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交通运输五种方式的优缺点。
2.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3.了解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形式、层次。
4.理解交通线布局的影响因素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货物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2.通过南昆铁路相关图文信息,学会分析影响铁路线布局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技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区位条件和意义。
难点: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区位条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通过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融合,运用视频和人口迁移的大量图片,通过教材整合,精选和增补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和身边的案例,探究了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合理选择原则、布局的区位条件和意义。
这样既能挖掘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中的地理,更在体验中进行探究和分析,最终达到本节的课标要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秀丽风光。
(教师)情景导入: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世界各地的秀美风光,我发现好多同学还意犹未尽。
世界那么大,那么美,大家想去看看吗?如果条件具备,你最想去哪看看?怎样去呢?(学生)分享旅游心愿(教师)刚才为了实现旅游心愿,大家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工具,对应了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那如何选择才更加合理呢?带着问题走进本节课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旅游的方式,课堂初始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点,增强了探究新课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成果展示疑难点拨1.预习成果展示(教师)展示优秀学生预习成果。
(教师点拨)优秀是一种习惯!2.疑难点拨,释疑解惑(教师)解答学生预习过程中两个比较集中的问题:交通运输方式的灵活性和连续性的含义。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针对课堂所学,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收获。然后全体学生列出本课的知识结构。
巩固练自己搜集资料总结青藏铁路修建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建设的意义。
板书设计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 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1.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依据
3.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二 交通运输网的布局
1.影响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性作用)自然因素科学技术
2.分析影响南昆铁路布局的的因素
3.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教后记
上一节课容易,真正上好一节课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主要内容涉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特点及布局。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其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本节课旨在通过分析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布局特点,使学生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人地协调观。
4.问题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引导学生正确思考,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小组任务,如分析某一地区的交通运输布局、提出改进建议等。
3.鼓励学生互相借鉴、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和指导。
针对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通过引入真实案例、运用多媒体手段和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同时,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地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及特点,如公路运输的灵活性、铁路运输的连续性、水运的低成本等。
2.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认识到交通运输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环境,促进人地和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通过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和布局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2)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影响其建设和布局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情境创设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安排】布置预习:1、提前预习,查找资料,完成导学案2、借助资料,搜集相关信息,调查本地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天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青藏铁路在歌曲中被比喻为“天路”、“祥云”、“巨龙”,它给藏族人民带来吉祥、安康,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在长。
视频给同学们视觉和听觉的冲ft。
那么除了铁路,还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这些交通运输方式有什么特点,形象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哪些呢?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新的学习。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合作探究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教师设问] 图片中显示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问题:[教师设问] 图片中交通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哪种交通运输工具?[提出问题,出示表格]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何优缺点?[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表5.1,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完成自主预习中的表格归纳方式优点缺点【生活直通车】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感悟交通运输的便捷。
[思考] 如何选择的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温馨提示:我们在选择何种交通运输方式时,不仅要考虑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还要考虑货物运输的距离、运量和运费,最终采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部编教材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在新课讲授后的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我在一旁观察指导,适时给予提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成果展示来看,学生们对于交通运输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提高课堂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强对难点内容的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2.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地理、经济、政策等因素。
3.探讨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交通运输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阐述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如高铁、航空、物流等,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提高地理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部编教材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部编教材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章节,内容包括: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与挑战。具体涉及以下知识点:
1.介绍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难点解释:学生需要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优势与局限性,如山区、高原、沿海等地区。
(2)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难点解释:学生需要分析地理、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如何共同影响交通运输布局,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关注身边的交通运输现象,提高学习兴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3.针对学生对交通运输领域的陌生感,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4.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分析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基本格局及其地域差异,学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习我国主要的交通线路、交通枢纽分布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
-通过数据分析和图表比较,探讨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影响。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图分析交通运输问题的能力。
-教授学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分析交通运输线路、枢纽的空间分布特征。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心得体会,提出疑问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
-强调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关注和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分析你所在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探讨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求不少于800字,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分类及其作用,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优势和局限。
-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布局原则和影响因素。
(二)讲授新知
高一地理教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高一地理教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教学目标1.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和优劣势。
2.理解全球交通运输布局的演变和特点。
3.了解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4.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劣势分析。
2.全球交通运输布局的演变和影响分析。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1. 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1.1 概念及特点(10分钟)1.2 优劣势分析(20分钟)2. 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2.1 概念及特点(10分钟)2.2 优劣势分析(20分钟)3. 管道运输3.1 概念及特点(10分钟)3.2 优劣势分析(20分钟)第二节:全球交通运输布局1. 全球交通运输布局的演变1.1 17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15分钟)1.2 20世纪到21世纪的世界(15分钟)2. 全球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2.1 地区经济影响(20分钟)2.2 社会影响(20分钟)四、课堂教学流程1. 上课准备(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交通运输方式的讲解(60分钟)2.1 公路和铁路运输讲解公路和铁路运输的特点和优劣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指导学生填写笔记。
2.2 水路和航空运输讲解水路和航空运输的特点和优劣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指导学生填写笔记。
2.3 管道运输讲解管道运输的特点和优劣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指导学生填写笔记。
3. 全球交通运输布局的分析(60分钟)3.1 全球交通运输布局的演变讲解全球交通运输布局的演变过程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指导学生填写笔记。
3.2 全球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讲解全球交通运输布局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指导学生填写笔记。
4. 总结与课后作业(10分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的作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将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系列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繁忙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现代化的航空港等。通过视觉冲击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引导性问题:“交通运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又是如何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呢?”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接着,教师简要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关注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2.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兴趣。
3.通过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为核心,紧密结合学科知识与实际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合作等综合能力。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内容: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兴趣。
2.讲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方式及其特点: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记笔记,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3.案例研究作业: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交通运输案例,如高速铁路建设、机场扩建等,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课标要求为“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本节的内容就一定要抓住举例和通过对比分析主要交通方式从而对其进行理解以及应用在生活实际当中。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现代主要交通运输的方式(2)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3)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特点(4)了解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加强交通环保意识,并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树立交通安全和公共道德三、学生分析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感性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还是能够很深的体验到,但是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的时候则出现了很多无从下手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在组织知识的时候还是欠缺有很多的能力。
特别是我校的学生由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言组织水平有限,因此在课堂上应当要注意培养,同时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会学生能从学过的知识并且结合图表分析实例,这就要让学生能够从图表中首先读出信息,分析图表从而理解图表的表达内容,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需要培养的技能。
四、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内容从全书来看并不是一个重点,但是连接和丰富学生关于“农业”“工业”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因此应当融汇更多内容。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
难点: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具体的案例分析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问题的复杂性使学生把握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需要收集的资料翔实和具体,信息量需求较大,对分析问题能力要求较高3.课时要求:1 课时五、教学理念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按照调查、分析、理解、概括、综合这一过程,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意义、认识到学好地理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有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与其他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及聚落、商业密切相关;在历年高考中也是高频考点,尤其是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条件,命题方式也趋向于:以某一交通运输工程的区域图或景观图为切入点,考查影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区位选择的因素。
本节课是针对高二学生上的一轮复习课,在课堂设计中,课本基础知识就让学生放在了课下复习回顾,课堂上重点放在了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运用上。
通过“西城高铁的开通”这个案例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分析了合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方面,重点分析了影响交通布局的区位条件和建设的意义;高考题穿插在,每一个问题后面检测掌握情况,然后在每一个问题后面进行规律总结。
高考题的设计主要针对高二学生选择了难度系数不是很大的题目。
【考纲分析】考纲对本章节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根据考纲,本节课需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结合实例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区位条件。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针对高二学生的一轮复习用的,高二学生刚刚结束整个高中教材必修部分的学习基本原理、规律性的知识已经学习完,但是知识的系统性还不是很强,所以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节内容的设计中,针对他们的特点在问题的设计和习题的选择中都选择了题目难度比较适中,相对比较简单的题目,以提高他们的信心;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用“西城高铁”案例贯穿了整个课堂。
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在课堂上也没有留白时间,放在了课下进行复习回顾,课堂中在题目中检验复习情况。
【考情分析】以某一交通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考查影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区位条件、意义【复习目标】1.结合实例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2.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区位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影响其建设和布局的区位条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布局原则以及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布局的特点。
2.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生在课后关注身边的交通运输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4.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树立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增强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成就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区域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经过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上,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对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一章节,学生已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具备一定的图表阅读和分析能力。但在具体到交通运输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其布局原则等方面,学生的理解尚浅,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时,往往容易受到自身生活经验的影响,对一些抽象的交通运输布局问题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知识盲点,结合生活实例,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交通运输知识体系。
2.详细讲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影响因素。
3.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如便捷性、经济性、安全性等。
4.结合我国地图,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布局的特点,以及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分析其在我国的应用案例,探讨其优缺点。
人教版高一下期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难点:
-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和技术参数,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掌握交通运输布局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相互关系,能够从宏观角度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合理性。
-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进行交通运输线路、枢纽的空间分布分析。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巩固课堂所学。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析居住地附近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撰写一篇小论文,不少于500字。
-对于选做作业,教师将关注学生的拓展视野和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对于小组合作作业,教师将评价团队合作情况、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课堂分享的表现。
作业反馈: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作业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根据作业反馈,进行自我反思,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交通运输知识水平。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实际情况。
-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通运输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交通运输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1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与城市等内容,具备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学生对交通运输有一定的直观认识,但对其系统性的知识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设疑激趣: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地方交通不便,而有些地方交通却非常发达?这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述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交通运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介绍我国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作用。
6.德育教育,情感升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德育教育,如倡导绿色出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7.评价与反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如GIS)分析交通运输数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中,教师将引导学生: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地图、统计数据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3.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交通运输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
(1) 渝利铁路在建设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2 分)
(2) 简要分析影响渝利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条件。
(3 分)
(3) 渝利铁路将原定路线改为现定路线,请你对
此进行评价。
(4 分)
1.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图文材料思考问题。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积极发言,表述自己的
不同观点,小组长记录下小组的讨论结果。
)
2.学生抢答问题。
3. 老师点评.
4. 给学生消化整理,完善自己答案的时间。
【案例探究二】
【案例探究三】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正线长度为299.18 公里,总投资371.3 亿元,为客运专线铁路。
于2010 年3 月正式开工。
2014 年12
月28 日正式通车。
材料二:随着私人小轿车的增加,荣成市区的交通在早晚下班的高峰期也出现了拥堵现象。
(1)根据材料一分析:荣成—青岛之间已有多条交通干线,现在又建高铁,试简要分析其建设的意义。
(4 分)。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5)》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设计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材分析】人类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和邮政通信等。
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各种地域联系方式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因此,本章的编写就是选择了交通运输这一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进行要点的讲授。
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的比较,阐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趋势,并选取了“南昆铁路建设”等案例来说明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较少,且欠缺深入的分析和具体的实例,单纯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交通的区位因素分析等内容进行深化。
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港口和航空港的基本情况也要以读图活动等形式进行补充。
【课标分析】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学情分析】首先,“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是初中教材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小,学生对身边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其次,通过将近一年的高中地理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一般的读图、分析图和相关资料,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方法,也具有开展一些简单调查研究的能力。
因此,教师通过展示教材案例,并进行相应知识的引导和方法的点拨,学生应该容易掌握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1)区域认知交通运输联系了不同区域,需要了解不同区域地理位置。
交通线、点的选取是在充分认知区域地理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布局,比如南昆铁路的修建必须要熟悉云贵高原的地理条件。
(2)综合思维1.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运距、运费、运输要求等各种因素才能做出合理选择。
2. 交通运输网的合理布局需要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3)地理实践力学会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优秀教学案例
3.实践性与创新性的结合:本节课通过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探究活动,让学生模拟交通运输工作人员,探讨优化交通运输布局的问题。这种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3.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置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的发展和问题。
2.培养学生爱护交通运输设施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布局的知识点。
2.总结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让学生明确交通运输布局的重要性。
3.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于优化交通运输布局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优化工作。
4.培养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努力实现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全面评价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这种评价方式既关注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关注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优秀教学案例
2.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布局。
3.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案例分析法,以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运输案例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布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我将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针对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我合理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点。通过设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布局原则。
3.小组合作讨论: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4.总结归纳环节:在总结归纳环节,我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并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使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布局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我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运输案例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布局。例如,可以通过图片和图表展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速度、效率和适用场景。
3.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交通基础设施,如火车站、机场、港口等,让他们亲身体验交通运输的实际运作。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3.理解当代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意义。
二、重、难点1. 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意义;2. 针对具体的案例能够结合实际分析其意义,能够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中的点和线;三、教法分析1. 创设情景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课堂效率2. 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 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4. 案例分析法(南昆铁路)四、学法分析1、学会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5.3和图5.4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意义。
2、学会画图:让学生画出中国铁路线的分布。
3、学会探究:学生思考分析总结交通线的修建考虑的因素和具体影响。
4、学会合作:学生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一句网络语引出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什么特点?交通运输布局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进入预习导航【预习导航】、;、;、。
二、交通运输的布局1. 交通运输网中的和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2.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形式:运输网、运输网;层次:级运输网、级运输网、级运输网。
3.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条件)、2)社会因素、3)经济因素(根本原因)、4)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问题探究1】(1)看视频,依据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完成下列结构图。
(2)从运量、运速、运价三个方面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排序。
学生回答问题后再点拨[过渡]: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我们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了解,那么联系实际,如果你要出行,要运送货物,会选择什么交通方式?[过渡]:今日世界,不同地区之间人们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②学会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③理解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②培养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交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分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上课前,安排学生就做,让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播放音乐,在黑板上写出板书框架,为上课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11名 称 总里程 投资 建设周期 桥隧长度( 千 ( 亿 ( 年) (千米)米) 元)青藏线 1118 200 6 31川藏线2015 768 38 819 滇藏线 1960 654 32 710青藏铁 青 藏 滇藏线川藏线四、自我评价再次展示课标要求,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让学生自我评价容进行梳理并自我评价反思得与失,查缺补漏。
五、成果检验利用学案上的成果检验题来进行。
便于知识及时巩固请在课下阅读教材P80 页案例1 南昆铁路的建设,六、课后活动分析影响南昆铁路修建的因素并探究其修建的意义。
以已学案例为参考,形成知识建模总的来说这节课进行的比较流畅,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教学任务七、教后反思完成较好。
我认为本节课存在有两个问题:一、在分析青藏铁路的意义时,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类似问题,学生思路不清晰,回答较差,用时较多。
这反映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待加强练习。
二、在课堂练习进行中时间把控出了点小状况,耽误了点时间。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标分析】
1、新课标注重结合实例,来组织教学,将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同时也更加有
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2、比较说明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学会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学会分析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以及交通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阐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趋势,并选取“南昆铁路建设”为案例来说明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材材料偏少,且缺乏分析方法的指导和具体的实例印证,要想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靠单纯的教材讲解有些枯燥。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引入了马云的盒马鲜生这一鲜活的案例,引出如何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在处理交通运输布局的时候引入青藏铁路,显得更加典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课堂讨论法、学生展示法
【导入新课】
请看大屏幕上的图片——路,屈原在离骚中有一诗句与路有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今天我们求索的这节课跟“路”有关,《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首先我们将从昨天、今天、明天三个角度来共同学习
【教学过程】
壱、交通运输方式
(一)交通运输方式——昨天
【共读诗词】体会古代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播放图片)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播放图片)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播放图片)
塞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
(播放图片)
看到这幅图片不由想起,古代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通过短片了解【播放视频】《丝绸之路》
(二)交通运输方式——今天
【播放图片】认识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学生探究】物流达人(学生思考、讨论)
马云创建新的品牌盒马鲜生,有帝王蟹来自于阿拉斯加,请同学们设计合理的交通运输方案,把帝王蟹请到我们的餐桌上来。
大豆又采用什么样的交通运输方式?
【总结】如何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货物的特点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螃蟹:量少、易死亡、长途(贵重的)——航空
螃蟹:量少、易死亡、短途————公路
大豆:大宗、易保存长途————水运
【学生活动】依据课本78 页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实例运用】一带一路促进经济全球化,有很多商品运进中国,请为下列商品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高铁,引出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
向。
用图片对比的形式,学生得出结论:
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三)交通运输方式——明天
【播放视频】无人驾驶
弐、交通运输布局(一)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
【教师设问】展示铁路网图片,提出问题
1、东部铁路线布局密集,为什么还在大力修建,受什么因素影响
2、西部西藏那么大,只有一条线,但是修了50 年左右,受什么因素影响
3、从对西藏的帮助来说,四川能给与更多的支持,请问选线时,为什么不选
川藏线
【学生活动】超级工程师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线:面临的困难主要有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冻土。
从地质条件看,青藏铁路主要是冻土问题。
所经大部分地区地势平缓,施工便利。
川藏线:“青藏线是缓坡上去的,而川藏线是台阶式”,规划中的川藏铁路需要越过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三个台阶,川藏线除了冻土问题,
滑坡、高地震区、溶洞、岩爆等多种地质状况并存。
【思考探究】
1、依据材料,说明选择青藏线而不是川藏线的理由?
2、构想川藏线有没有可能成为现实,说出你的依据
【总结】影响铁路建设的因素:经济、社会、(地形、地质、气候)、技术
【教师承转】问:川藏铁路有没有必要修建?
答:有必要,预计2030 年全线贯通,接下来感受一下青藏铁路给西藏带来了哪些影响
(二)交通线给区域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媒体采访实录(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
记者:请谈谈青藏铁路通车10 年重大意义?
洛桑:促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铁路通车前,我区GDP 仅为248.8 亿元,通车十年后,2015 年达到1026.4 亿元。
青藏铁路提供、拓展多个领域就业。
据统计,2014 年西藏职工总人数比2006 年通车前增长了70%,年均增长7%。
青藏铁路运行10 年来,对西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旅游升级版、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边防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思考探究】青藏铁路的意义(学生依据材料进行回答)
【总结】1、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3、促进沿线地区各民族的团结和文化交流
4、促进旅游业发展
5、增加就业
6、巩固国防
【社会实践】
京沪高铁德州站,位于德州东部开发区。
请通过实地观察、走访、查阅资料等方
式调查研究,完成调查报告“高铁对德州东部高铁新区发展,以及新旧动能转换起到
的作用”
【课后练习】
读三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费与距离的相关变化图,直线②代表铁路运输方式,回答1~2 题。
1、图中①③代表的可能是( )
A.水路、公路B.航空、公路
C.水路、航空D.公路、水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c 区间内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②
B.c 点以外的运输方式水运最省
C.在ab 区间最好不要选择①方式
D.为加强中西部联系,我国应该重点投资①运输方式
图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Ⅰ~Ⅴ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
据此回答3~4 题。
卉苗木出口欧洲的新路径。
2016 年开行数
26%,发运货物总价值超过 13 亿美元
,把公共班列 与精品定 制班列相结合
3、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
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 (1)
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 (2)
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 (3)
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
(4)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
A .(1)(2)
B .(2)(3)
C .(2)(4)
D .(3)(4)
4、下列最便于人们日常出行的运输方式代号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材料一“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 2013 年 4 月 26 日开始运行。
“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
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通过使用“恒温箱”先进技术,成都温江花木搭乘中 欧班列蓉欧快铁出口到欧洲,开启中国花
460 列,跃居国内首位,占中欧班列总量的 。
蓉欧快铁将以争创中欧班列第一品牌为目标 ,
2017 年全年计划开行国际班列
1000 列以上,4 万集装箱货柜。
今后,蓉
欧快铁将采取更多措施确保国际班列双向
稳定开行和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材料二“蓉欧快铁”运行线路简图
(1) 川企产品利用“蓉欧快铁”出口,请指出其相对海洋运输的突出优点。
(2) “恒温箱”技术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什么方向?运输过程中的采用集装箱货柜有什么优点?
(3) 快铁的开通对我国有何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