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人类的形成导学案
(完整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__导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__导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950c991c1c708a1284a4479.png)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师寄语:探索人类起源,开创世界未来。
教材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许多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为此本章注意突出有关的基本观点,即人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并指出可以用古人类的化石和遗物作为证据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本节内容具有开放性,指出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目前仍有许多争议,这是正常的。
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故本节重难点是人类的起源、证据、进化的过程。
本节内容常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考察人类起源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人类起源于古代的森林古猿,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及探究活动,找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请阅读课本1---5页回答以下问题:1、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思考:人从生物圈中获取、、。
2、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仔细比较了与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有着共同的祖先——。
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等地区?它们的过着生活,吃的是。
4、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二、合作探究(一)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2页插图并结合课前查找的有关类人猿资料,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完成下列问题:1、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三方面不同。
现在,人类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
4、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是。
(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4—5页,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分析总结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证据。
(每组选一人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补充。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001d1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5e.p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篇一: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第1课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难点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课堂导入: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
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人类起源论是什么?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人类的出现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其生活地点是。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形成的原因是?二、氏族社会: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分为氏族和氏族两个时期。
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
不同点是:。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制和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1、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精讲点拨:1、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为古猿学习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大脑发育提供了可能,是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之后产生的,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并非决定性变化。
2、氏族社会的解体可利用图示去理解:人类是:A、印尼爪哇人B、南方古猿C、尼安德特人D、克罗马农人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A、原始人群B、氏族社会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A、使用天然工具B、能直立行走C、会制造工具D、能采集果实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棕色人种D、黑色人种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B、进化阶段不同C、体貌特征不同D、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6、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58f87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b.png)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导学案设计作为七年级教师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对教学整个过程实施方案的整体架构与合理预设。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设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师寄语:探索人类起源,开创世界未来。
教学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化来的。
2、尝试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异同、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的形态特征,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4、认同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
教学重点:1、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2、知道人猿同祖,能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3、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教学难点: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异同、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的形态特征,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趣味导读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按照这本书中的理论,达尔文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都是进化而来的。
他曾提出人类的祖先与大猩猩和黑猩猩存在亲缘关系。
当时,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他的观点,因此人们经常进行人类起源的辩论。
最著名的一场辨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之间进行的。
这是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会的一次会议上,人们都想听听主教对“猴子理论”的谴责。
听众大都反对达尔文的观点,但是赫胥黎却支持达尔文的观点,因此主教斯文地问他:“请问这位宣称自己是猴子后裔的先生,您是通过祖父还是通过祖母接受猴子血统的呢?”这时,赫胥黎坚定的说他“宁愿要一个可怜的猿猴作为自己的祖先,也不要一个运用自己优厚的天赋和巨大影响,却把嘲讽奚落带进庄严的科学讨论辩论会的人作祖先”。
对于人类起源,你认为达尔文的观点正确吗?收集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在课上与同学们进行一场辩论吧!学习过程: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并且人类也是经过漫长的过程进化而来的,那么人类是有什么进化而来的呢?一、课前预习:(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是猿的共同祖先是。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课人类的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课人类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d0cd0faf81c758f5f61f6758.png)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思考探究人类怎样形成?什么?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原始社会怎样解体?明确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自学过程: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梳理:一、人类起源问题上的科学发展。
1、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发表了《》一书,探索了的规律,阐明的发展过程,向发起勇敢的挑战。
2、英国教授首次提出的观点。
二、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的祖先:洲南方。
2、产生时间:距今约年前。
3、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1)南方古猿属于(2)“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和使用4、世界上的主要人种:(1)三大人种:、、(2)现代人种差异出现的时间:(3)划分人种差异的依据:(4)人种差异的形成原因:三、氏族社会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社会。
2、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
(原因: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3、氏族社会的产生(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和社会的进步。
②婚姻关系变化:群婚→血族群婚。
(2):发展过程: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最初人们生活在氏族社会里,随着的发展,以及的进步,部落间的交换和以为目的的生产出现了,男子开始支配社会,氏族逐渐取代氏族。
(4)母系氏族的特点:①由于的缘故,人们只知,不知。
②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地位。
课件1:第1课 人类的形成
![课件1:第1课 人类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4de0c9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6.png)
(标上相应的字母):
德国尼安德特人( C )
A.早期猿人
B.晚期猿人 C.早 印尼爪哇人 ( B )
期智人 D.晚期智人
中国丁村人 ( C )
2.准确地说,上题7个选项应当属于法国克罗马农人( D )
人类进化的哪个阶段?
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A.正在形成的人
( B)
( B )坦桑
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B.完全形成的人
2. 现代三大人种差异显现出现在(
)
A. 早期猿人 B. 早期智人 C. 晚期智人
3、世界上的主要三大人种有(
)
A. 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
B. 黄种人、棕色人种和黑种人
C. 白种人、黄种人和棕色人种
D. 棕色人种、白种人和黑种人
D. 晚期猿人
4、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是( )
A. 原始人群 B. 母系氏族
完全形成的人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比比看,谁是记忆高手!
德国尼安德特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
奥都威峡谷能人
元谋人
山顶洞人 北京人
丁村人
印尼爪哇人
完全形成中的人 早期猿人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
北京人头骨及头部复原像
早期智人
• 尼安德特人
晚期智人
• 山顶洞人
人种差异何时显现?
晚期智人
为什么存在人种差异呢?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请你选择判断人种的依据: 体貌特征
肤色 眼睛
智力 地域
头发 职业
知识梳理
人类的出现 时间: 三、四百万年前 地点: 非洲南方
课件2:第1课 人类的形成
![课件2:第1课 人类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453f47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e.png)
3. 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的说法,不正确的 B
A.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B.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C.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D.人们按照血缘关系居住在一起的
4.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的主要原因是 A
A.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女子主动把经济大权让给男子 C.采集和狩猎水平的提高 D.男子性别意识的提高和复苏
晚期智人
主要代表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晚期猿人
北京人头骨及头部复原像
一、人类的出现
进化阶段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主要代表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一、人类的出现
进化阶段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材料二:农业、手工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男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原 有地位,大汶口男性墓中多随葬农具,女性墓中随葬纺轮、针和锥等物品,这说 明男耕女织十分普遍,男子在生产部门已居于主导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当时的原始人类生活在什么阶段?你判断的主要 依据是什么?
2、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是什么?请列举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人种。
一、人类的出现 人类是怎样出现的?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非洲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长期进化和劳动
使用天然工具
学会制造工具
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思考 :人类进化过程中,_ _ _ _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人类的出现
早期猿人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导学案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b2fc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5.png)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远古时期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2、掌握远古人类的主要活动类型,如狩猎采集、石器制作等。
3、认识远古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文化发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远古人类的演化阶段和特征。
(2)远古人类的重要活动及其对生存的影响。
2、难点(1)理解远古人类文化发展的特点和意义。
(2)分析远古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知识梳理(一)远古人类的起源关于人类的起源,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
大约在 600 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有着共同的祖先。
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其中,最著名的早期人类化石包括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等。
南方古猿是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科动物,他们生活在大约 400 万年前至 100 万年前的非洲。
南方古猿的骨骼结构显示出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但脑容量相对较小。
能人则出现在大约 200 万年前,其脑容量比南方古猿有所增加,并且能够制造简单的石器工具。
直立人是人类演化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大约生活在 180 万年前至 20 万年前。
直立人的身体结构更加适应直立行走,脑容量也进一步增大,并且开始学会使用火。
(二)远古人类的演化阶段1、旧石器时代早期这一时期的人类主要使用打制石器,以狩猎和采集为生。
他们通常居住在洞穴或简易的营地中,社会组织较为简单,以小型群体的形式活动。
2、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石器制作技术有所提高,出现了更复杂的石器类型。
狩猎和采集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社会组织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可能出现了一定的分工合作。
3、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的人类在文化和技术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制作出了更加精美的石器和骨器,开始进行艺术创作,如洞穴壁画等。
社会组织更加紧密,可能已经形成了部落。
(三)远古人类的主要活动1、狩猎采集狩猎和采集是远古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
他们依靠群体的力量,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武器追捕野兽,采集野果、坚果、根茎等植物资源。
探索人类的起源:初中生物人的发展过程教案
![探索人类的起源:初中生物人的发展过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396d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9.png)
人类是地球上最智慧的物种之一,我们拥有思考、创造、发明、改变环境的能力。
但是,我们对人类的起源仍知之甚少。
所以,本文将带您探索人类的起源,了解人的发展过程。
一、人类诞生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类的祖先起源于非洲。
早在3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出现了。
当时,它们还是一种类人猿的物种,与今天的猩猩、黑猩猩等是亲戚关系。
这些古代人类不像现代人类那样能够使用工具、谈论语言,它们的灵活程度也比较低。
它们靠摘取果实、吃昆虫等方式获取食物,生活方式比较原始。
这一时期的人类比较少,数量稀少。
互相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和合作。
二、早期人类的进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人类逐渐进化,发展出了智力、语言、工具制造、社交等特点。
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工具和各种技术,逐渐改变着生存环境。
同时,人类的食性也逐渐发生了转变,从植物摄食转变为肉食摄食,这使得人类进一步发展了灵活度和狩猎能力。
三、中期人类的进化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3000年)的出现,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人类也逐渐发展出各自不同的文化,使得人类种群更加复杂化。
人们开始沿着河流定居,发展农业和畜牧业。
四、人类的进化和繁荣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进化和发展。
我们从原始狩猎的时代,逐步进入了农业文明,直至现代文明时代。
人类社会的改变,经济、文化、政治、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不断繁荣。
总结起来,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起源到现代,人类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包括语言、工具制造、农业、建筑、数学、哲学、科学等等。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索和学习的过程。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为人类更好的未来做出贡献!。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1](https://img.taocdn.com/s3/m/4053c458767f5acfa1c7cd59.png)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1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础历史知识。
2、看图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北京人难点:内容距今久远,时间跨度很大,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
【课堂导入】人自来就有喜欢寻根的天性。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提出的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由此导入新课。
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三、精讲点拨1、“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原始社会时期。
远古社会也可以称为远古时代,与传说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都属于模糊的时间概念,泛指原始社会。
人类的演变过程讲解教案
![人类的演变过程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2dcc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5.png)
人类的演变过程讲解教案一、引言。
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主要物种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从最早的古猿到现代人类,人类的演变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
本教案将从人类的起源开始,讲解人类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演变历史。
二、人类的起源。
1. 古猿时期。
在约6000万年前,古猿出现在地球上,它们是人类和现代猩猩的共同祖先。
古猿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亚洲地区,它们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采集植物和捕猎小动物为主。
2. 原始人类时期。
约200万年前,原始人类出现在非洲地区。
他们的外貌和现代人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头骨更大,身材更矮小。
原始人类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生活在山洞或者简单的遮蔽物下。
3. 尼安德特人时期。
约40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出现在欧洲和西亚地区。
尼安德特人的智力和体型都比原始人类更加发达,他们已经开始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武器,生活方式也更加先进。
4. 智人时期。
约20万年前,智人出现在非洲地区。
智人的外貌和现代人类非常相似,他们的智力和体型都比尼安德特人更加发达。
智人开始使用更加复杂的工具和武器,他们还学会了使用火种和制作简单的陶器。
三、人类的演变过程。
1. 智力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智力不断发展,他们学会了使用更加复杂的工具和武器,掌握了火种和农业技术。
智人的社会结构也开始发展,出现了更加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文化活动。
2. 种群的迁徙。
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人类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迁徙。
他们从非洲向其他大陆迁徙,逐渐扩大了自己的生存领域。
随着迁徙的进行,不同地区的人类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种群和文化。
3. 文明的兴起。
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他们学会了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建立了定居点和城市。
人类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活动也变得更加复杂,出现了更加发达的文明和社会制度。
四、总结。
人类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
从古猿到现代人类,人类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0dbc0d866fb84ae45c8d97.png)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1【学习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1.搞清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下肢___________。
2、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
1929年,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3分析思考人类进化的原因?二、交流展示.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四种现代类人猿分别是:、、、。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2、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他们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5、生活在300万年前“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6、生活在175万年前的“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
三、知识小结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⑴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身的变化:创造和使用。
⑵人类的进化过程:树上生活--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⑶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以致用】:生活链接: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技能训练】:认真阅读教材p6的“区分事实和观点”并完成相关习题。
【问题检测】:1、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七上历史导学案参考答案
![七上历史导学案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8b6e32e2bd960590c67783.png)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参考答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学习过程】一、探知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元谋人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
2. (1)直立行走,会制造工具(2)猿——早期直立人——智人——现代人二、聚焦世界目光的头盖骨化石——北京人的发现1.1921年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发现北京人遗址;加拿大科学家步达生根据三枚牙齿将遗址命名为北京人;1929年中国科学家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和用火遗迹;1936年中国科学家贾兰坡发现三枚头盖骨。
2.古人类化石;为科学家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引领世界古人类进化的研究——北京人的特征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会用火;会制造工具;群居,狩猎和采集植物果实为生。
(2)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的腿骨略长;能够直立行走,身高比现代人略低。
【直击中考】1.B2.A3.A4.B5.B6.B7.B8.B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学习过程】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距今约六千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禽;使用陶器,有乐器,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2.居住条件优越,从事种植业,劳动工具更为先进。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1.距今七千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居住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人工栽培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会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雕刻技术和用漆技术先进,发明织布机,学会养蚕缫丝。
2.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3.(1)河姆渡、半坡(2)同:从事种植业、先进的劳动工具不同:种植作物不同;河姆渡有水牛家禽(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采集狩猎——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湖南发现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的人工栽培粟)。
七上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案
![七上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1b237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f.png)
七上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案情境式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导入:人类从哪里来?如何诞生的?……从人类起源的传说,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生物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创立进化论学说,了解人类由何而来的问题。
再通过课本导言描绘的古人类活动的场景引出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传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课本导言,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引入本节课课题。
新课讲述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4-p7,找到以下问题答案:(3分钟)1.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有哪些?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发现的地点、距今时间、生产生活状况、地位分别是什么?3.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
合作探究:时光穿梭——探索古人类的生活奥秘《大侦探》是学校推出的大型自制推理节目。
每期节目都有不同线索,要求学生通过搜集证据和推理找出历史真相。
本期节目,主要是同学们乘坐时光穿梭机,通过以下线索,探索古人类的生活奥秘。
线索一: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祖先就是来自于西方,中国人是西方的后裔。
”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该用怎样的证据反驳他的观点?通过教材第5页《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图说历史,观察地图,中国境内远古人类分布特点是什么?特点:1.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
2.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特别是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
线索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说明原始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该怎么解决环境带来的难题?生活:①远古时代,自然环境险恶,经常有猛兽出没,依靠个人力量无法抵御猛兽的攻击;②由于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存环境的险恶,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生,使用的工具简单粗糙,只靠单个人的力量采集狩猎,无法生活下去。
因此形成了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群居的生活。
解决方法:①北京人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①会制作工具;②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人类进化史》导学案
![《人类进化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a695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9.png)
《人类进化史》导学案人类进化史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以考古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为基础,通过对化石及遗传信息的研究,以及对现代人类适应环境和生存方式的观察,揭示了人类进化的历程和特征。
本导学案将带领你了解人类进化史的重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
通过化石记录和遗传信息的研究,科学家们认为人类的祖先最早出现在非洲,并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过程。
1. 猿到人的演化人类最早的祖先是类猿人,他们具备直立行走的能力,并逐渐发展出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
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祖先类猿人逐渐进化成为早期人类。
2. 早期人类的演化早期人类的化石发现主要集中在非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露西”化石,她生活在约300万年前的非洲,是直立行走、使用简单工具的早期人类。
3. 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的共存约40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出现在欧洲和亚洲地区,他们和现代人共同生存了一段时间。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尼安德特人逐渐灭绝,而现代人逐渐成为地球上唯一的人类物种。
二、人类的进化足迹人类进化的过程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化石证据,这些化石不仅揭示了人类演化的历史,也为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基础。
1. 化石发现的重要发现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的各个地点,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许多关于人类进化的化石化遗骸,其中包括了早期人类的颅骨、骨骼和牙齿。
这些化石使我们能够重建人类进化的历程。
2. 人类基因组计划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使得人类进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对现代人类和古人类DNA的比较,科学家们能够追溯人类进化的路径和时间线。
三、考古学与人类进化考古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学科,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进化史。
1. 遗址和人类行为的研究考古学家通过对遗址的挖掘和分析,揭示出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文化形态。
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进化的环境和生存策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案 历史(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案 历史(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3c3a7fe87101f69e3195f7.png)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学习目标】1、非洲南方古猿、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原始社会的解体2、比较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不同,国家与氏族的不同。
3、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难点】1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
2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自主探究】(一)人类的出现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从________ 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
南方古猿属于“”。
2.人类在距今年形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
3.填表4.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即我们Array通常所说的、和。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的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5.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随着和的进步,出现了氏族,两个或几个氏族又组成。
6.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人类先后经历了氏族和氏族两个阶段。
7.在氏族社会里,由于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地位。
8.在氏族社会里,男子在经济中占地位,婚姻关系相对,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二、【合作探究】1、人类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判断的依据的什么?2、为什么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3、“完全形成的人”划分为那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那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当堂达标】1促使古猿向人进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劳动C.生产力发展D.生产工具的进步2 小红想了解南方古猿的情况,你认为她应该去A.亚洲北部B.欧洲西部C.非洲南部 D .美洲中部3 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B.进化阶段不同C.体貌特征不同D.生活习俗不同4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行群婚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 D.商品生产出现并占主导地位5 恩格斯说:“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导学案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a5af5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4.png)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远古时期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2、掌握远古人类的主要生活方式和生存技能。
3、认识远古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远古人类的进化阶段和特征。
(2)远古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形式。
2、难点(1)理解远古人类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机制。
(2)分析远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适应策略。
三、知识梳理(一)远古人类的起源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
大约在 700 万年前,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分道扬镳,开始了独立的演化历程。
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化出了多种古人类物种,如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等。
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科动物,它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但脑容量相对较小。
能人则在南方古猿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进步,能够制造简单的石器工具。
直立人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的身体结构更加适应直立行走,脑容量也有所增加。
(二)远古人类的进化阶段1、旧石器时代早期这一时期的人类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如砍砸器、刮削器等。
他们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以群体的形式居住在洞穴或简易的营地中。
食物来源主要是野果、坚果、野菜以及狩猎获得的动物。
2、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石器制作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出现了更精细的石器,如尖状器、手斧等。
此时的人类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居住地点,并能够用火来取暖、烹饪食物和防御野兽。
3、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的人类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智力和技术水平,能够制造出更加复杂的工具,如骨针、鱼叉等。
他们开始进行原始的艺术创作,如洞穴壁画,同时也出现了宗教和丧葬的萌芽。
(三)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1、采集与狩猎远古人类通过采集野果、坚果、野菜等植物资源获取食物,同时也依靠狩猎来获取肉类。
他们逐渐掌握了一些狩猎技巧,如追踪、设陷阱等。
2、用火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火不仅可以取暖、照明,还可以烹饪食物,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和吸收,从而为人类大脑的发育提供了更多的营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人类的形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
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让学生阅读导言中的故事。
问:“保守势力为什么要谩骂、攻击达尔文、赫胥黎?”
因为后者的观点违背了他们一直信奉的上帝造人说。
在漫长的古代,人们一直坚信人是由神创造的,让学生例举东西方神创造人的传说。
亚当和夏娃的传说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达尔文、赫胥黎他们认为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呢?由古猿进化而来
一.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从________ 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
南方古猿属于“”。
2.人类在距今年形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
3.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和四个阶段。
4.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和。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的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5.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随着和的进步,出现了氏族,两个或几个氏族又组成。
6.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人类先后经历了氏族和氏族两个阶段。
7.在氏族社会里,由于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地位。
8.在氏族社会里,男子在经济中占地位,婚姻关系相对,
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二.合作交流理解运用
1、探究氏族是怎样产生的?或如何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氏族的出现?
2、你认为与奴隶社会相比,原始社会有哪些优点?
三.思维拓展延伸
神创造了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这类传说为什么能流传至今?请分析原因。
在此基础上写一篇论文,题目自拟。
四、知识回放梳理结构
课堂总结:本课我们学习了史前时期即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历史,知道了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氏族社会的产生极其特点和作用,原始社会的瓦解等问题。
明白了生产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
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五.巩固训练达标验收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不过是几千寒热。
”
-------毛泽东
请回答:
①材料中认为人与猿的区别是什么?
②材料中反映的生产工具有哪些?
③材料中的“小儿时节”是一种什么社会?简述其情况。
课后作业
讨论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