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际关系学复习资料(历年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0、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11、文献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图象资料、有声资料(录音带等)、电子资料、实物资料12、人际关系评估法包括: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13、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14、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1)作为个体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物质或精神的交往2)人与人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会发生、发展和形成某种关系3)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总是维系着某种心理联系2、为什么说利益是人际关系的实质?1)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利益的驱使2)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a、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基础b、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c、利益是法律关系的基础d、利益是道德关系的基础3)利益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3、人际关系有哪些特征?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情感性、复杂性、变动性、网际关系新特点4、怎样理解人际关系客观性的特点?1)人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2)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3)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5、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社会性的特点?1)际关系的社会性体现在人们是赖以生存的劳动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2)人际关系的社会性还体现在人们是运用在劳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行交往的3)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在现代社会体现得更明显、更强化6、人际关系对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1)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3)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4)人际关系的类型5)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6)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7)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技法8)完善主体,影响客体的技法,协调人际关系的技法9)人际关系的研究方法和评估方法7、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目的是什么?1)理论方面a、建立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完善的学科体系b、为人们的人际交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人际关系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d、有助于从理论上划清人际关系与庸俗关系的界线2)实践方面a、协调、优化人际关系b、预防、消除人际障碍c、建立、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d、培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8、研究人际关系学的原则有哪些?系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统一性原则9、研究人际关系学的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社会测量法、统计法、人际关系评估法、10、观察法有哪些要求?1)必须在被调查对象处在自然状态中进行,否则便失去了真实性2)观察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盲目的3)对观察的内容必须有详细的记录4)观察必须防止主观片面5)观察的结果应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11、人际关系评估包括哪些内容?1)社会测量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2)参照测量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3)人物推定法4)自然观察评估法5)心理测评法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一、名词解释1、角色:特指某一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一定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模式。
自考人际关系学章节核心考点
自考人际关系学章节核心考点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二、选择题1、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2、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本身具有社会性3、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4、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5、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6、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交往,社会环境的形成因素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7、网际关系具有许多新特点: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0、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11、文献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图象资料、有声资料(录音带等)、电子资料、实物资料12、人际关系评估法包括: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13、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14、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展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开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开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展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展统计分析的方法二、选择题1、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根本的维度2、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本身具有社会性3、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4、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表达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开展变化的5、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别离性情感6、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交往,社会环境的形成因素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7、网际关系具有许多新特点: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开展规律10、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11、文献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图象资料、有声资料〔录音带等〕、电子资料、实物资料12、人际关系评估法包括: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13、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14、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展了补充和开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展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开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45)
.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 )A.冷漠阶段B.疏远阶段C.终止阶段D.分离阶段2.提出公平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弗罗姆C.亚当斯D.费斯汀格3.决策后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在两个备择物之间作一个选择,决策之后便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决策者试图________两个项目之间评价的差距。
( )A.缩小B.平衡C.扩大D.忽略4.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是正直的+3分,友好的+2分,有忍耐力的+1分,而对他的印象总分是+2分,那么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 )A.累加模式B.平均模式C.累计模式D.加权平均模式5.小徐这次考试成绩不好,他的朋友安慰他说:“没关系,主要是这次考试太难了。
”这种归因是把失败归因为( )A.运气B.能力C.努力D.任务难度6.习得无助现象的归因与________有着密切关系。
( )A.可以控制的结果B.不可能控制的结果C.问题的原因D.问题本身7.由某种行为的诱发而产生一系列行为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为( )A.行为稳定性B.连锁反应C.行为链D.行为习惯8.个体之间的感染行为中主要传递的是( )A.思想B.动作C.意志D.情绪9.一个喝醉酒的人,摔倒在路边无法爬起,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意帮助他,以下原因哪种是最有可能的?( )A.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B.旁观者对他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C.我们比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
D.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10.想吃肉又怕发胖所引起的冲突,属于________型冲突。
( )A.接近—接近B.接近—回避C.回避—回避D.双重接近—回避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个人情感B. 社会互动C. 个人成就D. 社会地位答案:B2. 在人际关系中,哪种行为最有助于建立信任?A. 隐藏个人想法B. 频繁改变立场C. 诚实交流D. 避免冲突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沟通的要素?A. 清晰表达B. 倾听理解C. 单向交流D. 适当的反馈答案:C4.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披露”指的是什么?A. 透露个人信息B. 公开他人秘密C. 隐藏个人意图D. 只谈论公共话题答案:A5. 根据人际关系学,以下哪种方式不利于解决冲突?A. 妥协B. 强制C. 合作D. 回避答案:B6. 在团队中,哪种角色最能促进团队合作?A. 批评者B. 协调者C. 独行侠D. 旁观者答案:B7. 人际关系中的“同理心”意味着什么?A. 理解他人情感B. 忽视他人感受C. 只关注自己D. 强制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A. 尊重他人B. 频繁打断他人C. 积极倾听D. 适当赞美答案:B9. 在人际关系中,“边界”指的是什么?A. 个人空间B. 社交礼仪C. 个人财产D. 社交网络答案:A10. 哪种类型的沟通最可能导致误解?A. 书面沟通B. 口头沟通C. 非语言沟通D. 电子沟通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人际关系中的“自我实现预言”是什么,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答案: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预期,会影响后者的行为,从而使前者的预期成为现实。
例如,如果一个老师预期某个学生表现不佳,并因此给予较少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可能会因此失去信心,导致成绩下降,从而验证了老师的预期。
2. 描述一下在人际关系中,如何通过“积极倾听”来增强沟通效果。
答案:积极倾听是指在沟通过程中,倾听者全神贯注地理解对方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这包括不打断对方讲话,通过点头或微笑等非语言信号表示理解,以及通过重述或总结对方的话来确认自己的理解。
人际关系学复习资料
0910人际关系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政治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P1312.网际关系:是以网络和数字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的人一机一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
P133、宗法关系: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按家族血统远近区分亲疏贵贱的等级关系。
P684、消费关系:是人们在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相互结成的一种关系。
P1305、夫妻关系:是指男女两性依照法律规定结合为夫妻,建立家庭的关系。
P1396、代际关系:是指上下辈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泛指青年人与老年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P1407、地缘关系:是依据人们的出生地或共同生活居住地域而结成的关系。
P1418、自我概念:是指自己如何看待和感受自己,它是由人们关于自己本质的一切信念和态度构成的,包括人们关于自己力量强弱的设想、成长的可能性,以及关于自己行为和体验的习惯方式的明确措施等。
P1709、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P24210、自我挫伤:是指由个人的主观心理活动所造成的对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损害。
P25411、自我介绍:是指在没有中介人、无需中介人或者虽有中介人参与但仍有必要加以补充的情况下,自己向交际对方就自身情况所做的简单说明。
P25512、自我修养:指一个人按照时代和社会的要求,通过学习、磨砺、陶治性情、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P24713、交际礼仪修养: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通过对交际礼仪规范的学习、训练,达到一定的交往礼仪要求和水平。
P24814、人际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或者说是在个体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P23715、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人际关系复习资料
⼈际关系复习资料⼈际关系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际关系:⼈际关系是指⼈与⼈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理关系。
第⼀,作为个体的⼈,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进⾏物质或精神的交往;第⼆,⼈与⼈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会发⽣、发展和形成某种关系。
第三,⼈与⼈之间在交往中总是维系着某种⼼理联系。
2、⼈际关系学:⼈际关系学研究的主要是⼈与⼈之间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际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际关系的效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所进⾏的⼀切活动,⽆不受其⼼理的、社会的制约。
社会学研究的直接对象是⼈,是⼈与⼈之间的社会关系,⽽⼈际关系是研究⼈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理活动规律。
⼈际关系学还要研究⾏为科学。
⾏为科学是研究⼈和⼈的⾏为的系统科学。
在特定的环境中,⾏为科学对⼈的⾏为特征和规律,⾏为发⽣的原因、影响和效率的种种社会⼼理因素,⼈的积极性调动,⼈际交往的调节等,都应当予以研究、分析和说明。
因此,⼈际关系学也应当从⾏为科学中汲取营养,以充实和完备⾃⼰的学科体系。
(⼆)⼈际关系的效能要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际关系,就必须加⼤发挥⼈际关系的⼒度。
1.树⽴群体⼈际关系形象2.确⽴内部良好⼈际关系3.建⽴群体良好⼈际关系3、⾎缘关系:⾎缘关系⼀般指以⾎缘为纽带⽽结成的关系。
我们这⾥所⽤的⾎缘关系⼀词,涵义要⼴泛⼀些,是⾎缘加姻缘关系。
(⼀)⼈际⾸要关系(⼆)⾎缘关系特点(三)夫妻关系(四)代际关系4、地缘关系:地缘关系是以共同的居住地域为基础的⼈际关系,也就是就是以地缘为纽带⽽结成的⼈与⼈之间的关系。
(⼀)邻⾥关系邻⾥关系是⼀种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包括⽂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
(⼆)⽼乡关系从地缘⼈脉来看,因居住地域形成的⼈脉关系,最典型的就是“两眼泪汪汪”的⽼乡关系。
⽼乡关系因所处地域的⼤⼩⽽不同,出了乡同乡的是⽼乡,出了县同县的是⽼乡,出了省同省的是⽼乡,出了国全中国的⼈都是⽼乡。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自考人际关系学真题课程代码:0329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关系的实质是〔B 〕A.血缘关系B.利益关系C.亲缘关系 D.地缘关系2.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 C )A.角色冲突B.角色期望C.角色扮演 D.角色完成3.1964年出版的关于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著作《人们玩弄的游戏》的作者是( D )A.霍曼斯B.戈夫曼C.马斯洛 D.伯恩内4.人们通常使用“共同言语〞来说明是否存在建立人际关系的根底,足以说明的是( B )A.知识层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B.思想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C.精神产品的生产方法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修养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影响5.人际关系的建立在时间上需要经历的高级阶段或最高层次是指( A )A.依附阶段B.吸引阶段C.融合阶段 D.注意阶段6.人际交往最主要的手段是〔A 〕A.言语手段B.物质手段C.经济手段D.法律手段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人际交往条件的是( B )A.交往的时间和空间B.交往频率C.交往动机 D.交往距离8.人际交往中的血缘关系不包含...〔D 〕A.兄弟关系B.夫妻关系C.代际关系D.业缘关系9.应酬型人际交往多指一般性的交往关系,其功利性( A )A.较弱B.较强C.适度 D.因人而宜10.影响人际关系的外在因素不包含...〔B 〕A.自然环境因素和空间距离因素B.心理动力、心理特征、心理现象、心理障碍等因素C.习俗礼仪因素和道德标准的因素D.价值观念因素和法律法规因素11.提出三维人际关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A.P·贝尔斯B.莫雷诺C.赫茨伯格 D.舒兹12.正确的公平观不包含...〔D 〕A.公平是有条件的B.公平具有时代性C.公平具有文化性 D.公平是绝对的13.相容原则是指( )A.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态度表情及行为等程度恰当B.交往双方相互体谅,替对方着想C.交往中宽容待人,忍耐性强,对人宽宏大量D.交往双方相互了解,相互换位思考14.美国心理学专家爱德华·蒂·霍尔在其撰写的《无声的空间》一书中认为,个人空间的地域距离范围是( C ) A.0~46cmB.46~122cmC.122~610cm D.610cm以上15.在非言语沟通中,咳嗽属于( )A.辅助言语符号系统B.光学——动力符号系统C.空间和时间符号系统 D.视线接触符号系统16.俗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适度的自我暴露技法中指的是( B )A.透明的窗格,也叫公开自我 B.不透明的窗格,也叫茫然的自我C.隐敝的窗格,也叫隐敝着的自我 D.未知的窗格,也叫未知自我17.在西汉时期,韩信在街上受恶少胯下之辱,愤慨的热血一下子涌遍周身,可他咽下了这口气,从恶少胯下钻了过去。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四、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3、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参与活动法。
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3、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5、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
真题版2022年10月自学考试03291《人际关系学》历年真题
全国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3291答案请百度搜索自考一点通论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l分。
共20分)1.“人际关系学说〞创立的标志性著作是【】A.?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 B.?德意志意识形态?C.?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D.?人们玩弄的游戏?2.起源于“格式塔理论〞的人际关系理论是【】A.互相作用分析理论 B.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C.人际交换理论 D.戏剧交往理论3.不属于“封建社会宗法关系特点〞的是【】A.以女性依附男性为核心 B.以等级差异为准那么C.以土地占有为标准 D.以血缘关系为根底4.“人要脸、树要皮〞,表达了人际交往中的【】A.利益因素 B.心理因素 C.尊严因素 D.情感因素5.在人类社会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关系是【】A.心理关系 B.竞争关系 C.人际关系 D.血缘关系6.在时间上,人际关系的建立不需要经历的阶段是【】A.疏远阶段 B.依附阶段 C.注意阶段 D.交融阶段7.作为“影响人际关系内在因素〞而存在的“社会因素〞指的是【】A.自然环境、空间间隔和风俗礼仪 B.社会地位、职业类别和知识层次C.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法律法规 D.社会制度、社会群体和意识形态8.“在个人自然素质的根底上,受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稳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被称为【】A.态度 B.动机 C.兴趣 D.个性9.“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假设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按照组织行为学家史布兰格的价值观分类应属于【】A.政治性价值观 B.理性价值观 C.美的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10.“嫉妒者与被嫉妒者之间一般都是年龄、性别、学历一样或相似;身份、地位、级别相当或条件、才能相似〞这说明嫉妒心理具有【】A.对等性特点 B.指向性特点 C.普遍性特点 D.潜隐性特点11.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假如用交际学家约瑟夫·鲁夫特和哈林顿·英翰姆的“四窗格理论〞来衡量可把其归为【】A.透明的窗格 B.隐蔽的窗格 C.不透明的窗格 D.未知的窗格12.“从被批评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促使其产生内疚感,从而愉快地承受批评〞,此情形被称为【】A.点化式批评方式 B.交换式批评方式 C.委婉式批评方式 D.比较式批评方式13.以下观点错误的选项是【】A.法律的作用侧重惩罚 B.法律关系有文字规定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律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唯一根据14.在穆斯林国家不能用左手递东西给别人,表达出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A.风俗礼仪 B.空间间隔 C.价值观念 D.道德标准15.“假如与某人交往可以得到较多酬赏,那么就越愿意与之交往,相反,那么会终止交往〞其属于“人际交换理论根本原那么〞中的【】A.成功原那么 B.刺激原那么 C.价值原那么 D.理性原那么16.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发现某人具有待人谦虚的品质时,便由此推及其对人诚恳、友善、乐于助人等一系列优秀品质;而当我们发现某人懒惰时,便由此推及其为人刻薄、自私、冷漠等一系列不良品质〞,这些推及出来的结论并不是我们通过认知理解到的,而是凭着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的结果。
2023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问答题】态度适度2.【问答题】简述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3.【单选题】人际交换理论把人际交往看作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用以解释人际吸引行为的产生和持续。
该理论主要采用了经济交易理论和()。
A.人本心理学原理B.相互作用分析理论C.强化心理学原理D.格式塔心理学原理4.【问答题】简述亲密型人际关系表现出的特点。
5.【问答题】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应用一个简单的情境系统来证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衡。
这个简单的情境系统包括三个要素:主体、交往对象(他人)、交往双方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由这三个要素可以构成三种关系:主体对交往对象的评价关系;主体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评价关系;交往对象对该客观事物的评价关系。
假设主体是一个男青年,交往对象是他的女朋友,客观事物是购买羽绒服。
请用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分析上述情境。
6.【单选题】对“宗教信仰自由”正确的理解是()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B.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C.到各种场所宣传宗教教义符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宗教信仰自由也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7.【问答题】名词解释:对抗关系8.【单选题】由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归属于()。
A.血缘关系B.学缘关系C.业缘关系D.趣缘关系9.【单选题】人们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A.道德规范B.政治规范C.法律规范D.经济规范10.【单选题】体现人际交往最基本动机的原则是()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礼貌原则D.互利原则11.【问答题】单线式交往12.【问答题】简要评述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
13.【问答题】试述人际认知的含意及其心理效应。
14.【单选题】提出“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这一观点的是()。
A.梅奥B.马斯洛C.马克思D.赫茨伯格15.【单选题】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有这样一种需要:既包括渴望自由与独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感到自信与自豪的需要,又包括对权利、地位荣誉的向往和追求。
10月全国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329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原则,即方法论原则是( )A.系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统一性原则B.平等原则,诚信原则,礼貌原则,互利原则C.人道原则,择善原则,适度原则,相容原则D.积极原则,理解原则,自律原则,实践原则2.“在一个人采取的所有行为中,如果某一个行为经常获得奖励,则该行为越可能重复出现”这一观点属于霍曼斯人际交往六个基本原则中的( )A.价值原则B.成功原则C.满足原则D.理性原则3.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舒兹B.赫伯特C.米德D.马斯洛4.虞晓骏先生在《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一文中列举的网际关系的四个特征是( )A.相互接触性,相互近似性,相互补充性,相互悦纳性B.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复杂性C.情感性,变动性,依附性,等级性D.多维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5.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反映的是人际关系正向功能中的( )A.相互学习,促进个体社会化B.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1C.交流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D.净化心灵,优化社会环境6.有声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属于人际关系显性要素中的( )A.交往手段B.交往环境C.交往目的D.交往内容7.在1977年出版的《语言与交际》一书中将体态语言划分为动态无声、静态无声两类的学者是( )A.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o)B.美国社会学家乔治·C·霍曼斯C.美国著名学者卡克·W·贝克(Beck)D.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8.将人际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趣缘关系的依据是( )A.按人际关系的内容B.按人际关系联结的内在纽带C.按人际关系不同特征D.按人际关系不同程度9.在经济关系所包含的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消费关系B.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生产关系10.“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在组织行为学家史布兰格的价值观分类中属于( )A.理性价值观B.美的价值观C.政治性价值观D.社会性价值观11.影响人际关系的生理因素不包括...( )A.年龄因素B.性别因素C.仪表风度D.理想信念12.上海市黄浦区委、区政府为了做到执政为民,在信访工作中创建了“黄浦区市民接待服务中心”,这种作法在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中可以归结为( )A.相容原则B.适度原则C.择善原则D.积极原则13.在美国,父子上下两代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甚至祖孙之间也可以直呼姓名,表示平等、友好、亲密。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真题课程代码:0329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全部真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局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 A 〕5-142A.业缘关系B.亲缘关系C.地缘关系D.血缘关系2.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D 〕1-7A.血缘关系B.亲缘关系C.地缘关系D.利益关系3.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C 〕1-8A.人际关系的历史性B.人际关系的客观性C.人际关系的社会性D.人际关系的感情性4.原本和谐的夫妻关系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由和谐→矛盾→分居→离异的变化。
这种情形属于〔B 〕1-12A.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特点的表现B.人际关系的变动性特点的表现C.人际关系的感情性特点的表现D.网际关系的新特点的表现5.以下既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又是评估人际关系的方法是〔 A 〕1-27A.社会测量法B.社会调查法C.人物推定法D.统计法6.所谓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在以下研究方法中实际上也属于一种观察法的是〔 B 〕1-26A.文献法B.实验法C.参照测量法D.社会调查法7.提出“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这一观点的是〔 C 〕2-32A.梅奥B.马斯洛C.马克思D.赫茨伯格8.马克思的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的观点出自〔 B 〕2-34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德意志意识形态》C.《(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9.马斯洛的“七种需要理论〞出自于〔 D 〕2-41A.《科学心理学》B.《存在心理学探究》C.《人性能到达的境地》D.《动机与个性》1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被称为“制造性的需要〞指的是〔 C 〕2-41A.认识与理解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完成的需要D.追求完美的需要11.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B 〕2-53A.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乔治B.加拿大的精神病医生伯恩内博士C.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D.美国学者雅各布·莫雷诺12.以下属于人际关系形成的先决条件是〔 D 〕3-74A.相互接触B.相互补充C.相互悦纳D.人的生产13.人际交换理论把人际交往看作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用以解释人际吸引行为的产生和延续。
人际关系学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科目人际关系学名词解释题目录1.1人际关系1.2人际关系学 1.3系统性原则 1.4文献法 1.5观察法1.6实验法 1.7社会调查法1.8社会测量法1.9统计法 1.10第一手文献 1.11第二手文献2.1人际交往 2.2人群关系理论2.3安全的需要2.4尊重的需要 2.5角色扮演 2.6角色期望2.7角色实现2.8戏剧交往理论2.9剧班 2.10人际交换理论 3.1宗法关系3.2先决条件 3.3具体条件3.4悦纳 3.5时间条件3.6冷淡 3.7网际关系 4.1人际关系的结构4.2交往主体 4.3交往对象4.4交往手段4.5语言手段4.6交往情境4.7单线式交往4.8多线式交往4.9人际关系的功能4.10社会化4.11自我意识 4.12整体效应4.13互补 5.1经济关系5.2生产关系5.3交换关系 5.4消费关系 5.5政治关系 5.6道德关系5.7社会公德5.8职业道德 5.9法律关系5.10宗教关系5.11血缘关系5.12夫妻关系5.13代际关系5.14地缘关系5.15业缘关系5.16趣缘关系 5.17非对抗关系 5.18平等型关系5.19对立型关系5.20主从型关系5.21合作型关系 5.22竞争型关系5.23主从一竞争型5.24亲密型关系5.25冲突型关系 6.1人际关系的内在因素6.2生理需要6.3健康6.4需要 6.5动机 6.6兴趣6.7理想 6.8信念6.9价值观6.10能力6.11性格6.12自我概念6.13社会地位6.14职业类别6.15知识层次 6.16交往的频率6.17道德 6.18法律 6.19社会制度 6.20群体6.21群体规范6.22群体压力7.1原则7.2平等原则7.3诚信原则7.4礼貌原则7.5互利原则7.6人道原则7.7择善原则7.8适度原则7.9态度适度7.10表情适度7.11相容原则7.12积极原则7.13理解原则7.14换位思考7.15自律原则8.1羞怯心理8.2自卑心理8.3嫉妒心理8.4自私心理8.5猜疑心理8.6孤僻心理8.7报复心理8.8辅助语言符号系统8.9空间和时间符号系统8.10人际认知8.11首因效应8.12近因效应8.13晕轮效应8.14刻板印象8.15归因8.16交往互动8.17自我意识8.18人格8.19自我修养9.1自我挫伤9.2抱负水平9.3自我介绍9.4驱惧9.5制怒9.6体态语9.7说服10.1同学关系10.2班集体10.3亲属10.4朋友11.1代际关系11.2代沟11.3竞争11.4涉外名词解释题答案1.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人际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一、名词解释1、角色:特指某一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一定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模式。
2、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3、角色期望:是指社会、团体或他人对角色扮演者行为的期待或要求,是个人行为的动机4、剧班:是指两个以上的表演者共同组成的表演单位。
5、角色外沟通:特指私下交往和表演二、选择题1、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他致力于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
2、人际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的交往,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
3、交往本身要受每个人的不同志向、性格、爱好等因素的影响,但同时又受社会生产的制约。
4、人际关系理论也称为人际关系学说。
5、美国学者梅奥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
1927年应邀参加霍桑实验。
6、霍桑是美国芝加哥的一座工厂。
7、马斯洛学说的理论基石是他的动机理论。
他认为人的动机原动力是人的基本需要,这些需要属于人的本性。
8、儿童时代的经验可能形成三种个体行为的控制类型,即拒绝型、独裁型、民主型。
9、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10、戈夫曼所说的不协调角色有五种:告密者、表演者的同谋、职业侦探、中介人、雇员或仆人。
11、人际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霍曼斯。
12、人的三种不同心态:每个人身上都好象保留着儿童时代的特征、每个人身上又都好象存在着自己父母的特征、一个正常人具有的客观冷静理智的心态。
13、伯恩内的《人们玩弄的游戏》中明确了相互作用的概念。
14、在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中父母、成人、儿童都是特指个性的心理状态。
15、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起源于格式塔理论。
16、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
三、简答题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际交往是社会交往——人际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关系学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2.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3.地缘关系是依据人们的出生地或共同生活居住地域而结成的关系。
4.换位思考答:就是站在对方的地位或立场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间题,就是以心换心,将心比心。
5.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进行各项集体活动的基本单位,又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层单位,也是学生思想情感结合得最密切,相互影响最大的群体。
6.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7.人际沟通需要是指个体参与群体的需要,是人们关于形成和保持满意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8.代际关系代际关系是指一定社会中的一定年龄层的一代人同其年龄层的一代人之间的关系。
9.择善而交是强调在人际交往中与何人交往要慎重,要有所选择、坚持择善而去恶的价值取向。
10.亲戚因婚姻关系形成的亲属我们称为亲戚,亲属包括亲戚,但亲戚不等于亲属。
11.制怒是克制怒气,通俗地说,是指避免或消除自我在人际交往中上火发脾气的现象。
12.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指人们在第一次交往中对他人形成的印象最深刻,难以改变,往往影响和左右以后的交往。
13.交往手段是交往主体为实现自己的交往目的,将自己的活动施加于交往对象而采取的方式或方法。
14.角色冲突是指不同角色行为以及不同角色期望之间的矛盾。
15.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16.人际关系的结构是指构成人际关系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在现实中,构成或影响人际关系的要素又可以区分为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
17.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工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18.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或者说兴趣是人的个体倾向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19.适度原则:指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态度、表愉及行为等程度适当,把握分寸,恰到好处的原则。
20.同学关系:是指同一个学校学习的学生之间的关系。
包括同校,同年级或同班的学生之间关系。
21.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
广义的是指青年一代和老年一代,狭义的是指父母与子女两代。
22.朋友:指彼此有交情的人。
23.不透明窗格:也可叫茫然区或茫然的自我。
这个窗格或区域代表的是关于自我的人知、自不知的信息。
24.宗法关系: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按家族血统远近区分亲疏贵贱的等级关系。
25.角色绝望:是指社会、团体或他人对角色扮演者行为的期待或要求,是个人行为的动机。
竞争:竞争就是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人争胜。
兄弟姐妹关系:兄弟姐妹关系是由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亲密关系。
隐蔽的窗格:隐蔽的窗格,也可叫隐蔽的区域或隐蔽着的自我。
这个窗格或区域代表的是有关自我的自知、人不知的信息。
先决条件:先决条件是指对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普遍促进作用的决定性条件。
剧班:剧班是指两个以上的表演者共同组成的表演单位。
超个体行为:超个体行为是指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希望与人建立密切情感联系,但这种行为则是担心不能引起他人真正好感、喜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亲属:亲属是指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群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人际关系的交流情感、有益身心健康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消除孤独,交流情感;②减轻痛苦,增加快乐;(2分〕③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2.什么是冲突型人际关系?如何应对冲突型人际关系?答:冲突型人际关系是指矛盾表面化、公开化,已发生激烈吵闹争斗,不能维持正常联系的关系。
面对冲突关系的双方,需要用强制的手段加以制止,力劝双方冷静、克制,有的要靠调解组织调解,有的要靠法律手段制裁,有的要靠诉讼仲裁解决。
3.简述年龄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答:①不同年龄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不同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人际交往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②一个人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随着年龄的变化,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发生变化,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在变化。
4.适度原则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①语言表达适度;②举止适度;③态度适度;④表情适度。
(I分)5.简述自我介绍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①争取主动;②克服羞怯;③保持镇定;④注意繁简;⑤把握分寸。
6.为什么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激发人的潜能?答:人际交往之所以会激发个体的潜在能力,是因为其中存在着相互激励的因素,包括:①群体压力;②人际比较;③参与竞争。
7.简述维持型人际关系的特点。
答:①双方互不认同;②双方互不谅解;③双方关系没有激化;④双方关系的不稳定性。
8.简述社会制度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答:(1)不同社会制度对人际关系具有不同的影响。
(2)不同社会制度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共同表现:①影响人际关系的性质和类型;②影响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③影响人际交往的范围;④影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9.为什么说平等是现实的?答:平等是现实的主要是指:①平等具有时代性;②平等具有地域性;③平等具有文化性;④平等是发展变化的。
10.简要回答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
答:自我修养包括:①思想道德修养;②文化知识修养;③艺术修养;④合理修养;⑤交际札仪修养;⑥行为习惯修养。
11.如何正确对待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关系?答:①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正常的人际交往;②要正确区分男女生之间的友情和爱情;③男女生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12.简述自我认识的主要内容。
答:①自我的观察;②自我的思想;③自我的感受;④自我的意图;⑤自我的行动。
13.简述美国心理学家分析羞怯心理产生的原因。
答:第一是天性;第二是受挫经历;第三是文化因素;第四是社会因素。
14.如何理解表情适度?答:(1)表情适度是指在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面部变化上要适度。
(2)应注意的问题:①人际交往中最好的表情是微笑。
②眼神是心灵的窗口,也是面部表情的核心。
对眼神把握一定要有分寸、要适度。
(1分〕15.用图表陈述舒兹(W·C·Schutz)的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基本人际需要满足方式主动被动包容的需要主动与他人交往期待被人接纳控制的需要支配别人期待别人引导情感的需要对别人表示亲密期待别人对自己亲密16.简述角色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①角色扮演;②角色期望;③角色冲突;④角色实现。
17.简述建立合作型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
答:①双方的总目标是一致的;②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③双方都富有诚意;④双方能互相配合;⑤双方能互相理解,共同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⑥合作结果最终能达到互惠互利。
18.群体的特点是什么?答:①同属一群体的各成员,在心理上意识到对方,具有相互认知与同属一群人的感受;②同属一群体的各成员,在行为上相互依赖、交互作用、彼此影响.并具有互补性;③同属一群体的各成员,在目标上是共同的;④同属一群体的各成员,共同遵守该群体的行为规范和规则。
19.简述嫉妒心理的特点。
答:①普遍性;②指向性;③对等性;④潜隐性;⑤变异性;⑥社会危害性。
20.与同事相处中,如何做到与人坦诚相处?答:①要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②不阳奉阴违,不搞两面派;③不溜须拍马,阿谈奉承。
21.简述人际关系的实质。
答:人际关系的实质是利益。
(2分)①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利益的驱使。
②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1分)③利益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22.简述交往的过程。
答:①交往过程是指交往起点到交往结果之间的发展过程。
②单线式交往,指交往目的、交往对象、交往结果单一的交往。
③多线式交往,分为放射式交往和凝聚式交往两种。
23.简述人群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
答:①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问题;②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③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及人际关系问题;④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
24.什么是自我概念?它由哪三个部分构成?答:①自我概念是指自己如何看待和感受自己,它是由人们关于自己的本质的一切信念和态度构成的。
②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的。
25.简述混合型人际关系的四种情况。
答:混合型人际关系的四种不同情况是:①合作中含有竞争;②竞争中含有合作;③应酬调节合作与竞争;④合作、竞争、应酬交叉混合,主次轮换。
26.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要素有哪些?答:①利益因素:这里所说的利益泛指金钱、财产、权利、声誉、信息、知识、时间、空间、感情、友谊等,在特定的情况下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利益。
②情感因素: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类的对于周围各种物体和现象的一种内在感受;是人们对于环境和条件,对于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于他人行为的一种情感体验。
③尊严因素: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有一个区别于动物的最原始的自我意识,尊严或者说“自尊”和“受尊”是人的本性,是一种精神需要。
27.按钮带划分可将人际关系划分为哪几种类型?答:①血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业缘关系④趣缘关系28.如何优化自我概念?答:①具有改变自我概念的需求②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③制定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④有改变自我概念的正确方法29.相容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答:①相容就是谦让,就是宽宏大量②相容就是豁达,就是容人之短③相容就是宽容,就是宽以待人④相容就是抑制,就是自我调整⑤相容不是懦弱,而是自信⑥相容是转换器30.说服他人的技法有哪些?答:①选择最佳的说服地点②抓住说服的最佳时机③把我对象特点④善于运用事实⑤运用“苏格拉底法”⑥避免直接冲突,善于心理换位31.简述法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答:法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与其自身状况有很紧密的联系。
最突出的有两点:①是法律本身是否健全,即是否有法可依,这是法律的制定状况②是法律能否落实,这是法律的实施状况。
凡是法律健全并能认真实施的地方和时期,就往往能促使人际关系健康而正常的发展;凡是法律不健全、无法可依,实施不力,有法不依的地方和时期,人际关系往往会出现不正常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也存在有法不依的情况,他们都会带来人际关系的不正常或人际关系的恶化。
32.简述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确立夫妻关系的原则答:①婚姻自由②一夫一妻制③男女平等④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⑤计划生育⑥夫妻之间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33.为什么说人际交往的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答: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通过相互影响,可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
这主要表现为①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个性: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群体之中,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