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的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四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一、目的:掌握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原理及操作二、原理茶叶中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在用靛红作指示剂的情况下,样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基本上都属于茶多酚物质。

根据消耗1mL 0.318g/mL的高锰酸钾相当于5.82mg茶多酚的换算系数,可计算茶多酚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分析天平、电动磁力搅拌器、电热水浴锅、500mL白瓷皿。

试剂:1、0.1%靛红溶液:称取靛红1g加入少量水搅匀后,再慢慢加入相对密度为1.84的浓硫酸50mL,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如果靛红不纯,可下法磺化处理是:称取靛红1g,加浓硫酸50mL,在80℃烘箱或水浴中加热磺化4~6h,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过滤后贮于棕色瓶中。

2、0.630%草酸溶液:准确称取草酸6.3034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3、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称取AR的高锰酸钾1.2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准确吸取0.630%草酸溶液10mL,放入250ml锥形瓶中(平行3份),加入蒸馏水50mL,再加入相对密度为1.84的浓硫酸10mL,摇匀,在70~80℃水浴中保温5分钟,取出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滴定。

开始慢滴,待红色消失后再滴第二滴,以后可逐渐加快,边滴边摇,待溶液出现淡红色保持1分钟不变即为终点。

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四、测定步骤1、供测试液的准备: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1g,放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沸蒸馏水80mL,在沸水浴中浸提30分钟,然后抽滤、洗涤,滤液倒入100mL容量瓶中,冷至室温,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摇匀。

2、测定:取200ml蒸馏水放入白瓷皿中,加入0.1%靛红溶液5mL,再加入供测试液5mL,开动磁力搅拌器,用已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边搅拌边滴定,滴定速度以1滴/s为宜,接近终点时应慢滴。

直到溶液由深蓝色转变为亮黄色为止,记下消耗的高锰酸钾毫升数。

茶叶营养检测实验报告

茶叶营养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茶叶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2. 掌握茶叶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

3. 分析不同茶叶品种的营养差异。

二、实验原理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本实验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对茶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检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不同品种的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无水乙醇、乙醚、盐酸等化学试剂- 标准溶液(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2. 实验仪器:- 分析天平- 高速离心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水浴锅- 烧杯、试管、漏斗等玻璃仪器四、实验方法1. 茶多酚的检测:- 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茶多酚含量。

-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茶多酚,过滤后测定吸光度。

2. 氨基酸的检测:-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

-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乙醚提取氨基酸,过滤后测定氨基酸含量。

3. 维生素的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含量。

-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维生素,过滤后测定吸光度。

4. 矿物质的检测:-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质含量。

-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盐酸溶解后测定吸光度。

五、实验步骤1. 茶多酚的检测:-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茶多酚。

- 将提取液过滤,测定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茶多酚含量。

2. 氨基酸的检测:-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乙醚提取氨基酸。

- 将提取液过滤,测定氨基酸含量。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氨基酸含量。

3. 维生素的检测:-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维生素。

- 将提取液过滤,测定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维生素含量。

4. 矿物质的检测:-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盐酸溶解。

- 将溶液过滤,测定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矿物质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茶多酚含量:绿茶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是乌龙茶,红茶含量最低。

茶叶生化成分分析方法

茶叶生化成分分析方法

茶叶生化成分分析方法1、茶汤制备称取经粉碎过60目筛的样品1.0克,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90mL沸水,然后将其置于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10min振荡一次。

浸提完毕后,趁热过滤后,待茶汤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100mL,备用。

2、茶多酚含量测定(酒石酸铁比色法)2.1仪器2.1.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1.2分光光度仪。

2.2试剂1)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0g硫酸亚铁(FeSO4.7H2O)和5.0g酒石酸钾钠(C14H4O6KNa.4H2O),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低温保存有效期10天)。

2)pH7.5磷酸盐缓冲液:①1/15mol/L磷酸氢二钠:称取23.9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L。

②1/15mol/L磷酸二氢钾:称取经110℃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9.08g,加水溶解定容至1L。

取上述1/1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85mL和1/1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mL混合均匀。

2.2测定步骤准确吸取1.0mL茶汤,注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4.0mL蒸馏水、5.0mL酒石酸亚铁溶液,充分混合,再加pH7.5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

用10mm比色杯,在波长540nm 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

3、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茚三酮比色法)3.1仪器3.1.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1.2分光光度仪。

3.2试剂1)2%茚三酮溶液称取水合茚三酮(纯度不低于99%)2g,加50mL水和80mg氯化亚锡(分析纯),搅拌均匀。

分次加少量水溶解,放在暗处,静置1昼夜,过滤后加水定容至100mL。

2)pH8.0磷酸盐缓冲液①1/15mol/L磷酸氢二钠:称取23.9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L。

②1/15mol/L磷酸二氢钾:称取经110℃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9.08g,加水溶解定容至1L。

茶叶中茶多酚的检测方法

茶叶中茶多酚的检测方法

茶叶中茶多酚的检测方法,我们必须对茶多酚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茶多酚因为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有很强的氧化性以及螯合性,所以能很好的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起到抗氧化、抗衰老的效果;同样也因为其分子结构中的酚羟基,所以茶多酚有很好的螯合性能,能够与蛋白质,金属离子相结合。

据了解,茶多酚能与20多种离子产生络合,与其中10多种产生沉淀,再者,络合产物很多会产生明显的色泽变化。

所以茶多酚的检测方法有很多:1,蛋白质沉淀法:利用与蛋白质的络合沉淀特征检测茶多酚的含量;2,金属例子螯合法:就像GB/T8313-2002茶叶和GB/T21733-2008茶饮料中的检测方法一样,利用多酚羟基与铁离子的螯合变成蓝紫色的特性,在540nm出进行检测;3,氧化法:高锰酸钾与茶多酚的氧化滴定,但是这种方法误差较大,所以目前已经用的很少了;再就是GB/T8313-2008的福林酚法,利用福林酚能将茶多酚氧化然后自己被还原呈蓝色的特征。

目前使用的比较多的就是GB/T8313-2002的酒石酸亚铁法与GB/T8313-2008中的福林酚试剂法!酒石酸亚铁法作为茶多酚检测的经典方法在国内被应用了几十年,采用3.913的经验系数进行茶多酚的检测,但是在“食品添加剂茶多酚”的检测标准中则是以没食子酸作标准曲线,系数2.78。

同样的茶多酚检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系数呢,很多人或许会疑惑?!但实际上3.913的的系数是以茶叶的乙酸乙酯分离物作为标定物质作标准曲线的,因为乙酸乙酯分离物中不仅仅包括了多酚类物质,还包括了一些其他内涵成分,所以检测结果会偏大,目前主要用于饮料行业中,而2.78的系数则主要用在植物提取物茶多酚领域,其主要区别在于采用的标定物不一致!当然酒石酸亚铁法也有自身的缺点:茶多酚是一种复合物,并非单一组分,其中包括了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等等,不同的组分与铁离子络合颜色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对于一般成分比较复杂的植物多酚并不适用!再来谈谈福林酚法:福林酚法主要利用福林酚的强氧化性,与多酚反应变蓝,在765nm处进行检测,当然了,福林酚还用于蛋白质的检测中,正是因为这点,所以福林酚并不能有效区分茶多酚,一些还原性氨基酸,植物中非多酚类酚性物质,抗坏血酸等等,这也是它的局限性。

绿茶的化学实验报告

绿茶的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绿茶提取物的化学分析一、实验目的与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对绿茶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了解绿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探讨绿茶的保健作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咖啡因等活性成分,并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实验器材1. 电子天平2. 烧杯3. 漏斗4. 玻璃棒5. 滤纸6. 水浴锅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8. pH计9. 精密移液管10. 茶叶样品三、实验原理绿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等。

本实验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提取和分析:1. 茶多酚的提取:采用乙醇提取法,利用茶多酚在乙醇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从绿茶中提取茶多酚。

2. 茶多酚的定性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茶多酚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判断茶多酚的存在。

3. 茶多酚的定量分析:采用标准曲线法,以已知浓度的茶多酚溶液为标准,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吸光度计算茶多酚的含量。

4. 咖啡因的提取:采用酸碱中和法,利用咖啡因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较高的特性,从绿茶中提取咖啡因。

5. 咖啡因的定性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样品在薄层色谱板上的色斑,判断咖啡因的存在。

6. 咖啡因的定量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咖啡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咖啡因的含量。

四、实验步骤1. 茶多酚的提取:称取5g绿茶样品,加入50mL 7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3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2. 茶多酚的定性分析:取适量滤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在275nm处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对照,判断茶多酚的存在。

3. 茶多酚的定量分析:取适量滤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在275nm处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茶多酚的含量。

4. 咖啡因的提取:称取5g绿茶样品,加入50mL 1M盐酸溶液,煮沸10分钟,冷却,过滤,滤液备用。

5. 咖啡因的定性分析:取适量滤液,滴加苯酚-硫酸溶液,观察色斑变化,与标准样品对照,判断咖啡因的存在。

茶叶中茶多酚的检测

茶叶中茶多酚的检测

茶叶中茶多酚的检测一、原理:茶叶磨碎样中的茶多酚用70%的甲醇在70℃的水浴中提取,福林酚试剂氧化茶多酚中-OH基团并显蓝色,最大吸光度波长λ为765nm,用没食子酸做矫正标准定量茶多酚。

二、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1g;水浴:70℃±1℃;离心机:转速3500r/min分光光度计三、试剂本标准所用水均为重蒸馏水,除特殊规定外,所用试剂为分析纯。

1、甲醇2、碳酸钠3、甲醇水溶液(体积比):7+34、福林酚试剂:试剂甲(①4%碳酸钠溶液;②0.2NNAOH溶液;③1%硫酸铜溶液;④2%酒石酸钾钠;(1)将试剂①和②等体积混合;(2)将试剂③和④等体积混合;(3)将(1)和(2)混合溶液按50:1比例混合。

)试剂乙(取10ml1%的乙液于100ml的容量瓶,加水定容)。

(4)将试剂甲和试剂乙按1:1的比例现配成福林酚。

5、将(4)中的福林酚20ml转移到2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并摇匀。

6、7.5%碳酸钠(质量浓度):称取37.50g±0.01g碳酸钠,加适量水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

7、没食子酸标准储备溶液(1000μg/ml):称取0.110g±0.001g没食子酸(GA,相对分子质量188.14),于100ml容量瓶中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现配)。

8、没食子酸工作液:用转移管分别移取1.0,2.0,3.0,4.0,5.0ml的没食子酸标准储备液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分别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μg/ml。

四、操作方法1、供试液的制备母液的制备:称取0.2g(精确到0.0001g,本次实验0.2331g)均匀磨碎的式样于10ml的离心管中,加入在70℃中预热过的70%的甲醇溶液ml,用玻璃棒充分均匀湿润,立即移入70℃水浴中。

浸提10min(隔5min搅拌一次),浸提后冷却至室温,转入离心机在35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将上清液转移至10ml容量瓶。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不仅因为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还因为茶叶中含有许多有益健康的化学成分。

因此,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质量以及研究茶叶的药理学效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茶叶中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测定。

一、咖啡因的测定咖啡因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生物碱成分之一,具有兴奋神经系统和增强注意力的作用。

为了准确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粉碎和提取处理,得到茶叶提取液。

然后,将提取液进行离心,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

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二、茶多酚的测定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丰富的化学成分之一,包括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和花青素等。

这些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为了测定茶多酚的含量,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利用茶多酚与特定试剂(如菲罗啉)发生反应产生显色化合物,利用化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茶多酚的含量。

此外,也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质谱法(MS)来准确测定茶多酚的各个组分。

三、氨基酸的测定氨基酸是茶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为了测定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酸水解处理,将氨基酸转化为对应的酸性化合物。

然后,将样品进行离心和过滤处理,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

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结论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品质和研究茶叶的功效非常重要。

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可以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其他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茶叶的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课件 (一)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课件 (一)

1
概述
铁道车辆二系悬挂弹性元件的刚度特性是决定车辆 运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客车与高速列车上体现得
尤为明显。 二系悬挂系统发展之初, 大都采用钢弹簧作为 二系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 采用了 减振器等方式, 以期改善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平稳 摇动台、 性与稳定性,但决定平稳性的静扰度在钢弹簧结构上却
采用第二种方法,选用三维 8 节点缩减积分实体单元 C3D8R 来模拟橡胶囊的橡胶部分,三维 8 节点实体单元 C3D8 来模拟钢板部分。 橡胶堆上端面上的节点与下摆盖 板节点耦合。
图 3 流体单元 F3D4
图 4 腔体参考节点
3.5 模型的建立 模 应用有限元软件 ABAQUS 对空气弹簧进行模拟, 型采用三维轴对称结构,其中上下盖板采用刚体单元 R3D3、 R3D4; 橡胶囊部分采用壳单元 S4R, 其内部帘线层 加压空气采用静水流体单元 F3D3、 采用 rebar 单元模拟; F3D4; 橡胶堆部分采用实体单元 C3D8、 C3D8R。 模型建立
陈鼎 等·基于有限元的空气弹簧刚度分析 · 2010 年第 6 期
2.2 橡胶的非线性应力分析 述为:
橡胶材料属于各向同性的超弹性材料,其应力可表
t =
非线性橡胶的有限元分析法
∂W ∂E
(8 )
式中: tij—Kirchhoff 应力张量; Eij—Green 应变张量; W—
与其他材料相比, 橡胶材料具有大位移、 大变形的特
Abstract: Air spring is the main damping components of the modern rail transit vehicl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ail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实验三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一、分析意义氨基酸,是生物合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又是蛋白质分解的产物,在生物体内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氨基酸是可溶于水的含氮化合物,对茶叶品质有重要的影响,是公认的茶叶呈味物质,也是构成茶叶色香味的重要化学因子。

二、方法原理氨基酸在pH8.04条件下与茚三酮共热,α-氨基酸能与茚三酮反应产生兰紫色缩合物,其反应过程按如下步骤进行:三、样品、试剂与仪器设备1、样品:不同等级绿茶。

2、pH8.04磷酸缓冲液:先配制1/15M磷酸氢二钠和1/15磷酸二氢钾溶液(配制方法同实验二)。

用时取1/15M的KH2PO4溶液5ml、1/15M的Na2HPO4溶液95ml混匀,即为pH8.04磷酸缓冲液。

3、2%茚三酮溶液:称取2g水合茚三酮加50毫升蒸馏水,加氯化亚锡80毫克(SnCl 2·2H2O)(AR级),搅拌均匀后,逐渐加水溶解,分次过滤,滤液在暗处放置一昼夜,加水定容至100ml 。

4、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四、测定步骤1、供试液制备(同实验二)2、定量吸取供试液1ml ,注入25ml 容量瓶中,加0.5mlpH8.04的磷酸缓冲液,和0.5ml 的2%茚三酮溶液,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 ,待冷却后加水定容至25ml ,10min 后于570nm 波长处,0.5cm 比色杯测定吸光度A 值。

3、计算:注:“0.57”——用已知的不同浓度配制的茶氨酸,按上述操作程序测定吸光度,作标准曲线,当吸光度等于1.00时,每1ml 供试液中含茶氨酸0.57mg 。

注意事项1、比色液在1小时内吸光度较稳定,比色须在该时间内完成,不及放置过久;2、沸水浴中加热15min 时容量瓶一定要浸没浴沸水浴中,且打开瓶塞。

氨基酸%=×100。

不同水质浸泡的茶汤中维生素C、氨基酸及茶多酚含量测定

不同水质浸泡的茶汤中维生素C、氨基酸及茶多酚含量测定

来水浸泡大红袍的氨基酸含量最低(1.62 mg/g);茶多酚含量:蒸馏水浸泡龙井的茶多酚含量最高(194.04 mg/g),自
来水浸泡福鼎白茶的茶多酚含量最低(4.87 mg/g)。本试验结果为人们合理选择茶保健品和茶叶冲泡提供了科学
指导。
关键词 茶叶;水质;维生素 C;游离氨基酸;茶多酚
中图分类号 TS275.2
- 139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产品加工·检验检测
1% 茶叶浸泡液,冷却、备用。 1.3.2 维生素 C 含量测定 ①维生素 C 标准液制 备。称取维生素 C 标准品 50.0 mg,用 2 % 偏 磷 酸 溶 解 并 定 容 至 100.0 mL ,配 制 0.50 mg/mL 维生 素 C 标准液,现用现配。②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 上述维生素 C 标准液 0、0.2、0.4、0.6、0.8、1.0 mL 于 10.0 mL 容量瓶中,依次加入草酸-EDTA 3.5 mL, 偏磷酸-乙酸 0.5 mL,1∶19 硫酸 1.0 mL,5% 钼酸铵 2.0 mL,最 后 加 蒸 馏 水 补 充 体 积 至 10.0 mL,混 匀 后,30 ℃水浴 15 min,蒸馏水调零,在 670 nm 波长 下 分 别 测 定 吸 光 值 ,记 录 并 绘 制 标 准 曲 线 。 ③ 还 原钼蓝法测定茶叶浸泡液中维生素 C 含量。准确吸 取茶叶浸泡液 1.0 mL 于 10.0 mL 容量瓶中,依次加 入草酸-EDTA 3.5 mL,偏磷酸-乙酸 0.5 mL,1∶19硫 酸1.0 mL,5%钼酸铵2.0 mL,最后加蒸馏水补充体积 至 10.0 mL,混匀后 30 ℃水浴 15 min,蒸馏水调零, 在 670 nm 波长下分别测定吸光值。 1.3.3 氨基酸含量测 ①氨基酸标准液制备。称 取谷氨酸(Glu)标准品 10.0 mg,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0 mL,配制 0.10 mg/mL 氨基酸标准液,现用现 配。②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上述氨基酸标准液 0、1.0、1.5、2.0、2.5、3.0 mL 于试管中,依次加入 pH 8.0 磷酸盐缓冲液 0.5 mL,2% 茚三酮溶液 0.5 mL,充 分混匀,沸水浴加热 15.0 min,冷却后,反应液稀释 至 25.0 mL,蒸馏水调零,在 570 nm 波长处分别测 定吸光值,记录并绘制标准曲线。③茚三酮显色法 测定茶叶浸泡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准确吸取茶 叶浸泡液 1.0 mL 于试管中,依次加入 pH 8.0 磷酸盐 缓冲液 0.5 mL,2% 茚三酮溶液 0.5 mL,加蒸馏水补 充体积至 2.0 mL,充分混匀,沸水浴加热 15 min,冷 却后取 200.0 µL 反应液稀释至 5.0 mL,蒸馏水调 零,在 570 nm 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值。 1.3.4 茶多酚含量测定 ①茶多酚标准液制备。 称取茶多酚 75.0 mg,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0 mL, 配制 0.75 mg/mL 茶多酚标准液,现用现配。②标准 曲线绘制。分别取上述茶多酚标准液 0、0.2、0.4、 0.6、0.8、1.0 mL 于试管中,加入酒石酸亚铁溶液 1.0 mL,加蒸馏水补充体积至 5.0 mL,充分混匀,蒸馏水

茶叶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茶叶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茶叶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茶叶作为世界第二大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消费群体。

茶叶的品质与口感与其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往往被认为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对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并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效率,对于茶叶行业和茶叶消费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以及红外光谱法(IR)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

HPLC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茶叶中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色谱柱对样品中的氨基酸进行分离和定量。

具体来说,通过样品的前处理,将茶叶中的氨基酸提取出来,然后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最后根据不同氨基酸的峰面积或峰高来计算其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选择性好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测定茶叶中微量的氨基酸。

但是,该方法的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使用昂贵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设备,且对于初学者而言,掌握该方法的技术难度较大。

气相色谱法(GC)是另一种常用的茶叶中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样品中的氨基酸与特定的试剂反应生成相应的衍生物,然后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和定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离度好、重复性稳定的特点,可以测定茶叶中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含量。

然而,该方法操作较为繁琐,需要进行样品的前处理,且存在某些氨基酸无法得到较好的衍生物的问题。

红外光谱法(IR)是近年来新兴的茶叶中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不同氨基酸分子结构和特性不同,对红外光的吸收不同的原理。

通过将茶叶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可以得到茶叶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光谱图像,从而推断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

相比于HPLC和GC方法,红外光谱法操作简单、快速,且不需要生成衍生物,可以减少前处理的步骤。

然而,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相对较低,对于茶叶中微量的氨基酸测定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对于茶叶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目前主要有HPLC、GC和IR等方法。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的测定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的测定

茶多酚检验 步骤:
(l)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3g于500mL烧 杯中,加入沸水350mL,在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隔10min摇动 1次,趁热抽滤,残渣用少量热蒸馏水洗涤2-3次,滤液倒入 5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 用。 (2)测定:吸取样品溶液1mL于25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4mL, 加酒石酸亚铁溶液5mL,摇匀,再加入PH7.5磷酸缓冲液稀释至 刻度。以蒸馏水代替样品溶液加入同样的试剂作空白。 (3)选择540nm波长和1cm的比色杯测定吸光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即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样品室)、检测器和信号指示系 统。
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茶叶水浸出物中具有α-氨基的有机酸且呈游离状态存在者, 均称为茶叶游离氨基酸。 原理: 氨基酸在PH 8.0时与茚三酮共热,产生紫色络合物,在 570nm处测定其含量。
说明及注意事项: 1、磷酸盐缓冲液在常温下容易生长霉菌,放冰箱中保存或临用 时现配。 2、样品溶液制备中的注意事项: (1)较透明的样液,如果味茶饮料,将样液充分摇匀后,直接 取样测定。 (2)较浑浊的样液,如果汁茶饮料、奶茶饮料等,称取充分混 匀的样液2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95%的乙醇15mL充分混匀, 放置15min,用水定容至刻度,过滤。 (3)含有碳酸气的样液,如农夫汽茶,量取充分混匀的样液 100mL于250mL的烧杯中,称取其总量,于电炉上加热至沸,在 微沸状态下加热10min,以将二氧化碳排除,放冷,用水补足原 来的质量,摇匀,备用。
茶多酚的功效:
1)茶多酚能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且能有效消除脂 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具有降血脂的显著功效。 2)茶多酚还具有抑制痢疾、伤寒、霍乱、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作用。 3)具有较强的抗放射性作用,以及在抗衰老,抑 制瘤细胞,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都显示出很 好的效应。

高中茶叶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茶叶生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茶叶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成分。

2. 掌握茶叶中主要成分的提取和检测方法。

3. 分析茶叶品质与不同提取条件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蛋白质等。

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并通过化学试剂进行检测。

1. 茶多酚提取:采用乙醇或水作为溶剂,将茶叶中的茶多酚溶解,过滤后得到茶多酚提取液。

2. 咖啡因提取:采用水或乙酸乙酯作为溶剂,将茶叶中的咖啡因溶解,过滤后得到咖啡因提取液。

3. 氨基酸提取:采用酸水解法,将茶叶中的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过滤后得到氨基酸提取液。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烧杯、漏斗、滤纸、锥形瓶、试管、酒精灯、蒸发皿、研钵、研杵、显微镜、试管架、滴管等。

2. 试剂:乙醇、水、乙酸乙酯、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氯化铁溶液、碳酸钠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茶叶样品制备:取适量茶叶,研磨成粉末,过筛。

2. 茶多酚提取:将茶叶粉末加入适量乙醇或水,加热回流提取茶多酚,过滤得到茶多酚提取液。

3. 咖啡因提取:将茶叶粉末加入适量水或乙酸乙酯,加热回流提取咖啡因,过滤得到咖啡因提取液。

4. 氨基酸提取:将茶叶粉末加入适量盐酸,加热水解,过滤得到氨基酸提取液。

5. 茶多酚检测:取少量茶多酚提取液,加入氯化铁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6. 咖啡因检测:取少量咖啡因提取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7. 氨基酸检测:取少量氨基酸提取液,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茶多酚检测:茶多酚提取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产生蓝绿色沉淀,说明茶叶中含有茶多酚。

2. 咖啡因检测:咖啡因提取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黄绿色沉淀,说明茶叶中含有咖啡因。

3. 氨基酸检测:氨基酸提取液与酚酞指示剂反应,产生红色,说明茶叶中含有氨基酸。

六、讨论1. 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等成分对茶叶的品质和功效有重要影响。

红茶实验报告含结论

红茶实验报告含结论

一、实验目的1. 探究红茶提取的最佳条件;2. 评价红茶的品质,包括香气、滋味、色泽等;3. 分析红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二、实验原理红茶是通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红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化学成分在提取过程中会发生转化,从而影响红茶的品质。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红茶,通过改变提取时间、温度、溶剂比例等条件,探究红茶提取的最佳条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红茶茶叶、纯净水、分析纯试剂;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恒温干燥箱、超声波清洗器、分光光度计、茶香评价器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红茶提取:(1)称取5g红茶茶叶,加入50mL纯净水;(2)将混合液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提取30min;(3)过滤提取液,收集滤液;(4)将滤液置于电热恒温水浴锅中,在60℃下浓缩至原体积的1/10。

2. 红茶品质评价:(1)香气评价:取适量红茶提取液,用茶香评价器进行香气评价;(2)滋味评价:取适量红茶提取液,用茶杯品尝,评价其滋味;(3)色泽评价:取适量红茶提取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波长400nm处的吸光度,评价其色泽。

3. 化学成分分析:(1)茶多酚含量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茶多酚含量;(2)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苯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3)咖啡碱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咖啡碱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茶提取最佳条件:在提取时间为30min、温度为60℃、溶剂比例为1:10的条件下,红茶提取效果最佳。

2. 红茶品质评价:(1)香气评价:红茶提取液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红茶香气;(2)滋味评价:红茶提取液滋味醇厚,具有红茶特有的滋味;(3)色泽评价:红茶提取液色泽红亮,符合红茶的色泽要求。

3. 化学成分分析:(1)茶多酚含量:红茶提取液中茶多酚含量为20.5mg/g;(2)氨基酸含量:红茶提取液中氨基酸含量为2.3mg/g;(3)咖啡碱含量:红茶提取液中咖啡碱含量为4.2mg/g。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测定与分析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测定与分析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测定与分析茶叶是一种广泛被消费的饮品,其独特的香气和味道深受人们喜爱。

而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则是决定茶叶品质和保健功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和分析结果。

一、茶叶多酚类物质简介1. 茶叶多酚类物质的种类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以及茶多酚等。

其中,儿茶素是茶叶中最主要的成分,占据了茶叶多酚总量的约80%。

儿茶素又可分为儿茶素单体和儿茶素聚合物,其含量和比例会对茶叶的品质和风味产生重要影响。

2. 茶叶多酚类物质的健康功效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包括抗氧化、抗炎、降压、降血脂等。

其中,儿茶素作为一种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癌等领域。

二、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1. Folin-Ciocalteu法Folin-Ciocalteu法是一种经典的多酚类物质总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多酚类物质与Folin-Ciocalteu试剂反应生成的蓝色化合物的光吸收特性。

通过比较未知样品的吸光度与已知标准物质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是一种精确和高效的多酚类物质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茶叶样品经过提取和净化处理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多酚类物质,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

HPLC具有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和灵敏度高的优点。

三、茶叶多酚类物质的分析结果通过上述测定方法,我们可以得到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

以绿茶为例,其多酚类物质含量一般在10%~30%之间,其中儿茶素单体的含量较高,茶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低。

而红茶多酚类物质的含量较绿茶更低,一般在5%~10%之间。

根据茶叶多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可以对茶叶品质进行初步评估。

高含量的多酚类物质通常意味着茶叶的品质较好,并且具有更多的保健功效。

当然,茶叶的品种、产地、加工工艺等因素也会对多酚类物质的含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分析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6种茶多酚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6种茶多酚含量

中国食品添加剂China Food Additives分析测试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6种茶多酚含量于然,李晔*,金丽华,陈亮,樊莹,刘蕊,李捷(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北京 100176)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茶中6种茶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Agilent C18(250mm×4.6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A:0.3%甲酸水溶液;B:0.3%甲酸甲醇溶液;柱温:4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μL;梯度程序:0min(85%A+15%B),60min (70%A+30%B)。

结果:建立同时测定茶叶中6种茶多酚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结论: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茶叶中6种茶多酚活性成分,此方法可用来进行不同种类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及定量分析研究。

关键词:茶多酚;高效液相色谱;响应面;定量测定中图分类号:O657.7+2/TS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2021)05-0074-09doi:10.19804/j.issn1006-2513.2021.05.012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6 kinds of polyphenols intea by HPLCYU Ran,LI Ye*,JIN Li-hua,CHEN Liang,FAN Ying,LIU Rui,LI Jie(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Beijing Polytechnic,Beijing 100176)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ix kinds of tea polyphenols in white tea by HPLC. Methods:parameters for using HPLC were:Agilent C18(250mm × 4.6mm,5.0μm)column,Mobile phase:A:0.3% formic acid solution;B:0.3% formic acid methanol solution,the column temperature 28℃,the injection volume 2μL,flow rate 1.0mL/min,and detection wavelength 280nm. Results:The methods of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6 kinds of polyphenols in tea by HPLC was established. Conclus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ea polyphenols in white te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ix active components of tea polyphenols in different tea.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tea polyphenols.Key words:polyphenols;HPLC;response surface;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茶叶是中国传统植物来源饮品,具有悠久的饮用历史。

茶叶生化成分分析方法

茶叶生化成分分析方法

茶叶生化成分分析方法1、茶汤制备称取经粉碎过60目筛的样品1.0克,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90mL沸水,然后将其置于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10min振荡一次。

浸提完毕后,趁热过滤后,待茶汤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100mL,备用。

2、茶多酚含量测定(酒石酸铁比色法)2.1仪器2.1.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1.2分光光度仪。

2.2试剂1)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0g硫酸亚铁(FeSO4.7H2O)和5.0g酒石酸钾钠(C14H4O6KNa.4H2O),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低温保存有效期10天)。

2)pH7.5磷酸盐缓冲液:①1/15mol/L磷酸氢二钠:称取23.9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L。

②1/15mol/L磷酸二氢钾:称取经110℃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9.08g,加水溶解定容至1L。

取上述1/1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85mL和1/1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mL混合均匀。

2.2测定步骤准确吸取1.0mL茶汤,注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4.0mL蒸馏水、5.0mL酒石酸亚铁溶液,充分混合,再加pH7.5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

用10mm比色杯,在波长540nm 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

3、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茚三酮比色法)3.1仪器3.1.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1.2分光光度仪。

3.2试剂1)2%茚三酮溶液称取水合茚三酮(纯度不低于99%)2g,加50mL水和80mg氯化亚锡(分析纯),搅拌均匀。

分次加少量水溶解,放在暗处,静置1昼夜,过滤后加水定容至100mL。

2)pH8.0磷酸盐缓冲液①1/15mol/L磷酸氢二钠:称取23.9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L。

②1/15mol/L磷酸二氢钾:称取经110℃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9.08g,加水溶解定容至1L。

实验三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茶叶品质的检测与鉴定方法2、学习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茶叶磨碎样中的茶多酚用70%的甲醇在70°C 的水浴上提取,福林酚试剂氧化茶多酚中-OH 其团并显蓝色,最大吸收波长为765 nm ,用没食子酸作校正标准定量茶多酚。

三、实验材料1、供试样品 普洱茶、绿茶、白茶。

2、主要试剂 甲醇,无水碳酸钠,福林酚,没食子酸,蒸馏水。

3、仪器设备 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离心机;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方法1、准确称取0.2 g 已磨碎试样,置10 ml 离心管中,加入5 ml 70%甲醇,放入水浴锅(70°C )中,浸提10 min ,冷却后,于4000 r/min 转速下离心10 min ,转移上清液至10 ml 离心管中。

2、待测液:取浸提液1 ml 定容至100 mL ,备测。

以表1浓度测定没食子酸标准液系列的吸光度,以其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没食子酸的标准曲线。

表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浓度管号 1 2 3 4 5 610 µg/mL 没食子酸标准液 0.0 1.0 2.0 3.0 4.0 5.0 标准没食子酸含量µg 0 10 20 30 40 50 吸光度(A )取待测液10 ml ,分别置于25 ml 带塞比色管中,各加入5.0 ml R 10%福林酚试剂,揺匀,反应3~8 min ,加入4.0 ml 7.5%无水碳酸钠溶液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60 min 后于波长765 nm 处测定吸光度A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没食子酸含量(µg )为横坐标,制得标准曲线。

五、结果与分析按以下公式计算茶多酚含量:100m 10m L d V A )%(16⨯⨯⨯⨯⨯⨯=茶多酚含式中:A ——样品测试吸光度;V ——样品提取液体积(10 mL );d ——稀释因子(1 mL 稀释成100 mL ,稀释因子为100);L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斜率;m——样品干物质含量(%);m1——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绿茶中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绿茶中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绿茶中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孙耀国;林敏;吕进;徐立恒【期刊名称】《光谱实验室》【年(卷),期】2004(021)005【摘要】直接取茶叶完整叶进行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光谱分析测定绿茶中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茶叶的近红外光谱划分为3个波段(I:10000-7143cm-1Ⅱ:7143-5376cm-1Ⅲ:5376-4000cm-1),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每种成分的数学模型,对不同波段的近红外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在进一步优化波长范围的基础上获得了较好的数学模型,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校正值与化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4,0.92和0.96,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5,0.31和1.67.【总页数】4页(P940-943)【作者】孙耀国;林敏;吕进;徐立恒【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上海市军工路516号,200093;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技术工程学院,杭州市下沙学源街,310018;上海理工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上海市军工路516号,200093;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技术工程学院,杭州市下沙学源街,310018;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技术工程学院,杭州市下沙学源街,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3【相关文献】1.铁观音加工过程中咖啡碱、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研究 [J], 黄欢;赵展恒;王玉娇;游轻寒;易美桂;梁玉祥2.不同季节绿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含量分析 [J], 李健;陆梦云;张长丽3.绿茶茶多酚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J], 林新;牛智有;马爱丽4.速溶普洱茶中水分、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的建立 [J], 白晓丽;郭卫华;孔俊豪;刘顺航;李长文5.从绿茶中同时提取茶多酚和咖啡碱 [J], 海力茜;孙怀静;李之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的主要成分检测

茶的主要成分检测

茶的主要成分检测一,水分占比:茶鲜叶含水量75%~78%,干茶4%~6%性质:含水量越高,茶叶越易变质,含量超过12%时,茶叶内部各种化学反应还在继续进行,且茶还能被氧气氧化变质。

检测方法:GBT8304-2002二,灰分概念:茶叶经过高温灼烧后残留下的无机物质的统称。

占比:4%~7%。

灰分含量过高,茶品质越差,灰度中可溶性部分含量越高,茶的品质越好。

检测方法:三,茶多酚概念:茶叶中30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

占比:占鲜叶干物质的33%组成:1,儿茶素:含量最高,占多酚类物质的70%~80%,具有收敛性,苦涩味较重。

2,黄酮类物质:又叫花黄素3,花青素:又叫花色素,具有明显的苦味,在干旱高温季节容易形成并积累,因此夏茶具有明显的苦涩味。

4,酚酸:含量较小,味苦涩。

检测方法:GB/T 8313-2002茶叶中多酚类物质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褐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四,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1,组成:谷蛋白(含量最大),白蛋白(溶于水,对茶汤滋味起到积极作用),球蛋白,精蛋白组成。

2,性质:在鲜叶加工中,部分蛋白质可以分解为氨基酸,具有花香和鲜味。

氨基酸1,性质:溶于水,具有鲜爽味,决定着茶汤的品质的鲜爽度。

2,组成:茶氨酸(占比50%以上,嫩芽嫩茎中占比最大)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检测方法:凯氏定氨法测定茶叶中蛋白质试剂及主要仪器1、浓硫酸(AR)2、硫酸钾(AR)3、硫酸铜(AR)4、3.0%NaOH溶液5、2%硼酸溶液6、0.05mol/L的标准HCL溶液7、0.1%混合指示剂:0.1%甲基红酒精溶液和0.1%甲基蓝酒精溶液,按1:1混合。

上海创赛提供甲基红指示剂盒,商品编号:C015217-5ml*2,价格20元。

8、微量凯氏定氨仪处理样品准确称取样品2g,小心移入烧瓶中,再CuSO4 1g,K2SO4 10g和浓H2S04 50mL.用电炉加热消化至液体变成蓝绿透明后,冷却,定容至10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中茶多酚的测定
茶多酚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占茶嫩梢干重的20%~35%,由约30 种以上的酚类物质所组成,通称茶多酚。 茶多酚的性质: 能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 对热、酸较稳定,2%的溶液加热至120 ℃并保持30min, 无明显变化。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变质。
茶多酚的功效:
茶多酚检验 步骤:
(l)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3g于500mL烧 杯中,加入沸水350mL,在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隔10min摇动 1次,趁热抽滤,残渣用少量热蒸馏水洗涤2-3次,滤液倒入 5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备 用。 (2)测定:吸取样品溶液1mL于25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4mL, 加酒石酸亚铁溶液5mL,摇匀,再加入PH7.5磷酸缓冲液稀释至 刻度。以蒸馏水代替样品溶液加入同样的试剂作空白。 (3)选择540nm波长和1cm的比色杯测定吸光度
实验步骤
(l)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3g于 500mL烧杯中,加入沸水350mL,在沸水浴中浸提45min, 每隔10min摇动1次,趁热抽滤,残渣用少量热蒸馏水洗涤 2-3次,滤液倒入5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 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2)氨基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准确吸取0.0、1.0、1.5、2.0、2.5、3.0mL 100mg/L氨基酸标准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各加 蒸馏水4mL,茚三酮溶液0.5ml和PH8.0缓冲溶液 2ml,在沸水浴中加热15min,冷却后加水定容至 25ml。放置10min,于570nm处,以空白试剂做 参比溶液,测吸光度。 以氨基酸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说明及注意事项: 1、磷酸盐缓冲液在常温下容易生长霉菌,放冰箱中保存或临用 时现配。 2、样品溶液制备中的注意事项: (1)较透明的样液,如果味茶饮料,将样液充分摇匀后,直接 取样测定。 (2)较浑浊的样液,如果汁茶饮料、奶茶饮料等,称取充分混 匀的样液2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95%的乙醇15mL充分混匀, 放置15min,用水定容至刻度,过滤。 (3)含有碳酸气的样液,如农夫汽茶,量取充分混匀的样液 100mL于250mL的烧杯中,称取其总量,于电炉上加热至沸,在 微沸状态下加热10min,以将二氧化碳排除,放冷,用水补足原 来的质量,摇匀,备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即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样品室)、检测器和信号指示系 统。
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茶叶水浸出物中具有α-氨基的有机酸且呈游离状态存在者, 均称为茶叶游离氨基酸。 原理: 氨基酸在PH 8.0时与茚三酮共热,产生紫色络合物,在 570nm处测定其含量。
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 酒石酸铁比色法
酒石酸铁比色法原理:
酒石酸亚铁能与茶多酚生成蓝紫色络合物,络合物溶 液颜色的深浅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比色 方法测定。
仪器:分光光度计 水浴锅,锥形瓶,容量瓶(100mL,25ml) 试剂: (1)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 FeSO4· 7H2O 1.000g,含 4个结晶水的 酒石酸钾钠5.000g,加蒸馏水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2)PH7.5的 T 100% 1000 V m
式中:ω—茶多酚的含量,%
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 T—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 V—测定用样品溶液的量,mL m—样品质量,g 7.826—用0.5cm比色杯,当吸光度为1.0时,试液中茶多酚的浓度为7.826mg/mL 3.913—用1cm比色杯,当吸光度为1.0时,试液中茶多酚的浓度为 3.913mg/mL
样品测定 准确吸取试液1ml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0.5ml PH8.0缓冲 溶液和0.5ml茚三酮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15min,冷却后 定容至25ml。放置10min后,于570nm处,以空白试剂做 参比溶液,测吸光度。
计算
C V1 X 1000 V 2 100% m X—茶叶中咖啡碱的质量分数。% c—咖啡碱的浓度,mg V1—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品溶液的量,mL m—样品质量,g
1)茶多酚能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且能有效消除脂 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具有降血脂的显著功效。 2)茶多酚还具有抑制痢疾、伤寒、霍乱、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作用。 3)具有较强的抗放射性作用,以及在抗衰老,抑 制瘤细胞,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都显示出很 好的效应。
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
测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