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双容

合集下载

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h 2(t)K 0 1T 1T 1T 2eT t1T 1T 2T 2eT t2
双容有自平衡对象原理方框图
μ
Q0
1 h1 1

_ F1S
R1
Q1
自平衡单容对象
1
h2
F 2S
1 R2
自平衡单容对象
2.传递函数
说 明:
❖ 双容水槽对象是二阶惯性环节,它是两个一阶惯 性环节串联而成,没有负载效应。
热工对象
第一节 概述(续)
研究对象的动态特性 实质是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 即用数学方程描述对象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理论建模:
基于基本的物理、化学定律和工艺参数, 推导被控对象数学模型
试验建模:
在运行条件下通过实验方法来获取
第二节 单容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单容被控对象:
是指只有一个贮存物质或能量的容积。这 种对象用一阶微分方程式来描述。单容被控对 象可分为有自平衡单容对象和无自平衡单容对 象两大类 。
1.阶跃响应
起始的工况 :h=h0,Q1=Q10= Q2=Q20 在t=t0时刻 :
控制阀阶跃开大Δμ0
流入量Q1按比例增加ΔQ1, ΔQ2= 0
ΔQ=ΔQ1-ΔQ2=ΔQ1为一常 数
水槽液位等速(直线)上升
1.阶跃响应
0
t0
Q
0
t
Q1
0
t0
Q
0 t
Q1
Q 10 Q 20
t0
h
Ta
h0
0
t0
t Q 2 t Q 10 Q 20 0 h
3.特征参数
(2)飞升速度ε
dh dt
t0
K
1
0 F Ta

多导体系统的部分电容

多导体系统的部分电容
部分电容
1 、 孤立导体的电容 2 、 双导体的电容 3 、 多导体系统的部分电容
1 、孤立导体电 容
C=q j
导体上的电量 q = Cj
电容 C 只与导体几何性质和周围介质有关
空气中半径为a 的孤立导体球的电容
j
=
Q 4pe 0 a
C
=
Q j
=
4πε0a
如何估算人体的电容?
2 、双导体的电容
q0 + q1 + q2 + q3 = 0
↓j ↓↓j
1 2
=a =a
11q1 + a 21q1 + a
12q2 + a 13q3 22q2 + a 23q3
↓↓j 3 = a 31q1 + a 32q2 + a 33q3
电位系数
a
ij
=
ji qj
qk =0,k ↓ j
a ij = a ji > 0
导体 1 与导体 3 被互相隔离,不 存在导体间静电耦合
↓↓↓qq12
= =
C10 (j C21 (j
1 -j 2 -j
0 ) + C12 (j 1) + C20 (j
1 -j 2-
j
2 ) + C13 (j 1 0 ) + C23 (j
-j 2-
3) j 3)
↓↓q3 = C31(j 3 - j 1) + C32 (j 3 - j 2 ) + C30 (j 3 - j 0 )

q3 = C31 j 3 - j 1 + C32j 3 + C30j 3
导体 1 无电荷时 q1 = 0 j 1 = 0

火电厂自动化基础

火电厂自动化基础
• • • • “按偏差调节” —— 调节不及时,反复调节,调节时间长 闭环控制系统 —— 须进行稳定性分析 优点:对所有扰动都有调节作用,可将偏差控制在预定值内 缺点:调节不及时,导致误差消除慢
λ 扰动通道 x 调节机构 调节通道 测量变送 u 调节器 y1 y2 y
e
-
r
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
λ 扰动通道
y 前馈调节器 调节通道
•开环控制系统 ——不需稳定性分析 •“按扰动调节”或“扰动补偿”—— 调节及时,只对一个 可测量扰动起作用 • 优点:理想情况下可完全消除扰动的影响 • 缺点:不能保证被调量等于给定值,所以通常不独立使用
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




8.环节 表示输出与输入信号之间关系的抽象单元 9.扰动 引起被调量偏离其给定值的各种原因称为扰动。 如果扰动不包括在控制回路内部(例外界负荷),称为外扰。 如果扰动发生在控制回路内部,称为内扰。 调节机构开度变化造成的扰动,称为基本扰动。 给定值变化的扰动称为给定值扰动,也称控制作用扰动。 10.控制过程(调节过程) 原来处于平衡状态的控制对象,一旦受到扰动作用,被调 量就会偏离给定值。要通过自动控制仪表或运行人员的调节 作用使被调量重新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调节过 程。 11.自动控制系统 控制仪表和控制对象通过信号的传递互相联系起来就构成 了自动控制系统。
纯迟延
Q1
K s W ( s) e Tc s 1
Q2
四、总结
①有自平衡能力对象 单容对象: 双容对象: 多容对象:
W ( s) K Ts 1
W ( s)

双容SMITH设计任务书1(1)

双容SMITH设计任务书1(1)
D (s) R (s)
+ _
Gc(s)
u (s)
+
广义对象
+
ym (s)
ysm (s)
+ +
Gm ( s )
1 Tf s 1
Gm ( s )e m s
_
+
改进型Smith补偿器
图 3 Smith 预估控制系统框图
由上图可见, ysm s 为对象的无滞后预估输出,其中此控制器加入了对实际输出 信号与预估模型输出信号误差的滤波处理。 工作内容及要求: 1、双容水箱对象的原理分析 熟悉四水箱实验系统硬件平台,分析双容水箱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数学 模型的典型形式。 2、双容水箱动态特性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通过实验测量并绘制双容水箱液位的飞升曲线,计算双容水箱数学模型并分析其 特性。 3、双容水箱改进型 Smith 预估液位控制设计及仿真研究 建立改进型 Smith 预估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确定放大系数、时间常数、滞 后时间和滤波时间并在 matlab 环境下进行仿真研究,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4、控制策略实现 将设计的控制策略在 CS4000 DDC 实验系统下进行实验。阀门开度信号做阶跃变 化时,绘制输出液位趋势曲线,分析系统的控制性能,计算在较佳控制参数下的超调 量、过渡时间和衰减比等特性参数,讨论 Smith 控制器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讨论 系统的抗扰性能。 设计成果要求: 1、完成所有设计内容:包括双容水箱系统组成原理分析、液位对象数学建模、 改进型 Smith 预估控制原理的分析、改进型 Smith 预估液位控制策略设计及仿真研究、 CS4000 实验系统控制策略实现等。
Gp s
K e s Ts 1

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第五节 物位检测仪表 一、物位仪表种类 二、静压式液位变送器 三、超声波液位计
习题
.
第三章 过程通道信号处理及调节仪表
第一节 温度变送器 一、概述 二、放大单元工作原理 三、热电偶温度变送器量程单元 四、变送器的信号调试方法 五、DBW型温度变送器的型号表示 六、DCW型温度变送器
第二节 DDZ-Ⅲ型全刻度指示调节器 一、概述 二、基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三、可编程序数字调节器
器驱动调节阀,改变输入对象的操纵量q,使 被控量受到控制。
.
第三节 过程控制的分类
一、各种分类方法
1)按被控量分类: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 流量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统等。
2)按控制系统回路分类:开环控制系统及闭环控制 系统,单回路控制和多回路控制。
3)按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分类:比例控制系统,比例 积分控制系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及位式控制 系统等。
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
目录
第一章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一、被控对象 二、 传感器和变送器 三、 控制器 四、 执行器 五、 控制阀
第三节 过程控制的分类 一、各种分类方法 二、设定值分类
第四节 生产对过控制的要求和指标 一、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 二、过程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第三节 变风量空调系统 一、变风量空调系统概述 二、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过程控制的分类 第四节 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和指标
.
第一节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带来了自动化发展的惊人成就。自动化的发

标准格式实验指导书DCS

标准格式实验指导书DCS

绪论 (2)第一章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认识实验 (3)第一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组成与认识实验 (3)第二节、下位机软件中的硬件配置和程序结构 (9)第三节、上位机组态软件简介 (15)第二章被控对象特性测试 (36)第一节、单容水箱特性测试 (36)第二节、双容水箱特性测试 (45)第三章单回路控制系统实验 (52)第一节、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概述 (52)第二节、上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58)第三节、串接双容水箱液位PID整定实验 (64)第四节、三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67)第五节、锅炉内胆水温PID控制实验 (71)第六节、锅炉夹套水温PID控制实验 (77)第七节、单闭环流量PID控制实验 (82)第四章温度位式控制系统实验 (86)第五章串级控制系统实验 (91)第一节、串级控制系统概述 (91)第二节、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 (95)第三节、三闭环液位控制系统 (101)第四节、锅炉夹套与内胆水温串级控制系统 (106)第五节、锅炉内胆水温与水流量串级控制实验 (110)第六节、上水箱液位与进水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115)第六章比值控制系统实验 (120)第七章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实验 (126)第一节、下水箱液位前馈-反馈控制实验 (126)第二节、锅炉内胆水温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133)第八章滞后控制系统实验 (137)第一节、盘管出水口温度滞后控制实验 (137)第二节、盘管出水口流量纯滞后控制系统 (142)第九章解耦控制系统实验 (145)第一节、锅炉夹套与内胆水温解耦控制系统 (147)第二节、上水箱液位与出口水温解耦控制实验 (153)绪论现场总线技术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它的出现标志着自动化控制技术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现场总线是连接设置在控制现场的仪表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控制设备的数字化、串行、多站通信的网络。

其关键标志是能支持双向、多节点、总线式的全数字通信。

储能技术-双电层电容器PPT课件

储能技术-双电层电容器PPT课件

C28
C32
C50
C60
50、60、70
……240、
540等偶数
系列的“幻
数”。其部
分分子构型
C70
C240
如右图所示。
C7 540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 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弹性和吸油 能力令人惊喜。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 为每立方厘米0.16毫克,仅是空气密度的1/6。日前,这一进 展被《自然》杂志在“研究要闻”栏目中重点配图评论。
13
二. 碳材料的表面性质和官能团
碳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电子结构特征
用于电化学电容器的碳材料并不是电化学 惰性的。碳材料的表面性质及官能团常涉 及碳的氧化。
由于存在剩余的表面化合价,绝大部分暴 露在空气中的碳含有吸附氧,其中大部分 为化学吸附,这些氧能够导致各种氧基表 面官能团
14
碳材料的表面(特别是边缘处)的氧化状 态决定了碳材料的电化学界面状态和它们 的双层性质。
电极电势取决于空间电荷密度,从而产生了空间 电荷电容Csc。
除电子驻留介质的介电常数外,空间电荷电容的 行为与碳/溶液界面外部的离子扩散层电容完全相 同。
与其他电容元件是串联的关系,只有很小时,对 总C才有意义。
石墨基面也表现出半导体性质,存在有Csc。
22
石墨电容与电极电势的关系
16
理想的碳材料必须避免杂质的影响,如Fe 类、过氧化物、O2等,影响循环寿命的稳 定性;为减小自泄露放电过程,也要避免 表面醌型结构。
碳颗粒的表面状态和性质很大程度取决于 制备和处理过程,以及在N2、H2、H2O气 氛中的热力学条件。
17

过程控制综合实验

过程控制综合实验

目录第一章实验装置说明 (2)第一节系统概述 (2)第二节THSA-1型过控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对象 (3)第三节THSA-1型过控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验平台 (6)第四节软件介绍 (11)第五节实验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 (12)实验一双容水箱特性的测试 (14)实验二双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18)实验三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 (19)实验四锅炉内胆水温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26)第一章实验装置说明第一节系统概述一、概述“THSA-1型过控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验平台”是由实验控制对象、实验控制台及上位监控PC机三部分组成。

它是本企业根据工业自动化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特点,并吸收了国内外同类实验装置的特点和长处,经过精心设计,多次实验和反复论证而推出的一套全新的综合性实验装置。

本装置结合了当今工业现场过程控制的实际,是一套集自动化仪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现场总线技术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设备。

该系统包括流量、温度、液位、压力等热工参数,可实现系统参数辨识,单回路控制,串级控制,前馈-反馈控制,滞后控制、比值控制,解耦控制等多种控制形式。

本装置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设计构成AI智能仪表,DDC远程数据采集,DCS分布式控制,PLC可编程控制,FCS现场总线控制等多种控制系统,它既可作为本科,专科,高职过程控制课程的实验装置,也可为教师、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对复杂控制系统、先进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一个物理模拟对象和实验平台。

学生通过本实验装置进行综合实验后可掌握以下内容:1.传感器特性的认识和零点迁移;2.自动化仪表的初步使用;3.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和初步使用;4.电动调节阀的调节特性和原理;5.测定被控对象特性的方法;6.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7.串级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8.复杂控制回路系统的参数整定;9.控制参数对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的要求;10.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分析、接线、投运等综合能力培养;11.各种控制方案的生成过程及控制算法程序的编制方法。

2022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2022届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解析 188O可能存在于氧气、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因为反应为可逆反 应,当含188O 的氧气参与反应生成含188O 的三氧化硫,同时含188O 的三氧化 硫又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故最终三种物质中都可能含有188O 。
(2)一段时间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下列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 是_①__⑤__⑥__⑧__(填序号)。 ①v正(SO2)=2v逆(O2) ②v(SO2)=v(SO3) ③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SO2,同时生成a mol SO3 ④SO2、O2和SO3的浓度之比为2∶1∶2 ⑤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⑦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⑧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1 800 ℃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中,在10~20 min时间内,以A的速率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0_.0_1_3_mol·L-1·min-1。
解析 v=ΔΔct=0.802-0-0.6170 mmoinl·L-1=0.013 mol·L-1·min-1。
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
(√ ) (5)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 )
(6)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该反应所能达到的
最大限度( √ ) (7)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状态时,化学反应将会停止( × )
深度思考
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g)(正反
应为放热反应),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

过程控制(第二版)第二章

过程控制(第二版)第二章
矩形脉冲信号x (t)可以看作两个幅值相 等方向相反的阶跃信号x1(t)和x2(t) 的叠 加,即 x ( t )=x1( t ) + x2( t ) = x1( t )+x2( t – a )
其矩形脉冲响应曲线
y*( t )=y1 ( t ) – y1 ( t – a ) y1( t )=y* ( t ) – y1 ( t – a ) 可以用分段作图法求取阶跃响应曲线。 t = 0 ~ a, y1(a )=y* ( a ) + y1(0 )
一、检测仪表的基本概念

(一)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变量真值之


误差产生的原因:选用的仪表精确度有限,实验 手段不够完善、环境中存在各种干扰因素,以及 检测技术水平的限制等原因.
1、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指仪表指示值与被测参数真值 之间的差值,即
x x x0
思考
χ——仪表指示值 χ0——被测量的真值
A
B
0-100℃
0-1000℃
x 1℃
2、相对误差

实际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变量的真
值之比的百分数

引用相对误差(相对百分误差):
x x0 100% 100% x上 x下 仪表量程

最大引用相对误差:
max
max x上 x下 100%
28
25 t/min
120
0 2
6
本节重点

掌握过程数学模型的特点; 掌握常用机理建模方法; 掌握二阶以下的阶跃响应曲线建模方法;
第二节 过程变量检测及变送


过程变量检测主要是指连续生产过程中的温度、 压力、流量、液位、和成分等参数的测量 过程变量的准确测量可以及时了解工艺设备的 运行工况;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依据;为自动 化装臵提供测量信号。 仪表组成: 传感器—直接感受被测变量,并将它变换成适于 测量的信号形式。(一次仪表) 中间环节—将传感器检测信号加以转换和传送; 显示器---将转换的物理量用仪表加以显示就地 指示型仪表、单元组合型仪表、数字式显示仪 表 。(二次仪表)

双容水箱特性的测试知识讲解

双容水箱特性的测试知识讲解

第二节双容水箱特性的测试一、实验目的1. 掌握单容水箱的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并记录相应液位的响应曲线。

2. 根据实验得到的液位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T和传递函数。

二、实验设备1.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2.计算机、MCGS工控组态软件、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3.万用表1只三、实验原理图2-1 双容水箱对象特性结构图由图2-1所示,被控对象由两个水箱相串联连接,由于有两个贮水的容积,故称其为双容对象。

被控制量是下水箱的液位,当输入量有一阶跃增量变化时,两水箱的液位变化曲线如图2-62所示。

由图2-2可见,上水箱液位的响应曲线为一单调的指数函数(图2-2(a)),而下水箱液位的响应曲线则呈S形状(2-2(b))。

显然,多了一个水箱,液位响应就更加滞后。

由S形曲线的拐点P处作一切线,它与时间轴的交点为A,OA则表示了对象响应的滞后时间。

至于双容对象两个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可按下述方法来确定。

图2-2 双容液位阶跃响应曲线图2-3 双容液位阶跃响应曲线在图2-3所示的阶跃响应曲线上求取:(1)h2(t)|t=t1=0.4h2(∞)时曲线上的点B和对应的时间t1;(2)h2(t)|t=t1=0.8h2(∞)时曲线上的点C和对应的时间t2;然后,利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计算式由上述两式中解出T1和T2,于是求得双容(二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接通总电源和相关仪表的电源。

2.接好实验线路,打开手动阀,并使它们的开度满足下列关系:V1的开度>V2的开度>V3的开度3.把调节器设置于手动位置,按调节器的增/减,改变其手动输出值(一般为最大值的40~70%,不宜过大,以免水箱中水溢出),使下水箱的液位处于某一平衡位置(一般为水箱的中间位置)。

4.按调节器的增/减按钮,突增/减调节器的手动输出量,使下水箱的液位由原平衡状态开始变化,经过一定的调节时间后,液位h2进入另一个平衡状态。

过程特性与动态模型建立_OK

过程特性与动态模型建立_OK
• 纯滞后(传递滞后):信号传递需要时间 • 容量滞后:对象本身是高阶过程或分布参数过程.
31
(1)纯滞后(传递滞后)τ0 – 由于介质的输送需要一段时间而引起的
加料斗 溶质
皮带输送机 稀液
浓度测控点 溶液
溶解槽
由于测量点选择不当、测量元件安装不合适等原因 也会造成传递滞后
32
• 纯滞后对象的特性
18
②对于有相互影响的多容过程,也可以等效为由若干个无 影响的容积组成的多容过程,可用一阶纯滞后过程来近似
G(s) kes Ts 1
③随N的增大
显著增加-无影响
T
增加很小-有相互影响
19
说明:一些塔板式精馏塔,萃取塔,吸收塔,气动传输管线 呈现有相互影响的多容过程特性
具有分布参数特性的过程
20
26
(1)控制通道的增益K0
系统的开环增益 K=KcK0, K对控制品质的影响 ➢ K不能太大,以保证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设系统开环传函为KG(s),则闭环系统的稳定裕度为
Kg
K
1 G( jwg )
➢ K不能太小,否则系统克服偏差的能力太弱,消除偏差的 速度太慢
27
K对偏差的影响
R(s) + -
Kc
39
• 静态数学模型与动态数学模型 – 静态数学模型描述的是对象在静态时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相对静止,各信号变化率为0- 是代数方程 – 动态数学模型描述的是对象在输入量改变以后输出量的变化情况-是微 分方程 – 静态数学模型是对象在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动态数学模型的一个特例
23
二、k,T,τ,对控制品质的影响
(1)本节讨论的是有自衡的非振荡过程,三个参数对控制系统 的品质影响

第二节热工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第二节热工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控制作用μ干扰作用λ被调量G 0μ(s )G 0λ(s )图1-9 对象的输入、输出量第二节 热工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一、概述自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对象和自动控制设备组成的,控制对象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对象的输出就是控制系统的被调量,控制对象的输入信号是引起被调量变化的各种因素(包括扰动作用和控制作用),如图1-9所示。

要分析研究控制系统的工作质量,设计或改造自动控制系统,首先必须分析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并根据它来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自动控制设备,确定调节器的最佳整定参数,使控制设备与控制对象相互协调配合,构成一个合理的控制系统,才能获得预期的控制效果,对于机组运行人员来说,熟悉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也是正确使用好控制系统的必要前提:所以,研究热工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是研究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基础工作。

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就是控制对象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各种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对象的输入量至输出量的信号联系称之为通道;控制作用到输出量(被调量)的信号联系称为控制通道;干扰作用至输出量的信号联系称为干扰通道。

一般热工对象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所引起的被调量的变化特性是不同的,或者说同一对象的不同信号通道的传递函数(或微分方程)不同。

要全面了解对象的动态特性,就要了解各通道的动态特性,这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由于控制通道在控制系统中的闭环以内,而控制作用又是经常、自动、反复地进行,所以它的动态特性较强地影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影响控制对象输出的扰动分为外部扰动和内部扰动。

凡是来自控制系统之外,引起被调量发生变化的各种原因,都称为外扰,而控制系统内部的扰动称为内扰。

例如给水控制系统,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的变化都会引起水位变化,但蒸汽流量的变化是用户需求变化引起的,调节系统本身无法控制,是系统的外扰,而给水母管压力变化引起的给水流量的变化是调节系统可以控制的,是系统的内扰。

外扰通道在控制系统的闭环以外,在一般情况下,外扰是随机的、短暂的、一次发生的,所以它的动态特性只影响调节过程中的被调量的幅值。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0 y
t
B 扰动通道 扰动通道存在纯滞后,对 控制系统的品质无影响;扰动通道 存在容量滞后,对系统是有利的。
y
τ0
t
B 0
t
第三节 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 1 一、有自衡对象的数学模型 q =q
㈠ 一阶对象(单容对象) 根据平衡关系有:对象物料储存 h=h0 +△h 量的变化率 = 单位时间流入对 象的物料变化量—单位时间流出 对象的物料变化量
1
0
+△ q1
2 q2=q0 +△q2
d M d h =Δq -Δq ① A 1 2 dt dt
d h RA h Rq1 dt 其中T=RA,K=R
d h T h k q1 dt
h q2 R

dy T y K x (t-τ) dt
㈡ 二阶对象(双容对象)
二阶对象
二、无自衡对象的数学模型
q1
h q2
d 2 h2 d h2 T1Ta Ta qi (t 0 ) 2 dt dt K 0 s G( S ) e Ta S (T1S 1)
第四节
对象特性的实验测取
所谓对象特性的实验测取,就是在我们所要研究的被控 对象上,人为的施加一个干扰作用(输入量),然后用仪 表测量和记录对象的输出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可得 到表征对象特性的一些数据和曲线,而后对这些数据或 曲线进行分析整理,可得描述对象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qi
K 0 s G (s) e TS 1
① ②
h1
Ⅰ R1 q1 h2 Ⅱ R2
d h1 A1 qi q1 dt d h2 A2 q1 q2 dt
q1
q2

双极性混合超容电容器产品说明书

双极性混合超容电容器产品说明书
-1-
Display
AMPERAGE(A) METER
DC VOLTAGE METER
ONE DISPLAY WITH BOTH FUNCTIONS!
INSTALLATION AND MOUNTING: You must first attach the mounting tabs to the capacitor before mounting it. Use the supplied hardware shown in the picture to the right. Notice the small mounting screw hole in the capacitor chassis.
Display
Display
Display
-3-
5. the amp/DCV display appear blue light DCV and Amp readout value.
DISCHARGING THE CAPACITOR: When you want to take out the capacitor after you finish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from original car audio system. You must do discharge process when you want to move the capacitor. It will be safe to release the power of the capacitor.
-2-
Display
3. Place the supplied charging bulb between positive terminal of the capacitor and the battery’s positive terminal. Do this for 2 ~ 3 minutes until the charging bulb goes out. Caution: The charging bulb will get hot!

双电层及其结构归纳.ppt

双电层及其结构归纳.ppt
电毛细曲线:界面张力与电极电位的关系曲 线。
精选文档
9
2、 电毛细曲线的测定
体系平衡时:
gh 2 cos
r

gr K h 2cos
恒定一个电位 ,通过
调节贮汞瓶高度使弯月
面保持不变,从而求
得 。
图4-2 毛细管静电计示意图
精选文档
10
思考:电极电位变化怎么能导致界面张力发生变化呢?
电毛细曲线:
精选文档
30
第三节双电层及其结构
一、双电层的类型
1、双电层的类型及构成
双电层:电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电荷层。 双电层大致有三类:离子双电层;偶极双电层; 吸附双电层。
2、双电层的基本特点
双电层的厚度小 ;双电层中存在一定大小的电容 和电场强度 。
精选文档
31
二、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结构
电极/溶液界面相间的相互作用: 静电作用(长程力 ):由电极与溶液的两相中
φ=φ0时q=0:
q
q
dq
0
0 Cd d
(4-6)
精选文档
22
电极电位 为φ时的q 的数值相 当于图4.7 中的阴影 部分的面 积。
图4.7利用微分电容曲线计算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值
精选文档
23
三、电毛细曲线法和微分电容法比较
求q :电毛细曲线法利用σ~φ曲线的斜率求q
d / d q
d / d 0 对应电毛细曲线右半支。
精选文档
13
结论:
(1)不论电极表面存在正剩余电荷还是负剩余 电荷,界面张力都将随剩余电荷数量的增加而 降低。
(2)根据电毛细曲线的微分方程 ,可以直接通 过电毛细曲线的斜率求出某一电极电位下的电 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也可以方便地判断电 极的零电荷电位值和表面剩余电荷密度的符号。

双容液位系统模型建立的详细过程

双容液位系统模型建立的详细过程

双容液位系统模型建立的详细过程1. 引言双容液位系统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液体在两个储罐之间的液位。

建立双容液位系统的模型是进行控制策略设计和性能分析的基础,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容液位系统模型建立的过程。

2. 系统描述双容液位系统由两个储罐、进料管道、出料管道和控制阀组成。

其中,进料管道从一个储罐向另一个储罐供给液体,出料管道将其中一储罐中的液体排出。

通过改变控制阀的开度,可以调节进料和出料的流量,从而实现对液位的控制。

3. 建立数学模型为了建立双容液位系统的数学模型,需要对其中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建模,并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3.1 储罐模型假设两个储罐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并且内部没有障碍物。

每个储罐可以看作是一个高度可变的圆柱体。

根据液位高度的变化,可以得到储罐的体积。

假设储罐中的液体是均匀分布的,可以根据液位高度和储罐几何形状计算出液体的体积。

3.2 进料管道模型进料管道的流量受到控制阀的开度和压力差的影响。

假设控制阀是线性控制元件,其开度与流量成正比。

进料管道可以用一阶惯性模型来描述,即流量与压力差之间存在一定的时延和滞后。

3.3 出料管道模型出料管道类似于进料管道,其流量也受到控制阀和压力差的影响。

同样地,出料管道也可以用一阶惯性模型来描述。

3.4 控制阀模型控制阀是双容液位系统中重要的元件,它通过改变开度来调节进料和出料的流量。

控制阀通常具有非线性特性,如流量-开度特性曲线。

为了建立数学模型,需要对控制阀进行参数辨识或者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4. 模型求解建立了双容液位系统的数学模型后,可以使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

常用的方法包括离散化、线性化和仿真。

4.1 离散化将连续时间的模型转换为离散时间的模型是求解过程的第一步。

可以使用欧拉法或者龙格-库塔法对连续时间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

4.2 线性化对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是控制系统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工作点附近进行泰勒展开,可以得到线性化后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第二节 双容

第二节  双容
4.以下步骤请参考前面“(一)智能仪表控制”的步骤 4~7。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双容(串联)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验的结构框图。 2.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及曲线,分析并计算出双容水箱液位对象的参数及传递函数。 3.综合分析几种控制方案的实验效果。
六、思考题 1.做本实验时,为什么不能任意改变两个出水阀门开度的大小? 2.用响应曲线法确定对象的数学模型时,其精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3.引起双容对象滞后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以下步骤请参考前面“(一)智能仪表控制”的步骤 4~7。
(三)、S7-200PLC 控制
1.将“SA-42 S7-200PLC 控制”挂件挂到屏上,并用 PC/PPI 通讯电缆线将 S7-200PLC 连接到计算机串口 1,并按照下面的控制屏接线图连接实验系统。
2.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 24V 开关电源,给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 动按钮,给变频器及 PLC 上电。
二、实验设备(同前) 三、原理说明
图 2-5 双容(串联)水箱对象特性测试系统
(a)结构图 (b)方框图
由图 2-5 所示,被测对象由两个不同容积的水箱相串联组成,故称其为双容对象。自衡 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位置被破坏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其自身 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根据本章第一节单容水箱特性测试的原理,可知双容水箱数学模型是 两个单容水箱数学模型的乘积,即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可用一个二阶惯性环节来描述:
图 2-7 双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
然后,利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计算式
K
h2() xO
输入稳态值 阶跃输入量
(2-10)
T1 T2 t1 t2 2.16
(2-11)
T1T2 (T1 T2)2

双容水箱

双容水箱

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双容水箱液面控制1查阅资料了解阀门和泵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完成嵌入式液位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给出总体设计方案及主要部件的选型2 完成嵌入式液位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给出硬件结构框图或原理图3 完成嵌入式液位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给出软件结构图和流程图4查阅资料,建立关于水箱关于高度H2,与进水量Q,扰动进水量Q d,出水量Q O 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设计规律,满足表1性能要求,请给出该控制率的表达式或描述,并用proteus和keil进行控制算法的仿真,给出世纪大道的性能指标。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I 摘要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是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完成对过程液位的控制的控制系统,它在饮料、食品加工、溶液过滤、化工生产等多种行业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均有广泛应用。

在本设计中充分利用自动化仪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以实现对水箱液位的串级控制。

首先对被控对象的模型进行分析,并采用实验建模法求取模型的传递函数。

其次,根据被控对象模型和被控过程特性设计串级控制系统,采用动态仿真技术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

然后,设计并组建仪表过程控制系统,通过智能调节仪表实现对液位的串级PID控制。

最后,借助数据采集模块﹑MCGS组态软件和数字控制器,设计并组建远程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完成控制系统实验和结果分析。

关键词:液位,模型,PID控制,仪表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III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绪论.............................................................. 1 2 被控对象建模 (2)2.1水箱模型分析 ................................................ 2 2.2阶跃响应曲线法建立模型 (3)3 系统控制方案设计与仿真 (7)3.1 液位串级控制系统介绍 ........................................ 7 3.2 PID控制原理 ................................................. 7 3.3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10 3.4控制系统仿真 (12)4 建立仪表过程控制系统 (17)4.1过程仪表介绍 ............................................... 17 4.2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的组建 ..................................... 19 4.3仪表过程控制系统PID参数整定 ................................ 23 5模拟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 (25)5.1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5)5.2 MCGS软件工程组态 (28)5.3 组态软件调试 ............................................... 38 6结论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2)附录.......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绪论1 1绪论双容水箱系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工业现场液位系统,在实际生产中,双容水箱控制系统在石油、化工﹑环保﹑水处理﹑冶金等行业尤为常见。

分离式双容液位过程

分离式双容液位过程

分离式双容液位过程分离式双容液位过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流程控制方法。

这种工艺主要用于控制两个储罐中的液位,以保证工艺流程的顺利进行。

在这种过程中,两个容器都被安装了各自的液位控制系统,使得在液位达到设定值之后,系统可以自动地进行倾倒或者倒送液体的操作。

这种工艺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自动化控制分离式双容液位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的控制。

通过安装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实现自动倾倒和输送液体,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需要。

这样,可以减少一些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还可以防止人为因素对生产环节的影响,更好地维护了生产工艺的稳定性。

2.较高的安全性分离式双容液位过程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液位超出了安全限制,系统就会自动停止工作,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这也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保护了员工的生命安全以及生产设备的财产安全。

这是在许多化学、石化、冶金工业等有被普遍采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3.节省电力资源分离式双容液位过程还可以实现节省电力资源。

由于存储罐容器通常选用金属材质做成,在上下移动或倾倒时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电力。

但由于该系统在液位达到设定值后会自动停止动力,不需要全天运转,可以有效地节省电力能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4.操作维护简单分离式双容液位过程系统操作和维护也很简单。

整个系统的硬件装置安装简单,也不需要大量的调试,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设置就可以使用了。

液位控制器和传感器设计合理,操作非常简单,并且不需要定期维护,可靠性较高。

总之,分离式双容液位过程是一种高效、安全、简单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工艺流程,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员工安全。

因此,此系统在许多行业有广泛的应用,意义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G1(s)G2(s)=
k1 T1s
1
k2 T2 s
1
( T1s
K 1 )( T2
s
1)
(2-9)
式中 K=k1k2,为双容水箱的放大系数,T1、T2 分别为两个水箱的时间常数。 本实验中被测量为下水箱的液位,当中水箱输入量有一阶跃增量变化时,两水箱的液位 变化曲线如图 2-10 所示。由图 2-10 可见,上水箱液位的响应曲线为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 (图 2-10 (a));而下水箱液位的响应曲线则呈 S 形曲线(图 2-10 (b)),即下水箱的液位响应 滞后了,它滞后的时间与阀 F1-10 和 F1-11 的开度大小密切相关。
(a)结构图 (b)方框图
由图 2-5 所示,被测对象由两个不同容积的水箱相串联组成,故称其为双容对象。自衡 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位置被破坏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其自身 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根据本章第一节单容水箱特性测试的原理,可知双容水箱数学模型是 两个单容水箱数学模型的乘积,即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可用一个二阶惯性环节来描述:
3.打开 Step 7-Micro/WIN 32 软件,并打开“S7-200PLC”程序进行下载,然后将 S7-200PLC 置于运行状态,然后运行 MCGS 组态环境,打开“S7-200PLC 控制系统”工程, 然后进入 MCGS 运行环境,在主菜单中点击“实验二、双容(串联)自衡水箱对象特性测试”, 进入“实验二”的监控界面。
(二)、远程数据采集控制
1.将“SA-22 远程数据采集模拟量输出模块”、“SA-23 远程数据采集模拟量输入模块” 挂件挂到屏上,并将挂件上的通讯线插头插入屏内 RS485 通讯口上,将控制屏右侧 RS485 通讯线通过 RS485/232 转换器连接到计算机串口 1,并按照下面的控制屏接线图连接实验系 统。
2.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打开 24V 开关电源,给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 动按钮,给变频器及远程数据采集模块上电。
3.打开上位机 MCGS 组态环境,打开“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工程,然后进入 MCGS 运行环境,在主菜单中点击“实验四、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进入“实验四”的监控界 面。
4.以下步骤请参考前面“(一)智能仪表控制”的步骤 4~7。
图 2-7 双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
然后,利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计算式
K
h2() xO
输入稳态值 阶跃输入量
(2-10)
T1 T2 t1 t2 2.16
(2-11)
T1T2 (T1 T2)2
(1.74 t1 t2
0.55)
(2-12)
0.32〈t1/t2〈0.46 由上述两式中解出 T1 和 T2,于是得到如式(2-9)所示的传递函数。
2.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 24V 开关电源,给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 动按钮,给变频器及远程数据采集模块上电。
3.打开上位机 MCGS 组态环境,打开“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工程,然后进入 MCGS 运行环境,在主菜单中点击“实验二、双容(串联)自衡水箱对象特性测试”,进入“实验二” 的监控界面。
第二节 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掌握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调节器参数的整定和投运方法。 3.研究调节器相关参数的变化对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影响。 4.了解 P、PI、PD 和 PID 四种调节器分别对液位控制的作用。 5.掌握同一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
4.以下步骤请参考前面“(一)智能仪表控制”的步骤 4~7。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的结构框图。 2.用实验方法确定调节器的相关参数,写出整定过程。 3.根据实验数据和曲线,分析系统在阶跃扰动作用下的静、动态性能。 4.比较不同 PID 参数对系统的性能产生的影响。 5.分析 P、PI、PD、PID 四种控制规律对本实验系统的作用。 6.综合分析多种控制方案的实验效果。 六、思考题 1.如果采用上水箱做实验,其响应曲线与下水箱的曲线有什么异同?并分析差异原因。 2.改变比例度δ 和积分时间 TI 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什么影响?
7.待液位稳定于给定值后,将调节器切换到“自动”控制状态,待液位平衡后,通过 以下几种方式加干扰:
(1)突增(或突减)仪表设定值的大小,使其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量的变化;(此 法推荐,后面三种仅供参考)
(2)将右下水箱进水阀 F1-5 开至适当开度;(改变负载) 以上两种干扰均要求扰动量为控制量的 5%~15%,干扰过大可能造成水箱中水溢出或 系统不稳定。加入干扰后,水箱的液位便离开原平衡状态,经过一段调节时间后,水箱液位 稳定至新的设定值,记录此时的智能仪表的设定值、输出值和仪表参数,液位的响应过程曲 线将如图 3-8 所示。
4.以下步骤请参考前面“(一)智能仪表控制”的步骤 4~7。
(三)、S7-200PLC 控制
1.将“SA-42 S7-200PLC 控制”挂件挂到屏上,并用 PC/PPI 通讯电缆线将 S7-200PLC 连接到计算机串口 1,并按照下面的控制屏接线图连接实验系统。
2.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 24V 开关电源,给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 动按钮,给变频器及 PLC 上电。
2.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 24V 开关电源,给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 动按钮,给变频器及智能仪表上电。
3.打开上位机 MCGS 组态环境,打开“THKGK-3 型智能仪表控制系统”工程,然后 进入 MCGS 运行环境,在主菜单中点击“实验六、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进入“实验六” 的监控界面。
在改变相应的阀门开度后,对象可能出现滞后特性,这时可由 S 形曲线的拐点 P 处作
一切线,它与时间轴的交点为 A,OA 对应的时间即为对象响应的滞后时间 。于是得到双
容滞后(二阶滞后)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G(S)=
K
e S
(T1S 1)(T2S 1)
(2-13)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本实验选择左上水箱和左下水箱串联作为被测对象。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
图 3-8 单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
8.分别适量改变调节仪的 P 及 I 参数,重复步骤 7,用计算机记录不同参数时系统的 阶跃响应曲线。
9.分别用 P、PD、PID 三种控制规律重复步骤 4~8,用计算机记录不同控制规律下系 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二)、远程数据采集控制
1.将“SA-22 远程数据采集模拟量输出模块”、“SA-23 远程数据采集模拟量输入模块” 挂件挂到屏上,并将挂件上的通讯线插头插入屏内 RS485 通讯口上,将控制屏右侧 RS485 通讯线通过 RS485/232 转换器连接到计算机串口 1,并按照下面的控制屏接线图连接实验系 统。
(三)、S7-200PLC 控制
1.将“SA-42 S7-200PLC 控制”挂件挂到屏上,并用 PC/PPI 通讯电缆线将 S7-200PLC 连接到计算机串口 1,并按照下面的控制屏接线图连接实验系统。
2.接通总电源空气开关和钥匙开关,打开 24V 开关电源,给压力变送器上电,按下启 动按钮,给变频器及 PLC 上电。
4.以下步骤请参考前面“(一)智能仪表控制”的步骤 4~7。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双容(串联)水箱液位特性测试实验的结构框图。 2.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及曲线,分析并计算出双容水箱液位对象的参数及传递函数。 3.综合分析几种控制方案的实验效果。
六、思考题 1.做本实验时,为什么不能任意改变两个出水阀门开度的大小? 2.用响应曲线法确定对象的数学模型时,其精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3.引起双容对象滞后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增量的变化(即阶跃干扰,此增量不宜过大,以免水箱中水溢出),于是水箱的液位便离开 原平衡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液位进入新的平衡状态,记录此时的仪表输出值和液位 值,液位的响应过程曲线将如图 2-8 所示。
图 2-8 双容水箱液位阶跃响应曲线
7.根据前面记录的液位和仪表输出值,按公式(2-10)计算 K 值,再根据图 2-11 中的 实验曲线求得 T1、T2 值,写出对象的传递函数。
然后将阀门 F1-1、F1-2 全开,将左上水箱出水阀门 F1-9、左下水箱出水阀门 F1-11 开至适 当开度(要求 F1-9 开度稍大于 F1-11 的开度),其余阀门均关闭。
(一)、智能仪表控制
1.将 SA-12 挂件挂到屏上,并将挂件的通讯线插头插入屏内 RS485 通讯口上,将控制 屏右侧 RS485 通讯线通过 RS485/232 转换器连接到计算机串口 1,并按照本章第一节控制屏 接线图连接实验系统。
入“实验二”的监控界面。 4.通过调节仪表将输出值设置为一个合适的值(一般为最大值的 50%~70%,不宜过
大,以免水箱中水溢出)。 5.启动变频器,磁力驱动泵上电打水,适当增加/减少智能仪表的输出量,使下水箱的
液位处于某一平衡位置,记录此时的仪表输出值和液位值。 6.液位平衡后,突增(或突减)仪表输出量的大小,使其输出有一个正(或负)阶跃
二、实验设备(同前) 三、实验原理
图 3-6 单容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a)结构图 (b)方框图
本实验系统结构图和方框图如图 3-6 所示。被控量为左下水箱(也可采用左上水箱或右 上水箱)的液位高度,实验要求水箱的液位稳定在给定值。将压力传感器 LT2 检测到的左 下水箱液位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在与给定量比较后的差值通过调节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 以达到控制左下水箱液位的目的。为了实现系统在阶跃给定和阶跃扰动作用下的无静差控制, 系统的调节器应为 PI 或 PID 控制。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4.在上位机监控界面中点击“启动仪表”。将智能仪表设置为“手动”,并将设定值和 输出值设置为一个合适的值,此操作可通过调节仪表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