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正式版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有效管理和控制危险源,确保人员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的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的所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因素或条件。

2.风险:危险源对人员、财产、环境造成的潜在损害程度。

3.辨识:通过调查、研究等手段,确定危险源的种类、数量、特点和分布。

4.评价:根据危险源的特征、暴露途径等因素,分析和评估危险源对人员、财产、环境的潜在危害。

5.控制:采取技术、管理等手段,降低、消除危险源造成的风险。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四条辨识目标本企业应对全企业内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确保辨识结果准确、全面。

第五条辨识方法本企业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文献查阅: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和行业经验等文献,了解和辨识常见的危险源。

2.实地调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寻找存在的危险源。

3.员工意见征集:通过员工意见调查、安全巡查等方式,征集员工对潜在危险源的看法和建议。

4.专家咨询: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和指导,提供专业意见。

第六条辨识结果记录本企业应对危险源的辨识结果进行记录,并制定相应的辨识报告。

对于发现的危险源,应明确其危险性级别、暴露途径、可能的损害后果等信息,并提出相应的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建议。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七条评价范围本企业应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其对人员、财产、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风险评价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安全:评估危险源对人员安全的潜在危害,例如人员伤亡、中毒等。

2.财产安全:评估危险源对财产的潜在损失,例如设备损坏、火灾等。

3.环境安全:评估危险源对环境的潜在破坏,例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以下是一份针对企业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制度,详细介绍了相关的内容和要求。

1.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对企业内部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以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2.危险源辨识(1)组织全面梳理危险源,编制危险源清单,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化学品、电气设备、高温、高压、高处、有害气体等;(2)明确危险源的性质、规模和周围环境;(3)评估危险源对员工健康安全和企业生产运营的潜在风险。

3.风险评价(1)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各项风险指标;(2)根据评估结果,划定风险等级,确定各项风险控制措施;(3)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复审,及时更新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

4.风险控制(1)采取技术措施,如防护装置、漏洞修补、设备升级等,控制或消除危险源;(2)采取管理措施,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健康教育、培训等,提高员工安全意识;(3)采取应急措施,如安全预警系统、应急救援演练等,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4)建立风险控制台账,记录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效果和改进措施。

5.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监督与改进(1)建立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监督机制,由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2)定期对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风险评估与控制的认识和合理使用;(4)通过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改进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效能。

6.处罚与奖励(1)对未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要求履行职责的责任人员,将给予相应处罚;(2)对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要求做出成绩的,将给予相应奖励,如荣誉称号、奖金等。

以上是一份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的简要描述,对于确保企业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完整版)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完整版)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1目的识别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价,及时更新,为尽量减少和控制公司各项活动中的风险提供依据。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危险因素识别、评价、控制和更新工作。

3 术语3.1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

危险源根据评价可以划分为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一般危险源。

3.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认知危害、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特定危险、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3.4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3.5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疾病 (不论严重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相关的事件。

注1 :事故是一种造成了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

注2:没有造成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也被称为[near-miss未遂事件]、[near-hit虚惊事件]、[close call差点出事]或[dangerous occurrence危险事件]。

注3:紧急情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事件。

)3.6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分级管控根据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低风险/蓝色风险(D级)四个风险等级,并采用红、橙、黄、蓝色进行标识。

3.6.1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属于不可容许的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应由企业重点负责管控,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等级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标识为红色。

3.6.2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属于高度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应由公司管理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管控。

标识为橙色。

3.6.3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属于中度危险,应由所在车间负责管控,公司管理部负责监督落实。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预防事故的发生,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下面是一个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制度的详细介绍。

一、危险源辨识2.辨识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危险源清单、危险源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对工作场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

3.辨识内容:对工作场所的设备、场地、人员、流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辨识,包括生产设备的安全性、工作现场环境的危险性、员工的作业方式和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等。

二、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的目的: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各类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影响程度,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评估方法: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可能的危害,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分析、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等。

3.评估内容:对危险源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风险等级等指标,以及风险源对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控制措施管理1.控制措施的目的: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事故的危害,确保员工安全与健康。

2.制度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保护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管理等,明确控制措施的实施要求。

3.实施过程:制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负责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督,同时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控制措施的实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管理制度1.管理要求: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的全过程记录和档案,包括辨识报告、评估报告、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等。

2.培训与教育: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危险源辨识能力和风险评价水平。

3.定期检查与评估:定期进行危险源的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制度

辨识方法
专家评估法
邀请专家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设 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评 估,识别存在的危险源。
危源调查表
设计调查表,列出可能存在的危 险源,然后通过调查和评估确定 危险源的存在和等级。
事故树分析
通过分析已发生事故的原因,找 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原 因,从而识别危险源。
辨识流程
准备阶段
修订时机
01
当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发生变化,或企业实际情
况发生重大调整时,应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完善内容
02 根据实践经验和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内
容,提高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修订流程
03
明确修订流程,确保管理制度的修订过程规范、科学
、合理。
THANKS
感谢观看
纠正措施
对已经发生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分 析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防止 问题再次发生。
改进措施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对现有的控制措 施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风险控制的 效果和效率。
控制实施流程
风险评价
根据危险源的特性、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对 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级。
控制实施
将制定的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企业生产工艺、设备设 施、作业环境等。
实施阶段
采用适当的辨识方法,全面评估企业存在的 危险源,并记录结果。
汇总阶段
对辨识结果进行汇总,形成危险源清单,并 确定危险源的等级。
更新阶段
定期对危险源清单进行更新,以确保其时效 性。
02
风险评价
风险评估标准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 制管理制度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导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对于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本制度的起草旨在明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流程,建立科学、规范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在各方面风险可控,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工作场所和岗位,旨在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控制事故风险。

三、术语定义1.危险源:指可以引起事故或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物质、设备、活动或环境因素。

2.风险评价:指对企业各种危险源及其相关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确定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3.风险控制:指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

4.风险管理:指对企业风险的持续评估、分析、控制和监控的过程。

四、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流程1.识别危险源: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将其上报给安全管理部门。

2.风险评价:安全管理部门对识别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事故概率和严重程度评价。

3.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将风险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并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

4.控制措施制定:安全管理部门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将其下发给各相关部门。

5.控制措施执行:各相关部门按照制定的控制措施执行,并将执行情况上报给安全管理部门。

6.风险监控: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1.部门危险源管理:各部门要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开展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定期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工作场所风险管理:各工作场所要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岗位风险管理:各岗位要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充分辨识公司的危险源,合理评价其风险,进行风险控制策划,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和决策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各种生产活动、过程、服务和产品使用。

3.职责3.1安环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组织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并批准公司W级风险的《风险控制计划清单》 3.2公司办公室(安保中心)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协助审核火灾、道路交通类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有效性。

3.3设备部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协助审核设备设施类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有效性。

3.4技术质量部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协助审核工艺、技术类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有效性。

3.5各职能部门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协助审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结果。

3.6各单位负责本单位/部门和所主管的相关方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4术语4.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状态或活动。

4.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3风险:某一危险情况或暴露发生的可能性和随之引发的疾病或伤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4.4风险评价:评估由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考虑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以及确定风险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过程。

4.5事件:工作相关的情况,由此会发生或可能会发生伤害或疾病(不管严重性)或死亡。

5控制要求5.1危险源辨识评价的基本步骤:风险控制策划5.2危险源辨识5.2.1安环部于每年第四季度制定计划,组织年度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其结果作为公司下年度制(修)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控制的依据。

5.2.2各单位按照计划要求,根据设备、工艺及环境变化情况,组织本辖区内的危险源辨识,并填写《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5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5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公司制定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消除或控制潜在的危险源,降低与危险源相关的风险。

二、范围适用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项目以及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实验室等。

三、术语定义1.危险源:指可能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物质、设备、环境或工艺。

2.风险评价:指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过程。

3.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程度,一般包括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

4.管理措施: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包括消除危险源、控制风险、防范预防、应急处理等措施。

5.责任人:指被指定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理措施的人员。

四、制度要求1.危险源辨识(1)各部门负责人要组织员工对所辖区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将辨识结果记录并进行归类分析。

(2)对于发现的新危险源,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或消除,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3)辨识结果应明确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影响范围等信息,并进行文档化保存。

2.风险评价(1)辨识后的危险源要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2)风险评价要综合考虑潜在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暴露时间以及员工的易感性等因素。

(3)根据评价结果,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文档化记录。

3.管理措施(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明确责任人。

(2)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培训教育、设立防护设施、完善应急预案等。

(3)责任人要负责组织、执行和监督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4.监督与评估(1)公司要定期组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组织相关部门、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能力。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现代化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要素。

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于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制度。

一、危险源辨识的管理制度1.危险源辨识的责任主体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生产部门应当与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推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2.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企业应当对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

辨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设施方面的危险源企业应当对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识别所有可能导致事故的设备和设施,如高空作业设备、专用车辆、高压气体管道、堆垛机、高温加热设备等。

(2)作业操作方面的危险源作业操作是企业安全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企业应当对各种作业操作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如高空作业、深度作业、机器操作、危险货物处理等。

(3)工艺管理方面的危险源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许多有害或危险物质,如有毒气体、易燃物质、爆炸品等。

企业应当对工艺管理方面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辨识。

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来辨识危险源,如安全检查、危险源清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事故树分析等。

二、风险评价的管理制度1.风险评价的范围和标准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当包括设备、工艺、人员、环境等多个方面,评估指标应当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评价的标准应当参考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等规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2.风险评价的程序风险评价的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评价目标评价目标应当根据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相关法律法规而确定。

(2)确定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当根据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和风险来源等因素而确定。

(3)选择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应当根据评价内容、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等因素而选择,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管理制度

修改记录:1.目的:为了全面、充分、有效地识别,评价与更新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涉及到的危险源、评价其风险程度,确保重大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以减少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特制订本文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3.定义:无5.程序:5.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5.2.1危险识别5.2.1.1危险识别的范围:a.公司范围内生产、管理活动中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所有接近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分包方和参观者)的活动;c.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

5.2.1.2危险识别的任务:a.识别出事故可能发生的后果。

b.识别能引起事故的材料、环境、生产过程和设备。

5.2.1.3危险识别的步骤和方法:5.2.1.3.1 综合办公室向各部门提出危险识别的要求,并向各部门发放《危险识别与风险评估表》。

5.2.1.3.2 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填写本部门《危险识别与风险评估表》,进行危险识别时应考虑:a.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b.三种时态:现在、过去、将来;c.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的要求;d.过去出现过的虚惊、紧急或灾难事件;e.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f.二十种伤害类别: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人员从高处坠落;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头上空间不足;与手工提升/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害;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改型、检修和拆卸有关的机械、设备的危害;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火灾与爆炸;可吸入的化学物质;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由于摄入引起伤害的物质(通过口腔或其他方式进入人体);有害能量(如:触电、辐射、噪声、振动);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不良的热环境,如过热;照明度;场地/地面易滑和不平;楼梯护栏不足;对员工的暴力行为;承包人的活动。

5.2.1.3.3各部门填写《危险识别与风险评估表》后,由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提交综合办公室汇总。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为持续、全面辨识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合理评价其风险程度,正确制定并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确保公司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公司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场所、设施、产品和服务等所涉及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管理。

2 职责2.1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分级管控工作的领导机构,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负责,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批。

2.2公司安全生产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

2.3公司各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分管单位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

2.4安环部是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进行综合监督管理,组织制定安全管理方面的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检查各级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5生产部对各单位涉及机电仪、特种设备等设备设施、建构筑物方面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组织制定相关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检查相关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6生产部对各单位涉及工艺技术方面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组织制定相关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检查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7行政部保卫部门对各单位涉及消防管理、消防应急设备设施方面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审核,组织制定相关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监督检查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8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负责本单位危险源的日常管理工作。

3 术语3.1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2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本第一部分:危险源辨识一、基本原则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

2. 建立危险源分类建档、评估和管理的制度。

3. 加强对危险源与环境风险的研究和监测,及时更新风险评估结果。

二、危险源辨识的内容1. 建立公司危险源清单,并定期更新。

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详细辨识,包括可能带来的伤害类型、频率和严重后果等。

3. 定期开展危险源稳定性评估和可操作性评估。

4.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危险源的模拟和预测。

5. 将危险源辨识结果纳入公司安全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工具1. 对现有工作流程和作业进行系统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2. 利用专业设备和仪器检测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进行人员访谈和调查,了解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体验。

4. 依托专家评审和参考相关标准进行危险源辨识。

5. 利用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

第二部分:风险评价一、基本原则1.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

2.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

3. 风险评价需要依据科学、客观和可重复的方法进行。

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1.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综合评价。

2. 进行定性和定量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频率。

3. 采用专业软件和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和计算。

4. 结合历史数据和案例分析,评估危险源可能引发的灾害后果。

5. 制定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更新和修订。

三、风险评价的内容1. 对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2. 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3.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和措施。

第三部分: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1. 风险控制是为了降低危险源的风险水平,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

2. 采取预防、控制和应急措施实施风险控制。

3. 风险控制需要进行有效的宣教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务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辨识公司范围内生产、管理及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源,确定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加强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管理及道路运输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活动。

第三条危险源实施分级、分类控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归公司安全部负责。

第二章危险源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第四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领导小组人员及职责公司成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成员:设置安全部,任安全部负责人,安全部负责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具体工作:(一)组织实施阶段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指导公司部门对生产、管理和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活动,排查安全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组织制定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二)负责对公司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督办和动态检查;(三)定期讲公司重大危险源想行业主管部门上报。

第五条危险源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第六条危险源辨识范围包括(一)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包括企业员工以及从事道路活动的车辆、人员;(二)生产工作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恶劣天气、道路状况、车辆车况、设备设施、违法违章操作等。

第七条危险源分类:公司范围内生产及服务中的危险源按照影响范围分为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活动场所、设施设备。

第八条危险源分级:分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两级危险源,依据风险级别分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一)可能引发轻微伤害事故的危险因素一般风险的危险源列为一般危险源;(二)可能引发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了能引发道路交通一般及以上事故的危险因素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列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一、危险源辨识
1.界定危险源:采用定义和描述法,写出危险源的具体形式、特征、
作用等。

2.运用相关危险源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和评价,以确定其等级。

3.对危险源进行野外调查,通过分析具体形势,研究危险源的特点,
搜集必要的资料。

4.制定分析表,将危险源分类标明,并给出其特性及危险程度,以及
对其相关的控制措施和防护要求。

二、风险评价
1.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根据现有危险源情况,建立归纳和影响评价模型,利用概率分析、影响分析等计算机支持方法,确定不同危险源之间的
相对重点和关系。

2.根据风险评估模型,实施定量和定性风险评估分析,分析危险源类
型以及级别大小,并给出防范和应急措施。

3.采用灾害趋势分析法,结合历史数据分析,预测今后危险源发展的
趋势,为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1.制定有效的控制程序,采用综合措施,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预防性
控制,以避免恶化。

2.设立危险源管理书,将相关规章、安全措施、监督检查等规定于书中,作为安全管理作出规范的依据。

3.设立危险源处置机制。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份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

该制度范本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危险源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析,以确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危险源辨识的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规模,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类别;2. 列举每个危险源类别下的具体危险源;3. 采用专业工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系统辨识,包括物理危险、化学危险、生物危险、设备危险、工艺危险等;4. 归纳总结危险源,生成危险源辨识报告。

三、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确定各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

危险源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危险源评价的目标和方法;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观察,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3. 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工具和方法,对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4. 生成危险源评价报告,包括评估结果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重大风险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水平。

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1.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标准和判定方法;2. 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详细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3.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监测和巡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4. 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和复查,及时更新管理措施。

五、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1. 引言1.1 管理目标1.2 适用范围2. 危险源管理的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2.2 综合管理2.3 法律依据3.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3.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步骤3.2 危险源评价的目标和方法4. 重大危险源管理4.1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4.2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4.3 重大危险源的监测和复查5. 安全培训和教育5.1 员工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5.2 安全培训的计划和实施6. 安全责任和奖惩制度6.1 安全责任的界定和分工6.2 安全奖惩制度的规定7. 事故报告和调查7.1 事故报告和登记7.2 事故调查和分析8. 制度执行和监督8.1 制度执行的程序和要求8.2 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估9. 附则9.1 重大危险源清单9.2 参考文件9.3 修订记录六、结论本文介绍了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了一份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对公司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类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三、职责1.安全环保委员会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2.安全环保部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

3.各部门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四、管理内容与要求1.风险的分级管理1)本单位的风险根据本单位风险评价准则进行评价分级。

2)各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的频次一般每年一次,本单位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3)作业风险:巨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安全环保部复检签字后,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终审批准;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生产部门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终审批准。

4)岗位(装置、部位等)风险: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所在岗位(装置、部位等)由所在部门作为重点部位和关键装置按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所在的岗位(装置、部位等)应由所在部门采取隔离、防护、制定操作规程等措施降低风险。

2.风险评价、分析的范围及职责1)项目规划,设计前应由有资质的机构做安全预评价;2)项目的建设应由安全环保部进行风险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3)项目投产运行后,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丢弃、废弃、拆除、处置与开停车等)风险,应由各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4)设备新增或拆除的风险应由设备机电部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5)事故及潜在紧急情况的风险应由所在部门进行评价,并做好控制记录;6)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风险,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风险由所在部门进行分析,并做好控制记录;7)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储存和使用过程的风险由安全环保部进行分析并做好风险控制记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wei)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为更好辨识项目范围内的危害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出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程序,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2、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 xx 电厂各项危害辨识、评价和控制活动。

3、职责3.1项目经理职责3.1.1 负责项目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提供重大危(wei)险控制所需的资源。

3.2项目副经理3.2.1 负责专业领域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重大风险因素控制计划的制定。

3.2.2 对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3.2.3 按照“三同时”的要求,保证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职业安全健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3安健环部3.3.1 负责组织生产部门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3.2 负责对生产部门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进行立项管理,监督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3.4各部门3.4.1 负责本部门作业范围内的危(wei)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3.4.2 负责作业范围内的不可承受风险管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3.4.3 实施本部门评价出的风险因素的控制计划。

4、控制程序4.1.1 危害因素危(wei)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伤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伤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是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即人、物、环境、管理几方面的缺陷,危害是造成事故的“根源或者状态” 。

4.1.2 危(wei)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根源或者状态。

4.1.3 危害辨识指识别危害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为什么能发生,怎样发生的过程。

危害辨识的两个关键任务是辨识可能发生的特定的不期望的后果;辨识导致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和设备的特性。

4.1.4 风险评价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者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wei)险性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正式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
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
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目的
为充分辨识危险源,合理评价风险,进行风险控制策划,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管理。

3、术语
3.1重大风险(或不可承受风险):指级别较高或危险程度较大、能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风险。

3.2管理方案:对重大风险,需投资或加强培训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明确相
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制定方法、资源和时间表,落实、检查所采取的措施。

4、主要职责
4.1生产安环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管理工作。

4.2设备技术部负责建设项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管理工作。

4.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包括相关方)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5、工作程序
5.1危险源辨识:
5.1.1划分作业活动
5.1.1.1危险源辨识是针对作业活动进
行的,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要划分作业活动。

5.1.1.2划分作业活动方法
a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
b按地理区域划分;
c按装置划分;
d按作业任务划分;
e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5.1.2危险源辨识范围
5.1.2.1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5.1.2.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1.2.3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5.1.3危险源辨识内容:危险源类别的分类见附录一
5.1.3.1物的不安全状态;
5.1.3.2人的不安全行为;
5.1.3.3作业环境的缺陷;
5.1.3.4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5.1.4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5.1.5危险源辨识方法具体内容见附录二
5.1.5.1基本分析法
5.1.5.2工作安全分析法
5.1.6危险源辨识充分性的确认
a覆盖已发生事故的原因;
b覆盖法律法规的要求。

5.2风险评价
5.2.1风险评价采用直接评价法、MES 法和MS法(MES法、MS法和风险程度的具体内容见附录三)。

5.2.1.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直接评价法判定为重大风险(或不可承受风险):
a所有违反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情况或属于组织性行为且涉及的范围较大、后果较为严重的其它违规(轻微的违章行为除外);
b近三年发生过重伤、死亡、重大财产损失(30万元及以上)一次;或轻伤、非重大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下)三次以上,至今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仍有可能发生事故。

5.2.1.2除上述情况外,人身伤害事故采用MES法,单纯财产损失事故采用MS 法。

5.2.1.3风险分级
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即一、二级风险)属政府部门级危险源;三级属公司危险源;四级、五级属车间(部门)级危险源。

5.2.1.4对5.1、5.2条款中记录填写《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公司级危险源填写《重大风险控制计划表》,其中控制计划为“制定目标管理方案”的填写《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表,并填写《重大危险源清单》。

5.3汇总和调整工作
为了确保全员参与、辨识充分,采取三级辨识二级评价的方法。

《即班组、车间(部室)、公司三级辨识,车间(部室)、公司二级评价。


5.3.1各车间(部室)对所属各班组;公司对所属各车间(部室)上报的危险源辨识评价表分别进行汇总。

汇总过程中对所列出的危险源可合并同类项,但要指出危险源所涉及的作业活动。

5.3.2生产安环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各车间(部室)上报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确认,结果上报公司。

5.4风险控制策划
5.4.1风险控制措施选择的优先顺序:
首先考虑消除风险(如技术、工艺改
造);其次考虑降低风险(如增设安全监控、报警、连锁装置或隔离措施);再次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置。

5.4.2风险控制措施:
5.4.2.1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由公司主管部门和厂充分讨论确认后,制定重大风险控制计划,公司生产安环部根据控制计划组织实施,公司主管部门进行跟踪监督、检查。

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应及时上报政府有关安全监督行政部门备案。

5.4.2.2三级风险,生产安环部和相关车间(部室)讨论确认后,制定风险控制计划,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所属单位实施控制计划,生产安环部进行监督、检
查。

四至五级风险,由各车间(部室)制定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5.4.3生产安环部每月组织一次对三级危险源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职能单位的三级危险源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各类安全监测与监测设备设施维护情况、安全防护设施维护情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岗位职工按章操作情况、职工应急预案与处置方案的掌握情况;各车间(部室)每月进行一次对本单位三级危险源的检查,重点检查各类安全监测与监测设备设施维护情况、安全防护设施维护情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岗位职工鞍章操作情况、职工应急预案与处置方案的掌握情况;作业区(班组)每月对四级、五级
危险源的检查,,重点检查各类安全监测与监测设备设施维护情况、岗位职工鞍章操作情况、职工应急预案与处置方案的掌握情况。

5.5危险源的更新
5.5.1各单位每年按本文件对危险源进行更新确认,并将确认结果于七月底前报公司生产安环部。

5.5.2对属于公司管理的建设项目,在施工前,设备技术部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以便对工程承包商提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的具体要求。

并将结果报生产安环部备案。

5.5.3当下述情况发生变化时,各单位应及时辨识危险源,更新(或补充)危险
源辨识的相应表格。

5.5.3.1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发生变化;
5.5.3.2各各车间(部室)的工艺、技术、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或更新;
5.5.3.3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的责任单位,要对相应的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重新识别、评价,评价结果在事故处理结束5个工作日内,报生产安环部备案(书面和电子版)。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