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8年【泄露天机】《当代中学生报》全国卷高考押题物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届全国高考考前押题卷(九)理综物理试卷

2018届全国高考考前押题卷(九)理综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I 127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8~21题有多选项题目要求。
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的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β射线和γ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B. 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C. 已知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 + 2m2 - m3)c2D.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核外的电子发生电离产生的15.放在租糙的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体,倾角θ= 45,斜面光滑。
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A、B,它们之间有轻绳连接。
当用水平外力F推物块A时,两个滑块和斜面体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斜面对物块A的支持力大小为N A、斜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大小为N 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 B N N , B.A B N N =, C.A B N N , D.A B N N , 16.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底端固定一轻弹簧,O 点为原长位置。
质量为0.5 kg 的滑块从斜面上A 点由静止释放,物块下滑并压缩弹簧到最短的过程中,最大动能为8 J 。
2018年高考物理押题试卷(共七套)

2018年高考物理押题试卷(共七套)2018年高考物理押题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1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思想与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用ΔxΔt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法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有明显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右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但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未标出,已知物体在前2 s内向东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4 s内的位移为4 mB.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4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东C.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4 s内的运动方向始终向东D.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4 s内的位移为零3.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恒压电源连接,电子以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并穿过平行板间的电场,设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为Q,电子穿出平行板电容器时在垂直于板面方向偏移的距离为y,若仅使电容器上极板上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Q减小,y不变B.Q减小,y减小C.Q增大,y减小D.Q增大,y增大4.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1、输电线的电阻和理想变压器匝数均不变,且n1∶n2=n4∶n3.当用户消耗的功率增大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用户的总电阻增大B.用户两端的电压U4增加C.U1∶U2=U4∶U3D.用户消耗的功率等于发电机的输出功率5.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f 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A.0~t1时间内物块A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t2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C.t3时刻物块A的速度最大D.t2~t4时间内物块A一直做减速运动6.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O点是cd边的中点.一个带正电的粒子(重力忽略不计)从O点沿纸面以垂直于cd边的速度射入正方形区域内,经过时间t0刚好从c点射出磁场.现设法使该带电粒子从O点沿纸面以与Od成30°的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以各种不同的速率射入正方形内,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带电粒子不可能刚好从正方形的某个顶点射出磁场B.若该带电粒子从ab边射出磁场,它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可能是t0C.若该带电粒子从bc边射出磁场,它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可能是3t0 2D.若该带电粒子从cd边射出磁场,它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一定是5t0 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B.高速运动的质子、中子和电子都具有波动性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D.核反应方程:94Be+42He→126C+X中的X为质子8.倾角θ=30°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体的底端附近固定一挡板,一质量不计的弹簧下端固定在挡板上,弹簧自然伸长时其上端位于斜面体上的O 点处.质量分别为4m、m的物块甲和乙用一质量不计的细绳连接,跨过固定在斜面体顶端的光滑定滑轮,如图所示.开始物块甲位于斜面体上的M处,且MO =L,物块乙开始距离水平面足够远,现将物块甲和乙由静止释放,物块甲沿斜面下滑,当物块甲将弹簧压缩到N点时,物块甲、乙的速度减为零,ON=L 2.已知物块甲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8,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忽略空气的阻力,整个过程细绳始终没有松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甲由静止释放到斜面体上N点的过程,物块甲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B.物块甲在与弹簧接触前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C.物块甲位于N点时,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38mgLD.物块甲位于N点时,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98mgL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3~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47分)9.(6分)为测量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器材:两个同样的长木板,小滑块,垫块,刻度尺.实验步骤:a.按照图示将一个长木板水平放置,另一个长木板用垫块将左端垫高.b.在倾斜长木板的斜面上某一位置作一标记A,使小滑块从该位置由静止释放,小滑块沿倾斜长木板下滑,再滑上水平长木板,最后停在水平长木板上,在停止位置作一标记B.c.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和________,则可求出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误差分析:影响实验测量准确性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一条).10.(9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欧姆表的内阻和电源电动势(把欧姆表看成一个电源,且已选定倍率并进行了欧姆调零).实验器材的规格如下:电流表A1(量程200 μA,内阻R1=300 Ω)电流表A2(量程30 mA,内阻R2=5 Ω)定值电阻R 0=9 700 Ω,滑动变阻器R (阻值范围0~500 Ω)(1)闭合开关S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A 1和A 2.16.7 13.2 10.0依据表中数据,作出I 1-I 2图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可得,欧姆表内电源的电动势为E =________V ,欧姆表内阻为r =________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若某次电流表A 1的示数是114 μA ,则此时欧姆表示数约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1.(14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右端与竖直面内的用光滑钢管弯成的“9”形固定轨道相接,钢管内径很小.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 0=6 m/s ,将质量m =1 kg 的可看做质点的滑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A 端,传送带长度为L =12 m ,“9”字全高H =0.8 m ,“9”字CDE 部分圆弧半径为R =0.2 m 的34圆弧,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1)求滑块从传送带A 端运动到B 端所需要的时间;(2)求滑块滑到轨道最高点D 时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3)若滑块从“9”形轨道E 点水平抛出后,恰好垂直撞在倾角θ=45°的斜面上的P 点,求P 、E 两点间的竖直高度h .12.(18分)如图所示,在矩形区域CDNM内有沿纸面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E=1.5×105 V/m;在矩形区域MNGF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0.2 T.已知CD=MN=FG=0.60 m,CM=MF=0.20 m.在CD边中点O处有一放射源,沿纸面向电场中各方向均匀地辐射出速率均为v0=1.0×106m/s的某种带正电粒子,粒子质量m=6.4×10-27kg,电荷量q=3.2×10-19C,粒子可以无阻碍地通过边界MN进入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1)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2)边界FG上有粒子射出磁场的范围长度;(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后两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A.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不考虑分子势能,则质量、温度均相同的氢气和氧气的内能也相同D.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E.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2)(10分)如图所示,绝热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汽缸内壁光滑,有一绝热活塞可在汽缸内自由滑动,活塞的重力为500 N、横截面积为100 cm2.当两部分气体的温度都为27 ℃时,活塞刚好将缸内气体分成体积相等的A、B 上下两部分,此时A气体的压强为p0=1.0×105Pa.现把汽缸倒置,仍要使两部分体积相等,则需要把A部分的气体加热到多少摄氏度?1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如图所示,位于坐标原点O处的振源由t=0时刻开始向上起振,在沿x轴的正方向上形成一列简谐横波,质点A、B、C、D是其传播方向上的四点,且满足OA=AB=BC=CD,经时间t=0.3 s的时间该波刚好传播到质点C处,此刻振源O第一次处于波谷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该振源的振动周期为T=0.4 sB.在t=0.3 s时质点A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C.在t=0.3 s时质点B处在波谷位置D.当该波刚传到质点D时,质点D的振动方向向上E.在t=0.5 s时质点C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2)(10分)某玻璃三棱镜水平放置,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3,该三棱镜的AB边竖直放置,水平虚线CD垂直AB,∠BAC=60°,∠B=45°,AC边长为20 cm,AD部分贴着不透光的纸,当一束水平平行光照射在三棱镜AB边上时,在下方水平屏AP上被照亮的区域有多宽?(不考虑光在玻璃中的多次反射)高考模拟试题精编(十一)1.解析:选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选项B 的叙述不正确.2.解析:选C.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前2 s 内向东做加速度为-1 m/s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为2 m ,在后2 s 内向西做加速度为1 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为2 m ,故前4 s 内的位移为0,加速度方向始终向西,选项A 、B 错误;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向东做1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始终向东,前4 s 内的位移大小为4 m ,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3.解析:选B.仅使电容器上极板上移,两极板间距d 增大,由C =εr S 4k πd 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由C =Q U 知,U 一定,C 减小,则Q 减小,选项C 、D 错误;由E =U d 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电子运动的加速度a =Eq m减小,电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电子穿出电场的时间不变,则电子穿出平行板电容器时在垂直极板方向偏移的距离y =12at 2减小,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4.解析:选C.对两个变压器,有U 1U 2=n 1n 2,U 3U 4=n 3n 4,所以U 1U 2=U 4U 3,选项C 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等于用户消耗的功率和输电导线消耗的功率之和,选项D 错误;电压U 1一定,U 2也一定,当用户消耗的功率P 出增大时,负载增多,用户的总电阻减小,由P 出=I 24R 负载,可知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流I 4增大,由I 3I 4=n 4n 3,可知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流I 3=I 2增大,则U 3=U 2-I 2r 减小,用户两端的电压U 4减小,选项A 、B 错误.5.解析:选BC.0~t 1时间内物块A 受到的静摩擦力逐渐增大,物块处于静止状态,选项A 错误.t 2时刻物块A 受到的拉力F 最大,物块A 的加速度最大,选项B 正确.t 3时刻物块A 受到的拉力减小到等于滑动摩擦力,加速度减小到零,物块A 的速度最大,选项C 正确.t 2~t 3时间内物块A 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t 3~t 4时间内物块A 一直做减速运动,选项D 错误.6.解析:选AD.根据题述一个带正电的粒子(重力忽略不计)从O 点沿纸面以垂直于cd 边的速度射入正方形区域内,经过时间t 0刚好从c 点射出磁场,则时间t 0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个周期.使该带电粒子从O 点沿纸面以与Od 成30°的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以各种不同的速率射入正方形内,画出各种可能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不可能刚好从正方形的某个顶点射出磁场,选项A 正确.若该带电粒子从ab 边射出磁场,它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一定小于t 0,选项B 错误.若该带电粒子从bc 边射出磁场,它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不可能是3t 02,可能是t 0,选项C 错误.若该带电粒子从cd 边射出磁场,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为56圆弧,经历的时间一定是5t 03,选项D 正确.7.解析:选BC.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A 错误;任何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 正确;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就是建立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的,C 正确;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判断X 为中子,D 错误.8.解析:选BC.释放物块甲、乙后,物块甲沿斜面加速下滑,当与弹簧接触时,开始压缩弹簧,弹簧产生沿斜面向上的弹力,物块甲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把弹簧压缩到某一位臵时,物块甲沿斜面受力平衡,速度达到最大,之后物块甲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A 错误;对物块甲、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4mg sin θ-mg -f =5ma ,其中f =4μmg cos θ,解得a =120g =0.5 m/s 2,B 正确;以物块甲和乙为研究对象,从M 点运动到N 点,在N 点弹簧压缩最短,弹性势能最大,由动能定理得4mg ⎝ ⎛⎭⎪⎫L +L 2sin θ-mg ⎝ ⎛⎭⎪⎫L +L 2-f ⎝ ⎛⎭⎪⎫L +L 2+W 弹=0,解得W 弹=-38mgL ,弹性势能的变化量ΔE p =-W 弹=38mgL ,C 正确,D 错误.9.解析:设倾斜长木板倾角为θ,动摩擦因数为μ,A 点到两个长木板连接处的距离为x ,则小滑块沿倾斜长木板下滑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 f =μmg cos θ·x ,x cos θ为A 点到两个长木板连接处的连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因此从A 点到B 点,由动能定理得mgh -μmgl =0,得μ=h /l .引起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小滑块经过两长木板连接处时损失了能量.答案:小滑块开始下滑时的位置A 的高度h (1分) 小滑块下滑位置A 与最后停止位置B 间的水平距离l (1分) h /l (2分) 小滑块经过两个长木板连接处时损失了能量(2分)10.解析:(1)由于A 2量程远大于A 1量程,干路电流可认为等于A 2的示数,故有E =I 1(R 1+R 0)+I 2r ,可得I 1=E 10 000-r 10 000I 2,故从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可得电动势E =150 μA ×10 000 Ω=1.50 V ,从图线的斜率可得内阻r =150 μA -112 μA 25 mA×10 000 Ω=15.2 Ω. (2)由图乙可以看出,当A 1的示数是114 μA 时对应A 2的示数为24 mA ,而欧姆表的示数为外电路的总电阻:R =114 μA ×10 000 Ω24 mA=47.5 Ω. 答案:(1)1.50(1.48~1.51)(3分) 15.2(14.0~16.0)(3分) (2)47.5(47.0~48.0)(3分)11.解析:(1)滑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ma (1分)解得:a =μg =3 m/s 2(1分)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的时间t 1=v 0a =2 s(1分)2 s 内滑块的位移x 1=12at 21=6 m(1分)之后滑块做匀速运动的位移x 2=L -x 1=6 m(1分)所用时间t 2=x 2v 0=1 s(1分) 故t =t 1+t 2=3 s(1分)(2)滑块由B 运动到D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 =12m v 2D -12m v 20(1分)在D 点:F N +mg =m v 2D R (1分)解得:F N =90 N ,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滑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90 N ,方向竖直向上(1分)(3)滑块由B 运动到E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 (H -2R )=12m v 2E -12m v 20(1分)滑块撞击P 点时,其速度沿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v y =v E tan θ(1分)竖直方向有:v 2y =2gh (1分)解得:h =1.4 m(1分)答案:(1)3 s (2)90 N ,竖直向上 (3)1.4 m12.解析:(1)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qEd =12m v 2-12m v 20(2分)由题意知d =0.20 m ,代入数据得v =2×106 m/s(2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qB v =m v 2r (1分)解得r =m v qB =0.2 m .(1分)(2)设粒子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时,出电场时水平位移为x ,则由平抛规律得:⎩⎪⎨⎪⎧d =12·qE m ·t 2x =v 0t (2分) 解得x =2315 m(2分)离开电场时,sin θ1=v 0v =12,θ1=30°.(2分)由题意可知,PS ⊥MN ,沿OC 方向射出粒子到达P 点,为左边界,垂直MN 射出的粒子与边界FG 相切于Q 点,Q 为右边界,QO ″=r ,轨迹如图.范围长度为l =x +r =⎝ ⎛⎭⎪⎫2315+0.2m ≈0.43 m .(2分) (3)T =2πm qB ,由分析可知,OO ′方向射出的粒子运动时间最长,设FG 长度为Lsin θ2=12L -r r =12,θ2=30°(2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大圆心角为120°,对应的最长时间为t max =13T =2πm 3qB≈2.1×10-7s(2分) 答案:(1)0.2 m (2)0.43 m (3)2.1×10-7 s13.解析:(1)第一类永动机是指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机器,A 正确;温度越高,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的撞击越频繁,悬浮颗粒越小,撞击不平衡机会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B 正确;内能由温度和物质的量决定,C 错误;气体分子之间有广阔的间隙,D 错误;若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其对外所做的功,则其内能不变,E 正确.(2)初始状态,B 气体的压强为:p 1=p 0+G S (2分)末状态,对于B 气体:由于温度和体积都未变化,所以B 气体的压强不变化对于A 气体:p 2=p 1+G S (2分)依据查理定律得:p 0T 1=p 2T 2(3分) 其中T 1=(273+27)K =300 K(1分)解得:T 2=600 K ,即t =327 ℃(2分)答案:(1)ABE (2)327 ℃14.解析:(1)由于振源的起振方向向上,且在t =0.3 s 时,该波刚好传播到质点C 处,此刻振源O 第一次处于波谷位臵,则可知T =0.4 s ,波长λ=4OA ,A 正确;据此时波形可知,该时刻质点A 处在平衡位臵且向下振动,质点B 处在波峰位臵,B 、C 错误;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故质点D的起振方向向上,D 正确;t =0.5 s 时该波向右传播的距离为54λ,由波的传播可知此刻的质点C 正处在平衡位臵且向下振动,E 正确.(2)三棱镜的折射率为3,则全反射临界角θ满足sin θ=33,θ<45°,故光在BC 边发生全反射,其光路图如图所示(3分)光线在AC 边的入射角r =30°,根据n =sin i sin r 可知,在AC 边的折射角i =60°(2分)故在下方水平屏AP 上照亮的区域宽度L 满足sin (90°-i )L =sin (30°+90°-i )AC(3分)解得L=2033cm(2分)答案:(1)ADE(2)2033cm2018年高考物理押题试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1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都是牛顿首先建立起来的B.绕太阳运行的8颗行星中,海王星被人们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C.元电荷、点电荷等,都是由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的D.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如果发现指针偏转很小,应选择倍率较小的欧姆挡重新测量2.如图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 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的运行速度—定大于7.9 km/sB.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2C.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3.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正对放置,极板长为L、间距为d,上、下极板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Q,坐标系的原点O位于极板左端中点.带电微粒A、B从O点先后以相同初速度v射入极板间,微粒A到达极板上(d/2,L/2)处,微粒B从(d/4,L)处飞出极板.已知微粒A、B质量相同,所带电荷的电荷量相同、电性不同,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微粒A 、B 在极板间飞行时间相同B .微粒A 、B 在极板间的加速度之比为4∶1C .微粒A 带负电、微粒B 带正电D .微粒A 、B 所受的电场力与重力大小之比为7∶9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 1、m 2的物块A 和B 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并放置于水平传送带上,水平轻绳一端连接A ,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 、B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系统达到稳定后,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设A 、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和a B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a A =μ⎝ ⎛⎭⎪⎫1+m 2m 1g ,a B =μg B .a A =μg ,a B =0C .a A =μ⎝ ⎛⎭⎪⎫1+m 2m 1g ,a B =0 D .a A =μg ,a B =μg5.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质硬杆A 一端固定小球B ,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 上.现使轻杆A 绕转轴O 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轻杆A 与竖直方向夹角α从0°增加到18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B 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沿着轻杆A 指向轴OB .当α=90°时,小球B 受到轻杆A 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C .轻杆A 对小球B 做负功D .小球B 重力做功的功率不断增大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和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副线圈通过电阻为R 的导线与热水器、抽油烟机连接.已知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副线圈上的电压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现闭合开关S 接通抽油烟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水器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 =2202s in(100πt )VB .电压表示数为2 200 VC .电流表示数变大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7.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跳台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一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运动员从O 点由静止开始,在不借助其他外力的情况下,自由滑过一段圆心角为60°的光滑圆弧轨道后从A 点水平飞出,然后落到斜坡上的B 点.已知A 点是斜坡的起点,光滑圆弧轨道半径为40 m ,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运动员的质量m =50kg ,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从O 点运动到B 点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 .运动员到达A 点时的速度为20 m/sC .运动员到达B 点时的动能为10 kJD .运动员从A 点飞出到落到B 点所用的时间为 3 s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固定一电阻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其间距为L ,下端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与斜面垂直(图中未画出).质量为m 、阻值大小也为R 的金属棒ab 与固定在斜面上方的劲度系数为k 的绝缘弹簧相接,弹簧处于原长并被锁定.现解除锁定的同时使金属棒获得沿斜面向下的速度v 0,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的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在上述过程中( )A .开始运动时金属棒与导轨接触点间电压为BL v 02B .通过电阻R 的最大电流一定是BL v 02RC .通过电阻R 的总电荷量为mgBL 4kRD .回路产生的总热量小于12m v 20+m 2g 24k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2分)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3~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47分)9.(6分)如图为“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钩码质量为m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 =300 g .实验中用钩码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绳对小车拉力的大小.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安装实验装置;②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③计算小车的动能增量和对应细绳拉力做的功,判断两者是否相等.(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绳与木板平行B.为消除阻力的影响,应使木板右端适当倾斜C.在质量为10 g、50 g、80 g的三种钩码中,挑选质量为80 g的钩码挂在挂钩P上最为合理D.先释放小车,然后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2)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测量如图,打点周期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用题中的有关字母写出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________.(3)写出两条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9分)某探究小组要尽可能精确地测量电流表○A1的满偏电流,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A.待测电流表○A1 (满偏电流I max约为800 μA、内阻r1约为100 Ω,表盘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B.电流表○A2 (量程为0.6 A、内阻r2=0.1 Ω)C.电压表○V (量程为3 V、内阻R V=3 kΩ)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E.电源E(电动势有3 V、内阻r约为1.5 Ω)F.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1)该小组设计了图甲、图乙两个电路图,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图甲”或“图乙”).(2)所选合理电路中虚线圈处应接入电表________(选填“B”或“C”).(3)在开关S闭合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4)在实验中,若所选电表的读数为Z,电流表○A1的指针偏转了n格,则可算出待测电流表○A1的满偏电流I max=________.11.(1)(5分)如图所示为光电效应中光电流随入射光的强度、入射光的频率和外加电压变化的图象,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加上反向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光电流为零,这个电压称为遏止电压U c,加上正向电压,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对于某一频率的光,在光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光电流也趋于一定,这个电流称为饱和光电流,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在光电效应中,遏止电压与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无关,饱和光电流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无关.(填“入射光的频率”、“入射光的强度”或“外加电压”)。
2018年高考物理精准押题卷01(全国II卷)试卷+答案

2018 年高考精确押题卷01(全国 II卷)物理一、选择题: 14-18 题只有一项切合要求,19-21 题有多项切合题目要求。
14.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电路。
当用强度必定的黄光照耀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表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若改用红光照耀光电管,必定不会发生光电效应B.若照耀的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将越大C.若用频次更高的光照耀光电管,则光电管中金属的逸出功增大D.若改用蓝光照耀光电管,图象与横轴交点在黄光照耀时的右边15. 以下图 , 在某游玩节目中, 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索飞越对面的高台上。
一质量m的选手脚穿轮滑鞋以 v0的水平速度在水平川面M上抓住竖直的绳开始摇动, 选手可看作质点, 绳索的悬挂点到选手的距离L, 当绳摆到与竖直方向夹角θ 时,选手松开绳索, 选手松开绳索后持续运动到最高点时, 恰巧能够水平运动到水平传递带 A 点 , 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 取重力加快度g.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选手摇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松手后机械能守恒B. 选手松手时速度大小为v02 2 glC. 能够求出水平传递带A点相对水平面M的高度D. 不可以求出选手抵达水平传递带A点时速度大小16.以下图,用绳经过定滑轮牵引物块,使物块在水平面上从图示地点开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滑轮的质量及摩擦不计,则在物块运动过程中,以下判断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绳索拉力将保持不变B.绳索拉力将不停增大C.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不停减小D.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不停减小17 据报导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初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类地”行星Kepler - 186f. 若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抵达该行星, 进行科学观察:该行星自转周期为T; 宇航员在该行星“北极”距该行星地面邻近h 处自由开释一个小球 ( 引力视为恒力 ), 落地时间为t. 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2hR tB. 该行星的均匀密度为h2G Rt 23C. 假如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hT 2 R 2 , 其距行星表面高度为2t 22D. 宇宙飞船绕该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小于t 2Rh18. 动力小车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加快向下运动,小车支架上细线拉着一个小球,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时,细线恰巧成水平,则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A 小车的加快度a =g/sin θ B. 小车的加快度为 a =gctnθC. 小车受的摩擦力为f=mg(sin θ +sin θ )D.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与小球的牵引力相等19. 真空中有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其场强盛小为 , 电场中的 A.B 两点固定着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 + 、EQ- Q , A 、 B 两点的连线水平 , O 为其连线的中点 , c 、d 是两点电荷连线垂直均分钱上的两点 , Oc =Od , a 、 b 两点在两点电荷的连线上 , 且 = .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Oa ObA. a 、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同样B.c 点的电势比d 点的电势低C. 将电子从 a 点移到 c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做负功D. 将电子从 a 点移到 b 点时其电势能减小20. 以下图 , 虚线所围矩形地区 abcd 内充满磁感觉强度为 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 矩形边线上无磁场 ). 现从 ad 边的中点 O 处, 某一粒子以大小为 v 的速度垂直于磁场射入、方向与ad 边夹角为 45° 时 , 其轨迹恰巧与 ab 边相切。
2018年高考物理全国卷押题卷(二)(解析版)

2018年高考物理全国卷押题卷(二)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针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内容及过程,有以下叙述:①伽利略后来借助数学知识发现,如果速度与位移成正比,将会推导出复杂的结论;②伽利略相信,自然界的规律是简洁明了的,他猜想自由落体运动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③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证实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④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来证明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猜想是正确的,并进行了合理外推:当倾角为90°时,运动变为自由落体,其性质不变,而且所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一样的。
根据伽利略研究的真实过程,你认为下列排序科学合理的是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②①③④D. ②③①④【答案】B点睛:知道物理学史,知道物理学家的成就和对应研究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方法。
2. 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原来静止的原子核,该核衰变后,放出的带电粒子和反冲核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a、b所示,由图可以判定()A. 该核发生的是α衰变B. 该核发生的是β衰变C. a表示反冲核的运动轨迹D. 磁场方向一定垂直纸面向里【答案】B【解析】放射性元素放出α粒子时,α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相反,而电性相同,则两个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两个粒子的轨迹应为外切圆。
而放射性元素放出β粒子时,β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相反,而电性相反,则两个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同,两个粒子的轨迹应为内切圆。
故放出的是β粒子,故A错误,B正确。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质量大的速度小,而速度小的,运动半径较小,而b的质量较大,因此b是反冲核的运动轨迹,故C错误;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磁场方向不同,粒子旋转的方向相反,由于粒子的速度方向未知,不能判断磁场的方向。
2018届高考押题卷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届高考押题卷物理试卷(解析版)SYS201809070701一、选择题详细信息1. 难度:中等下列有关分子运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运动得越剧烈B. 物体的状态变化时,它的温度一定变化C. 物体内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引力一定越大D.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SYS20180907070详细信息2. 难度:中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 一束光照射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SYS20180907070详细信息3. 难度:中等如图所示,a,b两种单色光,平行地射到平板玻璃上,经平板玻璃后射出的光线分别为a′,b′(b光线穿过玻璃板侧移量较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线a进入玻璃后的传播速度小于光线b进入玻璃后的传播速度B. 光线a的折射率比光线b的折射率小,光线a的波长比光线b的波长大C. 若光线b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光线a也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D. 光线a的频率的比光线b的频率高,光线a光子电量比光线b光线光子能量大SYS20180907070详细信息4. 难度:中等如图,弹簧振子在M、N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以向右为正方向建立Ox轴.若振子位于N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象为()A. B. C.D.SYS20180907070详细信息5. 难度:中等据报道,一颗来自太阳系外的彗星于2014年10月20日擦火星而过.如图所示,设火星绕太阳在圆轨道上运动,运动半径为r,周期为T.该彗星在穿过太阳系时由于受到太阳的引力,轨道发生弯曲,彗星与火星在圆轨道的A点“擦肩而过”.已知万有引力恒量G,则()A. 可计算出太阳的质量B. 可计算出彗星经过A点时受到的引力C. 可计算出彗星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D. 可确定彗星在A点的速度大于火星绕太阳的速度SYS20180907070详细信息6. 难度:中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从高h处的a点,沿斜面轨道ab滑入水平轨道bc.在经过b点时无能量损失,滑块与每个轨道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滑块在a、c两点的速度大小均为v,ab与bc长度相等,空气阻力不计,则滑块从a 到c的运动过程中()A. 滑块的动能始终保持不变B. 滑块从b到c运动得过程克服阻力做的功一定等于C. 滑块经b点时的速度大于D. 滑块经b点时的速度等于SYS201809070702二、多选题详细信息7. 难度:中等现将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如图连接.某同学如下操作中均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用法拉第总结的五种引感应电流方法,对产生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A. 闭合与打开开关均发现指针偏转,是变化的电流引起的B. 闭合开关,线圈A向上拔出与向下插入指针偏转,是运动的恒定电流引起的C. 闭合开关,线圈A中的铁芯拔出与插入,指针偏转是变化的电流引起的D.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指针偏转的原因是运动的恒定电流引起的SYS201809070703三、不定项选择题详细信息8. 难度:中等目前的手机触摸屏大多是电容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内有一导电层.导电层四个角引出四个电极,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人体和触摸屏就形成了一个电容,电容具有“通高频”的作用,从而导致有电流分别从触摸屏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信息.在开机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容式触摸屏感测手指触摸点的位置是因为手指对屏幕按压产生了形变B. 电容式触摸屏感测手指触摸点的位置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C.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手指有微弱的电流流过D. 当手指离开屏幕时,电容变小,对高频电流的阻碍变大,控制器不易检测到手指的准确位置SYS201809070704四、实验题详细信息9. 难度:中等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甲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A.用注射器吸收一滴已知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把它滴入量筒中,记下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B.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装有水的浅盘里,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并形成稳定的油酸薄膜C.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薄膜的形状D.将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油膜面积计算出油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①以上操作步骤中,不恰当的是__;②乙同学实验时,配置的油酸酒精溶液每104mL中有纯油酸6mL,他用注射器测得75滴这样的溶液为1mL,把1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把玻璃板盖在浅盘上并描画出油酸膜轮廓,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油酸分子的大小约为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SYS20180907070详细信息10. 难度:困难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小于1.0Ω)B.电流表A1(量程0﹣3mA,内阻Rg1=10Ω)C.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Rg2=0.1Ω)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E.滑动变阻器R2(0﹣200Ω,1A)F.定值电阻R0(990Ω)G.开关和导线若干(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a)、(b)两个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__图;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_(填写器材名称前的字母序号),这是因为若选另一个变阻器,__(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为了简化计算,该同学认为I1远远小于I2,则由图线可得电动势E=__V,内阻r=__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SYS201809070705五、简答题详细信息11. 难度:中等如图,光滑斜面倾角为37°,一质量m=1×10﹣2Kg、电荷量q=+1×10﹣6C的小物块置于斜面上,当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时,该物体恰能静止在斜面上,G=10m/s2,求:(1)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2)若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3)在(2)前提下,当小物块沿斜面下滑L=m时,机械能的改变量.SYS20180907070详细信息12. 难度:困难翼型飞行器有很好的飞行性能.其原理是通过对降落伞的调节,使空气升力和空气阻力都受到影响.同时通过控制动力的大小而改变飞行器的飞行状态.已知:飞行器的动力F始终与飞行方向相同,空气升力F1与飞行方向垂直,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1=C1v2;空气阻力F2与飞行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2=C2v2.其中C1、C2相互影响,可由运动员调节,满足如图1所示的关系.飞行员和装备的总质量为90kg.(重力加速度取g=10m/s2.)(1)若飞行员使飞行器以v1=10m/s速度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如图2所示.则飞行器受到动力F大小为多少?(2)若飞行员关闭飞行器的动力,使飞行器匀速滑行,且滑行速度v2与地平线的夹角θ=30°,如图3所示,则速度v2的大小为多少?(结果可用根式表示)(3)若飞行员使飞行器在空中的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4所示,在此过程中C2只能在1.75~2.5N•s2/m2之间调节,且C1、C2的大小与飞行器的倾斜程度无关.则飞行器绕行一周动力F做功的最小值为多少?(结果可保留π)SYS201809070706六、实验题详细信息13. 难度:中等超导现象是20世纪人类重大发现之一,日前我国己研制出世界传输电流最大的高温超导电缆并成功示范运行.(l)超导体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可以降到几乎为零,这种性质可以通过实验研究.将一个闭合超导金属圈环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垂直于圈环平面向上,逐渐降低温度使环发生由正常态到超导态的转变后突然撤去磁场,若此后环中的电流不随时间变化.则表明其电阻为零.请指出自上往下看环中电流方向,并说明理由.(2)为探究该圆环在超导状态的电阻率上限ρ,研究人员测得撤去磁场后环中电流为I,并经一年以上的时间t未检测出电流变化.实际上仪器只能检测出大于△I的电流变化,其中△I<<I,当电流的变化小于△I时,仪器检测不出电流的变化,研究人员便认为电流没有变化.设环的横截面积为S,环中定向移动电子的平均速率为v,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试用上述给出的各物理量,推导出ρ的表达式.(3)若仍使用上述测量仪器,实验持续时间依旧为t.为使实验获得的该圆环在超导状态的电阻率上限ρ的准确程度更高,请提出你的建议,并简要说明实现方法.。
泄露天机2018高考押题卷理综(二)

D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加, Na +内流
【答案】 B
【解析】 去甲肾上腺素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不需要借助载体的运输,
A 错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甲
肾上腺素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说明去甲肾上腺素能够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
果造成影响的变量为无关变量, A 正确;由题图可知, pH 从 5 升高到 7,生成物的生成速率逐渐降 低,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 正确;在 pH 是 5、 6、 7 这三种条件下, pH 为 5 时酶活性较高,但不能
判断该酶的最适宜 pH 是 5, C 错误;酶的最适 pH 是酶的一种性质,不会因温度改变而发生改变,
D 正确。 3.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
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去甲肾上腺素就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
A .去甲肾上腺素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需要借助载体的运输
B .去甲肾上腺素能够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 .去甲肾上腺素能够长时间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电位长时间发生改变
1 拿到试卷:熟悉试卷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 题,了解试卷结构, 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 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 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 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 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 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 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 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 答题策略 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 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 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 部后整体。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 步的分数。 4 学会分段得分 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不会做的 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 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如果题目有多个问 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 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 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 要立足中下题目。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 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 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 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不 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 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 要学会“挤”分 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 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考试时,每一道题都认真思考,能做几步就做几步, 对于考生来说就是能做几分是几分,这是考试中最好的策略。 8 检查后的涂改方式要讲究 发现错误后要划掉重新写,忌原地用涂黑的方式改,这会使阅卷老师看不清。如果对现有的题 解不满意想重新写,要先写出正确的,再划去错误的。有的同学先把原来写的题解涂抹了,写新题解 的时间又不够,本来可能得的分数被自己涂掉了。考试期间遇到这些事,莫慌乱!不管是大型考试还 是平时的检测,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突发情况。遇到这些意外情况应该怎么办?为防患于未然,老师 家长们应该在考前给孩子讲清楚应急措施,告诉孩子遇事不慌乱,沉重冷静,必要时可以向监考老师 寻求帮助。
2018年普通高考(泄露天机)押题卷 理综物理(一)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放射性元素Th 23490的衰变方程为X Pa Th +→234912349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该衰变是α衰变B .该衰变是β衰变C .X 粒子的穿透能力极强D .Th 比Pa 少一个中子 【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 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原子核放出了电子,所以该衰变是β衰变,选项B 正确;α、β、γ三种粒子,γ粒子的穿透能力最强,选项C 错误;Th 比Pa 多一个中子,选项D 错误。
15.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 s 末,甲、乙两车相遇B .在0~8s 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同C .甲车在0~4s 内的位移等于乙车在4~8s 内的位移D .在0~6s 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C【解析】由于两车的初位置关系不明,无法判断4s 末甲、乙两车是否相遇,选项A 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及对称性可知,选项C 正确;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0~8s 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由图象可以看出,0~6s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由υ= st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选项D错误。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物理押题卷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物理押题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押题卷(全国Ⅱ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选择题型1】:v-t 图像及其应用14.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1m 、2m ,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
两球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 仅与球的速率v 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 (k 为正的常量)。
两球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落地前,经时间0t 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 1、v 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B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C .t 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D .甲球先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O v tv 1 甲球 乙球 v 2 t 012.10eV 的光子而被激发B. 用能量为12.50eV 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一定不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C. 一群处于n=4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D. 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照射金属,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6.31eV【答案】D【解析】(-13.6eV)+(12.1eV)=1.50eV不等于任何能级差,则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能量为12.1eV 的光子不能被激发,选项A错误;12.5eV大于1、2和1、3之间的能级差,则用能量为12.5eV 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选项B错误;一群处于n=4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6种谱线,选项C错误;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85eV)-(-13.6eV)=12.75eV,则用它照射金属,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12.75eV-6.44eV=6.31eV,选项D正确. 【选择题型3】:交流电(产生、变压器的动态问题)16.如图所示,有一矩形线框的面积为S,匝数为N,内阻不计,绕OO’,轴在水平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
2018年高考押题卷理综(二)物理试题(泄露天机解析版)

2018年高考押题卷理综(二)物理试题(泄露天机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某一单色光照到某一金属表面时,没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换频率更高的单色光照射,就一定发生光电效应B.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就一定发生光电效应C. 延长入射光的照射时间,就一定发生光电效应D. 入射光的频率一定小于该金属材料的极限频率【答案】D【解析】虽增大入射光的频率,但如果仍然没有大于金属材料的极限频率,还是不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A错误;光电效应产生与照射光频率有关而与照射光强度无关,选项B错误;光电效应的产生与入射光照射的时间长短无关,选项C错误;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该金属材料的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正确。
15.用于热处理的电阻炉,由于发热体R在升温过程中电阻值增大很多,所以在炉子和电网之间配备一台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
已知R的正常工作电压与电网电压相同,欲使R启动时的热功率与正常工作时基本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启动时,应将P向下滑动,使副线圈的匝数小于原线圈的匝数B.启动时,应将P向上滑动,使副线圈的匝数大于原线圈的匝数C.保持P的位置不变,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电流表的示数会逐渐增大D.保持P的位置不变,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R的功率会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启动时,发热体R的阻值较小,要想使此时工作时的功率等于正常工作时的热功率,就必须使加载在发热体R 两端的电压较小,应将P 向下滑动,等发热体R 的阻值增大时,再将P 向上滑动;保持P 的位置不变,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发热体R 的阻值增大,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流过发热体R 的电流变小,根据n 1I 1=n 2I 2,原线圈电流也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减小,R 的功率会逐渐减小。
2018年高考物理全国卷押题卷(三)(解析版)

2018年高考物理全国卷押题卷(三)二、选择题:1.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通过恰当地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超越了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性,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
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是A. 牛顿由斜面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B. 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对电荷间的作用力与电荷量的关系研究C. 法拉第发现载流导线对小磁针的作用,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存在的联系D. 安培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促进了电磁现象的研究【答案】B【解析】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故A错误;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实验实现了对电荷间的作用力与电荷量的关系的研究,故B正确;奥斯特发现了载流导线对小磁针的作用,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存在的联系,故C错误;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法拉第引入的,故D错误。
所以B正确,ACD错误。
2. 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能级,该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向外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光子频率为ν0.若某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为ν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氢原子跃迁向外辐射的光子中有6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B. 由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在辐射出的所有光子中只有一种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C. 用辐射出的光子照射该金属时,光子的频率越大该金属的逸出功越大D. 当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答案】B【解析】大量的氢原子由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向外辐射种频率的光子,其中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辐射出来的光子频率小于ν0,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故A错误,B正确;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由金属本身的性质决定,故C错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故D错误。
所以B正确,ACD错误。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线拴住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α的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斜面体使斜面体缓慢地向左移动,小球沿斜面缓慢升高。
2018年普通高考(泄露天机)押题卷 理综物理(一) 含解析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六)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Mn 55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B. 232 90Th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 20882PbC .氢原子从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时,电势能减小D .用绿光或紫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相等 【答案】B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解析】 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选项A 错误; 232 90Th 成为 20882Pb 要经过232-2084=6次α衰变和82-(90-6×2)1=4次β衰变,选项B 正确; 氢原子从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时,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选项C 错误; 绿光和紫光的频率不相等,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用绿光或紫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相等,选项D 错误。
2018年高考+物理猜题+全国卷

押题卷·全国卷物理2018年高考物理猜题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題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电子),并精确测定了它的电荷量B.卢瑟福分析了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带正电部分的体积很小,但几乎占有全部质量,电子在正电体的外面运动C.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提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它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中国物理学家吴有训测试了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证实了康普顿效应的普遍性D.玻尔在普朗克关于黑体辐射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关于光子的概念的启发下,提出了玻尔原子结构假说15.如图所示,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点,已知经过ab、bc和cd三段所用时间之比为3∶2∶1,通过ab和bc段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cd段的位移为( )A.B.C.D.16.某幼儿园举行套圈比赛,图为一名儿童正在比赛,他将圈从A点水平抛出,圈正好套在地面上B点的物体上,若A、B间的距离为s,A、B两点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圈的大小,不计空气的阻力。
则圈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A.B.C.D.17.2018年2月13日,平昌冬奥会女子单板滑雪U型池项目中,我国选手刘佳宇荣获亚军,为我国夺得首枚奖牌。
如图为U型池模型,其中A、B为U型池两侧边缘,C为U型池最低点,U型池轨道各处粗糙程度相同。
运动员(可看成质点)在池边高h处自由下落由左侧进入池中,从右侧飞出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再次进入池中后,能够冲出左侧边缘A然后返回B.运动员再次进入池中后,刚好到达左侧边缘A然后返回C.由A到C过程与由C到B过程相比,运动员损耗机械能相同D.由A到C过程与由C到B过程相比,前一过程运动员损耗机械能较小18.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利用海洋的波浪可以发电。
(推荐)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物理)高考密卷高考最终押题卷(5月)

绝密★启用前(精品内参)2018.5 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物理)高考押题卷(参考整理全国各地最新模拟)最后一卷命题理念:详细分析15年、16年、17年全国卷,特别是17年全国卷的变化,更多的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和基本能力,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数学知识与物理的结合等比重加大,整体题的难度,但对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提高。
结合最新的2018年考纲,在命题时特别注意结合日常生活和最新科学技术,从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和基本能力两个方面入手,最后阶段的试题要特别注意基础性典型性,让学生通过试题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做好总结,从而来指导最后阶段的复习。
常考查知识点如下:选择题:14、近代物理学、动量、牛顿运动定律与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15、交通、军事运输工具结合图象考查运动学知识16、天体运动,结合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登月计划进行出题。
17、能量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8、整体法,隔离法、极值法、动态分析法、控制变量法、微元法等分析方法的应用19、通过图象法考查电磁感应现象等知识20、交流电、变压器、功率等知识的考查21、安培力相关知识,力电知识综合考查的选择题实验题:22、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23、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从安全方面、准确方面进行电路的设计)计算题24、力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动力学知识,平抛或圆周运动知识,机械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核心力学知识点。
25、磁场、电场、力综合题,主要考查安培力、洛仑兹力、电路问题、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
选作题:33、(1)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2)状态方程34、(2)机械振动、机械波、光折射、全反射与几何知识相结合绝密★启用前(精品内参) 2018年5月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物理)(高考押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高考全国卷2物理押题卷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押题卷(全国Ⅱ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
两球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
两球的v-t图象如图所示。
落地前,经时间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1、v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B.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C. 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D. 甲球先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答案】B【解析】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释放瞬间甲、乙两球加速度一样大,故A错误;最终两球都匀速下落,由平衡条件得:m1g=kv1,m2g=kv2,可求,由图知v1大于v2,所以m1大于m2,即甲球质量大于乙球,故B正确;由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t0时间内甲球下落的高度高,故C错误;由图象可知甲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故D错误。
所以B正确,ACD错误。
2.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 6.44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 12.10eV 的光子而被激发B. 用能量为 12.50eV 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一定不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C. 一群处于 n=4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 3种谱线D. 用 n=4能级跃迁到 n=1能级辐射的光子照射金属,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6.31eV 【答案】D【解析】(-13.6eV)+(12.1eV)=1.50eV不等于任何能级差,所以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能量为 12.1eV 的光子不能被激发,故A错误;12.5eV大于1、2和1、3之间的能级差,则用能量为 12.5eV 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故B错误;一群处于n=4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种谱线,故C错误;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85eV)-(-13.6eV)=12.75eV,则用它照射金属,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12.75eV-6.44eV=6.31eV,故D正确。
推荐-2018年【泄露天机】四川省高考押题物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届高三物理(SC)泄露天机1.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速度越大B.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着电场C.变化的电场一定在其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D.麦克斯韦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答案】D【提示】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都等于光速,与其频率高低无关,选项A错误;变化的磁场周围才会产生电场,选项B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选项C错误;2.关于狭义相对论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B.质量、长度的测量结果都与物体相对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C.时间的测量结果与物体相对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D.一切运动的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答案】D【提示】时间、质量、长度的测量结果都与物体相对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有关;根据质能方程可知,一定量的质量和一定量的能量相对应,不能相互转化。
3.如图所示,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 ,∠A 为直角。
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 边的方向射到AB 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 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
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A .62B . 2C .32 D . 3【答案】A【提示】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光在AB 边上的折射角为γ,在AC 边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 ,则C =90°-γ,由折射定律得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 =sin 45°sin γ,sin C =1n ,联立解得n =62。
4.如图12所示,细光线a 射到折射率n =2的透明球表面,入射角为45°,在球的内壁经过一次反射后,从球面射出的光线为b ,则入射光线 a 与出射光线b 之间的夹角α为A .30°B .45°C .60°D .75°【答案】A【提示】设光线a 进入球体后的折射角为θ,由折射定律有2=sin 45°sin θ,解得θ=30°。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江西省高考物理押题卷(有答案)

2018年江西省高考物理押题卷(有答案)
泄露天机——方向射出的粒子,从射出到从轴离开所用的时间。
解(1)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m。
(2)由数学知识可知,最短弦对应最短的弧长;由图可知,=60°最短的弧长即最短路程 m=021m。
(3)粒子在磁场中的周期628×10﹣7s
粒子在磁场中沿运动的时间
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
解得t=10×10﹣7s
则可解得粒子在电场中往返运动的时间为t2+t3=2t=4
1下列不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雨后天空出现的绚丽的彩虹
B阳光下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的彩色条纹
D眼睛透过纱巾看到的灯光的条纹
E眼睛眯成一条线看到的发光的电灯周围有彩色花纹
答案ABC
解析雨后天空美丽的彩虹,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阳光下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是属于薄膜干涉现象,故B错误;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彩色条纹,是由于光发生了色散现象即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对着日光灯从两支紧靠的铅笔间窄缝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故属于光的衍射现象,而之所以看到彩色条纹,是由于不同的色光波长不同发生叠加造成的,故D正确;眼睛眯成一条线看到的发光的电灯周围有彩色花纹,是光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故属于光的衍射现象,故E正确。
2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都是20cm,传播速度大小相同。
实线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物理(XKB)泄露天机1.如图所示,两颗卫星围绕着质量为M的中心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两颗卫星和中心星体始终在同一直线上,两颗卫星间的作用及其他星体对两颗卫星的作用均忽略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相等B.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相同C.两颗卫星的向心力大小相等D.两颗卫星的动能相等【答案】A【提示】由“两颗卫星和中心星体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得知两颗卫星的角速度ω相等,根据G Mmr2=mω2r,得r=3GMω2,可见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相等,选项A正确;由a=ω2r得向心加速度大小a1=a2,但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F向=G Mmr2 知,F向与卫星的质量m有关,由于两颗卫星的质量关系不确定,选项C错误;根据G Mmr2=mυ2r得卫星的动能E k=12mυ2=GMm2r与m有关,选项D错误。
M2.(多选)如图所示,在远距离输电电路中,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电线的电阻均不变,变压器、电表均为理想化的。
若发电厂的输出功率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1示数减小,电流表A 1减小B .电压表V 2示数增大,电流表A 2减小C .输电线上损耗功率增大D .用户总功率与发电厂的输出功率的比值增大 【答案】BD【提示】根据U 出U 1 = n 1n 2得电压表V 1两端的电压U 1不变,选项A 错误;根据P 出 = U 1I 1得通过电流表A 1的电流I 1将减小,根据I 2I 1 = n 3n 4得通过电流表A 2的电流I 2将减小,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 = U 1– I 1R 线将增大,根据U U 2 = n 3n 4得电压表V 2两端的电压U 2增大,选项B 正确;输电线上损耗功率P线 =I 12R 线将减小,选项C 错误;用户总功率与发电厂的输出功率的比值为I 2U 2I 1U 1 = n 3n 4U 1U 2随着U 2的增大而增大,选项D 正确。
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用 户发 电 厂V 1A 1A 2V 2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斜面上叠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楔形物块,物块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与斜面体一起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运动。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水平恒力大小F = mg tanθ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N2=(M + m)gC.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N1=mg cosθD.斜面体的加速度大小为g tanθ【答案】B【提示】物块与斜面体相对静止,加速度相同,对物块、斜面体整体,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有N2= ( M + m )g,选项B正确;水平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 m )a,对斜面体,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有N2=Mg + N1cosθ,水平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1sinθ=Ma,解得N1=mg cosθ,a=mMg tanθ,F=M + mMmg tanθ,选项A、C、D均错误。
4.(多选)如图1所示,小物块静止在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块的速率υ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取sin37° =0.6,cos37° = 0.8,重力加速度g= 10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的质量为1kgB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C .0~3s 时间内力F 做功的平均功率为0.32WD .0~3s 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5.12J 【答案】AD【提示】由速度图象知在1~3s 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0.8 + mg sin θ–μmg cos θ = ma ,a = 0.8– 03– 1m/s 2= 0.4m/s 2。
在3~4s 时间内,物块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则μmg cos θ– mg sin θ = 0.4N ,解得m = 1kg ,μ = 0.8,选项A 正确,B 错误;0~1s 时间内,物块静止,力F 不做功,1~3s 时间内,力F = 0.8N ,物块的位移x = 12× 0.4 × 22m= 0.8m ,0~3s 内力F 做功的平均功率为Fx t 3 = 0.8 × 0.83W =0.213W ,选项C 错误;0~3s 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 cos θ · x = 5.12J ,选项D 正确。
1 2 3 4 0.4 0.8 t /s F /N O1 2 3 4 0.4 0.8 t /sυ/m · s -1O图2图3F图1θ5.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河岸边A、B两处,两船船头方向与河岸均成θ角,且恰好对准对岸边C点。
若两船同时开始渡河,经过一段时间t,同时到达对岸,乙船恰好到达正对岸的D点。
若河宽d、河水流速均恒定,两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率恒定,不影响各自的航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率不同B.甲船渡河的路程有可能比乙船渡河的路程小C.两船同时到达D点D.河水流速为d tanθt【答案】C【提示】由题意可知,两船渡河的时间相等,两船沿垂直河岸方向的分速度υ1相等,由υ1= υsinθ知两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率υ相等,选项A错误;乙船沿BD到达D点,可见河水流速υ水方向沿AB方向,可见甲船不可能到达到正对岸,甲船渡河的路程较大,选项B错误;根据速度的合成与分解,υ水= υcosθ,而υsinθ=dt,得υ水=dt tanθ,选项D错误;由于甲船沿AB方向的位移大小x=θθA BC D甲船乙船(υcos θ + υ水)t = 2dtan θ = AB ,可见两船同时到达D 点,选项C 正确。
6.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OAB 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C 为AB 的中点。
现有比荷相同的两个分别带正、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沿OC 方向同时从O 点射入磁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有一个粒子从OA 边射出磁场,则另一个粒子一定从OB 边射出磁场B .若有一个粒子从OB 边射出磁场,则另一个粒子一定从CA 边射出磁场C .若两个粒子分别从A 、B 两点射出磁场,则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D .若两个粒子分别从A 、B 两点射出磁场,则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 3【答案】C【提示】由qυB = m υ2R得轨道半径R = mυqB。
由题意可知,两个粒子分别顺、逆时针偏转,但它们的速率关系未知,轨道半径关系也未知,选项A 、B 均ACBOA CBOα O 2R 1R 2αθ θ错误;若两个粒子分别从A 、B 两点射出磁场,如图所示,则α = 60°,θ = 30°,OA = OB tan30°,R 1 = OA2sin α,R 2 = OB2sin θ,得R 1R 2 = 13,选项D 错误;周期T = 2πmqB相同,由t 1 = 2α2πT 、t 2 = 2θ2πT 得t 1t 2 = 21,选项C 正确。
7.在光滑水平面上充满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被拉直的绝缘轻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着带正电的小球,轻绳与水平面平行,OB 与电场线平行。
若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水平面摆动到B 点,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此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的动能先变小后变大B .小球的切向加速度一直变大C .小球受到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D .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做功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D【提示】小球从A 点摆动到B 点的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功且一直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知小球的动能E k 一直增大,选项A 错误;小球从A 点摆动到B 点的过程中轻绳与OB的夹角设为θ,则小球的切向加速度a 1 = qE sin θm随着θ的减小而减小,选项B 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ABEO式有F– qE cos θ = m υ2L得小球受到的拉力大小F = qE cos θ+ 2L· E k ,cos θ、E k 均随着θ的减小而增大,可见F 一直增大,选项C 错误;在A 点时小球的速率为零,电场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零,过B 点时小球的速度方向与电场力垂直,电场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也为零,可见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做功功率先增大后减小,选项D 正确。
8.在绝缘水平面上方均匀分布着方向与水平向右成60°角斜向上的磁场中,一通有如图所示的恒定电流I 的金属方棒,在安培力作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棒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33。
若在磁场方向由图示方向开始沿逆时针缓慢转动至竖直向上的过程中棒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磁场方向与水平向右的夹角设为θ,则关于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与θ的变化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B I60°【答案】C【提示】棒受力如图所示,则BIL sin θ=μ(mg + BIL cosθ),得1B = IL μmg(sin θ–μcos θ) = 2IL 3mg sin(θ– 30°),只有选项C 正确。
9.如图甲所示,在绝缘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金属导轨cd 、eg ,端点d 、e 之间连接一电阻R ,金属杆ab 静止在金属框架上,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
导轨及杆ab 的电阻忽略不计。
现对杆ab 施加一沿dc 方向的外力F ,使杆ab 中的电流i 随时间t 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运动中杆ab 始终垂直于导轨且接触良好。
下列关于外力F 、杆ab 受到的安培力功率大小P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θ/°1B /T -1 OB90 θ/°B /TOA90 θ/°1B /T -1 OC90 60 30 θ/°1B/T -1 OD 90 60 30 Bθ mgBILfN【答案】C【提示】杆ab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υ,感应电流i=eR,由乙图得i=kt,解得杆ab的速率υ=kR BL t,可见杆ab的加速度a=kRBL不变,对杆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BiL=ma,得F=BLkt + ma,选项A、B均错误;杆ab受到的安培力功率大小P=BiL·υ=k2Rt2,选项C正确,D错误。
10.如图所示,挡板C垂直固定在倾角θ=30°的光滑长斜面上,质量分别为m、2m的两物块A、B用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压缩长度为L。
现用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mg(g为重力加速度)的恒力F拉A,若A向上运动一段距离x后撤去F,当A运动到最高处时B刚好不离开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刚要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 2B.A上升的最大竖直高度为3L C.拉力F的功率随时间均匀增加D.L=9 4 x【答案】DθABC【提示】A 刚要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Fm= g ,选项A 错误;F 未作用前,对A 受力平衡有mg sin θ = kL ,得k = mg 2L ,A 运动到最高处时,对B 受力平衡有2mg sin θ =kL ′,得L ′ = 2L ,A 上升的最大竖直高度为(L + L ′)sin θ= 32L ,选项B 错误;由于F 作用期间,弹簧弹力是变力,合力为变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是变化的,速度υ随时间不是均匀变化的,所以Fυ = mgυ随时间也不是均匀变化的,选项C 错误;在A 从最低处运动到最高处的过程,对A 根据动能定理有Fx –kL ′ + k (L ′– L )2( L ′– L )– mg (L + L ′)sin θ = 0– 0,得x = 94L ,选项D 正确(或用排除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