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分析
初中语文_《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读文章,把握阅读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托物言志、双线交织的写法4、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加深学生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重点目标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自读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了解自读学情: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你自读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什么?学生回答有所感悟即可,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感受中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难点。
五处旁批,后三处提问,教学中利用这三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内容、作者情感以及相关主旨。
二、简介作者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
当代青年作家。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
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
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三、字词教学懊丧执著矜持忏悔伫立生灵孱头矜持垂垂暮老四、品读课文(1)关注课文旁批,理解自读要求:这篇自读课文,编者为我们做了几处旁批?其中哪几处是提问的?你自己能解决问题吗?编者在《一棵小桃树》中标注了五处旁批。
①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
②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
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③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④“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
作者仅仅在写花吗?⑤“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您读出来了吗?(2)五个旁批当中哪个是告诉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方法的?即第二处: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
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第四段中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描写,品味语言,感受深意。
第四段教师做出指导示范,再放手学生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语句,重在感受品味,课堂上不做细致的研读品析。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优秀9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优秀9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铁二中属于重点中学,学生的素质相对较好,预习作业会完成的比较顺畅,他们能够查阅大量资料解决一些相关问题,能够对照注释翻译课文,能够配合老师积极发言,但发言的内容有不定性。
【教育目标】1、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语气,提高对文言文的朗读、理解、赏析能力。
2、过程和方法: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
通过充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积累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刚才在课下就有几个同学聊方仲永的故事,甚至还聊到了现代版的方仲永,看来大家不但熟悉了课文,而且还查阅了不少资料,也挺有自己看法的。
那我们就来展示一下预习的成果吧。
(学生用幻灯展示预习查资料的成果,但注意其表述,要有具体的要求)(出示幻灯一)王安石,文学家和政治家,文章写得十分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十岁中进士,曾积极推行变法,后新法被废,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三、朗读课文(给予必要的指导,如字音、停顿、节奏、感情等)1、易读错的字。
2、停顿节奏。
(举学生疑惑的典型例句)3、感情语气。
归纳朗读应该注意的点,要求同学们根据这些点,在下面各自朗读一遍,然后集体颂读。
(出示幻灯三)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找准停顿拿准语调读出语气四、积累实词同学们分组讨论,目的是解决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字词句等问题,疏通文意,准备复述。
对分析实词的方法进行如下归纳:(出示幻灯四)实词分析注意:词性改变看语境一词多义要比较五、复述分析(评析复述的过程,即分析教材的过程,即展示合作探究成果的过程)1、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大家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由一个天才沦为一个庸才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剧,那么,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3、请同学们用两个句子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⑴本文叙述了方仲永由天才变庸才的故事,告诉人们后天教育对成才很重要。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步骤分析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步骤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在这堂课中应达到的知识、能
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以及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重点确定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对学生所要学习的教材进行分析,了
解教材的结构、内容和特点,分析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误解的地方,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教学过程设计
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目标,合
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并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教师可以采
用讲授、讲解、示范、练习、讨论、探究等多种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
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四、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选择
在进行教学策略选择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
结合所选教材和教学目标,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展示
报告、互动讨论等,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
略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考试、讨论、问答等方式进行评价,并及
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应该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语文教案设计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材、学生学情等因素,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出既能够满足教学目标又能够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案。
初中语文_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中的写法。
2、掌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3、深切地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感恩情怀。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篇好文章,一篇真正的好文章,一篇少有的好文章。
但是,好的文字需要好的读者,我相信,我们今天在座的同学们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读者。
那么,这篇最好的文字是什么呢?它就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作品——《秋天的怀念》。
〔板书课题:秋天的怀念〕师:投影出示作者生平,配乐简介: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
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小说。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除小说外,还有《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散文作品,近年又出版了《病隙碎笔》等作品,均引起了较大反响。
师:在作者的人生轨迹之中,有一年发生了一件事,可以说改变了作者一生的命运,是哪一年,哪件事?生:1972年作者双腿瘫痪。
师:是的,1972年作者不幸双腿瘫痪了!你再看,作者双腿瘫痪的时候年龄有多大?生:21岁!师:是啊,21岁,21岁啊!同学们想一想,21岁,正是一个小伙子生龙活虎的年龄,正是一个人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可是他却不幸双腿瘫痪了!他再也不能跑,再也不能跳,再也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了。
你再看,从作者双腿瘫痪的时候起,一直到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的时候,这中间相隔了几年?生:7年。
师:漫长的7年轮椅生活啊!在我们的这段资料当中,这7年却是只字未题,是一片空白!但对于作者来说,这7年真的是一片空白吗?当然不是,读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会把这段“空白”填补起来的。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分析
以苏教版课文《 以苏教版课文《窗》为例: 为例: 考试题: 考试题: 1.根据两个病人之间的关系梳理情节。 .根据两个病人之间的关系梳理情节。 关系融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 关系融洽 光 秃秃的一堵墙 2.靠近窗户的病人为什么给同伴描述并不存在的窗 . 外景色? 外景色? 3.文中画线句“刚一离开”表现了这位病人怎样的 .文中画线句“刚一离开” 心态? 心态? 4.小说以“窗”为题有哪些作用。 为题有哪些作用。 .小说以“ 5.当文中的“他”发现窗外是一堵光秃秃的墙时, .当文中的“ 发现窗外是一堵光秃秃的墙时, 内心会怎么想? 内心会怎么想? 我们可以据此快速拟定简案: 我们可以据此快速拟定简案:
☆6.说教学方法 . 教法学法有哪些? 教法学法有哪些 ? 没有几个人 能说得清楚, 建议这部分从简, 能说得清楚 , 建议这部分从简 , 最好笼统地说教学方法, 最好笼统地说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朗读法 、 活动法、 讲练结合法等。 活动法 、 讲练结合法等 。 一般 一节课往往都综合运用几种教 学方法。 学方法。
说明文: 与议论文的思路很相似) 说明文:(与议论文的思路很相似) 抓观点(事物特征、事理)和材料, 抓观点(事物特征、事理)和材料,弄清材料 和观点的关系(说明方法) 和观点的关系(说明方法)。 事物的特征(事理)→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事物的特征(事理) 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说明的语言→应用 说明的语言 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 以苏州园林为例,根据说明文知识点可以制定 简案如下: 简案如下: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苏州园林; .领会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苏州园林; 2.理清说明顺序和结构; .理清说明顺序和结构; 3.分析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 .分析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 4.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检查预习, 二、检查预习,解决字词 初读课文,归纳苏州园林特征(相当于找中心论点) 三、初读课文,归纳苏州园林特征(相当于找中心论点) 四、再读课文,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理清说明结构和顺 再读课文,筛选信息,归纳要点, 序 三读课文,细致分析。 五、三读课文,细致分析。 抓住几个关键段,着重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抓住几个关键段,着重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同时关注语 言赏析。 言赏析。 六、拓展延伸 附:板书设计
初中语文教案优秀案例分析
初中语文教案优秀案例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和分析,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
本课选取了《最后一课》这一课文,主要内容为法国小镇上一所小学在上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朗士在韩麦尔先生的教导下,认识到了爱国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最后一课吗?最后一课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让
学生思考,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找出课文中表达爱国情感的句子。
3. 合作探讨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并讨论小弗朗士在
课文中的变化。
4. 课堂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重点分析课文中表达爱国情感的句子,并解释课文中的
难点。
5. 情感教育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爱国情怀,让学生明白爱国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6. 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爱国情怀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达爱
国情感。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爱国情
感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爱国的重要性。
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语文课程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语言文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本文将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够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有所帮助。
一、存在的问题1. 教材内容单一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都是以课本内容为主,这样容易造成教材内容单一,过于注重教材内容本身,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求。
2. 缺乏足够的互动和交流现在的语文教学很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和反馈,课堂上缺乏足够的互动和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都受到了影响。
3. 缺乏跨学科的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虽然是关于语言文字的学科,但是它也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现在的教学设计很少考虑到这一点,缺乏跨学科的教学设计。
4. 缺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定位比较统一,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
二、对策建议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多样化的教材内容,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学作品、音视频资料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感受语言的美好和丰富性,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堂互动和交流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观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跨学科的知识,比如历史背景、科学知识等,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
初中语文《大雁归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观评记录
初级中学集体备课之课时教案学情分析学生是八年级学生,积累了相关的说明文的知识,在语言赏析方面有一些积累,对于文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的赏析还是可以的,但对于赏析的步骤还要加强练习。
在探索文章主旨的时候,学生还只是停留在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对于大雁目前真实的情况还缺少积累。
所以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还要让学生收集大雁的的资料,对大雁了解深刻,有利于进一步对文章的主旨的探究,对本文思想价值的探究,还要引导学生由理论变为实践,让学生关注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
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学生往往聚焦于其中的知识内容,注重对文章结构、条理和线索的分析,指向对“说明”这一文本特点的把握,这是必要的,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思路也是这样的。
但过度拘泥文体,仅仅以把握说明性内容为目的的组织教学,客观上容易使得教学对于这类文本内在承载的其他方面内容,如情感价值观等关注不足。
因此,教学中有必要建立多方面、多角度解读文本知识,引导学生在把握说明性内容的同时,在情感上受到触动,在思想上得到提升,改变学生的思维,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大雁归来》课堂效果分析本节课教学环节比较完整,教学设计比较有梯度,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大雁的有关知识,班组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品味语言,体会感情方面,抓住作者对大雁的称呼“我们的”和拟人的修辞句,感悟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对待自然界生命的情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爱,从而激发关注自然的热情,突出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在文章的主旨探究方面,充分结合资料,由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上升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对主旨的引导比较到位,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但是整个课堂氛围还不够活跃,由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没有活跃起来,在质疑环节学生还不能大胆的质疑,还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提高学生寻疑解疑的能力。
《大雁归来》教材分析本文的知识性、抒情性与思想性的结合,在教学中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先知识性,在抒情性,最后思想性。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快快拿去用吧!中学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亲情。
2.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3.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1min)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
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
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
(板书课题:散步)(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2min)问题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先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第一、散步的时间?——初春第二、散步的.地点?——田野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第四、散步中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分歧第五、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第六、谁来解决分歧?——我第七、为什么我来解决?——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第八、我要如何解决呢?——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
我说:“走大路。
”第九、最后是如何选择的呢?——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第十、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
好,下面根据上面的回答,让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迅速组织语言,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研6篇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研6篇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研6篇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研,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研篇1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创新的发展思路,坚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质量,把教材教活,把学生教活。
学情分析全年级共1100多人,14个教学班,1-4班为实验班,5-6班为阳光班,6-14为普通班,中考位置分在58、5分以上,只有20多人,在46、4分以上占700多人,相当一部分在46、4分以下,甚至还有少量的在41、4分以下,大部分学生底子不厚,学生学习习惯不很好,语文教学任务艰巨。
目标任务1、规范现代汉语文字、词语的使用,规范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应用。
2、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中外文章、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在写作方面,引导学生在感受与思考、想像与联想、个性与创新等方面发展能力。
4、在口语方面,训练学生大胆开口,引导学生说话文明得体。
措施方法1、先备课,后上课,追求灵活多变的教法,创造生龙活虎的课堂。
2、分析学生,研究教法,听课,评课,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
3、坚持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校本研究,完成上级安排的活动。
4、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教法分析1、相信主体而不夸大主体。
2、严谨自律,为人师表,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3、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4、重视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
步骤安排1、9、10月份完成第五、一、二单元教学,11、12月完成第三、四、六单元教学,1月复习。
2、每单元完成相应的《作业本》练习和活页练习,完成读本上的自读指导。
每单元完成相应的作文训练,作文评讲一次。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范文篇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范例)篇二: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4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寻求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对话”义合中学李爱林案例背景苏格拉底与弟子柏拉图通过对话,阐发了智者对人类,对世界,对宇宙的追问。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来恩则指出教育和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是一种对话性的、创造性的活动。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中的有效程度。
而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存在的以下问题令人堪忧: 一.虚假对话教师有一系列预设问题和预设答案,学生揣摩教师意图,给教师以想要的答案,学生是教师思想和教参答案的代言人。
二.精英对话在这种对话中主角是少数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学生而多数学生只是看客,课堂中的对话只是几个精英学生在表演着思维的艺术体操,其他学生则冷眼旁观。
三.肤浅对话。
当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或看法表达出来之后教师不作任何评价或者只一个劲叫好或者干脆莫衷一是。
由于教师未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深入的引导,学生仍停留在原有认知水平上。
综观以上现象我们不禁追问:何谓有效对话?如何做到有效对话?以下两个教学片段分别来源于上海扬浦中学特级教师朱震国执教的《白色方糖》和本人执教的《唐雎不辱使命》,虽然两篇文章一篇是现代文一篇是文言文,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课堂对话的有效性,从而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描述1:朱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互问互答,教师也参与其中。
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我把一块白色方糖投入他的杯盏中”,“我把一块白色方糖放进他的杯中”这两个句子分别出现在文章的前后两段,片段一:生1:投和放能否互换?生2:投是不经意的动作。
师:你分别做一下这两个动作,有什么不同吗?生2:“放”进去的方糖伴随着搅拌漫漫融化,“投”可能会溅出来。
师:哦,那你说说“投”可能包含哪些看不见的东西?生2:可能是尊重、关心吧!生3:为什么偶然的动作会让这个老人很感动?师:他的老伴没了,女儿走了,本来已经没有人为他泡咖啡,而现在我为他这样泡咖啡他感动了,是吗?生4:我觉得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你说的,第二种是也许这样的动作他的女儿他的老伴做过,他觉得很温馨。
初中语文_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说明的顺序一、训练目标:1、合理安排说明顺序2、说明事物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二、教学时数:1课时一、阅读训练指导材料:根据语序的调整复习三种说明顺序的相关知识。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强调说明一座建筑物,合理的排使用空间顺序,因为它要告诉读者的是建筑物的方位。
介绍事物的发展,用时间顺序较合适,因为按时间顺序写,能够显示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
阐述事理,可以用逻辑顺序因为它要说明的是事物的方方面面,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及事物的发展原理。
二、布置作文1、题目:《我的小天地》2、要求:①选定合适的立足点,按一定的方位次序介绍自己的小天地。
②写成说明③字数200左右三、指导1、仔细观察布局,如位置,内部设施的布局。
2、选定立足点。
3、分小组交流观察结果,互相启发,畅所欲言。
4、确立说明的中心。
5、理清说明顺序,避免写作过程的随意性。
6、认真整理材料,构建文章的基本框架,开头说什么,中间说什么,结尾说什么。
7、独立完成初稿。
8、小组交流、修改、订正病句、错别字,提出修改意见。
学情分析《说明的顺序》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的一堂写作课,初中学生由于缺乏表达能力的训练,他们虽然能简单的进行表述和说明,但语言缺乏准确性、条理性和逻辑性。
不少学生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制约,写作中反应出条理不清,语言繁琐重复,抓不住重点的问题。
所以,我针对学生的兴趣点,采用课堂活动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采用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内容上与教材和学生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完成介绍“我的小天地”的说明文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读一读,改一改互相修改的能力。
效果分析本课的教学是说明文的写作指导,重点是说明顺序的运用。
前面的练习较好的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了三种说明顺序的特点以及适用的不同情况,全课贯穿了学生是主体的原则,让同学们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方法,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只是起到引导,点评,点拨作用。
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成为了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选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以及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对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选取教学内容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学知识等方面。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注重知识的层次和进度的合理安排,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二、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出发点。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
三、制定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互动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实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深度。
四、评估学生学习效果评估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评估方式和标准。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查验,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评估的综合性和动态性,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个人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结起来,中学语文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需要注重选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以及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本文将从准备工作、目标明确、因材施教、多元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需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年级、阶段特点、学习能力等。
可以通过观察、访谈或以往学生的学习资料来获取信息。
2.研究教材:仔细研读语文教材,了解每个章节的内容和教学要求,确保教学设计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
3.了解教学环境:了解学校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室设施、教学工具等,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目标明确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教学目标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同时也要考虑教育部门的要求。
因此,教师在设定目标时应尽量具体明确,避免模糊和笼统的表述。
1.知识目标:教师要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基本概念,以及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能力目标:教师要明确学生需要发展的各种能力,如阅读理解、写作表达、文学鉴赏等。
3.情感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等。
三、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应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提供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教育资源。
2.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3.个性化辅导:对于存在学习障碍或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教师应提供个性化辅导,并与学生的家长和学校相关人员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多元评价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纠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中学语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3篇
中学语文《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词。
2、过程和方法: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
(重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难点)二、教材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四十岁在密州作的一首记射猎的词。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豪情的词作,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豪情洋溢、壮志冲天的将军形象。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浣溪沙》等篇章,对苏轼的生平经历和精神品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品味语言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学习该词,主要是学习多角度,体会作者情感。
四、重点难点:本节重点:学习多角度赏析词情。
本节难点:学习苏轼面对生活泰然处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难点)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空明澄澈时,他与好友,庭下散步,吟出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而”的达观。
中秋月圆时,他与亲人天各一方,诵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豪放。
潇潇暮雨时,他唱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
他就是苏轼,那么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又会描绘怎样的场景,给我们展现别样的风味呢?2、学案反馈:(1)通过导学案的批改,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学生,下面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同学。
导入: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只有反复吟唱才能更深切地理解诗意。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词。
朗读全诗活动指导:1、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的字音、节奏、情感。
2、自己反复练读,读出其中的节奏、感情。
3、小组内互读,并选派代表在班上赛读。
3、探究活动:链接语: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了解词的内容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感情。
合作探究:一、理解诗意活动指导: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词意。
2、存疑之处,组内讨论解决。
3、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导入:我们常常被词的感情所震撼,一颦一笑,一滴眼泪一条河流,一颗星星两片花朵,都深深寄寓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的自然风光和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
2.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外貌特征到内在价值的转变。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2.教学材料:课文《美丽的祖国》、地图、图片等。
3.教学手段:讲述、展示、问答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有关祖国的美丽风光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
然后,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看一张祖国地图,学生找出自己生活的地方,了解自己的家乡在整个祖国的位置。
2.展示:教师以课文《美丽的祖国》为中心,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祖国的各类自然景观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教师从西南地区的高山峡谷到东北地区的黑土地,从青藏高原的雪山草原到南方的大江大河,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的广阔辽远和多样性。
同时,教师还展示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如藏族的唐卡画、蒙古族的马头琴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传统。
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你们都有哪些在家乡尚未涉足的地方?”、“你们想了解哪个民族的文化?”等。
3.阅读和讨论:教师按照课文的顺序分段朗读,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阅读。
每段阅读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理解课文中的核心意思和思考课文所传达的信息。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你觉得祖国最美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你觉得民族文化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等。
4.作文练习: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写一篇短文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
同时,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素材,如“我喜欢祖国的大江大河,因为...”、“我自豪的祖国的文化,因为...”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进行创作,教师提供适时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祖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培养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
初中语文_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3.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热爱的真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话题导入:同学们对冬天的印象有哪些(白雪皑皑、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那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
二、走近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其中以《骆驼祥子》影响最人,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
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济南的冬天》是作者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三、自学检测济南()着落()宽敞()贮蓄()澄清()暖和()发髻()水藻()看护()薄雪()四、整体感知(师: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老舍《济南的秋天》)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圈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评价性的词语或短语。
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相比——无重雾(响晴)}宝地与热带相比——无毒日(温晴)2、作者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山、水五、品读赏析1、自由诵读文章,圈划那些特别打动你的句子或短语,从字里行间感受老舍对济南冬天的情感。
2、对比下列两组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与议论文的思路很相似) 抓观点(事物特征、事理)和材料,弄清材料 和观点的关系(说明方法)。 事物的特征(事理)→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说明的语言→应用 以苏州园林为例,根据说明文知识点可以制定 简案如下:
10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苏州园林;
2.理清说明顺序和结构;
秃秃的一堵墙
❖ 2.靠近窗户的病人为什么给同伴描述并不存在的窗 外景色?
❖ 3.文中画线句“刚一离开”表现了这位病人怎样的 心态?
❖ 4.小说以“窗”为题有哪些作用。 ❖ 5.当文中的“他”发现窗外是一堵光秃秃的墙时,
内心会怎么想?
❖ 我们可以据此快速拟定简案:
5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备课)
❖1.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设定 ❖(1)根据课文在本单元、本年段、本学
3
2.梳理出中考阅读题的考点 对这些考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
我们在拿到一篇课文备课,确定教学 目标和内容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 不至于过深或过浅。
可以说,一篇文章可命题处同时 也是教学中可讲之处。
4
❖ 以苏教版课文《窗》为例:
❖ 考试题:
❖ 1.根据两个病人之间的关系梳理情节。 ❖ 关系融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
19
☆3.说目标(教学目标) 教师要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阐述
清楚,这里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前面三个方面可以合并为一个方 面“说目标”,说教材和说学情都是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20
4.说教具和学具 教师要把本节课所需要的教具和 学具进行说明,包括:图片资料、 音像资料、演示和实验器材、多 媒体课件等等。 ☆5.说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准确 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1
叙事类(小说、叙事散文): 梳理情节→分析事件和人物 →环境描写及作用→探究主 题→拓展延伸(中间要贯穿 写法、语言赏析) 以《窗》为例
12
抒情类(抒情散文)
梳理脉络线索→把握形象特点及 意义→分析写作手法及作用→赏 析语言
以《白杨礼赞》为例
13
创新设计
❖ (1)找准一个切入点,采用一个主问题来领起 全课。
14
(2)板块式设计 比如余映潮老师的《荷叶 母亲》教学设 计:
活动一:术语点评法 活动二:课文集美法 活动三:妙点揣摩法 三个活动全部结束,教师再做全文总结: 全篇:术语点评 局部:课文集美 细部:妙点揣摩
15
4.关注学生的学:要有学生的活动。 5.作业的布置 6.板书的设计
16
三、上课
❖ 对新教师上课提几点建议:
❖ 1.一定要有师生双边活动。 ❖ 2.既要有“预设”,也要有“生成”。 ❖ 3.教学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便于调控
时间。
❖ 4.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不能一味求快, 重点的地方要放慢节奏,寻求突破,出现亮 点。
❖ 5.不要一味讲授知识,要有指导学法、培养 能力的意识。
17
四、说课
❖什么是说课?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 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 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 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 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 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 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1.网上收集中考分类阅读题和答案边做边总 结规律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应对笔试;二是 有助于快速备课。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一般4~6题,每题涉及 一个考点,这些考点基本上也就是初中语文教 学的要点。题目的排பைடு நூலகம்一般也是考虑到学生阅 读的规律,与课堂教学的程序也基本吻合。
分析答案,可以了解答题思路、要点、规 律,便于备课时简略写出要点。
18
说课一般包括七个方面:
❖ 1.说教材(教材分析) ❖ 说明教材在课程标准、整册教材和本单元中的地位、
作用、意义及分担的教学任务。 ❖ 2.说学生(学情分析)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说课必须说清楚学生。
对学生做出准确无误的分析,这是教学得以正确开 展的基础。说学生包括下面几个方面情况: ❖ (1)学生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 (2)起点能力分析。分析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所必须具 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 握的技能和态度。 ❖ 这一部分作为新教师招聘可以简略,因为你没有学 生,只能假设。
段的地位来确定 ❖(2)要考虑三维目标:
❖ ①知识与能力; ❖ ②过程与方法; ❖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
❖2.教学内容的选定 ❖一篇课文可讲的东西太多,从字词
到朗读,从作家作品到写作背景, 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方法,从语言赏 析到拓展延伸……但教学时间有限, 必须要对教学内容作出取舍。取舍 主要应该依据教学目标来确定。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分析
1
一、要具备文本解读能力
❖ 这是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 却长期被忽视。至今很多语文老师离开教参 就不能上课。
❖ 从以往经验看,一般备课、说课、上课提供 的课文从文体上看分以下几类:
❖ 实用文体:说明文、议论文 ❖ 文学体裁:叙事类、抒情类(戏剧、诗歌涉
及较少)
2
应试建议
3.分析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
4.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解决字词
三、初读课文,归纳苏州园林特征(相当于找中心论点)
四、再读课文,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理清说明结构和顺
序
五、三读课文,细致分析。
抓住几个关键段,着重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同时关注语
言赏析。
六、拓展延伸
附:板书设计
7
3.教学过程的安排
(1)不要碎尸万段,要保持整体感。
(2)要符合学生阅读认知过程。
教师不要迷信他人乃至名师的教学思路, 最好回想自己解读此文的最佳步骤,依 次来制定教学过程定无大碍。一般可以 按照“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 样写”的思路来安排。
8
各种文体教学的常规模式: 议论文: 找出论点和论据,分析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论证) 中心论点→论证过程→论据及论证方法→语 言 以《谈骨气》《论友谊》为例
❖ 如黄厚江老师在“全国第二届初中语文名师 精品课堂”上执教了鲁迅的经典名篇《孔乙 己》。他从孔乙己的“手”这个全新的角度 切入,调动学生找“手”,圈 “手”,“画”
手,“论”手,由这双“手”一路牵引,个 性化解读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整堂课由浅 入深,如行云流水,其独特而新鲜的创意赢 得了满堂喝彩。黄老师用他的课堂告诉我们: 再经典的文本,也可以常读常新。即便是 《孔乙己》,也可以是永远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