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语法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语法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语法部分知 识点总结
一: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 高中语文语法之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 白菜、拖拉机、计算机"。表示专用名称 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 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 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 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 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 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 南面""中间"等。
高中语文语法之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 七、十、百、千、万、亿、半"等。 高中语文语法之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 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 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 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 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 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 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 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 如"次、下、回、趟、场"。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语文语法归纳总结(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 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 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 就可以了。 语文语法归纳总结(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 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语法是将语文课文功能性思维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套完整而具体的语文语法体系。

语法是语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指在语言使用中发生的现象识别、解释、归类以及体现出的抽象规律的称谓。

正确运用语法,可以让我们的结构更加准确、表达更加清楚,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句子的分类句子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形式之一。

高中语文语法中有七个句子类型,分别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条件句、让步句、比喻句。

它们涉及到句子形式、句式结构、全句主干和从句,以及句子的表述和强调等信息,表达出语言信息的不同内涵。

二、声调声调是语言发音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声调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内容,赋予句子不同的意思,改变句子的强调方向等。

高中语文语法对声调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介绍了声调的基本概念、归类、平调、感叹调、升调和降调等概念,重点讲解了中文句子的声调变化规律。

三、时态时态是指表示动词过去或将来的特定的形式,它能帮助我们表达出不同的时间,表达出主语的一种语言行为。

高中语文语法对时态进行了分类,分为三大类:完成时态、现在时态和未来时态。

它包含的子类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以及过去将来时等等。

四、词性词性是指词语语法形式的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词分类。

词性是表达句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和内涵。

高中语文语法中,有两个主要的词性类型,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感叹词、介词和冠词等词类。

五、状语从句状语从句也叫复合状语,是一种表示时间、原因、条件、让步、结果等信息的从句,是高中语文语法中常见的一种句子结构。

它常常出现在主句前,用来丰富主句的信息,表达不同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高中语文语法中介绍了多种状语从句,包括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和结果状语从句等等。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
尤其、甚至、绝对等;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 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 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介词口诀在名词代词前, 修饰动形要记牢。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 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 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 ]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 北京]见。 (3)歌声 [ 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 了神权。
三.短语和短语的类型
动词的语法功能 A、能作谓语,多数能带宾语。
B、可以受否定副词“不”“没有”的修饰。 (心理活动动词以外的其他动词不受程度副词 “很”的修饰)
C、加“着、了、过”表示动态。如:说着、看 着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
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我‖ 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 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 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 我 ‖ 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 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 语等各种成分。
我 ‖〔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
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我家的猫‖ 最怕陌生人。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 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 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词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词

识破成语使用的误点
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1、例句:李小刚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 草,读他的文章,真叫人头痛。
文不加点:文章不用涂改就写成。 2、例词: 差强人意 万人空巷 三人成虎 不以为然 惨淡经营 大方之家
二、对象误用,张冠李戴
1、例句: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 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 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形容书记多。
7.承接:于是,然后,首先……然后……
七、连词(关联词)
逻辑关系:
8、选择:还是,或者,或者……或 者…… ,是……还是……,不是…… 就是……,与其……不如……
9、目的:以,以便,以免
连词要一般成对、配套使用,不能随意 更换。
了解
分类
概念
例词
助词 叹词 拟声词 数词 量词
在词、短语、句子前或后, 表示结构关系或者某些附加 意义的词。结构助词、动态 助词、语气助词。
语法基础知识
词类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 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明天、 回去)
词组(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
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 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语 调成为句子。(局势稳定、今天星期 四)
名词
实 词
动词
形容词
代词
虚 副词 词 介词
❖语法特点:组成介宾短语后再作句子成份。 表示对象的:把,对于,关于,被…… 表示方向的:向,从,往,朝…… 表示目的的:为,为了 表示方式的:用,以,按照……
词)
基本概念:连接词语、短语、句子,表示 他们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的词。
逻辑关系: 1.并列:既……又……,一方面……另一方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素材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素材

表强烈感情 或呼唤、应 答的词
啊、哎呀
模拟声音的 丁当、扑通、

喵喵
介词:放在词或短语前头,与之合起来表示起 止、方向、处所、对象、目的、方式等
例:
1、从我家到学校
2、向左
3、在我家 4、从你身上 5、为了你
6、用刀子
答案:1、从…到 表起止 3、在 表处所 5、为了 表目的
2、向 表方向 4、从 表对象 6、用 表方式
②所以动心忍性
“动”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惊 动”
讨论下面几道题中划线词语的解释,
并说明其活用情况。
①公将鼓之
②愿为市鞍马
鼓:名词作动词,
市:名词作动词,
“击鼓”
“买”
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④朝服衣冠
西:方位名词作状语,
服:名词作动词,
“向西”
“穿戴容词用作动词,
语法基础知识
语法单位
词 短语 句 子(单句、复句)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
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 成句。(明天、回去)
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
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 语调成为句子。(局势稳定、今天星期四)
句子:是具有特定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
介词:放在词或短语前头,与之合起来表示起 止、方向、处所、对象、目的、方式等
例:以刀劈狼首。(《狼》) 表示方式,译为:用,拿。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连词:表并列、转折、因果、假设、条件、选 择、递进关系
例:
1、你和我 2、玫瑰花有刺,却不会有人因 为刺而讨厌它,如果真有那样的,也不是真 正爱花的。

高中语文基础语法

高中语文基础语法

补充的作用。如:“他把
水喝了”一句中,介词“ ③表示时间:从、自从、当等
八 介
把”与名词“水”合在一 起组成短语“把水”,来
④表示状态方式:用、以、按照等
词 修饰限制“喝”,说明喝 ⑤表示原因:由于、因、因为等
的是什么;“他病倒在床 ”一句中,介词“在”与 ⑥表示目的:为、为了等
“床”合起来组成短语补 ⑦表示比较:比、跟、同等
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例:怒 潮 澎湃,党 旗 飞舞。
形名 形
容词 容
词作 词
作主 作
定 语

谓 语
名名 动 词词 词 作作 作 定主 谓 语语 语
参句子
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关系表
句子成分
成对发生的关系
主语
谓语
陈述关系即主谓关系
谓语
定语
状语 中心语
(动、形词性)
宾语
支配或关涉关系,动宾关系

代词动


实词 形


数 词
容 词拟

副 词
介 词
词 虚词


词助词

必须记住的词性特点
一、名词:
1.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或方位等,常做主语、 宾语,也可以做定语。
例:(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
2.集合名词不能用个体数量修饰,只能用集合词修饰 。 例:一批衣物
二、动词
1.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等的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通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
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明天、回去)
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一.语素以分子原子为例来说明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再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例如:"禾"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它的意义是"禾苗";"坦克"也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它的意义是"装有火炮机枪和旋转炮塔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如:人、吃、大、十等。

也有两个音节的,如:沙发、坦克、玻璃、芙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节,如"法西斯、乌鲁木齐、奥斯特洛夫斯基"语素构成词。

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人";"人参"。

"吃";"吃亏"。

如何判断语素?判断语素很简单,就看看它能否再分,分后有意义就是语素,否则不是。

语素的分类: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

如"分、好、高、低";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

如"话、习、确、民";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

如"者、第、阿"。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二.词类定义:词由语素构成,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作单纯词;由几个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叫作合成词。

词的分类: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例如:表人或事物(学生,教室,书本,友谊);表时间(早晨,明天,季节);表方位(前面,东面,左边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怎么学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怎么学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怎么学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怎幺学?学习方法决不可能千篇一律。

最好是能跟随着老师的思路找出这门学科的规律,获得入门的途径,再不断地充实完善,形成不同学科不同的学习方式。

1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复习一、词
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实词
1.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

(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
(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
(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
(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
2.动词:表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表动作、行为的,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

高中语文高考基础语法知识全国通用

高中语文高考基础语法知识全国通用

最佳答案一.语素和语素分类: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按音节分类可以分成:①单音节语素:如土、人、水、风、子、民、大、海等。

②双音节语素,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A.双声,声母相同的联绵字:如琵琶、乒乓、澎湃、鞑靼、尴尬、荆棘、蜘蛛、踯躅、踌躇、仿佛、瓜葛、忐忑、淘汰、饕餮、倜傥、含糊、慷慨、叮当、蹊跷、玲珑、犹豫等。

B.叠韵,韵母相同的联绵字: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灿烂、蜿蜒、苍茫、朦胧、苍莽、邋遢、罗嗦、怂恿、螳螂、桫椤、倥侗、蜻蜓、轰隆、当啷、惝恍、魍魉、缥缈、飘渺、耷拉等。

C.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如蜈蚣、蓊郁、珊瑚、疙瘩、蚯蚓、惺忪、铃铛、奚落、褡裢、茉莉、蚂螂、窟窿、伉俪、蝴蝶、笊篱、蹦达、蟪蛄、狡狯、狡猾、蛤蚧、蛤蜊、牡丹、磅礴、提溜等。

D.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

如干部、涤纶、甲克(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哒爹等。

E.专用名词,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名称。

如纽约、巴黎、北京、苏轼、李白、孔子、萝卜、菠菜、番茄、红薯等。

③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安迪斯、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语素按组词能力划分,可以分成:①自由语素——前后都可以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还可以单独成词。

如金——黄金、金条、白金、金黄,布——帆布、布匹、布衣、粗布等。

②不自由语素——只能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

如第——第一、第二、第三,老——老大、老二、老三,初——初一、初二、初三,子——桌子、椅子、盆子、李子、中子等。

③半自由语素——可以在前后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但不能单独成词。

如民——人民、民众、草民、民意,食——食物、饮食、粮食、食品等。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PPT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PPT

D
6、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B )
A.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 的错误。
B.同学的帮助,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 错误。
C.在同学的帮助下,使我改正并认识了自 己的错误。
D.同学的帮助,使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 错误。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句子成分
(一)主语
主语是句子的叙述主体。 最常见名词作主语。 主谓倒装,如
你出来!——出来,你!
(二)谓语
谓语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 或处于什么状态。如: 他睡觉呢。 她很漂亮。 他走出去打球。
两个动词谓语,连动句
(三)宾语
动词后面表示人物、事件的成分, 动作的承受者,如: 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告诉我晚上看电影。
(四)数词
基数词 序数词 倍数词 分数词 概数词
数词语法特征
与量词连用 倍数词、分数词都用于数目的增加,倍数
词不能用于数量减少 “增加了”与“增加到”的区别
(五)量词
必与数词、指示代词连用
(六)代词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 她、它
指示代词:这里、那儿、这些、 所有、任何
双宾句
双宾句
定义:指一个句子的谓语动词 带两个宾语。
其中,离动词近的宾语叫 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宾语叫 直接宾语。
练习
主谓搭配不当
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 电影节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 自40多个国家的近2500名电影人和30多 部电影前来参加。
[] []
(二)介词
表方向:自、从、朝、往、向、顺等。 表方式状态:按照、依照、以等。 表目的:为了、为着等。
表对象或范围:把、对于、给、关于 等。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精讲(思路清晰)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精讲(思路清晰)

1、修饰动、形,不修饰名词。 2、都能作状语。
副词语法功能: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很很有有一一些些挺挺出出色色的的篇篇章章,,一一般般说说来来艺艺 术价值的确极极其其不不如如国国风风。。小小雅雅中中偶偶尔尔有有一一些些 士大夫抱大怨肆或抱讽怨刺或王讽室刺的王诗室,的但诗他,们但毕他竟们缺毕少竟 缺人民少所人受民的所切受肤的之切痛肤,之因痛而,揭因露而社揭会露现社实会必现定实 必缺乏定深缺度乏。深度。
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登上飞
担任。
机。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八 情境设置下的多点考查
续表
成分
说明
符号
举例
定语
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说明事 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料、数量等。 ( ) 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担任。
大地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暖和)的阳光照着(平静)的湖水。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
第三讲:
句子成分划分
一.构成句子的六种基本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复习任务群八 情境设置下的多点考查
1.单 句 (1)一般单句成分 成分
说明
符号
举例
主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
明是谁或是什么。常由名词、 —— 他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明确:A、B项代词指代不明;C项“和”可做连词或介词。做连词时, 表示“瞒着财务总监和副总监”两人;做介词时,表示“瞒着财务总监” 一人),该句词性不明;
运用词性解决问题——文言词义推断
3例: (渔人)欲穷其林 一狼洞其中

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归纳语文语法知识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完整版)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汇总

(完整版)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等,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等。

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

: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代词:代词是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高中的语文语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1(一)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实词1、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

(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2、动词:表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表动作、行为的,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2)表发展、变化的,如:变化、生长(3)表存现的,如:有、无、消失、存在(4)表使令的,如:使、让、叫(5)表判断的,如:是(6)表相似的,如:象、似(7)表心理活动,如:爱、想、喜欢、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8)表能够、愿意的,叫能愿动词,如:能、会、要、应、肯、敢、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3、形容词:表人或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1)表事物的形状,如:高、矮、胖、瘦、大、小(2)表事物的性质,如:美、丑、恶、甜、苦、好、坏、奢侈(3)表事物的状态,如:快、慢、迅速4、数词:表人或事物数目的词。

(1)表确数的,如:一、十、亿、半(2)表概数的,如:几、一些、上万(3)表序数的,如:第一、老九(4)表分数的,如:三分之一、七成5、量词:表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高中语法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高中语法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高中语法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语法知识在中学阶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高中语法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一、句子的成分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根据不同的语法成分,句子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在学习句子成分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主语:句子的主语是执行动作或者被动作作用的人或者事物,它通常位于句子的主语位,可以是名词、代词、动名词等。

2. 谓语:谓语部分是句子的核心,描述了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谓语可以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连系动词等,也可以加上宾语和补语来完整表达。

3. 宾语:宾语是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的对象或接受者。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名词等。

4. 状语: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者整个句子的成分,用来说明时间、地点、方式等。

5. 定语:定语是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用来描述或限制名词的属性。

6. 补语:补语是指在某些动词后面需要加上一些补充的成分,才能完整表达动作的状态。

二、句子的语法关系句子之间的语法关系是我们学习语法知识时需要理解和应用的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种语法关系:1. 主谓关系: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主语是执行动作的主体,谓语描述了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2. 主宾关系: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主语执行动作,宾语接受动作,说明了动作的对象。

3. 动宾关系: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动词是执行动作的核心,宾语是动作的对象。

4. 定状关系:定语和被修饰词之间的关系,定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限制名词的属性。

5. 主语从句:主语从句是句子中充当主语成分的句子,一般引导主语从句的词有“谁”、“何物”、“怎样”等疑问词。

三、句子的句式结构句子的句式结构是句子的组成方式和形式。

在学习句式结构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种常见的句式结构:1. 主谓结构: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简单句,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

高中语文语法

高中语文语法

高中语文语法一、句子类型1、简单句简单句是句子的基本结构,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组成,有时可以有宾语、表语或状语,但不能有其他结构,例如:他走了。

2、并列句并列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句子之间用逗号、分号、连接词或句号连接,例如:他走了,我也走了。

3、复合句复合句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组成,主句和从句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从句可以是宾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语从句等,例如:我知道他走了。

二、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一般放在句首,表示句子的主体,它可以是一个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短语,例如:他走了。

2、谓语谓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它可以是一个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短语,例如:他走了。

3、宾语宾语是句子的重要成分,表示谓语动作的对象,它可以是一个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短语,例如:他看书。

4、表语表语是句子的重要成分,表示主语的性质、状态或身份,它可以是一个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短语,例如:他是学生。

5、状语状语是句子的重要成分,表示句子的时间、地点、原因、条件、方式、程度等,它可以是一个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或介词短语,例如:他昨天走了。

三、句子结构1、主谓宾主谓宾是句子的基本结构,由一个主语、一个谓语和一个宾语组成,例如:他看书。

2、主系表主系表是句子的基本结构,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表语组成,例如:他是学生。

3、主谓宾表主谓宾表是句子的基本结构,由一个主语、一个谓语、一个宾语和一个表语组成,例如:他叫我学生。

4、主谓宾状主谓宾状是句子的基本结构,由一个主语、一个谓语、一个宾语和一个状语组成,例如:他昨天叫我学生。

四、句子成分的关系1、主谓关系主谓关系是句子最基本的关系,即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例如:他走了。

2、主宾关系主宾关系是句子的重要关系,即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宾语表示谓语动作的对象,例如:他看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岀、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等,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等。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代词是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

代词有三种:一是人称代词,用来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称,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二是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的,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么样、那么样、各、每”;三是疑问代词,用于提问,如“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哪里、多、少、丿『。

代词代替某类词,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如人称代词代替名词时,就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

“这么、那么、这样、那样”等可以代替动词、形容词,就具有动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 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短语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

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面七种。

联合短语:由地位平等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做联合短语。

如口"白菜、芹菜""香蕉、橘子、甜橙""调查、研究""接受并且审理""雄伟、壮丽""又白又胖”。

偏正短语:偏正短语中的一部分是中心词,前面总是有修饰语。

如”大城市、小村庄、优异的成绩(这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慢走、努力工作、仔细地分析、特别大、最优秀"(这是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补充短语:这是补充成分在后面的短语,如"坐下、掉下去、拿起来、算得准、说得妙、放在这里”。

动宾短语:这是动词后面带着宾语的短语。

如"买菜、写小说、看电视、走亲戚、跑材料、修理汽车、收购药材”。

主谓短语:被陈述对象在前,陈述者在后构成的短语,叫做"主谓短语”,好像一个句子,但是没有句子的语气,因而没有句子的独立性。

如”电灯亮、电话通、学校开学、山河壮丽、春雨绵绵、河水奔腾、祖国富强”。

介词短语: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

如“在中国、对他们、往新疆、从今年、关于他、向大家、朝北京方向、以这种方式、为广大群众、比个人的利益”。

的字短语:用”的"在最后组成的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

如"教书的、开车的、走路的、先进的、手里拿把花的、头上打着蝴蝶结的"。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句子成分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大伙都散了。

(《分马》)(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荔枝蜜》)(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几句的主语是"大伙""满树浅黄色的小花""我最不能忘记的""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并不岀众""是他的背影”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

如:(6)—张简陋的大竹床上铺着厚厚的稻草。

(《驿路梨花》)(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

如:(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

(鲁迅《社戏》)(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

(《分马》)(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纪念白求恩》)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

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5)现在人们叫它故宫。

(《故宫博物院》)(6)我给她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荔枝蜜》)(8)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

(《挖荠菜》)(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一片碧绿的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荔枝蜜》)(10)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背影》)(11)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尖括号里的全是补语,都补充说明了前面的动词、形容词。

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

(《挖荠菜》)(3)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4)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地质之光》)(5)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6)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前。

(萧乾《枣核》)圆括号里的是定语,方括号里的是状语。

语文语法知识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 )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