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课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2、理解哲学的本义及其任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三、知识清单:找出并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做在学习报告上)1、为什么说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如何理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怎样概括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四、知识梳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哲学源于人们对的追问和对的思考。
(2)哲学的功能:①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给人、使人的学问,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真正的哲学的意义: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和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与,正确对待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
五、探究共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在推动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中实现了自身的大发展大繁荣。
1、根据材料说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2、人们学习了哲学,就一定能够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吗?六、巩固训练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2.“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3.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聪明的大脑为基础B.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关系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与人类的实践活动4.而对有限资源与无限开发的矛盾,奥运正在寻求确定新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宪章》称,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新书)第一课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PPT课件
数学的故事是这样发展的:这个好心的侍者开始动 手为这对老人解决房间问题:他叫醒旅馆里已经睡下 的房客,请他们换一换地方:1号房的客人换到2号房 间,2号房的客人换到3号房间……以此类推,直至每 一位房客都从自己的房间搬到下一个房间。这时奇迹 出现了:1号房间竟然空了出来。侍者高兴地将这对老 年夫妇安排了进去。没有增加房间,没有减少客人, 两位老人来到时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客人——但是仅 仅通过让每一位客人挪到下一个房间,结果第一个房 间就空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两位老人进的 是数学上著名的希尔伯特旅馆——它被认为是一个有 着无数房间的旅馆。这个故事是伟大的数学家大卫·希 尔伯特所讲述,他借此引出了数学上的“无穷大”的 概念。这一概念对于这门学科来说之重要,可以说如 果没有它我们就很难想像数学将如何存在。只要会数 数的人都知道,每一整数都有一个后继者直至无穷 (所以在希尔伯特旅馆里,每间房子后面都会有一间 直至无穷)……数学就是一门关于无穷大的科学。
中期(约公元前460—前370):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 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
据《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关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 有一则广泛流传的故事。有一回,他走在 路上,抬头仰望天的星象,如此入迷,竟 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这情景 被女仆看见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 地上的事情。姑娘的嘲笑也许不无道理, 不过,泰勒斯一定会回答她说,在无限的 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 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 无知。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知识主干)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③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①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②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联系: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2、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3、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4、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
文理选科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
你幸福吗?
相对论
东施效颦
一切从实际出发
刻舟求剑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运动
生活处处有哲学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 背客观规律会受到惩罚。
揠 苗 助 长
哲学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
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吗?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如果不是,那么 哲学是从哪里来的?
阅读课本P4—5
(一)、哲学的产生
人类的两项基本Hale Waihona Puke 动: 一是认识世界; 一是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那么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能 自发地产生哲学吗?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
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世界是怎样存在和发展的? 人是从那里来的?我是从那里来的?为什么我会死亡?死后会有 我的灵魂吗? 有天堂和地狱吗? 有神仙(上帝)和鬼魂吗?
导 语
经济与生活:使我们的生活丰衣足食;
政治与生活:使我们的生活保持稳定; 文化与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富有情趣; 生活与哲学: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存在于我 们的生活实践 中,生活处处 有哲学
哲学是指导 人活的更好 的艺术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包含了哲学道理:
烛光照亮小屋
(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
什么作用?
(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 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共26张)
• 7.一位数学家和一位哲学家用一根绳子圈地,看谁圈的地面积大。
数学家经过周密的计算,认为把绳子围成圆形得到的面积最大,于
是就用绳子在地上围了个圆形,并宣布:“经过计算,圆周的面积 最大。”哲学家不假思索地把绳子随便在地上一围,然后站到里面, 并宣布:“我现在已经站到了自己所圈地的外面了。” • 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哲学就是智慧之学”的理解。 • 答:数学家与哲学家解决问题的差别体现出知识与智慧的差异。有 知识并不等于有智慧,智慧往往表现为可以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 • 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是对智慧的追求。在哲学的指导下,我们往往 可以突破传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世界的思考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 对世界的思考。
• 柏拉图:惊讶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 绪。 • 亚里士多德: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 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 注意: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
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和改 造世界。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神秘
经站到了自己所圈地的外面了。”
• 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哲学就是智慧之学”的理解。
二、简答题(两题任选一题完成)
• 6.为什么说“自知自己无知”是进入哲学思考的开端? • 答:一个人自以为自己很有知,其实他知道的往往是一些 生活经验,而不是哲学。当他用哲学的观点对生活经验进 行追问和反思时,他就会发现自己很无知。认识到自己 “无知”,才会使人进入哲学的思考。 • 所以说,“自知自己无知”是进入哲学思考的开端。
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杞人忧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种 追问和思考,而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 我们的思想迸发出哲学的火花。
高中政治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_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必修4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导语:看到“生活与哲学”这个书名,有人可能会想,哲学神秘、抽象、思辨,是一门虚无缥缈的学问。
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生活是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总称,它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对哲学问题的追溯和思考离不开人类的生活。
生活和实践是我们进入哲学的殿堂,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途径,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应该是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希望通过哲学的反思和追问,能够使同学们开启心灵的门、打开智慧的窗,访问一种新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含义;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可以使人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
能联系实际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能力目标:提高思维层次、锻炼思维能力。
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习重难点】重点:哲学的起源难点:哲学的本义和起源【知识梳理和课堂探究】【课堂探究一】孔子之道P4探究问题:颜回比孔子更“仁”,子贡比孔子更“辩”,子路比孔子更“勇”,但为何他们都没有孔子成就大?一、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起源)【课堂探究二】哲学家与船夫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
在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船夫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又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正当哲学家与渔夫继续交谈时,一阵大风将小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抛进河里。
高二《生活与哲学》学习课件:第一课(1)生活处处有哲学
关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 有一则广泛流传的故事。有一回,他走在 路上,抬头仰望天的星象,如此入迷,竟 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这情景 被女仆看见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 地上的事情。姑娘的嘲笑也许不无道理, 不过,泰勒斯一定会回答她说,在无限的 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 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 无知。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那么,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 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比如:……
结论2: 【功能】哲学能在人生生活的路途上 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
“让哲学从哲学家的 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 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 锐武器。” ——毛泽东
刀刀狗的哲学
看似简单的问 题却触及了哲 学方面的东西
结论3: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 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 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命和 实践。因此,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 源于人们对实 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为什么要学哲学呢?
二、哲是从仰望天穹开始的。 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必定会有一个时刻,也许是在 某个夏夜,抬头仰望,突然发现了广阔无际的星空。 这时候,他的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的敬畏感,一 个巨大而古老的问题开始叩击他的头脑:世界是什 么? 这是哲学的悟性在心中觉醒的时刻。每个人心中 都有这样的悟性,可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把它保持住 的。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日益忙碌于世间的事务,上 学啦,做功课啦,考试啦,毕业后更不得了,要养家 糊口,发财致富,扬名天下,哪里还有闲工夫去看天 空,去想那些“无用”的问题?所以,生活越来越繁 忙,世界越来越喧闹,而哲学家越来越稀少了。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欢迎阅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3区别:4区别:联系:1)123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34(1(2(3诡辩论。
5方法论:6造福人类。
12(1(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导学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班级:姓名: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哲学的本义与任务难点:理解哲学与实践的关系学法指导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知识链接单元预览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居于起始的位置,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
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
从知识体系来说,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从能力目标来说,本单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识别不同哲学派别的本质,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增强学生把握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功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意识,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基础梳理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活动。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和对世界的。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的学问。
2、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
“攻”与“守”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
LOGO
生活处处有哲学
LOGO
小结(2分钟)
哲学就在 我们身边 (哲学的 产生) 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 的艺术 (为什么 要学哲学)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 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的本义 真正的哲学的功能
生 活 处 处 有 哲 学
90% 80% 55%
2.教师点评:
30%
LOGO
成语典故中的哲学寓意 “拔苗助长”--- 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郑人买履”--- 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 “刻舟求剑”--- 否认事物的运动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关键部分对整体
起决定作用
LOGO
LOGO
探究二
1.有很多成语、俗语都体现了深刻的哲学道 理,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什么作用?请列举并 阐释一下。
LOGO
展:学生展示学习成果(8分钟)
学生分组阐述观点(指定几组同学陈述观点)
LOGO
评:(5分钟)
1、同学们评:没参与展示的小组评价,哲学道理是 否精当,与本课关联是否紧密,语言表述是否流畅, 条理是否清晰。
LOGO
合作探究
一名高中生在谈到“排名的二重性”时说:“我 们既不能盲目地张扬排名,也不能简单地否定排名。 text 作为学生,如果用片面的观点对待排名,排在前面沾 in hre 沾自喜、骄傲自满,排在后面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text 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如果通过排名了解自己的 in here 学习实力以及同别人的差距,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 短,就会出现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生动局面。 ” (1)为什么我们应该看到排名的“二重性”?其中包 含什么样的哲理? (2)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第一课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创新应用评价]
[课堂热点演练]
热点一 纪念孔子诞辰 9 月 28 日,是孔子的诞辰。每到此时,各种纪念活动在全
球各地拉开帷幕。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有一整套关于国 家、社会合理秩序(建立)的东西,提供思想和精神的资源,对建 立价值共识具有高度意义。据此回答 1~2 题。
1.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创建的儒家学说 充满着哲学的智慧和光辉。孔子的思想是其一生不断碰壁探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
辨析: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
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哲学家的事。
( ×)
辨析: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产生于生活,又影响
生活。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许多成语故事,“田忌赛马”“围魏救 赵 ”“ 塞 翁 失 马 ”“ 望 梅 止 渴 ”“ 刻 舟 求 剑 ”“ 揠 苗 助 长”“邯郸学步”等。这些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 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和西方 哲学家都曾默想和探究“天”的道理。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 平说,哲学开始于仰望苍穹。
(3)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 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使人智慧之学,哲学作为一门学说, 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人类传承下来的大多是哲学的精华,材料 中所讲的“哲学”正是从这个角度讲的。
[典例应用]
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说:“哲学不能给人带来面包,但会让
2.哲学的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 艺术 。 真正的哲学 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 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生活和 实践提供 积极有益 的指导。
2014年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能自 发地产生哲学吗?
柏拉图:“惊讶,这尤其 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 此之处,哲学没有别的开 端。”
亚里士多德:“思维是 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哲学:
开始于仰望天穹
关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有 一则广泛流传的故事。有一回,他走在路上, 抬头仰望天的星象,如此入迷,竟然不小心 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这情景被女仆看见 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 姑娘的嘲笑也许不无道理,不过,泰勒斯回 答她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 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 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生活实践决定哲学
1.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功能)
(1)从哲学的本义来看:爱智慧、追求智慧。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 问。 (2)从哲学的功能上看: 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
巩固练习 5、哲学的任务是 A.研究现世 B.让人人都成为哲学家 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巩固练习 6、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意思是
A.只有现世才有智慧 B.人人都有智慧 C.哲学是哲学家所独创的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7、真正的哲学
哲学的功用不在于 增加积极的知识, 而在于提高心灵的 境界。
A. 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 真正的哲学可以
B. 用睿智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C. 正确对待社会与个人,集体 与个人,进与退,得与失
哲学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上课用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11·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12〕
6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11. 12
议一议:
26
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何而生?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 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世界的始基; 马克思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8
人类的两项根本活动: 一是认识世界; 一是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哲学的产生
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9
整个世界包括:〔三大领域—两种现象〕
自然界(客观)人类Fra bibliotek会(客观)人的意识、思维(主观)
20
练习: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开展起来。 ——恩格斯
唯物论:4. 5
辩证法:7. 8. 9. 10
认识论:6
〔第二单元〕
〔第四单元〕
第一单元:哲学的一般知识1. 2. 3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单元〕
7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8
1〔1〕 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2〕哲学的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群众传媒的能力。2.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会辩证思维方法。3.感悟哲学的智慧;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
意义〔1〕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 导人们正确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2、哲学的意义:
27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个同学运用了一般的思维方法,第 二个同学运用了创造性思维。 方法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世界观的不同、 指导思想的不同 思维方法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 的作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性 的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有积极的 促进作用.
•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棍费 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 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 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棍 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 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 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 心。”
生活处处有哲学
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用发展眼 光看问题
有一飞机载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著名的物理学家, 另外两个分别是著名的生物学家和数学家。不料飞机突
然发生了意外,汽油不够,为了挽救另外两个人的生命, 把损失降到最小,必须把一个人扔下去。那么你应当把
谁扔下去呢?
答案很简单:把那个最胖的扔下去!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生活中充满着哲学领悟
• 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 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 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 问!”而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 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 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 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于是儿 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 的。”“你怎么知道?” “因为她没有骂人。”
二、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英文Philosophy源自古希腊文Philo-sophia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旅途上点起前行 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源于生活和实践 边哲 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就 (从哲学产生的本原上说的) 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 我 的思考 (从哲学产生的方式上说的) 们 身 2.哲学指导生活和实践给人智慧使人聪明
(1)哲学的本义: 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哲学是指导人们 (2)哲学的功能(重要性): 生活得更好的艺 术 (3)哲学的任务:
哲学就在 生 我们身边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 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总结论: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
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活 处 处 有 哲 学
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 的艺术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 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 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 A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 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 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 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2.马克思说,“如果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 进”。这句话主要是强调( )
A 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 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C 哲学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
D 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
3.从右图漫画中可以看出 (B ) A.事物的好坏总是绝对的
B.不同的人对生活中的同一青少年的生活无关
成语典故中的哲学寓意
“拔苗助长”---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郑人买履”---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
结论一: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是人生之导师, 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 敌,假使没有了哲学, 人生又值得什么? ——西塞罗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题
生活处处有哲学
生活处处有哲学
阅读课文思考:
1、哲学是怎样产生的?
2、哲学的本义是什么? 3、真正的哲学有什么作用? 4、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惊讶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结论一: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结论: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
2、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 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 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与个人发展,正确 对待集体利益和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 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 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追问和思考: 1、你吃过中饭了吗? 2、你中饭吃的是什么? 3、你为什么要吃饭? 4、你为什么要活着?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 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 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结论二: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1和2是一般性 问题;3和4是 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