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区域作业安全知识
煤气区域作业的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
![煤气区域作业的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4f4be3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e.png)
煤气区域作业的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
1 注意事项
1、煤气作业区域内保持通风,防止有毒气体沉积积聚。
2、员工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仔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严格审查各种设备及技术条件,比如各种装置、管道、阀门等,一定要确保可靠合格。
4、定期集中抽检,检测管道、装置中煤气的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这一做法能够提升作业区域的把关。
5、使用电气设备时,应严格依照规定。
若使用火源,应避开煤气
泄漏源,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几率。
6、所有施工人员,在到达作业现场前,都应先详细了解项目的特点,并正确识别管道阀门,掌握产品的操作流程。
2 防范措施
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检查煤气管道的完好程度,勤
检阀门盖,保持装置的整洁清洁,严格按照安全程序施工,在完工之
前绝对不允许擅自拆动装置。
2、严格监控管道质量,使用要求高的材料进行施工,确保质量上乘,并定期检查和修理管道,防止管道老化,减少漏气现象。
3、对于应急情况,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空气环境安全,应
有应急疏散程序,并严格执行。
4、针对特殊作业,特别是热工搬运作业等,要安排专人严格把关,加强工作现场的监护,确保人员设备的安全。
5、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向操作人员和相关人员增加煤
气类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等知识。
煤气区域作业具有重大危险,因此,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严
格执行安全措施,全面落实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确保作业的安全顺
利进行,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煤气区域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与要求
![煤气区域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f4fee6eaef8941ea76e05e5.png)
煤气区域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与要求.1、煤气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且熟悉煤气特性及煤气中毒救护知识,无证人员严禁在煤气区域作业。
.2、检修、清理设备,必须携带一氧化碳报警仪,有2人以上在一起工作。
.3、进入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地沟、热风炉、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煤气易积存区,低凹处等),必须了解检测一氧化碳的浓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若超过最高允许浓度30mg/m³时,必须采取措施。
.4、使用的照明灯,应采用密闭防爆型,其电压不应超过安全电压,工作行灯不应超过12V。
.5、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办“动火许可证”,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能进行有关操作。
.6、检修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施,必须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拆卸安全阀并敞口,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良好。
.7、每次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及工作中每小时均应监测分析一氧化碳含量,符合安全规定。
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备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小时以上。
在特殊情况时,如果一氧化碳含量在50mg/m³时进设备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一氧化碳含量在100mg/m³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一氧化碳含量在200mg/m³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20min。
.8、每次进入设备内工作,必须设专人监护,无监护者,操作工人应拒绝作业。
.9、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必须备有氧气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
并应规定必要的联系讯号。
作业使用工具应防止火星(如使用铜工具或涂抹厚润滑脂)。
.10、在进入有煤气设备管道内工作或大量煤气漏泄事故处理时,一般应有4人以上在场(包括防护人员),以便适时轮换,工作时必须戴氧气呼吸器,工作场地40m内为危险区,不准有明火,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不准入内。
煤气岗位防火管理规定
![煤气岗位防火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246b1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1.png)
煤气岗位防火管理规定一、煤气岗位的防火意识与培训1.员工培训所有从事煤气岗位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防火培训,了解煤气的危险性及防火措施。
培训内容包括煤气的燃烧特性、火灾风险评估、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2.安全知识宣传煤气岗位应设置安全知识宣传牌,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向员工宣传火灾的危害性、预防火灾的重要性及煤气的安全使用方法等。
二、煤气的安全使用1.煤气管道的维护煤气管道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及维护,并定期进行检修。
发现煤气泄漏、管道老化等问题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确保管道的安全使用。
2.设备及设施煤气使用设备及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安装、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3.煤气检测煤气岗位应配备专业的煤气检测仪器,定期对周围空气进行检测。
一旦检测到煤气浓度超过安全标准,应立即采取措施,如通风、关停设备等,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三、灭火设施与器材1.灭火设施煤气岗位应配备合适的灭火设施,如手持式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灭火设施的配备应满足消防安全规定,且定期进行检查及维护。
2.灭火器材煤气岗位的员工应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接受相关的培训。
灭火器材应放置在易燃物品附近,以便员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使用。
四、紧急疏散与应急预案1.紧急疏散煤气岗位应明确紧急疏散的逃生通道,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
员工应定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熟悉疏散路线及逃生设备的使用。
2.应急预案煤气岗位应编制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报警程序、紧急疏散路线、灭火设备使用方法等,确保员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响应。
五、定期检查与隐患排查1.定期检查煤气岗位应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包括设备设施的检查、煤气管道的维护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并记录相关处理情况。
2.隐患排查员工应具备隐患排查的能力,如发现火灾隐患应及时上报并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六、不定期检查与考核1.不定期检查煤气岗位应不定期进行防火检查,由专业人员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要求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煤气安全知识
![煤气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3480f1a4431b90d6c85c75b.png)
煤气安全知识(摘自煤气使用安全规程)
1、室内外作业应确保通风良好,保证操作与生产环境一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30mg/m3(24PPm)。
2、煤气区域内禁止火源(明火、电火花、达到煤气燃点以上的高温等)。
3、煤气区域作业必须两人以上,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站煤气源的上风向,并进行煤气浓度检测。
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40PPm 时,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小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80PPm,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160PPm,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5分钟;超过160PPm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戴防毒面具、加强通风等)后方可作业。
操作人员每次进入煤气区域内工作时间间隔至少在2小时以上。
4凡在煤气管网、设备上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计划检修动火时间有变动,应重新办理动火许可证。
5.直径>100mm的煤气管道着火,应采用渐关阀门降压并通入蒸汽或氮气灭火。
在降压时必须在现场安装临时压力表,使压力逐渐下降(不能低于100Pa),切记不能突然把煤气闸阀关死,以防回火爆炸。
煤气安全知识300问
![煤气安全知识300问](https://img.taocdn.com/s3/m/f7b7732f2f60ddccda38a0f7.png)
114.带煤气作业为什么要求使用铜质工具?答:带煤气作业,是在煤气管道内煤气保持一定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特殊危险作业。
由于煤气是易燃气体,如果在作业过程中打出火花,就可能立即起火造成人员伤害。
所以要求在带煤气作业时,必须使用铜质工具,因为铜制工具与铁质设备、管道接触碰撞时不能产生火花。
若确需使用铁质工具,则必须在工具上涂机油后再使用。
115.如何安全使用高炉煤气?答:(1)煤气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轧钢加热炉在使用煤气前,应在炉区域煤气设备和煤气管道末端做爆发试验,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3)进人煤气区域工作,必须携带CO报警仪,且有两人同行,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4)炉子点火时,必须先点火,后送煤气,严禁先送煤气后点火,当燃料为高炉煤气时,炉膛温度必须具备700℃以上,才能开启高炉煤气点火。
(5)送煤气时不着火或着火后又熄火,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查明原因,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再按规定的程序重新点火。
(6)停送煤气操作,打开煤气主管道放散阀及炉区域各煤气分管放散阀,通人蒸汽(或氮气)驱赶煤气设备和炉区域煤气管道内的空气(或煤气),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
(7)环境CO含量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30mg/矿。
116.如何划分高炉带煤气作业类别?答:由于高炉煤气的特殊性,它对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根据作业现场煤气浓度和作业的危险性,炼铁生产带煤气作业可分为三类:一类煤气作业:包括更换探尺,炉身打眼,焊、割冷却壁,疏通上升管,煤气取样,处理炉顶阀门,抽堵煤气管道盲板以及带煤气的维修作业。
二类煤气作业:包括炉顶清灰、加油、检查大钟,休风后焊大锹检修时往炉顶或炉身运送设备和工具。
休风时炉喉点火,水封的放水,炉身外焊接水槽,焊补炉皮,检修上升管和下降管,检修热风炉炉顶及燃烧口,在斜桥上部出铁场屋顶、行走平台和除尘器下面作业。
三类煤气作业:包括在炉台热风炉周围如值班室、沟下、卷扬机室、铸铁以及其他有煤气逸散处的作业。
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5篇)
![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45a57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1.png)
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煤气站电焊及其它用火作业时,必须由煤气站负责人批准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作业。
二、在煤气设备、管道上动火申请批准后,必须做好相应的消防、急救等准备措施,同时有煤气防护人员在现场监护。
三、动火作业时,站内压力必须是正压,煤气中O2含量不大于____%。
四、动火作业只能用电焊,动火部分必须可靠接地,严禁在煤气管道上气焊、气割。
五、动火作业时,现场必须有____人以上工作人员,其中机修班长必须在场。
六、煤气设备、管道焊接时,零线只能搭在焊接部位旁边,严禁在煤气设备管道上乱搭焊接零线。
七、在煤气设备、管道上动火前,必须准备湿布、石棉布、耐火泥、稀黄泥等相关物品准备急用。
八、动火点周围40m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的物品。
九、作业人员应站在上风侧,无关人员不得靠近动火作业点。
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1. 目的:确保煤气站动火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煤气站的动火作业。
3. 责任与义务:3.1 煤气站负责人负责制定和执行该安全管理制度,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动火作业。
3.2 动火作业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进行作业,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3.3 监督人员负责对动火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规范执行。
4. 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4.1 动火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区域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清除作业区域周围的可燃物,并采取防火措施。
4.2 动火作业前,必须完成相关设备的安全检查并确保设备符合使用要求。
4.3 动火作业前,必须确认作业区域的人员已经撤离,并设置合适的警示标志和管控措施。
5. 动火作业的操作程序:5.1 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5.2 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具和设备,并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5.3 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严禁在动火作业区域内吸烟或进行其他火源操作。
煤气安全知识教育
![煤气安全知识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523ed0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7c.png)
煤气安全知识教育当前由于煤气泄漏所引发的各种安全事件仍屡见不鲜,煤气安全一直是影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煤气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煤气中毒的防止1、必须严格执行煤气安全规程和技术操作规程。
2、煤气单位上岗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否则不能上岗。
3、在煤气设备上动火检修,必须办动火证,防护人员要到现场监护否则不能工作。
4、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必须先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经2小时以上通风后,做鸽子实验或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合格后,经煤气防护人员同意方可入内作业,并设专人监护。
5、对煤气设备,特别是室内设备应有定期泄漏检查制度,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6、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禁在煤气区域逗留、休息或睡觉。
7、蒸汽管道不能与煤气管道长期连通,用完后立即断开,防止煤气倒窜造成煤气中毒事故,水管应装逆止阀,以防断水时倒窜煤气。
8、带煤气作业,必须戴好防毒面具,不能蛮干和凭经验办事。
9、煤气区域应挂明显安全标志牌。
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后的处理1、出事地点,应立即放出岗哨,禁止不戴防毒面具进入煤气区域。
2、使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如在室内应移至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安全场所。
3、抢救煤气中毒者时,应根据其中毒轻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4、对轻度中毒者,如出现头疼、恶心、眩晕、呕吐等,吸入新鲜空气或进行适当的补氧,其症状即可迅速消除。
5、对于中度中毒者,如意志模糊,口吐白沫等症状,应立即进行现场输氧,待其恢复知觉、呼吸正常后,再送附近医院治疗,如有高压氧舱可进舱治疗。
6、对重度中毒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呼吸停止等症状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在恢复知觉之前,不准用车送较远的医院,中毒者身上没有出现尸斑或未经医务人员允许,不得停止急救。
7、在抢救中毒人员同时,应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严禁火种及其他人员进入,保持现场空气流通,室内应打开门窗通风,将有害气体排出与稀释,难以进行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取人工强制通风。
煤气安全管理制度(5篇)
![煤气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b2e11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9.png)
煤气安全管理制度为加强煤气安全管理,有效预防煤气事故发生,特制定如下煤气安全管理制度:一、煤气区域作业人员,必须先进行煤气安全知识培训,具备预防事故和应急处理事故的能力,未经培训合格,不得从事煤气作业。
二、煤气区域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煤气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三、煤气区域必须配置煤气报警器、空气呼吸器等安全防护设施,各危险源点必须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严禁擅自拆卸煤气区域的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警示标志。
四、空气呼吸器为抢救应急备用,应随时保持有足够的压力,任何人不得擅自乱用。
灭火器应保证完好,使用后应及时更换。
五、煤气作业人员应经常检查煤气管道、水封、阀门、仪表仪器及安全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
六、进入煤气区域时,必须两人同行,并随身携带煤气报警器。
七、煤气操作与维修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煤气的上风位置。
八、煤气检修工作计划和许可证的办理,必须在施工前由工程技术人提出申请,经安全部门同意,报安全主管厂长批准后执行。
未经厂领导及安全部门批准,严禁擅自检修煤气设备或动火作业。
九、煤气区域设备检修时,必须有安全员到场,现场必须配置空气呼吸器和灭火器,必须检测CO含量,当达到安全规定范围时,才能开始检修。
十、新建、改建、扩建、大修后的煤气设施,应按照规程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前要制定送气方案,并严格按制定的送气方案送煤气。
煤气送上后,经未端取样分析,煤气中含氧≤____%,并做爆发实验后方可使用。
十一、加热炉点火时,必须严格遵守煤气点火安全操作规程,先给火种,后供煤气,严禁先供煤气后点火。
十二、煤气管道设备严禁用铁器敲打,以保证设备完好并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
十三、严禁在煤气管道、设备附近休息、睡觉、吸烟、使用明火和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十四、为确保煤气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夜间工作时必须有安全照明。
十五、当煤气报警器显示煤气炉区域CO浓度超过规定极限时,应及时上报安全部门和有关领导,必要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工作现场,并警戒其他人员进入现场。
煤气中毒事故预防措施
![煤气中毒事故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385bc6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0.png)
煤气中毒事故预防措施1、进行煤气作业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章程和安全生产确认制。
2、新建或大修后的设备,要进行强度及严密性实验,合格之后方可投产。
3、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严密性,防止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容易泄漏部分,应当设置报警装置,发现泄漏要快速进行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带防毒面具。
4、对与煤气有关的工作岗位和操作、检测、修理人员进行煤气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之后方可上岗作业。
5、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要有监护人,并携带便携式煤气报警仪。
带煤气作业,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呼吸器瓶使用完毕后,及时充瓶备用。
操作后,应当立即离开,并适当休息。
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应当符合下述规定:6、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盲板要经过试验,水封阀门不能作为单独的切断装置。
煤气系统中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生产中要经常保持溢流。
7、在煤气设备内清扫检测、修理时,必须将残存煤气处理完毕,经试验合格之后方可进行。
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8、做好设备润滑、防腐工作,做好对设备、煤气管线、阀门的巡检和专检工作,对查出的安全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及时进行整改,整改不了的要制定防范措施。
9、煤气区域应挂有“煤气危险区域”的标志牌,发生煤气中毒时,应当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进行抢救和处理。
6、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盲板要经过试验,水封阀门不能作为单独的切断装置。
煤气系统中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生产中要经常保持溢流。
7、在煤气设备内清扫检测、修理时,必须将残存煤气处理完毕,经试验合格之后方可进行。
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8、做好设备润滑、防腐工作,做好对设备、煤气管线、阀门的巡检和专检工作,对查出的安全事故隐患及时上报,及时进行整改,整改不了的要制定防范措施。
煤气安全知识
![煤气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ee8c01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9.png)
煤气安全知识煤气安稳差不多常识一、煤气的特点与变乱预防煤气分类涟钢重要煤气种类: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及由以上几种煤气混淆的混淆煤气。
焦炉煤气:也称COG、CG或C煤气,是用煤干馏的方法产生的。
个中高温干馏煤气是在1000摄氏度阁下隔断空气加热产出的,在冶金体系是作为临盆焦碳时的副产煤气,重要成分是甲烷和氢气,标准热值为16000-21000 KJ/m3,用于工业炉窑或者与其他工厂低热值煤气混淆应用,也可作都市煤气的气源。
高炉煤气:也称BFG煤气或B煤气,是高炉炼铁临盆的副产煤气,重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含CO23%-30%,属低热值煤气,热值3200-5000KJ/m3,可零丁供低热值煤气用户应用或与焦炉煤气混淆成混淆煤气(M煤气) 供加热炉等用户应用。
转炉煤气:也称LDG煤气或LD煤气,是转炉吹氧炼钢时的副产煤气,重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含CO高达60-80%,热值约6800-13000 KJ/m3。
煤气应用的原则:1)确保安稳第一,合理应用。
2)合理设置各类煤气的压力,有靠得住的稳压装配。
3)稳固的煤气均衡,优质煤气全部应用,留有足够的缓冲量。
4)煤气交换的原则:W比值I不大年夜于±5〜10%能够直截了当交换:煤气燃烧燃烧:煤气与燃气均可用来泛指各类气体燃料,气体燃估中的可燃成分(如H2、CO、C m H n和H2s等),在必定前提下,与氧气产生猛烈的氧化感化,并产生大年夜量的热和光的物理化学过程成为燃烧。
热值:燃烧热或热量,是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若干的物理量。
固体燃料或液体燃料,采取1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作为该燃料的发烧量;气体燃料则采取1标准立方米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作为该燃料的发烧量。
燃气的热值可分为高热值和低热值。
高热值,符号为Qh或Hh,是指一标准立方米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被冷却至原始温度,而个中的水蒸气以凝集水状况排出时所放出的热量。
低热值,符号为Ql或Hl,是指一标准立方米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被冷却至原始温度,但个中的水蒸气仍是蒸汽状况时所放出的热量。
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的规定
![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65fbde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5.png)
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的规定炼铁厂在冶炼过程中,对于煤气的处理和利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煤气作为炼铁厂中的一种重要能源,广泛应用于钢铁加热、发电等方面。
但同时煤气也是一种危险物质,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因此,在进行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时,需要制定相关的规定。
安全作业的范围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的范围包括煤气的生产、输送、贮存、利用等环节。
其中,各个环节的作业人员都需要在煤气区域内进行作业,因此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同时,为了确保安全,煤气区域内需要设置专人负责监控和管理。
安全作业的原则在进行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时,需要遵守以下原则:1.安全第一: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2.确保设备安全: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标准进行作业;3.作业规范:确保作业人员在煤气区域内严格遵守作业规范;4.设备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5.回收利用:对于煤气的回收和再利用,也需要保证安全。
安全作业的管理为了确保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的有序进行,需要进行管理。
具体而言,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管理机构煤气区域安全作业的管理者是煤气区域的业务负责人,此外还需要设立安全监督员。
业务负责人主要负责指挥和协调煤气区域内的各项工作;安全监督员负责监管安全操作流程、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检查等。
人员管理1.培训教育:对煤气区域内的每一位作业人员都要进行安全教育,并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作业知识和技能;2.管理规范:通过制定作业规范等方式,确保每一个作业人员都遵守规范;3.值班制度:煤气区域内需要设立24小时的值班制度,随时进行煤气区域的监管。
安全设施煤气区域内需要设立相应的安全设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安全设施主要包括:1.煤气检测器:对煤气区域内煤气浓度进行检测,确保不超标;2.防爆设施:防止煤气在煤气区域内发生爆炸;3.消防设施:防止煤气区域内发生火灾。
安全作业规定为了规范炼铁厂煤气区域作业,保障安全,制定如下规定:1.严禁携带具有火源的物品进入煤气区域;2.在进行煤气区域内的高温作业时,必须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且在高温作业前进行安全检查;3.煤气区域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安全;4.煤气区域内必须保持干燥、清洁,并定期除尘。
煤气的预防与防范措施
![煤气的预防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57f547baf45b307e8719774.png)
煤气的预防和防范措施一、安全防护措施(1)在生产、操作、施工中,如一氧化碳含量超过规定标准或氧含量不达标时,应佩戴呼吸器。
(2)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或煤气设备、管网发生泄漏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等隔绝式防毒面具,严禁冒险抢救或进入泄漏区域。
(3)进行煤气设备检查或危险作业,必须有监护人人员在场监护。
二、煤气事故的处理原则加强煤气管理,可预防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煤气中毒应及时进行抢救,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及时报告和组织指挥①发生煤气中毒后要立即打电话通知厂调度、煤气防护站,将中毒人数、时间、地点、中毒程度及时报告。
②煤气防护站应尽快组织好抢救人员,携带救护工具、设施,迅速赶赴现场。
进入煤气区的抢救人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先关闭阀门切断煤气的来源,防止煤气扩散。
同时要打开门窗和通风装置,排除过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注意:禁止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盲目指挥和强行施救,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
③立即通知附近医院、卫生所或保健站派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④检测人员要赶到现场,采集空气样品,分析一氧化碳浓度,为医师诊断抢救患者提供依据。
⑤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指挥人应是企业领导。
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布置警戒,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
抢救人员应绝对服从统一指挥和纪律要求。
三、煤气火灾事故的预防1、防止静电放电。
静电是由于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接触、分离而产生的。
两种物体在发生摩擦之后就会产生和带有相反的电荷,如果带电体时绝缘体,就有积累电荷的条件而形成对其他物体的高压体。
当电压超过一定值时,最小点火能在0.3mJ以下,一般静电电压在3000V 以上就能将其点燃。
防止静电的措施有接地、跨接、控制流速和禁穿化纤等易带静电衣物等。
2、远离或隔离高温物质。
包括:采暖系统、加热装置、高温物料、热处理的赤热体等。
高温管线与煤气管线接近时,高温表面应采取隔热措施。
煤气区域安全规定
![煤气区域安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95f86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4.png)
煤气区域安全规定
是为了保障使用煤气的人群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气区域安全规定:
1. 煤气区域的划定:煤气区域应根据煤气设备的具体情况划定,并在煤气设备周围标示明确的区域。
2. 煤气管道的安装:煤气管道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
管道应经过必要的防腐处理,安装牢固可靠,确保不漏气、不渗漏。
3. 煤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煤气设备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维修,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用户在使用煤气设备时应按照操作说明书正确使用,严禁私拉乱接、违规使用。
4. 煤气区域的通风要求:煤气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如有必要,应设置有效的排气系统,避免积聚的煤气引发安全事故。
5. 煤气泄漏的处理和报警:用户若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采取行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使用明火或电器开关,迅速报警并请专业人员处理。
6. 常规检查和维护:用户应定期进行煤气设备的常规检查和维护,避免因设备老化或损坏导致安全隐患。
7. 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用户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了解煤气的特点、危害和安全使用方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煤气区域安全规定,具体规定可能因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请按照当地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煤气区域安全规定
![煤气区域安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410ac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c.png)
煤气区域安全规定
是指在使用煤气设备、存放煤气罐或煤气管道等情况下需要遵守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气区域安全规定:
1. 设备安装:设备应当由专业人员安装,并按照规范和安全要求进行连接和测试。
2. 通风要求:煤气设备的使用区域应该有适当的通风条件,以确保室内空气不积聚有毒有害气体。
3. 煤气泄漏检测:应在煤气设备附近安装检测器,如果有煤气泄漏,检测器会发出警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4. 火源控制:在煤气设备附近禁止明火、电火花或其他可能引起火灾的活动。
5. 煤气管道维护:煤气管道应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完好无损且不会出现泄漏。
6. 燃气灶具使用注意事项:使用燃气灶具时,需打开煤气和灶具阀门,并确保没有煤气泄漏,然后点火。
7. 储存罐放置:储存煤气罐时,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易爆物品。
8. 灭火器准备:在煤气设备使用区域准备好灭火器,以备发生火灾时及时扑灭。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煤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无论在家庭、办公室还是工业环境中,严格遵守这些规定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 1 页共 1 页。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c3e812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5.png)
目录一、加强煤气基础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一些基本常识二、煤气(CO)中毒机理及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概括三、煤气中毒程度的判断及救治四、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五、煤气停送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六、煤气设施的检修安全七、煤气管道漏气的处理八、煤气着火事故的处理与预防九、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与预防一、加强煤气基础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一些基本常识。
(一)、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主要成份是一氧化 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剧毒、易燃易爆气体,操作不当易造成人员中毒、 着火和爆炸,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可 估计的损失,煤气管网作为公司三个重大危(wei )险源之一,如何维护好煤气设备设 施,杜绝煤气事故发生是我们安全工作中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对我厂 员工进行煤气安全较系统的基础知识培训教育,已成为一项长久而又重要的培 训课题。
(二)、高炉煤气的组成成份及主要特性(三)、关于煤气压力: 1Kpa=1000pa 1pa=0.102mmH 2O 1Kpa/cm2(1 公斤)=98066.5Pa 二、煤气(CO )中毒机理及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概括 (一)、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一氧化碳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后,通过 气体交换作用进入血液循环,并与血液中红血球的血红蛋白结合,由于一氧化 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的 240 倍,从而明显降低血 液的携氧功能,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缺氧发生中毒现象。
(二)、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 重复性、多发性,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频率 及严重程度高, 特殊是在处理和抢救煤气中毒事故过程中, 往往造成事故的扩 大化, 引起更为重大的伤亡事故。
(三)、煤气中毒事故的产生原因概括 (1) 新建、改建或者大修后的煤气设备, 未经检查、验收及试压,就急于投 产; 成份%爆炸极限%下限 上限 30.84 89.49 氢气 1.5~1.8 热值 (kcal/m 3 ) 940 氮气 55~57 重度(kg/m 3 )1.295 一氧化碳27~30 着火 温度 700℃ 二氧化碳 8~12比重 0.9~1. 1 高 炉 煤 气(2)煤气设备漏煤气没有发现;(3)带煤气作业不戴防毒面具;(4)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没有可靠的切断煤气来源;(5)用煤气取暖或者点火器点火时熄火,阀门未及时关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6)在煤气设备附近逗遛歇息,或者在煤气作业时,由于非作业人员误入作业区;(7)由于煤气设备的设计失误,如放散管管口太低等等;造成煤气事故的这些原因,有操作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但是,最本质的原因是作业环境煤气泄露严重。
煤气使用安全规定(5篇)
![煤气使用安全规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11fba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1.png)
煤气使用安全规定1、使用煤气要有专人负责,并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和煤气报警仪,任何煤气设备必须正压操作,使用前用氮气吹扫煤气管道及烧嘴,待煤气爆发试验合格后方能点火。
2、每班定期检查煤气压力和燃烧情况,当压力接近最低6Kpa时应于调度室联系,闹清原因如压力变化突然灭火时,应立即检查是否回火,如发现回火立即开氮气灭火,后汇报班长、和车间主任严禁盲目点火。
3、进入回转窑内作业时,要随时佩戴CO报警仪窑口要有专人监护,窑内CO浓度高于50ppm时不得进行作业。
4、回转窑周围CO浓度不得高于50ppm进入回转窑前必须向窑内吹风置换____小时以上,待检测CO浓度含量<50ppm方可进入。
5、停窑____小时以上,点火时必须做煤气爆发试验,回转窑检修期间,要与净化工序联系确认停煤气并隔绝封闭,必须每班两次以上检测煤气设施的密封情况,并保持放散口敞开通风。
6、不准在煤气管道区域内动火,睡觉、吸烟、取暖和停留阴雨天不得进行煤气放散放空。
7、窑头要备有防毒面具、干粉灭火器、消防沙、黄泥、湿袋等灭火工具。
8、发现有人在煤气区域造成中毒现象,应立即佩戴防护用具采取措施切断煤气,立即将伤者救离煤气区域进行抢救,按照突发事件程序进行,并向有关部门汇报、疏散人员设立安全区域,煤气防护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测和处理。
煤气使用安全规定(2)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一般规定1. 煤气使用者应在使用煤气前了解相关使用规定并遵守,确保安全使用煤气。
2. 煤气使用者应定期检查煤气设施的维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3. 煤气使用者应定期进行煤气设施的维护,如清洗燃气灶具和煤气管道,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4. 煤气使用者在使用煤气时应注意检查是否有煤气泄漏的迹象,如有异常应及时关闭煤气阀门,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5. 煤气使用者在煤气泄漏时不得使用明火、电器等任何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物品。
6. 煤气使用者应定期检查室内的煤气浓度,如发现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通风换气。
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的规定(三篇)
![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的规定(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865f1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7.png)
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的规定炼铁厂煤气区域是一个危险的区域,需要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规定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的规定:1. 尽量减少进入煤气区域的人数,只有具备必要资质和培训的人员才能进入该区域。
2. 所有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必须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防尘口罩、耳塞、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3. 在煤气区域内禁止吸烟、打火机、明火或任何可能引发火灾的物品。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该区域。
4. 严禁在煤气区域内使用电动工具,特别是产生火花的工具。
只能使用防爆设备和工具。
5. 遵守煤气区域内的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作业,禁止违规操作。
6. 在煤气区域内工作时必须保持警觉,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7. 在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向煤气区域内的其他工作人员发出警报,并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8. 定期对煤气区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管道的完好和安全。
9. 煤气区域内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0. 严禁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进行非授权的作业或施工。
以上是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的一般规定,具体的规定还需根据炼铁厂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炼铁厂煤气区域安全作业的规定(二)炼铁厂煤气区域的安全作业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在进入煤气区域前,必须佩戴符合规范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静电服、安全鞋等。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还可能需要配备适当的防爆设备。
2. 进入许可:只有经过培训,并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才能被授权进入煤气区域进行作业。
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并获得进入许可。
3. 操作规程:为保障安全,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作业人员在煤气区域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项、紧急处置措施等。
4. 气体监测:在煤气区域进行作业前,必须进行气体监测,确保气体浓度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性,是一种能够导致(群死群伤)(危害性较大)的气体。
2、各车间根据集团公司煤气管理区域责任分工要求,各自管理好本单位负责的*煤气设备)、(煤气设施),建立(煤气设备运行记录)和(管理台账)。
3、煤气检查时对(设备)和(较陈旧易泄漏的阀门水封)、(管道法兰)等(连接)部位认真检查。
4、煤气各检测、救护防护设备如发生损坏要及时修复,确保设备(数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5、在煤气区域(作业)、(检修),必须带有必要的(专用设备),并通知区域内(煤气监管人员)、(安全人员)一同在场监护。
6、重大煤气作业必须事先通知(煤气防护站人员),(煤气防护站人员)到位后方可作业。
7、进入煤气重要部位不允许带入(任何火种及引发火灾的危险物品)、(严禁吸烟)等。
8、进入煤气重要部位必须(两人以上),注意(风向站在上风侧),必须携带(煤气防护等设备)。
9、(煤气设备)、(管线)及(附件),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强度)和(气密性实验),经(主管设备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0、投入使用后严禁在煤气管道上动火,如检修动火时,要执行动火有关规定。
11、(煤气设施)、(管道)应有防冻措施,如有冰冻严禁(用火烤),应使用(蒸汽)解冻。
12、煤气架空管道靠近高温热辐射区域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13、(煤气水封)和(排水器)要有专人负责,定期(巡检维护)。
14、各煤气用户或操作人员应检查煤气使用情况,发现(管道漏气)、(堵塞情况),应通知(调度室)和(机动科)采取措施。
15、交班人员如有(防护工作)不能脱离现场时,接班人员应(立即赶到现场接班)。
16、各生产单位动火时提前一天由(工艺)和(维修负责人)对此项目共同商讨、研究、分析并填写动火票,包括时间、地点、有煤气动火小组签字报安环科,安环科科长及分厂负责安环副厂长到现场确认签字后方可动火作业,必须达到(100%安全条件)方可作业,动火时必须由区域负责(工艺工段长)到安环科办理手续。
17、各组件组建的车间级“煤气区域动火小组”有(车间主任)担任组长,成员有(设备主任)、(安全员)、(工艺工段长)、(维修工段长)、(班组长)组建,对本区域(煤气动火作业)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18、动火的煤气设备必须采用(氮气)、(蒸汽)、(自然风)等方式进行置换,由(工艺工段长)和(维修工段长)双方共同监测(煤气)或(氧气)浓度,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19、本区域煤气动火作业时(主任或设备主任)、(工艺工段长)、(设备工段长)、(维修工段长)必须全部到现场进行(监护),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坚决不能有(“三违”)现象发生。
场监护。
二、问答题:
1、在运行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方可动火?
(1)、系统内仪表检查可靠。
(2)、动火必须在正压下进行。
煤气压力控制在2—3kpa 范围内。
压力表必须设专人监视,如动火设备附近没有煤气压力表或远离仪表室,应视具体情况在动火部位上方“指煤气来向”
装压力表或使用无线电话等给压力表监视人提供及时发出信息的条件。
(3)、动火部位要可靠接地,不准用气焊切割,只准用电焊。
电焊机的电源线要有良好的绝缘,压力表由监视人负责看管。
如发现煤气压力表超出规定范围,则应立即切断电源终止动火。
(4)、动火部位附近要确保无煤气泄漏。
动火部位周围易燃物或油污要清除干净,或用防火布覆盖好。
(5)、动火现场要有灭火器材,如灭火器、黄泥、砂土等。
必要时请消防车到指定地点,就近值班。
(6)、动火作业不宜在雷雨天气进行、动火现场应有煤气防护人监视。
(7 )、在动火区域内,除动火部门的现场指挥、安全监护人员、作业人员、煤气防护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接近。
2、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堵盲板或封水封、打开放散装置接氮气进行吹扫,合格后方可作业。
(2)、吹扫过程中,严禁在煤气设备上拴挂电焊线和动火作业。
其最后一次测定,不得早于动火前半小时,动火连续时间达两小时以上,要重新取样分析。
(3)、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放置距明火10M 以上,两者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M。
(4)、动火由有经验的操作工担任,动火前先核对《煤气设备动火申请》上规定的部位和时间是否相同,监护人是否已到位监护。
动火条件具备,现场负责人发令后可动火。
(5)、监护人员应选有经验,反应快、熟悉煤气安全措施,责任心强的人担任,进入监护岗位后,要严格对动火安全措施进行检查核实,措施不落实,不准动火。
动火过程中发现异常应立刻发令停止动火,报负责人查明原因,消除隐患,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动火。
(6)、动火施工负责人是动火施工的安全生产组织者,应熟悉《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动火前要再一次和动火人、监护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