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学霸整理)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学霸整理)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学霸整理)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题型:1、单项选择题〔1*20=20〕2、名词解释〔3*5=15〕3、计算题〔12*3=36〕4、分析题〔9+10+10 或6+10+13, 29〕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体经济一一包括收入的增长、价格的变动和失业率的研究.2、研究内容〔三变量、四大问题〕:GDP CPI、失业率〔变量〕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国际收支〔问题〕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学科区别〔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中心理论〕.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计算规那么:给定时期的一个经济体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效劳的市场价值.〔P20〕(1)GD思市场价值,而非产量.(2)GDPR计入本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已有产品的产权转让(3)GDP勺计算包含了对上一年存货的处理(4)GDP指最终产品的价值而非中间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价值由价值的增值之和构成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GDP/GNPNNP/NDPNI、PI、DPI〕:〔1〕 NNP=GN拆旧;NDP=GD拆旧(2) NI=NNP企业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转移支付)(3)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净利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股息(4) DPI=PI-个人所得税3、国民收入核算的根本方法(支出法):GDP=C+I+G+NX4、名义GD叫实际GDP勺换算(CPI\GDP平减指数):(1)实际GDP报告期产量*基期价格=报告期名义GDP< (基期价格/报告期价格) (2)消费物价指数:是物价总水平的一种衡量指标,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表示固定一篮子消费品的费用相对于基年同样一篮子消费品的费用.是反映消费品(包括效劳)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3) GDP¥减指数:又称为GDP勺隐含价格平减指数,等于名义GDPF口实际GDP 的比率,GDP¥减指数=名义GDP良际GDP反映了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5、失业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第三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1、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1)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2)资本与劳动的供给固定不变,即:K = K和L = L(3)生产函数:Y =F(K,L)(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 = A KL1'a2、国民收入的分配:Y = MPL L MPK K其中,总劳动收入=MPL L ;总资本收入=MPK K3、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1)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居民的消费支出和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问的关系.C=c (Y-T); c-MPC Y-T:可支配收入(2)边际消费倾向(MPC):每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增量.或指当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时消费的变化量.4、投资与政府购置支出(1) I=I (r) =e-dr⑵ G =G and T 斤5、国民收入的决定, Agg. demapd:总需求: C (Y -T ) I (r ) G, Agg. supply*)总供给:Y= F(K, L)• Equilib Qum:土匀衡:1= C口-,)1 (r) G6、储蓄的构成及可贷资金市场均衡分析(1)S(国民储蓄)=S1 (私人储蓄)+S2(公共储蓄)=(Y T ) £+T G = Y<G7、相关政策对可贷资金市场的影响.(1)变动G或T: S曲线左右移动(2)技术进步,投资税的减免:投资曲线I (r)移动第四章货币与通货膨胀1、货币交易方程式:M A/~ = P Y A M A V _ A P A Y A M 故M V P Y M Y(1) 一一1------ (2)货币数量论预示着:在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2、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与通胀率的关系):r (实际利率,经过通货膨胀修正后的利率) =i (名义利率)-冗3、货币需求函数:(M/P) d=L (i, Y) =L (r+n e, Y)4、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预期本钱(菜单本钱、鞋底本钱):(1)通货膨胀: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大多少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二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三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2)菜单本钱:是企业为改变销售商品的价格,需要给销售人员和客户提供新的价目表所花费的本钱,它用来衡量高通货膨胀使企业频繁变动的物价本钱.(3)鞋底本钱、相对价格的扭曲、税收不公平引起的本钱、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造成的本钱损耗5、未预期到的本钱:n与/不一致,那么就会有人受益,同时有人受损.6、公开市场操作:政府向公众购置政府债券增加货币供给;通过出售政府债券减少货币供给.(1)经济过冷-央行购置有价债券(将货币投入债券市场)-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刺激投资与消费-经济上升(2)经济过热-央行卖出债券-资金回笼-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减少-经济回落第五章开放的经济1、开放经济的两个恒等式(1)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Y=C+I+G+NX(2)国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恒等式:S-I=NX2、小型开放经济模型(封闭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效果及其对净出口的影响) (1)国内财政政策:扩张型:A I=0 ; ANX=A S<0(2)国外财政政策扩张型:AI<0; A NX=-A I>0(3)投资需求增加:& >0 , AS = 0 ,资本净流出与净出口下降了A I.3、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换算(1)名义汇率: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即一种货币能兑换的另一种货币的数量.名义汇率不能反映两国货币的实际价值, 是随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的外汇买卖价格.(2)实际汇率: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即按什么比率用一国的产品交换另一国的产品,也可认为是用两国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 实际汇率反映了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从而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e P一P * ...................(3)换算:e , P-国内产品价格4、贸易余额与汇率(1) NX = NX ( e )(2) e = 美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变得更加昂贵nJ EX , IM-"NX5、政策对汇率的影响(1)国内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少了国民储蓄,净资本流出,从而使实际汇率上升,NX下降.(2)国外财政政策:世界利率r*的上升,减少了投资,增加了资本净流出,从而使实际利率下降, NX上升.(3)投资需求的增长:投资的增长减少了净资本流出,从而使实际汇率上升,NX 下降.(4)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贸易政策并不能影响S或I ,因此,资本的流动保持不变.e > 0 , △NX = 0 , AIM < 0 , &EX< 0第六章失业1、自然失业的含义及类型:(1)自然失业率: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的影响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2)摩擦性失业:由于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缺陷所造成的临时性失业,是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的时间消耗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实际工资刚性和工作岗位缺乏造成的失业.2、失业的成因:劳动者结构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影响、技术进步因素、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异性3、奥肯定律:表示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提出.其主要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R!常将低于潜在GDP外百分点.第七章经济增长I :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1、索洛增长模型的假定:(1)社会储蓄函数为S=s*Y, s-储蓄率(2)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保持不变:劳动率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L/L=n)(存在折旧和人口增长)(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F (入L,入K) =X Y(4)不存在技术进步,折旧率为6 , AK=I- 6 K2、单位劳动生产函数:y = f (k)3、人均生产函数的界定(人均产出、人均消费、人均投资)(1) y=Y/L(2) k=K/L(3) i=s f (k)(4) c= (1-s) y4、存在折旧/人口增长两种情况下人均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稳定状态(影响因素) (1)只存在折旧:稳态:i k = s f (k)中k ,影响因素---------- s(正向)(2)存在折旧与人口增长:稳态:A k = s f (k) — ( + n) k,影响因素s (正向);n (反向)5、资本的黄金规律水平(1)资本的黄金规律水平:是使稳态时的人们消费到达最大化的资本量.(2)只存在折旧:黄金律:f' (k*) =MPK = a(3)存在折旧与人口增长:黄金律:MPK - = n6、索洛模型的结论(1)当s增长时,导致k*和y*提升,从而可以提升c*;降低收入中的消费比例(10,可以降低c* .(2)从长期看,如果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率高,人均的资本存量与人均的收入水平就会较低.第八章经济增长2:技术、经验和政策1、参加技术进步要素之后的索洛模型分析E v kg =v k(1) E(2) = Y/LE (3) = K/LEk = s f (k) -(n g)k(4)(5) MPK -、= n + g2、促进增长的政策分析(6) 对储蓄的评价(7) 改变储蓄率(8) 配置经济中的投资(4)建立适当的制度(5)鼓励技术进步3、国家间增长差异的评判、结论有条件的趋同 -不同的国家会收敛到他们自己的稳定状态,这种稳态由其储蓄、人口增长、及教育状况决定.这一点在现实世界中证实是正确的.第九章经济波动导论1、宏观经济周期的划分(1)长期:价格是伸缩的,随供求的变化而变化(2)短期:在某一给定水平上价格是粘性(sticky )的2、总需求的含义及构成(1)总需求:指产出需求量与价格总体水平之间的关系.也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好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购置力总量.(2) AD=C+I+G+NX3、总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其移动(1)向右下方倾斜(P-Y坐标轴)(2)预期因素(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4、总供给的含义:产品与效劳的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也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效劳总量.5、总供给曲线及其移动(1)长期(价格伸缩):垂直于Yf(2)短期(粘性价格):水平(3)常规:向右上方倾斜6、宏观政策对总供求的影响(1)长期:影响价格(2)短期:影响产出(3)常规:滞涨、过热、萧条第十章总需求I :建立IS—LM模型1、凯恩斯交叉图中涉及的收入决定模型(1) Y=AE=C+I+G三部门经济)(2)图形:45度线(Y=AE与总支出曲线的交点所确定的产出水平2、财政政策与乘数(1)购置支出乘数/税收乘数:用来反映政府购置支出/税收变动与其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述为增加一个单位的购置支出 /税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化.Y 1AG 二 1 -MPC(2)购置支出乘数:Kg=Y -MPCT — 1 -MPC(3)税收乘数:Kt=3、IS曲线的推导及其经济含义(1)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它是在产品市场到达均衡时,收入和利率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2)图形:向右下方倾斜(r-Y坐标)4、IS曲线的移动影响因素(2) T增加,那么IS曲线向左下方平移(3) G增加,那么IS曲线向右上方平移5、流动性偏好理论持有货币可以满足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所以凯恩斯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偏好.流动偏好表示人们喜欢以货币形式保持一局部财富的愿望或动机.6、LM曲线的推导及其经济含义(1)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需求1=货币供给M因此该曲线被称为LM曲线,它是在货币市场到达均衡时,收入和利率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2)图形:向右上方倾斜(r-Y坐标,常规)7、LM曲线的移动影响因素M 增加,那么LM 曲线向右下方平移第H ^一章 总需求II :使用IS —IM 模型2、挤出效应:1g .p二t r >Pt - £•3、货币政策与LM 曲线的移动:M4、两种政策的相互作用5、IS-LM 模型与总需求曲线的关联1、财政政策与IS 曲线的移动: G T 、Tr 、公债 (D 双松(2)双紧(3) 松紧ky-1 1--i - :y(D P = J (M/P ) = LM 左移(2) M = LM 右移=I= Y 在每一P值(3) T C C= IS右移= 在每一个P值上Y(4) 庇古效应:由经济学家阿瑟・庇古提出,又称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局部, 从而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6、短期与长期的IS-LM模型(1) K短期分析:Y=C (Y-T) +I (r) +GM/P=L (r, Y)P=P1(2)古典长期分析:Y=C (Y-T) +I (r) +GM/P=L (r, Y)Y=第十二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假设(1)四部门,参加了NX(2)市场利率受世界市场利率影响r=r* 2、推导及其含义(D(2)3、浮动汇率下与固定汇率下的小型开放经济(1)浮动汇率:指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不由官方制定,而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可自由浮动.在这种情况下,汇率e调整以到达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当某种力量偶然改变均衡时,允许汇率运动到新的均衡值.P = "M/P ) = LM 左移 =二“NX 一乩丫4、小型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第十三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1、长期总供给模型:(2)黏性工资模型:PT -w J -Ld 扩大-L "Y T3、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方程式、图形及其结论(1)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英国经济 学家菲利普斯根据失业率和货币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这条曲线表 示,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失业通胀反向变动,政策有效(3)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兀-兀e=- £ (u-u* ) =0 —九=兀e- u-u*Y = Y (P - P e )(1)黏性价格模型:P = Pe (1-s) a一 s-Y)(3)不完全信息模型:Y = Y : (P -P e )2、三种短期总供给模型R h垂直,政策无效4、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1)适应性预期:这种方法假定人们对将来通货膨胀的预期是基于对现在的通货膨胀的观察而获得的.在没有供给冲击或周期性失业时,通货膨胀将不确定地延续当前的通胀率.过去的通货膨胀影响对当前通货膨胀的预期, 反过来又会影响人们对工资与价格确实定.(2)通胀原因:需求拉动与本钱推动(3)理性预期:又称合理预期,指人们可以最好地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关于现在政府政策的信息来预测未来. 根据理性预期理论,货币或财政政策的变动将改变预期,而且,对任何政策变动的评价都必须包含这种对预期的影响.第十五章稳定政策1、积极政策:扩张性政策2、消极政策:紧缩性政策3、自动稳定器:当必要时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政策变动就可以刺激或抑制经济.-所得税;失业保险;福利制度第十六章政府债务1、预算赤字的衡量指标:扩张性政策引致;通过紧缩性政策治理。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高鸿业版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高鸿业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各章复习大纲: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GDP概念、核算方法、其他国民经济各相关概念及计算、名义GDP 和实际GDP、投资—储蓄恒等;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两(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各部门的乘数计算;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推导、斜率、移动、计算等)、投资函数、利率的决定、货币需求动机;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挤出效应、政策的混合使用;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失业的相关概念、奥肯定律、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与存款创造乘数;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及计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效应、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应用;第八章开放经济:汇率、对外贸易第九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周期第十章宏观经济学理论演变: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的假设、主要观点(其中第八-十章内容约占3-4%,以选择和判断为主)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国内生产总值1、测量一个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以及增长、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GDP的计算遵循国土原则。

你3、名义GDP与实际GDP(1)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3)GDP折算指数=————,用来反映物价变动程度4、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NP的计算遵循国民原则。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支付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1、生产法:又叫增值法,采用对每个生产过程新增价值加总的方法计算GDP。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讲序论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行为的研究:它分析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总产出的周期波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预算赤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与之相对应的是研究个别市场、价格及产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

所有的市场经济需要面对的三个核心的宏观经济问题是:(1)产出和就业率为什么有时会下降?如何减少失业率?(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它?(3)一国如何提高其经济增长率?二、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系统理论的开端。

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居于西方经济学界正统地位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和主张。

在理论上,传统经济学以“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为基础,以供给为中心,断定需求是供给的函数。

因此坚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将存在保证充分就业均衡趋势的自动机制这一信条。

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从而抛弃了“储蓄会自动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观点。

他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供给”(即凯恩斯定律),供给就是需求的函数,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所谓“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在方法上,传统经济学关心个别厂商和个别消费者的行为活动,以及单个商品市场的交换过程及其相对价格的决定,即着重个量分析或微观经济分析。

凯恩斯则关心经济中的总量(总产量或国民收入总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等)行为活动,特别是总产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所产生的收入效应。

他开创了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

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传统经济学提倡的“自由放任”,积极主张政府干预和调节私营经济。

由以上三个方面的“变革”而形成的凯恩斯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

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围绕凯恩斯经济学的讨论已演变成两大派:现代凯恩斯学派和现代古典学派——就经济哲学而言,无非是政府干预派和自由放任派。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1、国民收入核算的五个个总量2、国民收入核算3、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模型4、GNP与GDP、实际GNP与名义GNP5、消费价格平减指数(P32)6、购买力平价(P33)7、各类乘数的概念及计算●货币乘数:●消费乘数:在投资I不变的条件下,由消费变化ΔC引起的产出变化ΔY,根据式(3)来推导:消费乘数=(1 / 1 – b ),b——边际消费倾向[例]假设边际消费倾向b = 0.8,消费或投资扩大100亿元,则由它引发的有效需求的变动为:100+100·0.8+100·0.8·0.8 + ·················=100·(0.80 + 0.81+0.82+···+0.8n - 1)=100·(1/1-0.8)=500边际消费倾向=500/100=5。

或者边际消费倾向=1/(1- b)=1/0.2=5●投资系数●各项政府乘数[例]假设某一经济状态有如下模型:Y = C + I + GC = 160 + 0.75 YdYd = Y - TT = -100 + 0.2YI = 100 + 0.1YG = 400(式中Y为收入、C为消费、Yd为个人可支配收入、T为税收、I为投资、G为政府支出)试求:该经济状态的有效需求、消费、投资、国家税收以及相应的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

答案Y = 160 + 0.75(Y + 100 - 0.2Y)+ 100 + 0.1Y + 400 = 735+0.7YY = 2450C = 160 + 0.75 *(2450 - 390)= 1705I = 100 + 0.1 * 2450 = 345T = -100 +0.2 * 2450 = 390KC = KI = KG = 1/1-b(1-t)=1/1-0.75(1-0.2)=1/0.4=2.5Kg = b/1-b(1-t)=0.75/1-0.75(1-0.2)=0.75/0.4=1.875KT = -b/1-b(1-t)=-0.75/1-0.75(1-0.2)=-0.75/0.4=-1.8758、资本边际效率9、IS曲线的含义10、货币市场供求及均衡11、IS-LM模型计算[例] 若某一宏观经济模型的参数如下:C = 200 + 0.8YI = 300 - 5rL = 0.2Y - 5rM = 300 ( 单位:亿元)试求:(1)IS — LM模型和均衡条件下的产出水平及利率水平,并作图进行分析。

(精品)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精品)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一、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二、各章知识点分析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一、了解与识记1、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均衡国民收入理论和总量分析方法2、GDP的内涵,(知道什么项目计入GDP,GDP与GNP的关系,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关系)3、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增殖法需要了解)4、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区别5、GDP折算数二、理解与分析1、国民收入各个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了解与识记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含义及简章经济的假设条件2、均衡产出的含义及条件3、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理解与分析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4、其他消费理论二、理解与分析1、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重点)2、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的各个乘数(重点)第14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重点章节)一、了解与识记1、经济学投资的概念、投资函数、投资的影响因素2、IS曲线的含义3、货币需求函数、交易需求及投机需求4、凯恩斯陷阱、古典极端5、LM曲线的含义6、货币的供给(名义供给与实际供给)二、理解与分析1、两部门、三部门IS曲线(方程)及其移动(IS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2、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LM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及均衡的变动4、失衡的区域及失衡的恢复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重点章节)一、了解与识记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二、理解与分析1、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一般情形、极端情形)2、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一般情形、极端情形)3、挤出效应的内涵、图形分析、影响因素。

4、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第16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重点章节)一、了解与识记1、自然失业率(结合第18章充分理解)2、财政政策、政策工具(哪些是扩张性的,哪些是紧缩性的?)、局限性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总原则是什么?——“逆经济风向行事”4、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价格决定,买空(多头),卖空(空头),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可以略看)二、理解与分析1、经济政策的目标及相互关系目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关系:四个目标是矛盾统一的。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宏观考试重点一、 名词: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经济体系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说明:GDP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GDP 是一个流量概念;GDP 是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产品或劳务的价值;有些产品和价值无法用市场价格来衡量;GDP 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GDP 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2、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本国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强调国民原则。

3、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即: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数)×100%以u 代表失业率,则有:%100⨯=LU u 经济体系中的每个人,可以归于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者三种类型。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总是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

实际上,由于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的技能并支付不同的工资,工人可能会离职,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寻找一份新的更好的工作。

这种由于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由于经济是动态变化的,工作不断地产生和消失,工人也不断地加入和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为了使工人和工作相匹配,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之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

与摩擦性失业不同的是,结构性失业并不是因为他们工人试图寻找最适合他们个人技能的工作,而是现行工资下,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之间的差别:由于经济是动态变化的,工作不断地产生和消失,工人也不断地加入和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为了使工人和工作相匹配,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之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

简单的凯恩斯 13
AD决定 扩大的凯恩斯 14
封闭条件下
政策运用
17
GDP决定
13-15,17
理论
AD和AS决定
15
开放条件下
18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
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 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解决:资源充分利用
2.货币总需求函数
L = ky-hr
L 0
(二)Ms
1.区分M和m:
M、m、P分别表示名义货币量、实际货币量和价格水平。
m M P
2.图形: r
M/P=m
0
m
3.货币供求与利率决定
(1)利率决定与形成(静态分析):
r(%) L
M/P=m
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过程:
r1 E
r0 r2
m L, BD , BD BS, BP , r , L2 , m L
货币需求是利率决定的主要因素(内生变量)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4章38
(一)Md
1.流动性偏好
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
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交易动机 L1:取决于收入(y)
预防动机 L1:取决于收入(y) 投机动机 L2:取决于利率(r)
3.图形:
注意:流动性偏好陷阱相关内容 r L=L1+L2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包括: 家庭消费支出:C 企业投资支出:I 政府购买支出:G 净出口: X-M
GDP=C﹢I﹢G﹢(X-M)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1.国民经济总体规律: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存在一些规律性行为,例如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等。

了解这些规律能够帮助我们预测经济走势和制定相应的政策。

2.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可通过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计算。

GDP的增长率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好坏。

4.失业:失业是宏观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种类包括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失业率是衡量一国劳动市场状况的指标,政府经常采取措施来减少失业率。

5.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过度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有很大影响,如降低购买力、扰乱资源配置等。

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率。

6.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税收和支出来调控经济发展的手段。

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而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抑制过热经济。

7.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央行运用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手段。

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控制通货膨胀。

8.国际经济:宏观经济学也关注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汇率、国际金融市场等都对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

9.经济政策制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非常重要。

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学理论和统计数据进行决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胀等。

10.期望管理:宏观经济学研究人们对未来经济的期望和预测。

期望管理能够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GDP的概念2、为什么产出=收入=支出?3、分别用产出、收入、支出法计算GDP的方法4、GDP、NDP、NI、PI、DPI 之间的关系5、为什么在两部门经济核算体系中,I=S是恒等式?6、三部门、四部门的经济构成?7、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差异?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为什么当方案的〔或意愿的〕I=S时,两部门经济到达宏观均衡?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3、何为乘数效应?4、各种乘数的推导与计算。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第十三章已经介绍了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何第十四章还要讲?2、投资于利率是什么关系?为什么?3、IS曲线及其推导4、自主支出量的变动如何导致IS曲线的移动?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怎么得到的?何为流动性陷阱?6、什么因素导致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怎么移动?7、货币供应曲线怎么决定?如何移动?8、LM曲线及其推导 9、LM曲线怎么移动?10、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有什么经济含义? 11、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意味着什么?如果经济不在交点上〔分几种情况〕,说明什么?12、经济中是否有从不均衡趋向均衡的机制?过程如何?1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是否意味着充分就业?为什么?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财政政策对利率、投资、消费和GDP的影响2、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如何影响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3、何为凯恩斯陷阱?怎么产生的?4、何为挤出效应?受什么因素影响?5、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认为的IS和LM曲线的形状各是什么样的?由此得出的宏观政策又是什么? 6、货币政策的局限性7、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四大宏观经济目标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局限性3、货币的外延4、存款创造的关键是什么?5、货币创造乘数的推导6、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应用条件7、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影响货币供应的?注意准备金和存款创造乘数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及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及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导论考核要求: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2)了解失业的类型以及失业所带来的危害。

2.宏观经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概念与区别。

(2)理解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概念与区别。

(3)注意区分流量与存量的概念。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考核要求:1.国民收入的衡量(1)学会分析收入和支出的循环流动。

(2)掌握用总支出和总收入衡量国民收入的方法。

2.价格指数和失业率(1)注意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概念。

(2)掌握GDP消胀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

3.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1)掌握公式Y=C+I+G中C、I、G的变化规律。

4.宏观经济均衡(1)识记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2)识记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

(3)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

第三章经济增长考核要求:1.资本积累(1)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

(2)理解储蓄率对稳态的影响。

2.资本积累的黄金率(1)了解资本过多或过少时对储蓄的影响。

3.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1)了解人口增长的影响(2)理解技术进步和劳动效率的关系。

4.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1)索洛模型的缺陷。

(2)了解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第四章失业考核要求:1.失业的类型和自然失业率(1)识记失业的几种类型。

(2)自然失业率的定义。

2.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1)识记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概念。

(2)了解职业搜寻理论。

3.实际工资刚性(1)了解效率工资理论。

4.失业的构成和治理政策(1)理解自然失业率的上升及其原因。

(2)掌握主动和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第五章通货膨胀考核要求:1.货币的概念(1)识记货币的职能及类型。

2.货币数量论(1)掌握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3.通货膨胀与利率(1)注意区分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概念。

(2)掌握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1)了解通货膨胀带来的社会成本。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版.docx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版.docx

宏观考试重点一、名词: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经济休系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说明:GDP测度的是绘终产品的价值;GDP是一个流量概念;GDP是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产品或劳务的价值;有些产品和价值无法用市场价格来衡量;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木国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强调国尺原则。

3、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即:失业率二(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数)X100%以u代表失业率,则有:w=£xlOO%经济体系中的每个人,可以归于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者三L种类型。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冇货币因素干扰的借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鬧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总是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

实际上,由丁•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的技能并支付不同的工资,工人可能会离职,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來寻找一份新的更好的工作。

这种由于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由于经济是动态变化的, 工作不断地产生和消火,工人也不断地加入和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为了使工人和工作相匹配,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Z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

与摩擦性失业不同的是,结构性失业并不是因为他们工人试图寻找最适合他们个人技能的工作,而是现行工资下,劳动供给人于劳动需求。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之间的差别:由丁• 经济是动态变化的,工作不断地产生和消失,工人也不断地加入和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为了使工人和工作相匹配,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Z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

经济学原理 宏观部分 复习提纲

经济学原理 宏观部分 复习提纲

国内生产总值GDP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每次交易都有买卖双方。

补充: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与实际GDP:选择基年才能进行比较。

GDP平减指数【概念】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GDP:衡量一国的总收入(或总支出)。

GDP被称为衡量社会经济福利最好的指标,因为GDP高有助于我们过好生活,GDP的组成:国民生产总值Y=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消费:除了购买新住房,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

净出口NX=出口-进口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实际GDP是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衡量指标。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GDP平减指数>100:价格较基年上升;<100:价格较基年下降GDP平减指数反映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不反映生产量。

GDP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监视经济平均物价水平的一个衡量指标。

但并不包括:闲暇的价值、发生在市场外的所有活动、环境质量、收入分配。

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率消费物价指数CPI :监测一段时期内生活费用的变动。

补充:生产物价指数PPI :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问题:替代倾向(高估作用)、新产品的引进、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GDP 平减指数与CPI 的重要差别:1.GDP 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CPI 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2.如何对各种价格进行加权以得出一个适用于物价总水品的数字。

生活费用津贴与指数化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选择基年才能进行比较。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整理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整理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题型:名词解释(4*4=16),单选题(1*10=10),判断题(1*10=10),简答题(3*8=24),计算题(6+14=20),论述题(20分)1.GDP的概念: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名义GDP与实际GDP名义GDP:用生物产品或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用从前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3.投资的概念: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

净投资: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

总投资: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4.P380 第14题5.P379第8题·6.用支出法计算GDP:GDP=C+I+G+(X-M) {I指的是总投资}用收入法计算GDP: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折旧理解P380第13题、第14题·7.GDP: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所有生产活动的价值。

、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了NDP.NI:从NDP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NIPI:从NI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得到PIDPI:税后的个人收入是DPI.即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8.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GDP:是一个地域概念,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而DNP是一个国民概念,指的是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9.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10.储蓄投资恒等式Y=C+S二部门:由得I=SY=C+IY=C+I+G三部门:由得I=S+(T-G)Y=C+S+T11.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该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类比MPS的定义)相互间关系:1—MPC=MPS或者1—MPS=MPC·12.P407第1~3题13.二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c + i得c=α+βy14.投资乘数(k):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根据韩终雪的重点编辑)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根据韩终雪的重点编辑)

编者的话由于时间仓促及人力有所限制,这篇复习提纲虽然综合了各方面的材料,但是在内容上不可能尽善尽美,如果有不足或者错漏之处,欢迎大家随时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最后,预祝大家考试顺利,新春愉快。

hcb23、24章1.宏观研究对象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政策 2.GDP 核算(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 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

计算公式为:GDP =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概念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组成:Y=C+I+G+NX(1)消费(C ):(2)投资(I ):包括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这里的投资不同于金融投资:股票,债券)(新住房购买划入投资,不划入消费)(3)政府购买(G ):政府消费支出与总投资(政府向老年人支付津贴属于转移支付,不属于政府购买)(4)净出口(NX ):出口减进口,包括国外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符号为负)(净出口包括在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中,后者符号为正)3.GDP 具体核算同上4.GDP 组成部分GDP 包括一个经济体生产并在市场上合法销售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具体组成同上Y=C+I+G+NX 具体案例,表述5.GNP 与GDP 的区别GDP 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一外国公民;GNP 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国外获取的6.真实GDP 、名义GDP 、平减指数、通胀率、CPI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计算的物品与劳务产出的价值量。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整理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整理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整理一、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3.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变量和指标二、需求与供给1.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概念和构成要素2.宏观经济平衡和市场均衡的关系3.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决定因素和调节机制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1.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测算方法2.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推动力量3.经济周期的定义和特征4.经济周期的理论解释和调控方法四、通货膨胀与失业1.通货膨胀的概念和测算方法2.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和类型3.失业的定义和测算方法4.失业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五、国际贸易与汇率1.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模型2.贸易的利益和限制因素3.汇率的概念和变动原因4.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六、货币与金融1.货币的职能和货币供求的决定因素2.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机制与政策3.银行与央行的职能与作用4.股票、债券市场与金融创新七、政府与经济1.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2.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3.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4.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合作八、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2.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经济组织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目标4.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实践在复习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理解和记忆重点概念和理论,例如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定义、影响因素和调控手段等。

2.研究并理解各个方面的经济数据和指标,例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实际经济情况和事件,例如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等。

4.细化学习内容,建立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或制作总结表格来整理复习材料。

5.进行真题练习和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成果,找到巩固和提高的重点。

通过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为未来的经济决策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等方面。

其关注的是总体经济现象,而非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量。

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表示。

通货膨胀指的是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这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稳定。

失业则是指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没有工作的状态。

失业率是衡量失业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理解 GDP 的定义需要注意几个要点:首先,GDP 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避免重复计算;其次,GDP 是市场价值的总和,需要通过市场价格来衡量;最后,GDP 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非销售的。

2、其他相关指标除了 GDP,还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等指标。

GN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它与 GDP 的区别在于计算的是本国国民的生产,而不管生产活动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进行。

NDP 是从 GDP 中扣除折旧后的净值。

NI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PI 是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后形成的个人收入。

DPI 则是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

3、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三种。

支出法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即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之和来计算 GDP。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来计算 GDP,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题型:1、单项选择题(1*20=20)2、名词解释(3*5=15)3、计算题(12*3=36)4、分析题(9+10+10或6+10+13,29)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体经济——包括收入的增长、价格的变动和失业率的研究。

2、研究内容(三变量、四大问题):GDP、CPI、失业率(变量)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国际收支(问题)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学科区别(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中心理论)。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计算规则:给定时期的一个经济体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P20)(1)GDP是市场价值,而非产量。

(2)GDP只计入本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已有产品的产权转让(3)GDP的计算包含了对上一年存货的处理(4)GDP指最终产品的价值而非中间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价值由价值的增值之和构成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GDP/GNP,NNP/NDP、NI、PI、DPI):(1)NNP=GNP-折旧;NDP=GDP-折旧(2)NI=NNP-企业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转移支付)(3)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净利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股息 (4)DPI=PI-个人所得税3、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支出法):GDP=C+I+G+NX4、名义GDP 与实际GDP 的换算(CPI\GDP 平减指数):(1)实际GDP=报告期产量*基期价格=报告期名义GDP ×(基期价格/报告期价格) (2)消费物价指数:是物价总水平的一种衡量指标,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表示固定一篮子消费品的费用相对于基年同样一篮子消费品的费用。

是反映消费品(包括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

(3)GDP 平减指数:又称为GDP 的隐含价格平减指数,等于名义GDP 和实际GDP 的比率,GDP 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反映了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

5、失业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 第三章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1、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1)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

(2)资本与劳动的供给固定不变,即:(3)生产函数:(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 = A K αL 1-α 2、国民收入的分配:其中,总劳动收入;总资本收入 3、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1)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居民的消费支出和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C=c (Y-T );c-MPC ;Y-T :可支配收入L L K K ==和,=()Y F K L Y MPL L MPK K =⨯+⨯MPL L =⨯MPK K =⨯(2)边际消费倾向(MPC ):每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增量。

或指当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时消费的变化量。

4、投资与政府购买支出 (1)I=I (r )=e-dr(2) 5、国民收入的决定(1)总需求: (2)总供给:(3)均衡: 6、储蓄的构成及可贷资金市场均衡分析(1)S (国民储蓄)=S1(私人储蓄)+S2(公共储蓄)=(Y –T )–C+T –G = Y –C –G(2)可贷资金市场均衡:I (r )=S7、相关政策对可贷资金市场的影响。

(1)变动G 或 T :S 曲线左右移动(2)技术进步,投资税的减免:投资曲线I (r )移动第四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1、货币交易方程式:== and G G T T Agg. demand: ()()C Y T I r G •-++ Agg. supply: (,)Y F K L •= Equilibrium: = ()()Y C Y T I r G •-++rS, II (r ) ()S Y C Y T G=---(1)→(2)货币数量论预示着:在货币供应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2、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与通胀率的关系):r (实际利率,经过通货膨胀修正后的利率) = i (名义利率) - π 3、货币需求函数:(M/P )d =L (i ,Y )=L (r+πe ,Y ) 4、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预期成本(菜单成本、鞋底成本):(1)通货膨胀: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大多少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

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二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三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

(2)菜单成本:是企业为改变销售商品的价格,需要给销售人员和客户提供新的价目表所花费的成本,它用来衡量高通货膨胀使企业频繁变动的物价成本。

(3)鞋底成本、相对价格的扭曲、税收不公平引起的成本、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造成的成本损耗5、未预期到的成本:π与πe 不一致,那么就会有人受益,同时有人受损。

6、公开市场操作:政府向公众购买政府债券增加货币供应;通过出售政府债券减少货币供应。

(1)经济过冷-央行购买有价债券(将货币投入债券市场)-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刺激投资与消费-经济回升(2)经济过热-央行卖出债券-资金回笼-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投资减少-经济回落第五章 开放的经济 1、开放经济的两个恒等式(1)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Y=C+I+G+NX (2)国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恒等式:S-I=NX2、小型开放经济模型(封闭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效果及其对净出口的影响)⨯=⨯M V P Y MVPYMVPY∆∆∆∆+=+(1)国内财政政策: 扩张型:ΔI=0;ΔNX=ΔS<0 (2)国外财政政策扩张型:ΔI<0;ΔNX=-ΔI>0(3)投资需求增加:∆I >0,∆S = 0,资本净流出与净出口下降了 ∆I 。

3、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换算(1)名义汇率: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即一种货币能兑换的另一种货币的数量。

名义汇率不能反映两国货币的实际价值,是随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的外汇买卖价格。

(2)实际汇率: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即按什么比率用一国的产品交换另一国的产品,也可认为是用两国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

实际汇率反映了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从而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3)换算:ε,P-国内产品价格4、贸易余额与汇率 (1)NX = NX (ε)(2)↑ε ⇒ 美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变得更加昂贵 ⇒ ↓EX ,↑IM ⇒ ↓NX 5、政策对汇率的影响(1)国内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少了国民储蓄,净资本流出,从而使实际汇率上升, NX 下降。

(2)国外财政政策:世界利率 r* 的上升,减少了投资,增加了资本净流出,从而使实际利率下降, NX 上升。

(3)投资需求的增长:投资的增长减少了净资本流出,从而使实际汇率上升, NX 下降。

(4)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贸易政策并不能影响 S 或 I ,因此,资本的流动保持不变。

ε> 0,∆ NX = 0,∆IM < 0,∆EX< 0*e PP ⨯=第六章失业1、自然失业的含义及类型:(1)自然失业率: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在没有货币因素的影响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2)摩擦性失业:由于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缺陷所造成的临时性失业,是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的时间消耗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由于实际工资刚性和工作岗位不足造成的失业。

2、失业的成因:劳动者结构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影响、技术进步因素、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3、奥肯定律:表示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提出。

其主要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通常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第七章经济增长I: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1、索洛增长模型的假定:(1)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储蓄率(2)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保持不变:劳动率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L/L=n)(存在折旧和人口增长)(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F(λL,λK)=λY(4)不存在技术进步,折旧率为δ,△K=I-δK2、单位劳动生产函数:y = f(k)3、人均生产函数的界定(人均产出、人均消费、人均投资)(1)y=Y/L(2)k=K/L(3)i=s f(k)(4)c=(1-s)y4、存在折旧/人口增长两种情况下人均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稳定状态(影响因素)(1)只存在折旧:稳态:∆k = s f (k )–δk ,影响因素——s (正向) (2)存在折旧与人口增长:稳态:∆k = s f (k )-(δ+ n )k ,影响因素——s (正向);n (反向) 5、资本的黄金规律水平(1)资本的黄金规律水平:是使稳态时的人们消费达到最大化的资本量。

(2)只存在折旧: 黄金律:f’(k*)=MPK = δ (3)存在折旧与人口增长: 黄金律:MPK - δ = n 6、索洛模型的结论(1)当 s 增长时,导致 k* 和 y* 提高,从而可以提高 c*;降低收入中的消费比例(1–s ),可以降低 c* 。

(2)从长期看,如果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率高,人均的资本存量与人均的收入水平就会较低。

第八章 经济增长2:技术、经验和政策 1、加入技术进步要素之后的索洛模型分析(1)(2)= Y/LE (3)= K/LE(4)(5)MPK - δ = n + g 2、促进增长的政策分析 (1)对储蓄的评价 (2)改变储蓄率 (3)配置经济中的投资 (4)建立适当的制度 (5)鼓励技术进步3、国家间增长差异的评判、结论Eg E∆=ykkg n k f s k )()(++-⨯=∆δ有条件的趋同–不同的国家会收敛到他们自己的稳定状态,这种稳态由其储蓄、人口增长、及教育状况决定。

这一点在现实世界中证明是正确的。

第九章经济波动导论1、宏观经济周期的划分(1)长期:价格是伸缩的,随供求的变化而变化(2)短期:在某一给定水平上价格是粘性(sticky)的2、总需求的含义及构成(1)总需求:指产出需求量与价格总体水平之间的关系。

也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好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力总量。

(2)AD=C+I+G+NX3、总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其移动(1)向右下方倾斜(P-Y坐标轴)(2)预期因素(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4、总供给的含义:产品与服务的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也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总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