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说课稿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说课稿
课题: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能力目标:能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并解释自由组合定律;能运用数学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3、情感目标: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养成理性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得到了分离定律。
大家回顾一下,孟德尔在揭示分离定律时,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生:“假说-演绎法”师:很好,“假说-演绎法”(板书),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呢,也是通过这一方法得到的。
师:“假说-演绎法”的第一个步骤是什么呢?生: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师:很好,孟德尔也是这样进行的,他仔细观察花园里的豌豆植株,发现就豌豆的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来说,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黄色圆粒的,一种是绿色皱粒的。
他想,是不是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有影响呢?黄色豌豆一定是饱满的,绿色豌豆一定是皱缩的吗?师:带着这个问题,孟德尔进行了另外一个经典的实验,也就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都是黄色圆粒的。
这说明这两个性状中什么是显性性状?什么是隐形性状?生:黄色、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皱粒是隐形性状师:对,黄色、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皱粒是隐形性状。
孟德尔又让F1自交,结果却出人意料。
在F2中,不仅有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在对这些种子的数量进行统计后,他发现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3:3:1。
那么如何解释这一结果呢?它是否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完整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祝塘中学陆晓勤一、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主要讲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教材先介绍了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发现的自由组合现象,接着讲述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最后归纳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接下来教材以“思考与讨论的”形式来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最后讲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验过程的同时再次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达到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并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孟德尔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必修 2 这一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很好的体现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而这一科学方法正是模块 2 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
所以这节课在模块 2 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对遗传因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接触并且掌握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
这节课将进一步的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假说——演绎法”,让学生懂得两对(甚至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A: 知道)②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C: 理解)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中的性状分离比例(B: 识记) 2.能力目标①通过自主、互助、讨论的等过程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②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分析时,通过演绎推理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高中生物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说课稿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说课稿新人教版(二)1、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主要讲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教材先介绍了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发现的自由组合现象,接着讲述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最后归纳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接下来教材以“思考与讨论的”形式来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最后讲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验过程的同时再次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达到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并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孟德尔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必修2这一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很好的体现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而这一科学方法正是模块2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
所以这节课在模块2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对遗传因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接触并且掌握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
这节课将进一步的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假说演绎法”,让学生懂得两对(甚至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
3、教学目标3、1知识与技能3、1、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3、1、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1、3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3、2过程与方法3、2、1通过自主、互助、讨论等过程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力。
3、2、2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进行分析时,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知识构造
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1)说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2)理解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
(3)掌握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中的性状别离比例。
(4)简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5)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提醒的自由组合定律的信息,学到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⑶能力方面:
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杂交试验分析图解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试验及其图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说明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归纳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及讲授法等
五、教学课时: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2《孟德尔杂交试验二》说课稿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说课稿(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第一节遗传因子的发现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由现象到本质,层层展开,阐述两大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同时也介绍了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
后面章节《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等是在遗传的两大规律基础上进行的更深入探索和研究,揭示了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和分子学基础本节主要讲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教材介绍了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发现的自由组合现象,接着讲述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最后归纳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接下来以“思考与讨论的”形式来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并补充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教材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验过程的同时,强调了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孟德尔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我计划用时3课时,此次说课为第1课时,包括“孟德尔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两部分内容。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及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知道了杂交,测交,纯合子等相关概念。
本节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更深的探究认识,因此教学中要注重两对相对性状与一对相对性状的联系与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学习。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对高中二年级生物教学的要求,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的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阐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包括实验的具体过程与结果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对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科学方法以及大胆的创新思维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孟德尔杂交实验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五、教学策略教法:我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教材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是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材通过再现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完整过程,用假说演绎的方法解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及对这个实验的验证。
教学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它是下一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基础,也是后面学习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基础,因此它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这本书的重点内容。
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
由于学生在第1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中已经了解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现象以及解释和验证,所以在这一节内容中可以更多的让学生自己参与这个探究过程。
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设计思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基本上是以讲授为主线进行,很少有学生的参与,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互脱节。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所以我根据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参照《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本设计采用“假说—演绎法”开展本节内容的教学,在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探索过程中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
同时,利用简易模具让学生自己参与到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分析中,深入理解棋盘法。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同时体验到了孟德尔科学的研究方法。
本节内容较多,难度较大,用两个课时完成。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由组合现象、实质及其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3)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豌豆的杂交试验二说课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高一生物组彭丽娟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敬请各位老师批评与指正。
一.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学生在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展开对生物遗传规律的讨论。
它是是后面学习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基础,因此它不仅是本章重点,更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在历年的高考中几乎都有涉及,多数以大题的形式出现。
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本节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⑴、阐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
⑵、阐明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2、能力方面:⑴、尝试用演绎推理方法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⑵、尝试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概率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会孟德尔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为了使学生能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二、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者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法上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并充分利用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具有分离定律的知识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所以应继续以问题为线索,以演绎推理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让学生读图,析图,用规范答题纸来写分析图解,充分动手动脑来加强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用趣味故事引入:英国有位美貌风流的女演员,写信向大文豪肖伯纳求婚:“因为你是个天才,我不嫌你年迈丑陋。
假如我和你结合,咱们的后代有你的智慧和我的美貌,那一定是十全十美了。
”肖伯纳给她回信说:“你的想象是美妙的,可是,假如生下的孩子外貌像我,而智慧又像你,那又该怎么办呢?”教师总结生物后代表现的性状可以是亲本性状的组合,让我们一起来看孟德尔做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后代表现是怎样的?第二环节:学习新知,解决问题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学生描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过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方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科目:生物教学对象:高二学生课时:3【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高一年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章第二节的重点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两队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其中表达了很强的探究思想,本节重点在于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教师通过通过多媒体表现孟德尔实验并实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简述自由组合定律及实质。
2.水平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动手水平和分析问题,归纳的水平,通过相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学习形成科学的探究思想,发现问题,试验,假设解释,试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真理的模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教学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解决方法]:通过课件中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示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行为。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和“师生共同归纳”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内容,教学时采用“阅读材料—实验整理—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师设疑—学生思考—师生共同解答”等途径。
本节还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方法。
【教具准备】1、课件2、标有黄Y,绿y,圆R,皱r的卡片若干,大信封若干【教学手段】多媒体【设计思想】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其中有“倡导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学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思想,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并提出问题、探究其原因,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兴趣,学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理解上也更加深入。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说课稿
※说课稿※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一课时当城中学黄增喜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当城中学的生物教师黄增喜。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分析本课的教学: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2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有分离定律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的,学生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是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进一步学习。
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掌握遗传物质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后续章节学习的基础,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显得非常重要。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过程与方法(1)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进行分析时,让学生尝试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解释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遗传中的概率,比率等问题(交叉相乘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更好的完成上述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3.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是按科学发现史的线索编写的,以遗传物质的自由组合定律为载体,带领学生分析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孟德尔冲破原有的观念,提出颗粒性遗传的假说,并通过大胆想象,进行推理解释自己的假说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如何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很好的掌握遗传物质的自由组合定律,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的理解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我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和化解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因此,我对学生进行了分析。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年级:班级:高一组别:高中生物教师:日期:年月日第节一、课标要求与解读【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要求”是:“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本模块“学业要求”中与本节相关的内容有:“运用细胞减数分裂的模型,阐明遗传信息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及变化”。
【课标解读】本节的“问题探讨”以黄色圆粒、绿色皱粒两种类型的豌豆照片为背景,引导学生根据孟德尔的探索过程,讨论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问题1引导学生分析- -对遗传因子对其他遗传因子的影响,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两对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问题都指向本节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由“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等内容构成。
在讲述两大遗传定律后,单设标题,揭示实验方法带给我们的启示,并通过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这样编写不仅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开放性,也突出了本章教材的主旨——领悟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这段内容中,介绍了遗传因子就是基因,但这里要注意,按照科学史的发展来说,这时还没有发现基因的本质和具体作用过程。
同时还介绍了等位基因的概念,但这个概念还不太全面,需要在学习完减数分裂的知识后才能给出完整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了解生物的形状有显隐性之分、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通过亲代产生的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等知识,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学生会质疑“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此外,学生学习必要的数学知识,如有关比和比值的知识、有关二项式乘积的指示,也是本节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二)》说课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六、说教学过程
(二)新课展开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让学生在性状水平上认识到自由组合现象,同时训练处 理、运用数据信息的能力,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孟德 尔遗传定律的实质。
六、说教学过程
2、孟德尔的解释 接着请学生自由阅读课本第10页“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 释”,边阅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①孟德尔是怎样解释自由组合现象的? ②雄配子的类型有哪些,数量有什么特点?
一、说教材
教材先介绍了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发现的自由组合现 象,接着讲述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 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最后归纳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接下来教材以 “思考与讨论的”形式来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最后讲述孟德尔 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引导 学生在分析实验过程的同时再次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达到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并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的教学目标。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孟德尔勇于 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③子代的组合形式有哪些,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有多少 ,数量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思考完成后,我在多媒体上展示结果并讲解。接着 提问学生孟德尔的解释只是自己的假设,那么用什么样的 方法才能验证呢?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r控制,.黄. .色和绿色分 别由基因Y、y控制。 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时YyRr, 表现为黄色圆粒。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方法,阐明 自由组合定律。 ②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③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教学设计讲课讲稿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教学设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授课者:郑婷婷授课时间:2016.9.21 下午第1节指导老师:林文绩授课地点:录播室高二(7)班【设计理念】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经历了“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运用“假说——演绎”这一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提出遗传学上的两大定律。
在上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中学生已体会假说演绎法,知道提出假说的一般过程。
本节课,以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探究过程为线索,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探究,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说并表达分享,以锻炼并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最后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释身边遗传的现象,体现了知识指导生活的实践价值。
【教材分析】本章是必修二模块的开篇,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把本章放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之前,循着科学的发展历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对生物的遗传现象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学习,具备一定的遗传学的分子基础,但是学生缺乏遗传细胞学基础,即学生还没学习减数分裂的知识,这反而有利于学生能从孟德尔的角度出发,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简述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通过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阐明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2、能力目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①获得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思维及方法的训练;②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尝试解释身边的遗传现象,并计算发生概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体会学科知识间融会贯通的重要性以;②通过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通过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阐明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2、获得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思维及方法的训练。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教案标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教案主题】理解和应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目标】1. 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培养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3. 能够解释实验结果,理解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1. 学习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
2. 探讨实验结果,理解遗传规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豌豆杂交实验相关文献资料、展示图片、实验器材和种子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
Step 2:知识讲授(10分钟)1. 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分析实验结果,并解释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Step 3: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
2. 教师辅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Step 4:结果讨论(1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小组内部的数据交流和分析。
2.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班级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遗传规律。
Step 5:知识拓展(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对现代遗传学的影响。
2.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以小组形式完成相关问题。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相关实验,拓宽对遗传学的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2. 引导学生开展与孟德尔实验相关的课题研究,深入了解遗传学的前沿知识。
【教学评估】1. 学生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报告。
2. 学生学习笔记及课堂参与情况。
【教学资源】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相关文献资料。
2. 实验器材:豌豆种子、玻璃培养皿、苯酚红试剂等。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教学安排,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强调学生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生物必修Ⅱ人教新课标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说课稿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主要讲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教材先介绍了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发现的自由组合现象,接着讲述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最后归纳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接下来教材以“思考与讨论的”形式来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最后讲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验过程的同时再次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达到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并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孟德尔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必修2这一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很好的体现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而这一科学方法正是模块2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
所以这节课在模块2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对遗传因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接触并且掌握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
这节课将进一步的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假说——演绎法”,让学生懂得两对(甚至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
3.教学目标3.1知识与技能3.1.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3.1.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1.3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3.2过程与方法3.2.1通过自主、互助、讨论等过程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力。
3.2.2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进行分析时,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中第二节的内容。
从本节内容上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在学生学习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再一次沿着科学家的探索历程,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地讨论生物遗传基本规律的过程,也是又一次领略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的过程,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孟德尔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
从整个《遗传与进化》模块看,本节内容为《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学习埋下了伏笔,为杂交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同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也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之一。
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模块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本册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必修二中的难点,在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遗传学的基本知识,例如:遗传学的符号、遗传图解的书写、显性性状以及隐性性状的概念和特征、分离定律的内容等,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也打好了基础。
但是,在线上教学期间,学生无法与教师面对面进行沟通,教师更难以时刻注意到学生的状态变化以及听课效率,因此为本节课的教学增加了一定难度。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注意到某些现象,例如:孩子不仅表现了母亲的特征、也表现出父亲的特征,在网课期间可以利用这些自由组合现象的实例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增加亲子间的互动,以此促进教学。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简单阐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使学生了解假说演绎法的实质以及优点。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题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以及方法,体会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感受科学家的严谨思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契而不舍的科研精神。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说课稿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重点 难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 2 第一章第 2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 1 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必修 2《遗传与进化》第 1 章第 2 节的教学内容,从概念体系来看,属于大概念 3 重要概念 3.2 有3.2.3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从内容体系来看本节内容既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延续拓展,也为后面将学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等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
二、说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杂交实验有一定的认识,对假说-演绎法有所了解,对分离定律的掌握;能力基础:阅读能力、分析与归纳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喜欢动手实验;不足:知识关联能力有限,分析推理能力欠缺,“难以透彻理解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难以理解内涵,应用概念。
”三、说目标重难点(1) 生命观念: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并建立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的基本定律的生命观念。
(2) 科学思维: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和验证,学会统计分析的科学方法,培养归纳和演绎的科学思维,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法。
重点(3)科学探究:通过共同探究的学习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探究能力;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孟德尔的研究过程。
(4)社会责任:热爱科学,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四、说教学策略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学思路是创设情境感知概念假说演绎建构概念利用实例运用概念。
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问题驱动、讨论探究、模拟实验体验假说、找茬游戏、自主归纳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教材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讲述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教材讲述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最后归纳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前面的分离定律和本节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共同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伴性遗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前提条件。
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本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第一维度知识目标:
认知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理解相关的遗传学术语。
第二维度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力。
训练学生演绎、归纳、推理的能力。
第三维度情感目标:
①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②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①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②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自由组合现象及假说演绎法。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对遗传因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接触并掌握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规律。
由于本节课难度系数较大,学生在学习本堂课时要做到:应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质疑和推理,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阅读、思考、观察、讨论、归纳展开学习活动,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节课知识,为整个必修2《遗传与进化》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教法分析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中已经学习“假说——演绎法”的基础上,本节课这种方法的思路来学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通过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
企图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结构。
同时考虑到教学大纲对教材重难点的要求是高层次的,因此在教学上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为主线,充分动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通过情境创设、师生互动、教师精讲、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②是以知识结构为基础,本节科学思维严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解释,引导学生观察、推测、归纳来活化学生的思维,即进行过程性教学,来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达到对知识理解的目标,通过生活中遗传实例的分析,再把知识运用于实践。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我身边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同事,他妈妈身材很好但五官不是很漂亮,他爸爸身材偏矮偏胖但五官长得很正。
结果这位同事五官长得像妈妈,身材像爸爸。
让同学们探讨:在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亲代的多种多样的性状究竟是遵循怎样的规律传给后代的?
(二)回顾分离定律得出的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提出问题:据“假说——演绎法”,要探究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第一个步骤应该是什么?请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思考提出的问题。
(三)授新课
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在此部分的教学中,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理解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从数学角度引导学生建立两对相对性状与一对相对性状之间的联系。
为学生理解从单因素到多因素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埋下伏笔。
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纯合豌豆杂交。
F1的性状表现是什么?据此可以判断哪两个性状是显性性状吗?
F1自交,F2代出现了几种性状表现?比例是多少?与亲代有什么不同?F2代中两种新性状组合类型与亲本性状有什么关系?
如果每对性状单独分析,黄:绿和圆:皱分别是多少?这说明了什么?
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初步了解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结合ppt
和板图阐明孟德尔假说的内涵。
重点讲解不同对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用ppt
直观地展示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都要彼此分离,不同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行为;并用小球模拟自由组合现象,体验假说,由此来突破教学难点。
在直观的基础上讨论以下问题:F2代中有几种性状表现类型?几种遗传因子组合类型?他们在F2代中所占比例各是多少?在学生讨论之后,通过棋盘法、分枝法等方法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以上问题。
并再次要求学生从数学角度建立两对相对性状与一对相对性状之间的联系。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提出问题,孟德尔解释的关键是什么?要确定这种解释是否正确可以用什么方法?学生先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做必要的补充。
讲述测交法,并提问,按照孟德尔的假设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何?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仿照分离定律的测交模式,写出测交及其实验结果的遗传图解。
其他同学在纸上写,教师巡视检查。
对于正确完成图解的同学及时予以表扬。
这就使学生巩固绘制遗传图解的基本方法及测交实验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达到培养学生识图表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自由组合定律并回顾分离定律,说明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共同总结,印象会深刻。
旧知识的回顾,有助于掌握知识间的联系。
(四)布置作业
由于本堂课内容较多,一个课时的时间不足以当场让学生做练习巩固知识,因此,很有必要布置几道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习题。
习题特点:在内容上,围绕重点,巩固新知;在层次上,逐层深化,拾级而上;在形式上,注意变换,交替方式;在数量上,适度适量,紧凑合理。
七、课程总结:
在这一部分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再次体验到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领悟“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教学中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探究学习。
但探究性学习不能让学生活动代替一切,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样不能动摇,我们应该当位出色的“导演”。
关于不同对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在学生还没有学习减数分裂知识的情况下,来理解这方面的内容更困难。
所以在教学中,借用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都要彼此分离,不同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行为,并还用小球模拟自由组合现象,以突破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