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债券市场体系简介
债券市场体系(基础)
金融小白也能读懂的债券全体系债券基础部分1、债券是什么债券是国家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规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是借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
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或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
债券参与方包括:•债券发行人:是资金的借入者。
如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机构;•债券投资者:是资金的借出者,是债券的买入方;•服务机构:承销机构,评级机构等。
2、债券发展历史演变1950年初,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在全国顺利发行,并于1956年兑本付息结束,这是新中国第一只债券。
1958年至1980年23年间,由于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中国政府没有发行任何国债,处于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债券市场空白时期。
1981年1月16日通过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国债重启。
场外柜台市场为主的阶段(1988-1991)1986年8月5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批准,沈阳市信托投资公司首先开班了企业债等有价证券的柜台转让业务;同年9月6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业务部开办了代理证券买卖业务。
1988年,试点城市从7个扩展到54个,同年,地方性债券交易中心及柜台交易中心形成,成为债券交易的典型场外市场。
1990年12月,上证开辟了场内交易市场。
场内市场为主的阶段(1992-2000年)1993年,债券回购业务在上交所先行,当时有现券、期货和回购交易等,由于场内市场交易灵活,交易量大增。
一些区域性交易中心因发生严重的卖空现象和金融欺骗,影响了金融稳定,1995年包括武汉证券交易中心、天津证券交易中心、北京STAQ系统等交易中心全部关闭,债券交易全部集中于证券交易所进行。
1995年“3.27”国债期货风波。
1997年银行间市场形成。
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的阶段(2001年至今)200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动债券市场创新,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产品、交易工具不断增加,交易方式不断改进,债券的发行量、托管量和交易量均占中国债券市场的97%以上,已经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阵地。
中国债券市场概览
中国债券市场概览中国债券市场历经繁荣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债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
经过持续的改造,中国的债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中国的债券市场仍然有短板存在,但随着国家在开放市场方面的不断努力,未来市场发展前景仍然可期。
一、中国债券市场结构在诸多市场结构中,中国债券市场也是头等重要的领域之一。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规定,中国债券市场主要由国债市场、企业债市场、地方政府债市场和社会融资债市场组成。
国债市场是中国债券市场的核心,它是中国国债发行机构的官方市场,是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企业债市场是中国债券市场中比较重要的市场之一,它主要是为企业提供融资,同时也促进了多元化融资结构,它也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
地方政府债市场主要是为了帮助地方政府实现政府支出,它是地方政府发起融资债券的主要市场结构之一。
社会融资债券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补充,这种市场主要服务于非金融企业的融资需求,以及实现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贷互动。
二、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国自1990年后,开始实施资本市场改革,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包容和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债券市场也发展了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改变了它们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管,改进了监管政策,实施了一系列影响债券市场的重要改革措施,从而促进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
从2017年到2020年,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从2.5万亿元增长到3.6万亿元,增长了超过30%。
三、中国债券市场的挑战尽管中国债券市场取得了显著发展,但也存在诸多挑战。
首先,投资者参与度不高,投资者投资意愿较弱,部分投资者购买债券的动机是要获取收益,而不是对其长期贬值风险的考虑。
其次,中国的债券市场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缺乏披露制度以及交易手续复杂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债券市场分析
债券市场分析一、概述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企业和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本文将对债券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参预者、市场结构、市场风险等方面的内容。
二、市场规模截至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达到XX万亿元。
其中,政府债券占领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占比约为XX%。
而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分别占领了市场的XX%和XX%。
三、市场参预者1. 政府机构: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政府债券以筹集资金用于公共项目建设和国债发行。
2. 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作为债券的发行主体和投资者。
3. 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以筹集资金用于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
4. 个人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通过购买债券来获取固定收益。
四、市场结构1. 债券发行市场:政府和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发行方式包括公开辟行和私募发行。
2. 债券交易市场:债券的买卖交易在交易所和场外市场进行。
交易方式包括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
3. 债券持有市场:债券的持有者可以选择持有至到期或者提前转让。
五、市场风险1. 利率风险:债券价格与利率呈反向关系,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上升。
2. 信用风险:债券发行主体可能发生违约风险,导致债券无法按时兑付本息。
3. 流动性风险:某些债券可能存在流动性较差的问题,无法及时转让或者转让价格较低。
4. 市场风险:债券市场受到宏观经济、政策法规和市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市场波动风险。
六、市场发展趋势1. 多层次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将逐步发展成为包括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2. 创新产品:债券市场将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如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和绿色债券等,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3. 开放合作:我国债券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预,促进国际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
七、结论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资金配置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所有的债券交易所以及相关板块的介绍
中国所有的债券交易所以及相关板块的介绍标题:探析中国债券交易所及相关板块导语:债券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资金供给和融资提供渠道。
本文将全面评估中国所有的债券交易所及相关板块,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助您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1)国债市场:国债作为最重要的债券品种之一,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并在上交所等交易所交易。
国债市场的特点是风险低、流动性高,是国内投资者避险和密切关注的对象。
(2)政策金融债市场:政策金融债的发行主体为主权机构或国家委托机关,以资金筹措并支持政策性融资工作。
政策金融债的发行门槛较高,风险和收益均相对较高。
(3)企业债市场:企业债主要由企业发行,交易场所包括上交所、深交所和香港交易所等。
企业债市场以其在融资方面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受到广泛关注。
(4)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举债的主要方式,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受到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地方经济实力和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二、中国债券交易所介绍(1)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一家综合性证券交易所。
目前,上交所主要负责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地方政府债券的交易。
其特点是交易规模大、流动性好。
(2)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第二家综合性证券交易所。
深交所主要负责企业债券的交易。
其特点是市场活跃、创新性强。
(3)香港交易所:自1841年建立以来,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场外交易市场之一。
香港交易所主要负责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的交易。
其特点是国际间资金流动性强、交易规模大。
(4)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债券衍生品市场中的主要交易所之一。
该交易所主要负责债券期货的交易。
其特点是金融创新性强、投资机会多样。
三、中国债券市场的相关板块(1)金融机构:中国债券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中国债券市场 历史沿革
中国债券市场历史沿革中国债券市场历史沿革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借贷工具和融资方式,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但现代化的中国债券市场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的。
下面对其历史沿革进行简要概述。
一、1980年代1980年代初期,中国尚未拥有完整的债券市场体系,只有国家发行的储蓄券和以工业企业为主体发行的企业债券。
直到1986年,国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试行国库券发行并上市,这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的起步。
二、1990年代1990年代初期,中国债券市场逐渐成形,除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外,还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发行了第一批境外机构投资者可投资人民币债券。
此外,还出现了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等专业化机构,提高了市场的专业化程度。
三、2000年代2000年代的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政府积极推进国债市场化进程,各种债券品种逐渐推出。
2002年,国务院批准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化试点,从此企业债券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央行推出的金融债券和债券回购等政策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债券发行和交易机制。
四、2010年代到了2010年代,中国债券市场开始呈现崛起之势。
2010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债券市场规模达到35.4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4%,远高于其他新兴市场。
此时,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形成了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多种债券品种,已经初具规模和完备性。
总的来说,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壮大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历程,也是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资产的认可。
未来,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和债券市场的持续改革创新,中国的债券市场必将呈现更加火爆和多元化的增长态势。
债券市场分析
债券市场分析标题:债券市场分析引言概述: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流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因此,对债券市场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债券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债券的定义和分类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按照约定的条件和期限支付利息和本金的金融工具。
根据不同的发行主体和偿还期限,债券可以分为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
1.2 债券市场的特点债券市场是一个以债券交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市场,其特点包括流动性较高、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稳定等。
债券市场还有着明确的发行和交易规则,有利于资金的融通和企业融资。
1.3 债券市场的功能债券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调节货币供给、引导资金投向、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
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2.1 发行主体债券市场的发行主体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这些主体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满足其经营和发展需求。
2.2 投资者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主要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他们通过购买债券来获取固定收益或者进行资产配置。
2.3 中介机构债券市场的中介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他们提供债券承销、交易、结算等服务,促进债券市场的运作。
三、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3.1 利率风险债券市场存在着利率风险,即市场利率的波动对债券价格和收益率的影响。
投资者需要通过对利率走势的分析和风险管理来规避利率风险。
3.2 信用风险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是指发行主体无法按时支付利息和本金的风险。
投资者需要通过对发行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选择高信用评级的债券来降低信用风险。
3.3 流动性风险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在市场上买卖债券时,由于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债券价格波动的风险。
投资者需要关注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情况,合理选择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债券。
我国债券市场介绍
我国债券市场介绍我国债券市场是指中国各类债券的发行、交易和投资活动的总称。
债券是指一些主体(如政府、企事业单位)为筹集资金而发布的一种借据式有价证券,债券市场则是指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市场。
债券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和企业融资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24年,我国债券市场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呈现出如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债券市场协会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债券种类繁多,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
其中,国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力军,发挥着维护金融稳定、调节经济周期的重要作用。
其次,我国债券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根据国务院的有关政策,我国债券市场自2024年开始启动市场化发行债券试点,逐步推进债券市场化。
债券市场化主要包括发行方式多元化、投资者准入条件放宽,以及发行、交易、托管和结算等机构的市场化运作。
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健康运行。
第三,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快。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债券市场的积极性不断增加。
2024年,我国债券市场实施了债券通业务,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境外机构投资人民币债券。
这一举措的实施,既有助于满足境外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又有利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第四,我国债券市场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随着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监管机构和市场主体对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我国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式日益完善,包括信用评级、风险预警、违约管理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体来看,我国债券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风险管理能力逐步提升。
然而,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我国债券市场在产品创新、投资者结构和市场流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中国债券市场概览
中国债券市场概览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债券市场的重视及改革,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迅速。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金融市场之一。
针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下文将进行讨论。
首先,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概况。
中国债券市场在近年来发展迅速。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2016底,中国债券市场总资产达到 10.7 万亿元,较2015年上升 4.3%,主要发行产品有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和可转换债券。
其次,中国债券市场的监管政策。
为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监管政策 for券市场》》,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和完善债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债券市场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增强债券市场融资能力等。
再次,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随着政府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在逐步发展,其国债及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量及规模都在增长,企业债券及金融融券市场也在拓宽,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也在不断壮大,中国债券市场将朝着资本市场发展方向进行深度整合。
最后,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政府将继续深化改革,在法律法规、监管政策等方面进行完善,拓宽市场开放空间,改善营商环境,使中国债券市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不断加快,其状况和发展前景都
充满希望。
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助力中国经济稳步发展。
中国债券市场概览
中国债券市场概览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就发展迅速,经历了从发行债券主要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到企业债券发行重新开放的各个阶段。
现在,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核心。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有助于改善中国金融结构和提高市场运营水平。
作为一个投资机会,债券市场不仅为公司提供融资的途径,而且提供给投资者一个机会投资具有更长期稳定收益的金融工具。
一、债券市场简介1.1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中国债券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至今,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8年)政府、国有企业部门债券发行主要依靠财政预算;第二阶段是(1978-1990年)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发行主要是公开市场交易;第三阶段是(1990-2003年)政府有关部门和国有企业的债券发行及主要行业的民间企业债券出现;第四阶段是(2004-今)中国债券市场完善发展,形成一个集中金融市场、信用债市场、发行商债券市场和投资者市场四位一体的债券市场。
1.2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中国债券市场主要由国债市场、公司债券市场、发售商债市场和投资者市场组成,各市场功能不同,但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债券市场体系。
(1)国债市场国债市场主要是指中国政府发行的国家债券,是中国最古老的金融市场,是一种短期国债,按国家政府付息,以人民币计价、发行的货币债券,是投资者认购和持有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2)公司债市场公司债券是由企业发行和上市,按公司付息,形成财政性资金支出的金融债券。
公司债券主要包括企业债券、小公募、内部融资债券等。
(3)发行商债市场发行商债券市场是指发行商以其自有资金发行的各种资产收益型金融工具,是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以非公募方式发行短期金融工具构成的金融行为。
(4)投资者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相比,投资者市场是一个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
它提供给投资者一个主要通过完整的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购买和出售未经项目审核的金融工具和资产的平台。
中国债券市场基本框架
中国债券市场基本框架立足于当下同时着眼于未来,当前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资品构成划分为五类,分别为:利率品、利率衍生品、可投资级信用品、高收益信用品和可转债。
在此品种划分框架下,我们探讨每一类品种的分析逻辑与分析路径。
众所周知,任何一类品种的价格受到的影响因素是众多的,面对任何一个价格变化,分析研究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解释逻辑与理由,但是传递给投资者的信息越多,也必然意味着可能存在的噪音越多。
我们坚信的是,每一类投资品种的趋势性变化必然对应着某一主干驱动要素,投资者在众多的信息摘选中,非常有必要寻求主干驱动要素的变化,而其他的影响因素都是对于该主体因素的放大或干扰,难以改变该主体逻辑的趋势运行轨迹。
为此,我们国信固定收益研究本着分析逻辑化繁为简、抓取主干的基本思路,针对每一类投资品种建立主干分析逻辑框架,在众多纷繁复杂的驱动因素中筛选其根本驱动,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分析框架,供投资者参考。
利率品:从趋势意义而言,基本面内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可以解释绝大对数情况下基准利率品的价格变化,而额外的非对应时期可以由货币政策因素所解释,本质上而言,货币政策因素与流动性因素是相同的,因此针对于基准利率品的驱动因素可以大致归纳为三者: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流动性。
其所对应的基本逻辑框架大致可有两类:1、“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双轮驱动框架;2、“货币金融负债+资产”的双轮驱动框架;投资级信用品:梳理国内5年多信用债走势和美国公司债信用利差占比情况,我们认为风险溢价是投资级信用债信用利差波动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流动性风险。
依据上述驱动因素的锁定,我们提出两种投资级信用债策略分析框架:1、传统的要素分解法,信用债=基准利率+信用利差。
债券市场的大环境是决定风险溢价的关键因素;2、成本收益比较法,资金成本是信用债走势的决定因素。
高收益信用品:我们把高收益信用债收益率分解为:基准利率、投资级信用债信用利差、高收益与投资级的信用利差。
银行间债券市场简介及发行承销上市流程
银行间债券市场简介及发行承销上市流程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经历曲折探索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也越来越为广大投资者所熟知。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形成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
银行间产品发行承销及上市流程银行间产品主要涉及发行承销和上市两个环节,以下分别说明两个环节的大概流程。
发行承销以短融、中票为例介绍一下发行大概流程。
1.主要的参与方:发行人、银行、券商(或有)、会计师、律师、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银行间交易商协会。
1)发行人聘任银行或者券商为主办方;2)主办方聘请中介机构;3)主办方及中介机构及发行人进行尽职调查;4)银行(券商委托银行)将材料上报给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5)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审核材料给与批示,如果注册成功,发行人及主办方可以在2年内择机发行产品。
各中介机构尽调聘任聘请发行人尽调担保银行/券商报送担保人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以前只有银行有向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申报材料的资格。
现在已经放开,符合一定条件的券商也可以作为主办方参与银行间产品的发行上市工作。
发行工作也由主办券商负责,主办券商需要组织承销团对发行人的产品进行销售,赚取发行费用。
一般发行时间为1周左右。
产品的买方都是具有在银行间市场进行交易资质的机构,包括银行、基金、保险及其他机构。
上市发行一段时间以后,主办方代发行人向交易商协会提交上市申请。
获批后,在发行阶段发行的产品即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流通。
可流通后,发行阶段购买产品的投资人可以自由择机在二级市场上买卖产品。
在整个产品发行承销及上市过程中,主办方始终参与其中,起到主办,主沟通协调的作用。
发行人为此项服务向主办方支付承销费。
其他类型债券其他类型债券的发行承销及上市流程和短融、中票基本一致。
区别主要是审批部门不同,申报审批流程上稍有差异。
公司债、可转债的审批部门是证监会;企业债的审批部门是发改局/发改委。
债券市场的市场结构和运作机制
债券市场的市场结构和运作机制一、债券市场概述债券市场是指各类借款人通过发行债券向公众或特定机构融资,从而直接或间接形成买卖市场的场所。
债券是证券市场中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也是经济运行中融资、调节风险和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是支持企业发展、优化金融结构和增强市场化融资功能的重要手段。
二、债券市场的市场结构债券市场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其中,按照债券发行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债券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按照债券发行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公开发行和私人发行;按照债券发行期限不同可以分为短期债券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按照债券信用等级不同可以分为AAA级债券市场和低级债券市场。
三、债券市场的运作机制债券市场的运作机制包括发行、交易、结算和风险管理四个部分。
1. 发行债券的发行需要首先确定债券的发行主体、债券的种类和规模、发行方式、发行定价和募集资金的用途等问题。
发行主体需要经过国家审批,在发行前需要先召开承销商会议,确定发行计划、发行条件和承销方式等事宜。
承销商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债券发行和推介提供咨询和服务。
2. 交易债券市场的交易通过现场交易和电子交易两种方式进行。
现场交易是指投资者到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进行交易,现场接口不止交易所大厅,同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大家熟知的“余额宝”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购买和销售,那么怎么区分现场交易和电子交易呢,实际上是在交易成立环节。
它的劣势是成交效率慢,优势是潜在交易风险小。
电子交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在线交易,进口应用的APP(移动交易终端)已经成为电子交易的一种标准。
电子交易的优势是交易速度快,效率高,潜在交易风险大,因为防止了经纪人和交易员的人为错误和操作风险,交易安全性得到提高。
3. 结算债券市场的结算是指对交易进行清算,包括债券的交割、货款的清算等环节。
结算需要由结算银行完成,完成后需要做结算流水,给承销商付款,这是最后确认交易完成的。
4. 风险管理债券市场是一个风险管理的体系,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几个方面。
中国债券市场体系大全详解
中国债券市场体系大全详解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发展历程。
回顾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萌芽、起步、规范整顿、加速发展四个阶段。
中国债券市场框架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形成了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
交易所市场是债券交易的场内市场,市场参与者既有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投资者,属于批发和零售混合型的市场。
银行间市场作为债券场外市场的主体,参与者限定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属于场外批发市场。
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银行间市场的延伸,参与者限定为个人投资者,属于场外零售市场。
债券市场参与主体债券发行主体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非金融企业或公司等。
我国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债券市场,投资主体包括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等特殊机构、商业银行、信用社、邮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含社保基金)、非金融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我国债券市场基本实现了债券登记、托管、清算和结算集中化的管理,相应的机构包括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
债券市场监管体系我国的债券市场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
对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可以分为债券发行监管、挂牌交易和信息披露监管、清算结算和托管监管、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以及评级机构等相关服务机构的监管等。
一、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发展历程。
回顾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萌芽、起步、规范整顿、加速发展四个阶段。
二、中国债券市场框架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形成了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简介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简介1997年上半年,股票市场过热,大量银行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其中交易所的债券回购成为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重要形式之一。
1997年6月,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各商业银行停止在证券交易所证券回购及现券交易的通知》(银发[1997]240号),要求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上海和深圳交易所市场,商业银行在交易所托管的国债全部转到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同时规定各商业银行可使用其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和政策性金融债等自营债券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同业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进行回购和现券交易,这标志着机构投资者进行债券大宗批发交易的场外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组织架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第四条第四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监督管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职能。
人民银行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市场管理办法和规定,对市场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拟订市场发展规划和推动市场产品创新等。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和授权,中央结算公司和同业中心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债券托管、结算服务以及交易中介和信息服务,同时负责对债券交易、结算进行实时监测和监督。
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法人及其授权分支机构、非金融机构法人和基金等契约型资金等投资主体;财政部、政策性银行和中信公司等筹资主体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人民银行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框架(一)交易品种及交易工具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品种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及中信集团公司债等;交易工具包括现券买卖、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
(二)债券交易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以询价方式达成,交易双方自主谈判,逐笔成交,即交易双方通过交易系统、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等媒体对交易要素进行谈判,达成一致后逐笔订立成交合同。
中国债券市场法规简介(中国债券市场历史发展,各类债券法规详细介绍及对比,最完整版)
已形成了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体,以两市交易所、银行柜台债券市 场为补充的市场格局; 由单一的国债发展到以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为主体, 以资产支持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可转换债券、公司债券注、 外币债券等创新产品为补充的品种结构; 由简单的现券交易,发展到以回购为主,债券现货、远期、借贷等为 辅的交易结构;
发行审批阶段 •确定主承销商、律师、会计师、信用评级机构、评 估机构等; •确定担保方式、确定抵押物或担保人; •准备全套申报材料(详见下文); •向地方提交申报材料,取得地方发改委转报文后提 交国家发改委,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补充; •国家发改委初审通过,转交材料至央行、证监会会 签,并根据上述两单位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 •会签文件转回国家发改委,下达批文 公开发行阶段 •确定公告日期和发行日期 •发布发行公告,组织发行工作 •完成募集资金的进账工作和划款工作 办理托管手续阶段 •完成托管手续的办理 •开始准备债券的上市手续
3.1 我国债券市场法律法规概览
一、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链接1)、《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链接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 券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二、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三、部门规章(1/2) 部门规章( ) (一)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托管管理暂行办法》、《国债跨市场转托管业务管理办法》 (二)中国人民银行 1、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 、 《中华人民银行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准入备案制有关事宜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2002)第5号》 2、债券发行、上市 、债券发行、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上 市交易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公 司债券交易流通的有关通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公司债券,与证监会监管的“公司 债券”不同)、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 券交易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5号》、《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1号》(取 消对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债券发行规模不低于5亿元的限制条件) 3、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结算 、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管理办法》、《关于开办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商业 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
中国债券市场及其主要债券品种
3中国债券市场及常见的债券种类在前面了解美国债券市场的基础上,本章将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的债券市场主体、债券交易的主要方式、相关制度以及主要的债券类别加以介绍,让读者对我国债券市场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基本的了解。
我国债券市场,按网络和运行机制分,主要有两个,一是交易所债券市场,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
按债券品种则主要可分为国债市场、企业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市场等几个方面。
我国国债市场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债发行市场,也称一级市场,自1981年重新启动。
二是国债流通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1988年开放。
前者好比批发市场,后者类似零售市场。
在一级市场上,中央财政将新发行的国债销售给资金比较雄厚的投资者。
这些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再将手中的国债转让、出售给更多的中小投资者,投资者之间进行国债转让和流通的市场,就是二级市场。
3.1 我国国债一级市场在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几经变迁。
上个世纪80年代,采用行政分配的方式,摊派发行国债。
到了90年代初,改为了承购包销,主要用于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
现在则主要有四种发行方式:直接发行、代销发行、承购包销发行、招标拍卖发行。
从推出国债的周期和时间安排看,各国国债发行主要有三种模式:定期、不定期和常日模式。
其中,定期模式是指债券的发行时间有着固定可循的规律。
这种推销方法有助于投资者准确地预期国债的推销情况,形成承受政府债的习惯性心理。
但其缺点是政府缺乏时间选择的灵活性。
第二种不定期模式,是由政府根据市场行情和政府财政状况的变化而定,没有具体的推销时间表。
好处是有利于政府灵活把握国债的发行时间和发行时机,缺点是投资者缺乏准确的预期。
第三种常日模式,是每天都在金融市场上常日供应、随时发售,而不视其他条件的改变的一种方式。
这种模式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目前只有储蓄债券采用这种模式。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实行的是年度额度管理制度,即下一年度国债发行计划,通常是在上一年第四季度编制。
相关计划将作为国家预算的一部分上报国务院,由国务院在下一年三月的全国人大会上提请审议。
简述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简述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指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新三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科创板市场等多个层次组成的资本市场体系。
这些市场各自有不同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机构,为企业融资和投资者获得收益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股票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中最主要的市场之一。
它主要指的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主板市场。
上交所和深交所是我国两个主要的股票交易所,它们依据不同的上市条件和市场规则,为企业提供了发行股票融资的机会。
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来吸引大量资金,而投资者则可以通过购买股票来分享企业的成长和获得投资收益。
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中另一个重要的市场。
债券市场主要由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组成。
企业和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而投资者则可以通过购买债券来获取固定的收益。
债券市场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适合那些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
除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我国还有一些新兴的资本市场,例如新三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科创板市场。
这些市场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企业融资需求而设立的。
新三板市场是一个非公开市场,也称为“股份转让系统”。
它主要是为那些未达到在A股市场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融资机会。
企业可以通过股份转让的方式来融资,而投资者则可以通过购买股份来参与企业的成长。
创业板市场是一个专门为高科技企业融资而设立的市场。
它主要聚焦于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领域的企业,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利的融资渠道。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相对较高,但也有更高的回报。
科创板市场是我国最新的资本市场板块,它主要是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机会。
科创板市场采用注册制,企业可以通过向公众发行股票来融资。
科创板市场的上市门槛相对较高,但它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总的来说,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
这些市场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风险,投资者应该在了解市场规则和风险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
中国债券市场的演变与发展
从151.30元轰到150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把价位打到147.40元。而 这笔730万口卖单面值1.46万亿元,接近中国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3。当日 多方全部爆仓,以万国证券盈利而告终。而另一方面,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则出
合辽国发,成为了市场空头主力。
——而中经开和市场绝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则认为通胀短期内肯定是控制不 住的,保值贴补率不仅有必要,而且肯定会涨,327国债的兑付价格也会随之 上涨。
——事件到此还仅是正常的多空双方的博弈阶段。
11
中国债券市场的演变与发展
2. 交易所债券市场主导时期(1992-1997年)
4
中国债券市场的演变与发展
1.实物券柜台市场主导时期(1988-90年代初) 杨百万案例: ——第一笔交易。1988年4月某日,国库券1985年期的开盘价104元,
利息率15%。买入200张需要2.08万元,一年利息3000元。而当时银行存款
利率5.4%,全年利息1123.20元。投资国库券多赚1876.80元,远远超出当 时在工厂的全年工资。买了后紧张怕跌,下午就迫不及待地去交易所发现涨到 112元,当日卖出赚了1600元。
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
16
中国债券市场的演变与发展
3.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产生与壮大(1997年至今) ——2005年3月21日,国开行和建行开始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 。
——信用产品不断发展创新:2005年5月26日,国航等五家企业首次发行短期融资券;
2008年4月22日,铁道部等首次发行中期票据; 2008年4月2日,首只由专业担保公司而 非银行提供担保的企业债08西基投债成功发行; 2008年4月8日,第一只无担保信用企业债 08中材债成功发行。都在我国企业债券发行历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体系
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体系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体系通常指的是一个综合性的监管框架,旨在确保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健康、透明和有序运行。
这一监管体系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市场基础设施、市场参与者、市场行为和信息披露等。
以下是一个可能包括的监管要素:市场基础设施:交易所或交易平台:确保有一个有序的交易场所,可以通过规范化的流程进行债券买卖。
清算与结算机构:提供有效的清算和结算机制,确保交易资金和债券的安全顺利过户。
登记与托管:有良好的登记和托管系统,确保债券的权益能够被清晰记录和转让。
市场参与者监管:证券公司:监管证券公司,确保其资金充裕、业务透明,符合法规要求。
投资者:保障投资者的权益,确保信息对称,防范欺诈行为。
发行人:对发行人进行监管,确保债券发行符合法规,信息披露充分透明。
市场行为监管:市场操纵防范:防范市场操纵行为,确保市场价格形成的公平和透明。
内幕交易防范:防范内幕交易,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利益。
虚假陈述防范:防范虚假陈述,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报告要求: 规定发行人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报告要求,确保市场信息披露及时准确。
公告和通知: 确保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能够及时获取到市场信息。
风险管理和监测:风险管理要求:规定市场参与者的风险管理要求,确保市场风险得到妥善控制。
监测系统:建立有效的市场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和市场风险。
法规和制度建设: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确保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合法合规运行。
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体系,其目标是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透明,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市场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监管体系的设计和实施通常需要协调多方的努力,包括监管机构、交易所、证券公司、投资者等。
债券市场介绍
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一种直接融资的市场,即不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中介作用,资金的需求者与资金的供给者直接进行借贷的市场,债券则作为资金供求双方资金融通的一种契约和债务凭证。
根据运作主体和功能的不同,债券市场可以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即债券的发行市场。
是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等为筹集资金向投资者发行债券的市场。
二级市场,即债券的流通市场,指已发行债券买卖转让的市场。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形成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基本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
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实行集中统一托管,又根据参与主体层次性的不同,相应实行不同的托管结算安排。
从交易量看,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中国债券市场交易的主体场所,在中国债券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1、市场功能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债券市场都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
债券市场已经成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公共团体筹集稳定性资金的重要渠道。
这些发行主体筹集资金主要有两种方式:通过银行存贷款的间接融资渠道和通过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而后者相对于前者来说,在筹资数额、期限和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较少。
(2)债券市场的投资功能。
债券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流动性与盈利性的金融商品和金融资产。
债券作为一种长期性投资,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息收益,同时,在债券到期之前,投资者业可以将持有的债券转让出售以变现。
(3)债券市场的宏观调控功能。
债券市场为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提供了市场机制。
中央银行主要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即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金融体系的银根,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债券市场为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机制。
通过向社会发行政府债券,可以为弥补财政赤字,进行大量基础性投资筹集资金。
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并取得较好成效以后,引起西方发达国家关注和仿效;尤其是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各国纷纷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发行大量政府债券,大搞水利、基础工程等建设,对经济走出萧条、重新振兴起了很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债券市场体系简介
摘要:
1)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发展历程。
回顾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萌芽、起步、规范整顿、加速发展四个阶段。
2)中国债券市场框架
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形成了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
体系。
交易所市场是债券交易的场内市场,市场参与者既有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投资者,属于批发和零售混合型的市场。
银行间市场作为债券场外市场的主体,参与者限定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属于场外批发市场。
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银行间市场的延伸,参与者限定为个人投资者,属于场外零售市场。
3)债券市场参与主体
债券发行主体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非金融企业或公司等。
我国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债券市场,投资主体包括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等特殊机构、商业银行、信用社、邮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含社保基金)、非金融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我国债券市场基本实现了债券登记、托管、清算和结算集中化的管理,相应的机构包括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
4)债券市场监管体系
我国的债券市场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
对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可以分为债券发行监管、挂牌交易和信息披露监管、清算结算和托管监管、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以及评级机构等相关服务机构的监管等。
一、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发展历程。
回顾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萌芽、起步、规范整顿、加速发展四个阶段。
二、中国债券市场框架
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形成了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
体系。
按照交易场所划分,上交所和深交所市场属于场内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属于场外市场。
目前,场外市场的交易量占到我国债券市场的交易总额的95%以上;场内市场以上交所为主,占比达90%以上。
1、交易所市场
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成立于1990年11月26日和1990年12月1日,归属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
交易所市场是债券交易的场内市场,市场参与者既有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投资者,属于批发和零售混合型的市场。
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品种包括现券交易和质押式回购。
交易所实行“两级托管体制”,其中,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简称“中央结算公司”)为一级托管人,负责为交易所开立代理总帐户;中国证券登
记结算公司(简称“中证登”)为二级托管人,记录交易所投资者账户。
中央结算公司与交易所投资者之间没有直接的权责关系。
交易所交易结算由中证登负责,上交所后台的登记托管结算由中证登上海分公司负责,深交所由中证登深圳分公司负责。
典型的结算方式是净额结算。
2、银行间市场
银行间市场由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等构成。
银行间市场有调节货币流通和货币供应量,调节银行之间的货币余缺以及金融机构货币保值增值的作用。
银行间市场作为债券场外市场的主体,参与者限定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属于场外批发市场。
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品种最多,包括现券交易、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远期交易、互换、远期利率协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
银行间市场实行双边谈判成交,典型的结算方式是逐笔结算,由外汇交易中心系统作为前台报价系统,由中央结算公司作为后台托管结算系统。
中央结算公司为银行间市场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实行一级托管,此外,中央结算公司还为这一市场的交易结算提供服务。
3、商业银行柜台市场
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又称OTC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完全不同,OTC 市场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规定的成员资格,没有严格可控的规则制度,没有规定的交易产品和限制,主要是交易对手通过私下协商进行一对一的交易。
OTC交易方式以双方的信用为基础,由交易双方自行承担信用风险,交易价格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清算安排也由交易双方自行安排资金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