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公开课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与反思(公开课教案)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与反思(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措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成功原因。
(2)学会对比分析,从课文中提炼出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关键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成功原因。
2. 教学难点:(1)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历史背景。
(2)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对比分析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历史背景。
(2)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西门豹能够治理好邺地?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与同桌交流学习。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成功原因。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关键措施。
4. 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对比分析方法。
(2)学生举例说明对比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小短文。
2. 拓展作业:(1)学生课下搜集其他历史人物的治理事迹,进行对比分析。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排一个关于西门豹治理邺地的历史剧。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

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路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歌颂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教学目标】1.认识“豹、芜、娶”等12个生字,会写“豹、魏、派”等13个生字,理解“田地荒芜、担心吊胆、磕头求饶”等词语。
2.通过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3.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门豹是如何破除迷信的?通过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办法的巧妙。
难点:根据提醒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6课《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地方官,姓西门,名豹。
豹是本课的一个生字,看这是它古代的样子,左边部念豸,古书上说它的意思是张着大口的猛兽,右边的勺是形容猛兽的爪子,豹字的撇画较多写的时候应注意长短的不同。
(板书豹)好,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单学生对人物介绍已有了解,所以直接导入课题。
教搜豹的字意及写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字的演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来看看这些词语会读吗?(1)两字词语。
排火车领读,全班跟读。
(2)两个字的会读了,再来看这两个四字词语会读吗?(出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2.通过预习单的调研,找出存疑的词语。
(灌溉)(1)借助图片理解词义(2)教写灌溉在写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3)生字归类本课还有两个跟水有关的生字,将这四个字在本子上各写一个【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单调研生字词读音上难度不大,就做简单的处理。
重点放在难理解的字词上,这样做到难易区分,字词板块的学习层次就分明了。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条理。
1.生字词咱们都解决了,谁能来说说西门豹治邺是什么意思?2.请同学们快快读课文,看看西门豹为了治理邺县这个地方他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最后又做了什么?这三部分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3.把三部分内容连起来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来说一说。
《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

《26 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26 西门豹治邺【课前解析】关注内容:本文根据汉代史学家褚少孙补写的《史记·滑稽列传》中的相关章节改写,讲述了战国时期政治家西门豹办理邺地时,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故事。
关注结构:全文结构清晰,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三个情节环环相扣,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表现了西门豹的智慧,巫婆、官绅的奸诈。
关注西门豹的办法:1.将计就计,救下姑娘。
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假戏真做,震慑帮凶。
4.用有力的事实,破除迷信。
【教学目标】1. 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生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
(重点)2. 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练习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3.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生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
默读课文,能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能借助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开门见山,展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6 西门豹治邺)2.过渡:我们知道题目的意思是西门豹治理邺这个地方。
那么西门豹到底是谁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教师出示西门豹资料。
3.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你能简单地说一说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吗?学生交流初步阅读的印象。
教师相机总结。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学习生字词。
重点指导“豹、派、娶、饶、灌、溉"。
3.回顾课文,想一想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学生交流,相互补充。
4.课后第一题对怎样概括第三件事做了示范。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26 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26 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26 西门豹治邺》是一篇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地的课文,通过讲述西门豹治理邺地的事迹,让学生了解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
但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能够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地的事迹,体会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阅读。
2.对西门豹治理邺地事迹的理解和体会。
3.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提问、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相关的生僻字词的解释。
2.西门豹治理邺地的相关背景资料。
3.教学多媒体课件和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6 西门豹治邺》。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并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操练(15分钟)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西门豹为什么能够治理好邺地?他是如何治理的?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老师对学生的复述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讨论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法和精神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老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6.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西门豹的聪明才智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四年级26课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份

四年级26课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5)份四年级26课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3、领悟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和抓住人物言行来重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渗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领悟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
教学难点: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
备注:第1课时主要内容1、收集资料(课文历史背景、身边的迷信活动)2、学生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3、理清课文层次,感知大意4、结合课前预*提示和课后问题,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记号,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质疑,整体感知1、教师板书:西门豹治邺,(再次提醒学生注意豹的写法)导入: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了好几遍,用心读了就一定有收获。
“邺”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为什么会这样?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3、引导学生抓关键句子:“这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结合上下文相机理解两个“闹”的不同意思。
4、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你认为治理邺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西门豹是怎样来理治“邺”这个地方?二、分角色朗读,自主探究1、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注意引导学生进入人物角色,读出感情。
人物说话时,课文都没有写他们的神态,请你想一想,该怎样读?为什么?2、请同学们自己默默地读1-9自然段,静静地想一想西门豹问的这四个问题及背后的意图。
3、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弄__相三、抓关键语句,深度感悟过渡:西门豹该怎么办?1、学生默读课文10-12,勾画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交流并反复朗读。
2、“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请同学们透过西门豹的言、行,体会他当时真实的想法。
在勾画出的句子下面写上自己的理解。
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26 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西门豹治邺》课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豹、芜、娶"等12个生字,会写“豹、魏、派”等13个生字,理解“田地荒芜、担心吊胆、磕头求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是怎样调查原因、兴修水利的。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是怎样调查原因、兴修水利的,破除迷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办法的巧妙。
教学过程师:今天我们走进的这个故事得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话说,有次,魏王和各位大臣聚在一起,商议一件事,请听来自时空穿越的声音:【魏王:各位大臣,本王听说我魏国的漳河边上一个邺县,那里田地长年无人耕种,民不聊生。
本王想亲自去体察一下民情,可最近身体有些抱恙,各位大臣,你们觉得推荐谁去更合适啊?臣1、2:臣推荐西门豹/臣也推荐西门豹。
】师:(出示图片)大臣们都推荐此人,他复姓西门,单名一个豹字。
很特别的名字,尤其是这个豹字,很是霸气。
他的名字我们要牢牢记住。
大家看,最早的“豹”是这样写的。
你看像什么?(张着血盆大口,身上布满斑点的野兽),经过逐步演变,最后就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豹"。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书空:左边部分很有意思,它的上半部分就像野兽张开的嘴,里面有两颗锋利的牙齿;弯钩如同野兽长长的光滑的脊背;两撇一短一长,像野兽矫健的腿。
其实左边部分也是一个字,读成“豸”,大家瞧,把它横过来看,真的像一头奔跑的野兽呢。
右边一个“勺”,横折钩的占位要饱满。
很特别的名字,很特别的人。
大家读一读他的名字,记住此人。
为何大家都推荐他呢?任务一:猜猜出推荐的理由请大家结合你们之前收集的资料,再读读老师出示的这段资料,来说说推荐的理由。
生结合资料说推荐西门豹的理由。
师:理由很充分,魏王会不会赞同呢:【魏王:既然各位大臣都极力推荐他去,那就派他去治理邺县吧!同学们,你们也悄悄地一同前往,暗中观察,去帮助本王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随时向我汇报,可好?】师:要想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板贴)。
《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说课稿及同步练习

《西门豹治邺》公开课精品教案说课稿及同步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故事情节;(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西门豹治理邺地的重要性;(2)学习西门豹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西门豹治理邺地的过程及意义;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2.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料;2. 生字词卡片;3. PPT课件;4. 讨论小组分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2)简要介绍西门豹治理邺地的背景及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方法及其智慧。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2)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故事情节;(3)阐述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西门豹治理邺地的重要性;(2)学习西门豹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6.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2)选取学生作品进行分享和点评。
7. 总结课堂(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类似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
2. 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3. 能借助第10至15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4. 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巧妙之处,感受他的智慧。
2.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惩治巫婆和官绅,而是采用将计就计的办法。
学习简要复述课文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智慧超群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许多难题,为人们带来了福祉。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古代的官员,他叫西门豹。
(板书课题:西门豹治邺)你们知道“邺”是一个地方吗?(引导学生结合预习或查阅资料了解邺是古代的一个地名)那西门豹在邺这个地方做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
2.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教师展示一些与古代官员治理地方相关的图片或简短的视频资料,如古代的县衙、官员出巡等场景,让学生对古代的社会背景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提问:看到这些图片和视频,你们想象一下古代的官员是如何治理地方的?(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提醒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如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反义词、做动作等。
(重点理解“管理、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灌溉"等词语)对于“管理”,可以让学生说说在班级或学校中哪些事情需要管理,从而理解“管理"就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的意思。
26《西门豹治邺》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回顾故事情节,进行复述,能注意详略。
2、通过分析10——14段中西门豹的言行,并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深入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进而深刻感受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3、通过演课本剧、答记者问等形式,进行人物角色体验,学生也受到反对封建迷信、崇尚科学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进行复述,能注意详略。
2、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进而深刻感受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提纲,与同学合作演课本剧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评测练习,人物角色标签四、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我国历史上出过许多名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传说故事。
前边我们认识了聪明的王戎,他不取道旁李,被人们所称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战国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西门豹治邺》,看看西门豹是如何成为一个地方好官的呢。
上节课,我们已梳理了故事情节,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见PPT)学习任务一:复述课文提示:1.复述课文是指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
2.回顾故事情节,然后指导学生分清主次,分清详略,进行复述。
(见PPT)活动1,我来说明确评价标准,先个人尝试,小组交流;然后再班内交流评价评价标准等级主要内容能详细复述复述有详有略,略有不足复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交流评价后,归纳复述课文的要点:1、复述前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详细复述,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
3、人物语言可以只转述要点。
活动2,答记者问让学生在提问回答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西门豹对待巫婆、官绅头子和其他官绅的不同做法,惩罚有度。
学习任务二:体验人物角色活动1,表演课本剧——内容:西门豹是如何惩治恶人的提示:选取自己喜欢的角色来表演活动2,答记者问活动3,展开想象,说一说:死里逃生的新娘喜极而泣说:“......"差点痛失爱女的老人老泪纵横说:“ ...... ”(展开想象,巧补空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第【1】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是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破除迷信”。
课文主要讲的是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
他看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就进行调查并摸清底细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我发现课文的最大特点是对话它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生动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好品质刻画出一个为百姓做好事办好事办实事的地方官形象赞扬他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品质。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西门豹非凡的智慧和管理才能,受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2、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巧妙,体会出西门豹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
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4、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悟出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做法之妙。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体会法、表演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
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预习探究。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西门豹到了邺地后做了哪几件事?(生读文后概括,师相机板书:查因惩恶开渠)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
26《西门豹治邺》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6《西门豹治邺》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四上语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巩固对课文整体脉络的把握。
深入理解西门豹如何通过巧妙的方式惩治巫婆和官绅,为民除害。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分析西门豹的言行举止。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评价西门豹的治理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西门豹的敬佩之情,体会其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勇气和智慧。
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巧妙方法,体会其治理才能和智慧。
三、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如何运用智慧巧妙地破除迷信,并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背景、人物介绍、相关视频资料等。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准备好相关问题。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回顾第一课时内容,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西门豹是如何了解到邺地百姓受苦的原因的?他为什么要惩治巫婆和官绅?老师: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了《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还记得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吗?学生A:老师,我记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西门豹到邺地后,通过调查了解到当地百姓受苦的原因是巫婆和官绅的欺骗和压榨,然后他采取措施惩治了这些人,使邺地重新繁荣起来。
老师:很好,A同学回答得很全面。
那么,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西门豹是如何了解到邺地百姓受苦的原因的?学生B:老师,西门豹是通过实地走访和询问当地百姓,了解到巫婆和官绅以给河伯娶媳妇为由,骗取百姓钱财,还害死了许多年轻姑娘。
他了解到这些真相后,非常生气,决定要惩治这些害群之马。
老师:B同学说得非常好,西门豹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
那么,他为什么要惩治巫婆和官绅呢?这对邺地有什么意义?学生C:老师,我认为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是为了打破他们的欺骗和压迫,保护百姓的权益。
西门豹治邺优质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生字学习
我会认
bào
西门 豹
wú
荒芜
qǔ xí
wū
shēn
娶媳妇 巫婆 官 绅
hàn
tú
diào tǎng
旱灾 徒弟 提心 吊胆 淌 血
záo
gài
开凿 灌 溉
第5页
我会写
bào pài
qǔ
xí
fù
yān
bī
fú
豹派 娶 媳 妇 淹逼 浮
hàn tú
rēng ráo piàn guàn gài
第15页
今天你们很棒哟! 明天继续加油!!
第16页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理清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重点)
第2页
激趣导入 西门豹
谁知道这三个字怎样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第3页
人物介绍
西门豹
西门豹,复姓“西门”,叫“豹”,是 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政治家、 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他到邺这个地方 后,经过细致调查,发觉了此地人烟稀少, 田地荒凉根本原因,于是他兴利除弊,很快 使此地民富兵强,深受百姓爱戴。
旱徒扔 饶骗 灌溉
第6页
生字书写
ráo
饶
不要多一“点” 求饶、饶命、饶有趣味
第7页
不要少写一“撇”
bào豹Βιβλιοθήκη 易写错豹:哺乳动物,像虎而较小,身上有很多斑点或花纹。性凶猛,能上 树,捕食其它兽类,伤害人畜。
第8页
小熊钓鱼,鱼儿吓跑了
识字游戏
芜
溉
淌巫
徒
凿淹
饶
第9页
了解词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公开课PPT课件

➢你知道之前调查情况时西门豹为什么要这样说了吗?
“这样说来,河神还真是灵啊。下一回他 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门豹在调查情况时已经想好惩治 恶人的办法了,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 不打草惊蛇。他的计划安排非常周密。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 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 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 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默读老大爷的4次回 答,想一想这几次回答里 的哪些内容不能省略,哪 些内容是可以删除的。
你能帮老大爷用简洁的话把巫田婆地和荒官芜绅的每原因年说都清逼楚着吗老? 百姓给河神娶媳妇,不仅要出 钱,有女孩的人家还要出女孩。 每个女孩都沉入了漳河。很多 人家逃往外地,这地方越来越 穷,还年年干旱。
适当删减不重要内容
吊
我会读课文
同桌开火车读课文,读通顺, 读准字音,停顿准确,注意语气。 读完后和同桌说一说西门豹在治理 邺县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
西门豹在治理邺县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
(1-9 )➢西门豹找老大爷了解田地荒芜、人烟
稀少的原因。
(10-15)➢西门豹处罚了巫婆和官绅,老百姓明
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说清事情经过、说清主要人物表现)
• 适当删减不重要内容 • 省略无关内容
根据提示简要复述全文。
调__查__情__况__→_惩__治__巫__婆__和__官__绅_ →兴修水利
我们来编写剧本,演一演这个故事。
➢阅读课后“阅读链接”,说说剧本里包含了哪些内容。
剧本 主要依靠人
(16 )➢西门豹带领老百姓开凿渠道,灌溉庄
稼。
你能像这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前两件事吗?
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6 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6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调查民情"的主要内容。
3.初步体会西门豹的智慧:不动声色、胸有成竹、将计就计。
教学重难点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调查民情”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聊聊咱们班的名人,谁是我们班的绘画大王朗读高手?小书法家,运动健将,小书迷,小歌手2.游戏猜猜历史名人:看图猜:司马光岳飞(精忠报国)看词语猜:神机妙算诸葛亮(料事如神)铁面无私包拯(包青天)读句子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故事载入史册、流传至今,正可谓“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知道俊杰是什么吗?才智出众的人,杰出的人,能载入史册的人。
揭示课题,借助题目简说故事。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俊杰——西门豹。
指名读,追问,他姓什么?西门,是个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司马、诸葛、欧阳……西门豹,复姓西门,单名“豹”,豹是这课的生字,左边是豸字部,横过来像什么?(一头猛兽)伸出手,一起写一写西门豹的名字,边写边口述:撇,点点,撇,就像野兽的头;右边勺字,横折钩写饱满。
今天要学的这个故事就是——西门豹治邺。
出示完整课题,补充板书,齐读课题。
“治"在字典中有8种解释,老师选了4个比较常用的,你觉得课题中“治”应该选哪个意思?“治理"。
4.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西门豹治理(管理)邺县。
题目就像文章的眼睛,有时候关注题目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检查预习,初探“长话短说”过渡: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读几遍?预习得怎么样,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谁来读: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
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这里有三个生字都读准了,点红“娶媳妇”,看这3个字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女字旁,跟女子有关;娶,女子底,横要长。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第【1】篇〗19.《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治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相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西门豹?(生介绍,师适当补充)西门豹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
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历史故事。
二、初读课文,预习探究。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西门豹到了邺地后做了哪几件事?(生读文后概括,师相机板书:查因惩恶开渠)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9自然段,看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呢?(1)、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西门豹—到邺地就进行调查?(找老大爷问怎么回事)(2)、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儿件事?(①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的?③新娘从哪来?④漳河有没有发大水?)(3)、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①河伯娶媳妇是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
②巫婆和官绅是首恶分子。
③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使家里有女孩子的纷纷逃走。
④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干旱。
这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成为西门豹治邺的可靠事实依据。
)2、出示三个带“闹”的句子:略3、学生读书总结:一是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使得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师:那么,如果我们说得更简洁些,可以用那个成语来概括?师总结板书:天灾人祸4、师: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了吗?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作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生说)师:老师也在想西门豹权力不是很大吗?直接派兵把巫婆、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嘛!西门豹有没有这么做?为什么不这么做?他听了老大爷的话后是怎么说的?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4.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理解句子含义。
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四年级上《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学会简要复述;2、通过标题法增强概括能力;3、感受人物品质与性格,体会语言的话外之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合作探究,运用标题法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人物品质与性格,学习听懂话外之音。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能人志士。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从小就才华出众的王戎。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叫西门豹。
(出示图片)他姓什么?对,他姓西门,单名豹。
[边说出示板贴:西门]“豹"是本课的一个生字,【边范写边讲解,生书空】左边的“豸”像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猛兽,右边的“勺"是它锋利的爪子。
师:西门是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生:(诸葛、上官、司马、欧阳……)师:西门豹距离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了,至今“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还广为传诵。
【出示板贴“治邺"】这里的“治”我们在二年级《大禹治水》这篇文章见过,就是“治理、管理"的意思。
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故事?想不想了解这个人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近距离接触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6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贵有疑,【出示预习单上学生提出的疑惑】“西门豹是谁”、“西门豹为什么要治邺?"“西门豹是如何治邺的?”“西门豹治邺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生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初步感受西门豹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生开火车读生字词。
魏国派出西门豹巫婆硬逼娶媳妇官绅徒弟磕头求饶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闹旱灾开凿灌溉安居乐业(每一行的词串都是巧妙串联的,这样设计的意图一是培养学生自学、自纠生词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初步感悟课文。
)3.同学们可以用刚才读过的词语完成以下填空,课件出示:魏王派西门豹治理邺,西门豹到了邺,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西门豹治邺》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芜"“娶”等12个生字,读准“荒芜"“灌溉”“官绅"“磕头求饶”等词语,明白“灌溉"“官绅”等词语的意思。
2.围绕“西门豹做了几件事"这一问题,理清文章情节,并结合“交流平台”和“学习单",学会分清主次内容。
3.初步了解简要复述的要求,借助简要复述的方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对文章“惩治恶人”部分进行简要复述,初步感知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围绕“西门豹做了几件事"这一问题,理清文章情节,并结合“交流平台”和“学习单",学会分清主次内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简要复述的要求,借助简要复述的方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对文章“惩治恶人”部分进行简要复述,初步感知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学习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看图猜故事)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游戏:“看图猜故事"。
(背景音乐)“司马光砸缸”、“大禹治水"、“王戎不取道旁李”、“曹冲称象"。
再来看,“草船借箭”“负荆请罪"“程门立雪”“凿壁偷光"“囊萤夜读”。
孩子们太厉害了,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故事,相信这一节课大家的表现会更棒,好,上课一、导入“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这些历史人物故事穿越千年,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有这样一位智者,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称他为贤大夫。
今天,他正向我们走来,他就是“西门豹”。
(出示西门豹的图片)请你读。
历史上对西门豹的记载并不多。
广为流传的要数他治邺的故事了。
(出示课题)“邺"指的是?那“治”指的是?除了治理,还有管理、整治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课题的意思“西门豹整治邺县"。
简洁、准确。
孩子们看,课题已经告诉了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来到邺县,他看到了邺县是怎样的。
《西门豹治邺》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西门豹治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6课。
教学目标:1.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默读、教师示范读等多种方式,巩固把感受与语言文字建立关联的阅读方法,在不断丰富、深化阅读感受的过程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西门豹的智慧。
2.通过圈画批注,运用重点词句品析的方法读懂课文,在生生交流、师生互动中提升学生思维。
在自主阅读批注、交流探究的基础上,借助文中西门豹言行的描写,感受西门豹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丰富的人物形象。
3.通过提炼关键词语概括、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提升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能借助第10~14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根据《史记》改写的课文《西门豹治邺》。
(板书课题)“豹"字的撇画比较多,写的时候注意撇画的长短、角度不同。
2.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了谁做了一件什么事吗3.学生交流。
预设:西门豹管理邺县。
4.(出示课文片段)请同学读一读。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
5.“派”字的撇画比较多,跟“豹"字一样要注意撇画的长短、角度不同。
再读一遍。
6.一起去看看西门豹是怎样管理邺县的。
二、品读感知(一)梳理情节1.为了治理邺县西门豹都做了什么事情呢?请大家走进课文自由读一读。
预设1:问了老大爷几个问题,了解了当地情况。
预设2: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投进了水里,惩罚了这些恶人。
预设3:和老百姓开凿了12条渠道。
2.其实我们还可以用简练的语言,把故事的情节概括出来。
西门豹和老百姓们共同修建了12条渠道,让庄稼得到了好收成,其实简单地说就是兴修水利(板书:兴修水利)。
你们能快速浏览课文,像老师这样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其他两个情节吗?试一试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门豹治邺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2.结合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同时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3.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荒芜”“官绅”“提心吊胆”等词语,了解西门豹是如何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难点: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巧妙性。
三、教学准备
西门豹及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概括大意,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意思。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巫婆”“官绅”“河神”等生词。
难点:给文章分段并概括大意。
(三)教学过程
导入:观察书上两幅图,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猜一猜哪个是西门豹----戴官帽,披大披风的,且感觉为人正直(一幅图上对百姓笑脸相迎,
另一幅图对恶霸绝不留情)
1.简介西门豹及邺城
西门豹:姓西门名豹,是有名的政治家,魏国人。
一生最著名的功绩是在邺城任县令时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习俗,发动群众开渠灌溉的事。
邺城在今天河北省,由于当时百姓对自然的规律不是很了解,便以为晴雨旱涝都是由神来掌控,所以非常迷信鬼神,于是便出现“巫婆”“河神”等说法。
“巫婆”:迷信中鬼神的代言人“河伯”:掌管河的神灵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西门豹在邺城破除迷信,惩办恶人,开渠修水利的事。
(2)据此给课文分段
调查情况---------惩办恶人----------兴修水利
3.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田地荒芜娶媳妇巫婆官绅水渠灌溉提心吊胆求饶淌血漳河面如土色
4.学习本课第一部分:调查情况(1至9自然段)
A 文中第一幅图反映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1自然段)
找动词(到、看、找、问)老大爷,说明他关心百姓疾苦。
了解到的情况: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B 问原因
(1)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人祸(劳民伤财害命)
(2)年年闹旱灾。
天灾(利用环境编造谎言)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由利益的驱使,与当官的相互勾结,搜刮民脂民膏,欺压百姓造成的。
C西门豹心中早已心中有数,想好计策。
“河伯还真灵啊”看出,倒是年年闹旱灾看出巫婆的诡计。
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悟他破除迷信的巧妙以及过人的智慧。
2.联系文中语句,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精神。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民办世界上是没有鬼神的,以及学习西门豹的智慧。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
难点:体会西门豹处理办法的巧妙性
(三)教学过程
导入:《西门豹的调查》情景剧(表演者:蒋雪柔)
从上面一段表演中我们了解到给河伯娶媳妇自始至终都是一场“闹”剧,西门豹的心中早已有了对付恶人的计策就是要一起去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从哪句话看出来:“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1.西门豹是如何参加仪式的?找出课文中,西门豹说的话,在文中勾
画出来。
①“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一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A 找一找句子中的否定词。
为什么他要这样说?姑娘真的不漂亮?河伯真的不满意?-------------目的是:救下姑娘
B 叫巫婆跟河伯说一声--------目的是:处死巫婆(不动声色,让百姓信以为真,真的是去跟河伯打招呼去了)
C 想象一下西门豹说这话时应该是什么表情?
(严肃、一本正经,其实此时的西门豹却在说:作恶多端的恶人,去死吧。
D 但此时的西门豹不得不做出庄重还有礼貌的样子,从这句的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麻烦)
②“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
明知故问,用同样的方式处置了官绅头子。
处置他们时,西门豹有没有犹豫?从哪儿看出来“说完”“投”,同样他也不失礼节的用上了“麻烦”,两处“麻烦”一样吗?(一样)。
还有没有其他意思?
(我遇到一点麻烦。
他可是个麻烦的人。
)
③“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
A越来越紧逼,那些官绅知不知道这是骗局(面如土色、提心吊胆)B老百姓知道吗?(也许猜出了,因为两个人都一去不复返)
西门豹故意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此时你若是人群中的百姓,你会想什么?(这两个人去了这么久,会不会是骗我们的.....)
C 此时,若你是那些官员,你会如何求饶?
D西门豹会原谅他们吗?(“得饶人处且饶人”,算了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留着他们一起治理邺城。
)西门豹为人理智
2.西门豹的办法怎样?(巧、妙)
他所用的这种方法叫“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为什么不直接处死巫婆和官绅头子?(这一带迷信鬼神之风盛行,不能让百姓心服)
3.西门豹为什么能够一针见血的了解到邺城落后的原因?
因为他问的是邺城的老百姓(老大爷),一到邺城就问为官正直
4.第三部分:兴修水利
A 西门豹为民谋利益,收成很好(再次印证他是好官,真正为百姓做事)
B 为什么只用了很少的文字来描述这个部分?(不宣扬功绩,为人低调谦虚)
5.延伸:聪明与智慧可以让世界变得美丽
周恩来十八元八角八分的故事
罗斯福当水军上校的故事
作家让路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调查情况为官正直
惩治恶人为人理智
开渠修水利嫉恶如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