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材料研究的设想及其应用
仿生材料学的发展及应用
![仿生材料学的发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c811c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1.png)
仿生材料学的发展及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仿生学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仿生材料学作为仿生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发展历程、应用现状、未来前景等方面探讨仿生材料学的发展和应用。
一、发展历程仿生材料学,简单地说就是模仿动植物的结构、性质、功能等进行材料设计和制备。
其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古代,早在汉代就有“仿石成木”的技术。
但是由于历史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仿生材料学只能停留在经验和手工制作阶段。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利用先进的分析手段和制造技术,仿生材料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仿生学成为国际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热点,科学家们开始系统探究生物界的多样性,并结合生物学、物理学、数学、机械工程学等学科知识开展材料设计和制备。
目前,仿生材料学已经从简单形态的仿生学实验开始发展,逐步形成生物学、医学、机器人等领域的交叉应用。
二、应用现状1、生物医学领域仿生材料学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以期开发出一些可用于临床治疗的仿生材料。
例如,在组织工程领域,利用仿生材料设计可以制备生物功能材料,支持和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在口腔医学领域,通过仿生学设计口腔义齿和口腔修复用材料,提高口腔修复效果和病人生活质量;在骨科领域,仿生材料可以制备出类似骨骼结构的金属、聚合物、陶瓷等材料,能够更好地帮助植入物与肌骨组织契合,促进骨组织再生。
2、机器人领域仿生材料学也非常适用于机器人领域,因为它可以使用仿生学原理来设计和制造机器人,赋予其类似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充分考虑鸟类的飞行机理,利用仿生材料在制造创新型飞行器方面有了长足进展。
同样,利用仿生学的原理,设计机器人达到人体运动和功能的模仿,例如能够模拟人体骨骼、肌肉和关节运动的仿生机器人。
三、未来前景当前,仿生材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例如仿生材料的制备成本、效率以及仿生材料与人体完美的吻合度,是解决目前仿生材料学发展问题的重要方向。
仿生学中的新材料及其应用
![仿生学中的新材料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e88fd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d.png)
仿生学中的新材料及其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研发出众多令人惊奇的新材料,其中,仿生学中的新材料备受关注。
仿生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结构、功能、行为及其演化的学科,它不仅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灵感,也为工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本文将探讨仿生学中的新材料及其应用。
1.仿蛋白质材料仿蛋白质材料是仿生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类新材料。
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因此,仿生学领域中的科学家们也开始研究如何仿制出具有蛋白质特性的新材料。
近年来,不少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发仿蛋白质材料,并在吸附分离、催化反应、药物递送等领域进行应用。
2. 神经纤维传感器神经纤维传感器是仿生学中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新材料。
仿生学家们利用纳米材料和微电子技术开发出神经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运作方式,进而感应并反馈外界信息。
神经纤维传感器被广泛运用于医学领域中,例如,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等。
3.仿生陶瓷仿生陶瓷是一类结构材料,它的外形与天然骨骼相似,因此具有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
仿生陶瓷被广泛应用于颅骨损伤修复、牙齿种植等领域。
钛合金等传统的金属材料常常被人体免疫系统排斥,而仿生陶瓷则可以完美地融入人体,不会产生免疫反应。
4.仿生纳米材料仿生纳米材料是一类由纳米尺度物质组成的新材料。
众所周知,纳米材料的特性与块材料有显著的不同,这使得它们能够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超级电容器、超级电池、纳米透镜和天线等。
与此同时,仿生纳米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仿生机器人、智能化控制系统等领域。
5.仿生植物仿生植物是仿生学领域中的一大亮点,它通过模拟植物的结构和运作方式,研发出了一系列植物型机器人。
这些仿生植物具有色彩鲜艳、造型逼真、运动自如、寿命长等特点。
仿生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可以帮助农民检测土壤、调整农作物生长,也可以帮助环保工作者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等。
总之,仿生学中的新材料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医疗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并为人们的未来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仿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仿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e4d5a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0.png)
仿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仿生材料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
仿生材料是指借鉴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合成材料或利用自然材料构建出来的功能性材料。
它可以模仿生物的外形、结构和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仿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首先,关于仿生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常见的途径。
一种是通过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利用合成材料构建出与生物相似的材料。
例如,科学家们可以利用纤维素纳米晶的生物可再生性和机械强度,制备出类似于蜘蛛丝的合成纤维材料。
这种仿生材料具有超强的拉伸强度和柔韧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强度纤维材料领域。
另一种制备方式是利用生物材料构建仿生材料。
这种方法通过提取和改造生物体本身的材料,制备出功能性材料。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贝壳的钙碳酸盐来构建出具有自愈合性能的陶瓷材料。
这种仿生材料可以在受损后自动修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除了制备方法,仿生材料的应用研究也是一个热门话题。
仿生材料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仿生材料构建出与人体组织相似的人工器官。
这些人工器官可以用于替代受损的组织或器官,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药物传输领域,仿生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载体。
科学家们可以设计出具有控释功能的仿生材料,用于携带和控制药物的释放,从而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此外,仿生材料还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科学家们利用仿生材料构建出高效的太阳能电池。
这些仿生电池可以模拟光合作用的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具有高效能和可再生的特点。
此外,仿生材料也可以应用于能源存储和转换领域,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做出贡献。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仿生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仿生材料可以模仿自然界的水处理系统,用于净化和处理废水。
通过仿生材料的吸附和分离功能,科学家们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仿生材料还可以用于生物降解领域,例如利用仿生材料制备可降解的塑料,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仿生材料指模仿生物的各种特点或特性而开发的材料
![仿生材料指模仿生物的各种特点或特性而开发的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0e7e02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1.png)
仿生材料指模仿生物的各种特点或特性而开发的材料仿生材料指模仿生物的各种特点或特性而开发的材料。
1.仿生材料学的研究内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碰触过许多动物与植物,它们都属生物的范畴。
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就是由理想的无机或有机材料通过女团而构成,比如能跳动80年都不暂停的人类心脏;几乎不发热量的无情昆虫。
从材料化学的观点来看,仅仅利用极少的几种高分子材料所生产的从细胞至纤维直到各种器官能充分发挥如此多种多样的功能,简直不可思议。
动植物为了铸成自己身体所用的材料在有机系列里存有纤维素、木质素、甲壳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等,其结构非常复杂。
在高分子化学世界里,我们已经制造出了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脂、聚酰胺等人工材料,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
但是,人类所创造的材料与自然界生物体的构成材料还有很大的不同。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海鳗的发电器瞬间可以发出800伏的电压,足以电死一头大象,但是它的发电器不是金属等导电器材,而是蛋白质的分子集合体;深海里有一种软体动物,其身体无疑也是由细胞材料所构成,但是却可承受很高的海水压力而自由地生存着。
这些例子说明,许多生物体的某些构成材料是我们完全不知道的,这些材料大多数是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形成,并能发挥出特有的性能。
当人们对这些生物现象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把它们应用于材料科学技术方面,就形成了仿生材料学。
因此,仿生材料学的研究内容就是以阐明生物体的材料构造与形成过程为目标,用生物材料的观点来思考人工材料,从生物功能的角度来考虑材料的设计与制作。
但是迄今为止该学科未拓展的领域和未解决的问题非常之多,可以指出人造材料学的学科体系还没全然构成。
展开人造材料的研发与研究必须必须自学和介绍许多有关的专门知识,比如,高分子化学、蛋白质工程科学、遗传学、生物学以及与其关联的技术等等。
2.仿生材料研究的设想及其应用基准1最早已经开始研究并取得成功的人造材料之一就是恶搞天然纤维和人的皮肤的碰触感而生产的人造纤维。
生物仿生材料及其应用
![生物仿生材料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6f5b3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3.png)
生物仿生材料及其应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于环保的越来越重视,人们的仿生材料需求也越来越高。
仿生材料是一种借鉴自然界生物体结构、功能的材料,它与生物体结构、功能非常相似,具有优异的性能,可以用来代替传统材料。
生物仿生材料的种类生物仿生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仿生高分子材料,包括生物仿生聚合物、生物仿生聚己二酸、生物仿生高分子气凝胶、生物仿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第二类是仿生无机材料,包括仿生表皮材料、仿生结晶材料等;第三类是仿生复合材料,包括仿生纳米复合材料、仿生光学复合材料等。
生物仿生材料的应用生物仿生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在医学领域,生物仿生材料可以用于制造人工器官,植入人体,帮助人们更好地治疗疾病。
比如,国内外已经出现了用于制造耳蜗、人工胰腺等器官的生物仿生材料。
此外,生物仿生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人工骨、人工软骨等,帮助人们更好地修复损伤的组织、器官。
在军事领域,生物仿生材料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生物仿生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轻型防弹衣、隐形衣等,可以帮助士兵在战争中更好地保护自己,降低被敌人发现的概率。
在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生物仿生材料也有着广泛应用。
生物仿生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超轻型高强度材料、超级保温材料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节能环保。
生物仿生材料的未来发展生物仿生材料在未来的发展中前景广阔。
科技的发展,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构建仿生材料,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
在未来,人们将大量涉足仿生材料的研究领域,并且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生物仿生材料。
总之,生物仿生材料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新型材料,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医学、军事、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的不断需求,生物仿生材料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基于仿生学的智能材料研发与应用
![基于仿生学的智能材料研发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3be9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4.png)
基于仿生学的智能材料研发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创新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仿生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了许多启发人类材料创新的灵感。
基于仿生学的智能材料研发与应用成为了当前科学界和工业界的热门议题。
仿生学是从生物学中提取灵感,通过模仿自然界的机制和结构,来设计和开发新的材料。
这些材料能够展现出类似生物组织和器官的特性和功能。
基于仿生学的智能材料,是指那些可适应环境变化、自主感知和对环境做出反应的材料。
在智能材料研发方面,仿生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灵感和解决方案。
例如,仿生学启发了在材料表面涂覆特殊纳米结构,使材料具有超疏水性或超亲水性,具备了类似莲花叶片或鲨鱼皮肤的特性。
这些材料可以应用于减少液体表面张力、减少污染以及抗菌等领域。
另一个例子是仿生学在材料运输和修复方面的应用。
仿鱼鳍结构设计的材料可以减少水的阻力,提高水中移动物体的速度,这一技术在水下无人机和潜水设备的设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此外,仿生学也启发了新型的自愈型材料的研发。
这些材料能够自动修复损伤,通过模仿生物组织修复能力,延长材料的寿命和功能。
基于仿生学的智能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建筑、能源、医疗等领域。
例如,仿生学启发了具有可调光、自洁、空气净化功能的建筑外立面材料的研发。
这些材料可以根据光线条件和污染程度自动调节颜色和透明度,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环境适应能力。
在能源领域,仿生学的理念和原则也被运用到了太阳能电池和能量收集器的设计中,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医疗领域,仿生学材料可以被应用于人工器官、组织工程和药物传递等方面,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尽管基于仿生学的智能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仿生学的实际应用仍然需要克服工程化难题,以将灵感和理论转化为实用的材料和器件。
其次,仿生学的研究需要跨越不同学科领域,需要材料科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等多学科跨界合作。
此外,基于仿生学的智能材料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仿生材料的设计与制造
![仿生材料的设计与制造](https://img.taocdn.com/s3/m/5a1e97f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e.png)
仿生材料的设计与制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生材料成为了越来越多领域的研究热点。
仿生材料是指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构造和功能,对其进行模仿,并将其应用于人造材料的设计与制造。
仿生材料旨在实现更好的性能、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本文将介绍仿生材料的设计与制造,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仿生材料的设计仿生材料的设计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首先需要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解和分析,再通过模拟、仿真等方法进行设计。
其主要设计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生物学分析:对于要模仿的生物系统,需要进行详细的生物学分析,了解它的结构、构造和功能,以及这些特性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2. 材料选择:根据生物学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设计。
常用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陶瓷、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等。
3. 结构设计:根据模仿的生物系统的结构特点,设计出合适的结构。
例如,如果要设计仿鱼儿游动的机器人,就需要对鱼儿的鳍、尾巴等部分进行模仿。
4. 功能实现:将结构与材料相结合,实现所需的功能。
例如,如果要设计一种能够在水中游动的机器人,就需要在结构上设计出能够产生水动力驱动力的部件,并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
二、仿生材料的制造与传统的材料制造相比,仿生材料的制造更为复杂。
制造仿生材料需要克服许多技术挑战和制约因素。
其主要制造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逐层打印实现立体结构的技术,适用于生物仿真体的制作,例如人体器官的模拟。
2. 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是指利用微小、高度集成的电子器件来制造功能元件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制造从基础材料到成品集成的仿生传感器、仿生芯片和仿生器件等。
3.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可以高精度、高稳定性地制造仿生材料。
利用纳米材料,可以制造出极小的仿生结构,如仿生纳米器件和仿生纳米机器人等。
这种技术在医疗领域和生物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仿生材料的应用仿生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诸多领域。
仿生材料研究及应用进展
![仿生材料研究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695bfc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4.png)
仿生材料研究及应用进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仿生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仿生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生物体形态、结构、功能和行为规律,将其运用于工程技术和设计中,实现具有生命体特征的高性能系统的学科。
在仿生学中,仿生材料是一个重要的分支。
仿生材料是指以模拟生物材料组织、性能和生理活动为基础,应用工程技术手段制造出具有类似生物材料特性的新型材料。
目前,仿生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医疗、环保、交通、建筑、通信、机器人等领域。
下面,我们就从仿生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仿生材料的研究进展1.微纳米结构仿生材料微纳米结构仿生材料是一种结构具有微米尺寸甚至更小的材料。
它的制作过程很复杂,需要工程师们采用微处理技术和纳米加工技术,从而使它具有仿生材料的特性。
纳米结构仿生材料能够模拟生物体内微纳米结构,其功能优点主要有:自清洁性,低粘附性,高生物相容性,低磨损性和防腐蚀性。
因此,这种仿生材料在医疗器械、食品加工、高速飞行器、防尘涂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海螺壳仿生材料海螺壳富含天然无机物质,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材料。
科学家们发现,海螺壳中的几何形态、组成结构和分子排列方式都与我们的骨骼很相似。
因此,海螺壳是一种天然的骨骼仿生材料。
现在,科学家们将仿生海螺壳材料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可以制备出具有生物相容性、机械强度、生物活性等特点的人工骨骼和人工关节,为人类医学和生物学做出了贡献。
3.糖水相生物仿生材料糖水相生物仿生材料是一种利用糖水分离的理化特性来复制具有生命的体系的仿生材料,它可以模拟人体细胞膜和DNA双链。
这种材料不仅具有生物相容性、剪切稳定性和高透明度,还可以用于制造高品质假肢、人工骨骼、人工角膜等医疗器械。
二、仿生材料的应用进展1.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仿生材料被广泛应用。
例如,纳米结构仿生材料可以用于防止人造器官和假体等植入体的感染、降低人工关节、假肢等的磨损、提高医学影像质量;海螺壳仿生材料则可以用于制备人工骨骼和人工关节。
仿生多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仿生多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c048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5.png)
仿生多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生学的概念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仿生学是通过模仿自然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来设计和制造新型材料的一门学科。
其中,仿生多孔材料作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广泛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仿生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1. 生物模板法:生物模板法是利用自然界已有的生物体作为模板,在其表面形成复杂的多孔结构。
例如,利用海绵或树叶的结构来制备材料,通过模板法制备的多孔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和孔隙分布。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将溶胶转变为凝胶的制备方法,通过水合反应形成多孔结构。
其中,溶胶和凝胶主要由金属氧化物或有机物组成。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多孔材料具有优良的孔隙结构和可控的孔隙大小。
3. 泡沫法:泡沫法是一种利用气泡或发泡剂来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通过将泡沫固化,形成孔隙结构。
泡沫法制备的多孔材料具有轻质、低密度和良好的热、声、电等性能。
二、仿生多孔材料的应用领域1. 传感器:仿生多孔材料在传感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可通过调控孔隙结构和表面改性来增强材料与目标分子的相互作用,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2. 透声材料:仿生多孔材料在透声材料领域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其多孔结构和空气孔隙能够有效隔离声波,使得材料具有较低的声传导率和优异的隔声性能。
3. 吸附材料:仿生多孔材料作为吸附材料能够具备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从而增加与污染物接触的机会,并提高吸附效果。
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气体净化等领域。
4. 能量存储:由于多孔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储能空间,仿生多孔材料在能量存储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例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多孔结构能够提高电极表面积和离子的扩散速率,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5. 药物传递:仿生多孔材料在药物传递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通过调控材料的孔隙结构和释放速率,能够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综上所述,仿生多孔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上都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发展前景。
材料科学中的仿生设计思路与方法
![材料科学中的仿生设计思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b5aac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9.png)
材料科学中的仿生设计思路与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时候,仿生设计思路和方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仿生设计是指通过学习和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出具有相似特性的工业产品或材料的一种方法。
而材料科学中的仿生设计,就是以仿生学为基础,将自然生物中的优秀结构和功能引入到材料科学中,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一、仿生设计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在材料科学中,仿生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这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具有优秀性能和功能的生物体。
通过对这些生物体的学习和模仿,材料科学家可以开发出更为优秀和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例子:1. 莲花效应莲花的叶片表面已经被证明具有超疏水效应,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水中保持干燥。
这种效应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衣服、建筑和电子等领域。
在材料科学中,科学家们通过模仿莲花叶片表面的微小结构,开发出了一种超疏水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在不加任何涂层的情况下,自然形成超疏水表面,从而具有防水和自洁的特性。
2. 珍珠母珍珠母是一种长得像大理石的物质,它由一系列微小的晶体来构成。
这些晶体有不同的尺寸和可变的间隔,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了一些独特的颜色和纹理。
材料科学家们通过学习珍珠母的组织结构,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的材料,能够透过外部光源和人的眼睛造成聚光效应,从而形成不同的颜色和纹理。
3. 苍蝇眼苍蝇眼上有许多微小的凸起,这些凸起可以增强苍蝇的视觉能力。
在材料科学中,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苍蝇的眼睛结构,开发出了一种高清晰度透镜。
这种透镜用于相机等设备中,可以优化图像质量并减少光线散射的现象。
二、仿生设计的优点相比传统材料设计方法,仿生设计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仿生设计可以开发出更为优秀和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像莲花效应、珍珠母、苍蝇眼等都是通过仿生设计方法开发出的材料,它们拥有超疏水、聚光效应和高清晰度等特殊性能,这些优秀的性能可以应用于众多领域。
仿生学研究在新材料中的应用
![仿生学研究在新材料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0fdd3c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a.png)
仿生学研究在新材料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更新换代,仿生学研究成为了热门的话题之一。
仿生学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自然界中一些生物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把它们应用到科技中。
比如,仿生学中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飞机的设计。
我们早已知道飞机是类似于鸟儿飞行的一种交通工具,它在飞行的过程中运用着众多仿生学的原理,比如鸟类的翅膀形状、羽毛布局、迎角调整等等。
仿生学研究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科技水平有了飞跃的进步。
而最近几年,仿生学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一、仿生学在新材料中的应用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传统的材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因此,为了应对这种状况,仿生学应运而生。
仿生学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仿照自然生物的某个功能而设计出来的新材料,比如像仿生学蜘蛛丝、鱼鳞的某些性质等等;另一类则是通过模仿自然生物的外形而制造的新材料,例如仿生学衣服、服饰等等。
例如,高稳定性、高性能的仿生新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交通、电脑、电子、生物、医学、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这些应用中广泛的材料分为填充型和非填充型.1.填充型仿生新材料填充型仿生新材料的实现原理是将高性能聚合物、金属、陶瓷、玻璃、晶体、生物单元等材料填充在有机水凝胶、透明无色薄膜、无机薄膜、纳米纤维、氢氧化铝、碳质纳米纤维等支撑体系中,可制造出一些新型材料。
这些材料的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比如超高强度复合材料、仿生涡轮叶片、仿蜂群光速通信材料等。
2.非填充型仿生新材料非填充型仿生新材料的实现原理是将自然界中的某些生物的外形、纹理、表面形态等性质拿来运用,利用流体动力学、热力学、光学、电学等理论,设计出拥有新特性和新应用功能的材料。
这类材料的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包括仿生光纤传输装置、仿生罩杯、仿生雾霾口罩等。
二、仿生学在新材料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1.仿生学防水材料仿生学材料中的一大类是仿生学防水材料,这种材料的使用效果非常好。
生物仿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前景
![生物仿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6f875a3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a.png)
生物仿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前景生物仿生学是从生物世界中汲取灵感设计和制造新型材料与技术的一门科学。
生物仿生材料就是在模仿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形态、功能等方面所获得的智慧和经验,加以研究,仿造出的新型材料。
如今,生物仿生材料的制备技术已经得到了日益迅速的发展,成为了新兴科技领域中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其在医学、航天、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一、生物仿生材料的制备方法1.生物体组织仿生生物组织仿生是将自然界中已知的生物体组织的结构和性能,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进行合成、改性,以达到某种预期性能的仿生过程。
例如,人工合成的骨骼材料,其结构和化学组成与真正的骨骼非常相似,具有较好的强度、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
2.生物体表面仿生生物体表面仿生是以生物体表面的微观结构及其物理化学特性为基础,在不同材料表面制备出具有类似结构及性质的仿生材料。
例如,模仿鲨鱼皮肤表面的纹路结构,制造出具有降阻性、自清洁能力的超级材料。
3.生物分子仿生生物分子仿生是模拟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原理,在人工合成材料中加入生化分子,使其释放、传递特定药物或完成特定功能。
例如,利用DNA分子相互作用的原理制造出的智能材料,可以在特定环境下选择性地释放药物。
二、生物仿生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1.组织工程组织工程是制造人工组织的一种方法,生物仿生材料可以作为一个载体,将人体细胞种植至其中进行培养,通过生物材料的支撑和结构支持,使人体细胞形成指定组织,以恢复丧失的功能。
例如,使用生物性材料制造人工骨骼、皮肤、软骨等,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2.人造器官人造器官的制造是生物医学领域的热门研究之一。
与传统的假体相比,生物仿生材料所制造的人造器官更具有生物相容性、耐久性、形态稳定性和生理功能,有效地促进了人造器官的成功实现。
如目前已经成功实现的人造心脏、人造肝脏等器官。
三、生物仿生材料在航天上的应用1.防护材料作为防护材料,仿生材料可以有效地减轻宇航员在太空中受到的辐射、紫外线和热辐射等的影响。
仿生学中的材料设计与应用
![仿生学中的材料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611481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6.png)
仿生学中的材料设计与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仿生学已成为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
仿生学是学习和应用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和结构来设计和优化人造产品的学科。
其中,材料设计和应用是仿生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借鉴生物体的结构和性能来设计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合成材料。
本文将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介绍材料设计与应用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仿生学中的材料概念材料是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应用。
仿生学中的材料则是指以仿生学的思想为指导,研究、设计以生物体结构和特性为原型的新型材料。
其中,这些生物体不仅包括动物、植物等生物,还包括微生物、海洋生物等。
由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仿生学材料也有着多种形态,如仿生纳米材料、仿生有机材料等。
而在生物体内,在不同器官、组织、细胞或分子层面具有特殊功能的不同结构体,也被应用到仿生材料的设计之中。
二、材料设计与应用的实践1、仿生纳米材料的设计纳米材料是一种由纳米尺度下的基本单元组成的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子、电磁等性质。
仿生纳米材料就是借鉴生物体内的纳米结构,制造出类似的纳米材料。
例如,太阳能电池就是一种利用仿生纳米材料设计的基于光合作用的灵敏材料。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进行光能转换,而仿生太阳能电池则借鉴了叶绿体在光合作用中反应光线的方式,使得能量转换效率更高。
2、仿生有机材料的应用有机材料指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材料,其有着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再生性、低成本等特点。
而仿生有机材料就是从生物体内获得灵感,设计出类似的有机材料。
例如,仿生森林是一种使用仿生有机材料的环保设施。
这种仿生材料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生成氧气,形成类似自然森林的微环境,在城市中增加自然氧气,带来益处。
3、仿生金属材料的应用金属材料一般具有高强度,但由于存在伸缩性问题,金属的某些应用领域仍做不到最优。
而仿生金属材料结合了具有柔性的生物体,从而避免了金属在某些情况下的断裂和破损问题。
仿生学领域中仿生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仿生学领域中仿生材料的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c1d01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6c.png)
仿生学领域中仿生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近年来,仿生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生物界的探索不断推动着科技的发展。
仿生学是模拟和学习生物界的物质、结构、力学和运动等特性,研究如何将其应用到工业、医学、农业等领域中。
在仿生学领域中,仿生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本文将从仿生材料的定义、分类、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仿生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仿生材料是指通过仿造生物界的物质结构和运动特性,来制造出一种与生物相似或相同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新材料。
它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模拟生物材料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如仿生橡胶、仿生石墨烯等;另一类是模拟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如仿生组织、仿生肌肉等。
其中,仿生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质量直接决定仿生材料的应用性能和市场价值。
二、仿生材料的研究方向(一)仿生材料的制备技术仿生材料的制备技术是研究的基础和关键。
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自组装技术、生长法、浓缩法等。
自组装技术是将多种无机或有机材料进行叠层排列,从而制备出具有特定形貌和性能的材料。
生长法主要是通过生物体的生长反应,使材料在特定的温度、pH值等条件下形成一定的结构,如生物矿化、生物膜等。
浓缩法是通过合成液对材料进行浓缩,形成一定结构和性能的材料。
(二)仿生材料的性能评估与分析仿生材料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主要采用的分析技术有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晶体衍射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三)仿生材料的应用仿生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工业、医学、军事等领域。
其中,仿生材料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机器人、传感器等方面。
在医学领域,仿生材料主要应用于人体组织、器官的修复和替代。
而在军事领域,仿生材料主要应用于军事装备的制造和防护。
三、仿生材料的应用案例(一)仿生植物仿生植物是将植物的组织、形态和运动特性等应用于机器人设计中。
研究人员通过仿造植物的根、茎、叶等结构,制造出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自主移动和感知的智能机器人。
仿生学在材料学中的应用
![仿生学在材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1f143f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a.png)
仿生学在材料学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深入了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生学开始成为研究材料学的重要手段。
仿生学是以自然界的生物和生态系统为蓝本,通过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设计出具有类似功能的新材料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材料学中,仿生学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仿生学在材料学中的应用。
1. 鲨鱼皮纳米结构材料鲨鱼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生物,其皮肤的纳米结构可以防止海藻和其他生物附着在其身上。
这种纳米结构取代了鲨鱼身上光滑表面的功能,防止这些生物附着在其身上。
这项研究启发人们设计出了一种仿生材料,可以在医疗设备和其他表面上阻止细菌生长,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这种仿生鲨鱼皮纳米结构材料也可以用于制造高速艇、飞机等领域。
2. 莲花叶自清洁表面莲花是一种自洁植物,其叶子表面有微小的毛细管,这些毛细管是由一系列微小的覆盖物组成的。
这些覆盖物在叶子上形成了一种超级水滑面,自污染物在其上没有任何机会附着。
这种自洁的表面材料可以应用于建筑、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
3. 蜘蛛网纳米材料蜘蛛丝是一种非常坚硬的材料,蜘蛛能够在丝上细心的工作,制造出各种结构的网络。
这种强韧性让科学家们产生了从蜘蛛丝中提取有用物质的想法。
一些研究人员发现,蜘蛛丝中的蛋白质可以用于涂层、生物医学拼贴和其他领域。
这些纳米材料不仅能够承受高压强度,还可以高效地传输药物和其他生物分子。
4. 树叶纳米结构材料树叶叶面的结构可以帮助其抵御风吹雨打,避免太阳光线照射。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树叶的微小不规则纹路,制造出一种新的仿生表面材料,其特殊的微结构可以让该材料拥有与树叶一样的功能,防水性能十分出色。
这种仿生材料具有极强的材料韧性和抗压能力,在建筑和电子设备中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5. 华南虎纳米耐震材料华南虎是一种非常强壮的大型猫科动物,其身体的纤维结构具有很好的耐震性能。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其肌肉、骨头、皮肤、血管等结构,制造出了一种仿生材料。
这种仿生纳米耐震材料可以在地震中起到抵御震动的作用,在各种建筑和设备中都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新型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新型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22a26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3.png)
新型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仿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仿生材料可以模仿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具有类似的功能和性质,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医疗、纳米技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新型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一、仿生材料的分类仿生材料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结构仿生材料、功能仿生材料和智能仿生材料。
结构仿生材料主要是指材料的形态、结构和复杂性能与生物体相似,并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
例如,生物质材料、蜂窝材料、骨骼材料等。
功能仿生材料则是通过模仿生物的组织器官、细胞和分子的结构实现相应的功能。
例如,水母机器人、仿生纳米机器人、仿生金属材料等。
智能仿生材料是将仿生材料和智能材料相结合,能够感知和响应外部刺激实现智能控制。
例如,仿生智能机器人、仿生智能材料等。
二、仿生材料的制备仿生材料的制备需要从生物界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材料制备的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仿生材料制备技术:1、生物仿形制造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针对结构仿生材料的制备,通过仿照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组成材料,实现材料的制造。
比如,仿生羽毛材料的制备,研究人员通过观察鸟羽的结构形态和结构组成,利用纳米纤维积层技术成功制备出仿生羽毛材料,并获得了理想的保温性能。
2、仿生组织工程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功能仿生材料或智能仿生材料的制备。
利用组织工程学原理,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并将其与材料进行融合,实现相应的功能。
例如,仿生纳米机器人的制备需要通过仿照细胞的构成和功能,利用生物修复学原理制备出仿生细胞,并将其与材料结构相融合。
3、自组装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针对结构仿生材料的制备。
利用分子自组装的原理,将具有特殊结构的分子自组装成为材料。
这种技术可以制备出特殊的纳米结构材料,例如,通过利用蛋白质的自组装能力,成功制备出了仿生光催化材料。
三、仿生材料的应用仿生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以下只列举了部分领域的应用:1、机械领域:仿生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等领域,用于制造高强度、耐磨损、抗振动的零部件和结构材料。
仿生学及其在技术研究与发展中的应用
![仿生学及其在技术研究与发展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e55815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f.png)
仿生学及其在技术研究与发展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自然界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仿生学作为一个涉及不同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仿生学是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的跨学科领域,它的目的是从生物进化和形态的角度出发,模仿自然界的生物构造与运动方式,寻求技术创新的灵感和解决方案。
从生物形态结构到生物行为特征,仿生学的研究内容多种多样。
但是,总结起来,仿生学主要有如下几个应用领域:仿生材料、仿生机器人、仿生工程、仿生设计和仿生医学。
一、仿生材料仿生材料是仿照自然界生物构造而生产的一类新材料。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能够在形状、材质和性能等方面具有与自然界生物相近的特点,而且其制备过程使用的材料也很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负担。
仿生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纳米材料、柔性电子纸、智能皮肤等等。
二、仿生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是仿生学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它是指利用仿生学原理来研制和生产模拟生物的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物相似,它们可以表现出自然界生物的运动特征、感知能力等行为模式。
仿生机器人的研究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模仿自然界生物的进化特点,比如蛇形机器人可以在窄缝中穿梭,摆尾机器人可以穿过复杂的环境,而机械爬虫则可以进行搜救任务、其他紧急救援工作等。
三、仿生工程仿生工程是利用仿生学原理研发和制造工程制品的领域。
关键是借鉴自然界的物理规律和物理机制,实现工程结构的优化和创新。
仿生工程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建筑的防震设计。
建造领域中的自然界仿生学启示,可以让建筑物变得更加具有抗震性和稳定性,从而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仿生设计仿生设计是利用仿生学理论和仿生学方法来设计一些模拟自然界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来源可以是自然界本身或者是受到自然界启发的产物。
仿生设计是设计师将自己的设计与自然界生物特征结合起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例如,自然界的萤火虫在夜晚发出荧光,这种自然界的特征可以用于照明工具的设计,使照明更加节能和环保。
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1deb0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a.png)
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生学在材料科学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仿生材料是指通过模仿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而制备得到的材料。
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已经涉及到许多领域,包括医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等。
本文将探讨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领域。
一、仿生材料的制备1. 受生物体结构启发的制备许多生物体的结构都具有非常优异的特性,比如蝴蝶翅膀上的微鳞片可以在阳光下呈现出七彩缤纷的颜色,而这种颜色是由微鳞片表面的纳米结构所决定的。
仿生学家们可以借鉴这些生物体结构来制备新型材料。
以蝴蝶翅膀为例,现在的仿生学家们可以制备出一种由纳米材料构成的人造微鳞片。
这种微鳞片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反射出不同的颜色,从而用于制造色彩鲜艳的物品。
另外一个受生物体结构启发的制备方法是仿生纳米线的制备。
仿生人类细胞线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生物模板技术来实现,这一方法以生物模板为模板,制备出具有生物特性的仿生纳米线材料,并应用于电子、光电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2. 仿生材料的化学合成法仿生材料的化学合成法是利用生物遗传学和化学手段合成仿生分子。
通过在分子层面控制材料结构和性能,仿生材料可获得特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能。
例如,通过精确合成控制微米粒子表面的有机分子可以制备出具有多重功能的仿生微粒子。
这些仿生微粒子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如药物传输、生物成像和癌症治疗。
二、仿生材料的应用1. 医学应用仿生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生物降解材料可以用于制作生物支架,以代替受损组织缺陷部位的功能。
同时,仿生材料在制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许多药物需要通过药物载体来传递到机体中,仿生智能材料可以用于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在疾病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机械制造应用仿生材料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也很广泛,例如仿生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可以像生物一样在复杂的环境中自主行动,而不需要外部控制。
同时,与传统机器人相比,仿生机器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仿生材料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仿生材料技术的应用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b98cb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8.png)
仿生材料技术的应用与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仿生材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仿生材料是一种模仿生命体制造的材料,其仿造生命体的结构、功能和材料特性,实现人造材料与生命体更好的交互和融合。
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医疗、仿生机器人、工程等多个领域,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仿生材料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首先,仿生材料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
在医疗行业中,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医学功能等指标非常重要,仿生材料的优点在这里得到了充分释放。
比如,仿生材料可以制成人工心脏、血管等,实现人体器官的替代和修复。
同样,仿生牙齿、人造肢体等也是应用广泛的仿生材料之一。
这些仿生材料的研制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医学领域的治疗效果,也为失去正常生理功能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其次,仿生材料技术在机器人制造中也有着许多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机器人制造领域,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模仿人类的生理机能和行为,而仿生材料的使用则进一步增强了仿真度。
例如,仿生机器人虫子采用仿生材料和模拟生物的运动方式,可以行走和攀爬各种复杂环境,而仿生机器手臂采用的柔性材料则可以更好地适应相应场景。
这些仿生机器人的出现,实现了人机交互的更好融合,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最后,仿生材料技术在工程建设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工程建设中需要耐久、智能、高效的材料,而仿生材料则可以从生命体中获得灵感,制造出具有较强韧性、适应性的材料。
例如,仿生水泥、仿生水凝胶等材料都利用模拟自然生物的结构和特性,制造出了自修复、防水防火等功能。
仿生材料的应用,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和技术路径。
总的来说,仿生材料技术在医疗、机器人制造和工程建设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和前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今后,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应用和研究的投入,不断提高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水平,实现人造材料与生命体更好的交互和融合,为人们的健康、安全和美好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仿生材料设计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仿生材料设计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c809c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8.png)
仿生材料设计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当今科技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应用仿生材料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仿生材料是一种受自然界生物结构启发设计的材料,其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应用有着巨大的潜力。
在仿生材料设计方面,科学家们常常通过对自然界生物结构的研究来获得启发。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优秀的结构,如昆虫的翅膀、鸟类的羽毛和鱼类的鳞片等,这些结构具有轻、坚固和灵活等特点,对于设计新材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仿生材料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模仿这些生物结构的特性,创造出与之相似或超越的材料,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一种应用仿生材料设计的人工智能领域是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的外形和结构常受仿生材料设计的影响,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人类活动和环境。
例如,通过仿生材料设计开发出的轻巧、柔软且具有高承载能力的机器人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智能康复机器人,帮助人们进行康复训练。
此外,仿生材料的弯曲、伸缩和褶皱等特性,在灵活机械臂的设计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仿生材料的设计可以使机器人在处理复杂任务时更加高效、灵活和安全。
另一个应用仿生材料设计的人工智能领域是传感器技术。
仿生材料常常可以帮助改进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
以仿造昆虫感应特性的刺激响应材料为例,通过模仿昆虫神经元的结构和运动方式,可以实现更加灵敏的传感器反应。
这样一来,传感器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感知和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而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
除了机器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仿生材料在人工智能领域中还有其他广泛的应用。
例如,仿生材料可以用于设计新型的电子器件,使其具备更好的柔性和可穿戴性能。
这对于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和柔性电子技术非常重要。
此外,仿生材料也可以用于改进光学器件的性能,如利用仿生材料设计可调谐透明度的窗户,可以实现智能建筑中对光线的精确控制。
这些应用展示出仿生材料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广泛潜力和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生材料
仿生材料指模仿生物的各种特点或特性而开发的材料。
仿生材料学是仿生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
受生物启发或者模仿生物的各种特性而开发的材料称仿生材料,仿生材料在21世纪将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许多动物与植物,它们都属于生物的范畴。
在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由理想的无机或有机材料通过组合而形成,例如能够跳动80 年都不停止的人类心脏;几乎不发热量的冷血昆虫。
从材料化学的观点来看,仅仅利用极少的几种高分子材料所制造的从细胞到纤维直至各种器官能够发挥如此多种多样的功能,简直不可思议。
动植物为了铸造自己身体所用的材料在有机系列里有纤维素、木质素、甲壳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等,其构造非常复杂。
在高分子化学世界里,我们已经制造出了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脂、聚酰胺等人工材料,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
但是,人类所创造的材料与自然界生物体的构成材料还有很大的不同。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海鳗的发电器瞬间可以发出800 伏的电压,足以电死一头大象,但是它的发电器不是金属等导电器材,而是蛋白质的分子集合体;深海里有一种软体动物,其身体无疑也是由细胞材料所构成,但是却可承受很高的海水压力而自由地生存着。
这些例子说明,许多生物体的某些构成材料是我们完全不知道的,这些材料大多数是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形成,并能发挥出特有的性能。
当人们对这些生物现象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把它们应用于材料科学技术方面,就形成了仿生材料学。
因此,仿生材料学的研究内容就是以阐明生物体的材料构造与形成过程为目标,用生物材料的观点来思考人工材料,从生物功能的角度来考虑材料的设计与制作。
但是迄今为止该学科未开拓的领域和未解决的问题非常之多,可以认为仿生材料学的学科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
进行仿生材料的开发与研究必须要学习和了解许多相关的专门知识,例如,高分子化学、蛋白质工程科学、遗传学、生物学以及与其关联的技术等等。
例1.人造纤维
最早开始研究并取得成功的仿生材料之一就是模仿天然纤维和人的皮肤的接触感而制造的人造纤维。
对蚕或者蜘蛛吐出的丝,人类自古就有很大的兴趣,这些丝纯粹是由蛋白质构成,特别是蚕丝,具有温暖的触感和美丽的光泽。
二十世纪以来,人们模仿蚕吐丝的过程研制了各种化学纤维的纺丝方法,此后又模仿生物纤维的吸湿性、透气性等服用性能研制了许多新型纤维,例如,牛奶蛋白质与丙烯晴共聚纤维(东洋纺) ,商品名为稀苤的高吸湿性纤维(旭化成) 等等。
这些产品的出现显示了人类仿造生物纤维表面细微形态与内部构造取得了成功。
另外人们还对蚕的产丝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并且对蜘蛛丝也进行了研究(日本岛根大学) ,研究者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制造出与蚕丝完全一样的人造丝。
例2.人鱼传说
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有肺,能够分离空气中的氧气,水里的鱼有鳃,能够分离溶解
在水中的氧气,供给身体使用。
人们仿造这种特性,制作了薄膜材料,用于制造高浓度氧气、分离超纯水等,以达到节省能源以及高分离率的目的。
目前人们正在研制具有动物肺和鱼鳃那样功能的材料,如果研制成功的话,人类在水底世界的活动将发生一场新的革命。
例3.能量重组
生物为了维持生命,能够非常高效地进行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这是在广阔的生物界都能看到的现象。
例如,人们对萤火虫的发光机制作了研究,其发光原因是由于化学能高效率地转化为光能。
虽然人类在化学领域中已体验了遗传信息的钥匙- 核酸的魅力,在试管中实现其功能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像萤火虫的这种能量变换方法目前人类还做不到。
随着地球上现在所使用的能源逐渐枯竭,人类寻求新能源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如果能够找到象某些生物那样能够高效率地进行能量变换或者能量重组的材料与方法,将为人类的未来带来希望和光明。
例4.人造骨
卵是鸟类和爬虫类生育在体外的动物的最大细胞。
它的壳,是石灰质构成的,内部有卵白和卵黄。
美国学者Finks 对此发表了非常有趣的假说,认为卵的结构无论从力学或者工学的观点来思考,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人类现在的包装技术与之相比相形见绌。
卵壳的形成过程与牙齿和骨头的发育过程相同,被称之为钙化过程,与无机和有机的界面化学相关,据有关报道,人们正在研究一种人造骨。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对有机和无机复合材料形成技术的研究,不仅在包装技术方面人们会学习和采用生物卵壳的形成方式,同时在医学科学中也会开创新的领域。
例5.超能吸水
植物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我们常见的西瓜是一种含水量极高的水果,在它的启发下,人们研制了一种与西瓜纤维素构造相似的超吸水性树脂,它是用特殊设计的高分子材料制造的,能够吸收超越自身重量数百倍到数千倍的水份,现在已用于废油的回收,既经济又高效。
这种材料如果进一步得到完善的话,将来液体的包装和输送就可能用一种全新的技术来代替。
比如,将来的饮料就不再是用现在的杯子来装,而是只要用一片薄膜即可。
例6.成长型复合材料
植物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方面,也有许多独特的魅力。
例如,从竹子的断面来看,一种称之为纤维束的组织密布在竹子的表皮,竹子的内部却很稀少,这样的结构形成了一种高强度的复合材料。
但是当竹子还是竹笋的时候,这种纤维束在竹笋的断面上是均匀分布的,随着竹笋的生长,纤维束逐渐向外侧移动,最终形成最佳构造。
再例如,树的年轮是由在冬天和夏天的生长不同而形成。
这些能够方向性生长,形成高强度复合材料的过程,使人们受到了启示,最近,高分子世界已出现了研制这种方向型复合材料的动向,当然这并不是件易事。
但这种成长型复合材料,也将是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之
一。
例7.弹性膜材料
最后再举一例,用手触摸含羞草的叶片,它就会像动物那样收缩。
在这一种启发下,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的植田康弘研制了一种可以伸到小肠里的内视镜,他在内视镜的筒状部分使用了一种与含羞草叶片表面结构相似的弹性膜材料,它在肠道流体的压力下,会沿着轴向自动伸长或弯曲,从而使内视镜的筒状部分与肠道保持同一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