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梅州市农业科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梅州市农业科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4 个。
2 梅 州农 业科普 产 业存 在 问题
2 . 1 农 业科 普产 业体 系不 完善 , 投 入经 费 与力度 不足 , 专
业人才匮乏
梅州市 目前 9 0 %的农业科普推广来源于科
研 机构 和学 校 , 有 推广 优 势 和有 产 业 化 能力 的企 业 不 能
形成合 力 , 直 接 制 约 了梅 州 农 业 科 普 产 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从 条件 上看 , 由于没 有专 门的项 目经 费支 持 , 培 训 器 材、 场地 、 实 验 设 施 等很 多 设施 远 不 能 跟上 科 普 需要 ; 科
普 教 育 基 地 的 建设 , 带 动 和 推 进 了各 县 ( 市、 区) 农 业 科 普 的发 展 。
地头劳作 , 因此 , 客家人格外注重农业。基于特色鲜明的 客家文化生态环境 , 为各种带有浓厚农耕特色 的传统文 化的产生 、 发展和流传 , 提供了必须的社会基础 , 逐步发
展成 今 天 丰 富 多彩 、 特 色 浓郁 的客 家 传 统农 耕 文 化 。 三 是 民众 高涨 的农 业 科 普 热 情 。近 年 来 , 梅 州市 充 分 发 挥 农业 科 普 示 范 的公 益 性 作 用 和 区域农 业 科 研 优 势 , 积极 开 展 农 业 科 普 活 动 。除 了农 业 科 研 院所 在 农 村 产 业 推
作专 门经费 , 很 多科 普工 作显 得有 心无 力 。 2 . 2 农业科普技 术落后 , 科 技 支 撑 能 力 亟 需提 高 随
农业生产的光 、 温、 水、 气、 土壤等先决条件优 良 , 在农业
综 合 开 发方 面 曾被树 立 为 “ 东学 梅 州 ” 的典范, 培 育 了 享 誉 四方 的 梅州 金 柚 、 平远慈橙 、 嘉应 茗茶 3 大 区 域 品牌 。 除 此 之外 , 还有粮油、 果树 、 花卉、 茶 叶、 畜 牧水 产 、 蔬菜 、

以新理念引领梅州农业新发展——如何用工业理念、绿色理念引领梅州农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以新理念引领梅州农业新发展——如何用工业理念、绿色理念引领梅州农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曾 佛 应 1 ,钟 福 生 2 ,姚 永 升 1 ,董 瑞 芬 2
( 1. 梅州市农业局 ,广 东 梅州)
[摘 要 ]传统农业发展的思维方式 ,需要用新理念来变革 ,当面临 社会发展 中出现新 矛盾和新情 况时 , 要更新思想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 梅州 农业 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阐述工业理 念 、绿 色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及其 必然 性 ,提出梅州市农业发展的工作目标 ;总结用新理念引领梅州 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措施 ,探讨其保障机制 。 [关 键词 ]工业理念 ;绿色 理念 ;农业 ;梅 州 [中 图分 类号 ] F 06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6 - 642X (2008) 04 - 0051 - 06
钟福生 (1958 - ) ,男 ,湖南衡阳人 ,教授 ,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生态学 、动物资源与保护 、农业区域规划 。
— 51 —
方式上 ,传统农业存在 着仅 仅从事初级 农产品 原料生 产 的局限 性 ,不 能 形成 种养 加 、产 供销 、贸工 农一 体 化 生 产 ;在资源配 置上 ,传统 农业存 在着“城 市抓 工业 、农 村 抓农业 ”的城乡 二元 分割 的局限 性 ,不能实 现城 乡生 产 要素的合理流动和 优化 配置 ; 在工作 体 系上 ,传 统农 业 管理中存在着部门分割 、职 能交叉 、服务 落后的局 限性 , 不能建立起权责一致 、上下 贯通的 管理和 服务体 系 。显 然 ,传统的方式 和方 法与现 代 农业 的发 展是 相矛 盾的 。 要适应现代农 业发展的新 要求 ,就 必须用现代 工业理 念 来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 。特别是要在现代农 业发展 中 ,借鉴现代工业 中运用现代 科技成 果和现 代信息 化成 果的经验 ,探索更多 、更新 、更好的办法来改造传统农业 。

梅州现代农业发展力促“四个转变”

梅州现代农业发展力促“四个转变”
既注 重 生产 发展 ,更 注 重市 场开 发 , 既注 重 建 立扩 大基 地 ,更 注 重 加 工 增值 。

品有精炼 高山茶 油、山茶籽洗发水
等,以鸡为原料的a T产品有精鸡 n
向绿色品牌 型转变
农产品市场 的竞 争就是 “ 质量
粉、精鸡 油、盐煽鸡等 ,还成功开 +特 色 ” 的竞 争。 梅 州 市 非 常重 视 发了甜玉米罐头、竹笋 罐头、黄金 发挥 自身优越的 自然生态环境优势,
共签 约 6 亿元 。 . 2
思路 ,从过 去 重 生 产 轻 流 通 、重 种 金 柚 含 片 、柚 酱 、 冰 箱 吸 味 剂 、 金
植 轻 市 场 的观 念 中解 放 出来 ,牢 固
柚果冻等 ,以油茶为原料的加工产
二 、农业生产 由普通大路型
树立生产、) i 、销售一盘棋思想, a rl
食 生 产连 年 丰 收 ,八 大 主 导产 业 基 为 联 结农 户 、开 拓 市 场 、 带 动 农 民
的首 届 “ 州市现代 农业招商 暨农产 梅 品展 销 ( 货 ) ”上 ,签约 订货项 订 会 目 11 ,订 货 总 额 2 . 亿 元 :在 0个 13 2 香 港举 办 的 “08广东梅 州 ( 20 香港 )
重视 下 ,结 合 实 际 ,科 学 定位 ,发 4 .亿 元 ,带 动农 户 由 2. 万 户 增 88 9 5
挥优 势 ,开 拓 思 路 ,增 加 投入 ,现 加 到 3 . 户 ,户 年均 收入 由 2 1 得 了明显成 效。在 20 年 1 月举 办 58万 40 07 2 代农 业发 展 取 得 了长 足 的 进 步 ,粮 元 增 加 到 2 8 元。 农业 龙 头企 业 成 80

梅州山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梅州山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梅州山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梅州是广东省位于粤西的一个地级市,梅州市山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旨在了解梅州山区乡村振兴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该地区的有效实施。

一、梅州山区乡村振兴的现状:梅州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较差,以及人口外流等因素的影响,梅州山区乡村经济相对落后。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经营主体单一,农民收入较低,农村医疗教育水平不高,乡村文化活动较少。

因此,急需提升梅州山区乡村发展水平,改变农村面貌。

二、梅州山区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1. 交通条件不便利:山区地形复杂,交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影响农民的生活居住和农产品的运输。

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依赖于人力,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导致农业产出不稳定。

3. 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农产品缺乏加工技术,很多农产品难以销售,降低了农民的收入。

4. 农村医疗教育水平不高:乡村医疗设施和教育资源匮乏,农民健康状况和学历水平普遍偏低。

5. 基础设施薄弱:农村通水、通电、通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三、推动梅州山区乡村振兴的重点措施: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和改善山区村路,提升农业产品运输能力,方便农民出行和物资运输。

2.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农民收入。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民发展种养殖业,并提供加工技术和设备支持,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增值。

4.加强乡村医疗教育建设:加大对乡村医疗机构和学校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医疗和教育水平。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提升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四、调研报告总结:梅州山区乡村振兴存在着交通不便、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农村医疗教育水平不高以及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要想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加大对梅州山区乡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强医疗教育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梅州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梅州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建设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更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 素质人才。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业核 心竞争力。
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 势互补。
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外市 场的联系与合作。
农业现代化
梅州市将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 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工业转型升级
梅州市将继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改 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工 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未来几年梅州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预测
1 2 3新兴产业Fra bibliotek育人口流动
梅州面临人口外流问题,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流 失,对其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03
梅州经济发展未来趋势预测
未来几年梅州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01
稳步增长
梅州经济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主要驱动力包括梅
州市内需的不断扩大、企业投资增加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02 03
逐步恢复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梅州经济增长将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同 时,梅州市政府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稳定 经济发展。
2023-11-21
梅州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汇报人:文小库
目录
• 梅州经济发展现状概述 • 梅州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梅州经济发展未来趋势预测 • 推动梅州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01

梅州市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梅州市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c i r c ums t a n c e o f Me i z h o u C i t y,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t h e s i g h t s e e i n g a g r i c u l t ur e a n d l e i s ur e t o u is r m a g r i c u l t u r e i n Me i z ho u Ci t y we r e p ut f o r wa r d S O a s t o
化 发 展
观 光 农 业 的发 展 必然 带 动农 村 商 业 、 服务业 、 交通 运 输 、 建筑、 加 工业等相应 产业的发展 , 带 动 产 业 结 构 的调
Ke ywor ds s i g h t s e e i n ga g r i c u l t u r e; l e i s u r et o u is r m a g r i c u l t u r e; s t a t u s; a d v a n t a g e s; Me i z h o uGu a n g d o n g
LU0 S h u a n g — h u i CHEN Yu a n - x i a Z HANG Zh e n — p i n 譬0
( T h eA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I n s t i t u t e o f Xi n g n i n gC i t y i nGu a n g d o n gP r o v i n c e , Xi n g n i n gG u a n g d o n g5 1 4 5 0 0; T h eH u a n g h u a i E c o l o g i c a l

梅州金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梅州金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梅州金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邹苑眉(梅州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东梅州514071)摘要:梅州柚种植历史悠久,其中金柚(沙田柚)历史文字记载的已达上百年。

在广东省辖区内,梅州市柚子生产面积最大,占全省的92%以上。

1995年,梅州市梅县区获得“中国金柚之乡”的称号。

2006年,梅州金柚通过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认定。

2012年,制定了省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梅州金柚》。

为促进梅州金柚产业的发展,针对梅州柚种植现状、产业发展情况、所面临形势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梅州金柚发展规模、产业规划、品种定位、种苗培育等方面的建议,为梅州柚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梅州;金柚;产业发展;对策产品,扩大梅州柚果的种植规模,让梅州柚果的产业链慢慢地由县城的近郊区向远郊区、各大中心的集镇和各大枢纽交通主干线的两侧乡村延伸和扩展。

至此,一个由近郊和远郊、中心集镇与乡村相结合的多流向、多层面的产业格局就此形成并不断稳步发展,各区域各点面的产业功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此来推动整个梅州柚果产业区域化布局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1.1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面临的挑战1.1.1标准化程度较低。

目前梅州市的柚果生产方式多以散户种植为主。

一是难以做到生产标准化,造成柚果品质参差不齐;二是抗风险能力差,柚果产业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靠天吃饭,应对特殊天气应变能力弱,特别是花期低温阴雨天气和果实成熟期雨水天气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难以有效控制;三是病虫害严重威胁产业安全,部分散户因种植面积小,效益低,粗放管理甚至疏于管理导致病虫害大量发生,形成了控制难、危害大的局面,时刻威胁着柚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1.1.2品种结构不合理。

梅州市柚果品种结构单一,品种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梅州柚以梅州金柚和梅州蜜柚为主,新品种柚类的繁育滞后,柚果成熟可上市的时间太过集中。

以沙田柚和蜜柚为主,其他品种栽培面积很小,因而梅州柚集中在柚成熟高峰期果实9月中旬—11月中旬成熟上市,严重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梅州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优势及建议-最新年精选文档

梅州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优势及建议-最新年精选文档

梅州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优势及建议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村自然资源、农村生态环境、农村风情风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为资源条件,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度假、体验、教育、品尝、购物等活动的一种农业、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生态旅游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建立以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农业的互动机制,是集“生产、生态、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农业[1]。

生态旅游农业是在城市化高度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较长的历史,如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的台湾等。

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种集“生产、生态、生活”为一体的多功能新型产业,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发展前景。

梅州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山多地少,建设用地紧缺,发展容量有限,且受交通条件制约,缺乏大江大河,这些现实状况决定着梅州不适合搞大工业化,必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梅州山水、人文等资源优势,在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打响世界客都品牌,为推进梅州振兴发展做出贡献。

梅州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调整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立起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体系;二是有利于带动交通运输、加工、餐饮、旅馆、商业及相关服务业,引进资金与人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农民收入的增加创造条件;三是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和谐发展[2];四是有利于挖掘、保护、传承农业文化,保护农村资源与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梅州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优势1.1 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梅州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的粤东北部,有“世界客都、文化之乡、中国金柚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生态文化保护区,拥有11个国家级荣誉、61处物质文化遗产、3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2个联合国授予的人居环境范例奖。

梅州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梅州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梅州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边缘,是广东省的重要中等城市之一。

梅州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在广东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也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一、现状分析1.产业结构梅州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其次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和渔业,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其中制造业是梅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批零服务业、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是最具潜力和增长空间的产业。

2.经济总量梅州市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在广东省内占据较高的地位。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梅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约5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8%。

这显示出梅州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尽管增速较之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较高水平。

3.人均收入梅州市的人均收入在广东省内处于中等水平。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梅州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3.5万元人民币,与广东省平均水平接近。

虽然梅州市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二、未来趋势分析1.发展定位未来,梅州市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聚焦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

梅州市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主要方向,提升产业链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重点产业未来,梅州市将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梅州市将以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为重点,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梅州市将继续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金融、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3.拓展内外市场未来,梅州市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内外市场。

梅州市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同时,梅州市将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本和技术资源进入梅州市,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广东10个最穷县

广东10个最穷县

广东10个最穷县
1.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水平较低,失业率高,农村人口贫困程度较高;
2.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农业生产能力低,交通条件落后,经济发展缓慢;
3.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土壤贫瘠,交通条件不完善,农业生产能力低;
4.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山区县,交通不便,农业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低;
5.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山区县,交通不便,农业发展缓慢,旅游发展滞后;
6.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能力较低;
7.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少数民族较多,贫困程度较高;
8.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农业发展缓慢,交通条件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贫困程度较高;
9.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农业发展缓慢,交通条件不完善,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程度较高;
10.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农业发展缓慢,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贫困程度较高。

梅州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发展建议

梅州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发展建议

梅州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发展建议1. 引言1.1 梅州柚产业现状梅州是广东省著名的柚乡,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梅州的柚子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丰富。

梅州柚产业是当地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不仅对当地农民的生计有着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梅州柚产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梅州的柚子种类繁多,包括丑柚、糯米柚、清水柚等,品质上乘,深受市场欢迎。

梅州柚产业链健全,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环节都有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市场体系。

梅州政府高度重视柚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梅州柚产业现状良好,市场前景广阔。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创新来提升竞争力,推动梅州柚产业的健康发展。

【内容结束】1.2 梅州柚产业的重要性梅州柚产业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积极影响。

作为梅州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柚子的种植和销售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梅州柚产业也是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代表之一,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柚子的种植和加工,梅州柚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梅州柚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梅州柚产业的发展不仅对当地经济增长和农民生活改善具有重要意义,还为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要实现梅州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品质标准,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柚子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梅州柚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影响力。

2. 正文2.1 梅州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 地理位置优越: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毗邻香港和澳门,交通便利,便于出口销售。

2. 气候适宜:梅州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有利于柚子的生长。

3. 丰富的农业资源:梅州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为柚子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故乡研究报告

故乡研究报告

故乡研究报告故乡研究报告一、概述本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我所在故乡的研究,了解其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故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所生长的地方,对人们的成长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故乡,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根源和身份。

本报告选择以广东省梅州市为研究对象。

二、地理情况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15°09'23"至116°46'23"、北纬23°27'47"至24°55'47"之间,总面积13653.29平方千米,辖区内共有五个县级行政区。

梅州市地势起伏,境内山多,海拔较高,气候温暖湿润。

主要河流有梅江、杨梅江等,境内有丰富的水源资源。

梅州市地理条件优越,适宜农业发展。

三、历史文化梅州市历史悠久,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

梅州市是粤东地区的文化中心,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历史上,梅州市曾是马踏南草的起点,有着众多文人墨客的辈出。

梅州市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南方特色,如木构建筑、园林建筑等,这些特色建筑也体现了梅州市的文化传承。

四、经济状况梅州市的经济以农业和制造业为主。

作为一个农业大市,梅州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和农产品,主要农作物有油茶、蔗糖、水稻等。

此外,梅州市还有发达的制造业,主要包括纺织、电子、机械等行业。

梅州市近年来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

五、社会风俗与习惯梅州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民族有汉族、客家族等。

梅州市的社会风俗与习惯丰富多样,如传统的客家婚丧嫁娶习俗、节日庆典等。

梅州市以美食而闻名,如梅菜、潮汕牛肉丸等。

此外,梅州市还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制品,如剪纸、木雕等。

六、结论通过本研究报告,我们对我所在故乡梅州市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梅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着独特的经济特色和社会风俗。

梅州市柚子种植业发展现状及高效施肥技术

梅州市柚子种植业发展现状及高效施肥技术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58XIANGCUN KEJI 2021年10月(下)梅州市柚子种植业发展现状及高效施肥技术张玲(梅州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广东梅州514021)[摘要]柚子因口感良好、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

当前,生产中栽培的柚子品种繁多,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但栽培中容易出现甜度不够、果实较小等问题,给柚子种植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以广东省梅州市金柚栽培为例,在介绍梅州市发展柚子种植基本情况和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指出当地柚子栽培中存在乱使滥使化肥、缺乏专业技术指导等问题,并据此提出应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周期施肥技术。

[关键词]柚子;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周期施肥;梅州[中图分类号]S66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1)30-58-3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

当地光照充足,降雨充沛集中,非常适合种植柚子。

但当地果农在柚子种植过程中,存在乱使滥使化肥、缺乏专业技术指导等问题,且很少围绕柚子施肥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基于此,在对梅州市柚子种植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查找其施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梅州市柚子种植业现状1.1产业基本情况我国的柚子主产地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

广东省梅州市境内有韩江、琴江、丰良河等河流,水资源较为丰富,地热资源也非常充足,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

当地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给柚子生长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梅州市栽培的沙田柚最初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榕县引进的,在后来的种植过程中获得了逐步发展,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梅州金柚果型大,外形美观,呈葫芦形,果肉清甜爽口,有蜜味。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梅州金柚可以储藏半年不改风味,所以还有“天然罐头”的美称。

由此,梅州市成为我国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也被称为“金柚之乡”。

目前,梅州金柚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梅州地区栽培的金柚除了在国内极为畅销之外,还远销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家。

梅州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发展建议

梅州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发展建议

梅州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发展建议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柑桔、橘柚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橘柚之乡”。

在梅州,柚子是一种重要的水果,有着丰富的品种和优质的品质,成为了当地的重要农业经济作物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增加,柚子等柑橘类水果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在这种大背景下,梅州的柚产业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探讨梅州柚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发展建议。

一、梅州柚产业的有利条件1. 地理优势明显梅州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柚子的生长。

梅州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位置,交通发达,有利于柚子的运输和销售。

2. 品种丰富梅州的柚子品种多样,有甜柚、酸柚、蜜柚等多个品种,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品质优良梅州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柚子的生长,使得梅州柚子的品质非常优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4. 农民种植技术先进梅州的农民在柚子种植方面技术较为成熟,借助现代化农业技术,柚子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5.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对柑橘类水果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梅州柚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

二、梅州柚产业的发展建议1. 提高柚产业的附加值目前,梅州的柚子主要以鲜食和果汁的形式销售,对柚子的深加工程度较低。

可以加强柚子的深加工,开发柚子酒、柚子罐头、柚子果酱等产品,增加柚子的附加值,提升盈利能力。

2. 优化产业结构除了发展传统的鲜食柚产业,还应该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柚子栽培与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以及柚子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拓宽柚产业的发展路径。

3. 建立柚子品牌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丰富的品种,以及优质的品质,可以打造自己独特的柚子品牌,提高柚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梅州柚产业的发展。

4. 拓展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和超市销售外,还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专卖店等新的销售渠道,拓宽柚子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销售收益。

梅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

梅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

行 规 划设 计 , 坚 持 因地 制 宜 , 选 择 经 济实 惠 、 适 生耐 寒 的花
色 树 种 和 乡土 树 种 , 并 体 现 梅 州 市 特 色 的树 种 , 打 造 高 水
前, 全 市森 林 覆盖 率 7 0 . 4 1 %, 林 地绿 化 率 9 3 . 3 2 %, 活 立木 总 蓄积 3 9 9 7万 m3 ; 建 立森 林 公 园 7 0个 , 自然保 护 区 5 1个 ; 创 建 了全 国绿 化模 范 县 ( 单位) 5个 , 省林业生态县 6 个, 市
林业 科学
现 代农 业科技
2 0 1 3年 第 1 1 期
梅 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
袁思 宏 钟清 辉 罗 美梅 z 刘 壬英 2 刘 展彬 。
( 广 东 省 兴 宁 市 叶 塘镇 生 态发 展服 务 中心 , 广东兴宁 5 1 4 5 0 0; 兴 宁市 龙 田镇 生 态 发 展 服 务 中 心 ; 兴宁市林木检查站)
2 . 2 发动 社会 力量 参与 。 确 保林 业生 态工 程顺 利实施
县( 单位) 5个 。 省林 业 生态 县 6个 。 林 业 的快 速持 续发 展 , 使
花 的森 林 生态 环 境 , 不断 探 索 产 业发 展 和 生态 建 设互 促划 严格 管理 , 切 实保 障林 业产 业健康 发展 要 种树 、 先保护 , 管 好 护 好 比种 好 更 为 重 要 。 进 一 步 完
善利益机制 、 责 任机 制和 管护 机 制 , 高标 准 抓 好规 划 , 严 要 求 狠抓 质 量 , 从 造林 整地 、 种苗 选择 到植 树 的各 个环 节 严格 把 关, 干 方 百计 提 高 造林 的保 存 率 、 合 格 率和 成 活 率 。 多年

梅州调查报告

梅州调查报告

梅州调查报告梅州调查报告梅州,一个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闻名。

本文将对梅州进行一次调查,以了解这个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梅州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梅州位于粤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梅州市总人口约为600万人,其中城区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

梅州市下辖梅江、兴宁、梅县等县级行政区,各区人口分布相对均衡。

二、梅州的经济发展情况梅州市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以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为主要农业产业。

然而,近年来,梅州市开始积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以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梅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梅州的文化特色梅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梅州的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梅州文化。

梅州的传统手工艺品如梅州剪纸、梅州木雕等也享誉国内外。

此外,梅州还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如丰顺西湖、梅县大佛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四、梅州的教育和医疗状况梅州市注重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梅州市下设多所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医疗方面,梅州市拥有一批现代化的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了市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五、梅州的社会治安和环境状况梅州市的社会治安状况相对较好,治安环境较为稳定。

梅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梅州的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逐渐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六、梅州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梅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梅州的山水风光如丰顺西湖、梅县大佛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梅州市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综上所述,梅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

梅州市政府在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梅州市还面临一些挑战,如经济结构不够多元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梅州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梅州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梅州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人口不断外流,农业产业逐渐衰退,乡村面临着发展困境。

为了促进梅州乡村振兴,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

梅州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三、主要内容。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梅州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 发展乡村产业。

其次,要发展乡村产业,通过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3.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同时,要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倡导绿色种植、有机农业,保护耕地和水资源,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

4. 完善乡村公共服务。

此外,还要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享受到城市化同等的公共服务。

5. 加强乡村治理。

最后,要加强乡村治理,建立健全乡村自治组织,提高乡村自治水平,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四、实施保障。

为了确保梅州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多方合力,全面推进梅州乡村振兴工作。

五、结语。

梅州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梅州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升梅州乡村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梅州乡村振兴必将取得可喜的成绩,为梅州乡村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梅州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梅州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工作研处2021年第3期C®川恋业科415KHUMI AERKUUnjMl.SCIENCE AND T KHN0W6Y 梅州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古子怀1,魏伟谦1,刘瑜娟2,巫志坚",余冬玲1(1.广东省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粮油研究所,广东梅州514071;2.T东省兴宁市兴田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中心,广东兴宁514500)摘要:梅州市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特色专业镇(村),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分析了梅州市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的做法、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产业的思胳和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梅州;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现状;对策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要实现“五大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也是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

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核心是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种或几种市场潜力大、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主导产业和产品。

通过产品开发,变资源为产品、变产品为商品、变商品为名品,推动产业的发展,脱贫一方百姓。

梅州市围绕本地农业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形成一批特色专业镇(村),延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全面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1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现状梅州市从1990年开始,坚持“选准一个优势资源、推广一套先进技术、建设一片基地、开发一个主导产业、创立一个品牌、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占领一方市场、致富一方百姓”,大力发展“一乡一品”,形成了梅州柚、嘉应茶、平远橙、客都米等一批影响较大的区域品牌。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农村金融改革问题探析——以梅州农村金融现状为例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农村金融改革问题探析——以梅州农村金融现状为例

氽 业 少 . 牌 产 品 ・ 』 业 化 废 不 岛 . 部 分处 于 } 彳 品 一 : 大 兕嫫 r张
5 — 7
农 业 经 济
资 管 理 和 维 护 、 梅 州 市 的农 村 信 川 礼 系统 为 例 . 至 2 0 以 截 0 8年 城 , 市 的农信 社存 款余额 为 11 全 3 . 元 . 项 贷 款 余 额 7 。6 2亿 符 63
入 波 动 的 概 率 大 要 保 证 农 、 食业 的 收 觞 . 现 农 产 r 避 险 实 5的 7
是 农 业 产 业 化 改 变 了传 统 农 业 的 运 行 馍 式 , 业 生 产 F 农 } 1
家 一 转 变 为 “ 司 + 户 ” “ 场 + 户 ” “ 地 + 户 ” 模 公 农 、市 农 、基 农 等 式 , 产 的 基 础 设 施 投 资 比币 夫 , 且 需 要 专 业 的 人 卞和 技 术 生 而
直 接 投 融 资 市 场 , 立 相 应 的农 f{. 经 营 机 构 , 理 农 业 氽 建 1i券 jT 代
业 发 行 股 票 和 债 券 ; 法 律 允 许 的 框 l 内 . 托 农 户 合 作 和 住 架 依 家 庭 经 济 纽 带 , 立 进 行 内 部 投 融 资 的 财 务 投 资 公 司 , 动 民 成 推 间 融 资 合 法 化 和 利 率 市 场 化 ;建 立 完 善的 农 村 金 融 机 卡 体 系 , 句
以 下 儿 个 深 层 次 的 问 题 : 是 农 村 金 融 资 源 的 持 续 外 流 。 有 一 困
控 股 商 业 银 行 和 邮 政 储 蓄 银 行 从 县 以下 农 村 地 区 抽 取 资 金 , t 4 对 农 村 余 融 服 务相 对 不 足 : 是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的 盈 利 目标 与农 二

梅州市沙田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梅州市沙田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丰顺县面积167hm13品牌建设与销售网络梅州历届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沙田柚产业高度重视通过引进外资和企业老板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兴办了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沙田柚生产基地涌现一批如嘉丰龙威梅岭金柚莱丽园松峰等知名金柚品牌逐步向基地化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展
梅州市沙田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谢岳昌
广东省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沙田柚综合试验站
摘要:按照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的相关要求,梅州市农科所/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沙田柚综合试验站对梅州市沙田柚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根据调研材料深入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地方政府和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沙田柚,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梅州市地处粤东北部,位于东经115°18′~116°56′,北纬23°23′~24°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全年平均气温21.9℃,年无霜期大于300d。年平均降雨日为150d左右,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在1483.4~1798.4mm之间,75%以上雨量集中在4~9月。土壤多为红壤土,PH值4.5~6.8。梅州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PH均十分适宜沙田柚的生长发育。梅州沙田柚果形似梨,果底有“金钱印”环,果色金黄可爱,果肉晶莹,有香气,脆嫩化渣,清甜如蜜,有“柚中之王”之称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1 发展现状
1.1 发展历史
梅州沙田柚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据记载,1911年梅县丙村郭某在广西梧州做官,托人带回苗木200株,种后产果被人誉为“甜柚”,成为当时人们送礼之佳品,逐渐传至梅县各地及蕉岭县附城、新布等镇,但大都作小果园或房前屋后零星栽培。新中国成立后,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沙田柚种植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5年广东省第一次山区工作会议以后,梅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提出了“希望在山”的发展战略,广泛发动农民利用山坡地的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地大力发展种植沙田柚,优质沙田柚得以快速发展。为了更好打开国内外市场,1992年梅州正式把沙田柚的商品名确立为“梅州金柚”,并于2006年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州市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梅州市基本情况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和“中国金柚之乡、中国著名单枞茶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的美誉。

全市总面积万平方公里,2009年末户籍人口万人,现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8个县(市、区)。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增速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12321元,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亿元,增长%。

——魅力独具的世界客都。

梅州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有“世界客都”之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家话节目以梅县话为标准音。

梅州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和衍播四海的出发地。

集“客家”之大成的梅州,有最具原生态的客家民间艺术,日益成为海内外6000多万客家人的心灵家园。

——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梅州,南齐中兴元年(公元501年)置程乡县,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易名梅州,有叶剑英元帅故居、丘逢甲故居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州文风昌盛,南宋时塾学遍布,明清时科甲鼎盛。

清中叶以来,涌现了“岭南第一才子”宋湘,近代洋务运动风云人物丁日昌,晚清著名诗人、保台义士丘逢甲,清末著名爱国诗人、外交家、被誉为“真正走向世界的第一人”的黄遵宪,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等杰出历史人物。

辛亥革命以来,梅州出了227名大学校长(书记)、474名将军、23名中国两院院士。

改革开放以来,高考升学率稳居全省前列。

——环境优美的生态绿洲。

梅州是广东的生态发展区,粤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境内林地广阔,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47个,有4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6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位居广东省第三。

农业综合开发曾被省委、省政府树为“东学梅州、西学高州”的典型。

——社会和谐的平安福地。

梅州民风淳朴,社会秩序良好,是广东省刑事发案率最低的地级市。

1997年以来,梅州的社会治安满意度连续13年超过90%;2008、2009年,梅州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2009年3月,广东省综治委委托国家统计
局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公众安全感进行调查,梅州以分的成绩名列榜首。

——充满活力的投资热土。

梅州矿产丰富,有铁矿、石灰石、钼矿、稀土、瓷土等矿产资源54种,潜在价值达4000多亿元。

梅州潜力巨大,正在成为对接珠三角、连结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要地,形成了烟草、电力、建材等特色鲜明的工业体系,有7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和经济开发区。

环境优越的梅州正在成为发展绿色现代产业的主阵地,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投资创业热土。

梅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梅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亿元,比增%;农业增加值亿元,比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90元,比增7%。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业总产值亿元(按生产价格计算),比增%,农业增加值亿元,比增%,农村人均现金收入5205元,同比增17%。

1、特色农业初具规模。

围绕现代农业“三个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八大产业”(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的发展定位,坚持政府主导,发挥龙头作用,依托加工促动,特色产品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特色鲜明的产业带逐步形成。

2009年,全市八大主导产品基地面积新增23万亩,总规模达万亩。

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28万亩、总产120万吨,实现连续十八年丰收,总产和单产保持全省前列。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进广东省韩江上游油茶、茶叶产业带建设,油茶面积达50万亩,兴宁市获得“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今年以来,新建特色渔业养殖基地1万亩,新增万头猪场2个,新增基地面积超10万亩,其中优质稻新增5万亩,柚类、脐橙等优质水果万亩,南药万亩,茶叶万亩。

我市平远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中国仙草之乡”。

依托农产品种养加工骨干基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基地,规划建设一批主体功能清晰、辐射带动力强、具备科技示范性和观光性的集约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成了顺兴蜜柚、嘉丰金柚等5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

2、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
加工和流通水平不断提高。

培育发展了威华、雁南飞、西岩、新大地等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广东威华股份于2008年5月挂牌上市,新大地、富农、健神、康奇力、西岩等大型龙头企业正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

目前,全市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28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8家、市级169家、县级99家。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农业企业进入全省“现代农业项目100强”行列。

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预计达亿元,带动农户万户,户均年增收2950元以上。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581家,成员总数达20105人,带动农户12 万多户,其中专业合作社年销售农产品总产量达万吨,经营总收入亿元。

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广东新大地、兴宁树人木业等一批大型农业加工企业建成投产,我市有7个县(市)被国家和省列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

努力开拓国外市场,梅州金柚、蜜柚、脐橙去年出口达4万吨,茶叶成功打入日本市场。

积极推进“农超”对接,蔬菜、有机米、甘薯、有机枣等特色农产品定点供货香港市场。

农副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入400万元加快月梅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步伐,力争建成辐射粤东北地区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

加快推进台梅农业合作,“台湾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挂牌数量达到6个,今年12月将举办“梅台农业交流合作研讨会”,着力推动梅台在农业生物技术、高新技术、精致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

旅游农业方兴未艾,雁南飞、雁鸣湖等农业旅游景点名闻全国,梅县侨乡村和大埔西岩山茶场创建全国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扎实推进,一批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农业旅游逐渐成为梅州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3、品牌化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以特取胜和扩量提质并重,积极实施品牌战略。

重点围绕金柚、脐橙、水稻、茶叶、蔬菜、水产等大宗农产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

现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个,示范面积15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达50万亩。

全市累计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112家,产品总数134个,认证面积万亩,年产量24万吨,年产值约10亿元;绿色食品总数18个、有机食品总数21个,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28个。

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平均合格率达%,蔬菜重金属残留检测平均合格率达到100%。

2007年与省农业厅联合成功举办了首届
梅州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组织农业企业参加第44届香港工展会、世界客商大会等宣传推介活动。

我市将从今年起,每年12月份举办一届梅州名优农产品展销会,今年第二届展销会计划与省农业厅、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进一步提升具有梅州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坚持把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依托市、县、镇三级农科服务网络,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等农科培训工程。

广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果套袋技术等良种良法。

大力推进市、县农产品检测体系和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目前,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已通过省计量认证,8个县级农产品检测站全面开展农药残留速测工作,市、县和基地三级检验监测网络基本建立。

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客都梅州农产品网”、“12316”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热线等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欢迎的信息服务平台。

5、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出台了《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和《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性意见》,从财政支持、税收扶持、收费优惠、用地优惠、其他政策优惠等方面,扶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我市从2007年起,由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绿色现代农业发展。

从2008年起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逐年有所增加,增长幅度不低于上一年度的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从2007年起,市财政连续五年每年贴息贷款1亿元,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