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充分得到发展的“自然人”,这种人实际上就是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
这种思想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
卢梭对此进行了论证,他将教育理解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后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协调一致。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存在着天性至上,把教育视为自然生长等偏激的观点,但在当时这种思想有着巨大的反封建教育的进步意义,这种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他的论证初步触及遗传、环境、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问题。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怎样的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怎样的卢梭,是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为一名老师,卢梭有怎样的教育思想。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卢梭的教育思想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
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
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让我们回归自然”在早期的作品中,他把自然描述为原始人所处的原始的状态。
后来,在伏尔泰(Voltaire)的批评下,他把自然描述为人建立自己个性和个人世界过程的自发性。
所以,自然意味着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社会在文明的幌子下进行的关押和奴役。
因此,回归自然就是使人恢复这种自然过程的力量,脱离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以及文明的偏见。
1782年出版的自传《忏悔录》(Confession)是最早最有影响的自我暴露作品之一,书中毫不掩饰个人丑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的作家郁达夫就深受卢梭自我暴露风格的影响。
对卢梭的评价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
卢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Le Panthéon)。
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卢梭的观念渗入社会风气,成为时尚。
年轻人模仿《爱弥儿》,要做“居住在城里的野蛮人”。
路易王太子也深受《爱弥儿》的影响,按照卢梭的观点从小教育他的儿子,学一门手工匠人的手艺。
据说,这就是路易十六那个著名的嗜好——业余锁匠的由来。
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作家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
此外卢梭基本上属于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所崇尚的功利的理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卢梭及其教育思想
卢梭及其教育思想法国教育家卢梭(1712-1778)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等。
(一)教育要顺应自然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因此,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
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3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
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
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
卢梭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卢梭提倡的教育观
一、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爱弥儿》1、性善论与感觉论从人性论上说,卢梭推崇性善论,认为儿童之所以性格乖张,原因不在于自然,而是不良教育的结果。
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怜悯心和自爱心。
同时他还强调“良心”使人为善的作用,认为良心能指导人判断善恶,引导人弃恶扬善。
为了保持善良的天性,儿童应该远离乌七八糟的城市生活,到接近自然的农村生活。
卢梭认为人天生具有学习的可能,而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他说,所有道德一切事物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因此要高度重视儿童的感官训练。
2、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影响①自然教育的含义自然主义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就是遵循自然天性发展。
他认为人应该接受自然教育,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核心是自然教育,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教育,三种教育综合作用使人趋于善良。
卢梭信奉消极教育,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是儿童自由发展,儿童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反对成人对儿童的灌输和压迫。
②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自然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培养“自然人”,即自由成长,身心协调发展,自食其力,不受束缚,适应社会发展的资产阶级新人。
③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第一,正确的看待儿童,不把儿童当成小大人看待;第二,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具体来说就是给予适应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
④自然教育的实施方案婴儿期(0~2)体育;儿童期(2~12)“理性睡眠期”,感觉教育;少年期(12~15)智育和劳动教育,反对灌输,主张儿童主动学习;劳动教育侧重手工劳动;青年期(15~24)德育德育内容:培养善良,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力;德育方法:反对体罚,主张使用“自然后果法”;对宗教:“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
⑤自然教育理论的影响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对压迫和束缚儿童,阻碍儿童天性发展的传统教育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对解放儿童,释放儿童天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卢梭的自然主义理论首次实践是巴西多的“泛爱学校”,之后在德国兴起的泛爱主义教育运动也以此为理论基础,此外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杜威等人关于儿童观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以此为出发点。
第十三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学校教育应由国家掌管; 学校教育应由国家掌管;不能按教育对象的贫富分 设学校和课程,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 设学校和课程,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对受教育 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 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教师 需由本国公民担任; 需由本国公民担任; 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赠 言:
读书太多的人, 读书太多的人,最有可能成为自以为是的无 知者。 知者。 ——卢梭 卢梭: 爱弥儿》 ——卢梭:《爱弥儿》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 ——卢梭 卢梭: 爱弥儿》 ——卢梭:《爱弥儿》
四、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表达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表达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一个方面。 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卢梭又是一个对新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 另一方面, 的思想家。他在设想新制度建立后的教育问题时, 的思想家。他在设想新制度建立后的教育问题时, 就特别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 民。
三、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4. 对自然主义教育的评价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 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三种,也就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三种, 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是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这三方 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 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 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 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 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的教育相配合, 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的教育相配合, 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的分阶段教育思想
卢梭的分阶段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以自然哲学观为指导,主张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主张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的自然,并提出了教育方法的阶段论。
自然教育的理论的宗旨,简而言之,就是遵循自然本性,以天性为师,使教育与人身心以展的各阶段一致。
教育阶段论,就是教育要根据儿童的身心自然发展年龄阶段,因阶段、年龄施予教育,不要超前施行其所不能的,也不要耽误教育的最佳时间。
1.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就是符合自然的教育,以利用形象的事物为教育手段,以发展儿童的天性为中心,按照儿童心灵的自然进程和特点使儿童的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发展,教育界者应该像护理树苗一样,但是精心呵护不等于过度的照顾,我们只要按时浇水、施肥、修枝就可以了,让其用自己的天然本性来抵挡风雨,向上发展,这样才能长成大树,抵制狂风暴雨,在艰难的环境下生存。
2.以天性为师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按照人天性的要求,培养儿童适应的能力,教给它生活的手段。
人之初,性本善,任何邪恶和不良,都是从社会上学来的,要使人成为真正的人,那么就要返回自然,使其避免社会的习俗,权威、偏见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去接受自然主义的教育,让其看到自然的发展,从事物的成长中,培养纯朴、天真、高尚的品德。
3.古罗马不是一天造就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是一步一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要有耐心和计划。
教育应该按自然的要求,分阶段来进行。
按年龄阶段来进行道德、体质、智力教育,使儿童各阶段所受教育有一个主题思想。
按儿童心理、生理自然发展过程,分①幼儿期(出生到2岁),②儿童期(2岁——12岁),③少年期(12岁——15岁),④青年期(15——20岁),各阶段因心理成熟的条例不同,分别施以不同的教育,但一个主导思想贯穿其中,就是始终按自然要求进行。
4.十二岁以前,绝不读书儿童是孩子的理性睡眠期,这一阶段只能以感觉、经验来认识世界,体格也未发展到运用理性的阶段。
我们不希望造就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因为早熟的果子,虽然外表诱人,但并不甘美。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是18世纪法国最著名也是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
其主要代表作《爱弥儿》与《忏悔录》等。
其中《爱弥儿》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誉为世界三大教育名著。
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1.性善论与感觉论(1)性善论①性善论的观点是卢梭整个社会发展观的一部分,《爱弥儿》开篇提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中就变坏了”。
②此外,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
(2)感觉论。
卢梭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强调对人的感官进行训练。
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①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卢梭把人所受的教育分为自然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认为只有三种教育圆满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自然教育人力不可控制,因此把后两者向自然教育趋于一致。
自然教育:器官和才能的内在发展;人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自然发展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从影响我们的事物(“客体”)中获得良好的经验。
②自然教育的理论的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体协调,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的一代社会新人。
③教育方法方面首先,要正确看待儿童,反对小大人,绅士教育;其次,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强调消极教育,即不干预儿童活动,教师的作用是防范不良周围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后,采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自己认识到行为的后果来进行的教育。
④教育实施方面卢梭认为对于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同实施要求,具体如下:第一,婴儿期(0-2岁)主要是体育,以身体养护为主;第二,儿童期(2-12岁)主要是感官教育,反对儿童在这一时期读书,认为是理论的睡眠期;第三,青年期(12-15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第四,青春期(15-20岁)以道德教育为主,采用自然后果法,用“良心说”代替神说。
⑤自然人与公民的区别第一,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公民的一切依赖于社会,没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第二,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社会秩序中公民是有等级的;第三,自然人是自由人,公民因从事某种职业而失去自由;第四,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
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一、引言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被誉为“教育史上的牛顿”。
他提倡“自然教育”,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
本文将从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卢梭的教育思想1. 教育的本质卢梭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他强调教育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使他们在自然状态下健康成长。
2. 教育的目的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德、有才、有智、有体的人。
他认为,教育应该使儿童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具有道德品质、有才华和体魄的人。
3. 教育的原则(1)遵循自然原则。
卢梭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
他主张让儿童在自然环境中成长,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索来学习。
(2)情感教育原则。
卢梭强调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是儿童认识世界和形成人格的基础。
(3)实践教育原则。
卢梭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实践,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4. 教育的方法(1)观察法。
卢梭认为,教育者应该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思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从而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2)启发法。
卢梭主张教育者应该引导儿童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3)游戏法。
卢梭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通过游戏可以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三、卢梭的教育实践1. 卢梭的教育实践背景卢梭的教育实践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当时社会动荡,教育制度僵化,儿童的教育状况堪忧。
卢梭为了改善儿童的教育环境,亲自创办了“卢梭学校”。
2. 卢梭的教育实践内容(1)学校环境。
卢梭学校的环境充满自然气息,教室宽敞明亮,设施简陋,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学习。
(2)课程设置。
卢梭学校的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等,注重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
(3)教学方法。
卢梭学校采用观察法、启发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4)师生关系。
卢梭学校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尊重儿童,关注他们的需求,成为他们的朋友和引路人。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爱弥尔》是其最有影响的一部教育代表作品。
1、论人的天性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
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在他看来,儿童之所以乖张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不良导致的。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
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
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
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还进一步指出,“教育的这三种要素,其中自然教育完全非人力所能控制,事物的教育我们对他也只具有一部分的势力;只有人的教育是我们所能够支配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的“新人”。
卢梭猛烈地抨击封建教育。
他指出,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发展、抹杀儿童天性与成人的区别,以至不根据儿童特点施教,硬将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因此,他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张根据每个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1)婴孩期(出生—2岁)。
这一时期教育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
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养成健康的体魄,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卢梭的教育思想分析
卢梭的教育思想分析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他对教育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论教育》中。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人的本性、自由发展以及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首先,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而自由的。
他认为,人在出生时是纯洁无邪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有制、贪婪和不平等等因素破坏了人性的本真。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使人回归本性的善良和自由,使人能够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被社会的束缚所限制。
其次,卢梭强调了童年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的本性和个性的培养是最为重要的。
他主张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不要给他们施加过多的约束和压力,而是要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和和谐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体验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此外,卢梭也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实际操作,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他主张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能力和技能,而不是仅仅通过书本知识的灌输。
他主张教育应该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卢梭对于教育的目标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培养人才或者提供专业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健康、幸福和自由的公民。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自由而快乐地生活。
总的来说,卢梭的教育思想强调人的本性、童年教育、实践结合和教育的目标。
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今教育问题的思考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提供自由发展的环境,注重实践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道德、社交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幸福,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贡献。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爱弥尔》是其最有影响的一部教育代表作品。
1、论人的天性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
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在他看来,儿童之所以乖张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不良导致的。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
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
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
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还进一步指出,“教育的这三种要素,其中自然教育完全非人力所能控制,事物的教育我们对他也只具有一部分的势力;只有人的教育是我们所能够支配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的“新人”。
卢梭猛烈地抨击封建教育。
他指出,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发展、抹杀儿童天性与成人的区别,以至不根据儿童特点施教,硬将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因此,他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张根据每个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1)婴孩期(出生—2岁)。
这一时期教育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
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养成健康的体魄,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
《爱弥尔》是其最有影响的一部教育代表作品。
1、论人的天性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
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在他看来,儿童之所以乖张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不良导致的。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
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
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
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
”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还进一步指出,“教育的这三种要素,其中自然教育完全非人力所能控制,事物的教育我们对他也只具有一部分的势力;只有人的教育是我们所能够支配的。
”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的“新人”。
卢梭猛烈地抨击封建教育。
他指出,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发展、抹杀儿童天性与成人的区别,以至不根据儿童特点施教,硬将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因此,他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张根据每个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1)婴孩期(出生—2岁)。
这一时期教育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
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养成健康的体魄,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卢梭儿童教育思想
卢梭儿童教育思想卢梭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儿童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梭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天性的纯真和自由发展,主张通过自主学习、感性体验以及自然教育来培养儿童的能力和品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和具体实践方法。
一、儿童天性的纯真和自由发展卢梭认为儿童在天性上是纯真和自由的,他们有天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与此相对应的是社会对儿童的束缚和限制。
卢梭认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制度往往剥夺了儿童自由发展的权利,使其远离了天性本真的自由状态。
他主张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来发展其个性和潜能。
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卢梭主张儿童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和经验,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通过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卢梭看来,儿童的学习应该是基于亲身经历和感性体验的,通过观察、实践和自主发现来构建知识结构。
三、自然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卢梭主张以自然为教室,倡导自然教育。
他认为大自然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儿童应该在自由的自然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卢梭提倡将学校建在农村或郊外,让儿童亲近大自然,从实践中学习。
他强调儿童应该进行户外活动,培养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索能力,以及与动植物相处的意识和技能。
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卢梭认为家庭是最早、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父母要以身作则,成为儿童的良师益友,引导他们迈向正确和健康的成长道路。
家庭应该给予儿童充分的关爱和关注,并提供适当的环境来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感和智力。
总结起来,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提倡自主学习和感性体验,强调自然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他的教育理念与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儿童教育实践有着显著的共通之处。
在今天的教育领域,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卢梭的思想,以儿童为中心,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培养方式,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
卢梭及其教育思想
这个时期的儿童不应该读书。他说:“读书 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而你却单单 要他们在读书中消磨他们的时间。爱弥儿长到 12岁还不大知道什么叫书” 。
他认为,以书籍代替感官就是袭用他人的理 性,结果必将多迷信而少有真知。如果读书, 那么可读的书只有《鲁滨逊漂流记》。在卢梭 看来,鲁滨逊孤单单独处荒岛,不仅保全了生 命,而且凭借个人力量生活得相当舒适,十分 自由。这正符合他培养积极活动,能独立判断, 从事劳动生产,自食其力的自然人的理想。
1749年在法国迪昂学院的题为《论科学和艺术的进 步是否有助于道德的进化》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卢梭在征文中认为,人类在自然或原始社会时期是自由 的、平等的,道德上是纯洁的。到了文明社会,才出现 道德堕落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1761年,卢梭的文学著作《新哀洛伊丝》出版。 1762年,卢梭出版了《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 前者是卢梭最深刻、最成熟的著作,也是世界政治学说 史上最著名的古典文献之一。后者是卢梭论教育的巨著, 共有五卷。
在具体的养护方面,合乎自然: (1)用母乳喂养孩子,并由父母亲亲自养育孩子, 反对将孩子交给保姆抚养。 (2)儿童食物的口味应清淡,应多食素食。 (3)衣着应该宽松,以便于四肢自由活动;被褥要 轻软,使婴儿容易转动;衣服不宜过暖,锻炼其适 应天气变化的能力 。不要给婴儿戴帽、穿鞋、穿袜, 以培养其抵抗能力。 (4)对于儿童的睡眠,应要求有足够的时间,能随 着环境以及时间需要的改变而改变。 (5)健康的环境:乡村呼吸新鲜的空气,获得新生。
• 宗教教育方面,卢梭主张一方面要人们时 刻都不能对上帝的存在抱有丝毫的怀疑, 在他看来,“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 德。”另一方面,他反对宗教迷信,主张 对上帝的深刻信仰必须凭借理性和良心。
卢梭教育思想
卢梭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他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
自然教育思想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其影响深远。
一、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概论《爱弥儿》全书共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
卢梭主张从出生到2岁的婴儿应由父母养育。
他认为儿童的第一个保育员是母亲,第一个教师是父亲。
父母不应以任何借口推脱抚育子女的责任。
他还指出,幼儿不仅需要细心养护,而且更重要的是锻炼,因为锻炼可以帮助抵御灾患。
卢梭反对溺爱儿童,反对娇生掼养。
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在各种感官教育的具体论述中,有些意见也过于偏颇,不够全面。
这些都是其思想中不足之处。
但是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卢梭,在教育史上他第一个详细地研究了外感官教育的意义、内容和具体方法,其中有很多可资借鉴的东西。
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卢梭要求教学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他说,儿童时期有儿童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方法,企图以成人的方法代替儿童的方法那是最愚笨的。
他强调按儿童年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卢梭还提出,教学必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地去获取知识。
他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
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问。
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当然,他的这种分期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但是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段,每阶段进行各有侧重的教育,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而且揭示了幼儿、少年和青少年身心发展变化的某些规律及其对教育的深刻意义。
卢梭教育思想介绍
卢梭教育思想介绍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对教育领域的贡献被视为对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影响。
卢梭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天性和自由发展,旨在培养独立、自主和道德高尚的公民。
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论,在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教育应该建立在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和尊重之上。
他认为,人类天生是善良的,但受到社会环境和制度的扭曲。
因此,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恢复和保护儿童的天性,来培养他们成为道德主动和自由的个体。
首先,卢梭主张儿童应该接受自然教育,即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发展。
他反对把孩子们关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而主张通过与自然界互动,让儿童在实践中探索和学习。
他认为,儿童通过与自然界的互动,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想象力。
其次,卢梭强调教育应该从儿童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出发。
他认为,教师应该是儿童的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教师应该倾听儿童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并根据这些来制定教学计划。
卢梭主张在教育中融入游戏和乐趣,以激发儿童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另外,卢梭认为社会环境对于儿童的教育也至关重要。
他认为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社会环境,父母应该是儿童的第一位教师。
然而,卢梭对传统家庭的批评是尖锐的,他认为家庭教育过于专制和限制个体的发展。
因此,他主张建立以合作和理解为基础的家庭关系,允许儿童在温暖和安全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最后,卢梭着重强调自由与道德的培养。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他认为道德自由是自由的最高形式,因此教育应该使儿童成为具备自制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公民。
他提出了自由和约束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即给予儿童一定程度的自由,但同时也要制定一些规则和限制,以帮助儿童学会自律和道德选择。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强调儿童的天性和个体发展的观点,引起了对于教育目标和方法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卢梭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建立“主权在民”的国家。
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西方近代,乃至现代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卢梭的生平和思想基础卢梭出生于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
刚出生不久,他母亲便去世。
10岁时,他父亲与人发生纠纷也离他而去。
由于生活贫困,卢梭12岁时不得不停学开始独立谋生。
他先后当过学徒、仆役、家庭教师、私人秘书,有时为生存,还靠抄乐谱甚至流浪卖艺为生,饱尝了人间的辛苦和生活的磨难。
在这期间,卢梭通过自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1742年,卢梭离开日内瓦来到巴黎,结识了狄德罗等许多启蒙思想家,并参加了《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
1749年,法国狄昂学会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能使道德改善还是使道德堕落》为题举办征文活动,卢梭参加了征文并获得了首奖。
卢梭在征文中指出,科学和艺术只为少数富人所享有,助长了贵族的腐败和对穷人的剥夺。
科学和艺术的进步是以多数人的贫困和少数人的享乐为代价的,它使得社会道德堕落、风气败坏。
卢梭的论文犀利、尖锐,与众不同,社会反响强烈,卢梭一举成为文坛名人。
此后,卢梭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著作。
1754年,他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批判了封建专制社会下的不平等现象,阐述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政治主张。
1762年,他发表了《社会契约论》,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同年,他又发表了教育小说《爱弥尔——论教育》,系统地阐述了反封建专制的自然教育和自然神论的思想。
由于书中谴责基督教神学,小说一问世,便激起了新旧教会和政府当局的仇视,被列为禁书,判为当众销毁。
卢梭本人也受到通缉,到处逃亡。
他先后逃到日内瓦、伯尔尼、英国,身心倍受摧残,直到晚年,才回到法国过起隐居的生活。
1770~1771年,他痛苦地写下了自传《忏悔录》,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统治迫害的控诉。
1778年,卢梭在巴黎附近的村庄去世。
卢梭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著作,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和教育等领域。
这些著作虽然内容不同,但相互之间联系密切,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其共同点是抨击法国封建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并寻求克服不平等的方法和途径。
针对法国社会实际状况,卢梭首先关注的是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他接受了17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洛克等人关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的主张,认为在国家出现以前的“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
后来,由于出现了富人和穷人,建立起私有制,才有不平等的现象。
社会的不平等是私有制和强力的结果。
他说:“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并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
”卢梭认为,人民为保障自由和权利,便订立契约,组成国家。
一旦统治者违反契约。
人民便有权推翻政府,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
卢梭的主张强烈地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要求民主、平等的思想,对当时的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以及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影响。
恩格斯指出:“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脱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
”卢梭的政治思想实质上是以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为基础的,他把资产阶级的一切需要都看成是人的“自然本性”需要。
因而,他在思考社会改造的任务时,认为既然人最初是性善的,只是后来受到腐朽“文明”的影响而变坏了,社会改造的根本任务就是对人及人的本性的改造,使人重新成为自由的人。
这样,通过教育培养新人便成为社会改造的重要的一环,《爱弥尔——论教育》就是卢梭提出的培养社会新人的教育计划。
该计划的基本思想是新人的培养必须通过自然教育来完成。
这种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发展人的自然性,即教育者的任务不是灌输,而是使儿童避开社会的不良影响为儿童的自由发展扫清障碍。
总之,卢梭把他的教育思想看成他的社会改造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试图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这一理想的计划,寻找解决社会危机的出路,这反映了当时启蒙思想家对社会改造问题的探索和对新的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卢梭的教育思想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形成的。
二、自然教育论同其他启蒙思想家一样,卢梭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
他明确指出,在所有人类一切事业中,教育是最重要的事业。
所不同的是,他并非赞同一切教育对人的影响,而是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强调自然的教育。
他说:“自然的教育可以使一个人适合所有一切人的环境。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强调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
在卢梭看来,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受之于自然、受之于人为和受之于事物的教育。
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三种教育的不同特点是:“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由我们决定。
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加以控制的。
”因此,卢梭要求后两种教育必须与人们无法控制的自然的教育配合起来。
只有当这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相互配合时,儿童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对于如何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从当时教育条件的恶化和自然教育思想出发,卢梭提出了“消极教育”的方法。
他认为,由于易受到社会不良习俗、权威和偏见的影响,儿童“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
“消极教育”的方法是指在儿童发展早期阶段,避免不良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以保护儿童先天的善性和理智的自然发展,使儿童在无外来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按其本性健康地成长。
在卢梭看来,“消极教育”方法能为儿童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儿童身体强壮,有能力抑制邪恶,有自觉学习要求时,便会具有自信心,会正确学习,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为了使儿童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卢梭主张自然教育应当在乡村中进行。
他认为,城市的环境是腐朽和堕落的,不能培养自然人,要保护儿童的天性,防止污染,必须把儿童放在远离城市的乡村。
他指出,儿童只有在乡村自然、纯朴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才能培养和发展纯真的自然本性。
在《爱弥尔——论教育》一书中爱弥尔就是被送到乡村接受自然教育的。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教育适应自然”思想对他的影响,但卢梭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在他看来,与其他事物一样,人也有自然发展的倾向,但人的发展比其他事物的发展更为重要。
在这里,卢梭看到了教育中人的自然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使教育直接依据人的发展进行,为更深入地揭示教育的本质和建立新的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
另外,从当时的教育现实来看,卢梭的自然教育与封建教育针锋相对,强调教育必须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这是对几千年来以“原罪”说为基础的封建教育的有力挑战,它触及到了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如何科学地看待和认识儿童的问题。
从上面的认识出发,卢梭明确地提出了新的儿童观。
他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应当把儿童当做儿童看待。
他要求关心儿童的童年关心儿童的游戏,为儿童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近代,乃至现代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论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卢梭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强调教育过程应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相一致。
他认为,儿童的成长可分为具有本质差别的相对独立发展的阶段,不同阶段各有其生理和心理特征。
教育者应当认真研究这些特征,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者的意图,在各个方面获得自然的和均衡的发展。
根据对儿童发展进程的理解,卢梭把儿童的身心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并提出了每一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一)从出生到2岁婴儿期的教育卢梭指出,“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婴儿期的教育任务主要是使其身体得到健康的发育。
因而,这一时期的教育应把婴儿的充分而自由的活动放在第一位。
为此,卢梭要求,婴儿的穿衣要宽松,不要紧紧地束缚他,以便于婴儿四肢自由活动。
同时,卢梭重视婴儿身体的发育和自由活动又是与人的能力发展相关的。
在他看来,身体的发展是各种感官和能力发展的基础。
因此,婴儿的自由活动也是婴儿学习的一种方式,婴儿正是在不停的活动中,通过接触四周的事物学习最初的知识的。
(二)2-12岁儿童期的教育这个阶段,按卢梭的看法,是儿童的“理智睡眠”期。
儿童的理智没有开化,处于睡眠的状态,儿童在认识上只能接受形象,而不能形成概念。
因此,教育者不应向儿童灌输知识和道德,而应进行身体的各种感官的教育。
卢梭反对洛克的从小对儿童进行理智教育的主张。
他认为,理智是一切官能中最后得到发展的官能,是由其他官能综合而成的。
因而,不能在理智还没有得到发展时就对儿童强行灌输,否则,形成的偏见将会妨碍儿童以后接受正确的知识,妨碍他今后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智及智力的发展。
由此出发,卢梭反对让儿童在12岁以前读书和学习,特别反对儿童学习古典语文和历史,认为儿童“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应让大自然和物体进人儿童的生活,使儿童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为发展判断、形成理智打下基础。
在感官教育中,卢梭要求进行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训练,特别是视觉和触觉的训练。
卢梭反对知识教育主要是指空洞的、说教式的教育,而不反对儿童与实际活动和事物相结合的教育。
例如,他认为这个时期儿童应掌握财产权的概念,但在教育中不是教给儿童这一概念,而是通过儿童的亲身活动来获得。
爱弥尔在园地里种植蚕豆,从而有了这块土地的占有权。
然而,他与园丁发生了冲突,原采这块土地是园丁开垦过的,他已先于爱弥尔种下了瓜,园丁的财产权受到了侵犯。
通过争执,卢梭使爱弥尔认识到,所谓财产权就是第一个通过自己的劳动而获得的占有权。
在道德教育方面,卢梭也反对口头说教,主张通过儿童自己的体验来解决问题,这就是著名的“自然后果”法。
卢俊说,如果儿童有不良的行为,“你只需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来自他们不良行为的后果。
如爱弥尔损坏了家具,管理者不要急于修理或替换,而让他感到没有家具的不便。
卢梭关于儿童感官教育和活动教育的思想,包含着唯物主义感觉论的因素,有许多合理的见解,但他因反对封建腐朽的文化,而否定让儿童读书来发展理智,又有片面的地方。
(三)12~15岁少年期的教育级卢梭认为,这一时期由于儿童身体力量的发展,需要理智对个性活动进行指导,因而,儿童应当接受智育和劳动教育。
在智育上,卢梭主张首先要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
他强调儿童学习的知识要实际、有用,要有益于儿童的幸福,因而,应学习自然、天文、地理和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