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身知耻——《孟子》解读
《孟子》解读
• 接受教育的人,除了遵循规矩,修心养性, 持恒不懈,深造自得外,学习环境的熏染、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个人 与环境之间,若能有良性的互动,那么教 育的成效才能彰显昭著。 • 一傅众咻,就不能学好语言;一位善士, 也无法导正国君。学习重要性,由此可知。 • 家庭是相当重要的学习环境,父兄若是贤 德,常可熏陶出优秀的子弟,因此“人乐 有贤父兄”。 • 唯有接受来自环境的种种挑战,并加以克 服,才能生存、成长,培养出大智慧。
• 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师法孔子,聚徒讲学, 阐扬圣道,影响深远。他对于教学方法和为学 之道体会得相当深刻。 • 他的“君子之所以教者五”,阐述君子叫人的 各种方式,这些方式都是针对学习者的自动自 发而施教。 • 他的“不屑之教诲”的特殊教法,是要学者能 自反自省。 • 为学必须专心致志,持恒不懈,才可有成。 • 为学还应该自动改过迁善,拜受善言,与人为 善。
2.存养善性
• 孟子认为人性有善端,而此善性,需要 认真存养才能发挥功能,成为君子圣贤。 自暴自弃的人,乃不知存养。至于存养之 道,则要养其大者,不能以小害大,因贱 害贵。
•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 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 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 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 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 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 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 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 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 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 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 ‘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 心之谓与?”(《告子》上八) • 章旨:孟子设喻,言人皆有仁义之心;其所以为 不善,由于不知操持,不知存养,以致放失梏亡 其良心。
孟子知识点总结
孟子知识点总结《孟子》一书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其主要思想包括仁义道德、政治哲学、人性论等,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贡献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资源,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行为规范。
本文将对《孟子》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括。
一、仁义道德1. 仁的重要性《孟子》中认为,人性本善,皆有仁心,这是儒家的核心观点。
孟子解释说,仁是人的天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不是后天所医而复奇,是与生俱来。
仁是人的正直良善的品质,是人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因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造成了人的恶习和罪恶,所以应该进行教化,通过教育来发掘和弘扬人的仁心。
他也通过《离娄上》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役其所不能”一段文字强调了仁的重要性,认为修养仁德必须经历长期的磨练和苦难,这也成为后世怀伟才抱大志,行仁义之人的行为准则和动力源泉。
2. 义的关系《孟》中认为,义是一种行动和处世的方式,是对仁的体现。
孟子认为,“仁义”是一对根本相生的概念,仁是某种心灵本性的存在,而义就是具有情志的实际行动表征。
孟子通过《尽心上》的“仁者爱人,是故劳心,责于忠信”一段文字阐释了仁和义的关系,即仁是内在的情感和价值观,是心的本性,而义是具体行动的表现,在行动中顺乎仁的原则。
他还通过“知其仁矣”“欲行之”“知其义矣”“欲行之”强调了仁、义应该成为个人处事相处的基本准则,应该贯穿于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
3. 道德修养孟子在《孟子》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道德观念和修养措施,他认为道德修养需要通过教育来进行,需要经过各种磨难和考验,才能达到高尚的境界。
他通过“心在仁矣,命也仁矣,心在义矣,命也义矣”一段阐释了心性和命运之间的关系,即人将颓坏还是尊贵全在于心性和命运是在心性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强调了心性的良好对于人的命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他还提出了“知耻者,智”、“…知不耻耻”、“知惧者,勇”、“…知不惧惧”这样的观念,让人们认识到耻和惧作为一种情感,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其正面的作用,是人性的一种重要特征。
孟子原文注释翻译资料
取义宁舍生
• 鱼,我所欲①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②,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注释: ①欲:想要。 ②得兼:同时得到。
• 鱼是我想的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 (如果)这两者不能够同时得到,那么 (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所 想保有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 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就 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③已:停止。 ④日:每天。⑤攘(rǎng)偷。
⑥或:有人。 ⑦是:这。 ⑧损:减少。
• 译文:戴盈之说:“恢复十分之一的税法,废除
关市的征税,今年还实行不了,请让我减轻一些, 等到明年的时候再废止(当前的征税方式),怎 么样啊?”孟子说:“如果有个人每天都偷邻居
家的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他则说:‘请让我先减少偷的数量,每月 只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停止吧。’----假 如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合乎道义的,就应该 赶快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 注释: ①是故:因此。 ②岩墙:马上要倾毁的墙。 ③ 桎(zhì)梏(gù):拘禁犯人 的刑具。
• 译文:因此懂得命运的人不会站在马上就 要倾毁的墙下,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 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而死 的。
自毁人毁之
夫人必自侮①,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 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②,而后人伐之。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 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释: ①自侮:自取侮辱。
仁者能正君
• 惟大人①为能格②君心之非③。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④正君而国定 矣。
• 注释: ①大人:极有品德的人。
•
②格: 纠正。
•
《孟子》与生活结合的解读
《孟子》与生活结合的解读一、人格修养《孟子》中强调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的人生价值,而这种品德是通过内在的修养和积累形成的。
孟子提倡人们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表里如一。
这种人格修养的观念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启示,让我们明白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仁爱之心《孟子》强调仁爱之心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人应该具备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这种情感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用我们的言行去传递这种仁爱之心的价值观。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也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三、道德规范《孟子》强调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道德规范,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也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四、家庭伦理《孟子》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伦理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家庭伦理,尊重长辈,爱护晚辈,关注家庭和睦。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和谐美满,也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五、社会和谐《孟子》强调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环境,社会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社会和谐,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让自己成为有责任感的人,也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六、政治哲学《孟子》强调政治哲学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制度安排,政治哲学的意义在于寻找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和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政治哲学的问题,思考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和目标,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文言文孟子思想解析
文言文孟子思想解析孟子思想解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本文将针对孟子的思想进行解析,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
一、仁爱思想孟子的仁爱思想是其学说的核心之一。
他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具备善良的品质,而且仁爱是人类共同具备的最伟大的道德感。
他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忠,兄之爱弟则为之敬,君之爱臣则为之忠,臣之爱君则为之义,夫之爱妇则为之亲,子之爱父则为之孝”的观点。
孟子认为,这种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感是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二、天命观念孟子提出了天命观念这一重要的思想观点。
他认为天赋予了人们道德天性、智慧和道德责任,只有顺应天命,依从自己内心的善良本性,才能够达到最高的境界。
他提出了“养生之道,夫唯是躬之守道而已矣”、“由己则归之,不由己则离之”等观点,强调个体必须通过自我调适来寻找和实现道德的完善。
三、君主专制观念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存在一定的君主专制观念。
他认为天命赋予君主以王者之德,君主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责任,而百姓则应该无条件服从君主的命令和统治,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并强调君主应该以身作则,展示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来引导百姓,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四、教育改革观念孟子对教育改革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修养的重要手段。
他提出了“寓教于乐”、“上智下愚”等教育观点,并主张通过正确的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感和责任意识,使之发扬光大。
五、人性善恶论孟子在人性善恶论上与孔子有所区别。
孟子坚信人性本善,认为人类天生具备良善的本性。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产生恶的行为,是因为外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使得人们偏离了本性的善良。
因此,他主张通过正确的教育和自我反省来恢复人们本性的善良,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孟子道德观解析
孟子道德观解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的道德观念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世人称为“孟子道德观”。
一、孟子的道德观基础孟子的道德观基于儒家的核心理念,主张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天生具备良知,对善恶有着直观的认识力和感受力。
在他看来,人们可以通过修养和教育,发展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仁为道德核心在孟子的道德观中,仁被视为道德的核心。
仁是一种对他人的关怀、理解和同情,是一种善良的品质和行为。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始终追求仁,以实践仁德,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天命与君子行为孟子提出了“天命”和“君子行”的概念。
他认为天命是指人在世间的使命和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履行自己的天命。
而君子行则是指以行为来实践道德,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四、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孟子来说,教育是道德观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提出了“以子之长补父之短”的教育理念,强调父母应该带头以身作则,通过正面的引导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他也主张国家应该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培养更多的君子和有道德的人才。
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孟子的道德观中,他强调了个人修身、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的治理。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品德修养,然后才能管理好家庭,进而影响社会,最终实现国家的和平与安定。
总结孟子的道德观强调了人性的善良、仁爱与教育的重要性,并注重个人的修养与社会的和谐。
他的思想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以及塑造一个有道德、和谐的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孟子道德观的解析,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和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道德,以及如何实践和传承这种道德观念。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仍然可以从孟子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塑造自己的品德,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孟子三章注释全解
孟子三章注释全解摘要:一、孟子简介二、孟子三章内容概述三、孟子三章注释解析四、孟子三章的启示与应用正文:一、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孟子三章内容概述孟子三章分别为《公孙丑下》、《告子上》和《尽心上》。
这三章主要阐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个人修养方面的观点。
1.《公孙丑下》:论述了孟子对战争、政治和道德的看法,提倡以道德服人,强调政治家应具备道德品质。
2.《告子上》:探讨了人性善恶的问题,提出了“人性善”的观点,并论述了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
3.《尽心上》:论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尽心”,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三、孟子三章注释解析1.《公孙丑下》:孟子在此篇中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表达了孟子认为一个人在承担重大责任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磨炼和考验,以培养其道德品质和坚韧性格。
2.《告子上》:在这一章中,孟子对人性善恶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矣。
庶民之为道也,日用而不知,及其知之,则曰:‘此吾心也。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其实是内在道德品质的体现。
3.《尽心上》:孟子在这一章中提出了“尽心”的概念,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尽心。
尽心意味着全力以赴地追求道德品质的完善,为实现社会和谐、国家繁荣做出贡献。
四、孟子三章的启示与应用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认识到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以道德服人,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2.个人修养方面,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努力达到“尽心”的境界。
3.在国家治理和政治实践中,领导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实行仁政,关心民生,促进国家繁荣和社会和谐。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原文注释及译文(尽心章句上)
中国儒家典籍巨著《孟子》原文注释及译文(尽心章句上)《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孟子·尽心章句上莫非命也,顺受真正【原文】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
所以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
”“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原文】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译文】孟子说:“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求索有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就在我自身。
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却决定于天命,这种求索无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是身外之物。
”万物旨备于我矣【原文】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译文】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
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
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随波逐流,平庸之人【原文】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文】孟子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无耻之耻,无耻矣【原文】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①耻,无耻矣。
”【注释】①之:至。
【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
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耻之于人大矣【原文】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①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释】①机变:奸诈。
【译文】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羞耻的。
孟子三章重点知识归纳
孟子三章重点知识归纳1.引言1.1 概述在概述部分,我们要对整篇文章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同时可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和我们的观点。
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孟子三章重点知识归纳》,我们可以概括为总结和归纳孟子三章的重要知识点。
接下来,将会从孟子的人性观点和教育观点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在人性观点方面,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
他提出了“四端”和“九子”的人性修养理论,强调培养良好的品德,积极向善,以成就自己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同时,孟子也关注人性的可变性和环境因素对人性的影响,深思人性的复杂性和发展性。
在教育观点方面,孟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量身定制。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美,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和才智的人。
孟子还强调了家庭教育和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主张“立身以立家,立家以治国,治国以平天下”。
通过对孟子的人性观点和教育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孟子思想的核心所在,同时也可以思考孟子的思想对今天的社会和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文章的后续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孟子的重点观点,并进一步探究他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启示。
总之,本文旨在回顾和总结孟子三章的重要知识点,并探讨其对现实社会和教育的意义。
通过对孟子的人性观点和教育观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教育实践中。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安排和主要内容的介绍。
以下是对1.2文章结构部分内容的一个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讨论孟子的三章重点知识。
首先,引言部分将给出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的说明。
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孟子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主要观点。
随后,我们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孟子的重点知识的归纳,总结他的主要观点以及对现实的意义。
《孟子》解读 PPT
• 《梁惠王下1》章旨:孟子听闻齐宣王好乐,因势利导,鼓励 宣王与民同乐,施行仁政。
• 《梁惠王上7》章旨:孟子劝请齐宣王放弃霸业的野心,以不 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保民而王天下。
• 《梁惠王上3》章旨:孟子以战为喻,告诉梁惠王,王道之始, 在于使人民养生送死而无憾;再教之以礼义,人民自然乐于 归附,王道自然有成。
• 章旨:孟子指出人人亲亲长长,天下就太 平了。
• 孟子指出守身事亲的重要,事亲则应养志, 而非养口体。
二、涵养操持
• 章旨:孟子指出行有不得,要反求诸己, 才能自求多福。
• 章旨:孟子说明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无一朝之患,有终身之忧。
• 章旨:孟子主张强恕以求仁,诚身以致乐。 • 章旨:孟子言君子三乐,乐过于王天下。
• 君王不免有私好,若此私好能与民同好,依 然可以王天下。
• 王化之本,在于养生送死足备,然后导之以 礼仪。
• 《尽心上24》章旨:孟子说明圣道大而有本,学 者应立志循序渐进,通达圣道。
• 《离娄下14》章旨:孟子阐发为学之道,在于自 得,以达左右逢源的境界。
• 《尽心上29》章旨:孟子勉人为学,不达标准, 绝不半途而废,否则犹为未学。
• 《离娄下18》章旨:孟子答徐子之问,以为有本 不竭,无本则涸。勉人为学要根基扎实,不可声 闻过情,徒有其表。
《孟子》导读
论性善
孟子思想
论行为 论教育
论政治
人性本善 存养善性 存理克欲 行止务本 涵养操持 自动自发 确立标准 环境移人 民贵君轻 因先尊贤 仁者无敌
论性善
1.人性本善
• 性善说是孟子学说理论的核心,其行为哲学、教 育哲学及仁政学说,都是根据此性善说推衍而来 的。
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
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
《孟子》是先秦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典籍,是一部充满哲学智慧和伦理道德教诲
的文化经典。
许行先生对其进行了精湛的注译,对这部典籍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和深入的思考,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示和文化遗产。
首先,许行先生对《孟子》中的诸多名词、典故等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如“天命”、“仁”、“义”、“养生”等,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孟子》中的思想理念。
其次,
许行先生对《孟子》的篇章结构及脉络进行了深入揭示,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其大
旨和思想基础。
例如,许行先生对“天人感应”、“以人为本”等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入论述,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些核心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此外,许行先生还对《孟子》中的句式和文体进行了精微的分析和评价。
他认为,
《孟子》的语言表达简练而深邃,寓意深刻,是中国文化精髓的重要体现。
他还强调了
《孟子》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的联系,认为《孟子》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思想方法对于当今
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有很深刻的启示作用。
在注译众多经典中,许行先生的《孟子》注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价值。
其注释精良,
行文简练,富有思想深度和哲学感悟,是经典注释的一种典范。
通过深入研读许行先生的《孟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意义,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汲取智慧,提高自身修养。
部编版八上《〈孟子〉三章》课文详解
部编版八上《〈孟子〉三章》课文详解部编版八上《〈孟子〉三章》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孟子》是“四书”之一。
它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孟子》的显著特点,一是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而色彩鲜明,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
二、作者简介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知识重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全文展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主题概述本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阐述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思想。
三、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二)古今异义1.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池,池塘。
2.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义:兵器;今义:军人,军队。
3.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古义:国防;今义:国家。
(三)一词多义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形势)兵革非不坚利也(锋利,锐利)(四)词类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在疆域内,居住)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作动词,震慑)(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也”表示判断)2.双重否定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非不……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不……”)(六)成语积累得道多助: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部编版八上22孟子三章知识要点教师版
部编版八上22孟子三章知识要点教师版《部编版八上22孟子三章知识要点教师版》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被尊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了全国中小学的历史和思想道德课程中。
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中,我们了解了孟子的三章,本文将对孟子三章的知识要点进行介绍。
第一章:“天命”孟子认为,人的生命受到天命的支配,天命是一种天赋的品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他说:“人之有德也,如朝露之水,见日而晞,见云而消,得未尝有,失未尝亡。
”意思是,人的品德好比朝露般脆弱,不稳定。
它在适当的时机能够显示出来,而一旦错过时机,就会消失。
然而,即使品德消失,人仍然拥有恢复的机会。
这是因为天命给予了每个人改过自新的潜力。
孟子用“泉下之事,亦可以语上也”来强调人性的善良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善。
他相信,人性本善,只是经历了各种挫折和外在条件的影响,才会变得堕落和冷漠。
然而,无论善良的人遭遇多大的困境,他们的本性都不会改变,就像泉水虽然被覆盖在地下,但仍然保持着清澈纯净。
孟子深信,只要给予人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人性的善良就能得以恢复和发展。
第二章:“仁义”孟子提出了仁义的重要概念。
他认为,仁义是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和善良品质。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也;觉之官则觉,觉则睡之;忠臣之于君也,言是指之,道是行之;仁人之于人也,言是劝之,道是导之。
”意思是,人的心灵可以感知到对与错,知道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这是人内心自然而然的本能。
一个忠诚的臣子会说对国君有利的话,按对君王的要求去行动;一个仁慈的人会说对别人有利的话,并按照道德准则的要求去引导他人。
孟子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重要的道德原则。
他强调,我们应该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体谅他人的感受,不要去做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对待的事情。
这一原则成为了后来儒家思想中十分重要的道德准则。
第三章:“为政”孟子的政治思想主张:“仁政”和“王道”,他认为,一个合格的君主应该实行仁政,以仁慈的态度治理国家,实行正义和公平。
孟子伦理道德解读
孟子伦理道德解读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车,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孟子的伦理道德观进行解读。
一、仁爱之道孟子的伦理道德观以仁爱之道为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着仁爱之心,只需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以仁爱为基础,建立和谐的社会。
孟子的这一观点与儒家的“五常”理论相契合,即仁、义、礼、智、信。
他认为仁爱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准则。
孟子主张,仁爱之心应体现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上。
他认为,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怀和相互关爱。
在孟子看来,仁爱包含了关爱他人、忍让宽容、乐善好施等品德。
他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念来表达对待他人的态度。
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不应该因为地位、财富或其他因素而歧视他人。
二、天命与君子孟子还提出了天命与君子的概念。
他认为,天赋人以仁爱之心,人们的天性都具备了善的品质,但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之得以发展。
他将有道德修养的人称为君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
孟子认为,君子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和身心的和谐。
他强调人的内外修养,要注重品德修养、知识的学习和身体的锻炼。
他将君子的道德标准分为四个层次,即仁、义、礼、智。
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这四种品德,才能达到道德和谐的境界。
三、王道治国孟子的伦理道德观还包含了治国理政的原则。
他主张以仁爱之道为核心,用其治理国家。
他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由君主和百姓共同努力,建立在道德和仁爱的基础上。
孟子的治国思想体现了儒家的传统观念,强调君主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
他认为,君主应当关注人民的疾苦,尽力减轻百姓的负担,以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主张,君主应以仁爱为准绳,保持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并以身作则来影响百姓,以期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四、孟子道德教育观孟子提出了以道德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观点。
孟子原文译注原文与解析
孟子原文译注原文与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翻译并注解一部分孟子的原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
1. 孟子原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必须经历艰苦和付出努力才能胜任重大责任的思想。
天意安排了人们的使命,但在接受这个使命之前,必须经历一系列的困苦和挑战。
只有经历过痛苦和努力,才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和能力。
2. 孟子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解析:这句话指出了人们在与他人相处时的一种态度。
孟子认为,人们不应该担心他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他人。
他认为通过了解他人,才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互理解。
3. 孟子原文:肩吾问于连叔:“子路仁乎?”连叔曰:“儒墨之间有左右也。
或言孔子、或言墨子,然吾见其所见者异于人者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见得思失。
若夫子路,千金之家,行不由径,非所能见也已。
”解析:这段原文描述了连叔对于子路是否仁的看法。
连叔认为,仁义在儒家和墨家之间有所不同。
他提到,孔子和墨子对待利益、危险以及得失的态度有所不同。
连叔认为,子路来自富裕家庭,他的行为和思考不会和连叔一样,并且他无法理解连叔的见解。
4. 孟子原文:人之惰性也,甚于残骛之马。
无故而治者,其藏诡且属焉。
解析:这句话表明了人的惰性,将人的惰性比作残疾的马。
如果对于无故的怠惰不加以纠正,那么人的本性就会越发阴险。
通过对孟子原文的翻译和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理论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要求,同时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理解孟子思想中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孟子》核心知识点
国学经典《孟子》核心知识点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成为了儒家学派的一部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孟子》中,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核心知识点。
以下是《孟子》的核心知识点的简要介绍:1. 仁爱之道:孟子认为仁义是人类天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他强调个人及社会都应该以仁爱之道为基础。
他相信每个人天生都具有仁爱之心,只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2. 天命思想:孟子提出“天命”一词,主张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秩序,并认为人的命运和行为都受到上天的指导和掌控。
他强调人应该努力追求与天命一致的道德行为。
3. 人性本善:相较于孟子的前辈孔子,他更加强调人性的善良和正直。
他认为人天生具备善良的本性,只需要通过教育、修养和努力来发展和完善。
4. 君臣关系:孟子认为君臣之间应该建立和谐的关系,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臣民,而臣民则应忠诚于君主。
他强调君主需要尽心尽责地为民众谋福利,而臣民则有义务为国家尽忠职守。
5. 社会道德:孟子提出“四端”(仁、义、礼、智)和“四正”,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处理社会关系。
他主张通过遵循道德准则,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他还关注社会不公平和道德沦丧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6. 教育观念:孟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和正直品质,并强调教育应该包括实践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7. 自我完善:孟子提倡每个人都应该进行自我修养和完善。
他认为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和修正错误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德,从而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以上是《孟子》的核心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和指导,指导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行为。
孟子四端的理解
孟子四端的理解
孟子提出的四端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端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孟子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认为,人有同情心,就是仁慈仁爱的开始,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后去爱别人,同情别人,把别人想象成和自己一样。
感同身受。
所以有了侧隐之心,就是“仁”的开端;有羞耻憎恶之心,知道了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就有了“义”的开端;做事情知道了先后顺序也就有了谦辞礼让之心,就是“礼”的开端;有了辨别是非得失的能力,就是“智慧”的开端。
在人类发展史上,一切有利于善性的扩展,良知的培养,正气的周流,道德的提升的思想,都应该得到尊崇和发扬。
孟子的“四心”“四端”,就是这样的思想。
语音版《孟子》赏析(17)人不可以无耻
语音版《孟子》赏析(17)人不可以无耻《孟子》赏析(17)人不可以无耻——第四单元论涵养第四节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四单元的第四节,节选自《尽心上》,孟子告诉人们,人能知耻,就可以终身远离耻辱。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所谓“无耻”,就是没有羞耻心。
“无耻之耻”的第二个“耻”字,作动词用,解释为“以……为耻”。
“之”字,是语助词,表示宾语提前。
“无耻之耻”,也就是“耻无耻”,把没有羞耻心,视为可耻的事。
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
把没有羞耻心视为可耻的事,那就不会做出羞耻的事情来了。
”关于“耻”的意义,《说文解字》说:“耻,辱也。
从心耳声。
”可见“耻”字的含义,是指个人对错误行为发生一种脸红耳赤的情绪反应,也是一种自律的表现。
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耻辱,它是一个人道德感,自尊心的重要体现,对于个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制约力量。
因此,儒家非常强调知耻的重要性。
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他强调有道德的人应该“行己有耻”(《论语·子路》),把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国家政治昏暗时不求变革而照样拿俸禄、出使他国不能完成使命等行为,看做是耻辱;而把有仁德、行义事看做是无上的光荣。
他一贯倡导慎独、内省、正己,强调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并且非常重视人的操守、气节,大力褒扬那些追求名节、荣誉的人们。
孟子把知耻视为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他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认为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
在这一节中,他又明确地指出:“人不可以无耻”。
康有为在读《孟子》时也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
”这也就是说,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的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耻感的丧失。
一口气读完《孟子》2
一口气读完《孟子》2卷三、《公孙丑》上1、趁势而为,事半功倍。
公孙丑(以下简称“公孙”)问孟子,如果让孟子在齐国掌权可能做到像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
谁料孟子对管仲、晏子二人不屑一顾,还用了曾西鄙视管仲的事情来衬托自己。
公孙有些困惑,贤德如管晏二人还不值得孟子重视吗?孟子便解释说此二人只不过顺势而为,借助齐国强大的国力来称霸,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功业。
最后还说道,当今天下大乱,只要略施仁德,成就的丰功伟业就会远胜先贤。
读《孟子》大家会发现,不管人家想孟子请教什么问题,孟子最终都会归结到仁政方面。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事半功倍)2、浩然正气公孙向孟子请教面对功名利禄而不动心的问题孟子先是说了北宫黝和孟施舍培养勇气的方法,前者睚眦必报、受不了半点委屈、听了恶言一定反击,后者则是对待强者如同弱者一般,平常心的态度对待他们,无所畏惧。
最后得出结论:心中怀有正义,面对千军万门也不退缩,这就是勇气,也就是浩然之气。
嗯,那个,公孙意识到孟子根本没有问答到正题,短暂的一阵尴尬之后,于是有请教了一遍关于不动心的问题。
孟子先是来了几句绕口令,最终说明两点:可以坚定心志,不可意气用事。
公孙追问到心志和意气的问题,孟子说自己擅长培养浩然正气和分析言辞。
公孙于是问道,何为浩然正气?又该如何分析言辞呢?孟子在抽象层面解释了一大堆,也没怎么讲清楚,其实就是一种正义感爆棚的意识形态而已。
至于分析言辞,但凡有失偏颇的言论体现在具体操作中肯定会出现漏洞,就以此来评判。
公孙听后觉得孟子好厉害啊,比孔子还要厉害,因为孔子自己说过不擅长言辞。
当然,孟子听后虽然心里很爽,口头还是说自己不配一类的谦虚之词。
公孙又问到伊尹、伯夷的处世之道。
孟子便说道伊尹的做法是,谁当君王他都服侍,任何平民他都使唤,能当官就去当官。
而伯夷却是安定的时候做官、动乱的时候隐居。
至于自己希望能学习孔子那样,该做官的时候做官,该隐居的时候隐居。
嗯,孟子的说法真是老奸巨猾,别人的做法好坏还有个清晰的原则,您老这边连个原则都没有,说什么该做官的时候做,那什么时候才算“该做官的时候”呢?还不是有您老自己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单元诚身知耻礼、义、廉、耻、信,是儒家学派非常重视的齐身修养的方略。
孟子发展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齐身”修养的言论,认为“思诚者,人之道也”,要对自身问“诚”。
同时,孟子又将“诚”归于“义”与“善”,行“善”“义”而诚。
孟子又言“耻之于大人矣”,认为君子贤人要“知耻”,知耻而廉,“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不仅如此,即使妻妾尚知耻,况君子乎。
孟子用恳切的言论阐述了“知耻”对家国的重要作用,并且阐述了“教”对自身修养的作用。
孟子的这些言论对当今社会廉正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单元在掌握孟子“诚”“耻”的内涵和意义基础上,要掌握选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并学习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①,招虞人②以旌,不至,将杀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③。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①[田]通“畋”,打猎。
②[虞人]守园林的官吏。
③[“志士不忘在沟壑”两句] 有志之士不会忘记自己身处沟壑的处境,有勇之士不会忘记抛头颅洒热血。
元,首,脑袋。
孟子曰:“大人①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章句下》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②,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亲身矣。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离娄章句上》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③;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④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⑤?”——《孟子·告子章句下》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⑥,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①[大人]指有德行的人。
②[“居下位而不获于上”两句]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
③[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 那是专把侍奉某个君主当作快乐的人。
④[天民] 朱熹《四书集注》云:“民者,无位之称,以其全尽天理,乃天之民,故谓之天民。
”⑤[君子不亮,恶乎执]君子不讲信用,怎么能够有操守呢?”亮,同“谅”,诚信。
⑥[反身而诚] 反躬自省,诚实无欺。
仁莫近焉①。
”——《孟子·尽心章句上》鉴赏品析中国主流思想一直强调“信”。
孔子的“四教”,孟子的“五伦”,贾谊的“六美”,董仲舒的“五常”,皆包括“信”。
宋明理学诸子更是大肆论述。
不过,儒家对“信”并非全“信”,孔子一方面称:“民无信不立”(《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另一方面又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子路》)。
孟子补充道:“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
《孟子》与《中庸》完全相同的内容是强调“诚”的问题,《中庸》里有若干章都反复强调了这个问题,而《大学》所提出的人生进修阶梯,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级也是“诚意”的问题。
由此可见,“诚”的确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
孟子在这里由“明善”到“诚身”;由“诚身”到“悦亲”;由“悦亲”到“信于友”;由“信于友”到“获于上”,直到“民不可得而治也”的反面,那就应该是“民可得而治矣”。
所以,孟子最后说,“至诚而不动者,来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就是孟子这里所说的意思了罢。
总之,先秦儒家重视“信”,但将其置于“仁”、“义”之下。
①[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意思是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宋儒大家,周敦颐、朱熹、张载等,又抬出一个“诚”字,置于“信”之上。
本来,如《说文》,“诚”与“信”可互训,“信者,诚也”,“诚者,信也”。
而宋儒则将“诚”推及到宇宙本体精神的地位,“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通书·诚下》)。
而“信”则仅是“诚”的发挥。
而且“信不足以尽诚,犹爱不足以尽仁”(《朱子语类·卷六》)。
资料链接“诚”的涵义诚就是指真实无妄的状态,它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从实理的角度所说真实,另一个是从人事的角度所说的诚。
前者作为在道、天理是完美无缺的,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可能知晓的:后者作为人道,是普通人执着择善所能实现的。
正如《中庸·章句》第二十章所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者也”。
朱子在《中庸·章句》第二十章中的注解中写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
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道,则亦天之道也。
未至于圣则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而后可以诚身,此则所为人之道也。
”应该注意的是前者与后者并非毫无联系,竭尽全力实践人道;“诚”就会达到完美无缺的天道之“诚”,两者合而为一。
《中庸·章句》右第二十二章有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
”精诚实践道德就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本性、他人之本性、万物之本性,就有助于天地之化育,达到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之境地。
否则,就无法为人、难以处事。
故《中庸·章句》右第二十五章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另外,在《孟子·尽心上》中有“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因为世上万物的当然之理皆存于我的本性之中,所以当你反观自身,看到自己竭尽全力、充分践行天理之时,自然会快乐无比。
对此,朱子解释曰:“此言理之本然也。
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其当然之理,无一不具于性分之也。
诚,实也。
言反诸身,而所备之理,皆如恶恶臭、好好色之实然,则其行之不待勉强而无不利矣。
其为乐,孰大于是?”另外,在《大学·章句》右传之六章中有“所为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朱子又解释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
……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徇外而为人也。
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核发而己独知之者。
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北溪陈氏(名淳)对《大学·章句》诚意章作小注:“人之好善恶恶,亦须表里如此,自求快足,方是诚意。
”由以上分析可见,诚是指真实无妄境地,是天道;诚实是指向往并实践天道的诚心,是人道。
为了践行“诚”就要有正确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敬”,即只有通过“敬”才能达到“诚”。
(摘自赵骏河《儒学的诚、敬、信与现代社会》)思考感悟一、孔子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而孟子强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你如何理解这二人说法?二、孟子认为如何才能作到“诚信”,试结合相关章节阐述一下。
耻之于人大矣匡章①曰:“陈仲子②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③,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井上有李,螬④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⑤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
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⑥之所筑与?抑亦盗跖⑦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路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屡,妻辟垆⑧,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⑨禄万钟。
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於陵。
①[匡章]齐国名将,其言行见于《战国策•齐策、燕策》和《吕氏春秋•不屈、爱类》。
②[陈仲子] 齐国人,世称陈仲、田仲,又称於陵仲子。
《淮南子·氾论训》说他“不入洿(同污)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
③[於陵]齐国地名,在今山东邹平县境。
④ [螬(cáo)] 即蛴螬,俗称“地蚕”、“大蚕”,是金龟子的幼虫。
⑤[将]拿、取。
⑥[伯夷]这里以伯夷代表廉洁的人。
⑦[盗跖(zhí)]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领袖,姓展,名跖,因住在鲁国柳下,故又称柳下跖;“盗”是对他的诬称。
这里以盗跖代表恶人。
⑧[辟垆(lú)]绩麻搓麻。
绩麻为辟,搓麻为垆。
⑨[盖(gě)]齐国地名,是陈戴的食邑。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①:‘恶用是鶂鶂②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
其兄自外至,曰:‘是鶂鶂之肉也!’出而哇③之。
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
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孟子曰:“源泉混混④,不舍昼夜,盈科⑤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⑥。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⑦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⑧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章句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⑨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⑩良人之所之也。
”蚤11起,施12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13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14①[频顣(cù)]即颦蹙,不愉快的样子。
②[鶂鶂(yì)]鹅叫声。
③[哇]吐。
④[混混]通“滚滚”,水势盛大的样子。
⑤[科]坎。
⑥[是之取尔]“取是尔”的倒装句,“取这个罢了”。
⑦[浍(kuài])]田间大沟渠。
⑧[声闻]名声、名誉。
⑨[良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⑩[瞷(jiàn)]暗中察看,窥视。
11[蚤]同“早”。
12[施(yǐ)]斜。
这里指斜行,斜从跟随,以免被丈夫发现。
13[国中]城中。
14[墦间]坟墓间。
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①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②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孟子·离娄章句下》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治则进,乱则退。
横政③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
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
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④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万章章句上》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⑤,无耻矣。
”——《孟子·尽心章句上》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⑥之巧者,无所用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