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是什么
儿童低血糖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低血糖的诊断与治疗
张俊梅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科 ,沈阳 110004)
关键词 :儿童 低血糖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 R72 文献标识码 :A
低血糖是指不同原因引起的血中葡萄糖水平低于正常的 一种临床综合征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代谢紊乱之一 。目前认 为 , 足月新生儿血糖 < 1196 mmol/ L ( < 35 mg/ dL) 、未成熟儿 < 114 mmol/ L ( < 25 mg/ dL) , 较大婴儿和儿童空腹血糖 < 218 mmol/ L ( < 50 mg/ dL) 即为低血糖 。当出生婴儿血糖 < 2124 mmol/ L ( < 40 mg/ dL) 时就应开始积极治疗 。
2004 年第 11 卷第 1 期
ZHO NGGUO SHIYO NG XIANGCUN YISHENG ZAZHI 43
临床对策
和 O 型最重 。Ⅰ型为葡萄糖 262磷酸酶缺乏 , O 型为糖原 合成酶的缺乏 。特点是 : Ⅰ 型低血糖的同时有高乳酸 血症 、高尿酸血症和血酮体 增高及酸中毒 、肝明显增 大 ; O 型特点为空腹时有低 血糖和酮血症 , 而餐后有高 血糖和尿糖 。治疗上主要采 用饮食疗法 : ①Ⅰ型 : 低蛋 白 (12 %) , 正常脂肪 (30 %) 及高糖类食物 , 分多次喂 食 。近年来 , 用玉米糊 715 g/ kg , 4 次/ d 在餐间及睡前 喂食 , 可减少低血糖发作并 使肝脏缩小 。②O 型用高蛋 白饮食分多次喂食 。 11317 糖异生的疾病 糖 异生过程中的酶类如丙酮 酸羧化酶以及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所致 。治 疗同 Ⅰ型糖原累积症 。 11318 其他 ①半乳糖血 症 : 病儿于食乳后发生低血 糖 。 ②果糖不耐受症 : 吃母 乳不出现症状 , 添加辅食后 出现低血糖 、肝大及黄疸等 表现 。治疗主要是避免食用 乳制品及含果糖类食品 。 2 治疗 211 对症治疗 低血糖发 作时 , 给予葡萄糖口服或静 脉推注 , 可使症状很快消 失 。如果给糖后引起胰岛素 释放增加而致血糖再次下 降 , 可给少量多餐碳水化合 物 , 直到病情稳定 。但要注 意避免用过高浓度的糖快 速静脉推注 , 当输糖浓度增 至 12 mg/ ( kg ·min) 时血糖 仍不稳定 , 可考虑加用氢化 可的松 5 mg/ kg , 每 12 小时 1 次静脉滴注 。 212 病因治疗 见鉴别诊 断。
新生儿低血糖及其治疗管理
新生儿低血糖及其治疗管理王蕾【摘要】新生儿低血糖是临床常见的代谢问题.不论胎龄和日龄,全血葡萄糖< 2.2 mmol/L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当血糖< 2.6 mmol/L即需进行临床干预.维持血糖动态稳定是胎儿过渡至新生儿的一个重要生理环节.瞬时低血糖在这期间很常见,但持续或反复性低血糖容易导致严重的急性全身反应,影响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甚至造成永久性脑损伤.文章在明确新生儿低血糖定义、分类、病因的基础上,探讨其临床管理的进展,以期提高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准确率,并达到早期预防、及时干预的目的,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危害.【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6(034)001【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低血糖;管理;新生儿【作者】王蕾【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江苏南京210003【正文语种】中文新生儿低血糖是临床常见症状,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正常与危重新生儿均可发生,加之检测方法多样,导致诊断标准争议不断。
健康新生儿生后初期因正常生理反射会发生低血糖,但依赖其自身调节与产后喂养可迅速恢复,少部分还可通过体内储存的非葡萄糖代谢燃料,如酮体代偿维持正常代谢需求[1]。
对这部分新生儿诊断可能导致临床的过度医疗。
而大部分低血糖新生儿由于缺乏典型临床症状[2],造成诊断、治疗上的困难。
因此临床上及时准确发现低血糖高风险新生儿,将其纳入统一的血糖筛查、监测程序,在标准化治疗的前提下依据病情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新生儿低血糖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
目前广泛采用的临床诊断标准是:不论胎龄和日龄,有无临床症状,新生儿全血葡萄糖<2.2 mmol/L即可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
血糖<2.6 mmol/L是临床干预与治疗界限值[3]。
另外,Tin等[2]在调查了286例临床表现低血糖症状的新生儿后提出可按低血糖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2~2.8 mmol/L)、中度(1.1~2.2 mmol/ L)和重度(<1.1 mmol/L)低血糖。
护士进修掌握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和处理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血糖监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方法
新生儿低血糖的血糖监测通常采用微量血糖仪进行床旁快速检测,取足跟部毛细 血管全血,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注意事项
在血糖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新生儿足部温暖,避免局部挤压或过度用力造 成新生儿疼痛或不适。同时,要确保微量血糖仪的准确性和清洁度,避免交叉感 染。
忽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新生儿低血糖可能并发脑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应重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采取积极措施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团队协作在新生儿低血糖管低血糖管理涉及儿科、产科、营 养科等多个学科。多学科团队协作有利 于制定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
2
医护紧密配合
调整喂养方案
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调整其喂养 方案,如增加喂奶次数、提高奶浓度 等,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定期随访
对患有低血糖的新生儿进行定期随访 ,监测其生长发育和血糖水平,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若新生儿的低血糖症状严重或持续存 在,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如口服或 注射胰高血糖素等。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护士进修掌握新生儿低血 糖的诊断和处理
目录
• 新生儿低血糖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处理措施与治疗方案 • 护理实践与操作技能 •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 进修护士自我提升计划
01
新生儿低血糖概述
定义与发病率
定义
新生儿低血糖是指新生儿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通常定义为血糖浓度低于 2.2mmol/L(40mg/dl)。
法,增强其应对能力。
05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及经验总结
早期发现与及时干预
通过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临床表现,早期发现低血糖迹象,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补充葡萄糖等,避免病情恶化。
2016年最新新生儿低血糖症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新生儿低血糖症(2016年版)一、新生儿低血糖症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ICD-10: P70.400)(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有低血糖高危因素。
2.临床表现:反应差,阵发性发绀,惊厥,呼吸暂停,嗜睡等非特异性表现。
3.血糖测定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低血糖高危儿尽早开始胃肠道喂养,若不能耐受喂养或喂养禁忌,及时开始静脉补糖。
2.若血糖<2.6 mmol/l,需开始静脉补糖。
3.积极治疗原发病。
4.合理监测血糖。
(四)标准住院日为4-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P70.400新生儿低血糖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监测血糖;(3)血气分析;(4)血生化全套;(5)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
2.可选择的检查:(1)头颅MRI。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 低血糖高危儿尽早开始胃肠道喂养,若不能耐受喂养或喂养禁忌,及时开始静脉补糖。
2.若血糖<2.6 mmol/l,需开始静脉补糖。
开始可以10%葡萄糖2 ml/kg静脉推注,随后以6~8 mg/kg/min的速度静脉维持,并于20~30 min 后复测血糖,随后根据情况决定复查血糖频率,直至稳定。
若静脉输糖后,血糖值仍不能维持,可逐步提升输糖速度(每次提升2 mg/kg/min,直至12~13 mg/kg/min。
新生儿低血糖症
新生儿低血糖症(neonatal hypoglycemia)一般指:足月儿出生3天内全血血糖<1.67mmol/L(30mg/dl);3天后<2.2mmol/L(40mg/dl);低体重儿出生3天内<1.1mmol/L(20mg/dl);1周后<2.2mmol/L(40mg/dl)为低血糖;目前认为凡全血血糖<2.2mmol/L(40mg/dl)可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1.葡萄糖产生过少见于①早产儿、小于胎龄儿,主要与肝糖原、脂肪、蛋白质贮存不足和糖原异生功能低下有关;②败血症、寒冷损伤、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由于热卡摄入不足,代谢率高,而糖的需要量增加,糖原异生作用低下所致;③先天性内分泌和代谢缺陷病常出现持续顽固的低血糖。
2.葡萄糖消耗增加多见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Rh溶血病、Beckwith综合征、窒息缺氧及婴儿胰岛细胞增生症等,均由高胰岛素血症所致。
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表现为反应差或烦躁、喂养困难、哭声异常、肌张力低、激惹、惊厥、呼吸暂停等。
经补糖后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
低血糖症多为暂时的,如反复发作需考虑糖原累积症、先天性垂体功能不全、胰高糖素缺乏和皮质醇缺乏等。
对可疑低血糖者常用纸片法,进行血糖监测。
持续反复发作低血糖者,应作、一步有关的辅助检查。
治疗原则无症状低血糖可给予进食葡萄糖,如无效改为静脉输注葡萄糖。
对有症状患儿都应静脉输注葡萄糖。
对持续或反复低血糖者除静脉输注葡萄糖外,结合病情予氢化考的松静脉点滴。
胰高糖素肌肉注射或强的松口服。
常见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不足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供需失调有关。
护理措施一补充能量1.生后能进食者应提倡尽早喂养,根据病情给予10%葡萄糖或吸吮母乳.2.早产儿或窒息儿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保证葡萄糖输入。
3.静脉输注葡萄糖时严格执行输注量及速度,应用输液泵控制并每小时观察记录1次。
4.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输注量和速度。
新生儿低血糖
护理
• 三、观察病情: • 1 观察患儿神志、哭声、呼吸、肌张力及抽搐情况,如发现呼吸暂停, 立即给予拍背、弹足底刺激等初步处理;
• 2 根据患儿缺氧程度,合理给氧。
• 3 定时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输注量和速度。防止治疗过程中发生医源 性高血糖症。 • 4 每日记录出入量和患儿体重。
护理 • 四、控制感染:
治疗措施
.持续或反复严重低血糖:1
如何治疗3d后血糖仍不能 维持,可加用氢化可的松5—10mg(kg.d),或泼尼松 1mg/(Kg· d),至症状消失,血糖恢复后24—48h停止, 一般用数日至一周。2 高血糖素:0.1—0.3mg/kg肌内 注射,必要时6h后重复应用,也有一定疗效。3 肾上 腺素、二氮嗪和生长激素:仅用于治疗慢性难处理的 低血糖。
护理
• 一、补充能量: • 1 生后能进食者应提倡尽早喂养,根据病情给予10%葡萄糖或吸吮母 乳; • 2 早产儿或窒息儿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保证葡萄糖输入; • 3 静脉输注葡萄糖时严格执行输注量及速度,应用输液泵控制并每小 时观察记录1次;
• 二、注意保暖:根据病儿体重、体温情况,可给予热水袋或温箱保暖。
• 剖宫产的新生儿较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更容易出现低血糖,这与孕妇禁 食时间长和术中补盐多于补糖有关。对此,术前给孕妇注射5%~10% 葡萄糖,可提高其生产时血糖浓度,有利于改善宝宝对糖的需求。此 外,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刨宫产的产妇,都应及早开奶,尽可能在产 后30min就给孩子喂奶,同时产妇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尽早进食,以降低 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 3.胃肠道外营养者,补充热量时注意补充氨基酸及脂肪乳,葡萄糖浓度 不易过高。
预防
• 4.对高危儿、早产儿应严格控制葡萄糖输液速度和输注量,并 做血糖监测,如果高应立即降低输入量浓度和速度,不能骤停 输液,以防反应性低血糖。 • 5.新生儿窒息复苏时使用葡萄糖浓度为5%。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查房
通常将全血血糖低于 2.2mmol/L(40mg/dl)诊断为新生儿 低血糖症,而低于 2.6mmol/L(45mg/dl)为临床需要处 理的界限值。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
由于糖原和脂肪贮存不足,出生后能量需 求相对较高,易发生低血糖。
由于母亲高血糖时,胎儿胰岛细胞代偿性 增生,出生后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低血 糖。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引发 脑损伤,表现为智力低下、脑瘫等。
呼吸暂停或呼吸窘迫
新生儿低血糖可能影响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暂停或呼吸窘迫,严重时 可危及生命。
心血管系统异常
低血糖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导致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甚至发生 休克。
代谢紊乱
新生儿低血糖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高胆红素血症等代谢紊乱。
01
对于健康的新生儿,应鼓励母乳喂养,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免疫
保护。
配方奶喂养
02
若无法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应选择适合新生儿的配方奶进行
喂养。
喂养量调整
03
根据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和临床表现,适时调整喂养量,确保
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喂养困难问题解决方案
吞咽困难
对于吞咽困难的新生儿,应采用特殊的喂养方式,如使用小勺或 滴管进行喂养。
生长发育评估
通过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等指标,评估新生儿 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判断低血糖是否对其产生影 响。
神经系统检查
对新生儿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肌张力、反射 、意识状态等,以了解低血糖是否对神经系统造 成损害。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血糖控制情况
评价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效果,主要观察血糖水平是否稳定在正 常范围内。
新生儿低血糖症诊断与处理流程
新生儿低血糖症诊断与处理流程
诊断标准
1、诊断阈值:BG<2.2mmol/L
2、处理阈值:BG<2.6mmol/L
3、治疗的目标值:BG≥2.8mmol/L
4、顽固性或持续性低血糖的目标值为BG≥3.3mmol/L
处理流程
入院后测微量BG、高危儿生后即检测BG、连续3天
首次BG≤1.4mmol/L,或首次治疗后再次BG<2.2mmol/L,或任一症状性低血糖首次无症状性低血糖、且BG>1.4mmol/L
10%GS 1~2ml/kg,iv,随后以10%GS drip 维持,6~8mg/kg.min 口服或鼻饲配方奶10ml/kg,不能经口喂养的高危儿,予10%GS drip维持
糖速以2mg/kg.min递增至12mg/kg.min仍无法维持正常BG,或低血糖持续>72h
顽固性/持续性低血糖
查找病因,如静脉血胰岛素/BG(IRI/G)
≥0.3,则诊断为高胰岛素血症
当糖速提到12.5~15mg/kg.min
时,予药物提升血糖
氢化可的松5~10mg/kg.d, q12h,至症状消失或血糖正常后24~48h;
胰高血糖素0.1~0.3mg/kg, im;
生长抑素2~10μg/kg.d起始,ih,q6~8h或drip 维持(>40μg/kg.d)。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未来研究方向
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01
进一步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
供理论支持。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
02
研究新型药物、基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在新生儿低血糖中的
应用前景。
远期预后的关注
03
加强对新生儿低血糖远期预后的关注,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患
儿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孕期预防
合理饮食
孕妇在孕期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 的营养物质,避免饥饿和长时间空腹。
控制血糖
孕妇若患有糖尿病,应积极控制血糖,遵 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
定期产检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导致新生儿低血糖的潜在因素。
分娩期预防
01
02
03
避免延迟哺乳
新生儿出生后应尽快进行 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避 免长时间延迟哺乳导致低 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与治疗方 法
CONTENTS
• 引言 •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 • 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方法 • 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措施 • 新生儿低血糖的并发症与风险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阐述新生儿低血糖的重要性
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对新生 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长期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对新 生儿低血糖的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监测血糖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分娩后应立即监测血糖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低 血糖情况。
及时处理
若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症状 ,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措 施,如给予葡萄糖等,以 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是什么
说起低血糖呢,大部分人对低血糖都会很苦恼,尤其是当新生儿也出现低血糖的时候,这就更加的严重了,所以家长朋友们呢,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新生儿的饮食健康,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另外若是发现新生儿有低血糖的症状呢,发现就要去及时的治疗,那接下来的话,我们大家加就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儿的低血糖诊断标准是什么吧。
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是什么
1.新生儿低血糖的标准,国内外研究者说法不一,1989年10月,美国儿科学会讨论新生儿,尤其是正常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定义。
大多都认为低血糖界值在足月儿<2.0mmol/L(36mg/d1),早产儿<1.1mmol/L(20mg/d1)。
2.1996年,澳大利亚儿科界对新生儿低血糖定义进行讨论,认为:新生儿低血糖的范围为1.1~3.0mmol/L。
临床资料表明,血糖值与神经发育后果密切相关,而此值受多因素影响而变化莫测。
由于受血糖测定方法的影响,合理的低血糖定义无明确的特定值,而是一连续的血糖浓度降低产生神经功能异常的阈值。
3.国内学术界提出足月儿以50mg/dl为低血糖最低限度;有的提出足月儿在3天内低于30mg/dl,72h后低于40mg/dl,为低血糖诊断标准;还有的提出足月儿血糖值低于40mg /dl,有的学者提出3天内血糖值低于40mg/dl,72h低于50mg/dl为合适。
如何预防初生婴儿低血糖
1.早开奶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奶,24h内每2小时喂1次,夜间不少喂。
2.补充葡萄糖对可能发生低血糖者,生后1h即开始补充葡萄糖。
喂葡萄糖液10%葡萄糖液,每次5~10ml/kg,每小时1次,连续3~4次。
3.输注葡萄糖体重低于2kg、窒息儿、复苏困难或时间长者,应尽快给予5%~10%葡萄糖液2~6ml/kg。
此时输注葡萄糖液浓度不应太高,以防止高渗血症和高血糖症。
低血糖病症对婴儿的危害是非常的严重的,但同时对于新生儿童来说也是非常常见的,多见于早产儿,所以,做好预防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呢,当然妈妈们在分娩前,心情不要过于的紧张,一定要放松心情,并且注意饮食,做到少食多餐,以此为原则,多吃流食,高热量的食物,也能对新生儿低血糖起到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