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火灾爆炸危害与防护——静电火灾事故的防治(4)

合集下载

火灾爆炸事故危害及预防措施

火灾爆炸事故危害及预防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间接死亡:由于火灾爆炸事故引发 的其他灾害导致人员死亡
心理创伤:火灾爆炸事故对人员造 成心理创伤,影响生活和工作
财产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 火灾爆炸事故造 成建筑物、设备 等财产的毁损,
导致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火灾爆炸事故对 生产、经营等方 面造成的影响, 导致间接经济损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建立 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 积极举报火灾爆炸事故隐 患和违法行为,加强社会 监督。
加强政府监管力 度
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提高安全水平 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土壤污染:火灾爆炸事故产生 的废渣和废弃物可能对土壤造
成污染
生态破坏:火灾爆炸事故可能 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动
植物的生长和繁衍
社会影响
人员伤亡:火灾爆炸 事故会造成大量人员 伤亡,给家庭和社会 带来沉重负担。
财产损失:火灾爆 炸事故会烧毁建筑 物、设备等财产,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环境污染:火灾爆炸 事故产生的烟雾、废 气等污染物会对环境 造成污染,影响生态 平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的消 防安全宣传
开展应急演练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检验应急预案可行性
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 通与协作
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培训公众掌握基本的ຫໍສະໝຸດ 灾自救技能 推广火灾逃生演练和模拟演练 宣传正确的火灾报警和灭火方法 提高公众对火灾危害的认识和意识

静电起火事故引发的思考——预防措施(4)

静电起火事故引发的思考——预防措施(4)

静电起火事故引发的思考——预防措施(4)
防止静电的危害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
2)设法导走或中和产生的电荷,使它不能聚积;
3)防止产生足够能量的静电;
4)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在石化生产过程中,具体措施如下:
1 为管道、储罐、过滤器、机械设备等能产生静电的设备设置良好的接地装置,以保证所产生的静电能迅速导入地下,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2 为防止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管道之间、管道与容器之间产生电位差,在其连接处,特别是在静电放电可引起燃烧的部位,用金属导体连接在一起,以消除电位差,达到安全的目的。

对非导体管道,应在其连接处的内部或外部的表面缠绕金属导线,以消除部件之间的电位差。

3 在生产工艺的操作上,应控制油品处于安全流速范围内,减少油品的飞溅。

4 在油品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接近爆炸浓度极限范围的场合下,必须加强作业场所通风措施。

5 倾倒或灌注易燃液体时,应用导管沿容器壁伸至底部输出或注入,并需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才可进行采样、测量、过滤、搅拌等操作。

同时,要注意轻取轻放,不得使用未接地的金属器具操作。

严禁用易燃液体作清洗剂。

6 在易燃易爆危险性较高的场所工作的人员,应先以触摸接地金属器件等方法导除人体所带静电,方可进入。

同时还要避免穿化纤衣物和导电性能低的胶底鞋。

以预防人体产生的静电在易燃易爆场所引发火灾及当人体接近另一高压电体时造成电击伤害。

7 加强安全技术培训,使管理及操作人员掌握静电安全技术知识。

赵清郭河静。

加油站静电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加油站静电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静电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1、事故案例2011年8月29日上午10时许,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储运车间875号储运罐起火爆炸。

据现场知情人称,是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发生静电起火引发爆炸。

2、静电的产生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过程中,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如不及时导除,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两带电体之间调火(即静电放电)而引起油品爆炸着火。

静电电压越高越容易放电。

电压的高低或静电电荷量大小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灌油流速越快,摩擦越剧烈,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②空气越干燥,静电越不容易从空气中消除,电压越容易升高。

③油管出口与油面的距离越大,油品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油流对油面的搅动和冲击越厉害,电压就越高。

④管道内壁越粗糙,流经的弯头阀门越多,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油品在输转中含有水分时,比不含水分产生的电压高几倍到几十倍。

⑤非金属管道,如帆布、橡胶、石棉、水泥、塑料等管道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生静电。

⑥管道上安装滤网其栅网越密,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稠毡过滤网产生的静电电压更高。

⑦大气的温度较高(22-40℃),空气的相对湿度在13-24%时,极易产生静电。

⑧在同等条件下,轻质燃料油比润滑油易产生静电。

3、加油站发生静电火灾的几种情况3.1卸油时易发生火灾1) 静电起火。

由于油管无静电接地或静电接地不良、采用喷溅式卸油、卸油中油罐车无静电接地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放电点燃油蒸气,会产生爆炸燃烧。

2) 油气回收管路破裂密封垫破损,大量积聚油蒸气从管路卸油口喷出会产生静电爆炸燃烧。

3) 卸油过程中,油罐漫溢。

卸油时对液位监测不及时易造成油品跑冒。

油品溢出罐外后,与空气摩擦可形成很高的静电电位,从而引发静电着火爆炸燃烧。

4) 由于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栓松动等原因,致使油品滴漏至地面遇火花立即燃烧;3.2量油时易发生火灾油罐车到站后立即开盖量油。

静电火灾(化工生产过程中)爆炸危害与防护

静电火灾(化工生产过程中)爆炸危害与防护

安全技术/防火防爆静电火灾(化工生产过程中)爆炸危害与防护引言(1)介绍了化工生产过程中静电的产生、积聚和放电的过程,分析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静电火灾爆炸危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工业静电是工业生产、贮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它对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

而化工生产过程普遍存在着磨擦、流送、装卸、喷射、搅拌、冲刷等极易产生静电聚积的操作工序,同时化工生产有着易燃、易爆的生产特点,静电火花同明火相比有着显著的隐蔽性,因而,了解工业静电的产生原理,分析其火灾危害特点,对探讨和掌握静电火灾爆炸的预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静电火灾危险分析(2)1 静电放电静电可产生高电压及静电场。

如电场强度超过附近电介质的绝缘击穿电场时,就要开始放电。

一般来说,气体的介电常数比液体或固体的要小,因而也更易放电。

防止气体放电,特别是空气中的放电是静电火预防的重点。

静电放电可分为空中放电和表面放电。

空中放电有电晕放电、刷形放电和火花放电。

各种放电形式没有本质的区别,放电形式的不同取决于电荷的数量。

分布和泄漏速率。

电晕放电一般发生在相距较远且表面有尖凸的不同电极间。

放电时局部空气电离,放电能量小,危险性较小。

刷形放电多发生在绝缘体上,放电时,电极间的空气被击穿,形成了许多分叉的放电通路,放电能量略大于电晕放电时的能量,危险性较大。

火花放电多发生在金属物体之间,放电时电极间的空气被击穿,形成了很集中的放电通路,引燃的危险性最大。

防止火花放电是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控制的静电危害。

静电引起危害的主要原因在于静电放电火花有足够能量,其计算公式如下:E=1/2QU-1/2CU2式中:Q——电量,C; C——电容,F;U——静电压,V;E——放电能量,J。

2 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的条件火灾爆炸是在一定条件下造成的,静电引起的爆炸一般也是燃烧爆炸,因而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条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要具备产生静电电荷的条件;②要具备产生火花放电的电压;③有能引起火花放电的合适间隙;④现场环境有爆炸性混合物;⑤放电火花的足够能量。

静电引起爆炸的危险性及防治措施

静电引起爆炸的危险性及防治措施

静电引起爆炸的危险性及防治措施静电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带电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或脱下用合成纤维衣料做的衣服时,有时能听到轻微的“劈啪”声,在黑暗中可见到放电的闪光,这些都是静电作用的结果。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现象较为普遍,人们一方面利用静电进行某些生产活动,例如应用静电进行除尘,喷漆、植绒、选矿和复印;另一方面又要防止静电给生产及人带来危害,例如化工、石油、纺织、造纸、印刷、电子等行业生产中,传送或分离固体绝缘物料、输送搅拌中的粉体物料、流动或冲刷中的绝缘液体、高速喷射的蒸气或气体都会产生和积累危险的静电。

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电压很高,容易发生火花放电,从而引起火灾、爆炸。

为了防止静电危害,工业企业必须做好静电安全工作,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员工懂得静电产生的原理和静电的危害,掌握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措施。

第一节静电的产生静电并不是静止的电,是宏观上暂时停留在某处的电,一般它是相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流电”而言的。

所谓静电是指绝缘物质上携带的相对静止的电荷,是由不同物体接触摩擦时,在物质间发生了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带电现象,静电现象是人们最早发现的电现象。

例如,人们很早就发现用玻螭棒或琥珀与毛皮摩擦一阵再分开时,前者就带了正电荷,后者就带负电荷,能够吸引或排斥羽毛、纸片和尘埃等轻小物体。

这些电荷聚积于物体的表面上,不会象金属导体里的电流那样容易流动,因而称之为静电。

那么,摩擦为什么能够产生静电,各种物态的物质又是怎样带上静电的,要回答这类问题,应当先作一些微观的分析。

一、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实验证明,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后再分离,就可能产生静电。

静电的产生是与接触面上形成的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直接相关的。

弄清静电是怎样产生的,得从物质的内部结构谈起。

大家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其外围的若干电子组成的。

电子带负电荷,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原子核旋转。

原子核带正电荷,且和它的外围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和相等。

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三篇)

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三篇)

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静电火灾是由于静电引起的一种火灾现象。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不同的电荷,当这些电荷产生排斥或吸引的力时,就可能引发电火花,进而引发火灾。

以下是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静电火灾的成因:1. 静电积聚:当物体表面与摩擦、分离或接触时,会发生电荷转移,使物体表面带有静电。

这种静电积聚可以是由于金属与非金属物体的接触,或是由于液体与固体物体的摩擦等。

2. 空气中的电荷分离:当气体通过管道或设备时,由于流速快速增加或转向,空气中的电荷会分离并带上不同的电荷,导致静电积聚。

3. 静电放电: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静电放电,也称为电火花。

这种电火花可以引发火灾,特别是在易燃或可燃气体的环境中。

二、静电火灾的预防:1. 性质相似的材料之间减少接触和摩擦:不同材料之间的接触和摩擦容易产生静电,因此最好减少性质相似的材料之间的接触和摩擦。

例如,在存放易燃物品时,应将它们与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分开。

2. 使用导电材料:在一些易燃环境中,可以使用导电材料以减少静电积聚和放电。

例如,在管道上可以安装导电接地装置,以便及时释放静电。

3. 控制湿度:干燥的环境更容易产生静电,因此保持适当的湿度有助于减少静电火灾的可能性。

通过加湿或使用湿度控制设备,可以保持环境的适宜湿度。

4. 使用消除静电设备:在易燃或可燃物品的生产和存储场所,可以使用专门的消除静电设备来减少静电积聚和放电。

例如,使用静电消除器、静电棒等设备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火花引发火灾。

5. 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员工了解静电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教育员工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静电火灾的能力。

6. 定期检查设备和管道:定期检查设备和管道的接地情况,保证接地良好,消除潜在的静电积聚和放电风险。

7. 注意防范措施:在易燃环境中,要严禁使用易产生静电的工具、设备和材料,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穿防静电服装、使用防静电鞋等。

静电的危害及事故预防

静电的危害及事故预防

1.工艺控制法 1.工艺控制法 工艺控制的方法很多,下面仅举几个常用的方法。 (1)限止流速 (1)限止流速 降低溶剂在管道中的流速,可以降 低摩擦效果,来限制静电的产生量。涂料生产中 使用的大部分易燃溶剂,都通过管道来输送,其 中电阻串在10 中电阻串在1010~1015欧姆·厘米的溶剂在管道中 欧姆· 流动时,流速应该有所控制。同样的道理,控制 有机粉料的投料速度,将防止粉体投料时的静电 危害。 (2)改变注灌方式 (2)改变注灌方式 在装卸溶剂或树脂时,所采用 的注灌方式要谨慎小心,防止强烈的冲击和飞溅。 一般应从容器的底部注入,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金山一化工厂起火烧空两层楼
2010-12-30上午,金山区漕泾镇一化工厂两层 2010-12-30上午,金山区漕泾镇一化工厂两层 的生产车间起火,事发时黑烟弥漫、气味刺鼻。 所幸扑救及时,除1000平方米的厂房、生产线被 所幸扑救及时,除1000平方米的厂房、生产线被 烧毁外,无人员伤亡。初步调查获悉,原因是工 人清洗设备时静电引发火灾。 据该公司总经理陆先生介绍,起火生产车间为甲 类生产性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过火面积 类生产性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过火面积 600平方米,火灾烧毁生产设备、原料及建筑, 600平方米,火灾烧毁生产设备、原料及建筑,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万元。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万元。
罐装稀释剂时静电防护
罐装溶剂
水泥地导电吗? 正确的作业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金山一化工厂起火烧空两层楼
事故发生现场
静电引燃加工罐 烟柱几十米高
2010年 2010年4月4日上午11多钟,南京浦口永宁镇一家化工厂的工人加工 日上午11多钟,南京浦口永宁镇一家化工厂的工人加工 操作期间,从罐中倒出一种名为二甲苯的化工原料,因静电引发了燃 烧,并迅速燃起攀天浓烟,数里外可见。火灾让当地两个消防中队五 六辆消防车赶到现场救火,所幸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当时正有工人在罐槽旁操作,结果突然像触电一 样,倒出的原料“扑哧” 样,倒出的原料“扑哧”一下,就着了,紧接着整个桶里的原料都起 火了。工人们赶紧大叫着跑出厂门,招呼其他人报警求救。 南京双利化工厂建于1987年,主要产品为油漆及辅助材料。该化工 南京双利化工厂建于1987年,主要产品为油漆及辅助材料。该化工 厂燃烧的是一种名叫二甲苯的化工原料,可能是工人在操作时,因为 静电引发了火灾。该厂生产的主要是油漆稀释剂,其中确实有一种二 甲苯的原料,也极易燃烧。当时是从铁罐往塑料桶中倒的时候,因静 电引起火灾。 MSDS: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 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 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爆炸危险性场所的静电安全防护

爆炸危险性场所的静电安全防护

爆炸危险性场所的静电安全防护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有时会带来严峻的危害,有些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在一些危急性生产场所,仅是微弱的静电火花便可能引起迅猛的火灾和剧烈的爆炸,甚至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此外,通过人体的静电放电还可能使人患病电击而产生精神紧急、担心,对平安生产非常不利。

特殊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所用介质大都为易燃、易爆物品,它们的最小点火能量大都较低,有时一个小小的静电火花便会引燃四周泄漏出的可燃性物质而导致事故。

因此,防止和消退静电而带来的危害非常必要。

1静电危害静电之危害主要是:引起火灾爆炸;给人以电击;影响平安生产。

其中引起火灾和爆炸是静电最为严峻的危害;在生产过程中由静电而造成的静电电击一般不会有致命危急,但却有可能引起“二次事故”,引发存在于危急场所的可燃性物质而导致火灾爆炸及人员伤亡事故。

在化工生产及其他行业,凡是涉及到固体、粉体、液体、蒸气和气体的作业,由于静电火花而引起的爆炸或火灾已是屡见不鲜。

从屡次发生的静电事故来看,流体在流淌、搅拌、喷射、飞溅、灌注等过程可能产生非常危急的静电,严峻者则会由静电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蒸气或气体在管道内高速流淌或由阀门、缝隙高速喷出时也会产生危急的静电。

此外不行掉以轻心的是来自于人体的静电危害。

任何生产过程中几乎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掌握,在火灾爆炸危急性作业场所,有时事故的发生人体静电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打算性的作用。

由于对静电而言人体相当于一个良导体,放电时有关部分的电荷一次性集中释放,其静电能量极有可能引燃或引爆四周的可燃性物质,故而危急性较大。

2静电平安防护静电最为严峻的危急是引起火灾和爆炸,所以静电平安防护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对爆炸和火灾的防护。

火灾和爆炸又是在肯定条件下产生的,就静电而言主要是以下4个条件所致:1)有产生静电的来源;2)静电得以积累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3)静电放电火花的能量达到以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4)静电火花四周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

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

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

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静电火灾是一种由于静电引起的火灾事故。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电荷的现象,当静电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引发火灾。

静电火灾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有发生的可能,因此,了解静电火灾的成因以及采取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1. 静电火灾的成因:静电火灾的成因涉及到三个要素:静电、可燃物和点火源。

静电的产生:静电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电荷不平衡。

当两种或多种材料摩擦时,会引起电荷的转移,其中一种材料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而另一种材料会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

可燃物:可燃物是指能够在被点燃后释放能量的物质。

大多数可燃物都具有易燃的特性,例如液体、气体和粉尘。

点火源:点火源是引起火灾的一种能量源。

常见的点火源包括开关、电火花、摩擦和发光。

静电火灾的过程:静电火灾发生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充电、放电和引燃。

当一个物体带有静电荷之后,如果与另一个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接触,就会发生放电现象。

当静电放电的能量超过了可燃物的点火能力时,就会引发火灾。

2. 静电火灾的预防:为了防止静电火灾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地面接地:地面接地是一种将静电荷引导到地面以消除电荷积累的方法。

通过使用导电地板、接地导线和接地装置,可以将静电荷迅速引导到地面,并降低积累的风险。

静电导电:静电导电是一种通过连接导电材料来降低静电荷积累的方法。

例如,在输送带上安装导电材料,可以将静电荷导向地面,防止积累。

静电消散装置:静电消散装置可以通过发射离子或电子来中和静电荷。

这些装置可以安装在潜在火灾风险较高的区域,例如油罐等。

防静电设备:在一些潜在火灾风险较高的场所,如化工厂和危险品储存区域,可以安装防静电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用来控制和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教育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静电火灾意识和防范知识,可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员工应该了解静电火灾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并且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减少风险。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和设施是防止静电火灾的重要步骤。

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

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

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静电火灾是一种由于静电积聚和释放所引起的火灾。

静电可以在许多环境中产生和积累,包括工业、商业和家庭。

静电火灾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火灾和损失。

了解静电火灾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对于提高安全意识和减少风险非常重要。

静电火灾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静电积聚:当两种或多种物质发生摩擦或分离时,会产生静电。

例如,当人体与织物、人造纤维、塑料地板等接触时,会发生静电积聚。

2. 静电放电:当静电积聚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

静电放电可以是可见的火花,也可以是不可见的电弧。

这些放电可能引发火灾。

3. 可燃物质:静电火灾发生的环境中通常存在可燃物质。

当静电放电触发时,可燃物质可能被点燃并引发火灾。

常见的可燃物质包括液体、气体和粉尘等。

静电火灾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接地系统:在静电积聚的环境中,及时和有效地使用接地系统可以将静电释放到地球上,从而减少静电放电的可能性。

这包括使用接地导线、接地垫等设备,确保设备和工作表面的良好接地。

2. 防静电装置:在一些容易积聚静电的环境中,可以使用专门的防静电装置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例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衣物等。

这些装置可以帮助减少静电的积聚,降低静电火灾的风险。

3. 控制湿度:湿度对静电的产生和积聚有很大影响。

在干燥的环境中,静电很容易产生和积聚。

因此,保持适当的湿度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从而减少静电火灾的风险。

4. 防火措施:在可能发生静电火灾的环境中,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非常重要。

这包括但不限于安装自动灭火系统、提供灭火器材、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等。

同时,进行员工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静电火灾的认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5.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潜在的静电积聚和火灾风险点,对设备和环境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及时修复或替换潜在的危险设备和部件,防止静电火灾的发生。

总之,静电火灾虽然相对较少发生,但危害严重。

2024年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三篇)

2024年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三篇)

2024年静电火灾的成因与预防静电是为人们所熟悉的一种电荷,黑夜脱腈纶衣时噼噼啪啪的火花,冬季皮肤干燥握手时的轻微电击,无不说明了它的存在。

人们也知道静电在科技上的用途极广,如除尘、纺纱、复印等等,无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但您是否了解,静电所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也时有发生。

据统计,在个别如塑料、石油化工等领域,静电火灾已占到了火灾总数的34%编者按一、静电火灾原因:静电的起电方式有两种,一是摩擦起电,即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接触、分离起电,比如传动皮带在皮带轮上滑动,当它们分离时,传动皮带上就会形成电荷,呈现出带电现象,电荷不断积聚形成高电位,在一定条件下则对金属物放电,产生有足够能量的强烈火花,遇飞花麻絮、粉尘,可燃蒸气、易燃液体等引起燃烧或爆炸。

二是感应起电,即静电带电体使附近的非带电体感应起电。

比如,当石油罐上方的带电雷云迅速消失或对地发生瞬间放电后,油罐上的不平衡电荷就会发生移动形成电流产生火花,点燃可燃或易燃液体。

虽然说静电火灾是由静电火花所引起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静电火花都能引起火灾,只有满足了某些条件时火灾才能够发生。

一是具有产生和累积静电的条件,包括物体自身带电性质、周围与之相接触物体的静电起电能力以及能够累积静电荷的环境条件,静电累积起足够高的静电电位后,将周围的空气介质击穿而产生放电,构成放电条件;二是静电放电能量,当大于或等于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时成为可燃物的引火源;三是周围和空间必须有可燃物存在(如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可燃粉尘等)。

二、防止静电火灾的主要措施(一)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由静电的起电方式可以看出,静电的起电取决于带电材料和摩擦、感应等因素,因此要防止静电火灾应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

1、在生产工艺中正确选择材料。

(1)在绝缘要求许可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电阻率在10^9以下的固体材料,以减少摩擦带电。

(2)根据不同材料之间摩擦所产生的电荷正、负极性不同的原理,按静电序列适当选用不同材料以使摩擦中产生的正、负电荷相互抵消。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的条件及对策措施

静电引发火灾事故的条件及对策措施

静电引发火灾的条件及对策
静电有其特殊性,加强防范时,应正确认识静电的“脾气”。


电引起火灾或爆炸有四种情况:
一、空间中存在爆炸性混合物;
二、有产生静电的工艺条件和操作过程;
三、静电积聚达到或超过一定程度,致使介质间的局部电场被击穿;
四、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混合物的最小点能量。

引发火灾和爆炸,这四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要做到:
一、消除周围环境的爆炸危险。

通常采用改善通风条件,以降低
爆炸混合物的浓度,或者充填不活泼气体,以降低含氧量。

同时应采
用防爆措施,用不可燃介质代替可燃介质。

这是间接性防范措施。

二、可适当选择材料,改革制造工艺和设备,降低生产工具的摩
擦速度或相对运动速度,消除杂质和附加静电等,遏制静电产生。


是防止静电引发火灾事故的直接措施。

三、通过泄漏和中和限制静电积聚。

如接地、增湿、应用抗静电
措施,采用静电消除器等。

为防止静电成灾,做到万无一失,除采取上述防范措施外,还必
须建立严格的工艺流程规章制度,同步采用静电测量、监控等技术,
真正意识到静电对生产环境和生活场所造成的危害,达到防患于未然。

静电火灾如何预防

静电火灾如何预防

静电火灾如何预防首先,保持空气湿度。

干燥的空气会增加静电的积聚,因此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降低静电火灾的风险。

方法可以通过加湿器或者植物等方式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

其次,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

有些行业需要经常接触静电敏感设备或者物品,这时候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就显得非常重要。

例如,戴上防静电手套或者穿戴防静电服装,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聚,并防止静电火灾的发生。

另外,定期清洁和维护设备。

一些设备表面的积尘和油渍会增加静电的产生,因此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聚。

同时,定期维护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状态也可以减少静电火灾的发生。

还有,正确处理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一些材料在摩擦、撞击、拉伸等过程中会产生静电,因此正确处理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

可以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避免直接手接触这些材料等方式来减少静电的积聚。

另外,安装防静电设备。

在一些大型机械设备或者工业设备中,安装防静电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表面的静电积聚,降低静电火灾的风险。

可以使用静电导流器、静电消除器等设备来实现这一目的。

最后,加强员工培训。

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可以更好地避免静电火灾的发生。

因此,加强员工关于静电预防知识的培训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开展安全培训课程、制定相关工作规程等方式来加强员工的静电预防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管理和预防措施静电火灾可以得到很好地预防。

企业应当高度重视静电火灾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希望上述措施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降低静电火灾的风险,确保生产安全。

预防静电火灾

预防静电火灾

预防静电火灾静电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它的积聚和放电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在易燃易爆场所,静电的积聚可能会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静电火灾一旦发生,可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预防静电火灾,防止静电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何预防静电火灾1. 消除静电积聚(1)保持空气湿度:干燥的空气更容易产生静电,适当地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2)使用导电材料: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导电材料来替代不导电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聚。

(3)接地处理:对易发生静电积聚的设备进行接地处理,可以将静电导出地面,减少积聚的可能。

(4)使用静电消除设备:在需要的场所使用静电消除设备,可以及时地清除静电,减少积聚。

2. 对易燃易爆场所进行静电防护(1)限制静电放电的可能:在易燃易爆场所,应限制静电放电的可能,避免静电对易燃易爆物质的点燃。

(2)使用防静电设备:对易燃易爆场所的设备和工具进行防静电处理,使用防静电设备。

(3)定期检查设备和管线:定期对易燃易爆场所的设备和管线进行检查,查找漏电和静电积聚的可能。

3.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1)加强员工的培训: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员工进行静电防护的培训,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2)制定相关安全规定:对易燃易爆场所制定相关的静电防护规定,员工应严格遵守。

4. 加强静电防护的监督和管理(1)建立静电防护制度:对易燃易爆场所建立静电防护制度,明确责任人和防护措施。

(2)加强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对易燃易爆场所的现场进行密切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静电积聚的可能。

三、结语静电火灾是一种可以避免的灾害,只要我们重视静电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降低静电火灾的发生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对静电的认识,积极地进行预防静电火灾的工作,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创造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加油站静电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加油站静电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加油站静电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加油站静电火灾是指在加油作业过程中由于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导致的火灾事故。

静电火灾具有突发性和破坏力大的特点,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预防加油站静电火灾,需要进行相关事故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对加油站静电火灾的事故分析。

静电火灾的发生往往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加油作业中的液体流动、气体排放,车辆沿地面摩擦,以及静电的积累和释放。

当环境空气干燥时,导电能力降低,静电积累的可能性增加。

此外,加油站有大量易燃气体和液体,火源一旦接触到这些物质,就会引发爆炸或火灾。

针对加油站静电火灾的事故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加油站应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水带等,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同时,加强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控制静电产生。

加油站应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静电的产生,如加装导电设施、设立接地装置等。

对于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管线,应定期清洗和漆防静电。

3.防止静电积累。

加油站作业现场应保持清洁,减少灰尘、蜘蛛网等对静电的影响。

对于容易积累静电的物体,如塑料桶、塑料管道等,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接地、保温等。

4.防止静电引发火灾。

加油站作业区域应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对于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应采取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电器设备、使用静电屏蔽器等。

5.加强现场巡查。

加油站应加强现场管理和巡查,及时发现静电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对于高风险区域,增加巡查频次,并留下巡查记录。

总之,加油站静电火灾是一种具有较高风险的火灾事故。

为了预防静电火灾的发生,需要进行事故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控制静电产生、防止静电积累、防止静电引发火灾以及加强现场巡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加油站静电火灾发生,确保加油站的安全生产。

如何预防静电危害和火灾事故

如何预防静电危害和火灾事故

如何预防静电危害和火灾事故一、静电危害的预防1.静电危害的原因静电是指物体带有静电荷,一般是指非平衡电荷。

当两个物体接触或分离时,会产生静电现象。

静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同材料之间的接触和摩擦引起电荷的转移。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设备的高速摩擦、流体运动、物料输送等情况下容易产生静电。

静电的积累会引起火灾事故,并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造成危害。

2.静电危害的预防(1)静电的产生与传导。

在工业生产现场要做好静电的消除工作,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如选择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增加接地装置,降低空气湿度等方法,降低静电的产生和传导。

(2)静电的可燃性和易爆性。

在易燃易爆场所,应该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例如对具有较大静电积聚的易燃易爆气体进行引导、打火等作业,防止静电引起的火灾事故。

(3)静电的监测和检测。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适当的设备和工具对静电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静电的积累情况和相关危险,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火灾事故的预防1.火灾事故的原因火灾事故是由于可燃物、氧气和高温达到燃点等条件便会发生。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故障、操作不当、无序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等都会引发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和物资的伤亡,还会损失大量的财产和设备。

2.火灾事故的预防(1)改善消防安全设施。

加强对工业生产现场的消防设施和装备的维护和检测,保证消防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随时应对火灾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消防规定。

制定并完善相关消防安全制度,对各类消防安全设施和防火通道进行合理规划和设置,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3)增加防火材料和装置。

包括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处理,加强对储存设施的防火措施,采取有效的防火材料和装置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4)做好火灾事故的预防工作。

通过对火灾事故的原因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分析,提高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火灾隐患,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法律法规的要求1.《安全生产法》根据《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各类安全生产隐患的管理和整改,预防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2024年静电的危害与防护(三篇)

2024年静电的危害与防护(三篇)

2024年静电的危害与防护一、静电的危害(一)爆炸和火灾爆炸和火灾是静电危害中最为严重的事故。

在有可燃液体作业场所(如油料装运等),可能因静电火花放出的能量超过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值,引起爆炸和火灾;在有可燃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或粉尘、纤维爆炸性混合物(如氧、乙炔、煤粉、面粉等)的场所如果浓度已达到混合物爆炸的极限,可能因静电火花引起爆炸及火灾。

静电造成爆炸或火灾事故情况在石油、化工、橡胶、造纸印刷、粉末加工等行业中较为严重。

(二)静电电击静电电击可能发生在人体接近带电物体时,也可发生在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导体或其他导体时。

电击的伤害程度与静电能量的大小有关,它所导致的电击,不会达到致命的程度,但是因电击的冲击能使人失去平衡,发生坠落、摔伤、造成二次伤害。

(三)妨碍生产生产过程中如不清除静电,往往会妨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

静电对生产的危害有静电力学现象和静电放电现象两个方面。

因静电力学现象而产生的故障有:筛孔堵塞、纺织纱线纠结、印刷品的字迹深浅不均等。

因静电放电现象产生的故障有:放电电流导致半导体元件及电子元件损毁或误动作,导致照相胶片感光而报废等。

二、静电危害的防护清除静电危害的方法有:加速工艺过程中的泄漏或中和;限制静电的积累使其不超过安全限度;控制工艺流程,限制静电的产生,使其不超过安全值等。

(一)泄漏法这种方法是采取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添加剂等措施,使已产生的静电电荷泄漏、消散、避免静电的积累。

1.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

静电接地的连接线应能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连接牢固可靠,不得有任何中断之处。

静电的接地电阻要求不高,1000欧姆即可。

2.增湿增湿即增加现场的相对湿度。

随着湿度的增加绝缘体表面上结成薄薄的水膜能使其表面电阻大为降低,从而加速静电的泄漏。

还可以通过安装空调设备、加湿喷雾器来增加湿度。

增湿应根据生产具体情况而定,从消除静电危害角度考虑,保持相对湿度在70%以上较为合适。

静电火灾(化工生产过程中)爆炸危害与防护——静电火灾事故的防治(4)

静电火灾(化工生产过程中)爆炸危害与防护——静电火灾事故的防治(4)

静电火灾(化工生产过程中)爆炸危害与防护——静电火灾事故的防治(4)(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静电火灾(化工生产过程中)爆炸危害与防护——静电火灾事故的防治(4)作者:许小群1 可燃性气体输送静电火灾事故防治措施a)管道或系统通入可燃性气体前应用惰性气体置换合格,保证氧含量≤1%。

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预防静电事故的措施: 减少产生量、泄放、消除
29
第五节 静电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判断安全电位
① 生产过程中积累静电的物体是导体时
静电安全判据可为Emax≤0.4Emin,由此
可知静电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最低界限, 以电位表示为:
U 2Emax 0.8Emin
C
C
30
第五节 静电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② 生产过程中积累静电的物体是绝缘体时
• 橡胶制造及人造革制造 • 细小颗粒的研磨,有粉尘的工序 • 喷漆 • 赛璐珞的摩擦 • 橡胶输送带的运转(4m/s) • 含沥青的汽油通过丝织品滤网时
15kV及以
10~15kV 10~15kV l0kV 40kV 45kV 335kV
17
第五节 静电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2、静电的危害及引发燃烧爆炸事 故的条件
1.2×105 4.6×106 4.1×106 2.4×106 6.4×106 1.2×10-3 5.0×10-6 4.9×10-8
4×10-3
13
第五节 静电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3)影响静电产生的因素及静电的特点
影响静电产生的因素 • 凡是加快液体线性流速、增加湍流程度、
混入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因素,如流速、 管径、管材种类、管内壁粗糙度、弯头 多少、滤网密度与材质、油中有水等都 影响产生静电电荷的速度。
5
第五节 静电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静电的产生过程
6
第五节 静电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静电带电序列——北川序列
• (十)玻璃一头发一尼龙一羊毛一人造纤维一 绸布一醋酸人造丝一奥纶一纸浆和滤纸一黑橡 胶一维尼纶一可耐尼龙一赛璐路一玻璃纸一聚 苯乙烯一聚四氟乙烯(一)
• 绸布与玻璃棒摩擦带正(十)电荷,而与聚四 氟乙烯摩擦带负(一)电荷

推荐-预防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的措施 精品

推荐-预防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的措施 精品

预防静电引起火灾爆炸的措施预防静电放电引起易燃、易爆物品发生事故,是安全技术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摸清了静电产生的规律,认识了静电引起燃烧爆炸的基本条件有四个:①有产生静电的来源;②静电得以积累,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③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能量;④静电火花周围有可燃性气体、蒸气和空气形成的可燃性气体混合物。

因此,防静电主耍应从这四方面采取措施。

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的措施比较多,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接地。

良好的接地是及时导除静电荷,防止积集的好方法。

对于能够产生静电的工艺设备如管道、容器、油罐、阀门、漏斗等,应采用金属的或其他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并且要有良好的接地,这样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就会立即导人地中而消失。

但应注意,接地装置与液体蒸气排出地点要保持一定距离。

在可能产生易燃、易爆蒸气和气体的场所或容器内,应注意防止喷放高压水蒸气或水、雾,引起火灾爆炸。

这些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

通常情况对用来加工、储存、运输各种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粉体的设备接地电阻应小于lOO Ω;管线法兰的跨接接地电阻不大于lO Ω。

(2)控制流速。

降低易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是防止静电的重要措施。

可燃液体在管道中的安全流速,可用下式估算式中v —平均安全流速,m/s ;d —管道直径,m 。

实际应用确定时,还应考虑电阻率、管径、管道内壁光滑程度和含水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当输送的物料电阻率为710—1110Ω·cm 时,平均流速应小于5 m/s ,烃类燃料油的输送。

一般情况下允许流速取决于液体的性质、管道直径和管道内壁光滑程度等。

管道直径为50mm 时,流速不得超过3.6m/s ;直径为lOOmm 时,流速不得超过2.5m/s 。

但是,当物料有水分时,必须将流速限制在1 m/s 以下。

输送物料的管道应尽量减少转弯和变径。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规定的流速,不能图快而擅自提高流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火灾(化工生产过程中)爆炸危害与防护——静电火灾事故的防治
Orga nize en terprise safety man ageme nt pla nning, guida nee, in spect ion and decisi on-mak ing,
en 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 n objectives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
静电火灾(化工生产过程中)爆炸
危害与防护——静电火灾事故的防
治(4)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作者:许小群
1可燃性气体输送静电火灾事故防治措施
a)管道或系统通入可燃性气体前应用惰性气体置换合格,保证氧含量w 1 %。

b)对可燃性气体进行提纯处理,尽量除去雾滴和因体杂质。

c)控制气体压
力和流速,如氢气流速不大于8 m/s
d)管道法兰、阀门安装静电跨接铜线,防止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在泄漏面发生静电火花放电。

2可燃性液体灌装、贮运、运输过程静电火灾事故的防治措施
107 Q .cm 时,流速
a )控制流速:降低摩擦速度或流速等工作参数可限制静
电的产生。

一般规定,当电阻率不起过
不超过10 m/s ;电阻率在107〜1 011 Q .cm 时,流速不超 过5 m/s ;电阻率大于1 011 Q .cm 时,流速更低。

当向空 罐开始装液时,先控制流速
1m/s,当入口管浸没200mm 后 可提高流速,高出管线出口 0.6m 时,再达到规定速度。

b ) 采用浮顶式油罐可以防止静电的积聚。

浮顶油罐在油
面上有一只浮船,随液面的高低而升降,浮船的上面有 2根 直径为5.64mm 以上的软紫铜导线,接到罐壁上,可燃性液 体所带静电荷可以导到浮船上,顺导线导走,避免静电荷的 积聚。

c ) 避免可燃性液体在空气中喷射、飞溅,贮罐进料采用
低进低出方式。

d ) 装卸设备、储罐、管线应保证接地良好。

e ) 避免使用静电非导体材质的管线输送可燃性液体。

f ) 储罐内各金属构件必须与罐体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g ) 规定静置时间。

易燃、易爆液体在输送停止后,须按
规定静置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

3工作人员防静电注意事项
a)按照规定的静置时间规范自己的操作和行为。

b)工作中应尽量不做与人体带电有关的行动,如接近或接触带电体,在工作场所穿脱衣服等。

c)使用规定的防护用品。

d)在有静电危害的环境中,不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如钥匙、硬币、手表、戒指和项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