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防治措施加强治理及个人防护

合集下载

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

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

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工业生产中,粉尘是一种常见的污染源,因其粒径小、悬浮时间长,易于吸入呼吸道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尤其在高温、高湿度等具环境下,粉尘易于爆炸。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粉尘进行应急处理和防护。

一、粉尘应急处理措施1、马上中断直接制造粉尘的操作,采取适当措施将粉尘区域封闭,防止粉尘扩散。

2、立即启动粉尘排风设备,减少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扩散范围,将操作区的粉尘排散到气流中,防止燃爆和扩散到危险区。

3、使用专业的清洗器材将容易产生粉尘的设备、设施、配件、区域内的粉尘、污垢清洗干净,减少粉尘生成源和粉尘扬尘。

4、如粉尘并未达到燃烧点,可使用消防水枪或手提式灭火器将粉尘喷散到安全区域。

如粉尘已经到了燃烧点,则必须关掉气源、断电、报警并使用灭火器等工具隔离与扑灭火焰。

5、紧急通知相应的应急救援机构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服务。

二、粉尘防护措施1、防护措施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如果碰到粉尘或其它工作污染,可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眼镜、口罩、呼吸防护器等。

2、配备清洁器材,及时清理设备,减少粉尘生成源。

3、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开展专业的培训,提高工人对于粉尘防护的意识,提高工人的素质。

4、定期维护与检查防护设备、通风设备,及时维护设备的清洗和配件更换。

5、对于可能产生爆炸的区域, 要设置爆炸限制区,利用爆炸隔离、消防保护等特殊防护措施和防爆灯具。

6、对于粉尘易于聚集的区域,应该采取保持适当的湿度、增加室内通风的方法避免聚集发生。

总之,粉尘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源,出现粉尘污染和事故,需要进行及时的应急处理,实施合适的防护措施是减少粉尘危害的重要手段。

只有从源头治理、多重预防,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粉尘危害的三级预防范本

粉尘危害的三级预防范本

粉尘危害的三级预防范本粉尘作为一种常见的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和工作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粉尘危害,保障员工安全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三级预防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粉尘危害的三级预防范本。

一、工厂整体控制措施在粉尘危害防控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工厂整体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按照国家标准对工厂进行合理布局,确保生产区域与办公区、员工休息区相分离,减少粉尘飞扬范围。

2. 配备高效的通风系统,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通风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及时排除粉尘。

3. 安装粉尘收集设备,如除尘器、集尘罩等,对产生大量粉尘的设备进行集中排除,防止粉尘扩散。

4. 定期对工厂进行清洁,特别是对积尘较多的地方进行重点清理,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5. 使用低粉尘或无尘工艺和设备,替代传统高粉尘排放的工艺和设备,减少粉尘产生。

二、个人防护措施除了整体控制措施,个人防护也是预防粉尘危害的重要手段。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使用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工作服、手套等,有效隔绝粉尘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2. 定期更换和清洗防护设备,确保其工作效果和卫生条件。

3. 定期检查员工防护设备的使用情况,了解是否出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4. 提供员工培训,加强对粉尘危害的认识,教育他们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装备。

5. 设置洗手间、淋浴设施等卫生条件良好的场所,方便员工在工作结束时进行清洁。

三、法律法规遵守除了以上两个层面的预防措施,企业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确保工厂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通过各项检测评估合格证明。

2. 建立健全的工业粉尘防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3. 配备专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协调粉尘危害的防控工作。

4. 对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特别是对长期接触粉尘的人员,定期进行职业病筛查。

5. 及时更新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粉尘危害的监管力度,提高处罚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三篇)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三篇)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粉尘对人体、对生产、对产品的质量,对环境和生态平衡、对经济效益都有影响,危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粉尘的产生量,粉尘的性质以及尘源的周围情况等,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19m3空气如果工人作业的地点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就会随着空气吸入肺内,长期在这样的环境内作业,吸入肺部的粉尘量越来越多,当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引起肺部组织发生病变,尤其是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搅拌站,因水泥粉尘吸入肺部的数量较多,肺部病变,并逐渐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

防止粉尘的综合措施:①用机械或自然风压作动力,将尘气从作业场所抽出去,进行除尘净化后排空。

②用水湿式作业,用水消除粉尘,在搅拌站内喷雾、洒水、及时清理工作现场的落地灰。

③密闭尘源,采用各种形式的密闭罩,将粉尘产生源密封起来,也是防止粉尘外逸扩散的有效措施。

④个人防护,是防尘技术实施中重要的辅助措施,也是粉尘进入人体的最后屏障,尤其是在其它防尘措施跟不上的情况下,正确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尤为重要,教育职工在工作中必须正确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⑤技术革新,改革工艺设备,减少粉尘的产生。

⑥各级领导要把防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⑦宣传教育职工进行劳动卫生知识,使大家充分认识粉尘危害,把防尘工作变为广大职工自觉的行动。

⑧对作业场所的粉尘危害情况和粉尘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学期作业在粉尘较严重场所的职工要定期体检,(12-24个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早采取防治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二)粉尘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它由固体颗粒组成,可以悬浮在空气中。

粉尘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呼吸道疾病、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

为了保护工作者的健康,必须采取措施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传播,并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粉尘对健康的危害。

粉尘对于人体呼吸道的影响是最显著的。

吸入粉尘可能导致呼吸道炎症,如喉咙疼痛、咳嗽和黏膜刺激。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粉尘是一种细小的固体颗粒,可以悬浮在空气中,由于其微小的颗粒大小,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都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因此,对粉尘发生源进行治理,以及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治理粉尘发生源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一、粉尘发生源治理1. 清洁措施粉尘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粉状物料、灰尘以及未被有效收集的有害物质等。

为了减少粉尘的产生,必须定期进行设备、设施和场地的清洁。

使用吸尘器、湿布擦拭、清洗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

2. 改进工艺改进工艺是减少粉尘产生的关键。

通过引入封闭式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的扩散。

此外,使用湿式加工代替干式加工,可以将粉尘的产生最小化。

3. 有效防护装置的安装为了更好地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必须安装适当的防护装置。

例如,对于煤矿作业现场,必须安装矿用风机和有效的排尘系统,以保持空气清新。

对于木工作坊,必须安装除尘装置和局部排风设备,以减少木屑和粉尘的扩散。

二、个人防护除了治理粉尘发生源,个人防护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1. 戴口罩口罩是最基本的个人防护装备之一,可以有效地阻挡空气中的粉尘进入呼吸道。

在选择口罩时,应该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和浓度来选择适当的过滤效果。

对于高浓度的粉尘环境,应选择带有颗粒过滤器的口罩。

2. 穿戴防护服在处理粉尘产生源时,穿戴适当的防护服非常重要。

防护服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粉尘的直接接触,同时还可以防止粉尘进入衣物和鞋子中。

3. 戴护目镜粉尘不仅会进入呼吸道,还有可能进入眼睛引起刺激和损伤。

因此,在处理粉尘产生源时,应戴上适当的护目镜,以保护眼睛的安全。

4. 确保良好的通风在粉尘环境下工作时,确保良好的通风非常重要。

可以开启窗户或使用通风设备来保持空气的流动,从而降低粉尘浓度。

5.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在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粉尘防治基本要求

粉尘防治基本要求

粉尘防治基本要求粉尘防治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控制生产和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排放和粉尘对人体健康及生产设备的危害。

粉尘防治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和严格执行粉尘防治管理制度。

包括建立健全的粉尘防治责任制,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粉尘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粉尘防治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二、加强粉尘危害评价和监测。

对生产和工作环境中的粉尘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了解粉尘危害的程度和范围,并针对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粉尘防治监测体系,监测粉尘浓度和粒径分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三、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

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排放。

采用封闭式生产工艺,对粉尘源进行密封和局部排风,降低粉尘的扩散和排放。

此外,还应选择低粉尘发生的工艺和设备,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散布。

四、采取有效的粉尘控制措施。

包括通风除尘、湿法除尘、除尘装置的使用等。

通风除尘是通过通风系统将粉尘排出或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湿法除尘是利用水雾、水膜等方法吸附粉尘,起到除尘作用;除尘装置是通过除尘器、除尘器等设备对粉尘进行过滤和捕集,防止它进入到室内空气中。

同时,还可以采取局部排风、粉尘抑制剂等措施,减少粉尘的扩散和排放。

五、加强个人防护。

除了以上措施,还需要加强个人防护。

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尘服等,减少粉尘对操作人员的直接接触。

此外,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增强他们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六、加强粉尘清理和维护。

定期对生产和工作环境进行粉尘清理,保持环境的清洁。

清洗生产设备和物料运输装置,及时清除粉尘和积尘,防止粉尘积聚并影响生产和工作环境。

同样,还需要对粉尘控制设施和防护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防治粉尘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

防治粉尘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

防治粉尘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是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

吸入粉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例如呼吸系统疾病、肺部疾病等。

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防治粉尘危害至关重要。

为了降低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进行防治。

下面将从源头控制、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等方面,详细介绍防治粉尘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源头控制1.设备封闭和密封对于产生粉尘的设备,可以采取封闭和密封措施,防止粉尘通过设备的间隙和缝隙逸出。

例如在研磨、搅拌等过程中安装密封罩,使用密封性能好的设备和配件等,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散发。

2.润湿剂和粘结剂在一些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润湿剂和粘结剂来降低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比如在拆除混凝土或其他建筑材料时,可以先喷洒水或涂抹粘结剂,使粉尘颗粒附着在表面,减少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3.合理振动一些振动设备在运行时容易产生大量粉尘,可以通过改变振动频率和强度,减少设备本身和研磨、搅拌等过程中的粉尘产生。

4.选择低粉尘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选择低粉尘产生和散发的原材料,以降低工作场所粉尘浓度。

二、工程控制1.通风系统建立有效的通风系统是防治粉尘危害的重要手段。

根据不同工作场所和粉尘来源的特点,采用机械通风、局部通风等方式,及时排除空气中的粉尘。

对于一些易产生大量粉尘的区域,可以设置高效过滤装置和净化设备,实现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2.隔离和封闭对于一些易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可以采用隔离和封闭的措施,将粉尘源与作业人员和生产区域隔离开来,减少粉尘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3.湿式除尘器在一些高粉尘浓度的场所,可以使用湿式除尘器进行粉尘的净化处理。

湿式除尘器通过水膜的方式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捕集下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4.粉尘收集对于一些易产生粉尘的设备和作业过程,可以设置粉尘收集系统,将产生的粉尘集中收集,通过处理设备进行净化处理,减少粉尘的扩散。

三、行政控制1.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粉尘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促使员工自觉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粉尘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它可能来自于各种不同的源头,包括工业生产、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

粉尘不仅会影响空气质量,还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粉尘的发生源进行治理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粉尘发生源进行治理至关重要。

治理粉尘发生源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管理:企事业单位和建筑施工单位要加强对粉尘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人和管理人员,做到操作规范、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以减少粉尘的产生。

2. 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粉尘控制技术,如湿式除尘、静电除尘等,降低粉尘的产生和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3. 加强设备维护:对于产生粉尘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粉尘的产生。

4. 定期清洁:对于产生粉尘的场所,要定期进行清洁工作,及时清理积尘和堵塞物,保持环境的清洁,减少粉尘的累积和扩散。

5. 控制施工噪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也会加速粉尘的扩散和沉积,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采取降噪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粉尘的影响。

其次,个人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经常接触粉尘的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减少粉尘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1. 佩戴呼吸防护设备:对于需要长时间接触粉尘的人员,应佩戴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减少吸入粉尘的量。

2. 穿着防护服和手套:接触粉尘的人员应该穿戴透气性好的防护服和手套,以减少粉尘对皮肤和衣物的接触,避免过敏或刺激反应的发生。

3. 保持环境通风:在工作环境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排走室内积尘的空气,减少粉尘的沉积和扩散。

4. 清洁个人卫生: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洁身体和换洗衣物,避免粉尘长时间停留在皮肤和衣物上。

总之,对粉尘发生源进行治理和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治理措施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同时加强个人防护,才能有效地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质量。

安全与职业卫生防治措施

安全与职业卫生防治措施

安全与职业卫生防治措施井下作业范围需按照要求规范悬挂职业健康危害警示牌,并对职工进行培训学习,使职工掌握必要的职业健康知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与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积极配合职业健康检查,做好个体防护工作。

一、粉尘的防治措施1.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佩戴防尘口罩。

2.合理调配风量,规范使用降尘设施,定期进行巷道灭尘,杜绝粉尘堆积,降低空气中粉尘含量,净化空气。

3.加强防尘设施的管理和维护,防止设施损坏或管路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4.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发现疑似尘肺病人时,应及时进行复查,如确诊后应及时上报并转送专业医院进行治疗。

二、高温的防治措施1.煤矿掘进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当空气温度超过26℃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劳动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掘进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时必须停止作业。

2.加强通风管理,保证工作面供风。

三、噪音的防治措施1.定期体检,发现听力严重下降或出现严重烦躁情绪的职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2.掘进工作面主要产生噪音设备有锚杆钻机、风镐、胶带输送机、乳化泵等。

应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杜绝异常声响。

3.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音的时间不得超过8h,对于噪音超过85dB(A)的作业场所,应为作业人员配备防噪护具并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音的有效措施。

4.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使用耳塞等防护用品。

四、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措施1.加强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和预报工作。

2.加强通风、喷雾洒水,降低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净化空气。

3.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合格的防毒面具等劳动防护用品。

4.加强机电设备管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以免污染环境。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一、危害描述粉尘是指由固体物质在空气中悬浮形成的微小颗粒物,其直径一般在1微米到100微米之间。

粉尘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系统危害:吸入粉尘后,其颗粒物会进入呼吸道并沉积在肺部,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粉尘环境中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

2. 皮肤危害:某些粉尘颗粒具有刺激性,长时间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瘙痒、湿疹等症状。

3. 眼睛危害:粉尘颗粒会刺激眼睛,引起眼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

4. 爆炸和火灾危害:某些可燃性粉尘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

二、预防措施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免受粉尘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空气净化设备:在粉尘较为严重的工作场所,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如除尘器、排风扇等,以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含量。

2.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防止粉尘进入呼吸道、眼睛和皮肤。

3. 通风设施:工作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排除粉尘。

4. 工作操作控制:采取湿式作业、局部排尘等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5. 定期清洁:工作场所应定期清洁,包括地面、设备等,以减少粉尘积聚。

6. 培训教育:对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7. 定期体检: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与粉尘相关的职业病。

8.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粉尘物质应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9. 管理监督:建立粉尘危害防控管理制度,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总结:粉尘危害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通过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粉尘危害的风险,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社会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关注,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粉尘防护工作制度及措施

粉尘防护工作制度及措施

粉尘防护工作制度及措施一、引言粉尘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有害因素之一,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中会导致职业病,如尘肺病、哮喘等。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粉尘防护工作制度及措施至关重要。

二、粉尘防护工作制度1. 成立粉尘防护领导小组企业应成立粉尘防护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粉尘防护工作。

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等。

2. 制定粉尘防护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粉尘防护管理制度,明确粉尘防护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人和工作程序。

制度应包括粉尘检测、防护设施、个人防护、培训教育、应急预案等内容。

3. 落实粉尘防护责任企业应将粉尘防护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岗位和员工的粉尘防护责任,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4. 粉尘检测与评估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粉尘进行检测与评估,掌握粉尘产生、扩散和危害情况,为制定粉尘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5. 防护设施建设企业应根据粉尘检测结果和评估报告,投入必要的资金用于防护设施建设,如封闭式生产、通风除尘、物料输送等,减少粉尘产生和扩散。

6. 个人防护与培训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服、防尘眼镜等,并定期进行粉尘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7.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企业应制定粉尘爆炸、中毒等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责任人和应急资源配置。

发生粉尘事故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事故处理。

三、粉尘防护措施1. 工艺改进采用无尘或低尘工艺,减少粉尘产生。

例如,使用干式作业代替湿式作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等。

2. 设备选型与维护选用低尘排放的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良好,减少粉尘产生。

3. 通风除尘系统建立有效的通风除尘系统,及时将粉尘排出生产现场,降低粉尘浓度。

4. 物料输送与储存采用封闭式物料输送设备,避免粉尘飞扬。

对于粉尘较大的物料,应采取遮盖、洒水等措施,减少粉尘散发。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三篇)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三篇)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粉尘的防护对策应对工艺、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及方式、职业健康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采取综合治理。

消除或减弱粉尘发生源:在工艺和物料方面选用不产生粉尘的工艺,选用无危害或少危害的物料,是消除或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即通过工艺和物料选用消除粉尘发生源。

例如用树脂砂替代铸造型砂,用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如水磨代替干磨、水力清理、电液压清理代替机械清理、使用水雾电弧焊刨等)限制、抑制粉尘和粉尘扩散:采取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设备加工,或在不妨碍操作条件下,也可采取半封闭、屏蔽、隔离设施,防止粉尘外逸或将粉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减少扩散:降低物料落差,减少扬尘;对亲水性、弱粘性物料和粉尘应尽量采取增湿、喷雾、喷蒸汽等措施,减少在运输、碾碎、筛分、混合和清理过程中粉尘扩散。

通风排尘:通风排尘依据作业场所及环境状况分全面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

通风换气是把清洁新鲜空气不断地送人工作场所,将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出室外,使作业场所的有害粉尘稀释到相应的最高容许浓度。

在通风排气过程中,含有有害物质的气流不应通过作业人员的呼吸带。

增设吸尘净化设备:依据粉尘的性质、浓度、分散度和发生量、采用相适应的除尘、净化设备消除和净化空气中的粉尘,并防止二次扬尘。

个人防护:依据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和伤害途径,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防护。

粉尘(或毒物)对人体伤害途径有三种:一是吸入,通过呼吸道进人体内:二是通过人体表面皮汗腺、皮脂腺、毛囊进入体内;三是食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

那么针对伤害途径,个人防护对策:一是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

依据不同性质的粉尘,配载不同类型的防尘口罩、呼吸器、(对某些有毒粉尘还应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

正确穿戴工作服(有的还需要穿连裤、连帽的工作服)、头盔(人体头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较集中的部位)眼镜等:三是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

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

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

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1. 简介粉尘污染是指在工业、建筑、采矿等行业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粉尘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会影响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

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粉尘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源头治理、工艺改进和防护措施等方面。

2. 源头治理源头治理是指在污染物产生的源头进行减排或轻减,以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在防治粉尘污染方面,源头治理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2.1 减少原材料粉尘排放通过优化原材料的筛选和加工过程,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排放。

一些有效的措施包括:•选择粒度较小的原材料,减少颗粒碎裂的可能性;•合理设计和使用粉尘收集装置,避免粉尘的外溢和扩散;•加强卸料和输送过程中灰尘的控制,避免粉尘的扩散。

2.2 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排放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排放,可以有效减少粉尘污染。

一些常见的措施包括:•定期清洁和维护生产设备,减少设备运行时的粉尘溢散;•加强生产现场的封闭管理,减少粉尘的扩散;•使用湿法或干法除尘设备,将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和处理。

3. 工艺改进工艺改进是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减少粉尘产生和排放的措施。

通过工艺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粉尘排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1 优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工艺对于降低粉尘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常见的优化措施包括:•使用封闭式生产设备,减少粉尘的溢散;•采用全自动化和高效节能设备,降低粉尘产生的可能性;•控制加工温度和湿度,减少粉尘的生成。

3.2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是指使用先进的环保设备和工艺,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技术。

在防治粉尘污染方面,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常见的清洁生产技术包括:•采用低排放和无排放技术,减少粉尘排放;•推广闭路循环生产系统,减少粉尘的损失;•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废弃物生成。

4. 防护措施除了源头治理和工艺改进,个人防护措施也是防治粉尘污染的重要环节。

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

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

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粉尘的产生是各行各业都可能面临的问题,它不仅影响生产环境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制定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对于保障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应急处理措施和防护措施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管理粉尘问题。

I. 应急处理措施对于粉尘事故的应急处理,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便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粉尘应急处理措施:1. 紧急撤离和集结:一旦发生粉尘事故,应立即启动紧急撤离计划,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在安全区域内进行清点,确保没有人员被困或失踪,并集结于指定地点,以便进行后续人员安排和应急救援。

2. 遏制粉尘扩散:对于粉尘泄露或扩散的区域,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遏制。

可以尝试使用隔离网、挡板或堆积沙袋等设备来限制粉尘的扩散范围。

3. 切断电源和气源:如果粉尘事故与电力或气体泄漏有关,应立即切断电源或气源,以降低进一步事故的风险。

4. 干扰粉尘的扩散:利用水幕喷淋系统或施放灭火器,将水雾或灭火剂喷洒在粉尘源附近,以减少粉尘的飞扬和向其他区域扩散。

II. 防护措施防护措施的目的是预防和减少粉尘对人员造成的危害,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员工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等,以阻挡粉尘对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的直接接触。

2. 通风系统: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以及过滤系统,减少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

3. 湿拖地和清洁保持: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定期进行湿拖地以防止粉尘的积聚。

定期清洁设备、机器和工作台面,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4. 培训和教育:提供粉尘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粉尘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掌握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

总结:粉尘应急处理措施的制定和防护措施的落实是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通过紧急撤离、遏制扩散、切断电源气源以及干扰扩散等应急措施,可以迅速有效应对粉尘事故。

粉尘防治安全卫生管理规范

粉尘防治安全卫生管理规范

粉尘防治安全卫生管理规范
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和控制粉尘对环境的污染而制定的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粉尘防治安全卫生管理规范:
1. 粉尘防治措施:企业应采取有效的粉尘防治措施,包括安装粉尘收集设备、加强清洁保养、采用防尘措施等,降低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 个人防护措施:劳动者应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个人防护。

3. 安全培训:企业应对劳动者进行粉尘防治安全培训,提高其对粉尘危害的认识,掌握相应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4. 职业卫生监测:定期开展粉尘浓度的职业卫生监测,确保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标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5. 检修维护:定期对粉尘收集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定期清理粉尘积聚。

6. 废弃物处理:粉尘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不能随意倾倒,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7. 应急处理:企业应建立粉尘污染的应急处理程序,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总之,粉尘防治安全卫生管理规范旨在控制和预防粉尘对劳动者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卫生。

企业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粉尘防治措施。

第 1 页共 1 页。

粉尘防止规章制度和措施

粉尘防止规章制度和措施

粉尘防止规章制度和措施一、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 粉尘的危害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粉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 皮肤疾病:接触粉尘可能导致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

(3) 眼睛疾病:粉尘容易进入眼睛并引起眼部不适和疾病。

(4) 职业性疾病:工作场所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中的工人容易患职业性疾病。

2. 预防措施为有效预防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以下措施十分重要:(1)加强环境监测,控制工作场所粉尘的浓度。

(2)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清新。

(3) 佩戴防尘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具,减少粉尘进入呼吸道和眼睛的机会。

(4) 定期清洁工作场所,减少粉尘积累。

(5) 使用吸尘器等专业设备清理粉尘,确保工作环境清洁。

二、粉尘防止规章制度为有效管理和控制粉尘,在企业和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粉尘防止规章制度:1. 建立健全的粉尘管理制度,明确粉尘防治的责任和义务。

2. 制定粉尘防治计划,明确粉尘防治目标和具体措施。

3. 规范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粉尘产生。

4. 加强工作场所通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空气清新。

5.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粉尘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对策。

6. 培训员工,提高他们的粉尘防治意识和技能。

7. 确保上岗人员佩戴相关防护用具,防止粉尘侵害。

8. 建立健全的粉尘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粉尘情况。

9. 加强对设备和工具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粉尘产生。

10. 对违反粉尘防治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促使各部门和个人认真履行粉尘防治责任。

三、粉尘防止措施为有效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以下措施十分重要:1. 在粉尘产生的场所设置抑尘设备,减少粉尘的产生。

2. 加强对粉尘产生源头的管控,减少粉尘的扩散。

3. 定期清洁工作场所,减少粉尘的积累。

4. 使用湿式清理方法清理粉尘,减少粉尘扩散。

5. 定期更换滤网,避免滤网堵塞导致粉尘扩散。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范文(三篇)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范文(三篇)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范文粉尘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粉尘发生源治理和个人防护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粉尘发生源治理和个人防护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粉尘发生源治理1. 源头治理源头治理是粉尘治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尽可能减少粉尘的产生,从而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1)工艺优化:在生产过程中,优化工艺流程,减少粉尘产生的可能性。

例如,可以引入封闭生产工艺,减少物料的破碎和搬运过程,降低粉尘产生的机会。

(2)设备改造:对于产生大量粉尘的设备,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加装粉尘收集装置或喷雾系统,有效控制粉尘的扩散。

(3)降尘处理:对于无法避免的粉尘产生,可以采取降尘处理措施,如设立粉尘收集设备、湿式降尘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捕集粉尘,防止其扩散到周围环境。

2.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粉尘治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环境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粉尘的扩散和排放。

(1)建立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粉尘污染问题。

(2)设立监测系统:建立粉尘排放监测系统,监测粉尘的排放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及时了解粉尘污染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3)加强督查检查:加大对粉尘治理工作的督查力度,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治理效果。

二、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在粉尘环境中保护个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可以减少粉尘对人体的侵害,降低患病风险。

1. 戴口罩口罩是个人防护的基本装备。

根据粉尘类型和浓度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口罩。

对于一般粉尘污染,可选用防尘口罩;对于高浓度、有毒有害粉尘,应使用防毒面具。

2. 戴防护眼镜粉尘容易进入眼睛,对视力造成威胁。

在粉尘环境中,应戴上防护眼镜,有效避免粉尘对眼睛的刺激和伤害。

3. 穿防护服装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可以避免粉尘沾染身体。

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

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

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一、引言粉尘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安全,必须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和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的相关要点。

二、粉尘应急处理措施1. 事故应急预案为了应对粉尘事故,组织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明确事故责任人员、报警机制、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物资等。

2. 及时排除粉尘源在发生粉尘事故后,首要任务是及时排除粉尘源头。

通过停止相关生产工艺、关闭设备和机器,有效减少粉尘的产生。

3. 防止粉尘扩散采取合适的措施,控制粉尘的蔓延和扩散。

如及时关闭相关通风设备、封堵可能的粉尘溢散路线、覆盖物品以防止二次扬尘等。

4. 保护设备维修人员在进行设备维修过程中,保护设备维修人员的安全是关键。

应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并明确维修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

5. 土壤和水体保护如果粉尘事故导致粉尘进入土壤和水体中,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布置防护屏障、使用吸附材料清除污染物等。

三、粉尘防护措施1. 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合理规划车间布局、增加局部排风设备等工程控制措施,降低粉尘产生的风险。

2. 个体防护措施对于从事粉尘环境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如呼吸防护器、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3. 健康检查和监测定期进行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特别是对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

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4. 培训和教育加强粉尘防护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粉尘防护措施的认识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四、结论粉尘应急处理措施及防护措施对保障职工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排除粉尘源、防止扩散、保护维修人员、土壤和水体保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粉尘事故。

同时,通过工程控制、个体防护、健康检查和监测以及培训教育等措施,可以减轻粉尘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

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

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引言:在煤矿井下作业,由于采煤、装煤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对矿工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

因此,为了保护矿工的健康和安全,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粉尘防治规则。

本文旨在总结煤矿井下粉尘防治的原则和方法,并提出具体的规定,以便矿方、工人和监管部门参考。

本文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内容全面且准确。

一、煤矿粉尘防治的原则1.预防为主。

在煤矿井下工作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预防粉尘产生,避免产生大量粉尘。

2.控制源头。

对于已经产生的粉尘,应采取控制措施,降低粉尘产生量。

3.组织施救。

煤矿井下施救活动可能会产生粉尘,应有完善的组织计划,减少粉尘的产生。

4.技术先进。

煤矿井下粉尘防治技术应与时俱进,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粉尘防治效果。

二、煤矿粉尘防治的措施1.采煤过程中的粉尘防治(1)水雾喷淋:在采煤过程中,应将煤矿工作面进行水雾喷淋,以降低粉尘产生量。

(2)湿法输送:在煤矿工作面和煤矿车辆的传送过程中,应采用湿法输送,减少粉尘的产生。

(3)降尘剂:可在采煤过程中使用降尘剂,降低粉尘的扬尘量。

(4)通风系统:建立有效的通风系统,提高采煤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减少粉尘的含量。

2.运输过程中的粉尘防治(1)湿法运输:煤矿井下的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湿法运输方式,减少粉尘的产生。

(2)封闭运输:对于需要采用干法运输的场所,应采用封闭运输方法,防止粉尘的外溢。

(3)同步净化: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在运输过程中对产生的粉尘进行同步净化处理,减少粉尘的外溢。

(4)个人防护:承担运输工作的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防止粉尘对人体的伤害。

3.施工作业过程中的粉尘防治(1)湿化处理:对于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的区域,应采用湿化处理方式,减少粉尘的产生。

(2)排风系统:对于煤矿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密闭区域,应建立排风系统,及时排除室内粉尘。

(3)降尘剂: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降尘剂,降低粉尘的含量。

(4)个人防护:参与施工作业的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防止粉尘对人体的伤害。

2023年粉尘防治安全卫生管理规范

2023年粉尘防治安全卫生管理规范

2023年粉尘防治安全卫生管理规范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粉尘防治工作,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保护员工的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环境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存在粉尘危害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建筑工地、矿山等。

第三条:粉尘防治措施1. 确定粉尘的种类和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例如,采用封闭式设备、喷洒水雾等方法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 定期清理工作场所,特别是易积尘区域,如需加强清理,可采用吸尘器、洗地机等专业设备。

3. 使用防护设备,如口罩、防尘面具等,确保员工的个人防护。

第四条:粉尘监测和评估1. 定期进行粉尘浓度的监测,确保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估,确定粉尘防治的重点区域和措施。

第五条:培训和教育1. 对从事粉尘作业的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粉尘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2. 提供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措施的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处理粉尘事故。

第六条:事故应急处理1. 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粉尘事故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2.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提供员工的紧急处置所需。

第七条:监督检查和罚则1. 监督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粉尘防治问题的工作场所进行整改指导。

2. 对不按规范要求执行粉尘防治工作的单位,将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罚。

第八条:宣传和推广1. 加大粉尘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粉尘防治的关注度。

2. 推广粉尘防治技术和产品,促进粉尘防治工作的普及和应用。

第九条:附则1. 本规范的具体实施细则由相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2.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五年,到期后视情况进行修订。

3. 对于已经制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果与本规范存在冲突,以本规范为准。

总结:本规范旨在确保工作场所的粉尘防治工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粉尘源管理、清洁措施、个人防护和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要求,对工作场所的粉尘防治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模版(三篇)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模版(三篇)

对粉尘发生源治理及个人防护模版粉尘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粉尘来源广泛,包括工业生产、建筑施工、道路扬尘等多个领域。

为了有效治理粉尘污染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治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本文将从粉尘发生源治理和个人防护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建议。

一、粉尘发生源治理1. 工业生产环境改善工业生产是粉尘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控制粉尘污染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对生产设备进行改进,安装高效、节能的粉尘清除装置,减少粉尘产生和排放。

b. 加强生产工艺管理,降低原材料散落、料槽溢料等导致粉尘污染的因素。

c. 加强清洁管理,定期清理生产车间和仓库内的粉尘,避免粉尘积聚。

d. 定期维护和检修生产设备,确保设备的完好运行状态,减少故障和粉尘排放。

2. 建筑施工粉尘控制建筑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粉尘污染来源,对于施工现场的粉尘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使用湿法工艺进行施工。

例如,在进行切割、打磨等作业时,可以使用水进行喷淋,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b. 使用粉尘控制设备,如吸尘器、风扇等,将产生的粉尘及时清理和处理。

c. 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防护服等,降低工人接触粉尘的可能性。

d.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设置防尘屏障、粉尘收集器等措施,减少粉尘的扩散。

3. 道路扬尘治理道路扬尘是城市环境中常见的粉尘污染问题,采取以下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道路扬尘:a. 路面喷洒水雾。

定期对道路进行水雾喷洒,减少扬尘。

b. 加强道路清扫工作。

定期对道路进行清扫,清除表面的尘土和垃圾。

c. 减少车辆行驶速度。

限制车辆速度,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d. 加强道路管理。

对道路施工进行规范管理,减少施工产生的扬尘。

二、个人防护模板个人防护在防止粉尘污染对健康造成损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防护措施及模板:1. 使用口罩口罩是防护粉尘的有效工具之一。

在选择口罩时,应选择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并注意以下几点:1) 口罩材质应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能够有效阻隔粉尘的进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防治措施,加强治理及个人防护一、全身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
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如吸入铅、铜、锌锰等毒性粉尘,可在支气管壁上溶解而被吸收,由血液带到全身各部位,引起全身
性中毒。

铅中毒是慢性的,但中毒者如果发烧,或者吃了某些药物
和喝了过量的酒,也会引起中毒的急性发作;过量吸入铜的烟尘可
能导致溶血性贫血;锌在燃烧时产生氧化锌烟尘,人吸入后产生一
种类似疟疾的“金属烟雾热”疾病;长期吸入锰及其氧化物粉尘或
烟雾,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发生不良作用。

二、局部作用: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粘膜等
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

如粉尘作用于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久之便形成肥大性
鼻炎,最后由于粘膜营养供应不足而形成萎缩性鼻炎。

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

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
脓皮病,如铅尘浸入皮肤,会出现一些小红点,称为“铅疹”等。

三、致癌作用:接触如镍、铬、铬酸盐的粉尘,可以引起肺癌;接触放射性矿物粉尘、容易生成肺癌;石棉粉尘可引起皮癌。

四、感染作用:有些有机粉尘如破烂布屑、兽皮、谷物等粉尘常附有病原菌,如丝菌、放射菌属等,随粉尘兹人肺内,可引起肺霉菌病等。

五、粉尘对肺部的作用: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产生的尘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职业病。

由于粉尘的性质不同,对肺组织引起病理改变也有差异,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疾病可分为三大类。

1、尘肺。

2004年4月18日卫生部,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中按其病因分为矽肺、电焊肺、铸工肺、等13种尘肺病。

尘肺从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因而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标准》中,把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四项分级之一)和职业健康监护作为重要的考评内容之一。

2、肺粉尘沉着症。

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锑等粉尘吸入后可沉积于肺部组织中,呈现一般的异物反应、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小或无明显影响,经治疗或脱离粉尘后病变可逐渐减轻或消失。

3、有机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

有机性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尘肺等病变在机械制造企业极为少见,由于对有机粉尘致病的原因
研究较少,致病机理的看法不一致,目前也未定为职业病。

粉尘的防护对策应对工艺、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及方式、职业健康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采
取综合治理。

六、消除或减弱粉尘发生源:在工艺和物料方面选用不产生粉
尘的工艺,选用无危害或少危害的物料,是消除或减弱粉尘危害的
根本途径,即通过工艺和物料选用消除粉尘发生源。

例如用树脂砂
替代铸造型砂,用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如水磨代替干磨、水力清理、电液压清理代替机械清理、使用水雾电弧焊刨等)
七、限制、抑制粉尘和粉尘扩散:采取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设
备加工,或在不妨碍操作条件下,也可采取半封闭、屏蔽、隔离设施,防止粉尘外逸或将粉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减少扩散:降低物料
落差,减少扬尘;对亲水性、弱粘性物料和粉尘应尽量采取增湿、
喷雾、喷蒸汽等措施,减少在运输、碾碎、筛分、混合和清理过程
中粉尘扩散。

八、通风排尘:通风排尘依据作业场所及环境状况分全面机械
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

通风换气是把清洁新鲜空气不断地送人工作
场所,将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出室外,
使作业场所的有害粉尘稀释到相应的最高容许浓度。

在通风排气过
程中,含有有害物质的气流不应通过作业人员的呼吸带。

九、增设吸尘净化设备:依据粉尘的性质、浓度、分散度和发
生量、采用相适应的除尘、净化设备消除和净化空气中的粉尘,并
防止二次扬尘。

十、:依据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和伤害途径,进行针对性的
个人防护。

粉尘(或毒物)对人体伤害途径有三种:一是吸入,通过
呼吸道进人体内:二是通过人体表面皮汗腺、皮脂腺、毛囊进入体内;三是食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

那么针对伤害途径,个人防
护对策:一是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

依据不同性质的粉尘,配载不同类型的防尘口罩、呼吸器、(对某些有毒粉尘还应配戴防毒
面具);二是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

正确穿戴工作服(有的还需要
穿连裤、连帽的工作服)、头盔(人体头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较
集中的部位)眼镜等:三是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