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前言

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水平,规范操作方法,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该指导书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标准体系。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指导书由云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编写。

本指导书主编人:陈宇民

本指导书主要起草人:陈宇民

本指导书主要审核人:

本指导书审定人:

本指导书批准人: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目次

1目的 (1)

2适用范围 (1)

3引用标准 (1)

4支持性文件 (1)

5技术术语 (1)

6安全措施 (1)

7作业准备 (2)

8作业周期 (2)

9工期定额 (2)

10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2)

11作业流程…………………………………………………………………………………

(2)

12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2)

13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9)

14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9)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规范云南电网公司的供电企业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方法,保证安全,提高试验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试验作业。

3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949.1-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

DL/T 887-2004《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

DL/T 475-2006《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Q/CSG 1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4支持性文件

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

《云南电力技术监督系统》(待批)

5技术术语

接地体: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接地引下线:电力设备应接地的部位与地下接地体或中性线之间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引下线。

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工频接地电阻:按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工频交流电流求得的电阻,称为工频接地电阻。

6安全措施

6.1试验应在干燥季节进行。进入工作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6.2测试应遵守现场安全规定,雷云在杆塔上方活动时应停止测试,并撤离

现场。

6.3测量导线间的连接点必须用绝缘物包裹。当测量导线与公路、人行道交

叉或并行时应防止导线绝缘损坏。

7作业准备

7.1人员配备

工种:高压试验人员。

数量:至少2人。

素质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经安规考试合格,工作负责人由熟悉接地电阻试验工作和具有现场工作经验的人担任;

7.2资料、图纸准备

7.2.1接地装置敷设竣工图,确定被测杆塔所在线路避雷线直接接地情况是否

满足钳表法测试要求;确认被测杆塔接地装置放射线长度;

7.2.2接地装置历史测试报告

7.3设备准备

7.3.1接地电阻测试装置一套、钳型地阻仪一套。

7.3.2测试装置及钳表必须经过法定的检Array定单位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其

精度必须满足该项试验的要求。

7.3.3测量导线根据需要准备,对讲机、

皮尺、铁锤、接地电极、扳手、锉

刀等及常用工具。

8作业周期

进线段杆塔2年;其它线路杆塔不超过

5年。

9工期定额

10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查阅接地装置设计图,确认接地装置的几何尺寸及射线长度。

11作业流程

12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12.1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12.1.1测量方法及工艺要求

在测量杆塔接地装置这类小地网时,0.618法与电位降法测量值基本相同,0.618法可以满足工程测试精度的要求。为减轻现场测试的工作量,可采用0.618法测量杆塔接地电阻。该方法应作为确定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是否超标的最终测试方法。30度夹角法的测量原理及限制条件与0.618法一样,但考虑到云南山区地形复杂,杆塔附近难有平坦开阔地带,要确定30度夹角比较困难,建议不采用30度夹角法进行测量;钳表法与0.618法相比,具有工作强度小、效率高、能有效检测接地引下线、避雷线联结好坏的优点,在测试方法正确的前提下,测量值较0.618法偏大,因此钳表法可作为杆塔接地电阻普测的测量方法,若测量值超标,再用0.618法复测。

(1)0.618法工艺要求

0.618法试验接线如图13所示。

1)试验前应查阅被测杆塔接地装置型号,明确接地装置放射线长度L。电流极引线长度至少3L,鉴于目前110kV及220kV杆塔接地装置射线长度一般为50米,最大一般不超过60米,建议电流极引线长度为200米;由于互

感对杆塔接地电阻影响较小,为方便工作,可将200米电流线与160米电压

图1:0.618法测试接线图

线并在一起收放线,以减小收放线工作量。

2)当采用三端子测试接线时,应注意从接地装置到接地电阻测试仪引线端子G的引线应尽可能短,以消除引线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

3)测量前应拆除被测杆塔所有接地引下线,把杆塔塔身与接地装置之间的电气连接全部断开;

4)应注意保持接地电阻测试仪各接线端子、电极和接地装置等电气连接位置的接触良好;

5)布线方向可根据杆塔所处位置,以便于布线为原则视实际情况确定。但若测试数据与历史数据或相邻同地质条件杆塔接地电阻值比较有较大差异时,应考虑更换布线方向进行复测。

(2)钳表法工艺要求

钳表法测接线如图2所示。

1)测试前应明确被测杆塔所在的输电线路具有与杆塔连接良好的避雷线,且多基杆塔的避雷线直接接地。测试杆塔所在线路区段中直接接地的避雷线上并联的杆塔数满足表1的规定。不能满足表1规定的不能用钳表法测

图2:钳表法测量接线示意图

量;

2)被测杆塔的接地装置应只保留一根接地引下线与杆塔塔身相连,其余接地引下线均应与杆塔塔身断开。对于杆塔各脚接地装置未联在一起的,应用导线将断开的其它接地线与被保留的接地线并联,将杆塔接地装置作为整体进行测试。当测试值明显偏小(小于1 )时,应注意确认其余接地引下线是否与杆塔塔身完全断开,因为当有两根接地引下线与杆塔塔身相连时,钳表法测到的是两接地引下线间的回路电阻,而非接地装置接地电阻;

3)测量前应使用标配精密环路电阻对钳表进行自检,测量时应注意保持钳口清洁,防止夹入野草、泥土等影响测量精度。测试时应注意使接地线居中,并尽可能垂直于钳口所在平面。

12.1.2作业流序

图3: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流程框

下线作除锈处理,并拧紧连结螺栓;处理完毕后再次用钳表进行测试,若合格则进行下一基杆塔测量,若仍不合格,则判断是避雷线与杆塔接触不良,应在适当时候登杆检查。

若测试结果仍不合格,则应更换塔角接地点再次测量,若合格则说明原塔角接地引下线与地网连接不良,应开挖检查并处理。若仍不合格,则确认该基杆塔接地电阻不合格。需采取措施对接地网进行改造

测试过程中应注重相邻同土壤构造杆塔接地电阻值的比较,若发现测试值有明显偏差,应改变布线方向,进行复测。

12.1.3测试结果误差分析

(1)放线长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由0.618法及30度夹角法测试原理所决定,两种方法都有使用条件限制,即:

a. 有完全同质的土壤;

b. 有足够大的间距,以便电极可采取半圆的形式;

无论是0.618法还是30度夹角法,都要求有足够大的间距,以便电极可采取半圆的形式,才能保证测试精度满足工程精度要求。若放线长度过小,会造成测试值严重偏小,须引起高度重视。

按DL/T 887-2004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要求:电流极长度D GC取4L,最小不得小于3L;(L为杆塔接地装置放射形接地极的最大长度,如果被测杆塔无放射形接地极,则L按照不小于杆塔接地极最大几何等效半径选取。)建议电流极引线长度取200米。

(2)土壤不均匀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0.618法是基于理想半球形接地网、均匀土壤而得的。实际测量中,测量结果会受到土壤不均匀性的影响,造成不同布线方向测量值不同。土壤不均匀对于变电站、发电厂大型地网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大型地网接地电阻测试时一般不用0.618法直接测量,而是采用电位降法寻找零位区。对于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由于杆塔接地装置较小,布线长度较短,土壤不均匀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小,可直接采用0.618法直接测量。此处介绍土壤不均匀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旨在使测试人员对测量结果偏差有所了解。

图6:水平方向两层土壤状况下 (1)垂直地面方向两层土壤状况下0.618法测量误差

垂直地面方向两层土壤如图4所示:

图4:土壤垂直分层示意图

土壤垂直分层时,0.618法测量所产生的误差决定于:地网尺寸a 与上层土壤厚度h 的比值、上下层土壤电阻率差值。

图5:土壤垂直分层下0.618法测量误差与土壤结构关系 其中:1

2

1

2ρρρρ+-=k 从图5可以看出,当地网尺寸与上层土壤厚度可比时,误差较大;当两者相差较大时,误差较小。当下层土壤电阻率大于上层土壤电阻率时,测量结果偏小。当下层土壤电阻率是上层土壤电阻率的40倍以上时,测量结果偏小可达38%;当下层土壤电阻率小于上层土壤电阻率时测量结果偏大,最大偏差可达10%。

(2)水平方向两层土壤状况下0.618法测量误差

土壤水平分层时,0.618法测量所产生的误差决定于:分层界面到地网的距离b 与地网半径的比值及两层土壤电阻率的差值,见图6;及电流线与水平分界面的夹角,见图7。

地网距水平分层界面越近,0.618法测量误差越大;电流线与土壤分界面

图7:0.618法测量相对误差与布线

垂直时误差较大,与分界面平行时误差为零。当电流极处于高电阻率土壤区时,测量结果偏大;当电流极处于低电阻率土壤区时,测量结果偏小。

(3)布线方向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不同布线方向对测量结果影响小于10%,能够满足工程测量精度要求,测量杆塔接地电阻时,可不用考虑布线方向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在个别情况下,如果地中有部分或完全埋地的金属物体(如铁轨、水管或其它工业金属管道等),可能出现不同方向测试值偏差较大的情况。因此,当测试结果与相邻同地质条件杆塔接地电阻值相比,明显偏大或偏小时,应考虑改变电极布置方式,使布线方向与金属垂直,消除金属物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电压极、电流极引线间互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两平行导线间的互感计算模型如图8所示,距离为D 的两平行导体,土壤电阻率为?,则其中一根导线作为电流线以大地回流时,两导体之间的单位长度互感阻抗为: 其中:ρ80=e D (m )称为等价镜像距离。

互感、土壤电阻率和导线间距三者间的关系如图9所示。两导线间的互感最大可达0.6?/km 。 对于变电站、发电厂主接地网测量,由于地网接地电阻值较小(<0.5?),布线长度较长(数公里),必须考虑测量引线间的互感影响。但对于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由于接地电阻值较大(几欧至几十欧),布线长度较短(100米至200米)其互感影响较小,可不用考虑。

因此,在进行杆塔接地电阻测试时,可将电流引线与电压引线并在一起

图8:两平行导线互感感抗计算模型 图9:两平行导体互感感

与土壤电阻率、导体距离

关系

收放线。一方面可以减少布线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由于电流引线与电压引线曲折系数不一致而使电压极偏离0.618D GC所造成的测量误差。

(5)钳表法测量误差

由钳表法测量原理所决定,钳表法测量值比接地电阻真实值偏大。其增量来源于两部份:

其一:由于并联杆塔基数不够,造成测试回路附加电阻不可忽略。因此,在进行钳表法测量前,要确定测量所在线路区段中直接接地的避雷线上并联杆塔数量是否满足表1的要求。若不能满足表1要求,则不能用钳表法进行测量。

其二:测量值包括了杆塔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的接触电阻、架空地线与杆塔的接触电阻、架空地线电阻、相邻杆塔的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的接触电阻等。须说明的是,这些电阻也是雷电流泄放通道所经过的电阻,该值对杆塔耐雷水平评估更具指导意义,这是钳表法的优点之一;

13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13.1 异常:测试值与历史数据或相邻同地质条件杆塔接地电阻值比较,明显偏小。

对策:

(1)首先确认测试方法是否正确,若采用钳表法测量,则应注意接地引下线是否完全拆除,只保留一根,若有两根或两根以上接地引下线与塔身相连,则测量值会严重偏小。若采用0.618法测量,则应注意放线距离是否足够、接地引下线是否完全与塔身分开。

(2)更换布线方向,再次测试;

13.2 异常:测试值与历史数据或相邻同地质条件杆塔接地电阻值比较,明显偏大。

对策:

(1)若采用钳表法测量,则应确认测试区段内避雷线直接接地基数是否达到表1要求;

(2)检查接地引下线与杆身、接地装置连接是否良好,对于接地电阻大于100 的极有可能为接地引下线锈蚀,应开挖检查。

(3)更换塔腿再次测试,排除接地引下线接触不良造成的影响。

14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详见《云南电力技术监督系统》相关文件。

接地电阻测量原理与方法

接地电阻测量原理与方 法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接地电阻测量原理 梁子斌 对从事地电学工作,对接地电阻的概念并不陌生,然并非能完全理解。这里想跟大家聊聊其概念和测量原理。 1.接地电阻概念,接地装置在输变电工程中是个特殊的项目,属隐蔽工程。对新安装的接地装置,它包括埋入地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或称接地体,以及连接接地体与电气设备接地部分的接地线。为了确保其是否符合设计或规程要求必须经过检验才能正式投入运行。接地电阻就是当有电流由接地体流入土壤中将呈现有电阻,这就是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本质是由土壤产生的电阻,是接地装置泄放电流时表现出来的电阻。由 高斯定理知道,在全空间中,一半径为R的导体球其接地电阻为ρ地= ρ 4πR ,如在地 表无限半空间中其接地电阻大一倍ρ地= ρ 2πR ,埋在地下某深度中,则在两者之间, 对均匀介质,也可以解析得到。还有不同形状的接地体,圆盘形、棍形,环形等都有公式可以计算。 其等效电路如下图:其中U为接地体对大地零电位参考点的电位差,I为流过接地体的电流U/I即为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测量原理 看视很简单,通过电压的电流的测量就可以得到电阻值,可实际上并不容易。试想想,在工作现场去哪能找到大地零电位的参考点那?哎呀,有思路了,我们可以临时做一个啊,再做一个接地,可这临时的接地电阻值也不知道,我们可以知道这两个电阻之和,一个方程,两个位知数!好办,再加一个辅助接地电极,这样我们两两进

行测量,三个方程,三个未知接地电阻,简单解方程就可以啦!呵呵,还不明白呀,看下面示意图。 我们分别将RR1,RR2,R1R2做环路供电,电压和电流我们都会测的,测得后容易得到R+R1,R+R2,R1+R2,更不用说现在都有万用表了,真接可以测出的,多大的阻值,万用表都能测得,别担心。接地电阻也和收音机里的电阻一样,道理没什么不同。好了,写方程吧。 { R+R1=r1R+R1=r2R1+R2=r12 这里r们就是我们万用表的读数R是我们要测的接地电阻,R1,R2是两个辅助电极的接地电阻,这方程找个中学生解一下,是R=(r1+r2-r12)/2吧?他一定是中学生了。 你也看一下R1和R2吧,看看吧,我保证比一定R大的多,小了?工程一定不合格! 你还没问我:两个辅助电极就可以吗那为什么多数接地电阻测量仪要三个辅助电极那其实呀,四个的也有那。从前面说明你应知道了,两两电极组合就多一个方程,三个辅助电极加上被测电极共四个,便有C42个组合,6个方程,未知数是4个,用最小二乘法,那结果不是好得多了?布辅助电极不怕烦,你用十个,结果会更好,一定不会错。 多说一句,如果没有布设辅助电极的场地,你只好使用电磁感应方式的接地电阻测量仪了,而且还不用断开系统接地,直接测量。

光泽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光泽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保密等级:保密版本/状态:发文号: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2014-11-3 发布2014-11-3 实施

《光泽度测试作业指导书》修订履历表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反射计以20°、60°或85°几何条件测定色漆漆膜、塑料、陶瓷、石材、纸张或金属材料等平面制品的镜面光泽度的测试方法。本方法不适用于含金属颜料色漆漆膜的光泽测量。

20°几何条件适用于高光泽材料(即60°镜面光泽高于70单位的材料); 85°几何条件适用于低光泽材料(即60°镜面光泽低于10单位的材料)。2参考标准 GB/T 9754-2007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 面光泽的测定 GB/T 8807-1988塑料镜面光泽试验方法 ISO 2813:2014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ASTM D523-2014光泽度测试方法 3仪器设备 三角度光泽度测试仪 生产商:深圳市三诺仪器有限公司型号:SN-206085 4测试条件 4.1测试对象:液体漆样 4.1.1试验用底材(底材应是镜面质量的玻璃,厚度为3mm ,尺寸150 x 100mm , 玻璃最小尺寸至少应等于光照区域的长度); 4.1.2漆膜涂布器(槽深为150 ± 2 pm的块状涂布器或采用其他施涂方法); 4.2 20 °、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方法: 4.2.1 60。条件适用于所有的漆膜,但是对于很高光泽和接近无光泽的漆膜,20°或85。也许更适用。 4.2.2 20 °条件在对高光泽漆膜(即60 °镜面光泽高于70单位的漆膜)的情况能给出更好的分辨率。 4.2.3 85。条件在对于低光泽的漆膜(即60 °镜面光泽低于10单位的漆膜)的情况能给出更好的分辨率。 5测试步骤 5.1校准 本设备共有黑色涂料及白色涂料两个校准模块并附有不同角度下的校准参考 值,在测试之前要对照测试条件对该角度(20。或60。或80 °)进行校准以保证测

防雷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图解)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图解) 一、接地电阻测试要求: 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b.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c.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d.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e. 对于屏蔽系统如果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二、接地电阻测试仪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测量各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避雷针等接地装置的电阻值。亦可测量低电阻导体的电阻值和土壤电阻率。 三、本仪表工作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阻及检流计等组成,全部机构装在塑料壳内,外有皮壳便于携带。附件有辅助探棒导线等,装于附件袋内。其工作原理采用基准电压比较式。 四、使用前检查测试仪是否完整,测试仪包括如下器件。 1、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台 2、辅助接地棒二根 3、导线5m、20m、40m各一根 五、使用与操作1、测量接地电阻值时接线方式的规定仪表上的E端钮接5m导线,P端钮接20m线,C端钮接40m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被测物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且Eˊ、Pˊ、Cˊ应保持直线,其间距为20m 1.1测量大于等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1 将仪表上2个E端钮连结在一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测量小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2 将仪表上2个E端钮导线分别连接到被测接地体上,以消除测量时连接导线电阻对测量结果引入的附加误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操作步骤 2.1、仪表端所有接线应正确无误。 2.2、仪表连线与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应牢固接触。 2.3、仪表放置水平后,调整检流计的机械零位,归零。 2.4、将“ 倍率开关”置于最大倍率,逐渐加快摇柄转速,使其达到150r/min。当检流计指针向某一方向偏转时,旋动刻度盘,使检流计指针恢复到“0”点。此时刻度盘上读数乘上倍率档即为被测电阻值。 2.5、如果刻度盘读数小于1时,检流计指针仍未取得平衡,可将倍率开关置于小一档的倍率,直至调节到完全平衡为止。2.6、如果发现仪表检流计指针有抖动现象,可变化摇柄转速,以消除抖动现象。 六、注意事项1、禁止在有雷电或被测物带电时进行测量。2、仪表携带、使用时须小心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文章介绍了输电线路杆塔工频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三极法和钳表法。分别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并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发现,三极法测量繁琐,工作量大,但测量准确;钳表法测量方法简单,仪器携带方便,但测量结果偏差较大。最后得出结论:将三极法和钳表法配合使用的方法效率最高、测量结果最可靠。 标签: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方法;三极法;钳表法 1 概述 接地电阻就是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再经大地向远处扩散所遇到的电阻[1]。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线路的耐雷水平,影响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的安全运行。线路的接地电阻越小,线路耐雷水平越高,线路雷击跳闸率越小[2]。因此,输电线路杆塔工频接地电阻的测量非常重要,准确地测量可以及时对接地电阻较高的输电线路杆塔进行改造,降低线路雷电事故,保证高压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防止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的发生,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3]。 2 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伏安法、三极法和钳表法。伏安法比较繁琐、工作量大,且受外界干扰极大,已经基本淘汰。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三极法和钳表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采用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准确,而且测量方法简单,性能稳定,但测量时需要的人力物力较多,效率低;采用钳表法测量接地电阻比三极法方便、快捷省力,只要用钳表钳住接地线引下线就能测出接地电阻,效率高,但有时会有比较大的测量误差。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十分熟悉这两种测量方法的工作原理、测量方法及相关要求,结合被测杆塔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2.1 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 三极法是由接地装置、电流极和电压极组成三个电极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4]。在输电线路杆塔附近分别布置电流极和电压极,用电压表测量接地装置G 与电压极P之间的电位差Ug,电流表测量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的电流Ig,得到了Ug和Ig,就可以求出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Rg,即Rg=Ug/Ig,如图1所示。在使用三极法测量时要合理布置电流极和电压极的位置,其布置方式主要有两种:直线法和夹角法。 2.1.1 直线三极法 电压极与电流极测量线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1。电流极C到被测杆塔距离

手持指针式推拉力计操作规程

手持指针式推拉力计操作规程 (ISO45001-2018/ISO9001-2015) 1.0目的: 确保仪器的正确使用、避免仪器和产品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坏,提高产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2.0范围: 2.1该操作规范适用于公司型号为SN系列手持指针式推拉力计的使用。 2.2该仪器适用于公司产品的推拉负荷值测试. 3.0职责与权限: 3.1使用部门:使用人员负责日常仪器的点检;使用人员严格按此规范正确操作。 3.2质量中心:负责仪器的校验计划安排和实施校验. 4.0测试前准备: 选择合适的测试用接头夹具,安装到推拉力计上. 4.1拉力(PULL)测试:将附属的拉力用夹具安装到标示拉[PULL]端的中心棒上. 4.2推力(PUSH)测试:从附属的推力夹具中,选择合适的测试用夹具,安装到标示[PUSH]端的中心棒上. 4.3延长棒的利用:无法接触到被测物时,利用附属的延长棒来安装夹具.注意:使用延长棒测试时,被测物与推拉力计需在同一直线上,假如不在一直线上时,将无法测得正确的荷重值. 4.4切换旋钮的确认及操作方法 4.4.1荷重峰值[PEAK]—连续荷重[TRACK]的切换

将切换旋钮轻轻的往下压后同时往左方向回转,使旋钮的“·”标记在连续荷重[TRACK]位置上. 4.4.2连续荷重[TRACK]--荷重峰值[PEAK]的切换 将切换旋钮往右方向回转,此时旋钮弹出,旋钮的“·”标记在荷重峰值[PEAK]位置上. 4.4.3测试后的注意事项 测试完成后切换旋钮的“·”标记,请置于荷重峰值[PEAK]的位置.如果切换旋钮长期置于连续荷重[TRACK]位置的话,则内部置零弹簧片使用寿命将会变短. 4.5刻度盘调整 4.5.1请确认指针是否对准刻度盘的[0].如果没有对准,请旋转刻度调整圈,刻度盘会一起动作,使指针对准[0]位. 4.5.2本仪器垂直旋转使用时,特别在安装有夹具的情况下,即使没有施加负载,指针也会偏向一边,这是因为本仪器及夹具的自重原因.旋转刻度调整圈使刻度盘的[0]与指针对准,这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无影响. 注意:如经常对本仪器施加超过最大测试荷重范围的负载时,荷重检出机构的弹性力将会逐渐劣化,导致无法检出正确的荷重值.使用时请注意不要施加超过最大荷重范围的负载,以维护本仪器的使用寿命. 5.0测试 测试时请用双手牢固地握住推拉力计或将推拉力计安装于合适的机台做测试.测试时请将被测试物和推拉力计置成一直线再执行测试,被测试物和推拉力计若没有成一直线,则测试时将无法得到正确的荷重值. 6.0切换旋钮的活用和指针的动作

建筑物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建筑物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及要求 建筑物接地系统对于整个建筑的防雷保护和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建筑物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也是电气工程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测量记录是工程竣工归档资料之一。当防雷接地体地下部分工程完工后要及时对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测量,单位工程竣工时还要进行复测,建筑物接地电阻的测试,一般是先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专业人员使用专用的测试仪器进行测量,由监理人员旁站,测试的数据填入专用的测试记录表格。 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测试必须使用专用的接地摇表(又称接地电阻摇表、接地电阻表、接地电阻测试仪,切不可用普通的兆欧表代替),目前有指针式和数字式两种。常见型号有ZC29B型指针式接地摇表(见图示1),DER2571数字接地电阻表(见图示2),民用建筑多采用ZC29B型指针式接地摇表。 见图示1 见图示2

为方便施工单位正确地使用接地摇表,现将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及ZC29B型指针式接地摇表的使用和要求做一简单介绍。 一、结构 ZC29型接地电阻测试仪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阻及检流计等组成,附件有辅助探棒导线等。 二、使用说明 1、接地电阻测量时的接线方式(图示3): 图示3 (1) 在测量接地电阻时,E-E两个接线柱用镀铬铜板短接,并接在随仪表配来的5m长纯铜导线上,导线的另一端接在待测的接地体测试点上。 (2) P柱接随仪表配来的20m纯铜导线,导线的另一端接插针Pˊ。

(3) C柱接随仪表配来的40m纯铜导线,导线的另一端接插针Cˊ。 2、接地电阻测试仪设置要求 (1) 接地电阻测试仪应水平放置在离测试点1~3m处,检查检流计的指针是否在中心线上,否则应用零位调整器将其调整于中心线上。 (2) 每个接线头的接线柱都必须接触良好,连接牢固。 (3) 两个接地极插针应设置在离待测接地体左右分别为20m和40m的位置,其间距为20m 。且Eˊ、Pˊ、Cˊ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4) 两插针设置的土质必须坚实,不能设置在泥地、回填土、树根旁、草丛等位置。 (5) 不得用其他导线代替随仪表配置来的5m、20m、40m长的纯铜导线。 (6) 雨后连续7个晴天后才能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 (7) 待测接地体应先进行除锈等处理,以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8) 当检流计灵敏度过高时,可将电位探针电压极插入土壤中浅一些,当检流计灵敏度不够时,可沿探针注水使其湿润。 3、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操作要领 (1)测试仪设置符合规范后才开始接地电阻值的测量。 (2)测量前,接地电阻档位旋钮应旋在最大档位即×10档位,调节接地电阻值旋钮应放置在6~7Ω位置。

ETCR2000 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1. 多点接地系统 某些建筑物等),它们通过架空地线(通信电缆的屏蔽层)连接,组成了接地系统。见下图。 R0为所有其它杆塔的接地电阻并联后的等效电阻。 虽然,从严格的接地理论来说,由于有所谓的“互电阻”的存在,R0并不是通常的电工学意义上的并联值(它会比电工学意义上的并联值稍大),但是,由于每一个杆塔的接地半球比起杆塔之间的距离要小得多,而且毕竟接地点数量很大,R0要比R1小得多。因此,可以从工程角度有理由地假设R0=0。这样,我们所测的电阻就应该是R1了。

多次不同环境、不同场合下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试验,证明上述假设是完全合理的。 2. 有限点接地系统 这种情况也较普遍。例如有些杆塔是5个杆塔通过架空地线彼此相连;再如 某些建筑物的接地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接地网,而是几个接地体通过导线彼此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上图中的R0视为0则会对测量结果带来较大误差。出于与上述同样的理由,我们忽略互电阻的影响,将接地电阻的并联后的等效电阻按通常意义上的计算方法计算。这样,对于N 个(N 较小,但大于2)接地体的接地系统,就可以列出N 个方程: R 1 + 1 ++ ...... +2 R 3 R N 1= R 1T =R 2T ++...... +R 1R 3R N 1R N +=R NT ++...... +R 1R 2R (N -1 R 2+ 其中:R1、R2、…….RN 是我们要求得的N 个接地体的接地电阻。R1T 、 R2T 、……RNT 分别是用钳表在各接地支路所测得的电阻。 这是一个有N 个未知数,N 个方程的非线性方程组。它是有确定解的,但是人工解它是十分困难的,当N 较大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为此,请选购我公司的有限点接地系统解算程序软件,用户即可使用办公电脑或手提电脑进行机解。从原理上来说,除了忽略互电阻以外,这种方法不存在忽略R0所带来的测量误差。但是,用户需要注意的是:您的接地系统中,有几个彼此相连接的接地体,就必须测量出同样个数的测试值供程序解算,不能或多或少。而程序也是输出同样个数的接地电阻值。 3. 单点接地系统 从测试原理来说,ETCR2000系列钳表只能测量回路电阻,对单点接地是测不出来的。但是,用户完全可以利用一根测试线及接地系统附近的接地极,人为地制

工序作业指导书

工序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OQM-7.5-12-2000 分发编号: 版本号:A 受控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第一篇测量定位和放线 第二篇地面与楼面工程 第三篇钢筋工程 第四篇装饰工程 第五篇管道安装 第六篇电气安装工程 第七篇模板工程 第八篇砖砌体工程 第九篇门窗工程 第十篇脚手架搭接作业指导 第一篇测量定位和放线 目录

一、工程定位----------------------------------------------1 二、工程平面定位------------------------------------------3 三、工程标高定位------------------------------------------3 四、工程定位注意的几点问题--------------------------------3 一、工程定位 工程定位,一般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平面位置定位,一个是标高定位。 1、根据场地上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点或其它控制点,将房屋外墙;轴线的

交点用经纬仪投测至地面木桩顶面作为标志的小钉上。这就完成了工程的平面布置定位。 2、根据施工现场水准控制点,推算±0.000标高或根据与±0.000某建筑物,某处标高相对关系,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将标高定在龙门桩上这就完成了工程的标高定位。 二、工程平面定位 一般用经纬仪进行直线定位,然后用钢尺沿视线方向丈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1、拟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的相对定位。一般可根据设计图上给出的设计建(构)筑物与建(构)筑物的相对定位。一般可根据设计图上给出的设计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关系数据,定出建(构)筑物主轴线的位置。 2、根据“建筑红线”及定位桩点的定位,所谓“建筑红线”系“拨地单位在地面上测投的允许用地的边界点的连线,所谓定位桩点系“建筑红线”上标有坐标值或标有与拟建建筑物成某种关系值的桩点。 3、现场建立控制系统定位。是在建筑总平面图上在不同边长组成的方体或矩形格网系统。其格网的交点称为控制点。 三、工程标高定位 设计±0.000标高,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绝对标高,即离国家规定的某一海平面的高度;一是相对标高,即与周围地物的比较高度。 1、绝对标高表示的±0.000的定位。施工图上一般均注明±0.000相当绝对标高的数值,该数值可从建筑物附近的水准控制点或大地水准点引测,并在供放线的龙门桩或施工场地固定建筑物上标出。 2、相对标高表示的±0.000的定位。施工图上一般±0.000的定位。有些沿街建筑或房屋密集处的建筑。往往在施工图上直接标明±0.000的位置与某建筑物或某地物的某处标高或成某数值关系,在±0.000定位时,就可由该处进行引测。 四、工程定位注意的几点问题 1、为防止仪器不均匀下沉对测角的影响,经纬仪的三脚架应安置稳固,仪器安妥后,不得用于扶摸三脚架和基座,走动时,要稍离三脚架,防止碰动。 2、为减少对中不准对测角的影响,应仔细做好对中工作。一般规定边长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与设置要求(图解)

一、接地电阻测试仪 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测量各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避雷针等接地装置的电阻值。亦可测量低电阻导体的电阻值和土壤电阻率。本仪表工作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阻及检流计等组成,全部机构装在塑料壳内,外有皮壳便于携带。附件有辅助探棒导线等,装于附件袋内。其工作原理采用基准电压比较式。 使用前检查测试仪是否完整,测试仪包括如下器件。 1、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台 2、辅助接地棒二根 3、导线5m、20m、40m各一根 二、接地电阻设置要求: 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 于4Ω; b.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c.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d.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e. 对于屏蔽系统如果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三、接地电阻测试方法 1、测量接地电阻值时接线方式的规定仪表上的E端钮接5m导线,P端钮接20m线,C 端钮接40m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被测物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且Eˊ、Pˊ、Cˊ应保持直线,其间距为20m

1.1测量大于等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1 将仪表上2个E端钮连结在一起。 1.2测量小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2 将仪表上2个E端钮导线分别连接到被测接地体上,以消除测量时连接导线电阻对测量结果引入的附加误差。 2、操作步骤:

2.1、仪表端所有接线应正确无误。 2.2、仪表连线与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应牢固接触。 2.3、仪表放置水平后,调整检流计的机械零位,归零。 2.4、将“倍率开关”置于最大倍率,逐渐加快摇柄转速,使其达到150r/min。当检流计指针向某一方向偏转时,旋动刻度盘,使检流计指针恢复到“0”点。此时刻度盘上读数乘上倍率档即为被测电阻值。 2.5、如果刻度盘读数小于1时,检流计指针仍未取得平衡,可将倍率开关置于小一档的倍率,直至调节到完全平衡为止。 2.6、如果发现仪表检流计指针有抖动现象,可变化摇柄转速,以消除抖动现象。 四、注意事项: 1、禁止在有雷电或被测物带电时进行测量。 2、仪表携带、使用时须小心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接地电阻摇表使用方法及标准

接地摇表又叫接地电阻摇表、接地电阻表、接地电阻测试仪。接地摇表按供电方式分为传统的手摇式、和电池驱动;接地摇表按显示方式分为指针式和数字式;接地摇表按测量方式分为打地桩式和钳式。目前传统的手摇接地摇表几乎无人使用,比较普及的是指针式或数字式接地摇表,在电力系统以及电信系统比较普及的是钳式接地摇表。 凡施工图上有防雷接地装置的建筑物、构筑物、配电室、高压输电线路等,当防雷接地体地下部分工程完工后要及时对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测量;单位工程竣工时还要进行复测,作为工程竣工的资料之一。 以ZC29B-2型摇表测试方法如下: (1)在E-E两个接线柱测量接地电阻时,用镀铬铜板短接,并接在随仪表配来的5m长纯铜导线上,导线的另一端接在待测的接地体测试点上。测量屏蔽体电阻时,应松开镀铬铜板,一个E接线柱接接地体,另一个E接线柱接屏蔽。 (2)P柱接随仪表配来的20m纯铜导线,导线另一端接插针。 (3)C柱接随仪表配来的40m纯铜导线,导线的另一端接插针2。 2 接地电阻测试仪设置的技术要求 (1)接地电阻测试仪应放置在离测试点1~3m处,放置应平稳,便于操作。 (2)每个接线头的接线柱都必须接触良好,连接牢固。 (3)两个接地极插针应设置在离待测接地体左右分别为20m和40m的位置;如果用一直线将两插针连接,待测接地体应基本在这一直线上。 (4)不得用其他导线代替随仪表配置来的5m、20m、40m长的纯铜导线。 (5)如果以接地电阻测试仪为圆心,则两支插针与测试仪之间的夹角最小不得小于120°,更不可同方向设置。 (6)两插针设置的土质必须坚实,不能设置在泥地、回填土、树根旁、草丛等位置。 (7)雨后连续7个晴天后才能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 (8)待测接地体应先进行除锈等处理,以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3 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操作要领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和及其详细测试步骤

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和步骤(图解) 一、接地电阻测试要求: 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b.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c.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d.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e. 对于屏蔽系统如果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二、接地电阻测试仪 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测量各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避雷针等接地装置的电阻值。亦可测量低电阻导体的电阻值和土壤电阻率。 三、本仪表工作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阻及检流计等组成,全部机构装在塑料壳内,外有皮壳便于携带。附件有辅助探棒导线等,装于附件袋内。其工作原理采用基准电压比较式。 四、使用前检查测试仪是否完整,测试仪包括如下器件。 1、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台 2、辅助接地棒二根 3、导线5m、20m、40m各一根 五、使用与操作 1、测量接地电阻值时接线方式的规定 仪表上的E端钮接5m导线,P端钮接20m线,C端钮接40m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被测物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且Eˊ、Pˊ、Cˊ应保持直线,其间距为20m 1.1测量大于等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1 将仪表上2个E端钮连结在一起。 测量小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 1.2测量小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2 将仪表上2个E端钮导线分别连接到被测接地体上,以消除测量时连接导线电阻对测量结果引入的附加误差。 2、操作步骤 2.1、仪表端所有接线应正确无误。 2.2、仪表连线与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应牢固接触。 2.3、仪表放置水平后,调整检流计的机械零位,归零。 2.4、将“ 倍率开关”置于最大倍率,逐渐加快摇柄转速,使其达到150r/min。当检流计指针向某一方向偏转时,旋动刻度盘,使检流计指针恢复到“0”点。此时刻度盘上读数乘上倍率档即为被测电阻值。 2.5、如果刻度盘读数小于1时,检流计指针仍未取得平衡,可将倍率开关置于小一档的倍率,直至调节到完全平衡为

用摇表测接地电阻的方法和参数

一般使用的是摇表测量 接地摇表又叫接地电阻摇表、接地电阻表、接地电阻测试仪。接地摇表按供电方式分为传统的手摇式、和电池驱动;接地摇表按显示方式分为指针式和数字式;接地摇表按测量方式分为打地桩式和钳式。目前传统的手摇接地摇表几乎无人使用,比较普及的是指针式或数字式接地摇表,在电力系统以及电信系统比较普及的是钳式接地摇表。 凡施工图上有防雷接地装置的建筑物、构筑物、配电室、高压输电线路等,当防雷接地体地下部分工程完工后要及时对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测量;单位工程竣工时还要进行复测,作为工程竣工的资料之一 你搞错了,你所说的这种ZC25-3型表是兆欧表,是不能用来测接地电阻的,只能测某线路或设备间的绝缘电阻或其对地的绝缘电阻,因为绝缘电阻越大越好,所以用兆欧(1000000欧),型号普遍都是为ZC25等 而接地电阻值是越小越好的,所以一般要求测能到0.01欧及以下,这种接地电阻仪型号一般为ZC29开头,上面一般有四个端子:C1、C2、P1、P2(还有一种三个端子,分别为E、P、C),其中C2和P2是连通的(带接地符号),直接接被测物接地极;然后P1端接20米线,拉直后将探针插入地下;C1端接40米线,拉直后要和接地极以及之前插入地下的探针在同一直线上,在这个位置插入第二根探针。

摇表的时候保持摇速120转/分,打好1x几,大转盘的一格就是几,转动大转盘使指针停在中间,大转盘上被箭头对准的数就是电阻值。 比如如打好1x0.1,大转盘上被箭头对准的数是2.2,电阻值就是为0.22欧。 摇表使用及接地电阻测试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佚名来源:未知 接地摇表又叫接地电阻摇表、接地电阻表、接地电阻测试仪。接地摇表按供电方式分为传统的手摇式、和电池驱动;接地摇表按显示方式分为指针式和数字式;接地摇表按测量方式分为打地桩式和钳式。目前传统的手摇接地摇表几乎无人使用,比较普及的是指针式或数字式接地摇表,在电力系统以及电信系统比较普及的是钳式接地摇表。 凡施工图上有防雷接地装置的建筑物、构筑物、配电室、高压输电线路等,当防雷接地体地下部分工程完工后要及时对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测量;单位工程竣工时还要进行复测,作为工程竣工的资料之一。以ZC29B-2型摇表测试方法如下: (1)在E-E两个接线柱测量接地电阻时,用镀铬铜板短接,并接在随仪表配来的5m长纯铜导线上,导线的另一端接在待测的接地体测试点上。

外观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Rev.B

外观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范围 为来料、半成品及成品外观检验标准检查提供工作指引。 2. 定义: 2.1 AQL: 可接收的质量水平 2.2 Plan C=0: 零缺陷(样本经检验后是零缺陷方可接收) 2.3 异常通知单: 用于记录和判定、处理不合格品的单据 2.4 特采通知单: 此表格用于裁定那些不符合特定规范的产品 2.5 MRB: 物料评审委员会 2.6 SCAR: 外部供应商纠正措施要求 2.7 ICAR: 内纠正措施要求 3. 职责 3.1 检验员: 负责抽样和检验,标识和记录。 3.2 质量工程师: 负责确定外观检验标准,并对不合格品进行判断及提供处理结论。 4. 授权 4.1 质量工程师 4.2 质保经理 5.程序 5.1 检验员在接到检验通知后,确认产品名、数量、及材质正确后执行抽样检验。 5.2 外观检查首先参照相应部件的图纸或签样检查产品结构与要求是否一致,然后按 以下5.3外观要求允收标准进行检验。

外观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外观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Array 6. 参考程序 6.1 进料检验指导书WI-5001 6.2 巡检作业指导书WI-5003 6.3 终检作业指导书WI-5002 6.4 驻供应商检查员出货检验及品质稽查指导书WI-5004 7. 表格/记录 7.1 来料检验记录FM-0013-XXXX 7.2 巡检记录FM-0012-XXXX 7.3 成品检验记录FM-0014-XXXX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8. 记录保存 所有记录保存期参考《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中规定

推拉力计内校作业指导书

推拉力计内校作业规范

1.目的﹕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使校准作业规范化,程序化,特制定以规范; 2.范围﹕制程中所有的推拉力计均属之 3.责任部门﹕生技课 4.相关部门:检测设备使用单位 5.定义﹕温度23度+/-5度,湿度60%+/-10% 6. 标准器件:标准砝码(1g-200g、1Kg-5kg) 7. 辅助器件:无 8.内容﹕ 8.1如果是煤数显推拉力计首先检查电池是否购电,否则及时更换后再进行校验工作; 8.2量程为1000g的推拉力计校验 8.2.1推力的校验 8.2.1.1先将推拉力计倒置在水平、无风的台面上; 8.2.1.2用20g的标准砝码放在上面,记下示值与标准砝码值之差G1; 8.2.1.3用50g的标准砝码放在上面,记下示值与标准砝码值之差G2; 8.2.1.3用100g的标准砝码放在上面,记下示值与标准砝码值之差G3; 8.2.1.3用200g的标准砝码放在上面,记下示值与标准砝码值之差G4; 8.2.1.3用500g的标准砝码放在上面,记下示值与标准砝码值之差G5; 8.2.1.3用1000g的标准砝码放在上面,记下示值与标准砝码值之差G6; 8.2.2拉力的校验:将推拉力计垂直放在水平无风的台面上,然后按推力校验的量程将砝码 挂在推拉力计上,记下示值与标准砝码值之差; 8.2.3示值变动性测试,取500g 8.3量程为2000g的推拉力计校验 8.3.1推力的校验 8.3.1.1先将推拉力计倒置在水平无风的台面上; 8.3.1.2用20g的标准砝码放在上面,记下示值与标准砝码值之差G1; 8.3.1.3用100g的标准砝码放在上面,记下示值与标准砝码值之差G2; 8.3.1.3用200g的标准砝码放在上面,记下示值与标准砝码值之差G3; 8.3.1.4用500g的标准砝码放在上面,记下示值与标准砝码值之差G4; 8.3.1.5用1000g的标准砝码放在上面,记下示值与标准砝码值之差G5;

杆塔接地电阻测量

杆塔接地电阻测量

1 适用范围 1.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0kV-35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杆塔接地电阻标准化作业。 1.2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测量接地电阻所需的人员配置、工器具要求、天气及作业现场的要求、检修作业工序、工艺质量记录卡等内容。 1.3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四川省电力公司所属的各供电企业(公司)。 2 引用文件 2.1 DL/T 887-2004《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 2.2GBJ 233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3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 2.4 DL/T 5092—1999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2.5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2.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2.9 国电发[2002]659号《输电网安全性评价(试行)》 2.10 国电发[2002]777号《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 2.11 国电发[2003]481号《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

6.2.1一般性规定 a)采用三极法测量前,应将杆塔塔身与接地极之间的电气连接全部断开。 b)测量前应核对被测杆塔的接地极布置型式和最大射线长度,记录杆塔编号、接地极编号、接地极型式、土壤状况和当地气温。c)布置电流极和电压极时,宜避免将电流极和电压极布置在接地装置的射线方面上。 d)在工业区或居民区,地下可能具有部件或完全埋地的金属物件时,电极应布置在与金属物体垂直的方向上,并且要求最近的测量电极与地下管道之间距离不小于电极之间的距离。 e)电压极和电流极的辅助接地电阻不应超过测量仪表规定的范围。在测量时,测量电极插入土壤深度不低于0.6米,并与土壤接触良好。 f)测量时应注意保持接地电阻测试仪各接线端子、电极和接地装置等电气连接的接触良好。g)测量接线时,应尽量缩短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之间的引线长度。 h)当杆塔是单点接地时,只测试一个电阻值,当杆塔是两点或四点接地时,必须每个接地点都应进行测量,且每个电阻值都应进行记录。 i)所测得的接地电阻值应根据土壤干燥及潮湿情况乘以季节系数后才是最终的接地电阻值。 杆塔防雷接地装置的季节系数为:

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很多:接地极的大小(长度、粗细)、形状、数量、埋设深度、周围地理环境(如平地、沟渠、坡地是不同的)、土壤湿度、质地等等。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接地,利用仪表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是必不可少的,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可分为:电压电流表法;比率计法;电桥法。按具体测量仪器及布极数可分为:手摇式地阻表法;钳形地阻表法;电压电流表法;三极法;四极法。在此主要介绍电压电流表法。 一、电压电流表法 电压电流表测量接地电阻法见图 4.图中的电流辅助极是用来与被测接地电极构成电流回路,电压辅助极是用来测得被测接地电位。采用该方法保证测量准确度的关键在于电流辅助极和电压辅助极的位置要选择适合。如在辅助电流极以前,电压表已有读数,说明存在外来干扰。 按DL475-92《接地装置工频物性参数的测量导则》规定,当大型接地装置如110kV 以上变电所接地网,或地网对角线D≥60m需要采用大电流测量,施加电流极上的工频电流应≥30A,以排除干扰减少误差。 (一) 电压电流三极直线法。电压电流三极直线法是指电流极和电压极沿直线布置,三极是:被测接地体、测量用电压极和电流极,其原理接线如图 5所示。一般d13=(4~5)D,d12=(0.5~0.6)d13,D为被测接地装置最大角线长度,点2可以认为是处于的零点位。根据测量导则(DL475-92),如d13取(4~5)D有困难,而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又比较均匀时,d13可以取2Dd12取D值。测量步骤如下: ①按图4接线。 ②记录初始的电压值V0. ③通电后,记录电流值I1、电压值V1. ④将电压极沿接地体和电流极连接方向前后移动3次,每次移动的距离为d13的5%,记录每次移动后的电流和电压数值,取3次记录的电压和电流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值。 (二)电压电流三极三角形法。电极如图6所示布置,一般取d13=d12≥2D,夹角θ≈30度(或d23=1/2d12),测量步骤与电压电流三极直线法相同。 ④将电压极沿接地体和电流极连接方向前后移动3次,每次移动的距离为d13的5%,记录每次移动后的电流和电压数值,取3次记录的电压和电流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值。 二、手摇式地阻表测量原理 手摇式地阻表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测量仪表,它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三点式电压落差法,其测量手段是在被测地线接地极(暂称为X)一侧地上打入两根辅助测试极,要求这两根测试极位于被测地极的同一侧,三者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距被测地极较近的一根辅助测试极 (称为Y)距离被测地极20米左右,距被测地极较远的一根辅助测试极(称为Z)距离被测地极40米左右。测试时,按要求的转速转动摇把,测试仪通过内部磁电机产生电能,被测地极X和较远的辅助测试极(称为Z)之间“灌入”电

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 指导书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前言 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水平,规范操作方法,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该指导书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标准体系。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指导书由云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编写。 本指导书主编人:陈宇民 本指导书主要起草人:陈宇民 本指导书主要审核人: 本指导书审定人: 本指导书批准人: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目次 1目的.....................................................................................................................1 2适用范围 (1) 3引用标准 (1) 4支持性文件 (1) 5技术术语 (1) 6安全措施 (1) 7作业准备 (2) 8作业周期 (2) 9工期定额 (2) 10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2) 11作业流程 (2) 12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2) 13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9) 14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9)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规范云南电网公司的供电企业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方法,保证安全,提高试验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试验作业。 3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 DL/T 887-2004《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 DL/T 475-2006《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Q/CSG 1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4支持性文件 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 《云南电力技术监督系统》(待批) 5技术术语 接地体: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接地引下线:电力设备应接地的部位与地下接地体或中性线之间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引下线。 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工频接地电阻:按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工频交流电流求得的电阻,称为工频接地电阻。 6安全措施

喷涂检验作业指导书

深圳市劲丰胜科技有限公司文件名称:喷涂检验指导书 文件编号:JFS-WI-041 版本/版次:A/0 生效日期:20010-10-15 编制:审核:批准:

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加工过程产品符合客户质量要求。特制定此规程。 1.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喷涂件的检验。 3.职责 3.1品质检验:负责按要求检验产品,并做记录; 3.2品管控制:负责对检验报告的内容进行确认和放行审批。 4.内容 4.1检验员根据每日生产指定单,对相应产品按客户图纸要求、技术规范、《抽样检查方案》 实施抽检,结果记录于《喷涂制程检验报表》 4.2表面等级: A级表面:客户能直接正视或开前门能直接正视的外部表面、商标文字和图案印面 B级表面:客户不明显看到的外部表面和开前门能直接正视内部表面 C级表面:客户不易察看到的内部和外部表面 4.3检验环境: 4.3.1光度:200—300LX(相当于40W日光灯750mm远) 4.3.2检验者目视方向应与光源方向成45°。目视方向与待检表面之间的距离如下: A级表面为400mm;B级表面为500mm;C级表面为800mm。 4.4物性品质标准: 4.4.1颜色: 4.4.1.1以客户标准样板为准。 4.4.1.2在自然光线下目测如有明显色差则为不良,如有轻微色差则为合格。如目测有轻微色差但不能确定,用色差仪测试。(喷涂测平光样板,须准备与产品相同材料、相同加工条件且同时加工出的平光样板3块以供测试。样板大小为80mm×125mm),▲E﹤0.8则为不良。桔纹/砂纹/洒点大小、密度:以客户标准样板为标准目测,目测有明显差异为不良。 4.5涂层厚度:在距喷涂层边缘大于10mm的不同区域取6个以上位置且用电脑涂层测厚仪测量其涂层厚度,按图纸要求判断。如图纸无要求,应按相应的涂料标准判断,一般测量值在一下范围之内为不良。 A:喷粉厚度要求为平光粉:50--120UM B:喷漆厚度要求底面漆:30--40UM。 砂纹粉:60—120UM 底面漆加洒点:40—60UM 桔纹粉:80—140UM 4.6附着力 检验方法:每批次取与批次产品相同材料、相同加工条件且同时加工出的样板3块以供测试。样板大小为80mm×125mm。如任一块样板测试不良,则判此批产品为不良。用百格刀在样板涂层表面以1.0mm为间隔从垂直交叉方向切划下100个方格,切割力一定要切透涂层到金属表面(若涂层厚度超过100UM,则切线间距应为2mm)。用3M透明胶带沿一切划方向贴在有方格的涂层上(胶带不能起皱),用手指压紧胶带使其与涂层紧密接触(透过胶带可见涂层颜色),5分钟后以涂层表面为45°角方向迅速拉起胶带。 判定标准:以1个方格中超过20%面积被撕下判定为不良。 4.7抗化学溶剂性 检验方法:将折叠成8层的白色棉质软布(或脱脂棉)捆绑在端面直径为6.3mm、长40mm 的圆柱形木棒的一端。再将99%分析纯酒精倒于木棒的端面在白色软布(或脱脂棉)上。室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