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核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举例2-5:不同产业增加值率比较分析
• 举例2-6: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收入法GDP核算应用分析
• 可以以增加值为基数,就各产业增加值在不同 要素构成项目上的初次分配状况进行分析,
– 表现在生产过程中初步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
• 经济总体的要素报酬比例是各产业要素报酬 比例的加权平均数 ,受两个因素影响:
• 支出法GDP核算关系式 –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服务出口-货物服务进口
最终消费支出核算
• 最终消费(final consumption) – 是指当期为满足居民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所使用的货物 和服务价值。 – 是出于非生产目的而使用货物服务,由此与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相区 别; – 是为了满足即期生活需要,不是为了增加所持有的资产,由此与资本形 成相区别。
– 为得到产出投入劳动、资本和其他货物服务。
• 区分 – 与没有人类参与和管理的纯自然生产过程相区分; – 与人类的非生产活动相区分。
综合生产概念的确立
• 限制性生产观——又称物质生产概念
– 将生产范围主要限定在提供物质产品的活动,
– 以及附着在物品之上的服务性活动。 • 综合生产观——又称全面生产概念
– 也称固定资产折旧
– 指按照固定资产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
• 一般采用直线法计算 – 当期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总价值÷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总价值×年综合折旧率
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
• 增加值(value added) – 是各生产单位从总产出价值扣除其中所含货物服务消耗价值之后的余值, – 代表该生产单位汇集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 突破了限制性生产观的局限,从有用性即效用角度入手, – 认为只要一项活动提供了一种对它人的有用性,该活动就具有生产的性
质。
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
表2-1 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
市场化生产
为自己最终使 用的生产
其他非市 场化生产
货物生产 服务生产
所有生产,无论 是否实际出售
所有生产,其中包 括对住户提供的 市场化服务生产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核算的基本问题
• 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 •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 • 产出及其类别 •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核算思路 • 生产核算中的价格选择及其构成
生产的概念
• 经济生产(economic product) – 是在人类参与下为获得产出而进行的生产, – 应该由一个特定的机构单位负责或控制,
结合投入的生产率分析
• 总产出和增加值代表产出,按照所选择的投入指标,可以把生产率分析区分 为以下方面: – 以劳动投入为基础计算劳动生产率; – 以资本投入为基础计算资本产出率; – 对一些特定行业,可以以各种自然资源投入为基础,计算其生产率;
– 以全面生产要素投入为基础,测算综合要素生产率。
• 举例2-4: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 除非有特定目的,应该采用增加值作为主要度量指标。
各产业增加值率分析
• 两种表现形式: – 增加值在总产出中所占比例 – 增加值相对于中间投入的比例
• 不同产业常常具有不同水平的增值率, – 很大程度取决于不同产业各自的生产特点 。
• 应选择相关、相似产业进行具体分析, – 并在长期趋势之中,观察比较短期的增加值率变化。
最终消费支出核算(续)
• 从消费支出承担角度,可区分为 –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PCE) – 公共消费支出 (governmen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
• 从消费获得角度,可区分为 – 个人实际最终消费 – 公共实际最终消费
• 核算中间投入的原则
– 作为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都是非耐用性货物与服务; – 核算的是当期消耗使用额而不是当期购买额 ; – 要注意中间投入和劳动报酬的区别; – 中间投入核算要与总产出核算保持一致处理 ; – 理论上中间投入应该采用当期价格估价。
固定资本消耗核算
• 固定资本消耗(consumption of fixed capital,CFC)
其投入要作为所服务的主要或次 要生产活动投入的一部分核算, 而不是单独核算。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续1)
• 生产者的分类 – 按照生产活动的性质,可以立足基层单位进行产业分类。 – 按照基层单位所归属的机构单位的性质,可以进行机构部门分类: • 企业部门(可进一步分为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 • 政府部门 • 住户部门
– 从形成过程看,增加值是生产者当期生产的产 品价值扣除所消耗的其他产品价值后的余值。
– 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 收入法增加值核算的思路
– 从分配角度看,增加值被各生产参与者所获得,是各不同要素收入项 目加总的合计。
– 即增加值=增加值要素收入项目之和
总产出的含义
• 总产出(gross products) – 是指各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 从实物构成看,总产出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两个部分。 – 从价值形态看,总产出包括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两部分价值。
• 基本价格(basic price) – 是指生产者价格扣除生产税的价格。
第二节 增加值核算:生产法 和收入法GDP
• 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 总产出核算 • 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 • 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
• 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
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 生产法增加值核算的思路
的根本改变。
产出及其分类(续)
• 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质,分为 –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是指在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然 后又在另一个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 –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是指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 和出口的产品。
第二章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 第二节 增加值核算:生产法和收入法
GDP • 第三节 最终产品使用核算:支出法GDP • 第四节 GDP总体核算及其扩展
本章学习目标
• 掌握国民经济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 • 掌握经济产出的不同类别:货物与服务,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核算方法及其平衡关系 • 掌握增加值概念及其核算方法 • 掌握运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数据进行经济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 各产业要素报酬比例水平 – 当期产业结构状况
举例2-7:增加值的分配格局分析
第三节 最终产品使用核算: 支出法GDP
• 支出法GDP核算的基本问题 • 最终消费支出核算 • 资本形成核算 • 支出法GDP核算表及其应用分析
支出法GDP核算的基本问题
• 根据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最终支出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 最终消费支出 – 资本形成 – 出口国外
•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 生产法和收入法——通过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加总计算; – 支出法——通过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计算。
生产核算中的价格选择及其构成
• 生产者价格(producer price) – 是指生产者向其产品购买者收取的价格。 – 用生产法计算产出时一般采用该价格。
• 购买者价格(purchaser price) – 则是指购买者为购买产品而支付的价格。 – 用支出法计算产出时一般采用该价格。
总产出核算的一般方法(续)
• 就服务产出而言 – 市场性服务产出——即盈利性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产出 • 核算期内的营业收入 – 非市场性服务产出——即非盈利性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产出 • 经常性费用支出与固定资产折旧之和
分产业总产出核算方法
• 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 ” – 工业总产出=工业企业总产出 – 工业企业总产出=工业成品价值+工业半成品 在制品期末期初存货变动价值 +工业性作业价值
所有生产,包括用 于自己消费的生产 和用于自己积累的 生产
住户自有住房所提 供的服务
所有生产 所有生产
*未被核 算的生产
住户内部自给性服 务生产
特定时空的生产核算范围
• 空间限定——“属地”原则 – 就一国经济总体进行生产核算,即所谓“国内”范畴。
– 即在该国经济领土上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
• 时间限定——权责发生制 – 即一旦确定了核算的起止时间,凡在此期间发生的生产活动都应该包 括在内, – 不属于此期间的生产活动不应该包括在内。
• 生产法GDP核算应用分析 – 产出角度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贡献率分析 – 各产业增加值率分析 – 结合投入的生产率分析
• 收入法GDP核算应用分析
产出角度的产业结构及 各产业贡献率分析
• 计算各产业产出占国民经济产出的比例, – 可以从产出角度描述国民经济产业结构, – 也可以看作是各个产业产出对整个国民经济产出的贡献率。
分产业总产出核算方法(续2)
• 批发零售业总产出 – 总产出=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及其他损耗+应交增值税
• 金融业总产出 – 总产出=佣金+手续费+虚拟服务收入
中间投入核算
• 中间投入(intermediate input)
– 又称中间消耗(intermediate consumption) – 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非耐用性货物或服务的价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核算思路
•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 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 的总和; – 从实物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 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以及核算思路(续)
资本形成核算
• 资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 – 反映经济过程中用于积累从而增加了生产资产的货物与服务价值。
• 包括: – 固定资本形成 – 存货增减变化 – 贵重物品净获得
• 从生产法核算思路看 – 增加值是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的余值,没有量纲,不对应哪一组特定的货 物与服务实物。
• 从分配角度看 – 增加值表现为由不同生产参与者所获得的各种收入。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本消耗 • 营业盈余
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 及相关应用分析
• 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 – 可以系统展示GDP核算的内容组成
总产出核算的一般方法
总产出=产量价格
生产者价格
• 就货物产出而言 – 考虑存在在制品半成品的情况 • 总产出=当期成品产量价格 + 当期完成的 在制品半成品价值 – 考虑生产与销售的关系 • 总产出=产品销售收入+成品存货变动价值+在 制品成品存货当期变动价值 – 考虑自给性货物的特殊性
• 按照上述核算关系式,借助于同类产品的价格,对产出价值进行 估算。
• 举例2-2:增加值计算示例
增加值及其项目构成核算(续1)
• 在微观上 – 增加值不受生产中所消耗价值大小的影响, – 能够反映各单位运用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生产活动净成果。
• 在宏观上 – 增加值不存在重复计算, – 加总起来,即可以表现整个国民经济生产的总成果。
增加值及其项目构成核算(续2)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
• 生产者(producer)是生产活动的实践者。 • 生产者的确认
– 基层单位——最小生产单位 – 机构单位
• 主要生产活动(primary product) • 次要生产活动(secondary product)
辅助生产活动(ancillary product)
生产成果要计 入国内生产总 值之中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续2)
– 按照生产者在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身份和性质,分为: • 市场生产者 • 自给性生产者 • 其他非市场生产者
产出及其分类
• 产出(output)
– 是生产的成果,可以笼统地称为产品(products)。
• 根据产出在外在形态上的基本差异 ,分为
– 货物——有形的产品,可以储存,可以运输。 – 服务——无形的产品,没有实物形态和使用价值
举例2-1:工业企业总产出计算示例
分产业总产出核算方法(续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 – 总产出=∑产量×价格 – 简化处理方法:什么时候收获产品,什么时候计算产出,不考虑在制品。
• 建筑业总产出——工厂法与产品法的结合 – 总产出=建筑工程产出+设备安装工程产出 +房屋建筑物修理产出+非标准件制造 产出+装饰装修产出
• 举例2-6: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收入法GDP核算应用分析
• 可以以增加值为基数,就各产业增加值在不同 要素构成项目上的初次分配状况进行分析,
– 表现在生产过程中初步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
• 经济总体的要素报酬比例是各产业要素报酬 比例的加权平均数 ,受两个因素影响:
• 支出法GDP核算关系式 –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服务出口-货物服务进口
最终消费支出核算
• 最终消费(final consumption) – 是指当期为满足居民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所使用的货物 和服务价值。 – 是出于非生产目的而使用货物服务,由此与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相区 别; – 是为了满足即期生活需要,不是为了增加所持有的资产,由此与资本形 成相区别。
– 为得到产出投入劳动、资本和其他货物服务。
• 区分 – 与没有人类参与和管理的纯自然生产过程相区分; – 与人类的非生产活动相区分。
综合生产概念的确立
• 限制性生产观——又称物质生产概念
– 将生产范围主要限定在提供物质产品的活动,
– 以及附着在物品之上的服务性活动。 • 综合生产观——又称全面生产概念
– 也称固定资产折旧
– 指按照固定资产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
• 一般采用直线法计算 – 当期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总价值÷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总价值×年综合折旧率
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
• 增加值(value added) – 是各生产单位从总产出价值扣除其中所含货物服务消耗价值之后的余值, – 代表该生产单位汇集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 突破了限制性生产观的局限,从有用性即效用角度入手, – 认为只要一项活动提供了一种对它人的有用性,该活动就具有生产的性
质。
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
表2-1 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
市场化生产
为自己最终使 用的生产
其他非市 场化生产
货物生产 服务生产
所有生产,无论 是否实际出售
所有生产,其中包 括对住户提供的 市场化服务生产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核算的基本问题
• 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 •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 • 产出及其类别 •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核算思路 • 生产核算中的价格选择及其构成
生产的概念
• 经济生产(economic product) – 是在人类参与下为获得产出而进行的生产, – 应该由一个特定的机构单位负责或控制,
结合投入的生产率分析
• 总产出和增加值代表产出,按照所选择的投入指标,可以把生产率分析区分 为以下方面: – 以劳动投入为基础计算劳动生产率; – 以资本投入为基础计算资本产出率; – 对一些特定行业,可以以各种自然资源投入为基础,计算其生产率;
– 以全面生产要素投入为基础,测算综合要素生产率。
• 举例2-4: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 除非有特定目的,应该采用增加值作为主要度量指标。
各产业增加值率分析
• 两种表现形式: – 增加值在总产出中所占比例 – 增加值相对于中间投入的比例
• 不同产业常常具有不同水平的增值率, – 很大程度取决于不同产业各自的生产特点 。
• 应选择相关、相似产业进行具体分析, – 并在长期趋势之中,观察比较短期的增加值率变化。
最终消费支出核算(续)
• 从消费支出承担角度,可区分为 –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PCE) – 公共消费支出 (governmen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
• 从消费获得角度,可区分为 – 个人实际最终消费 – 公共实际最终消费
• 核算中间投入的原则
– 作为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都是非耐用性货物与服务; – 核算的是当期消耗使用额而不是当期购买额 ; – 要注意中间投入和劳动报酬的区别; – 中间投入核算要与总产出核算保持一致处理 ; – 理论上中间投入应该采用当期价格估价。
固定资本消耗核算
• 固定资本消耗(consumption of fixed capital,CFC)
其投入要作为所服务的主要或次 要生产活动投入的一部分核算, 而不是单独核算。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续1)
• 生产者的分类 – 按照生产活动的性质,可以立足基层单位进行产业分类。 – 按照基层单位所归属的机构单位的性质,可以进行机构部门分类: • 企业部门(可进一步分为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 • 政府部门 • 住户部门
– 从形成过程看,增加值是生产者当期生产的产 品价值扣除所消耗的其他产品价值后的余值。
– 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 收入法增加值核算的思路
– 从分配角度看,增加值被各生产参与者所获得,是各不同要素收入项 目加总的合计。
– 即增加值=增加值要素收入项目之和
总产出的含义
• 总产出(gross products) – 是指各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 从实物构成看,总产出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两个部分。 – 从价值形态看,总产出包括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两部分价值。
• 基本价格(basic price) – 是指生产者价格扣除生产税的价格。
第二节 增加值核算:生产法 和收入法GDP
• 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 总产出核算 • 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 • 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
• 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及相关应用分析
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 生产法增加值核算的思路
的根本改变。
产出及其分类(续)
• 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质,分为 –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是指在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然 后又在另一个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 –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是指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 和出口的产品。
第二章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 第二节 增加值核算:生产法和收入法
GDP • 第三节 最终产品使用核算:支出法GDP • 第四节 GDP总体核算及其扩展
本章学习目标
• 掌握国民经济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 • 掌握经济产出的不同类别:货物与服务,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核算方法及其平衡关系 • 掌握增加值概念及其核算方法 • 掌握运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数据进行经济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 各产业要素报酬比例水平 – 当期产业结构状况
举例2-7:增加值的分配格局分析
第三节 最终产品使用核算: 支出法GDP
• 支出法GDP核算的基本问题 • 最终消费支出核算 • 资本形成核算 • 支出法GDP核算表及其应用分析
支出法GDP核算的基本问题
• 根据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最终支出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 最终消费支出 – 资本形成 – 出口国外
•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 生产法和收入法——通过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加总计算; – 支出法——通过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计算。
生产核算中的价格选择及其构成
• 生产者价格(producer price) – 是指生产者向其产品购买者收取的价格。 – 用生产法计算产出时一般采用该价格。
• 购买者价格(purchaser price) – 则是指购买者为购买产品而支付的价格。 – 用支出法计算产出时一般采用该价格。
总产出核算的一般方法(续)
• 就服务产出而言 – 市场性服务产出——即盈利性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产出 • 核算期内的营业收入 – 非市场性服务产出——即非盈利性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产出 • 经常性费用支出与固定资产折旧之和
分产业总产出核算方法
• 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 ” – 工业总产出=工业企业总产出 – 工业企业总产出=工业成品价值+工业半成品 在制品期末期初存货变动价值 +工业性作业价值
所有生产,包括用 于自己消费的生产 和用于自己积累的 生产
住户自有住房所提 供的服务
所有生产 所有生产
*未被核 算的生产
住户内部自给性服 务生产
特定时空的生产核算范围
• 空间限定——“属地”原则 – 就一国经济总体进行生产核算,即所谓“国内”范畴。
– 即在该国经济领土上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
• 时间限定——权责发生制 – 即一旦确定了核算的起止时间,凡在此期间发生的生产活动都应该包 括在内, – 不属于此期间的生产活动不应该包括在内。
• 生产法GDP核算应用分析 – 产出角度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贡献率分析 – 各产业增加值率分析 – 结合投入的生产率分析
• 收入法GDP核算应用分析
产出角度的产业结构及 各产业贡献率分析
• 计算各产业产出占国民经济产出的比例, – 可以从产出角度描述国民经济产业结构, – 也可以看作是各个产业产出对整个国民经济产出的贡献率。
分产业总产出核算方法(续2)
• 批发零售业总产出 – 总产出=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及其他损耗+应交增值税
• 金融业总产出 – 总产出=佣金+手续费+虚拟服务收入
中间投入核算
• 中间投入(intermediate input)
– 又称中间消耗(intermediate consumption) – 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非耐用性货物或服务的价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核算思路
•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 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 的总和; – 从实物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 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以及核算思路(续)
资本形成核算
• 资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 – 反映经济过程中用于积累从而增加了生产资产的货物与服务价值。
• 包括: – 固定资本形成 – 存货增减变化 – 贵重物品净获得
• 从生产法核算思路看 – 增加值是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的余值,没有量纲,不对应哪一组特定的货 物与服务实物。
• 从分配角度看 – 增加值表现为由不同生产参与者所获得的各种收入。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本消耗 • 营业盈余
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 及相关应用分析
• 生产法与收入法GDP核算表 – 可以系统展示GDP核算的内容组成
总产出核算的一般方法
总产出=产量价格
生产者价格
• 就货物产出而言 – 考虑存在在制品半成品的情况 • 总产出=当期成品产量价格 + 当期完成的 在制品半成品价值 – 考虑生产与销售的关系 • 总产出=产品销售收入+成品存货变动价值+在 制品成品存货当期变动价值 – 考虑自给性货物的特殊性
• 按照上述核算关系式,借助于同类产品的价格,对产出价值进行 估算。
• 举例2-2:增加值计算示例
增加值及其项目构成核算(续1)
• 在微观上 – 增加值不受生产中所消耗价值大小的影响, – 能够反映各单位运用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生产活动净成果。
• 在宏观上 – 增加值不存在重复计算, – 加总起来,即可以表现整个国民经济生产的总成果。
增加值及其项目构成核算(续2)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
• 生产者(producer)是生产活动的实践者。 • 生产者的确认
– 基层单位——最小生产单位 – 机构单位
• 主要生产活动(primary product) • 次要生产活动(secondary product)
辅助生产活动(ancillary product)
生产成果要计 入国内生产总 值之中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续2)
– 按照生产者在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身份和性质,分为: • 市场生产者 • 自给性生产者 • 其他非市场生产者
产出及其分类
• 产出(output)
– 是生产的成果,可以笼统地称为产品(products)。
• 根据产出在外在形态上的基本差异 ,分为
– 货物——有形的产品,可以储存,可以运输。 – 服务——无形的产品,没有实物形态和使用价值
举例2-1:工业企业总产出计算示例
分产业总产出核算方法(续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 – 总产出=∑产量×价格 – 简化处理方法:什么时候收获产品,什么时候计算产出,不考虑在制品。
• 建筑业总产出——工厂法与产品法的结合 – 总产出=建筑工程产出+设备安装工程产出 +房屋建筑物修理产出+非标准件制造 产出+装饰装修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