子连接到待降解的蛋白质上,使其成为泛素化废弃物,然后被酶体中的泛素化蛋白酶体(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降解。
二、泛素化过程1. 泛素结构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
它具有高度保守性,在不同物种中都存在。
2. 泛素连接酶(E1、E2、E3)在泛素化过程中,需要三种不同的酶来完成:泛素连接酶E1、泛素转移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
(1)E1:将游离状态下的泛素与ATP结合形成活性复合物,并将其转移至E2上。
(2)E2:接受来自E1的活性复合物,并将其传递给目标蛋白上的特定氨基酸残基。
(3)E3:通过与目标蛋白特定部位上的氨基酸残基结合,帮助E2将泛素转移至目标蛋白上。
3. 泛素化过程泛素化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激活、转移和连接。
(1)激活:E1酶将游离状态下的泛素与ATP结合,形成活性复合物。
(2)转移:E2酶接受来自E1的活性复合物,并将其传递给目标蛋白上的特定氨基酸残基。
(3)连接:E3酶通过与目标蛋白特定部位上的氨基酸残基结合,帮助E2将泛素转移至目标蛋白上。
4. 泛素链泛素可以连接成不同长度和拓扑结构的链。
单一链和混合链都可以被识别和降解。
不同类型的泛素链会影响降解速率和选择性。
三、蛋白质降解1. UPS系统UPS系统是细胞内最主要的蛋白质降解途径之一。
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泛素化和蛋白酶体系统。
2. 蛋白酶体蛋白酶体是一个由多种酶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复合物,它是细胞内最主要的蛋白质降解系统之一。
蛋白酶体中含有一个中空的核心结构,由多个亚基组成。
3. 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途径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途径是通过将泛素分子连接到待降解的蛋白质上,使其成为泛素化废弃物,然后被酶体中的泛素化蛋白酶体(UPS)降解。
泛素—蛋白酶途径降解蛋白质与疾病

泛素结合酶
目前有 50 种泛素结合酶( E2 )被发现, 其中酵母中13 种,哺乳动物中有20 多种,由 此推测E2 的多样性与靶蛋白泛素化特异性有 关; 多数E2为小分子量蛋白,其共性是有14- 16KD 核心区域,核心区域内含有维持其活性 所需的半胱氨酸残基;其主要功能是把泛素连 接到靶蛋白或E3上。
单泛素化
单泛素化是一个由多种酶( E1 、 E2 、 E3 )和ATP 参与的级联反应。与磷酸化相 似,泛素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泛素 化酶和去泛素化酶维持平衡。单泛素化不 能降解靶基因,只是起到调节作用。泛素 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1 泛素化的过程
多聚泛素化
多聚泛素化,即由数个泛素分子形成的泛素链 C端的甘氨酸与单泛素化底物特异性结合。Ub 与 靶蛋白的共价连接,至少需要4 - 5 个Ub 连接到 靶蛋白上,形成多聚泛素链。
2.1 UPP对p53蛋白的调控
• p53蛋白是细胞内重要的凋亡 调控因子,可通过激活一系列 靶基因实现凋亡调控功能。 MDM2是E3家族成员,促进 p53从核内向细胞质转运,使 之被泛素化后降解,从而发挥 抗凋亡作用。 多种肿瘤细胞中发现UPP活性 上调,p53蛋白降解增加,肿 瘤细胞增殖明显上升。
•
•
2.2 UPP对转录因子NF-κB的 调控
• 细胞转录因子NF-κB可以激活 抗凋亡基因如bcl-2等,发挥 抗凋亡作用 。 正常情况下, NF-κB 活性被 IκB抑制 。 肿瘤细胞中参与IκB 降解的蛋 白酶体活性增加,细胞内NFκB 水平升高,细胞增殖增加。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降解通路,它参与了调控细胞内蛋白质的平衡以及质量控制。
该通路通过泛素分子的连接和去泛素化的循环来选择性地将特定的蛋白质标记为降解目标,并由蛋白酶体在细胞质中降解。
该通路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泛素化:在泛素激活酶的催化下,泛素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泛素连接酶复合物。
泛素分子通过与蛋白质的赖氨酸残基形成共价结合,通常以多个泛素分子逐渐连结形成泛素链,并形成泛素化的蛋白质。
2. 识别和降解:泛素连接的蛋白质会被蛋白酶体的19S蛋白质降解机构(19S proteasome regulatory particle)识别并被引导进入蛋白酶体的中央酶活性核心,即20S蛋白酶体中。
在20S蛋白酶体中,泛素化的蛋白质会被降解成短小的肽段。
3. 去泛素化:经过降解后的泛素化蛋白质残余被释放,并通过去泛素化酶被去除泛素连接。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通过对异常或过量的蛋白质进行降解,维持了细胞内蛋白质的稳态平衡,调控细胞生长、凋亡以及应激响应等重要生物学过程。
此外,该通路在调控细胞周期、免疫反应、DNA修复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泛素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及研究进展【摘要】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介导的蛋白降解是机体调节细胞内蛋白水平与功能的一个重要机制。
负责执行这个调控过程的组成成分包括泛素及其启动酶系统和蛋白酶体系统。
泛素启动酶系统负责活化泛素, 并将其结合到待降解的蛋白上, 形成靶蛋白多聚泛素链, 即泛素化。
蛋白酶体系统可以识别已泛素化的蛋白并将其降解。
此外, 细胞内还有另一类解离泛素链分子的去泛素化蛋白酶形成反向调节。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涉及许多细胞的生理过程, 其调节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泛素化去泛素化类泛素化一.泛素及其启动酶系统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是一个新近受到关注的调节蛋白质降解与功能的重要系统。
其主要作用于细胞内一些半衰期短的调节蛋白和一些结构异常、错构或受损伤的蛋白。
其过程是以共价键形式联结多个泛素( ubiquitin)分子, 形成靶蛋白多聚泛素链即泛素化后, 再输送到26S 蛋白酶体上被消化降解。
这一途径在很多细胞生命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包括细胞周期循环、信号转导、核酸密码翻译、DNA 损伤修复、异常蛋白代谢、抗原递呈及细胞受体功能等, 并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对该系统的调节及其意义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泛素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球形热稳定蛋白,其结构在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
在不同生物体间组成泛素的氨基酸序列差别很小, 如酵母和人的泛素仅有3个氨基酸序列的差别。
泛素能以自由的形式存在, 也能和其他蛋白形成复合物。
泛素是通过一系列泛素启动酶的作用而与靶蛋白连接的。
泛素启动酶包括E1 泛素激活酶、E2 泛素结合酶、E3 泛素连接酶。
首先, 在ATP参与下, 游离的泛素被E1激活, 即E1的半胱氨酸残基与泛素的C末端甘氨酸残基形成高能硫酯键。
然后,活化的泛素被转移到E2的活性半胱氨酸残基上, 形成高能硫酯键。
接着, E2再将泛素传递给相应的E3。
蛋白质降解途径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平衡

蛋白质降解途径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平衡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完成。
为了保持细胞内环境的平衡,细胞需要对各种生物大分子进行降解与合成。
其中,蛋白质降解是维持细胞内平衡的关键过程之一。
本文将探讨蛋白质降解的途径及其在细胞内环境调控中的作用。
一、蛋白质降解的途径蛋白质降解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和自噬途径。
这两个途径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一种特异性的蛋白质降解途径,通过标记待降解的蛋白质,使其受到泛素(Ubiquitin)的修饰,然后由蛋白酶体降解。
这个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泛素连接酶(E1)活化泛素、泛素转移酶(E2)将泛素与待降解蛋白结合、泛素连接酶(E3)介导泛素的转移。
泛素化的蛋白质被运输到蛋白酶体,蛋白质酶体内部有一组酶将蛋白质降解为小片段。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于对各种异常蛋白质(如变性的、错折的蛋白质)的降解至关重要,以维持细胞内正常功能的发挥。
2. 自噬途径自噬是一种通过溶酶体降解细胞内噬入体(Autophagosome)中的细胞器、细胞碎片以及无用或老化的细胞成分的降解途径。
自噬途径包括噬菌体形成、合并和降解三个主要步骤。
噬菌体形成阶段是通过融合内质网膜、线粒体膜等细胞膜形成膜囊泡,形成初生噬菌体。
初生噬菌体将噬食物囊泡包括的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后,合并到溶酶体,最终完成降解。
自噬途径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平衡、清除细胞内垃圾和调节细胞生长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蛋白质降解对细胞内环境的平衡调控蛋白质降解在细胞内环境平衡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清除异常蛋白质、旧有细胞器和细胞碎片,保持细胞内的稳定状态。
1. 蛋白质质量控制在细胞内,蛋白质的正确折叠与结构至关重要。
当发生蛋白质变性、错折和积累时,这些蛋白质可能对细胞产生毒性,并诱导疾病的发生。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与药物研发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与药物研发泛素-蛋白酶体通路是细胞内一种具有特异性、耗能、高效的蛋白质降解过程,是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的主要调节者和终结者。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基础性研究成果阐释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其相关的病理学研究为新药研究开发提供了潜在的重要的药物靶标。
本文旨在从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基本概念、该通路异常与疾病发生、药物研发3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泛素-蛋白酶体通路掌控着机体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重大生命过程,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分化、凋亡、DNA复制和修复、转录以及蛋白质质量监控等细胞活动,并参与病原体的入侵、致病和免疫应答等过程。
该通路由底物蛋白质泛素化和底物通过蛋白酶体降解2个过程组成。
泛素是一条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多肽链。
泛素通常以2种形式存在,其一是游离形式,另一种形式是与受体蛋白共价结合。
泛素通过其C端与受体蛋白赖氨酸侧链的ε-氨基或受体蛋白N端的α-氨基共价结合的过程称为泛素化。
泛素化是一个主要由泛素激活酶E1(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泛素聚合酶(亦称泛素载体蛋白)(ubiquitin-carrier protein) E2和泛素连接酶E3(ubiquitin-protein ligase)等介导的多酶级联反应。
泛素激活酶E1在进化中很保守,是一种ATP依赖的酶,通过与泛素的C端形成高能硫酯键而激活泛素。
与E1不同,细胞内存在多种E2。
E2与活化的泛素结合形成E2-泛素复合体,E2协助特异性E3将活化的泛素转移到底物。
泛素连接酶E3是泛素化反应系统中数量最大、结构最多样、调控机制最为复杂的成员,它可以直接与底物或通过辅助蛋白与底物相互作用,从而决定泛素介导底物蛋白质降解的选择性(见图1)。
哺乳动物细胞内的E3主要有三大类,即含HECT(homologous to E6-AP C-terminal)结构域的E3、含环指结构(RING finger)的E3、含U-box的E3。
泛素化途径

这是一般蛋白质降解的一般泛素化途径,首先,在ATP供能的情况下,泛素的C末端与非特异性泛素激活酶E1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形成E1-泛素复合体。
E1泛素复合体再将泛素转移给另一个泛素结合酶E2。
E2则可以直接将泛素转移到靶蛋白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团上,在通常情况下,靶蛋白泛素化需要一个特异的泛素蛋白连接酶E3。
当第一个泛素分子在E3的催化下连接到靶蛋白上以后,另外一些泛素分子相继与前一个泛素分子的赖氨酸残基相连,逐渐形成一条多聚泛素链。
然后,泛素化的靶蛋白被一个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称为proteasome的蛋白质复合体逐步降解。
多聚泛素也将解聚为单个泛素分子,重新被利用。
细胞周期各个时相的过渡需要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细胞周期依赖激酶CDK, 及CDKs抑制蛋白等)其他蛋白质的降解,而这些蛋白的降解又与泛素化途径密不可分,因此泛素化途径与细胞周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泛素(ubiquitin)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小蛋白。
它的主要功能是标记需要分解掉的蛋白质,使其被水解。
当附有泛素的蛋白质移动到桶状的蛋白酶的时候,蛋白酶就会将该蛋白质水解。
泛素也可以标记跨膜蛋白,如受体,将其从细胞膜上除去。
泛素7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大约8500道尔顿。
它在真核生物中具有高度保留性,人类和酵母的泛素有96%的相似性,只差三个氨基酸。
C-terminal是GG β-Grasp 需要被蛋白酶体降解的蛋白质会先被连接上泛素作为标记,即蛋白质上的一个赖氨酸与泛素之间形成共价连接。
这一过程是一个三酶级联反应,即需要有由三个酶闭锁小带(zonula occludens)又称紧密连接。
它是由网格样的封闭索(sealing strand)连接而成的。
封闭索是由相邻细胞膜内连接起来的膜蛋白构成。
它是闭锁小带的封闭成分,由两排蛋白质颗粒紧密粘着、状似拉链,且不留细胞间隙。
封闭索之间的细胞间隙约为10-15nm。
泛素_蛋白酶体途径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科研进展】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李佳殷△林丽珠摘要: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 )是细胞内蛋白质选择性降解的重要途径,泛素分子主要通过泛素活化酶、泛素结合酶和泛素-蛋白连接酶与靶蛋白结合形成一条多泛素链,将底物蛋白泛素化,使靶蛋白被26S 蛋白酶体所识别和降解。
泛素化过程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蛋白质质控系统,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过程,比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内信号传导等,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靶蛋白的降解功能失常时,可以引起癌蛋白聚集、抑癌蛋白异常降解、突变细胞凋亡受阻和增殖加速,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UPP 的异常改变不仅与恶性肿瘤的病因学有着直接关素,并且与恶性肿瘤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过度表达可作为恶性肿瘤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蛋白质降解;恶性肿瘤;信号传导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3.01.111文章编号:1003-8914(2013)-01-0203-03Advances of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in Malignant TumorsLi JiayinLin Lizhu(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405)Abstract :The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UPP )is an important pathway for the intracellular proteins target degradation.Polymers of ubiquitin can be covalently attached to protein targets by a three-step (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s ,ubiquitin-protein ligases )conjugated cascade responses.The resulting ubiquitylated proteins are then recognized and degraded by the 26S proteasome.UPP is essential for many cellular processes ,including apoptosis ,the cell cycle and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which has a closed relationship with the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The malfunction of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to the targeted proteins could enhance the effect of oncoproteins ,reduce the amount of suppressor proteins ,inhibit the apoptosis of mutated cells ,and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which are the reasons of carcinogenesis.Aberrations in the ubiquitination system are directly implicated in pathogenesis of certain malignancies ,also have closed relations with their 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It can be a new treatment for malignant tumors to inhibit the overexpression of the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Key words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protein degradation ;malignant tumors ;signal transduction*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粤科基办字[2010]3号);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粤教师函[2010]79号)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通讯作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UPP )是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依赖的非溶酶体蛋白降解机制,研究证实,细胞内80% 90%的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1]。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真核生物中非溶酶体蛋白降解的主要系统,主要包括泛素,26S蛋白酶体和酶系统E1、E2、E3。
泛素-蛋白酶体参与调节细胞周期进程、抗原递呈、转录和信号转导等多种细胞生理过程。
研究发现,病毒可以利用泛素系统调控病毒的基因转录、抑制细胞凋亡、降解抗病毒蛋白、促使病毒出芽和释放等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
深入理解泛素-蛋白酶体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可以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新思路。
标签: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病毒;感染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多种蛋白降解途径,目前研究最多的是溶酶体降解途径和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溶酶体降解途径无需能量,主要降解细胞外和细胞膜蛋白质;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是一种耗能的高效、特异的蛋白质降解过程,控制细胞内大多数蛋白质特别是膜蛋白的降解。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主要由泛素、泛素启动酶包括泛素激活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E1、泛素载体蛋白(ubiquitin-carrier protein)E2和泛素连接酶(ubiquitin ligase)E3、26 S蛋白酶体和去泛素化酶组成[1-2]。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高等真核生物细胞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降解细胞内的蛋白质;另一方面是非降解作用,调节细胞内不同蛋白的定位和活性。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调控高等真核生物细胞内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DNA复制和修复、转录和蛋白质质量控制等,并参与病原体的入侵、致病和人类机体的免疫应答等过程。
另外,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还参与环境有害物质的致病过程以及机体的解毒机制[3]。
泛素是一个广泛分布在真核细胞中的小分子球状蛋白质,其序列高度保守。
细胞内需降解的靶蛋白在ATP的作用下被一系列酶催化,其Lys侧链连接到泛素分子的C-末端Gly侧链,而后其他泛素分子以Gly连接到泛素分子的Lys侧链上而形成多泛素化链,这个过程称为泛素化。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英文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英文The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The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is a complex and highly regulated cellular process responsible for the 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damaged, misfolded, or unwanted proteins within eukaryotic cells. This pathwa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cellular homeostasis, regulating various cellular processes, and ensuring the proper functioning of the cell.The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consists of several key steps:1. Ubiquitin Activation and Conjugation:- Ubiquitin, a small regulatory protein, is first activated by the enzyme 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E1).- The activated ubiquitin is then transferred to a 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 With the help of a ubiquitin ligase (E3), the ubiquitin is attached to the target protein, forming a polyubiquitin chain.2. Protein Targeting and Degradation:- The polyubiquitinated target protein is recognized by the 26S proteasome, a large, multi-subunit protein complex.- The proteasome then unfolds the target protein and breaks it down into small peptides through a process called proteolysis.3. Recycling of Ubiquitin:- After the target protein is degraded, the ubiquitin molecules are released and recycled for use in subsequent ubiquitination events.The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is involved in a wide range of cellular processes, including:1. Protein Quality Control:- The pathway helps to remove misfolded, damaged, or abnormal proteins, preventing their accumulation and potential toxicity to the cell.2. Cell Cycle Regulation:- The pathwa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regulating the cell cycle by controlling the degradation of key regulatory proteins, such as cyclins and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3. Immune Response:- The pathway is involved in the generation of antigenic peptides for presentation by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class I molecules, which is essential for the immune system's recognition and elimination of infected or cancerous cells.4. Signal Transduction:- The pathway regulates the stability and activity of various signaling proteins, such as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receptors, thereby modulating 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5. Apoptosis (Programmed Cell Death):- The pathway is involv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pro-apoptotic proteins, which can trigger the process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response to cellular stress or damage.Dysregulation of the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arious diseases, includ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cancer,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and regulation of this pathway has become a crucial area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cell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drug development.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一个复杂且高度调控的细胞过程,负责选择性地降解真核细胞内受损、错折叠或不需要的蛋白质。
n端降解子通路

n端降解子通路
"N端降解子通路"通常指的是蛋白质的降解过程中涉及的一种途径。
蛋白质降解是指蛋白质分子被分解成较小的片段或氨基酸的过程,这是细胞中维持蛋白质平衡和清除受损或不需要的蛋白质的重要机制之一。
N端降解子通路主要涉及以下两个主要系统:
* 封闭N端降解子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这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降解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目标蛋白质的N端被标记上小的多肽标签,即泛素(ubiquitin)。
泛素附着到蛋白质上,然后这个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被送入蛋白酶体(proteasome)进行降解。
这个过程对于调控细胞周期、细胞信号传导和蛋白质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 酸性N端降解子系统(Autophagy):这是一种通过溶酶体降解蛋白质的过程。
在细胞发现有损或不需要的细胞器、蛋白质聚集等时,细胞通过自噬的方式将这些结构包裹成囊泡,然后将其运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
这个过程对于清除细胞内的损伤物质、回收有用物质以及维持细胞稳态也至关重要。
这两个降解系统协同工作,维持了细胞内蛋白质的平衡,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至关重要。
蛋白酶降解途径泛素化修饰

蛋白酶降解途径泛素化修饰
蛋白酶降解途径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降解方式,可以将细胞内的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以维持细胞内的代谢平衡。
而泛素化修饰则是蛋白质降解途径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它可以标记蛋白质,促进其被降解。
泛素化修饰是一种通过共价结合泛素蛋白(Ub)来标记蛋白质的过程。
泛素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由76个氨基酸组成,可以通过C端的甘氨酸与目标蛋白质上的赖氨酸残基共价结合。
这种共价结合是通过一系列酶的协同作用完成的,包括泛素激活酶(E1)、泛素转移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
泛素化修饰可以促进蛋白质的降解,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
第一个途径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实现的。
在这个途径中,泛素化修饰的蛋白质被送入蛋白酶体内部,被蛋白酶体内部的酶降解为小分子。
这个途径对于细胞内的异常蛋白质、老化蛋白质等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途径是通过自噬途径实现的。
自噬途径是一种通过溶酶体降解蛋白质的过程。
在这个途径中,泛素化修饰的蛋白质被包裹在自噬体内部,被运输到溶酶体内部降解。
这个途径对于细胞内的老化蛋白质、细胞器等有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泛素化修饰是蛋白质降解途径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可以通过标记蛋白质促进其被降解。
这个过程需要多个酶的协同作用,包括泛素激活酶、泛素转移
酶和泛素连接酶。
泛素化修饰可以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和自噬途径实现蛋白质的降解。
细胞周期不同阶段胞质酶降解的机制研究

细胞周期不同阶段胞质酶降解的机制研究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分化等功能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细胞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细胞代谢活动有所差异,其中胞质酶的降解机制尤为重要,它决定了细胞代谢调控的程度和有效性。
本文将就细胞周期不同阶段胞质酶降解机制展开探讨。
细胞周期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G1期、S期、G2期和M期。
这些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在细胞代谢过程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活动。
其中,胞质酶作为细胞代谢调控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在细胞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G1期。
在G1期中,细胞主要是进行细胞核和细胞质成分的合成,并为下一个细胞周期做好准备。
此时胞质酶的降解作用主要集中于已变性的蛋白质,其主要的降解方式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实现的。
该途径通过泛素化酶对变性蛋白质进行标记,使其成为泛素-蛋白酶体复合物的底物,并在蛋白酶体内部进行多肽链的降解。
然后我们来看S期。
在S期中,细胞主要进行DNA合成和染色体复制。
此时,胞质酶的降解作用主要集中于过量的核酸和RNA,其主要降解途径为溶酶体途径(lysosomal pathway)。
该途径通过溶酶体内的核酸酶和RNA酶直接降解核酸和RNA,使其成为细胞代谢中的废物从而得以排除。
接下来我们来看G2期。
在G2期中,细胞主要进行细胞器的成熟,并为有丝分裂做好准备。
此时胞质酶的降解作用主要集中于已磷酸化的酶和蛋白质,其主要降解途径为吞噬体途径(autophagy pathway)。
该途径通过吞噬体中的受体识别变性或已磷酸化的蛋白质,并将其形成吞噬体囊泡进行降解分解,以协同调控细胞代谢活动。
最后我们来看M期。
在M期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此时胞质酶的降解作用主要集中于有丝分裂所需的蛋白质,其主要降解途径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与G1期类似,该途径通过泛素化酶对必须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并在蛋白酶体内部进行多肽链的降解。
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 泛素途径

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两条途径
1、不依赖ATP的溶酶体途径(无需能量,无选择性降解) 外来蛋白质、膜蛋白、胞内长寿蛋白质 组织蛋白酶 肽酶 肽 游离氨基酸 2、 依赖ATP的蛋白酶体途径(需能、高效、指向性很强) ATP 泛素化 短寿蛋白或异常蛋白+泛素 标记蛋白 蛋白酶体 肽酶 识别并降解蛋白质 肽链 游离氨基酸
UPP与疾病
• UPP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与泛素相关的疾病 可分为两种: • 一种是泛素体系酶的突变导致的功能丧失或者 目标底物蛋白识别基序的改变,而导致某种蛋 白的稳定。 • 另一种是目标蛋白功能不正常或加速降解的结 果。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关 键调节因素,细胞的许多重要蛋白都在此通路 的调控之下。 •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对细胞内信号转导及细胞生 长调控是一个很重要的调节因素,并与许多生 理及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第二阶段:靶蛋白被26s蛋白酶体识别、降解。
• 靶蛋白在26s蛋白酶体的作用下, 由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过程。泛 素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出讯号,让 蛋白酶体分辨出有待降解的蛋白 质。 • 过程:进入26s蛋白酶体的底物蛋 白质被多次切割, 最终,被标记 的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为3~22个 氨基酸残基的小肽、氨基酸以及 可重复利用的泛素。 • Plus:多泛素化后的蛋白质是如何 被蛋白酶体所识别的,还没有完 全弄清。
(一)泛素 (Ubiquitin 简称Ub)
1.组成: 泛素分子是由76个a.a组成的小蛋白,分子 量为8600,等电点PI为6.7。 2.结构: Ub分子大约87%的肽链通过氢键形成 二级结构,二级结构包括3个α-螺旋,5个β折叠(β-sheet),7个β-转角(β-turn)。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过程与调控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过程与调控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不断的合成与降解,其中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分子。
而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当蛋白质的降解过程失衡时,就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
因此,对于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过程和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过程细胞内蛋白质降解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进行的,另一种则是通过自噬途径(Autophagy)进行的。
UPP途径UPP是一种能够选择性降解损坏蛋白质的途径,它的发现也为诸多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它的原理是将蛋白质标记上泛素后,再将标记后的蛋白质送入蛋白酶体进行降解。
泛素分子在人类中有至少80种,其中泛素本身和另外3种蛋白是任务关键。
泛素分子第一个附加在待降解蛋白N端的一个特定的琥珀酸满足特定的序列,在泛素酰酶催化下,泛素在自身羟基上被激活为泛素-AMP物质,然后与UBC12结合,形成一个库欣体。
库欣体与E1、E2、E3等酶配合,将泛素转移至待降解蛋白上。
经过多次反复结合,最终形成链状的泛素标记后,便可被送入蛋白酶体进行降解。
自噬途径自噬途径是一种保证细胞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的保姆级机制。
自噬途径的一般流程如下:膜囊的产生、自噬小体的形成及膜囊中物质的降解的三个过程。
自噬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微调自噬(Macro-autophagy),二是微型体自噬(Micro-autophagy)。
微调自噬是将以膜囊形式包裹的蛋白、碎片和细胞器直接与赤细胞溶媒相接触,在溶媒内进行降解的途径。
微型体自噬则是将蛋白质等物质直接内部输送到溶胞酶泡进行降解。
微型体内膜总是与细胞内溶胞酶的相互关系异常,导致在自噬过程中溶胞酶被内部运输的物质冲洗而使溶酶泡受害。
随着自噬的继续发展,被内部运输到溶胞酶泡中的物质处于一个酸性环境,水解酶质分解分子进入后巨噬细胞中,实现对降解产物的再利用。
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281)

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5分,每题5分)1. 基因扩增的结果是某些特定基因的拷贝数增加。
()答案:正确解析:基因扩增是指细胞中某些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地大量增加的现象。
2. 细胞分化是选择性基因表达的结果,所以受精卵中不同的区域表达不同组织的专一性基因。
()答案:正确解析:胚胎细胞中的细胞质中,物质分布是不均匀的,可说是这种不均一分布决定了细胞的早期分化。
3. 几乎所有原核生物都有单个细胞组成,真核生物均为多个细胞组成。
()答案:错误解析:线粒体真核生物可以分为多细胞真核生物与单细胞真核生物。
2、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答案: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细胞内降解短寿命蛋白质的重要途径,与细胞多种毫无关系生理功能调节密切相关。
首先通过酶E1、E2和E3的作用使正要被降解的蛋白质泛素化,再由蛋白酶体使泛素化的蛋白质完全水解。
解析:空2. 内共生学说(endoeymbiosis theory)答案:内共生学说(endoeymbiosis theory)是指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细菌和蓝藻的一种学说。
线粒体来源于细菌,即寄生虫被真核生物吞噬后,在长期共生过程中,通过演变,形成了线粒体。
叶绿体来源于增殖,被原始真核细胞摄入胞内所,在共生关系中,形成了叶绿体。
解析:空3. 电压门控通道答案:电压门控通道是在细胞质电位突然变化产生特定电压电位的条件下才能开启的离子通道。
例如,电压门控Na+通道与K+通道在膜静息电位(膜电荷为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时呈关闭状态,当膜去极化(极化状态减小)电位而使膜内外的电位差降低时,通道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两条途径
1、不依赖ATP的溶酶体途径(无需能量,无选择性降解) 外来蛋白质、膜蛋白、胞内长寿蛋白质 组织蛋白酶 肽酶 肽 游离氨基酸 2、 依赖ATP的蛋白酶体途径(需能、高效、指向性很强) ATP 泛素化 短寿蛋白或异常蛋白+泛素 标记蛋白 蛋白酶体 肽酶 识别并降解蛋白质 肽链 游离氨基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阶段:靶蛋白被26s蛋白酶体识别、降解。
• 靶蛋白在26s蛋白酶体的作用下, 由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过程。泛 素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出讯号,让 蛋白酶体分辨出有待降解的蛋白 质。 • 过程:进入26s蛋白酶体的底物蛋 白质被多次切割, 最终,被标记 的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为3~22个 氨基酸残基的小肽、氨基酸以及 可重复利用的泛素。 • Plus:多泛素化后的蛋白质是如何 被蛋白酶体所识别的,还没有完 全弄清。
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起 重要作用。肿瘤可以起因于癌基因蛋白生长促 进因子的稳定或由于肿瘤抑癌基因的不稳定。 某些常规通过蛋白酶体降解的癌基因蛋白, 如果 不能及时地从细胞中清除,就会诱导细胞恶变。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近年来发现泛素系统也与神经细胞变性有关。 如引起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因子是Parkin,后者是 泛素和蛋白的E3连接酶,能与E2 UbcH7 和UbcH8 共同作用 , 而 Parkin 自身也是经泛素化调节降解 , 一旦 Parkin 变性 , 影响某些蛋白降解 , 就会引起多 巴胺类神经元的毒性损伤而引起常染色体隐性 少年型帕金森病 ( autosomal recessive juvenile parkinsomism)。
UPP与疾病
• UPP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与泛素相关的疾病 可分为两种: • 一种是泛素体系酶的突变导致的功能丧失或者 目标底物蛋白识别基序的改变,而导致某种蛋 白的稳定。 • 另一种是目标蛋白功能不正常或加速降解的结 果。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关 键调节因素,细胞的许多重要蛋白都在此通路 的调控之下。 •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对细胞内信号转导及细胞生 长调控是一个很重要的调节因素,并与许多生 理及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蛋白酶体:
黑点表示活性区域,蛋白质降解的场所
由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的过程
• 第一阶段:多个泛素分子与靶细胞蛋白共价结 合。 • 首先,泛素活化酶(E1)水解ATP并将一个泛 素分子腺苷酸。泛素被转移到E1的活性中心的 半胱氨酸残基上。 • 接着,被腺苷酸化的泛素分子接着被转移到第 二个酶上E2的半胱氨酸残基上。 • 最后,高保守的泛素连接酶(E3)家族中的一 员识别特定的需要被泛素化的靶蛋白,并催化 泛素分子从E2上转移到靶蛋白上。 • 靶蛋白在被蛋白酶体识别之前,必须被标记上 至少四个泛素单体分子(以多泛素链的形式)。
泛素-蛋白酶体(UPP)的组成
• • • • • • UPP由泛素和四种酶组成 泛素 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E1) 泛素偶联酶(ubiquitin-conjugation enzyme,E2s) 泛素蛋白连接酶(ubiquitin-ligating enzyme,E3s) 蛋白酶体(proteasome)
(一)泛素 (Ubiquitin 简称Ub)
1.组成: 泛素分子是由76个a.a组成的小蛋白,分子 量为8600,等电点PI为6.7。 2.结构: Ub分子大约87%的肽链通过氢键形成 二级结构,二级结构包括3个α-螺旋,5个β折叠(β-sheet),7个β-转角(β-turn)。
蛋白酶体
• 一个细胞大约含 30000 个细胞废弃物处理装置即蛋 白酶复合体 —— 蛋白酶体,这些桶状结构可以几乎 将所有蛋白质分解为7-9个氨基酸长度的缩氨酸,蛋 白酶体的活性表面在桶状结构的内部。蛋白酶体能 辨别出与泛素结合的蛋白质,一旦作为标签的泛素 脱离蛋白质,即可利用三磷酸腺苷提供的能量改变 蛋白质的性质使其从一端进入蛋白酶复合体内发生 降解,并最终以缩氨酸的形式从另一端释放出来。 这一过程如此复杂,需要消耗能量。然而蛋白酶体 并不能选择待降解的蛋白质,细胞内主要是通过E3 类酶的特异性选择并利用泛素加以标签,从而选择 正确的待降解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