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牦牛
牦牛被喻为“雪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5000米的高寒地区,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大型哺乳动物。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称,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
牦牛肉
青海牦牛长期生长在高寒的青藏高原,由于气候寒冷,植被较薄牦牛吃草边走边吃,处于半野生状态。因此,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无污染,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牦牛肉性熟热,冬食可抗寒,蛋白质含量高,脂肪、胆固醇含量低,是青海各族人民喜食的主要肉食品之一。
简介
牦牛——高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活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一40℃的严寒,而爬上6400米处的冰川则是牦牛爬高的极限。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大型哺乳动物。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牦牛素有“高原之舟”之称。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牦牛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物种,体格健壮,适宜在高寒地带生存,又善跋涉,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牦牛分为野牦牛和家养牦牛,而家养牦牛是从野牦牛驯化而来的,驯服并饲养野牦牛,是藏族先民的一大成就。现在野牦牛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一带,而且自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野牦牛的种群数量在减少,其活动的空间正在缩小。人类在高原上的频繁活动,早已威胁到了野牦牛的生存。高原野生动
物中的霸主,已需要人类的关爱和保护。
牦牛精神
历史上,青藏高原曾出现过凶猛的野牦牛统治的时代,一些高原部族都是以牦牛为图腾、崇拜牦牛而形成了灿烂的牦牛文化的,今天通过牦牛图腾文化,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笼罩在神秘宗教气氛之中的隔世青藏高原,凶悍的野牦牛不时出没于亘古荒原之地,顽强的游牧民族不时策马扬鞭而过的情景……其粗犷雄健,睥睨万物,充满生命力,个性张扬,象征藏民族豪迈的性格。今天我们从牦牛那坚定的步伐和沉重的喘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牦牛那种披荆斩棘,征服自然不屈不挠的精神。
牦牛因全身密集丰厚的绒毛而得名,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海北、海南、黄南州。牦牛善走陡坡险道,跋山涉水如行平地,能驮善耕,素称“高原之车“、”冰河之舟”,是产区主要役畜和牧民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牦牛全身是宝,其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有野味风格而受到欢迎。
传说
据藏族古籍记载:古代的藏区曾被牛魔王统治。野牦牛用力大无比的头和尖利的角降伏了高原的诸山神,这些山神多变化为牦牛。这使人想起了许多苯教神灵所乘的坐骑,诸如“长着六只角的白牦牛”、“水晶色的白牦牛”、“口鼻喷着雪暴的白牦牛”,显然,在牦牛图腾崇拜中,白牦牛又居于特殊的地位,时至今日,在许多藏区及土族地区还保留着崇拜白牦牛的习俗,当然这早巳不是图腾崇拜了。
与宗教关系
牦牛图腾崇拜与苯教有密切关系,佛教未传入青藏高原之前,牦牛即做为“神牛”被人们供奉。苯教的许多宗教活动中,充溢着对牦牛的崇拜,黑色牦牛被作为神圣、威猛、正义、强大的象征;白色牦牛则做为平安吉祥、美好的象征。大凡有重大活动必要选择一高大雄健的公牦牛,用神箭射死后在头部刻上咒符、经文,经过祈祷诵祝等仪式。将其与利刃一柄,全牛尾一起深埋于地下谓之“驱邪镇山之宝”,以求祛祸除灾,迎福祈祥,保佑部族平安,吉祥。苯教徒认为牦牛头集中了牦牛的灵魂和精气,是其精神力量的象征。而牦牛角则集中体现了其神力和攻击性,而被作为法器为人们所供奉。在藏区随处可见供奉在玛尼石堆上及门庭顶部的牦牛头骨,苯教寺院还将刻有六字真言等符咒的牦牛骨供奉在佛龛之中,藏传寺院一般将牦牛尾放置在经幢经幡的顶部,据说牦牛尾具有镇魔祛邪的法力。
同青藏高原的隆起一样,藏族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艰难而缓慢的历程,通过图腾文化的昭示,我们仿佛感受到隔世的青藏高原笼罩在神秘的宗教氤氲之中,凶悍的野牦牛出没于亘古荒野之间。顽强的游牧之民不时策马而过。我们仿佛感受到他们坚定的步伐和沉重的喘息,也感受到他们改变命运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数千年来,牦牛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建立起自己不可更替的特殊位置,在藏族人精神家园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成为其不屈不挠、任劳任怨、勇往直前、勇于奉献这样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藏族同胞超越自身,最终融入青藏高原,成为青藏高原的人类主体,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游牧文明。今天,这个年青而又古老的民族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几千年前,则牦牛应是高原上种群繁盛的动物。野公牦牛身形高大,长着硕大而锐利的双角,毛色发亮,高原上难有其它动物与它为敌。藏族的民间歌谣中,野牦牛是人们颂扬的动物之一,常以野牦牛来比喻英雄。与虎一样,野牦牛是英勇的象征,成为民间文化中的一种符号。
藏文史籍中还有一则雅拉香波山神的神话,传说吐蕃的第八代赞普止贡被其属下罗昂杀害,两位王子逃难于外,王妃沦为牧马人,罗昂窃取了王位。有一天晚上王妃梦见雅拉香波山神前来与她交合,早上醒来时,见一只白牦牛从她身旁走了出去。后来,王妃生下一子,帮助王子复夺王位。这两则神话,表明吐蕃王族的保护神雅拉香波山神原是图腾神白牦牛,而且显示了图腾神对部落的保护功能。吐蕃部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着对白牦牛神的崇拜。随着佛教的传播,本土的神灵不断地被改造,逐渐失去了其原始的形态,成为不仅具有神性、人格,而且形体也从动物脱胎为类似于人的形体。像雅拉香波山神也成为地道的密宗护法神,只是其坐骑白牦牛,还仍保留着一丝原有的风貌。
牦牛与牧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牦牛受到藏族人民的格外尊敬。他们亲切地称牦牛为“诺尔布”即宝贝之意。因为他们吃的是牦牛肉和牦牛产的奶制品,垫的是牦牛皮,住的是牦牛毛制成的帐篷,用的是牦牛绳、牦牛皮口袋,甚至烧的也是牦牛粪,所以牦牛成了青藏高原上人人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大大小小的喜庆日子里,牦牛舞是传统的保留节目;各种绘画石刻,牦牛也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形象。无论寺院画师,还是普通画家,都不约而同地喜欢画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