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任务书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ebb7a6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8.png)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更深入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学习内容,加深对“人-机-环境”的理解。
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要求是通过对现有产品的介绍,说明其不足之处,然后根据人机工程的基本原则进行改进设计。
同时本课程设计更鼓励对某产品或设备的全新设计,不过要注意把握时间,按时完成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1.工作台、椅设计类1.1工作台和椅设计:如何与作业人员和工具、作业环境配合好1.1.1儿童桌椅:突出可调节性,以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1.1.2绘图桌椅:结合现有绘图桌椅,着力改进其不足1.1.3可折叠桌椅:结合已有产品进行改进,要求更轻便12电脑操作台设计:结合已有产品改进,重点在选择材料,配色方案,功能分配2.展示台和文具设计类2.1展览台设计:强调照明设计,防震设计,提供语音服务功能,增加显示控制装置2.2文具设计:可变色的笔、可变粗细的笔3.电脑周边设备设计类3.1特殊键盘设计:可折叠的键盘4.2专用鼠标设计:有键盘的鼠标4.新型手机键盘、电视遥控器设计类4.1新型手机键盘设计:结合已有机型,重点突出材料选择,配色方案,键盘排列顺序,功能分配5.2家电遥控器设计:结合已有产品,重点改进材料选择,配色方案,按钮排列顺序,功能分配5.手推车设计类5.1婴儿车设计:安全,舒适,易操纵,可调节性强6.2轮椅设计:安全,舒适,易操纵,可调节性强7.其他设计类上述未列入的各种设计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1.确定设计任务,提出基本原则和要求;2•查阅文献资料,标准法规,开展调研;3.提出设计方案(至少两种方案);4.修改或确定设计方案(确定方案设计书);5.功能定义与分配;6.结构设计、强度设计、人机界面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强度核算,颜色搭配,键盘按钮或操纵器的排列布置等);7.作业环境因素分析;8.作业辅助设计(作业基本要求,人员素质要求,说明书,帮助等);9.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10.设计结论、总结和自我评价。
安全人机椅子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椅子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b001d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b.png)
安全人机椅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安全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能够了解椅子在安全人机交互中的作用,掌握椅子设计的基本要素。
3. 学生能够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如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并将其应用于椅子设计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符合安全人机交互原则的椅子。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改进意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与他人共同完成椅子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人机交互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椅子设计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培养绿色设计理念。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椅子设计活动,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安全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培养其独立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年级特点,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结合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安全、舒适、环保的椅子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人机交互基本概念:介绍人机交互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椅子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人机交互概述2. 椅子设计基本要素:分析椅子的结构、功能、材料及工艺。
教材章节:第二章 椅子设计基本要素3. 人体工程学在椅子设计中的应用:讲解人体工程学原理,分析其在椅子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人体工程学在椅子设计中的应用4. 椅子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优秀椅子设计的安全人机交互原则。
教材章节:第四章 椅子设计实例分析5. 椅子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进行椅子设计,注重安全、舒适、环保等方面的考虑。
教材章节:第五章 椅子设计实践6. 安全人机交互椅子设计评价:介绍评价标准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
教材章节:第六章 椅子设计评价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基本概念、设计要素、实例分析到实践操作,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9a9a1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f.png)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
3. 培养学生分析、评估和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安全人机工程知识对生产环境、设备进行安全评估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事故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够就安全问题进行有效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提高安全意识。
2. 增强学生遵守安全规定、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安全人机工程领域的前沿动态,激发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安全人机工程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但对安全人机工程的概念和实际应用相对陌生,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概念:介绍人、机、环境及其相互关系,阐述安全人机工程的核心思想。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人机工程概述2. 安全人机工程应用领域:分析生产、生活等领域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安全人机工程应用3. 安全标准和法规:讲解我国安全人机工程相关法规、标准,提高学生的法规意识。
教材章节:第三章 安全标准和法规4. 事故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使学生了解事故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5. 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教授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能力。
安全人机系统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系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3d890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6.png)
安全人机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安全人机系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人机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和评估安全人机系统的能力。
1.掌握人机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
2.理解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3.学习安全人机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了解当前安全人机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估实际项目中的人机系统安全性。
6.具备设计简单安全人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7.掌握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安全人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安全人机系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安全人机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人机系统的概念和分类:介绍人机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使学生了解人机系统的基本概念。
2.人机交互原理:讲解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和方式,包括物理交互、认知交互和语言交互等。
3.安全人机系统设计原则:学习安全人机系统的设计原则,如可见性、反馈、容错性等。
4.安全人机系统设计方法:介绍安全人机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危险分析、安全控制等。
5.安全人机系统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6.安全人机系统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安全人机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包括、大数据等在安全人机系统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安全人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加深对安全人机系统设计方法和技巧的理解。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b8296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b.png)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安全工程中的人机交互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安全工程中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掌握界面布局、信息传递和操作方式等相关知识。
3. 学生能够掌握安全工程中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人机系统的安全分析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人机交互知识,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易于操作的人机界面。
2. 学生能够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对人机系统的潜在安全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项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工程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对安全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爱,激发继续探究的热情。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协作、尊重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人机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对安全工程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安全工程人机交互基本概念:包括人机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功能,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人机交互在安全工程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1章 安全工程概述,第2章 人机交互基础2. 人机界面设计:讲解界面布局、色彩、图标、文字等设计要素,以及信息传递和操作方式。
教材章节:第3章 人机界面设计3. 风险评估方法:介绍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方法及其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4章 安全风险评估4. 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人机界面设计和风险评估的实践操作。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课题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72bf81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1.png)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课题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人机交互中的基本安全概念,掌握信息安全、物理安全等安全知识。
2. 学生能了解常见的人机交互安全隐患及其影响,如隐私泄露、网络安全威胁等。
3. 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复杂密码、使用安全软件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防护能力,能够为自己的设备和个人信息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机交互系统安全评估,发现潜在风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在人机交互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2.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解决安全问题时与他人沟通协作。
3. 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积极参与安全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人机交互安全有好奇心,但安全意识较弱,需要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安全基础知识- 信息安全概念与分类- 物理安全与网络安全- 常见的安全威胁与防护措施2. 人机交互安全- 人机交互安全隐患分析- 隐私保护与数据加密- 用户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3. 安全防护技能- 复杂密码设置与保管- 安全软件的使用与更新-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与实践操作4. 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 简单人机交互系统安全评估方法- 风险识别与防范策略- 应急处置与安全事故报告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安全基础知识学习,侧重信息安全概念与分类,介绍物理安全与网络安全。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2095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9.png)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关注人类与机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提高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让学生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设计和评估人机界面来实践这些知识。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 - 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掌握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学会运用人机工程学知识评估和改进人机界面的安全性和效率; - 掌握常用的人机界面设计工具和软件。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述:介绍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领域。
- 人机界面设计原理:介绍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用户需求分析、任务分析、界面设计原则等。
- 人机交互技术:介绍常见的人机交互技术,如图形界面、语音交互、手势识别等。
- 人机界面评估与改进:介绍人机界面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包括用户测试、问卷调查、专家评审等。
- 人机界面设计工具与软件:介绍常用的人机界面设计工具和软件,如Axure、Sketch、Adobe XD等。
4. 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实施:1. 确定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人机界面设计的项目。
2. 项目分析与需求调研:学生对选择的项目进行分析和需求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和项目背景。
3. 任务分析和界面设计:学生运用人机界面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任务分析和界面设计,完成初始设计方案。
4. 原型设计与评估:学生利用人机界面设计工具制作交互原型,并进行用户测试和评估。
5. 优化改进与最终实施:根据评估结果对界面进行优化和改进,最终实施人机界面设计。
6. 结果展示与总结:学生对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展示和总结,分享经验和教训。
5. 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 - 项目分析和需求调研的深度和广度; - 任务分析和界面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 原型设计和评估的质量和有效性; - 优化改进和最终实施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 - 结果展示和总结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安全人机学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1ceb1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b.png)
安全人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安全人机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交互中的安全原则。
2. 学生了解常见的人机交互设备及其安全特性。
3. 学生掌握分析人机交互过程中潜在安全风险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安全原则评估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优劣。
2. 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学会设计符合安全标准的人机交互界面。
3. 学生掌握使用基本的安全测试工具,对交互设备进行初步的安全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人机交互中安全问题的意识,提高安全防护的自觉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在项目实践中学会互相尊重和沟通。
3. 培养学生面对安全风险时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安全设计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关注人机交互安全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但同时,他们可能对人机交互安全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需要通过实践和案例学习加深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人机学基本概念:介绍人机交互、安全性原则、人机界面设计等基本知识,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人机交互概述- 安全性原则- 人机界面设计基本要素2. 常见人机交互设备安全特性:分析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设备的安全特性,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
- 鼠标与键盘的安全性- 触摸屏与手势操作的安全性-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设备的安全问题3. 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学习如何识别和评估人机交互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参考教材第三章内容。
- 安全风险识别-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安全防范措施4. 安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探讨如何设计符合安全标准的人机交互界面,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方案和思路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方案和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8e35e02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a.png)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方案和思路一、引言安全人机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和优化人机系统,以使其满足人类认知、生理和心理特性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人机交互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机交互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安全人机工程的课程设计。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人机系统安全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具备分析和解决人机系统安全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人机工程基础知识- 介绍人机工程学科的起源和发展- 讲解人机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介绍人机工程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2. 人机交互安全概述- 分析人机交互安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介绍人机交互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讨论人机交互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3. 用户认知与行为- 探讨人类认知和行为特点对人机交互安全的影响- 分析用户心理模型和行为模式,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强调用户参与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4. 人机界面设计原则- 介绍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讲解如何设计易用、易学、易记的界面- 强调人机界面设计与安全性的关系和平衡5. 安全认证与评估- 介绍常用的安全认证标准和评估方法- 分析安全认证和评估在人机系统设计中的作用- 讨论如何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和用户反馈收集6. 人机交互安全技术- 介绍常见的人机交互安全技术,如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等 - 分析各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探讨如何将安全技术与人机界面设计相结合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用户调研、界面设计和安全评估等,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
3.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项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型的人机系统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安全人机寝室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寝室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83318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2.png)
安全人机寝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人机交互中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安全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寝室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安全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列举并解释在寝室生活中应遵守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安全知识,正确操作寝室内的电器设备,避免安全隐患。
2. 学生能够分析寝室环境,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一份寝室安全人机交互方案,提高寝室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人机交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对科技创新的关注,激发对安全人机交互领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人机交互基本原理:包括人机交互的定义、安全原则、常见安全隐患分析。
2. 寝室电器设备原理与安全使用:详细讲解电热水器、电吹风、电脑等寝室常用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3. 寝室安全规范:介绍电器使用规范、用电安全、火源管理、紧急逃生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4. 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寝室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如电线老化、插座短路等,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5. 寝室安全人机交互方案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寝室安全人机交互方案。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安全人机交互基本原理第二课时:寝室电器设备原理与安全使用第三课时:寝室安全规范第四课时: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第五课时:寝室安全人机交互方案设计及展示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教材中关于人机交互、电器安全使用、安全规范等相关章节紧密关联,确保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向学生传授安全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寝室安全规范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61e0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9.png)
安全人机工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2. 掌握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 了解安全人机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实际生产场景中的人机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学会运用安全人机工程的知识,评估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3. 能够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原理,设计和优化人机交互界面,提高用户满意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安全人机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安全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安全人机工程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学科实践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安全人机工程的概念和原理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人机工程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概念:人、机、环境关系,安全人机工程定义及其重要性;2. 安全人机工程原理:生理心理学原理,人机系统设计原则,事故分析与预防;3. 安全人机工程应用:案例分析,包括生产、交通、家居等领域;4. 安全人机工程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介绍,合规性检查;5.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界面设计原则,优化方法,用户体验;6. 工作环境评估与改善:评估方法,改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7. 实践操作:实验探究,小组讨论,设计实践。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安全人机工程基本概念,人机环境关系;第二周:安全人机工程原理,生理心理学原理;第三周:安全人机工程原理,人机系统设计原则;第四周:安全人机工程应用,案例分析;第五周:安全人机工程法律法规,合规性检查;第六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界面设计原则;第七周:工作环境评估与改善,评估方法和改善措施;第八周:实践操作,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和设计实践。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楼梯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楼梯](https://img.taocdn.com/s3/m/d5e390f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f.png)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楼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楼梯在建筑安全中的重要性,掌握楼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2. 学生能描述楼梯的结构组成,了解不同材料及设计对楼梯安全性的影响。
3.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楼梯尺寸的准确计算和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或其他绘图工具,完成楼梯设计的草图。
2. 学生能够根据楼梯设计原则,分析和评估现有楼梯设计的优缺点。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符合安全标准、实用美观的楼梯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安全的责任感,增强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工程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设计课程,结合数学、物理、工程等多学科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好奇心强,善于合作。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安全意识,提升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楼梯设计原理及安全标准- 理解楼梯设计的基本原则- 学习楼梯相关安全标准及法规- 分析楼梯在建筑中的功能与安全需求2. 楼梯结构及材料- 学习楼梯的主要结构组成部分- 了解不同楼梯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探讨材料选择对楼梯安全性的影响3. 楼梯尺寸计算与设计- 应用数学知识进行楼梯尺寸计算- 学习楼梯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实践楼梯设计草图的绘制4. 楼梯设计实践- 利用CAD软件或其他工具进行楼梯设计- 分析评估楼梯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小组合作完成楼梯设计方案的制作5. 安全意识与团队协作- 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关注安全性- 学习在团队中有效沟通与协作- 提升学生面对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按照上述大纲进行安排。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床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床](https://img.taocdn.com/s3/m/25079a7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6.png)
安全人机课程设计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安全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 学生能够列举并解释常见的安全人机交互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学生掌握评估人机系统安全性的基本步骤和关键指标。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人机交互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能力,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人机交互界面,体现安全性原则。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人机交互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安全人机交互领域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安全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特点:针对所在年级的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人机交互基本概念:介绍安全人机交互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分类,分析人机交互中安全性因素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人机交互概述2. 安全设计原则与方法:讲解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易用性、可靠性、容错性等;介绍安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安全设计原则与方法3. 常见安全人机交互设备:列举并分析各类安全人机交互设备,如紧急停止按钮、安全门、防护罩等,介绍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三章 常见安全人机交互设备4. 评估人机系统安全性:讲解评估人机系统安全性的基本步骤,如危险识别、风险评价、控制措施等,并介绍关键指标。
教材章节:第四章 评估人机系统安全性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设计简单的人机交互界面,分析并改进现有设备的安全隐患;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安全人机学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41694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7.png)
安全人机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安全人机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安全人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人机系统的设计和评估方法,了解常见的安全事故及其预防措施。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安全人机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安全评价和风险控制能力,能够编写简单的安全评估报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安全人机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安全人机学基本概念:介绍安全人机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人机系统设计:讲解人机系统的原理、设计和评估方法,包括人的特性、机器的特性和人机界面设计。
3.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介绍安全评价的方法和流程,讲解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的措施。
4.常见安全事故及其预防:分析常见的机械、电气、化学等领域的安全事故,探讨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教师讲解安全人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人机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安全人机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安全人机教室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教室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47d4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d.png)
安全人机教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交互环境中的安全防护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常见的网络威胁和攻击手段,以及对应的防护措施。
3. 学生掌握安全使用智能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正确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安全设置,包括密码设置、隐私保护等,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使用防护软件,进行基本的安全防护操作。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形成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信息安全问题。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网络安全维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注重实践性与应用性,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深入浅出,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授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以下教学重点:1. 信息安全基础:包括信息安全概念、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常见网络威胁与防护措施:详细介绍病毒、木马、钓鱼等网络攻击手段,以及相应的防护策略,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智能设备安全使用:教授如何安全使用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包括应用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计算机安全防护: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安全设置,以及防护软件的使用,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信息安全知识的理解,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f30f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b.png)
安全人机工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安全人机工程的基本原则,分析实际案例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了解安全人机工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原理,设计简单的安全防护装置或方案,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人机工程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2.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安全问题,积极参与安全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学习安全人机工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探索未知、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概念:人、机、环境的关系,安全原理,事故致因理论。
2. 安全人机工程原则及应用:人体工程学原理,机械安全设计,作业环境优化,安全人机界面设计。
3. 安全防护技术与装置:个人防护装备,安全防护装置,紧急事故处理设备。
4.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总结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5. 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开展小组合作实验,观察人、机、环境相互作用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6. 安全设计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安全防护装置或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安全人机课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课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43041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f.png)
安全人机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安全人机交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保护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方法,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系统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基本结构: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连接方式。
2.基本的安全操作方法:教授如何设置密码,如何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如何备份和恢复数据等。
3.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介绍黑客攻击、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4.系统维护:教授如何进行系统清理、优化和维护,如何处理常见的计算机故障。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分析网络安全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使学生了解网络安全威胁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安全操作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网络安全基础》、《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等。
2.参考书:推荐一些深入浅出的网络安全方面的书籍,如《黑客攻防技术宝典》、《网络安全评估与管理》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和动画等,直观地展示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城建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班级0234091专业安全工程姓名任停停学号*********课程名称安全人机工程指导教师万祥云刘章现黄战峰环境与市政工程系2011年12月16日目录1. 前言 22. 评析准备83. 人机评价及改进准备4. 改进设计145. 课程设计小结166. 参考文献资料17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室的人机学评价和改进设计1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安全人机工程学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其需求和研究的领域也不断扩大,由于原来的设计已不能适应安全人机工程学最新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因此需要改进的越来越多。
本文就对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室进行改进。
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室的改进设计是整个学生公寓设计中最复杂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学生公寓盥洗室设计能够减轻学生的疲劳与损伤,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带来和谐,愉快的气氛以及更加美好的环境。
本文运用人机工程的主要原则与理论,利用真实具体的数据,为学生公寓盥洗室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涉及布局,尺寸,环境,色彩与通风等各个主要方面,充分体现了人机工程的核心“以人为本,提高效率”。
盥洗台是我们一天当中使用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产品,作用地位突出。
盥洗设备作为一种功能性极强的产品,应以产品的使用简单、舒适、安全等作为设计的基本条件,要以人们要求的好用作为基本目标,拥有一个舒适的洗漱环境和平台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作用很大。
通过对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台的人机学评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与不便之处,通过参考文献资料和网络对盥洗台的现状进行评价和改进设计。
1.1 发展历史当今中国高校的学生公寓已经公寓化,服务性设施也在改进。
有关资料将我校高校的学生宿舍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了解三个阶段中宿舍楼的盥洗室的发展情况,将使本文的评价更加具有现实针对性。
1)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以前,学生宿舍每层有集中的盥洗室和卫生间。
2)1977年文化大革命后,新学生宿舍楼采用砖混结构中廊式布局,通常6-7层,每层采用集中的浴洗室和卫生间。
中央走道两侧排列房间和公用的浴洗室及卫生间。
3)1990年以来宿舍分为三类:1 单元是学生公寓。
一般是3间宿舍共用一个中厅、玉洗室和卫生间(由于低年级学生每天的作息时间十分相近,同时起床、同事就寝,会造成盥洗室和卫生间的拥挤。
);2 旅馆式学生公寓,是为了解决高校扩招学生增多问题而建,设施设计上受很多条件限制,电梯、浴洗室和卫生间在使用中拥挤现象十分严重。
我校男生公寓楼属于最后一种类型——高层学生公寓,在浴洗室的设计方面受到了面积、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本文将在基本不突破这些限制的前提下,作进一步评析,盥洗设备作为卫浴间中使用最频繁、使用时间最长的产品,作用地位突出。
盥洗设备作为一种功能性极强的产品,应以产品的使用简单、舒适、安全等作为设计的基本条件,要以人们要求的好用作为基本目标。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生活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和研究盥洗设备的设计,针对人们生理和心理尺度来展开,满足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方便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是可行,也是有意义的。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总结出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盥洗设备设计的要求,进一步确立了设计的定位和着眼点。
依据人机工程学理论,展开对盥洗核心设备—水龙头和洗漱台的设计分析,依据人体测量学原理,进行了盥洗设备的功能尺寸分析与计算,得出完善的盥洗设备的功能尺寸图。
盥洗台的尺寸设计应当选择适当百分位,应该注意以下要点:(1)由人体某一部分决定物体,诸如臂长、腿长决定的座平面高度和手所能触及的范围等,其尺寸应以第5百分位为依据,小个子够得着,大个子自然没问题。
(2)由人体总高度、宽度决定的实体,其尺寸应以95百分位的数值为依据,能满足大个的需要,小个子自然没问题。
(3)特殊情况下,如果以第5百分位或第95百分位为限值会造成界限以外的人员使用时不仅不舒适,而且有损健康和造成危险时,尺寸界限应扩大至第l 百分位和第99百分位。
(4)目的不在于确定界限,而在于决定最佳范围时,这时应以第50百分位为依据。
1.2课程设计背景:第十六周是我们的人机工程课程设计周,我们的题目跟学生公寓盥洗室有关,给了我们机会对学生公寓盥洗室进行了解与改进。
我们小组选择的对象是一区二号楼男生公寓盥洗室进行了测定和设计。
通过对楼层同学的问卷调查以及平时同学们的反应来看,学生公寓盥洗室的设计明显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包括环境、照明……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本次课程设计就一区二号楼学生公寓盥洗室的情况进行分析,所有有关尺寸均为实际尺寸,希望通过比较各方面因素的关系,为其现状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1.3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1.3.1 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并积极寻找直接或间接资料来解决一些新的问题,既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其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其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文件的能力,并了解有关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标准。
1.3.2课程设计的意义人机工程学主要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机-环境这三个因素。
如何相互协调而达到效能最优,可以说其立足点在于保证人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安全又能舒适地工作。
实践表明在设计中忽视人性化设计而导致作业疲劳引发事故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要求,各种产品的设计均要考虑到宜人的原则,这些都是人机工程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摘要An ergonomic process is a plan in which a facility gathers all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work organization, solving problems capa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and work-related MS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to develop solutions to better accommodate these problems and reduce MSD(musculoskeletal disorder) rates and their associated costs.一项人机工程学过程就是对工作组织、解决难题能力和限制以及与工作相关的琐碎事物和为更好接纳这些难题和减少烦琐机率与相关花费的解决方式的有关信息和设备大集合。
One important aspect, actually the process key purpose , is to communicate information among all those involved, so that adequate and feasible solutions to problems having ergonomics issues can be solved.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实际上过程的核心目的就是所包含的内容之间的信息联系。
因此,对于含有人机工程学问题的难题的充足和可见的解决方式将会得出。
本论文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对我校男生高层公寓的盥洗室进行评价并作改进设计。
通过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设计提案并加以总结。
通过绘图软件的应用提高评价和设计的精确度和可信度。
设计方案是在原有环境限制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关键词:盥洗室人机工程第2部分评析准备2.1 调查表为了给评析提供依据,更好地发现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表见表1表1关于男生公寓楼盥洗室的调查表2.2 调查统计结果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见表2表2 调查表接过的数据汇总2.3 调查小结第3部分人机评价及改进准备3.1 盥洗室的布局(布局平面图附尾页)3.1.1 门的宽度现有门的宽度为900mm,洗手间的门应该考虑拿着脸盆能方便地进出,平日的实际使用情况及实地试验表明,900mm的门宽度已经足够。
3.1.2 门的位置门的位置是调超的重点问题之一,从盥洗室的平面图可以看出其部置较合理,而我校将门的位置保留下来却未安装门,这样保证了空间的足够,但不符合采暖学和环境学(内侧是厕所,没有门的阻隔会有异味散发到盥洗室和外面走廊上)的设计理念。
因为除了在门后放一个垃圾桶外还存留有1.5m的空间,足够一扇90cm 的门完全打开,同时为了学生的出入和缓解拥挤,可运用弹簧门,使门自动闭合。
3.1.3 人均使用面积每一层有30个寝室,每个寝室住4名学生,即每一层共120名学生。
每层有两个盥洗室,则平均每个盥洗室的使用人数为60人,每个盥洗有十个水龙头,即高峰期时平均六个人共用一个水龙头,拥挤情况不是很严重,且根据人数和盥洗室面积考虑,水龙头布局较合理。
3.1.4 盥洗室的水池盥洗室水台的尺寸明显的存在人机方面的问题。
水池高度为87cm,个子矮的同学在使用时太过于吃力,根据人机工程学的设计理念,由人的平均身高设计为80cm。
1)盥洗池太深,深度达到37.5cm,学生在使用时弯腰程度接近90度才可够到洗脸盆,这在洗衣服和洗头时太不舒服。
2)学生们换下脏衣服以后,未必都能及时洗掉,先用盆泡起来放着是常见不过的。
盥洗池下面有预留的空间,但由于下面与地面相接,有污水和其他杂物,同学们不愿意把盆子放到下面,于是盥洗池中常放着不少衣服盆,使好些个水龙头无法正常使用。
由于水池下面预留有净高50cm的空间,因此可在下面设计一个放脸盆的架子,距地面25cm,有高为3cm的边缘。
3)现水龙头之间的间距为800mm,基本合理。
3.2 盥洗室的使用情况因建校时间不长,盥洗室内各使用设备现在无重大故障,故无须有大的更换,管线布置合理且使用正常,由于水龙头使用时间长和次数多,容易发生故障和损坏,要及时维修和更换。
室内没有附使用细则和注意事项表,应有此设施,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使用更合乎规范,另一方面合理的使用可以延长设备的有效使用时间,减少更换次数,体现环保性和经济性。
盥洗室内没有安装镜子。
如果在墙上安装一面长镜,会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学生洗漱时方便;二、可以使学生通过镜子规范自己的行为;三、镜子可以产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加强盥洗室的采光。
盥洗室的地板排水孔排水不利,在高峰期时地面的积水严重致使地面偏滑,虽然有两个排水孔,但是也只是能够满足一般情况下的排水,经查询资料,将地板上的排水孔直径改为4.5cm,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高峰期的排水压力。
3.3 盥洗室的环境3.3.1光环境的评析自然采光来自盥洗室的一端,自然光通过窗户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