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八章第3节单细胞的生物体讲课教案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学科领域:生物学年级:七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认识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2)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如草履虫的纤毛、眼点等。
(3)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及其生活环境。
(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难点:(1)单细胞生物的生理功能。
(2)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3.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功能。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生物都是单细胞的,它们生活在水中。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师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的生理功能。
4. 实验操作:(1)教师演示单细胞生物的观察实验。
(2)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功能。
5.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

第三节单细胞的生物体——学案1.单细胞生物概念:肉眼看不见、身体只有细胞的生物常见种类: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形态:倒置草鞋纤毛:是它的结构表膜:的摄入、的排出都通过表膜结口沟:是进入体内的通道构食物泡:食物形成的,逐渐被2.草履虫及胞肛:排出的通道功细胞质:促进物质代谢能细胞核:有、之分收集管伸缩泡、废物对刺激的反应:它能有害刺激3.单细胞生物与有利:可作鱼饵;还可水源等人类的关系有害:危害人类健康;造成等4.思考酵母菌有叶绿体吗?它是如何获得营养物质的?第三节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姚学根一知识、技能与情感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学会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与交流,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树立科学的生物观。
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观察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酵母菌的结构特点;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难点: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
三合作探讨过程:师:复习提问——人体和动物体的组成层次?导入——我们前面学习了解到的生物体是由多细胞组成的……通过预习,同学们一定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类只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吧,请问哪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
师:很好!我们把这类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一样单细胞生物也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生长、繁殖……,一个细胞如何完成这么多的功能呢?现在请大家根据预习了解到的信息,举例说说单细胞生物是如何依靠一个细胞来完成各项生理功能的?生1:。
生2:。
生3:。
师:播放草履虫的2个视频资料。
生:观看、回顾、思考草履虫的生活特点。
师: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个体微小,却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举例说说单细胞生物在哪些方面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生:。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主题:单细胞生物体的特点和功能年级:初中学科:生物学学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功能和重要性。
3.能够区分单细胞生物体和多细胞生物体。
教学重点:1.单细胞生物体的特点和结构。
2.单细胞生物体的功能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体和多细胞生物体的区别。
2.探究单细胞生物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
2.单细胞生物体的图示和示范模型。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利用PPT展示一些以单细胞生物体为主的图像,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单细胞生物体吗?单细胞生物体有什么特点?探究(25分钟):1.利用幻灯片介绍单细胞生物体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通过图像和示范模型展示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包括质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等。
3.分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自由讨论单细胞生物体可能的功能和重要性。
4.学生报告:请各组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报告。
讲解(20分钟):1.分享不同单细胞生物体的功能和重要性,比如:细菌、酵母等的作用。
2.通过图像和实例,进一步强调单细胞生物体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3.比较单细胞生物体和多细胞生物体的区别,讲解多细胞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优势。
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单细胞生物体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2.提问:你认为单细胞生物体和多细胞生物体哪个更重要?为什么?拓展(5分钟):1.给学生布置关于单细胞生物体的作业,要求他们调查一种单细胞生物体的功能和应用。
2.鼓励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和参考书籍进行研究。
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参与度。
2.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身边环境中的单细胞生物体。
2.组织学生小组展示调查结果,分享不同单细胞生物体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和常见例子。
教学内容:1. 引入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2. 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点。
3. 分类和介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例子。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单细胞生物,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概念:解释单细胞生物是指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
3. 介绍特点: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点,如体积小、结构简单、无细胞组织等。
4. 分类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并介绍常见的例子,如细菌、酵母菌、草履虫等。
第二章:细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 掌握细菌的生殖方式和生活环境。
教学内容:1. 介绍细菌的形态特点。
2. 讲解细菌的结构组成。
3. 掌握细菌的生殖方式。
4. 了解细菌的生活环境。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细菌例子,引导学生关注细菌。
2. 讲解形态:介绍细菌的形态特点,如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3. 结构组成:讲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
4. 生殖方式:讲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如二分裂。
5. 生活环境:介绍细菌的生活环境,如土壤、水、人体等。
第三章:酵母菌教学目标:1. 了解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 掌握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和生活环境。
教学内容:1. 介绍酵母菌的形态特点。
2. 讲解酵母菌的结构组成。
3. 掌握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4. 了解酵母菌的生活环境。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酵母菌例子,引导学生关注酵母菌。
2. 讲解形态:介绍酵母菌的形态特点,如单细胞、椭圆形等。
3. 结构组成:讲解酵母菌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4. 生殖方式:讲解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如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等。
5. 生活环境:介绍酵母菌的生活环境,如土壤、水果、发酵食品等。
第四章:草履虫教学目标:1. 了解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9.3《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

第3节单细胞的生物体
【教材分析】
本章比较系统地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呈现在学生面前。
在介绍了植物体的组成、人体和动物体的组成之后,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从而对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有所认识。
在此基础上,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进行比较,突显本章内容“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几种单细胞生物以及酵母菌,草履虫的构成。
2.能够理解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教学重点】
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
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稀释酒酿液、池塘水或河沟水、草履虫培养液、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滴管、显微镜等;讲课PPT、视频、图片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练习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单细胞生物体教案

单细胞生物体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单细胞生物体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单细胞生物体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单细胞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体的存在和意义。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培养学生对单细胞生物体内部运作的理解。
2.2 教学内容介绍单细胞生物体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探讨单细胞生物体的营养、呼吸、排泄等生命活动。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模型和图解,展示单细胞生物体的内部结构。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单细胞生物体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三章:单细胞生物体的分类与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体及其特点。
培养学生对单细胞生物体多样性的认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细菌、原生动物、藻类等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体。
探讨各类单细胞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体。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分类过程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第四章:单细胞生物体的生态与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单细胞生物体应用价值的认识。
4.2 教学内容探讨单细胞生物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维持水质等。
介绍单细胞生物体在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4.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探讨单细胞生物体的实际应用价值。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3. 能够识别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利用多媒体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尊重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1. 单细胞生物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常见单细胞生物的识别。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实验材料和器材,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学生准备:1. 预习教材,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
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态环境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单细胞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讲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4. 观察与实验: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切片,了解其内部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如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收获,探讨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 拓展延伸:教师展示单细胞生物应用的实例,如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7.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观察、实验和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8.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单细胞的生物体》课件

生命周期的开始:生殖
生殖方式
单细胞生物体通过简单的分裂生殖产生后代。母细胞通过分 裂产生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与母细胞相同,能够继续生长和 分裂。
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某些单细胞生物体,如细菌和原生动物,通过简单的无性生 殖方式进行繁殖;而另一些单细胞生物体,如藻类和某些原 生动物,则通过复杂的配子生殖方式进行有性生殖。
生命周期的结束:死亡
死亡的原因
单细胞生物体的生命周期通常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缺乏营养、过度拥挤或受到其他生物的攻击。当这些不利 条件持续存在时,单细胞生物体会停止分裂并最终死亡。
死亡过程
在死亡过程中,单细胞生物体的结构逐渐瓦解,细胞内的物质被分解并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 自溶。虽然单细胞生物体的生命周期很短,但它们通过快速繁殖和适应环境变化来保证物种的延续。
单细胞生物体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将死亡生物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 物,并释放出能量供生产者利用。
单细胞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
01
02
03
形态结构
单细胞生物体通过改变自 身的形态结构来适应环境 ,如变形虫等。
生理功能
单细胞生物体通过调整生 理功能来适应环境,如光 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行为习性
单细胞生物体通过改变行 为习性来适应环境,如趋 光性、趋化性等。
单细胞生物体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废水处理与污染控制
一些单细胞生物体具有降解有机污染物 的功能,可用于废水处理和污染控制。 例如,某些细菌能够降解石油、农药等 有害物质,有助于恢复环境健康。
VS
生物修复与生态恢复
利用单细胞生物体进行生物修复是一种有 效的环境治理手段。例如,通过投放特定 种类的细菌或真菌,可以降解有毒物质、 减少污染,并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
(新)苏科版生物七下《第3节 单细胞的生物体》公开课(教案) (1)

4.9.3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学生通过上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学生通过上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认识目标: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4.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创新点和实践点: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电脑络等工具自主学习。
【教学时间】〔第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贯穿教学全过程〕〔二〕互阅作业〔可穿插“互帮〞与“释疑〞〕〔三〕自学1. 自学内容一:观察酵母菌、变形虫自学方法:学生阅P31图9—11酵母菌的结构模式图。
讨论解决:P32页1、2题变形虫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原因是在变形虫的身体里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结构。
无论它怎么变形,身体结构都不发生变化。
所以说变形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
我们把这样的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
酵母菌无叶绿体,依靠吸收现成的营养物质生活。
自学内容二:观察水中的小生物。
自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多媒体演示使学生了解水中的小生物。
讨论解决:P33页1、2、3题看它们能否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身体里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结构。
自学内容三: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响。
自学方法:学生阅P34图9—13草履虫的结构模式图。
讨论解决:P35页讨论题草履虫的身体上有表膜、收集管、伸缩泡、口沟、食物泡、胞肛等结构。
这些结构可以帮助它来完成生命活动。
讨论、阅读、了解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 自学过程〔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四〕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1. 以小组为单位。
单细胞生物教案设计

(一)、寻找单细胞生物
1.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我们在哪里可能找到单细胞生物呢?
各小组根据课前搜索的资料选一个代表交流展示。
2.教师展示实物:一杯水,几个暄软多孔的馒头或面包。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这是一杯取自池塘的水,你认为它是清洁的吗?里面可能会有些什么?如何才能鉴定你的想法?
(2)馒头和面包为什么会暄软多孔?你认为这与哪种生物的活动有关?
3.学生交流展示:
在小组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各个小组交流展示,说说各自的想法。馒头和面包的制作与酵母菌有关,酵母菌也是单细胞生物吗?
先请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介绍酵母菌的培养过程,教师再播放——酵母菌的发酵将此视频转存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
(将此段内容转存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
(三)、观察水中的小生物
1.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一滴水中的小生物。
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在观察时,你怎样判它们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尝试区别这些小生物是动物还是植物。
你所观察单细胞小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结构?
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用肉眼可以判断水是否清洁吗?
3.多媒体展示一组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一找显微镜下有没有和图中相似的生物?选择一种画出结构简图。
酵母菌也常给人类带来危害。腐生型酵母菌能使食物、纺织品及其他原料腐败变质,少数嗜高渗透压的酵母菌,如鲁氏酵母(Saccharomyces rouxii)、蜂蜜酵母(Saccharomyces mellis)可使蜂蜜、果酱败坏;有的是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它们消耗酒精,降低产量或产生不良气味,影响产品质量。有些酵母菌能引起植物的病害,少数还能寄生在人、畜和昆虫体上,例如,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又称白色念珠菌)可引起皮肤、黏膜、呼吸道以及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neoformans)可引起慢性脑膜炎、肺炎等。
《第3节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新部编本3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3节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课前准备教师:自制校园网网页、演示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材料、幻灯机、投影仪。
学生:自编的小品、计算机操作能力。
说明:小品的内容最好是人得了某些由单细胞生物寄生而引起的疾病。
他到医院就诊时发生了……。
例如:疟疾。
(教师提前布置)。
最后提出问题:该病的病因是什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欣赏同学的表演吧!师:早就听说咱班有一些同学具有表演天赋。
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
同学们,尽情发挥你的才华吧!生:活跃,产生表现的欲望。
小品:患者得了疟疾,实习医生误诊为感冒,家属与医生发生争执,对医生不满。
家属要求医生解释病因,实习医生解释不清。
提出问题:疟疾的病因是什么?疟原虫是什么样的生物?二、大家一起来帮助他们吧!师:这组同学表演得非常好,我们每个人都进入到了角色之中。
谁能帮助这位医生和患者家属解决这个问题呢?生:这个患者得的是疟疾。
疟疾的症状是拉肚子。
疟疾的病因是由于人们不讲究饮食卫生而引起的。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我听我奶奶说过,疟疾的症状是间歇性的发冷和发热。
但是具体的病因我就不知道了。
师:看来同学们对疟疾有或多或少地了解。
那么,到底疟疾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呢?疟疾的病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利用计算机来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打开计算机进入到校园网上查找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学科领域:生物学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
(2)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及常见种类。
(3)能够分析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3)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认识单细胞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及常见种类。
(2)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3)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方式。
(2)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种类的单细胞生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典型单细胞生物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价值。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收集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相关案例,以便课堂上进行分析。
(3)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
2. 课堂导入:(1)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单细胞生物。
(2)提问: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3. 课堂讲解:(1)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及常见种类。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2)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及常见种类;(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利用显微镜进行单细胞生物的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2)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及常见种类;(3)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和识别;(3)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 教师准备:(1)收集单细胞生物的图片、模型、视频等教学资源;(2)准备显微镜和单细胞生物实验材料;(3)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3)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单细胞生物的现象;(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3)学生总结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及常见种类。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分类及常见种类;(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单细胞生物体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单细胞生物体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对象:七年级生物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理功能。
3. 了解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其生活习性。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单细胞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1. 单细胞生物的生理功能的理解。
2. 常见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的认识。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单细胞生物图片资料。
3. 学生实验材料。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单细胞生物吗?它们是什么样的生物?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单细胞生物的定义。
Step 2: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Step 3: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单细胞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理功能。
2. 教师通过PPT展示实例,讲解常见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
Step 4: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单细胞生物的生理功能。
2.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Step 5: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点评并补充。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单细胞生物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1. 请简述单细胞生物的特点。
2. 请举例说明常见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
3. 请搜集更多关于单细胞生物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理功能的理解程度。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单细胞的生物体》一、教学目标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3.了解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能够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1.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单细胞生物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兴趣。
2.学习与巩固(20分钟)让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关于单细胞生物的相关内容,并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单细胞生物?有哪些常见的单细胞生物?(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3)单细胞生物的功能有哪些?以脆毛虫为例进行描述。
3.深化与拓展(3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以下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1)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2)单细胞生物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分别是如何获取营养、繁殖和运动的?4.总结与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并进行小结:(1)请总结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举例说明。
(3)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
5.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可以选择口头演讲、绘制海报或其他方式,展示他们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和认识。
老师可以根据展示的质量和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课堂延伸1.通过实践,观察和研究自身中的碱性藻类,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态系统角色。
2.剖析单细胞生物的一些结构和功能,询问学生关于单细胞生物的问题,以启发他们发现未知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单细胞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生态系统角色的认识不够深刻。
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例以及实例的讲解,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能力。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设计

充分利用生活环境和互联网,活化教材-----《单细胞的生物体》案例设计姜堰市南苑学校严玉兰 225500导读:本案例体现了如何灵活使用教材,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网上搜索能力,使其感受到身边生活环境中处处有生物科学,充分感受到互联网强大的功能和魅力。
【有言在先】《单细胞的生物体》是初中生物学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八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中第三节内容。
学习完本章前两节内容后,学生对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组成已有了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单细胞生物体很微小,肉眼难以看到,学生虽对单细胞生物体是否也能像多细胞生物体一样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却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本节内容教材中主要安排以观察、探究活动为主,先观察酵母菌,再观察水中的小动物,最后探究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如果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编排顺序和实验材料,教师在课前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实验材料,并且要想一节课,甚至是两节课完成探究活动都很困难。
于是依据《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师可创造性使用教材,基于现实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同时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的功能,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我将探究活动作了调整。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安排以观察、探究为主,首先是观察酵母菌,让学生对单细胞生物有感性认识,再观察水中的小生物,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有关这些单细胞生物的问题。
接着是一个“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探究性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单细胞生物体的构成。
(2)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能力目标(1)进一步强化学生显微镜操作技能,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
(2)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生物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章学的是“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前面学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了多细胞生物体的构成,通过前几章的学习,还了解了生物体相应的生理特征。
而本节内容是联系细胞的知识及多细胞生物体的特征,来探究单细胞的生物体具有生命的特点。
因此本节教学难度不大,只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逐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本章知识点很容易理解。
●二、知识目标:1、说出单细胞生物体可以独立完成的各项生命活动。
2、能识别草履虫是形态结构和和生理特点。
3、会区别植物和动物的区别。
4、说出单细胞的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技能目标:1、运用观察的方法,说出草履虫的各部分生理功能。
2、尝试合作交流的探究精神,完成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的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探究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比较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和生理的区别,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思维能力。
4、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原生动物的特征,向学生渗透生物进化的规律。
2、关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重点:单细胞生物体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草履虫的结构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是却能通过一个细胞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他不能同于多细胞生物体的某一个器官只能完成某一项生理功能的特点。
难点: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
因为:这是学生做的第一个关于动物生理的实验,学生往往很兴奋,急于操作看实验现象,而对于对实验中深层次的问题,如设计思路、操作要领、结果分析等缺乏冷静的思考。
因而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指导。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实验分析。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糖,盐,滴管。
●七、教学流程:活动(一):复习提问:(师)分别说出多细胞动物和多细胞植物的结构层次。
(生)思考,回答。
目的:区分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