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课饮湖上初晴后雨优秀教案演示教学
《饮湖上初晴后雨》优秀课件
VS
文学价值
本诗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它不仅描绘了西湖的美景,还通 过比喻的手法将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 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
04
苏轼的西湖情结与文化意义
西湖的自然美与人文底蕴
西湖的自然风光
西湖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丰富的植被和四季宜人的气候而闻名,具有极高的自然景观价值。
。
02
注释
潋滟,波光粼粼的样子;方好,正好;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奇,奇
妙;欲,想要;淡妆浓抹,比喻不同的妆容;总相宜,都很合适。
03
译文
晴天时,西湖水面波光粼粼,风景正好;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茫,景色
奇妙。想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淡雅的妆容还是浓艳的妆容都
很合适。
整体意译与文学价值
整体意译
本诗描写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丽景 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 美。
艺术手法
课件详细解析了本诗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动静结合等,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并欣赏其中的艺术魅力。
03
词语注释与译文
生僻字注音与解释
潋滟
潋,读作liàn,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滟,读作yàn,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西子
即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诗词逐句翻译
01
诗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组织文化活动,如 诗词朗诵会、文学社 团等,让学生在轻松 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诗 歌。
06
结语与致谢
总结学习要点与感悟
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主题
通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背景,理解了诗人在这首诗中 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3.感受西湖的美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谁知道苏州和杭州都有什么美景引人入胜吗?是的,苏州有园林,杭州有西湖。
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西湖美景吗?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看到许多同学的眼中都对西湖充满了向往,那今天呢,老师就带你们一起欣赏西湖的美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解题。
齐读课题,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初晴后雨是指天气变化,初晴的天气和下过雨的天气;饮是指饮酒聊天;地点是湖上,指西湖。
2.那作者笔下的西湖是什么样的呢?教师示范读,注意圈画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词。
明确:潋滟亦宜3.齐读诗歌。
4.指名读。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1.自读诗歌,感受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景色变化。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明确:晴天的西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也有着奇妙的色彩。
提问:你从哪个词能够知道晴天的西湖是波光粼粼的呢?明确:潋滟(由潋滟我们还可以想到荡漾、波光闪闪、波光闪动等词语)2.播放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美景吧。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幅画面。
并带有感情齐读前两句。
4.诗歌的后两句又是如何描写西湖的美的呢?同桌交流讨论。
明确:将西湖比作了西施,无论是浓妆、还是淡抹,总是那么的适合。
(出示西施的小资料,体会西湖的美。
)提问:这句话是在赞美西湖还是西施呢?明确:看似在赞美西施,实际上在赞美西湖的美,无论是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都是那么的适合。
总结:诗人看到了西湖浓妆淡抹的美,领略了西湖美景的奇妙。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和理解,学生能够感受并表达《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诗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诗句的含义。
(3)通过互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对自然美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生字、生词,以及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诗人苏轼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如何通过诗句展现这种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1)展示西湖美景,引发情感共鸣①利用多媒体展示西湖不同天气下的图片,如晴天波光粼粼的湖面、雨天朦胧的山色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西湖的自然之美。
②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西湖的印象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西湖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兴趣。
(2)巧设疑问,引入新课内容①教师提问:“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形容西湖的美,你会怎么说?"引导学生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西湖的美景。
②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看看诗人苏轼是如何用他独特的语言来描绘西湖的。
”(3)朗读课题,感知韵律之美①教师首先示范朗读课题,注意语调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②邀请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尝试用自己的声音表达诗歌的情感和节奏。
(4)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①教师引导学生通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②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式,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5)巧妙过渡,进入新课学习①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肯定学生对诗歌的初步理解。
②教师提出:“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和句子,感受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从而顺利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深入解读文本,扎实字词基础(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生字生词①教师首先展示《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全文,并鼓励学生们大声朗读,要求他们标注出不认识的字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分析。
3.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韵律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 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教材:《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注释。
2. 学生教材:古诗文阅读教材。
3. 教学多媒体设备:PPT、视频、音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江南水乡的印象和感受。
2. 诗歌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解析(1)教师讲解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心得。
5. 诗歌鉴赏(1)教师教授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2)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对《饮湖上初晴后雨》进行鉴赏。
6.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2)学生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
7.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自主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两个生字,诵读诗句,利用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借助,发挥想象,走进诗境,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布置学生预习:搜集写西湖的诗,有条件的上网了解西湖、欣赏西湖美景。
教学过程:一、赏美景,揭诗题。
1、同学们,你们了解西湖吗?你们知道西湖的那些信息?(请生谈谈自己眼中的西湖)。
听了你的描述,我看到许多同学的眼中都充满了对西湖的向往,那么好吧,下面我就带你们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播放“西湖十景”。
)2、欣赏完西湖的景色,你有些什么感受?(预设:美景如画、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一般……)3、过渡揭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景美、画美,所以从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
苏轼写下了不少赞美西湖的诗歌,西湖也叫西子湖,提起这个名字的来历,它是和苏轼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歌有关系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板题:《饮湖上初晴后雨》①;指名读②指导停顿(板书:画上节奏),范读诗题;③指名试读;④按节奏齐读。
[ 教学意图:美丽的“西湖十景”风光,优美的语言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拉近了学生与西湖的空间距离,又营造了阅读期待。
]二、解诗题,知诗人。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了解到文章的不少内容,古诗也不例外。
那么,通过刚才读题,你读懂了什么呢?(预设:生1:我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生2:我读懂了地点是在西湖的船上;生3:我知道了诗人在饮酒。
)2、小结,简介诗人及背景(出示PPT简介苏轼):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优秀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课目的】(一)知识教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能力训练点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三)德育浸透点领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四)美育浸透点经过理解诗句,感觉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味,提升鉴赏美的能力。
【学法指引】(一)教师教法创建情境法、指引法、点拨法。
(二)学生学法借助词典及书上说明自读感悟。
【教课重难点】(一)要点1.理解诗句,认识古诗所描绘的光景,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二)难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疑点领会以西子喻西湖的内在联系和优盛情境(四)解决方法1.多读品尝。
2.发挥小组优势,议论沟通。
3.教师指引,播放课件,合适点拨。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激情导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2.激发想象:请同学们认真的倾听这首有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忧如看到了如何的情形,这使你产生了一种如何的感觉。
3.迁徙导入:诗歌和音乐同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专心去想象、感觉、领会。
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能够说是人人皆知,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学生能够朗诵、背诵、或用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报告,教师能够和学生共同吟唱《水调歌头》,既活跃了讲堂氛围,又加深了对苏轼的认识。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赏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师范读。
二、指引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依据自己的学习特色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学生沟通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教师介绍学法,课件一: 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
2.借助词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能否讲出要点词的意思。
3 .由词到句串讲诗意。
4.熟读成诵。
5 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合时指引。
4.学生进行自学报告:教师在报告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报告有序进行。
《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教案《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运用题目扩展法概况诗文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感受西湖的自然之美。
4、抓住关键语句,诵读、想象、体会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教师准备:课件(ppt)。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了解西湖。
2、了解苏轼。
3、引出课题。
二、你如何理解诗题课文写的是,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荡舟、饮酒,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板书:晴雨三、初读诗句1、自由读诗。
2、认读生字词。
3、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4、小组合作,自学诗词。
四、品读体味1、说晴。
(1)抓住潋滟一词,体会晴空万里的西湖风平浪静波光粼粼的样子。
(2)抓住好一词,结合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两首诗展开想象,体会西湖风光的绮丽美妙的意境。
2、品雨。
(1)抓住空濛一词,体会阴雨绵绵下的西湖的韵味。
(2)通过和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进行对比,体会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
3、解相宜。
(1)西子的传说。
(2)理解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的原因。
五、写西湖1、用自己的笔,写出你心目美丽的西湖。
2、朗读欣赏。
六、总结升华苏轼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词,不仅是因为他才华横溢,更是因为他对西湖的无比热爱,我觉得孩子们更热爱西湖,说说你的感想。
《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教案2教学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公开课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公开课1000字这是一堂公开课,教授中学语文课程,课题为《饮湖上初晴后雨》。
本课程为一篇经典的古代诗歌,主要讲述一个人在湖边喝酒,经历了初晴和后雨的变化。
通过本次公开课,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对诗歌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一、预习在公开课之前,学生需要预习这首诗歌,了解作者、背景以及主题。
我们将指导学生如何预习。
1. 阅读原文,确定主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慕容垂2. 了解作者背景:慕容垂,北魏时期著名文学家3. 理解主题:本首诗歌主要描述了一个人在湖边饮酒,经历了初晴后雨的变化,展现了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二、引入在这堂课开始时,我们会展示一张图像:湖的景色、一个人在湖上喝酒的画面,让学生对本课程所涉及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1.讲述背景我们将介绍慕容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首诗歌。
2. 高潮与落差我们会通过细节,展现诗歌中高潮与落差两个时点的不同情感表达。
「初晴」表示饮酒者在湖边欣赏到了瑰丽绝伦的美景,心境豁然开朗,愉快和兴奋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后雨」则是一转凉意,心情下降,饮酒者不得不打起了收场的心思,同时也表现了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和感悟。
学生将会观察到,高潮与落差之间的对照构成了美妙的画面。
3. 对于古代文学的解析学生将会了解到古代文学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学习如何解析古代文学中的情感和意境。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运用如下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
- 探究难关: 针对诗歌中出现的高难度词汇、短语和句型,我们将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提供解释和解读。
- 对句子进行思考: 我们将会引导学生质疑句子中的意思和思考意象,并激发其思考古代文学的可能性、古代社会的文化以及其所展示的中国传统文化。
- 图像思考: 诗歌中涉及到了丰富的视觉图像,我们将鼓励学生自行绘制自己对于其中景象的想象,并对自己的想象进行分析。
四、总结在本次公开课的最后,我们会结合所学的课程内容,向学生介绍了古代文学中运用到的许多技巧和工具,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究古代文学的世界。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附板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认识西湖自然的美;深入品味,感受诗人奇妙的观察、想象和贴切的比喻;学习环境不同景物也不同的写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
2、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旧导入,了解西湖
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了解西湖吗?请你们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西湖美景好吗?(请生谈谈自己眼中的西湖)听了你的描述,我看到许多同学的眼中都充满了对
西湖的向往,那么好吧,下面我就带你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西湖的美景!(课件出示西
湖照片,相机介绍西湖景色。
)
2、师:看了这些图片后,你有些什么样的感受?(请生谈感受)宋朝大诗人苏轼,1071年至1074年在杭州任通判的时候,不是很忙,除了审案,便有很多时间在
西湖中游玩,写下了不少赞美西湖的诗歌,西湖也叫西子湖,提起这个名字的来历,它是和苏轼的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歌有关系的,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板题)
3、认识诗人:通过课前预习,你对苏轼知多少?(生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故又名苏东坡,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
乐府》。
)。
饮湖上初晴后雨优秀教学案例
课前准备:
古诗对对碰游戏:可以学着诗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去吟诵,看谁最有感觉。
一、创设情境导入:
1、配乐陆续出示不同的西湖风景图,感受美
师: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出示罗曼罗兰的话: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1)指名读
(2)谈感受
师:能用你自己的话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3)齐读
3、师:宋代大诗人苏轼,他就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当年他游览西湖时,就被他的美所深深打动,不禁饮酒作诗,写下了这首我们很熟悉的诗。
4、出示古诗,学生跟读
5、喜欢这首诗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西湖,细细去品位这首诗,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美。
二、初读
1、自由读
师:自己先练练,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并注意诗的节奏。
2、反馈读
(1)四人开火车纠音
(预设没读好: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并注意这个词。
)
(2)这首诗有两个词特别难度,再试试:“潋滟”、“浓妆淡抹”
(潋滟:回到诗句中再读读。
)
(3)谁能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
评: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
(4)齐读
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一读
3、解诗题:古诗写到这儿,现在你们知道了苏轼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吗?
(1)指名说
(2)还有呢——“饮”。
饮就是喝酒呢
(3)指名读、齐读
三、研读。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西湖美景。
3. 学会通过诗歌的比喻手法,理解并欣赏诗歌的意境。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西湖的自然美。
2.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中生字新词的认读与理解。
2. 诗歌所描绘的西湖美景的感悟与欣赏。
3. 诗歌比喻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2. 诗歌比喻手法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创设(1)展示西湖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西湖的自然美。
(2)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景色,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苏轼的生平,强调其文学成就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2)讲述《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3. 激发兴趣(1)通过提问“你们喜欢晴天还是雨天的西湖?"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晴天和雨天西湖的感受,为学习课文内容做铺垫。
4. 课文引入(1)教师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解释诗歌的题目,让学生理解“初晴后雨”的含义,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新课呈现1. 诗歌朗读与正音(1)教师首先播放一段西湖美景的图片,配以《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诗歌的韵味。
(2)接着,教师逐句范读,注意语速、停顿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模仿正确的朗读方式。
(3)学生跟读,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发音错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朗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详细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详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引导他们珍惜友情和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1)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文学鉴赏资料和讨论题目。
2. 学生准备:(1)预习《饮湖上初晴后雨》,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
(2)准备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和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中的景色和情感的理解。
2.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2)鼓励学生背诵诗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词语解释与句子分析:(1)解释诗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
(2)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邀请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和观点。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将自己的朗读和背诵录音,下节课进行分享和展示。
2. 请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喜欢的诗中的景色和情感,并解释为什么。
六、教学延伸1. 文学鉴赏:(1)引导学生比较《饮湖上初晴后雨》与其他描写湖光山色的诗词,如《江南好》、《题临安邸》等。
《饮湖上初晴后雨》详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饮湖上初晴后雨》详细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诗词的基本创作手法,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时光。
(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诗词的基本创作手法,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词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世界。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1)展示西湖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介苏轼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讲解诗文背景,解析诗文内容。
(2)分析诗词基本创作手法,如寓情于景、对比映衬等。
(3)解释诗中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3.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文,注意语气、节奏。
(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4. 课堂练习(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美景。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理解。
5.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了解其文学成就。
(3)以“我眼中的西湖”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
《饮湖上初晴后雨》详细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详细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的背景和意义,掌握诗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使学生能够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介绍《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情感。
2.2 诗文朗读与翻译让学生朗读诗文,并对诗文进行逐句翻译,理解诗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3 诗文解析对诗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解析,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文的内容和意境。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3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诗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以苏轼的生平简介引入,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兴趣。
4.2 朗读与翻译让学生朗读诗文,并对诗文进行逐句翻译,理解诗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4.3 解析诗文对诗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解析,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文的内容和意境。
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4.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诗文解析的准确性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使用《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和相关注释版本,为学生提供准确的阅读材料。
6.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相关的图片、地图、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文内容。
6.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网络资源,如苏轼的生平和作品介绍,以及其他关于诗文的分析和评论,以拓宽视野。
《饮湖上初晴后雨》优秀课件
难点问题剖析与解决途径
诗意理解
针对学生在理解诗意方面的困难 ,通过讲解、讨论和示范等多种 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
内涵和意境。
意象联想
针对学生在意象联想方面的困难 ,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 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
受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情感共鸣
针对学生在与诗人情感共鸣方面 的困难,通过分享诗人的生平和 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产生共鸣。
诗歌意象及意境描绘
意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诗人通过描绘西湖水光山色在晴 雨之间的变化,展现出独特的自然美 景。
意境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巧妙地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形象地描绘出西湖的美丽动人之处 ,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03
重点难点解析与突破策略
重点知识点梳理与强化
提供直观感受。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分析此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感受诗人在不同天气下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之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解读诗人将西湖比作美人的巧妙比喻,体会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拓展性阅读材料推荐
《苏轼诗集》
选读苏轼其他经典诗作,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音频视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 式。通过互动环节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02
诗歌鉴赏与解读
诗歌主题思想阐释
01
02
03
赞美自然之美
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美景, 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 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课饮湖上初晴后雨优秀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亦、妆”2个字。
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教师准备:课件(ppt)。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 同学们,听说大家特别喜欢玩,尤其喜欢游山玩水,是吗?咱们湖州就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
老师最喜欢湖州的莲花庄,尤其喜欢荷塘里挨挨挤挤的荷叶。
谁能像老师一样向大家介绍你的最爱?2. 就是这迷人的江南风景,让中国古代许多文人一边走走看看停停,一边与朋友一起饮酒作诗。
仿佛这江南水乡就是他们的故乡。
一、趣说东坡与西湖,导入诗文。
(一)激趣1.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西湖吗?谁能用一些词语说说杭州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风景如画、山清水秀、游人如织、杨柳依依、山明水秀、湖水清澈……)2.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
有一位大诗人,他特别喜欢西湖,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就觉得这里特别熟悉,几乎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杭州两次做官,像爱自己的家一样治理杭州,西湖在当时也会遇到污染的问题,他在西湖兴修水利,建起了“苏堤”和“三潭映月”两道独特的景观。
3.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苏轼)杭州西湖究竟是怎样的美呢,今天我们跟随一位最爱西湖的大诗人一起去看看他眼中的西湖。
(二)揭题,导入诗文1. 诗的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
①透过读诗题,你读懂了什么?(a.天气变化——初晴后雨;b.地点——湖上舟中;c.干什么——饮酒聊天)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②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③小结:了解了诗题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苏轼写诗信手拈来,跟大家写日记似的,常常在题目中介绍一些写诗时的背景,理解了诗题,我们再来读一读。
二、初读诗题1. 大诗人眼中的西湖是怎样的,大家快读一读诗歌,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
2. 检查反馈。
①一人读一句,其余学生读课题、作者。
(潋滟liàn yàn 亦yì宜yí)②请生读古诗(学生评价)③齐读。
3. 古诗方法渗透①了解了诗题和作者,读准了古诗还不能算读好了,还得读懂古诗,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学习古诗的时候有什么读懂古诗的好办法?(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②有这么多好办法大家一定要用起来。
现在,请大家边读古诗边看注释,想一想文中哪句古诗写的是初晴,哪句写的是后雨。
三、细读诗句(一)感受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光山色。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1. 读诗句你读懂了什么?(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2. 短短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
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1. 水光潋滟(1)借助注释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闪闪,是多么美好!)(2)你从诗句中那个词知道西湖水面波光闪闪?(潋滟)(3)潋滟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我们一起来积累这些词语。
(4)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闪动?(太阳)想像一下,假如你现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西湖的水在阳光下更加透彻,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阳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碎金;西湖的鱼儿欢快地舞蹈,一跃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缕衣;西湖的荷花和荷叶更加鲜艳了……)①引入诗歌《晓初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净慈寺:在杭州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
林子方:诗人杨万里的朋友。
无穷:望不到边。
别样:特别的。
a. 我们一起来看看,同样在六月,诗人杨万里在西湖看到晴天下的西湖景色又是怎样的。
请大家自由地读读古诗。
b. 谁来说说读过古诗,你读懂了西湖在晴天丽日下又有怎样特别的景致?(荷叶在阳光下更加绿,荷花在太阳的照耀下更红了。
)c. 小结:是啊!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这样鲜艳明媚,如果你就是苏轼,你会怎样吟诵这句诗?(评价:你的心情是愉快的!你的心情就如同这明媚的阳光!我听出来了,你的吟诵是发自内心的!)面对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们一起来陶醉地赞美——水光潋滟晴方好!2. 方好(1)面对这样美丽的湖光山色,请你用一个字来赞叹。
(好!美!妙!奇!……)诗人怎么表达?(方好)(2)老师用了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这个“方”字。
我们一起来看看字典上关于“方”的解释。
①正直;②正当,恰好;③一种形状。
请大家选择一下,赞同的小朋友举手。
(3)是怎样的景致让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水光潋滟的精致,山青水秀的景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4)晴天的西湖能不能少这一抹阳光?能不能少西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这晴日里的西湖让世人从心底说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齐)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1. 山色空蒙(1)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突然,天气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谁借助注释来说一说?(雨天,西湖云雾迷茫,也是那么奇妙!)(2)在晴天里西湖的山是什么样的景象?(苍翠欲滴)现在呢?(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云雾迷茫、云雾茫茫、迷雾浓云……)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这朦胧迷茫的景象用诗句中的一个词语就是(山色空蒙)。
2. 亦奇(1)闭眼想象一下这西湖雨天的美景,看见这样的西湖雨景你有什么感受?(奇妙)把你的感受带入诗句当中读一读。
(2)晴空万里下水波粼粼的西湖十分奇妙!雨天里这朦朦胧胧的西湖奇妙吗?(也奇妙)(3)从哪个字当中你读出了“也”?(亦)亦就是也的意思,在古诗文当中常常用到。
(4)西湖的美景是这样的出神入化,带着你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情境对话:苏轼在杭州做官的时候他自己办公的地方就是在西湖边,西湖在夏日里时晴时雨的景象也常常看见。
此时,苏轼和朋友看到不同天气下的西湖,苏轼和他的朋友边喝酒边聊天,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选择刚才我们学过的词语用一用,比较一下晴天西湖和雨天西湖的不同,同桌互相演一演。
(晴天: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雨天:朦朦胧胧、山色蒙蒙、云雾弥漫、云雾迷茫、云雾茫茫、迷雾浓云)预设:朋友:苏兄啊!这晴天的西湖湖面波光粼粼,真是美丽啊!苏轼:是啊,这雨天的西湖山水朦胧,也是别有一番奇妙之处啊!朗读:让我们像老朋友聊天似的说说这变化万千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让我们沉醉在这变幻的美景中,闭上眼赞美一下这奇妙的景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领略西施之美(1)一天之中,诗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两种美,真是高兴。
这时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谁)?(西子)(2)西子是谁?(西施)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春秋时期越国美女)(3)插入图片和资料,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老师补充的有关西施的小材料。
(材料补充: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位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
)(4)通过材料,西施你读到了西施是怎样的美丽?(生答)所以我们夸赞一位美丽的女子常常说她有沉鱼落雁之美。
2.淡妆浓抹总相宜(1)从古诗当中找一找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哪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2)淡妆浓抹是几种装扮,有什么特点?(淡妆素雅,浓抹鲜明艳丽)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的妆扮是(浓抹)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妆扮叫做(淡妆)。
(看图说一说)(3)总相宜A.那西施是着淡妆好呢还是浓抹好,看看诗人的怎么赞美的?(都好)你如何知道?(总相宜)B.淡妆适合西施,浓抹也适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论淡妆还是浓抹都适合。
男生,我们来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
(4)这句话仅仅在赞美西子么?(还在赞美西湖)谁读懂了这句话,说一说这句话什么意思?(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都适合西湖)(5)引读:女生,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美丽的西湖,看似说西子,实际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浓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妆)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浓抹的美,领略到西湖淡妆的奇妙,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朗读拓展1.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到杭州时所作的,当他第一次见到这人间天堂的奇景的时候,你们猜猜,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带着这样的心情,大家一起来读一读——2. 苏轼喜欢西湖,更喜欢用诗来写西湖,这里流下了他许多的诗、墨宝。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望湖楼醉书》。
(1)出示诗歌,生自由读(2)这是什么样的天气,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风大雨急的西湖骤雨图)小结: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美丽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气中尽显风姿,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画卷,也让我们跟随者这位最爱西湖的诗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西湖之行,现在我们要和它说再见了,让我们把这幅画映在脑海中,悄悄地带走吧!(生伴乐齐诵)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方好亦奇总相宜浓抹淡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