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一章学习)
《中庸》全篇
《中庸》全篇第dì一yī章zhāng天tiān命mìng之zhī谓wèi性xìng;率lǜ性xìng之zhī谓wèi道dào;修xiū道dào之zhī谓wèi教jiào。
道dào也yě者zhě不bù可kě须xū臾yú离lí也yě;可kě离lí,非fēi道dào也yě。
是shì故gù君jūn子zǐ戒jiè慎shèn乎hū其qí所suǒ不bù睹dǔ,恐kǒng惧jù乎hū其qí所suǒ不bù闻wén。
莫mò见jiàn乎hū隐yǐn,莫mò显xiǎn乎hū微wēi。
故gù君jūn子zǐ慎shèn其qí独dú也yě。
喜xǐ、怒nù、哀āi、乐lè之zhī未wèi发fā,谓wèi之zhī中zhōng。
发fā而ér皆jiē中zhōng节jié,谓wèi之zhī和hé。
中zhōng也yě者zhě,天tiān下xià之zhī大dà本běn也yě。
和hé也yě者zhě,天tiān 下xià之zhī达dá道dào也yě。
致zhì中zhōng和hé,天tiān地dì位wèi焉yān,万wàn物wù育yù焉yān。
右yòu第dì一yī章zhāng,子zǐ思sī述shù所suǒ传chuán之zhī意yì,以yǐ立lì言yán。
《中庸》第一章(5篇)
《中庸》第一章(5篇)第一篇:《中庸》第一章《中庸》第一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中庸》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第一章内容,进而熟读、背诵本章。
(2)理解“天命、率性、见、中、乎、节、致”这几个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的意思。
(3)积累文言文的知识,理解第一章的意思,初步了解中庸之道。
2、过程与方法:(1)借助教师给出的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本章节的大概意思。
(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反复诵读,把握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文的魅力,从读中进一步释义,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做到“慎其独”,再进一步引申“中”、“和”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精神。
(2)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意思和主题思想。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把握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对知识能学以致用,修养身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今学期,我们增添了一门新的学科——《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同学们,你们所了解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呢?生各抒己见。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部国学经典——《中庸》,一起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简介《中庸》,浅知其意1、《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
其实是秦汉时期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讲解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讲解《中庸》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孔子的学说之一。
它共分为20篇,每篇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
以下是《中庸》第一章的全文及讲解:《中庸》第一章的全文如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章的主题是关于修养和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达到至善的境界。
下面是对这一章的讲解:首先,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
这里的“大学”指的是修养的过程,而“明明德”则是指明确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只有明白了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行为,才能够在修养的道路上前进。
其次,大学之道在于亲民。
这意味着修养的目标应该是为了造福人民,服务于社会。
修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应该与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然后,在修养过程中要能够止于至善。
这里的“止”指的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不被物质和感官的诱惑所左右。
只有达到至善的境界,才能真正实现修养的目标。
接下来,明确了修养的目标后,就要知止。
知止意味着要明白自己的局限和能力,不贪图过多,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
只有知止,才能够有所定位,不迷失自己。
然后,有了定位后才能够静下心来。
静下心意味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只有静下心,才能够集中精力去做事,不被杂念所扰。
安下心来后,才能够深思熟虑。
深思熟虑是指在行动之前要仔细考虑,权衡利弊,避免盲目行动。
只有深思熟虑,才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不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最后,通过深思熟虑,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收获。
这里的“得”指的是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和成就。
只有通过不断思考和实践,才能够真正取得进步和成就。
总之,《中庸》第一章强调了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达到至善境界所需的步骤和态度。
只有通过明确道德准则、亲民、知止、定静、安虑和深思熟虑,才能够在修养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进步。
中庸》第一章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 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 (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 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 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 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 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 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àn ):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 较的意味。 (4)中(zhòng ):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 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 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 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 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 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 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 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 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 “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 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 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 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 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 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中庸1.1
《中庸》鉴赏第一章(纲领)程子提示: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在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译文:夫子程颐先生说: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庸”。
“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
这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子思恐怕年代久了传授会有差错,所以把它写录成书,传授给孟子。
这本书开始只说一个道理,中间分开为各种事体,最后又综合起来归结到一个道理上来。
这个道理,放开来可以充塞天地四方,收拢来可以深藏于隐秘的内心。
它的意味是无穷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
善于读书的人如果反复领会探求,心里必然会有所收获,那就一辈子也受用不完了。
鉴赏:这一段文字程子评述《中庸》的价值。
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做“庸”。
“中”的意思是天下之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之正理。
“中”不是折中主义,“中”是事物质与量的统一,是做人做事必须把握的尺度,是审时度势的行为准则。
“庸”不是平庸无能,无所作为,拘泥而不知变通,“虽万千人吾往矣”,是将法度规则一以贯之的精神风范。
“中庸”的学问在于认真领会,贯彻执行,如果这样,将必然有所收获,终生受用无穷。
“中”为立定法度,“庸”为执行法度。
经验证明,做人做事成功是因为执行了“中庸”之理,失败是因为背弃了“中庸”之理。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品德就是“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就是“道”,圣人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就是“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能片刻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德性的人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是谨慎检点,就是在别人耳朵听不到的地方,也是怀着恐惧心理而加以注意。
《中庸》教案设计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中庸》教案设计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庸》第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中庸之道”、“君子的品质”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庸》的基本观点,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具备君子的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3. 引导学生将中庸之道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庸之道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君子品质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中庸之道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中庸》第一章节,分析中庸之道、君子品质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3. 例题讲解:以一道道德判断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中庸之道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做到中庸之道。
六、板书设计1.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和而不同2. 君子品质仁爱礼貌诚信智慧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对中庸之道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庸之道。
2. 答案:学生需从自身实际出发,阐述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并提出具体实践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中庸》全文,深入了解儒家文化,提高自身修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对《中庸》有一定的了解,将中庸之道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君子的品质,为实现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解读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设计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解读《中庸》作为儒家经典,其内容深邃且富有哲理。
中庸第一章教案【广附 姚莉红】
《中庸》第一章教案【教学内容: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参考】天然赋予人的禀赋叫做“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规律而行动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叫做“教”。
作为道,是人们片刻不可离开的;可以离开的,也就不是道了。
正因为如此,道德高尚的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总是谨慎地进行检点,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总是心怀恐惧,不敢怠慢。
没有比处于隐蔽的时候更容易表现出本色,没有比在细节的事情中更容易显露出真情。
所以,道德高尚的君子总是更加小心谨慎地对待一人独处的时候。
欢喜、愤怒、悲哀、快乐等各种感情还没有表现出来,就叫做“中”;表现出来时,没有太过和不及,都能恰如其分符合于自然之理,就叫做“和”。
所谓“中”,是天下一切道理的最大根本所在;所谓“和”,是天下一切事物最普遍的规律。
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就可以各就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能够各随其性而生长发育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第一章内容,进而熟读、背诵本章。
(2)理解“中节、大本、达到、致、位、育”这几个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的意思。
(3)积累文言文的知识,理解第一章的意思,初步了解中庸之道。
2、过程与方法(1)借助教师给出的注释和译文,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中庸》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的大概意思。
(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反复诵读,把握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文的魅力,从读中进一步释义,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中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精神。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个意思是:保持中立并不容易。
这意味着生活不会偏离和改变它的目标和主张。
这是一种持续成功的方式。
孔子曾说:“中庸是一种美德。
中庸是最重要的。
人民生机勃勃已经很久了。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种含义:中间是指善的含义和平庸的相同用法,即中间用法的含义。
这意味着一个人应该有技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这也意味着人们应该坚守岗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寻找自己的位置。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立是世界的根基【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你可以马上离开,但你不能离开道。
因此,一个绅士的谨慎比他看到的要多,他的恐惧比他听到的要多。
不看隐藏,不显示微(3)。
因此,一个绅士应该谨慎对待自己的独立性。
幸福、愤怒、悲伤和喜悦的缺失被称为(4);头发和一切都在中间部分(5),称为和。
世界上的人也是世界的根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1)命运:天赋。
朱子解释说:“天堂与殷和杨和五个元素一起转化为万物,而齐则形成,而理性也赋予严和命令。
正本清源话中庸第一章读后感
正本清源话中庸第一章读后感正本清源话中庸第一章读后感是:《中庸》是一篇重要的儒家哲学经典文献,它从本体论、主体论、伦理政治论、宇宙论四个向度展开了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经道德本体作为始基,以道德主体作为核心,阐述了秉具天命之性的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则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天人、内外之道归结为一诚。
《中庸》接续孔子、曾子思路,继承并改造三代天道观,将超越而外在的、神圣的、具有德性并依据德性主宰人事的天进一步转化为超越内在的、作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终极本原的道德本体。
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
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
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
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
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
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
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中庸》(1-20章)白话版
《中庸》白话版【提要】《中庸》一书,原为《小戴 .礼记》中的一篇,为曾子的学生子思(孔子的孙子)所作。
宋朝学者朱熹将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并成四书。
朱熹解释中庸说:中,就是不偏不倚,把握天下正道;庸,就是永远不变更,坚持信守的定理。
他认为,中庸是儒家学者进行自我修养的基本课程。
中庸一书首先从进行自我道德修养谈起,中间广泛地谈到世上万事万物演化的道理,最后又归结到自我修养上来。
它反复、深入地阐扬了儒家学派的修身观点 。
程颐 先生说: 不执意偏向就叫做中,不更改常理就叫做庸; 中的意思,就是天下的正确道理,庸的意思,就是天下的固定原理 。
这本《中庸》是孔子传授后人的思想方法,子思恐怕它相传久远而出现差错,所以整理成这本书,并用来传授给孟子。
这本书开始从一个道理讲起,中间分散讲述各种事情,结尾又回来综合成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放开就可以充满整个世界,收起来就可以深藏到微小的心中。
它的内涵无穷无尽,但都是由实在的学问组成。
善于读书的人只要认真反复地研究是可以有很多收获的,那一生一世运用它,将受益无穷 。
上天所赋予人的一切就 叫做本性 ,依照自己本性去做这就叫做 正道,理解并发扬正道就 叫做教化 。
道,是一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随意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
因此君子特别要注意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检点自己,特别要注意在别人听不见的时候也怀着警惧之心。
世上没有什么事不能被发现、没有什么地方不能被公开,所以君子对自己单独处事时特别慎重。
心中的喜、怒、哀、乐在没有表现出来时,可以称作中;发出来而又都符合礼仪分寸,这就叫做和。
中这个东西,是天下的最大根本;和这个东西,是天下的共通大道。
如果能够做到中与和,天地的位置就端正不偏了,世上万物就发育生长了。
以上是第一章,这是子思根据孔子的意思所创立的理论。
它首先阐明道的本源是出于天意而不能够改变的,它的实质本体存在在人的身上却又不可以分离,其次说明“存心、养性、自省、明察”的主要意义,最后谈到圣贤人物的精神感应和功用变化的最高境界。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一中和是天下的根本(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中庸》原文及译文
“道”是不可以顷刻离开的,假如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没有人瞧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正在没有人闻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荫蔽的地方越是明确,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明显。所以,质量崇高的人正在一人独处的时分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体现出来的时分,喊做“中”;体现出来卖前相符节度,喊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和”,是大众遵照的准绳,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正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这是颜回的作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风采。
下一章(白刃可蹈,中庸罕见)
【原文】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3)蹈:踏。
【译文】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觉得的强呢?用宽容热和的精神走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抨击,这是南方的强,质量崇高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卖枕席,中途而废,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质量崇高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维持中立而不恰恰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清平常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黑暗时保持守,宁逝世稳定,这才是真强啊!”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说本人聪慧,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走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本人聪慧,可是挑选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光 也不克保持。”
【读解】聪慧反被聪慧误。
自以为聪慧失好走极端,走恰恰锋,不知适可而止,分歧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取灭亡而本人却还不晓得。
另一方面,固然晓得适可而止的好处,晓得挑选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准绳的意义。但好胜心难以满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志,违反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克保持住。
《中庸》全文和译文
《中庸》全文和译文——古今名士皆喜欢欣然品书画2018-10-18 20:23:38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
末复合为一理。
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则退藏于密。
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
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
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中庸第一章感悟
中庸第一章感悟《中庸》开宗明义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性]这种东西是由天命这种东西产生的,那天命是什么呢?天命就是我们常说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是指生理上的,指产生人类的基矗率性之谓道:按照老子的观点,按照事物的本身规律去发展就是道了!性本无好坏,有好坏就不是道了!因为有了这个起因所以才有下面的。
修道之谓教:我想这才是中庸所说的重点和核心,正因为人性本无好坏之分,所以要去修,指的是人后天的改变,避恶扬善。
教在这里是名词,我的理解是有教养的意思。
更深一点就是,只有修道之后才会达到儒家所谓的“仁者爱人”的境界!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体的理解是,前面两句都是为后面这个教做铺垫的,性是天命是无法改变的东西。
道呢?只要按照它的规律就可以称得上是道了,难就难在这个教上面,要去修。
要怎么修才能算得上教呢?《中庸》后面自然给出了它的答案。
这样的开篇起题,对与中庸来说再好不过了,一个修字就说明了中庸要讲什么!修道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人的事情,那么道就是人自身的基本规律,人本无善恶,修改之后那就不是道了,不是道何谓基础,没有基础如何去修,这样教就无从谈起啦!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的自然禀赋称为性,遵循自然本性称为道,学习掌握天道称为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道无时无刻不在,可以离开的就不能称为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即便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也会谨慎、戒惧自己的言行。
行善或作恶,无论别人能否看到、听到,都会有其必然结果。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越隐蔽的地方越能显现真像,越细微的地方越能展示真实。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即便独处也必然秉持谨慎谦虚的作风。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无情无欲称为中,有情有欲但有所节制称为和。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译文第一章:天命(1)、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这一点真灵,就是人的自性本性。
人依循天理良心(本性)的所思所做所为就叫做道。
接受圣人的教化,改毛病去脾气,能调整自己的太过或不及,而回到自性中道,这就是修道。
(2)、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能。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
如果可离,就是身外之物了,不是“道”了。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戒惧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存心。
没有比隐暗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是非善恶的;没有比那细微之事物更容易显现曲直对错的。
所以修道之人在独处之时也要戒惧谨慎,战胜自己那些容易出轨的心念与行为。
(3)、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没有(太过与不及)的弊病,这就叫做(中)。
当七情六欲感应外境而发了出来,都能做到没有太过与不及,没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节,这就叫做(和)。
中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大根源;和是天下万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
有修养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顺道体合道用的中与和两种境界,那么天地都会安居正位,万物也都可以顺遂生长。
第二章:自诚明。
(4)、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者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自家的真宰发动,内外纯粹灵明,就是自性光明的人;自己由不明白到明白人生真谛,也逐步明心见性了,这是接受教化的功效。
至诚如神的人定慧圆明,也能让天下人明白道而修自性的道;能了悟真理必能真诚修道。
(5)、原文: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中庸原文
子思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ji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第十九章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第十一章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dun)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yi。庶几夙夜su,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zao有誉于天下者也。
《中庸》——第一章
【导语】《中庸》是《四书》之⼀,与《⼤学》同为《礼记》中的⼀篇,不过从汉代起似乎就单独流传。
我们就先来看看——中庸的第⼀章,欢迎阅读!
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上天赋予⼈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即⼈性,在物即物性。
遵循本性⾃然的规律,叫做“道”。
修养⼈性⾃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道也。
是故君⼦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慎其独也。
译⽂:“道”是⽚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道德的君⼦⾮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性;发尽⼈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养育万物;能助天地化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
看不见、⽿朵听不见的东西-“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也不让它显现出来。
因此,当君⼦⼀个⼈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
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
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万物就会正常地⽣长、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庸
•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 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 时子思作。 • 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 • 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 列为"四书"。 • 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
• 《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 及,是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
•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 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 也。 •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 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 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 地位焉,万物育焉。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 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 “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 2.“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 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 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 地方也是谨慎的,在 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 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 达道也。 •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 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 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1.( )之谓性;( )之谓道;( )之谓教。 •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 子( )乎( ),( )乎( )。 • 3.莫( )乎( ),莫( )乎( )。故( )也。 • 4.( )、( )、( )、( )之未发,谓之( )。发而皆 ( ),谓之( )。( )也者,天下之( )也。( ) 也者,天下之( )也。 • 5.( ),天地( )焉,万物( )焉。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5.“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 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 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 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 达道也。 •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3.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 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 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 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 • 天下之达道也。
• 4.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 “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