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监狱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十大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四)斯坦福监狱实验

十大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四)斯坦福监狱实验

我们为什么去做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十大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四)我们阴暗的内心:斯坦福监狱实验“最卑劣的行为就像有毒的杂草一样繁茂地生长在监狱的空气里”——Oscar Wilde。

最好的心理学实验总是问着关于人性的永恒的问题,例如,是什么让一个人变得邪恶?一个好人也可以犯下恶行吗?如果可以,是什么让人们越过那条界线?有没有一个临界点,当它被跨过之后就会释放出邪恶?又或者是人们所处的处境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本文中这个被提名为最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实验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它有力地论证了处境的作用(Zimbardo, 1971)。

不仅如此,而且这个实验还为一本小说、两部电影、无数电视节目,甚至一个乐队提供了灵感,就连法律都为此做出了修改。

这些我们过会儿再说,先来看看这个实验。

囚犯和狱警实验的思路很简单:看看被挑选出来的最健康、最“正常”的普通人如何应对自己正常身份的彻底改变。

被试中一半作为狱警,另一半作为囚犯。

在本次实验中没有折衷办法,因为为了使实验有好的效果,必须真实地模拟现实生活中囚犯和狱警的经历。

这些被试要迎接生命中的全新体验。

“囚犯”们像平时一样一大早出门的时候被哀号着警报的警车“逮捕”。

然后他们被采集指纹、蒙上眼、关进监狱。

接着被剥光衣服、搜身、去虱子、理发、拿到囚服、得到一个号码,并在一只脚上拴上链子。

另外的被试变成了身穿警服、手持木棍的狱警。

斯坦福大学一幢建筑的地下室被伪装成了一座监狱。

于是,实验开始了。

反抗被镇压一开始一切都很正常,可是到了第二天,“囚犯”们对于被监禁做出了反抗。

狱警们迅速而残忍地采取了报复。

他们把囚犯全身扒光,搬走了囚犯的床,把这次反抗的头目拉去关了禁闭,并且开始骚扰“囚犯”。

不久之后“囚犯”们开始无条件地服从狱警。

经过了仅仅几天逼真的角色扮演之后,被试报告说他们之前的身份似乎已经完全被抹去了。

他们成为了自己在监狱中的号码。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一项经典研究,通过模拟监狱环境,探究人类行为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实验的背景、目的、过程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实验背景斯坦福监狱实验于1971年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波西(Philip Zimbardo)领导。

该实验旨在探索监狱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个体在特定角色中的认同和权力滥用的倾向。

实验目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旨在回答以下问题:当普通人被置于极端环境中,他们的行为会如何改变?监狱环境是否会引发暴力和虐待行为?实验研究者希望通过实验揭示人类行为中的潜在暴力倾向,并进一步理解权力结构和社会角色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实验过程实验由波西教授设计,招募了24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并将他们随机分成监狱囚犯和监狱警卫两组。

实验开始后不久,参与者就开始展现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行为。

监狱囚犯们被安置于一个临时改造的监狱中,并被要求穿上囚服,戴上编号头盔以剥夺他们的个人身份。

监狱警卫则被赋予绝对的权力和控制,包括对囚犯的身体和心理的掌控。

实验最初计划为两周,但在第六天就被迫提前终止,原因是监狱环境导致了严重的虐待和心理疾病症状。

实验结果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结果震惊了研究者和观察者。

普通的大学生在这个模拟的监狱环境中表现出了惊人的行为改变。

监狱警卫开始滥用权力,对囚犯实施了身体和心理上的虐待。

而囚犯们则出现了明显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反应,有的表现出厌食、抑郁和情感崩溃的症状。

这些结果揭示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深远影响。

监狱环境的权力结构和角色要求,引发了虐待和心理疾病症状,并突显了人性中暴力倾向的一面。

社会心理学影响斯坦福监狱实验对社会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揭示了环境与个体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们的行为并非完全由个体因素决定,而是受到环境和角色的影响。

这一观点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心理学领域对群体行为和集体认同的研究。

其次,该实验强调了权力和角色对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揭开人类行为背后的阴暗面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其任务是理解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与思维。

在这个领域里,斯坦福监狱实验无疑是一项经典研究,它揭示了人类行为中的某些阴暗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斯坦福监狱实验于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Philip Zimbardo)领导进行。

该实验旨在探究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变化,并测试监狱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为了模拟监狱环境,实验者将24名参与者分为监狱犯人和看守两组,他们被安置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实验室中。

实验开始时,参与者被告知这是一项科学研究,并且被给予了明确的角色。

监狱犯人被指派佩戴编号的囚服,而看守则穿着军装,并配备了警棍等工具。

然而,很快整个实验变得失控,看守组开始对待囚犯组态度粗暴和不人道。

看守对囚犯施加了心理压力和肢体暴力,强迫他们遵守规则和服从命令。

不久之后,实验中的参与者开始出现明显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警卫们实施了严酷的惩罚措施,如剥夺睡眠,迫使囚犯腿部脚镣,并且对他们进行口头侮辱。

而囚犯组则感到沮丧、恐惧和无助。

有些被压迫的囚犯认为只有逃离斯坦福监狱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于是发起了一场暴动。

实验最终提前结束,只进行了六天,因为参与者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

斯坦福监狱实验揭示出了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这个实验在心理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反思。

一方面,有人批评说这个实验缺乏伦理性,因为参与者遭受了严重的虐待和伤害。

另一方面,这个实验也有重要的贡献,它让我们认识到当个体处于特定环境中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结果显示,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

在一个权威和压迫的环境中,个体易受到社会角色压力的影响,可能会产生不可预测的行为。

实验中的看守们并非天生残暴,而是环境和角色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样,囚犯的角色导致他们感到无能为力和屈辱。

斯坦福实验报告

斯坦福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心理学实验。

实验旨在探讨权威、服从与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影响。

实验地点位于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地下室,模拟了一个监狱环境。

实验共招募了24名身心健康、无犯罪记录的男性大学生参与。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权威与服从在极端环境下的作用。

2. 分析个体在权威与服从压力下的行为变化。

3. 探讨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实验开始前,津巴多教授对24名志愿者进行了初步筛选,确保他们身心健康、无犯罪记录。

随后,实验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囚犯,另一组扮演狱警。

实验环境被布置成监狱,包括牢房、狱警办公室等。

2. 实验实施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7天,第二阶段为14天。

在第一阶段,囚犯和狱警都接受了角色培训,以更好地进入角色。

实验过程中,囚犯被剥夺了自由,受到狱警的严厉惩罚;狱警则扮演着权威角色,对囚犯进行严格管理。

3. 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对囚犯和狱警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通过监控设备对实验环境进行监控。

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对囚犯和狱警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评估。

四、实验结果1. 权威与服从实验结果显示,在极端环境下,狱警表现出强烈的权威意识,对囚犯进行严厉的惩罚和侮辱;而囚犯则表现出强烈的服从心理,对狱警的命令言听计从。

这表明,在权威与服从压力下,个体行为容易发生改变。

2. 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囚犯和狱警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

部分囚犯表现出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杀念头;而狱警则表现出冷漠、残忍、暴力等行为。

这表明,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3. 实验结束后的影响实验结束后,部分囚犯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同时,实验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引发了对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领域的深入探讨。

“路西法效应”——浅谈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启示

“路西法效应”——浅谈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启示

路西法效应——浅谈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启示概述斯坦福监狱实验,也称为斯坦福监狱行为实验,是一项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洛姆巴多于1971年所主持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该实验旨在分析人们在被赋予权力的情况下对权利的滥用程度。

然而,实验在进行了6天后被迫中途终止,因为实验人员对狱警的暴力行为失去控制,所以该实验成为了有争议的实验之一。

该实验引起了公众对独裁的关注,并在心理学中产生了很多讨论。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行为和社会心理学,以及权力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路西法效应”和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启示。

实验设计实验者招募了24个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他们被随机分配到了“狱警”和“囚犯”两个角色中。

实验采用了一个模拟监狱的环境,并在监狱中设置了镜头和录音设备,以监视参与者的行为。

实验开始后,实验者宣布了严格的规则和制度,然后立即给予狱警完全的控制地位。

在这种环境下,实验者意识到了监狱环境对参与者的影响,并对实验的道德性产生了质疑。

最后,实验为期6天,在第6天结束时被迫中止。

路西法效应“路西法效应”指的是当人们处于高权力地位时,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不道德和残忍的行为。

这种效应的名称来自于《圣经》中路西法的角色,他被描绘为天使,但最终背叛上帝并沦为魔鬼。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对该效应的一次验证。

在实验中,狱警在接到完全控制权之后,表现出了非常残忍的行为,并且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实验人员也被吓到了,并为参与者的行为感到惊讶。

启示斯坦福监狱实验揭示了权力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并提醒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道德和道德导向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身处权力地位,因此理解“路西法效应”对于如何在权力地位下保持尊严和良好的行为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认识到,权力和权威并不总是正确的,人们不应该使用他们的权力来剥夺他人的权力或伤害别人。

而且,在一个拥有良好管理的组织中,我们应该尝试营造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环境。

此外,我们也应该更好地理解集体行为和个人行为的异同,理解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并思考正确的组织行为模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抵制道德退化和滥权行为。

斯坦福监狱实验看法

斯坦福监狱实验看法

斯坦福监狱实验看法一、背景介绍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泽姆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71年进行的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旨在探究人类行为在特定环境下的变化。

该实验模拟了一个监狱环境,将24名男性志愿者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在两周内观察他们的行为。

二、实验过程1. 实验设计24名志愿者通过随机抽样分成两组:狱警和囚犯。

实验设立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地下室,模拟了一个监狱环境。

囚犯们被要求佩戴编号,并穿着灰色连体服,而狱警则穿着制服,并配备了棍棒和哨子等武器。

2. 实验过程开始时,双方都表现出了友好和礼貌的态度。

但很快,“狱警”开始对“囚犯”进行严厉的惩罚和侮辱,甚至使用肉体上的暴力来控制他们。

而“囚犯”则开始表现出抵抗和反叛的行为,其中一些人甚至出现了精神崩溃的症状。

3. 实验结束实验原计划持续两周,但在第六天就被迫中止了。

由于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道德问题和伦理问题,实验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根据实验结果,泽姆巴多得出结论:环境对人类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三、实验结果1. 狱警变得残忍和专制在实验过程中,“狱警”逐渐变得残忍和专制。

他们开始使用暴力来控制“囚犯”,并对他们进行侮辱和羞辱。

有些“狱警”还表现出了极端的行为,如强迫“囚犯”进行裸体搜查等。

2. 囚犯变得顺从和服从相反,“囚犯”则变得顺从和服从。

他们开始接受“狱警”的控制,并遵守规则。

一些“囚犯”甚至主动地向“狱警”告密,并背叛自己的同伴。

3. 环境对人类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泽姆巴多得出结论:环境对人类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的行为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表明了环境对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四、实验争议1. 伦理问题斯坦福监狱实验因其涉及到严重的伦理问题而备受争议。

在实验中,“狱警”使用了肉体上和心理上的暴力来控制“囚犯”,这违反了道德和人权原则。

2. 实验设计不够科学一些批评者认为,斯坦福监狱实验并不是一个严谨科学的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研究

斯坦福监狱实验研究

斯坦福监狱实验研究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主题:环境和性情究竟哪个对人的影响更大(This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character is what I call the "Lucifer Effect," named after God's favorite angel, Lucifer, who fell from grace and ultimately became Satan.)权力机构如何影响个人行为相关文献中的理论: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犯罪,会变得很变态并不是这个人的性格特质的问题。

相反的一个非常善良的平常非常温厚的人也可以是个凶手。

是一些情景,是某种的情景,某种的环境,某种的背景使得一个人为恶,使得一个人忽然堕落。

以斯坦福监狱实验为例也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会超过自我的影响但也有人认为自我的影响会超过环境带来的影响以斯坦福监狱实验为例因变量因变量因变量因变量:每个人的表现,例如看守的性格变的冷酷无情;自变量自变量自变量自变量:每个人的身份,大学生被分成了看守和犯人等;实验背景实验背景实验背景实验背景:监狱中进行模拟一.概念:环境恶行普通人影响二.概念的操作化:环境通过模拟某种现实生活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将被试赋予相应的社会身份。

环境要高度仿真。

普通人正常的人,身体健康,无精神疾病,情绪稳定,具有理性,有一定知识水平。

可以通过医学测试和心理学测试确定。

恶行具有攻击性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别人的辱骂、虐待、侮辱等。

实验人员通过布置在环境内的隐蔽的监控录像进行观察。

影响环境对人行为和思想的改变。

在环境中扮演被赋予角色一定时间以后,通过观察被试出现的行为和思想上的改变来确定。

除了观察法以外,还可以进行医学和心理学检测。

震惊世界改变人性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震惊世界改变人性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震惊世界改变人性的斯坦福监狱实验20世纪以来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从诞生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在这项病态的研究中,究竟引发了什么事情?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资料,一起来看看吧!斯坦福监狱实验:是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做的实验。

环境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立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在某些情境下会变成嗜血的狂魔。

实验经过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同事们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并且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报酬,但是必须完成14天的实验。

这些志愿者被随机分成两部分,12个人充当警察的角色,另外12个充当囚犯的角色,实验时每组只有9人,3人后备。

实验模拟真实监狱环境,囚犯分别被“警车”押送到监狱,然后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像连衣裙一样的罩衫),右脚戴脚镣。

有些装备与真实监狱中的不同,是为了让志愿者能迅速进入囚犯的角色。

和真实监狱类似,囚犯志愿者被关在监狱后就不能自由行动,3个人住一个小隔间,只能在走廊放风,每个人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编号。

充当看守的志愿者,没有进行培训如何做狱警,只是被告知可以做任何维持监狱秩序和法律的事情。

看守3个人一组,每组工作8个小时,三组轮换。

实验开始的第一天晚上,看守就在半夜吹起床哨,让囚犯起来排队,以验证自己的权威是否已经树立在囚犯志愿者心中。

他们惩罚囚犯的时候会命令囚犯做俯卧撑(在真实环境中用的最普遍的一种体罚措施),为了增加惩罚力度有时候还骑在囚犯身上。

第二天一早,囚犯们就开始抗议,他们把监狱小隔断打通,用床堵住监狱门不让看守进来。

换班的看守看到以后非常气愤,认为是之前一轮的看守对囚犯过于仁慈。

他们用灭火器喷射囚犯,扒掉囚犯衣服,揪出带头捣乱的囚犯关禁闭,并恐吓其他囚犯。

但看守很快意识到问题,3个人无法妥善管理9个囚犯,于是他们找了反抗活动中3个罪过最轻微的人,单独把他们放到一个隔间里,给他们比其他囚犯更好的待遇,可以穿正常衣服,可以刷牙,吃更好吃的饭菜。

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

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

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经典实验,其中一项备受关注的是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个实验于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Philip Zimbardo)设计并进行,旨在研究人性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实验的背景和设计,讨论其意义和影响,并探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

一、实验背景和设计斯坦福监狱实验旨在模拟真实监狱环境,探讨人们在具有权威结构的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反应。

实验的参与者包括24名大学生,被随机分配为监狱的“囚犯”和“狱警”两个角色。

实验地点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

实验将参与者放置在一个模拟监狱环境中,为期两周。

监狱里有真实的监狱设施,囚犯和狱警都穿着相应的制服。

菲利普·泽姆巴多自己扮演了监狱的所长。

实验开始后不久,参与者就开始逐渐沉浸在各自的角色中,表现出了类似真实监狱环境中的行为和态度。

二、实验结果和意义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结果令人震惊。

实验不到一周时间,监狱环境就发生了严重的问题。

狱警开始滥用权力,对囚犯实施身体和心理上的虐待。

囚犯们由于缺乏控制力和不公平对待感,出现压力、崩溃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

实验在第六天就被迫提前结束,因为参与者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了威胁。

斯坦福监狱实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这个实验为了解个体在特定权威环境中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案例。

实验结果揭示了集体心理和权力滥用的问题,并强调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重大影响。

此外,该实验还引发了对伦理和人权问题的深入思考,促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三、实验伦理问题斯坦福监狱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监狱环境中的滥权和虐待行为严重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

虽然实验之后泽姆巴多采取了一系列的辅导和恢复措施,但参与者的心理和健康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此外,斯坦福监狱实验也引发了对个体知情同意的讨论。

在实验开始前,参与者并不完全了解实验的真实情况和可能的后果。

因此,他们没有充分的知情同意,无法主动终止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看法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看法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看法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泽姆巴多主导的一项实验。

该实验旨在探究在监狱环境下个体所表现出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该实验于1971年进行,原计划为两周,但由于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和伦理问题,最终于第六天被迫中断。

这个实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并引发了对道德、伦理和人类心理的深入思考。

该实验的目标是了解监狱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实验中,24名学生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监狱中的囚犯和狱警两个角色,他们都被告知这是一次模拟实验。

然而,不久之后,参与者们开始逐渐沉醉于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并且展现出了与真实监狱环境相似的行为特征。

扮演囚犯角色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表现出了抵抗、反抗和情绪崩溃的行为。

而扮演狱警的学生则展现出了严厉、残暴和权力滥用的行为。

实验的结果令人震惊,参与者们几乎完全投入到了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中,并且试图维持自己所处的地位。

然而,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伦理问题引发了广泛的批评。

实验中的学生并未经过充分的心理评估和知情同意,而实验过程中的虐待和压迫行为违反了人类伦理和道德准则。

许多人认为,这种实验设计可能导致了心理伤害和创伤,并且对参与者的人格和自尊产生了负面影响。

尽管斯坦福监狱实验存在严重的伦理问题,但它依然对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动力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个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强大影响力,并提醒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必须遵守伦理准则。

它还引发了对监狱制度和权力结构的反思,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如何建立更加人性化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总的来说,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尽管它存在着严重的伦理问题。

我们必须从实验中吸取教训,并在未来的研究中确保参与者的权益和尊严得到充分保护。

同时,我们应该继续关注监狱制度和权力结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人性化的社会环境。

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报告

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报告
2.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3.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斯坦福监狱实验:在后天的干预中,狱警的个性特征有很大的改变,渐渐趋向所谓的“恶”的一方,因为在监狱中,狱警是权威、权力的象征,参与者渐渐进入角色,利用自己的职权,达到自己的目的。
问题三:该实验违背了哪些伦理学原则?
斯坦福监狱实验中,违背了不伤害、有利、尊重、公正等原则,以及无损于身心健康原则。
二、实验对象:24个大学男学生(无入监经历,不吸毒,身体以及心理健康)作为酬劳一天15美元。
三、实验地点:调查人员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
四、实验过程:参与者由警察逮捕,并押至试验地点。以抽签的形式将参与者分成两批,12个人为囚犯,12个人为狱警,进行为期两周的监狱模拟实验。
3.调查法。
原因:影片中,在进入模拟监狱之前,研究者对参与者个体进行了访谈形式,系统地、直接地收集资料。研究者按照调查的设计要求与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并按同一标准记录访问时研究对象的各种回答内容。
问题二:该实验说明了哪些心理学的现人格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影片中,参与者,不管是囚犯还是狱警,对这次实验的认识是认为是游戏。而渐渐的,在重复、枯燥、难以忍受的生活中,囚犯对时间的感觉逐渐麻木,认为时间漫长,监狱生活难熬。
2.情感过程(喜、怒、哀、忧、思、悲、恐、惊):影片中,从玩笑似的对待,到有些无措,再到有耻辱感,再到感觉不公平,感到愤怒,反抗后的悲苦,惊恐,至渐渐麻木与绝望。
3.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为):影片中,第一个出现的囚犯,在反抗后,和同伴组织共同反抗。
个性特征:1.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观点、信念)

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报告

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报告

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报告1971 年,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这个实验旨在探究环境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实验背景当时,社会心理学对于情境如何塑造个体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

津巴多希望通过这个实验,深入了解权力、角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作用。

实验设计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监狱。

他通过广告招募了 24 名身心健康、没有犯罪记录的男性志愿者,并随机将他们分为囚犯和狱警两组。

囚犯们在实验开始时被“警察”在家中“逮捕”,然后被带到模拟监狱。

他们被要求穿上囚服、戴上脚镣,并被分配了编号。

狱警们则穿上制服,配备了警棍,并被赋予了维持监狱秩序的权力。

实验过程实验原计划进行两周,但在仅仅六天后就被迫终止。

在实验初期,囚犯们试图反抗狱警的权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狱警们逐渐变得越来越严厉和专制。

他们开始使用各种惩罚手段来控制囚犯,包括强迫囚犯做俯卧撑、长时间禁止囚犯上厕所等。

囚犯们则逐渐陷入了一种无助和沮丧的状态。

他们开始表现出顺从和消极抵抗,甚至出现了心理崩溃的症状。

一些囚犯出现了情绪失控、哭泣和身体不适等问题。

在实验中,狱警们的行为逐渐超越了正常的范围。

他们开始享受对囚犯的控制和支配,甚至出现了虐待行为。

这种行为的转变并非由于参与者本身的性格缺陷,而是由于实验所创造的环境和角色赋予的权力。

实验结果这个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心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原本正常、善良的人在特定的环境和角色下,可能会表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恶劣行为。

狱警们在拥有权力后,很快就适应了自己的角色,并开始滥用权力。

囚犯们则在被剥夺自由和尊严的环境中,逐渐失去了自我,陷入了心理困境。

实验的意义斯坦福监狱实验对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醒人们要警惕不良环境对个体行为的潜在影响。

斯坦福监狱实验看法

斯坦福监狱实验看法

斯坦福监狱实验看法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一项备受争议的心理学研究,该实验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波洛(Philip Zimbardo)于1971年进行。

该实验旨在探索监狱环境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尽管这项实验带来了许多有价值的发现,但它也引发了许多道德、伦理和方法上的争议。

我认为斯坦福监狱实验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的某些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价值。

通过将志愿者分为监狱警卫和囚犯两组,并在一个模拟监狱环境中进行观察,研究者能够观察和分析个体在压力和权力关系下的行为变化。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权力和地位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中,菲利普·波洛观察到警卫逐渐滥用权力,囚犯则经历了心理和情绪上的剥夺,这为研究监狱环境和权力关系的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然而,斯坦福监狱实验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该实验的伦理问题备受质疑。

在实验中,参与者经历了长时间的身心压力和辱骂,而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支持。

这种实验操作可能会给参与者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包括心理创伤和道德伤害。

该实验触及了伦理底线,引发了关于研究者责任和参与者权益的重要讨论。

斯坦福监狱实验在方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实验的样本容量较小,而且只包括男性参与者。

这使得实验的结果具有局限性,难以推广到整个人群。

实验中的角色划分也存在潜在的偏见和误导性。

警卫和囚犯被告知可以展现出某种行为,这可能导致参与者的行为不真实或受到实验者预期的影响,并影响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在总结和回顾方面,斯坦福监狱实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权力、压力和环境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洞见。

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该实验存在伦理和方法上的问题。

为了保护参与者的权益和确保研究的可靠性,我们需要更加严格的伦理审查和研究设计。

另外,未来的研究应该探索其他方式来了解监狱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以避免潜在的伦理问题和研究局限性。

斯坦福监狱实验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方面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观察和结果。

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报告

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报告

《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报告导言:在1970年代初的斯坦福大学,博士津巴多为了研究人的行为在斯坦福大学设立了一个名为斯坦福监狱实验。

一群大学生参与了这场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试验,以此获得不菲的酬金。

他们分成两伙人,一伙人扮演监狱狱警,另外一些人则扮演囚犯,在24小时内开始模拟监狱里的日常生活。

一、实验目的:研究人的行为。

二、实验对象:24个大学男学生(无入监经历,不吸毒,身体以及心理健康)作为酬劳一天15美元。

三、实验地点:调查人员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

四、实验过程:参与者由警察逮捕,并押至试验地点。

以抽签的形式将参与者分成两批,12个人为囚犯,12个人为狱警,进行为期两周的监狱模拟实验。

五、实验分析:问题一:采取了哪些心理学的方法?理由是什么?斯坦福监狱实验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心理学的方法:1.观察法。

可具体分为客观观察法、控制观察法。

原因:影片中,参与者被置于装有监控的模拟监狱中,实验者通过对参与者的动作、表情、言语等外显行为的观察,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

研究者对群体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

研究者在预先设置的观察情境和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2.实验法。

原因:影片中,在博士津巴多等待第一个离开监狱的参与者回来的时候,一位男士问博士这次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实验法是经过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

控制是实验法研究的最本质的特征,没有控制就没有实验。

3.调查法。

原因:影片中,在进入模拟监狱之前,研究者对参与者个体进行了访谈形式,系统地、直接地收集资料。

研究者按照调查的设计要求与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并按同一标准记录访问时研究对象的各种回答内容。

问题二:该实验说明了哪些心理学的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影片中,参与者,不管是囚犯还是狱警,对这次实验的认识是认为是游戏。

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报告

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报告

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在 20 世纪 70 年代,社会心理学领域对于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设计并实施了一项极具争议和影响力的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旨在探究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塑造作用。

二、实验目的津巴多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回答一个关键问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是由内在的性格和道德观念决定,还是更多地受到外部环境和社会角色的影响?三、实验方法1、参与者招募通过广告招募了 24 名身心健康、没有犯罪记录、人格测试显示正常的男性大学生。

他们被随机分配为“囚犯”和“狱警”两个角色,每组12 人。

2、实验环境设置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监狱。

“监狱”包括三个小“牢房”、一个“禁闭室”和一个“监视室”。

3、实验规则“囚犯”在实验开始时被“警察”逮捕、搜身、登记,并被戴上手铐和眼罩,送入“监狱”。

“狱警”则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力,如制定规则、惩罚“囚犯”等。

4、实验时间原计划实验持续两周。

四、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后,“囚犯”和“狱警”很快就进入了各自的角色。

“狱警”逐渐变得严厉和专制,他们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规则,并对“囚犯”进行体罚、羞辱和心理折磨。

“囚犯”则表现出了顺从、抵抗和情绪崩溃等不同的反应。

在实验的第一天,“囚犯”们就发起了一场反抗,但被“狱警”镇压。

随后,“狱警”的行为愈发恶劣,他们剥夺“囚犯”的睡眠、限制饮食、强迫“囚犯”进行高强度的劳动。

“囚犯”们的心理状态迅速恶化,出现了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

仅仅过了六天,实验就不得不提前终止。

因为实验的情况已经超出了津巴多的预期,参与者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角色对行为的影响“狱警”在拥有权力后,表现出了攻击性和专制性,而“囚犯”则变得消极和顺从。

这表明社会角色能够极大地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2、环境的塑造力量模拟监狱的环境使得原本正常的大学生在短时间内表现出了极端的行为。

震惊世界改变人性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震惊世界改变人性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震惊世界改变人性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一项历史上备受争议的心理学实验,它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恶性权力关系对人性的影响。

这项实验震惊了整个世界,改变了人们对社会权力关系的看法,有助于警醒人们关于人性行为的影响和认识。

斯坦福监狱实验于1971年开始进行,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齐姆巴尔德设计并指导,旨在研究权力和自由的影响。

该实验模拟了一个监狱环境,在实验室设立了监狱,选取了24名大学生做为参与者,其中12人扮演监狱警卫,另外12人扮演犯人。

实验在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因为警卫们很快就开始过度使用权力,虐待犯人,并且顺从和接受这种特权的力量越来越强。

警卫们开始用非人道的方法惩罚犯人,剥夺他们的自由,使他们失去人性尊严。

实验一度出现了暴力、精神崩溃和极度抑郁的状况,导致实验提前结束。

实验结果表明,当人们身处特权地位并被赋予权力时,他们往往会利用这种权力去控制和支配其他人。

实验说明了权力关系对人性的影响,是一个对现代社会非常应有的警示。

震惊世界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改变了人们对权力和自由的看法。

实验结果表明,权力和自由之间往往存在着互相制约和影响的关系。

当人们被赋予权力,他们常常会滥用这种权力去控制和支配其他人,而被控制的人则很容易失去自由和人性尊严。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影响并不止于心理学领域。

它曾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和法律等领域,展示人类社会中恶性权力关系的危害,并对社会构建和人类行为有着重要的启示和警醒作用。

它促进了人们对人性和社会组织的研究和检验,对打造一个更加人性化、公正、平等的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斯坦福监狱实验也受到了批评和质疑。

有学者表示,实验有着过度的评估和解释,结果可能会有所扭曲,不符合真实情况。

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也存在疑问,因为实验条件的模拟效果可能会引起实验参与者的心理变化和行为误解。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确有其局限性,但当代世界中广泛存在的权力关系问题在理解和研究人性行为中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报告

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斯坦福监狱实验,又称为斯坦福监狱研究,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进行的一项著名实验。

该实验旨在研究人及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程度,探讨权力、权威、服从和道德等因素在个体行为中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探讨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变化;2. 研究权力、权威、服从和道德等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3. 分析社会心理因素在个体行为中的作用。

三、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24名生理、心理健康的男性志愿者,年龄在18至22岁之间。

所有志愿者均无入狱经历,不吸毒,身体健康。

四、实验地点实验地点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地下室,模拟真实监狱环境。

五、实验过程1. 实验分组:将24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囚犯,一组扮演狱警。

每组人员分别为9人,3人作为后备。

2. 实验准备:为扮演囚犯的志愿者配备囚服、编号、脚镣等装备,模拟真实监狱环境;为扮演狱警的志愿者提供制服、哨子等装备。

3. 实验开始:实验开始后,囚犯被押送至“监狱”,接受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等程序。

囚犯被关押在牢房内,不能自由行动,仅能在走廊放风。

4. 狱警职责:狱警负责维持监狱秩序,执行一系列规则,如命令囚犯做俯卧撑、脱光衣服、空手洗马桶等。

5. 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对囚犯和狱警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变化。

六、实验结果1. 狱警行为:实验开始第一天,狱警们还比较温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变得粗鲁、充满敌意,甚至想出多种对付囚犯的酷刑和体罚方法。

2. 囚犯行为:实验开始时,囚犯们感觉良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出现反抗行为,如拒绝服从命令、取笑狱警等。

3. 实验终止:实验进行到第六天时,实验被迫终止。

原因如下:(1)囚犯们因无法忍受监狱环境而发起暴动,反抗狱警的统治;(2)部分囚犯出现心理疾病症状,如失声痛哭、精神崩溃等;(3)狱警们表现出虐待狂病态人格,对囚犯进行无理由的虐待。

斯坦福监狱实验研究

斯坦福监狱实验研究

主题:环境和性情究竟哪个对人的影响更大(This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character is what I call the "Lucifer Effect," named after God's favorite angel, Lucifer, who fell from grace and ultimately became Satan.)权力机构如何影响个人行为相关文献中的理论: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犯罪,会变得很变态并不是这个人的性格特质的问题。

相反的一个非常善良的平常非常温厚的人也可以是个凶手。

是一些情景,是某种的情景,某种的环境,某种的背景使得一个人为恶,使得一个人忽然堕落。

以斯坦福监狱实验为例也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会超过自我的影响但也有人认为自我的影响会超过环境带来的影响以斯坦福监狱实验为例因变量因变量因变量因变量:每个人的表现,例如看守的性格变的冷酷无情;自变量自变量自变量自变量:每个人的身份,大学生被分成了看守和犯人等;实验背景实验背景实验背景实验背景:监狱中进行模拟一.概念:环境恶行普通人影响二.概念的操作化:环境通过模拟某种现实生活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将被试赋予相应的社会身份。

环境要高度仿真。

普通人正常的人,身体健康,无精神疾病,情绪稳定,具有理性,有一定知识水平。

可以通过医学测试和心理学测试确定。

恶行具有攻击性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别人的辱骂、虐待、侮辱等。

实验人员通过布置在环境内的隐蔽的监控录像进行观察。

影响环境对人行为和思想的改变。

在环境中扮演被赋予角色一定时间以后,通过观察被试出现的行为和思想上的改变来确定。

除了观察法以外,还可以进行医学和心理学检测。

三.研究方法:作为心理学的命题,主要用实验法。

斯坦福监狱实验(英语: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心理学实验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著名心理学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引言:斯坦福监狱实验是心理学历史上一项备受争议的实验,它探索了人类行为在特定环境中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该实验的背景、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背景:斯坦福监狱实验于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设计和领导。

他的目标是研究人类行为在监狱环境中的变化,并探索权力对个体的影响。

二、实验过程: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津巴多将24名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监狱囚犯和监狱警卫两组。

志愿者们将在一间仿真监狱中生活两周。

津巴多本来计划为期两周的实验提前结束,因为实验中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三、结果:在实验的第二天,监狱囚犯开始表现出严重的情绪压力和焦虑症状。

他们遭受警卫的虐待和羞辱,而警卫则逐渐变得残忍和虐待。

实验的第六天,津巴多被迫中止了实验,因为情况变得太过危险和不可控制。

四、影响:斯坦福监狱实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重要影响。

实验中的志愿者们在监狱环境下表现出了与其个人特质相悖的行为,这表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行为。

其次,实验揭示了权力对个体的影响。

监狱警卫在拥有权力的情况下变得虐待和残忍,这表明权力可以导致滥用和不正当行为。

此外,斯坦福监狱实验也引发了对伦理和道德问题的讨论,包括实验的伦理性和津巴多对实验参与者的照顾不足。

结论:斯坦福监狱实验是心理学领域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它揭示了环境和权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尽管实验过程中存在伦理和道德问题,但它仍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人类行为的视角。

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类似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环境和性情究竟哪个对人的影响更大(This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character is what I call the "Lucifer Effect," named after God's favorite angel, Lucifer, who fell from grace and ultimately became Satan.)权力机构如何影响个人行为
相关文献中的理论: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犯罪,会变得很变态并不是这个人的性格特质的问题。

相反的一个非常善良的平常非常温厚的人也可以是个凶手。

是一些情景,是某种的情景,某种的环境,某种的背景使得一个人为恶,使得一个人忽然堕落。

以斯坦福监狱实验为例
也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会超过自我的影响
但也有人认为自我的影响会超过环境带来的影响
以斯坦福监狱实验为例
因变量因变量因变量因变量:每个人的表现,例如看守的性格变的冷酷无情;自变量自变量自变量自变量:每个人的身份,大学生被分成了看守和犯人等;实验背景实验背景实验背景实验背景:监狱中进行模拟
一.概念:环境恶行普通人影响
二.概念的操作化:
环境通过模拟某种现实生活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将被试赋予相应的社会身份。

环境要高度仿真。

普通人正常的人,身体健康,无精神疾病,情绪稳定,具有理
性,有一定知识水平。

可以通过医学测试和心理学测试确定。

恶行具有攻击性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别人的辱骂、虐待、侮辱等。

实验人员通过布置在环境内的隐蔽的监控录像进行观察。

影响环境对人行为和思想的改变。

在环境中扮演被赋予角色一定时间以后,通过观察被试出现的行为和思想上的改变来确定。

除了观察法以外,还可以进行医学和心理学检测。

三.研究方法:
作为心理学的命题,主要用实验法。

斯坦福监狱实验(英语: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心理学实验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研究小组在当地报纸上征集志愿者参与监狱生活的研究,为期两周,志愿者每天能得到15美元的报酬(相当于今天的75美元)。

有70名应征者被招到斯坦福大学面试,接受一系列心理测试。

这70个人都是美国的大学生。

其中24名被认为非常健康、正常的人被选中(最佳)。

从24人中间随机抽出一半,让他们饰演监狱的看守,余下的一半饰演囚犯。

如戴脚镣、手铐,全身喷消毒剂、脱去平常穿的衣服、换上监狱里统一制作的“布袋服”,“犯人”不再有姓名,只有一个数字代号。

监狱内每班有三个“看守”负责监视“犯人”的行动。

研究者
用闭路电视与录音装置观察“犯人”与“看守”的反应,并定时与他们进行个别谈话。

在实验过程中,被试们都清楚这只是一个模拟实验,并可以随时退出
志愿者们还被告知,如果被分派去饰演囚犯,他们可能会被剥夺公民权利,并且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饮食和医学护理。

四.实验过程如下:
招募志愿者筛选志愿者分组(警察和看守)
抓捕进行关押(裸体搜身、编号、告知可能丧
镇压反抗升级
镇压升级变成残暴狱卒和心理障碍的囚犯(实验被迫提前
终止)
具体折磨方式:1、如果有谁忘记指示或床铺整理得不合格,就要做10个、20个或是30个俯卧撑;2、用灭火器喷射囚犯,将他们赤身裸体地锁在床腿上;3、不允许他们上厕所;4、始强迫犯人玩跳山羊,强迫犯人背着两名狱友做俯卧撑..;5、强迫两个“囚犯”模仿动物交配
实验中被试的变化
“罪犯”们:遭受了剧烈的心理冲击,逐渐变得依赖、软弱、无助、抑郁、易怒。

一些人乞求从这个不足一周的模拟监狱中退出.而另一些人已习惯于盲目服从“看守”的不公平的权威。

“看守”们:越来越具有虐待“犯人”的倾向:许多原本外表温顺的
人(其中一些人将自己描述为和平主义者)很快开始虐待“犯人”,并对自己行为导致“犯人”的痛苦熟视无睹;有凡人还设计了前所未有的方式多次虐待、侵犯“犯人”,没有人阻止和投诉所目击的权利滥用。

大多数对“犯人”的严重虐待发生在晚班及“看守”认为可以避免督查队巡查的场
“监狱长”:在实验开始的时候,菲利普·津巴多将自己的角色设置为监狱长,事实上是观察者,但到最后他失去了对实验准确和客观的追求
结论:“路西法效应”环境的变化,令得平凡的好人做出了极端邪恶的事情。

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力,比大多数人想象中要强大得多。

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特定的一个合法的意识形态、社会体制的支持下,人们的易感性和服从性。

这项实验也被用来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权威的力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个实验的结果支持行为的情境性归因,而不是素质归因。

换句话说,引导参与者行为的是特定的情境,而不是他们内在的个性。

这与著名的米尔格拉姆实验的结果相符合。

后续:后来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曝光后,津巴多再次受到了采访,他根据自己在斯坦福监狱实验和阿布格莱布监狱的发现,提出了人、环境和制度的三要素说,以及这三者如何相互作用,驱使好人做恶事。

这里我们看到了恶的特质论(人)、恶的环境论(环境),以及津巴多在考察了阿布格莱布监狱事件之后新增的第三项要素——也即人与环境共存的背景(制度)。

“看到有关阿布格莱布监狱的报
道时,我很想知道,到底是谁创造了这种扬恶的环境,”
他回忆说,“制度是更大的木桶:也就是确立此类环境的法律、经济、历史和政治势力。

大多数制度都有一层外壳,毫无透明度可言。

”评述:由于监狱的特殊环境使得狱警的行为更加暴力,到后期有些严重的甚至以惩罚犯人为乐。

由于社会的多方干扰,该实验不得不被迫提前结束。

事实上只进行了6天。

作为囚犯的参与者称之为可怕的梦魇。

也对他们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伤害。

这个实验也导致了关于监狱虐待一条新法律的诞生。

这个心理学实验想要探究的主体非常抽象,很难通过调查、文献、访谈、观察、统计分析、等普通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究。

实验法作为心理学研究最适宜的方法被采纳。

因为是实验,所以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得到实验环境下最真实的被试行为和实验前后被试的改变的情况。

为了模拟真实的环境,津巴多做了如下一些事:高度模拟的监狱环境、一位真正的典狱长、真实的抓捕行为、真实的囚犯生活、另一方面,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抵消被试从现实生活中带来的影响,如让看守们戴上墨镜避免眼睛的接触、给犯人进行编号。

再者,为了突出环境对人的改变,单一对照组的本实验在开始之前对被试进行了医学上和心理学上的测试,以保证没有干扰因素参杂进去(身体上的障碍,心理上的障碍如暴力倾向等)事实上被试均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这样来保证前后变化来自于环境的影响。

但是,一些实验手段违背了伦理道德,甚至是法律,模拟程度至真
以至于变成了一个真实的监狱环境而非仅仅是实验。

也对被试造成了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伤害。

具有很大争议。

但这是一次成功的心理学实验,
米尔格拉姆实验(1916年耶鲁大学)第三次浪潮实验(美国中学历史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