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预测试题之《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浙教版

合集下载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浙教版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浙教版

第十一章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考纲导读】1.理解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2.理解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3.知道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知识精讲】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以钙为例)Ca CaO Ca(OH)2 CaCO3主要的化学方程式有:2Ca+O2点燃2CaO CaO+H2O=Ca(OH)2Ca(OH)2+CO2=CaCO3+ H2O CaCO3煅烧CaO+ CO2↑2.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以碳为例):主要的化学方程式有:2C+O点燃2CO C+O点燃CO22CO+O点燃2CO2CO2+2NaOH=Na2CO3 + 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1)氧循环: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这就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2)碳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呼吸、煤等有机物的燃烧以及微生物的分解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就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图:图1-11-1【真题讲练】例1.图1-11-2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G都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请你回答:(1)C的化学式,H可能是;(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①;图1-11-2 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开放式题。

由灭火的用途可以很容易推出C为CO2。

A为碳单质,B为CO,D为Na2CO3,E为Ca(OH)2,F为CuSO4,G为单质Fe,H可能为硫酸或盐酸。

【答案】(1) CO2HCl等(合理即可)(2)①2C+O2点燃2CO ②2NaOH+CO2=Na2CO3+H2O③Na2CO3+ Ca(OH)2=CaCO3↓+2NaOH ④Fe+CuSO4=Cu+FeSO4【中考演练】(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纯碱、水为原料制取烧碱,生产流程如下:煅烧贝壳生成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与纯碱反应生成烧碱写出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②;③;2.在牙膏中,常用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做填充剂。

科学:中考试题预测之《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科学:中考试题预测之《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中考试题精析一、基础考查题1.(嘉兴)固实验室中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为了区分它们,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

你认为不能把两者区分开来的是( )。

A.进行导电性试验,能导电的是饱和食盐水B.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压强较大的是饱和食盐水C.分别加入少量食盐晶体,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食盐水D,用普通显微镜观察,能看到钠离子的是饱和食盐水精析:能否将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区分开来,关键在于选项中的试剂或条件能否使两者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因为饱和食盐水能导电而蒸馏水不能导电,故A选项能将两者区分开来;因为饱和食盐水的密度比蒸馏水大,所以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饱和食盐水较大;由于食盐水是饱和的,所以它已经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而蒸馏水则可以溶解食盐;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物质的微观世界,观察不到两者的区别,所以不能区分。

其实,区分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用蒸发的方法,有晶体析出的是食盐水;将一木块投入两种液体中,浸入体积较大的为蒸馏水;放一新鲜的蔬菜菜梗,菜梗变萎蔫的是饱和食盐水;取两份体积相同的液体,放在天平的两端,沉下去的一端放着的是饱和食盐水;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饱和食盐水等。

解答:D2.(衢州)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请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G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精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推断题,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是能找到“突破口”——些富有“特色”的现象。

在本题中,第一个突破口应为E,因为在初中阶段,只有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所以可以确定E即为氢氧化铜,由此还能得出C为一种铜盐;本题的第二个突破口应为G,因为在初中阶段,只有两种沉淀不溶于酸,即为硫酸钡和氯化银,所以G应是以上两种沉淀中的其中一种。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D与BaCl2的反应中,C应得到BaCl2中的Cl-(因为如果得到Ba2+,则将使C中有两种阳离子而发生矛盾),从以上分析可知,C即为CuCl2,而G即为BaS04;本题的第三个突破口应为Cu0,因为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根据常见无机物之间的关系,它除了可以与还原性的物质反应之外,第二条性质便是与酸反应,因此C为CuCl2,则A即为HCl。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第38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练习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第38课时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练习

第38课时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氧循环考点1知道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__ __转变为__ __,固定的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供给动、植物利用,同时又通过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燃料燃烧等方式释放二氧化碳返回大气,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

考点2知道自然界中氧循环的主要途径a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__ __和物质的__ __等而减少,但又随着植物的__ __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循环。

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__ __。

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燃料燃烧;③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④其他氧化反应(如:生锈、食物腐败)。

1.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A.碳循环 B.氧循环C.氮循环 D.水循环2.(2014·泸州)下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简图,请回答:(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 _ _;(2)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_ _。

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考点3说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说明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b1.金属→__ _ _→碱,如:Ca→CaO→Ca(OH)22.非金属→____→酸,如:C→CO2→H2CO3。

3.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注意:(1)极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与碱起反应,如CO等。

(2)根据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可查找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3)根据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可查找各类物质的可能制法。

★3.(2015·咸宁)下列各组物质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X Y ZA Fe FeCl2Fe2O3B CO2Na2CO3CaCO3C H2H2O H2O2D Ca(OH)2NaOH NaClA .AB .BC .CD .D4.(2015·台州)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 、B 、C 、D 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44张)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44张)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考点1 知道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的主要途径(a) 碳循环 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通过____________来进行。 2.二氧化碳的产生:人和动植物的________作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________以及微生物的 ________作用等都会产生____________进入大气中。 3.二氧化碳的消耗: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将大气中的____________和水转变成_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物质间的循环 和转化 (44页)-PPT执教课件【推荐】
13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物质间的循环 和转化 (44页)-PPT执教课件【推荐】
考点延伸
2.以某物质为核心的网络图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物质间的循环 和转化 (44页)-PPT执教课件【推荐】
以O2为核心
以CO2为核心
14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物质间的循环 和转化 (44页)-PPT执教课件【推荐】
21
解析
Na2SO4(可溶性硫酸盐)或稀硫酸 洗涤表面附着的BaCl2,使废弃物达到处理标准
22
跟踪训练
2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CO32- C.NH4+、Fe3+、SO42-
B.H+、Cu2+、NO3- D.K+、Ba2+、Cl-
23
类型三 物质的推断与鉴别
35
离子共存概念及题型
二、相关知识 1.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与H+、HCO3-与H+反应生成H2O和CO2气体,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NH4+与 OH-反应生成H2O和NH3,NH4+与OH-不能共存。 (2)有水产生 如H+与OH-反应生成H2O,H+与OH-不能共存。

2020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23:物质的循环、转化和检验(II)卷

2020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23:物质的循环、转化和检验(II)卷

2020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23:物质的循环、转化和检验(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适量NaOH的固体或溶液就能除去的是()A . CO2(H2O)B . CO2(HCl)C . NaCl溶液(MgCl2)D . KNO3溶液(H2SO4)2. (2分)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

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m1:m2=3:7B . m1-△M1=m2-△M2C . 曲线obc表示的是乙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D . 当甲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2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二、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3. (4分)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发现试管Ⅰ中产生了沉淀,而试管Ⅱ中无明显象.【提出问题】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为什么没有产生红褐色沉淀?【作出假设】假设 1:氢氧化钙溶液变质了;假设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太小;假设 3:氯化铁溶液呈酸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验证假设 1:如果________(请写操.作及现象),那么证明氢氧化钙溶液变质.(2)为了验证假设3,小明利用pH 试纸检验氯化铁溶液,发现氯化铁溶液真的呈酸性.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再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3)下列物质间反应,最终的沉淀质量和碱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不满足如图乙所示图象的是。

A . HCl 和 CuCl2 的混合液中滴加 NaOHB . H2SO4 和 CuSO4 的混合液中滴加 KOHC . HNO3 和 MgSO4 的混合液中滴加 NaOHD . HNO3 和 Na2SO4 的混合液中滴 Ba(OH)24. (2分)(2012·金华)某气体可能由CO、CO2、H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2020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23:物质的循环、转化和检验(I)卷

2020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23:物质的循环、转化和检验(I)卷

2020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23:物质的循环、转化和检验(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或区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 鉴别铁粉和石墨粉时,分别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的为铁粉B . 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两瓶气体,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燃烧更旺的为氧气C . 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证明该物质是碳酸盐D . 稀盐酸与稀硫酸的鉴别可用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

2. (2分)下列图象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A B C D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向一定量氯化铵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水t℃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A . AB . BC . CD . D二、填空题 (共3题;共17分)3. (4分)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1)【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

于是得出结论:________。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2)【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________。

(3)【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 ,其理由是________。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正确的是推理________(选填“1”或“2”)。

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第39课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课件

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第39课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课件
(2)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温__室__效__应__(_或__温__室__效__应__的__ _具__体__表__现__等__均__可__)______(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 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 耗CO2的方式或途径__植__树__造__林__(_种__草__等__均__可__)________。
2.(2011广安)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后回答:
(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 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第39课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深化理解】 1.(2011绍兴)如图表示了初中科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
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B.圈Ⅰ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C.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解析:反应①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和碳酸钙,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圈Ⅰ中发生的反应包括: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都属于分解反应;二氧化碳通 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性)。
①乙物质是__N_a_2C_O_3_或__N_a_O_H__,它的一种用途是_制__洗__涤__剂___ (_合__理__答__案__均__可__)___________。

浙江中考科学 第10讲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浙江中考科学 第10讲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5.(2016·湖州)科学兴趣小组做碳还原金 属氧化物的实验后,收集到 CO 和 CO2 的混 合废气,考虑到废气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想 把废气初步分离回收再利用。用如图所示的装 置进行分离实验(收集装置略去)。
(1)广口瓶中加入的是 A 。 A.NaOH 溶液 B.NaCl 溶液 C.Ca(OH)2 溶液
答案:D
3.(2018·嘉兴)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 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 MgSO4 的思维导图,其中所 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B )
A.①—MgCO3 B.②—MgCl2 C.③—H2SO4 D.④—Mg(OH)2 【解析】根据思维导图,生成硫酸镁的方法有:盐(碳酸镁) 和①稀硫酸反应,金属氧化物(氧化镁)和③稀硫酸反应,酸(稀硫 酸)和④氢氧化镁或者碳酸镁或者碳酸氢镁反应,碱(氢氧化镁)和 ②稀硫酸反应,因此 B 不正确。
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 植物光合作用 。 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燃料燃烧; ③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④其他氧化反应(如:生锈、食物腐 败)。
知识点二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1.金属→ 碱性氧化物 →碱,示例:Ca→CaO→Ca(OH)2。 2.非金属→ 酸性氧化物 →酸,示例:C→CO2→H2CO3。
和被检验、鉴别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须能够产生下列现
象之中的一种:①变色;②放出气体(通常指产生气体的气味或在
溶液中反应时产生的气泡);③生成沉淀等。
2.常见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Fe2O3: 红棕 色 Fe2+: 浅绿 色
Fe3O4: 黑 色 Fe3+: 黄 色
Fe(OH)3: 红褐 色 CuO: 黑 色 CuSO4·5H2O: 蓝 色
(2)打开阀门 K2 通入混合气体,首先分离得到 CO 气体,接 着关闭阀门 K2打开阀门 K1,将分液漏斗中装的 稀硫酸(或稀盐酸) 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在广口瓶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从而分离出第 二种气体。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部分物质科学(二)第11课时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精练)试题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3部分物质科学(二)第11课时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精练)试题

第11课时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一、选择题1.(2017河南中考)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D )A.C、CO2、COB.H2O2、O2、H2OC.CuO、Cu、Cu(NO3)2D.N aOH、NaCl、NaNO32.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3.(2017舟山中考模拟)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

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丙是盐酸C.戊是氢氧化钙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2017海南中考)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D )A.烧碱与纯碱——加酚酞试剂B.稀硫酸与稀盐酸——加碳酸钠C.氮气与氧气——加澄清石灰水D.生石灰与熟石灰——加水5.(日照中考)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足量氧气中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增重3.6 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装置增重4.4 g。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A.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O、H2B.该气体可能只含有CH4、COC.该气体一定只含有CH4D.该气体一定只含有CH4、H26.(2017温州模拟)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7.(扬州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A )8.(2017绍兴中考模拟)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

中考科学考点跟踪训练39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试题

中考科学考点跟踪训练39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试题

苍南县括山2021年中考考点跟踪训练39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无答案〕浙教版(A组)1.(2021)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以下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A.碳循环 B.氧循环C.氮循环 D.水循环2.早在1898年,英国科学家凯尔文曾忧虑地球上的氧气将会逐步耗完。

后来,瑞士科学家谢尼泊通过实验证明凯尔文的忧虑是多余的。

你估计谢尼泊所做的实验是( )A.植物光用实验B.植物蒸腾作用实验C.生物呼吸作用实验D.KMnO4受热分解实验3.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是:氧气→X→二氧化碳→植物→氧气。

以下过程在X处不合理的是( )A.人和动物的呼吸B.开展利用氢燃料C.各种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呼吸作用4.与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植物光用B.植物蒸腾作用C.生物呼吸作用D.矿物质燃料的燃烧5.如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那么血液的pH将增大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6.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响关系如下图,图中两圆相交局部(A、B、C、D)表示物质间反响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A.有气泡产生B.无明显现象C.有红色固体析出D.有蓝色沉淀生成7.(2021)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一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FeCl3、CuSO4、NaCl B.BaCI2、Na2SO4、NaOHC.CaCl2、Na2CO3、AgNO3D.K2SO4、NaNO3、NH4Cl8.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O2、CO、CO2中的一种,确定该气体的最正确方法是( ) A.闻气味,看是否具有刺激性B.用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C.将该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现象D.参加澄清的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9.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①氯化铜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

中考科学专题特训21 物质问的循环与转化 浙教版

中考科学专题特训21 物质问的循环与转化 浙教版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班级姓名学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S:32C1:35.5 Si:28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1·桂林)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比空气重B.都可以用碳和氧气反应得到C.都有还原性D.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2.(2010·广东)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B.动植物的呼吸C.植物的光合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烧3.(2011·孝感)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 ( ) A. CaCl2→CaC03→Ca(OH)2B. AgN03→Fe(NO3)2→Zn(NO3)2C. NaNO3→NaOH→Na2CO3D. Fe2O3→FeSO4→Fe(OH)34.(2010·广州)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A.CaO B.C02 C.NaOH D.H2SO45.(2011·武汉)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

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氢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D. X是一种氧化物6.(2009·黔东南)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而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

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7.(2010·玉溪)关于H2→H20,C0→CO2,Mg→MgO三种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变化前后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8.(2010·潍坊)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 A.Cu与NaNO3溶液B.Cu0与稀H2SO4C.稀HN03与Mg(OH)2D.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9.(2010·桂林)将Ba(NO)2、NaOH、H2S04、K2C03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乙、丙、丁,并甲乙丙丁阳沉淀气体乙沉淀沉淀丙丁气体沉淀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 ( )A.Ba(NO3)2、NaOH、H2SO4、K2CO3B.H2SO4、K2CO3、Ba(N03)2、NaOHC.NaOH、Ba(NO3)2、H2SO4、K2C03D.H2S04、Ba(N03)2、NaOH、K2CO310.(2011·无锡)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图示相连物质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是 ( )选项田乙丙丁A CO O2 H2S04 CuOB Mg HCl CuSO4 NaOHC KOH S03 NaOH CuSO4D Na2C03 Ca(OH)2 HCl CaCl2二、填空简答题(每空2分,共32分)11.(2011·泰州)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

(浙江专版)2022中考科学第38讲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精练本B)课件

(浙江专版)2022中考科学第38讲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精练本B)课件
A.①)煤燃烧时产生的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 SiO2及少量Fe2O3等)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以粉煤灰为原料 制取Al2O3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 ①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高温
②煅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AlCl3·6H2O ===== Al2O3+6HCl+ 9H2O
6.(2021,成都)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 B )
A.S―点O―燃2→ SO3―Ba―C→l2 Na2SO4
B.Zn―稀―H→2 ZnSO4―Ba―C→l2 ZnCl2 C.CuO―高―C温→ CuAl2(―SO―4)→3溶液 Al
D.NaClAg―NO―3→溶液
KOH溶液 NaNO3 ――→
【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无放热现象, 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和____________N。aO继H续加足 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小明认为碱石灰样品中一定 含有CaCO3,小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 _C_a_(_O_H__)2_+__N_a_2C_O_3_=_=_=_2_N_a_O_H_+__C_a_C_O_3↓_______。(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 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 列问题:
(1)若甲是一种固态非金属单质,乙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丙和乙 的__组2_C_成O_+_元_O_素2__相=_点=同_=_燃=,_2=_C写_O_出2__乙_→__丙__转__化__的_化__学_。方程式:
3.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Mg(OH)2、 MgCl2、Mg(NO3)2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通过加入氯化铜溶液或稀盐酸可实现 ①的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科学预测试题之《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浙教版中考试题精析一、基础考查题1.(嘉兴)固实验室中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为了区分它们,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

你认为不能把两者区分开来的是( )。

A.进行导电性试验,能导电的是饱和食盐水B.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压强较大的是饱和食盐水C.分别加入少量食盐晶体,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食盐水D,用普通显微镜观察,能看到钠离子的是饱和食盐水精析:能否将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区分开来,关键在于选项中的试剂或条件能否使两者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因为饱和食盐水能导电而蒸馏水不能导电,故A选项能将两者区分开来;因为饱和食盐水的密度比蒸馏水大,所以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饱和食盐水较大;由于食盐水是饱和的,所以它已经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而蒸馏水则可以溶解食盐;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物质的微观世界,观察不到两者的区别,所以不能区分。

其实,区分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用蒸发的方法,有晶体析出的是食盐水;将一木块投入两种液体中,浸入体积较大的为蒸馏水;放一新鲜的蔬菜菜梗,菜梗变萎蔫的是饱和食盐水;取两份体积相同的液体,放在天平的两端,沉下去的一端放着的是饱和食盐水;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饱和食盐水等。

解答:D2.(衢州)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请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G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精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推断题,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是能找到“突破口”——些富有“特色”的现象。

在本题中,第一个突破口应为E,因为在初中阶段,只有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所以可以确定E即为氢氧化铜,由此还能得出C为一种铜盐;本题的第二个突破口应为G,因为在初中阶段,只有两种沉淀不溶于酸,即为硫酸钡和氯化银,所以G应是以上两种沉淀中的其中一种。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D与BaCl2的反应中,C应得到BaCl2中的Cl-(因为如果得到Ba2+,则将使C中有两种阳离子而发生矛盾),从以上分析可知,C即为CuCl2,而G即为BaS04;本题的第三个突破口应为Cu0,因为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根据常见无机物之间的关系,它除了可以与还原性的物质反应之外,第二条性质便是与酸反应,因此C为CuCl2,则A即为HCl。

解答:HCl BaS04二、迁移实践题3.(黄冈)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的实验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离子)的鉴别。

溶液中氯离子的鉴定通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在食盐和纯碱中加入食醋,能产生气体的是纯碱;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我们只要在鸡蛋壳中加入食醋即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用食醋将其除去。

综上所述,②③④三个实验可以在厨房中完成。

解答:D4.(丽水)有某混合气体,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这五种气体,现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烧碱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浓硫酸,则最终得到的气体是。

若将烧碱溶液放到灼热的氧化铜以后,则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精析:碰到这类问题时,必须想清楚每一步所加的试剂所起的作用:是单纯吸收还是与混合气体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若是反应,则必须要注意同时所产生的新的气体。

例如用氧化铜在除去一氧化碳时,要注意同时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这也就要求我们在除去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时,应先除去一氧化碳,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再一次性除去所有的二氧化碳)解答:氮气、二氧化碳氮气三、探究创新题5.(绍兴)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人少量过氧化钙(Ca02)固体。

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1)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呢?(2)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认为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你认为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4)拓展:运输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本题是一题综合探究题,其中涉及到质量守恒定律、常见无机物之间的关系、实验设计与操作。

在判断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产物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答。

因为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会改变的原则,反应物中有Ca 、O 、H 三种元素,产物中也应含有三种元素,所以甲同学是错误的;另外,如果生成氧化钙。

氧化钙也将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最终产物不可能是氧化钙。

检验氧气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因为氧气能使木条复燃;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解答:(2)甲见上述分析(3)步骤l :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木条复燃或火星更明亮步骤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人二氧化碳气体出现浑浊有氢氧化钙(合理答案均可)(4)增大水中氧气含量6.(丽水)精盐(NaCl)和纯碱(Na 2C03)是两种常见之物。

(1)用化学方法区别这两种固体,可以选择下列哪一种物质? _____________。

A .白酒B .米醋C .纯净水D .酱油(2)王军同学不慎在精盐中混入了少量纯碱,他想重新得到精盐,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固体混合物固体 方案二:固体混合物固体 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 蒸发 过量稀硫酸溶液 过量稀盐酸溶液说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NaCl、Na2C03固体混合物有53g,加入足量的稀酸充分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气体,求该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精析:(1)小题主要考查了Cl-与C02-的鉴别,因为米醋中有醋酸,它能与Na2C03反应生成气体,而NaCl与醋酸不会反应,现象有明显区别。

(2)小题主要考查了除杂的原理。

一般地,除杂应遵循三个原则:首先,应考虑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但杂质和所需物质必须具有相同的离子组成)。

在解题中,我们应尽可能把除去杂质的问题转化为除去杂质离子的问题,例如在本题中,要除去Na2C03,其实就是要除去CO2- 3并加入Cl-除去CO2- 3,可以让其形成沉淀,也可以让其变成气体。

但不管如何,在除杂的过程中,不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混入新的杂质。

本题中如果用稀硫酸,将会形成一种新杂质一一硫酸钠,故方案一较合理。

解答:(1)B (2)方案一会混入新的杂质(或生成硫酸钠)(意思正确即可)(3)设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03+2HCl=2NaCl+H20+C02↑106 44X 4.4g106:44=X:4.4gX=106×4.4g/44=l0.6g混合物中NaCl质量分数为(53g-10.6g)/53g×100%=80%模拟试题精练一、基础考查题1.“绿色化学”的目标是降低或除去化学产品设计、制造、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

它包括研究和寻找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轻化工过程对人类健康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化工过程整体成本等的方法、技术。

下列化工生产中体现绿色化学内涵的措施是( )。

①减少“三废”排放量②设计可重复使用的催化剂③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和非反应试剂④研究有关产品的回收和再生利用⑤对废弃物进行排放前的无害化处理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2.鉴别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

A.使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C.使气体分别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使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铜网3.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Ba(N03)2、②NaCl、③KOH、④CuS04、⑤K2S04。

如不用其他任何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

则下列顺序合理的是( )。

A.④②③①⑤ B.④③⑤①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⑤④③②4.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 )。

A.在空气中燃烧 B.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过滤C.加适量水,微热、过滤 D.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蒸发5.在试管的内壁附着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而不能除去的是( )。

A.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物质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C.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D.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6.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CaO中有少量CaC03(盐酸) B.H 2中有少量HCl(苛性钠溶液)C.FeS04溶液中有少量CuS04(铁粉) D.C02中有少量CO(灼热的铜网)7.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KMn04→ Mn02 B.C0 → H2C03 C.Cu(OH)2→ Cu0 D.S → S0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会完全溶解在盐酸里 B.铁矿石用于炼铁是因为铁矿石中含有大量单质铁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D.盛水的铁桶最易生锈的部位是水面附近9.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薄铁片,有气泡产生,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C.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铁二、迁移实践题10.在AgN03、KN03和Cu(N0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可能是( )。

A.Cu2+ B.只有Fe3+C.只有Fe2+D.K+、Fe2+11.下列各物质中,能将MgS04溶液、Na2C03溶液、BaCl2溶液一次就鉴别开的是( )。

A.AgN03溶液 B.NaOH溶液 C.Ca(OH) 2溶液 D.H2S04溶液12.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需鉴别物质方法1 方法2A 硫酸铵和磷矿粉加水溶解加熟石灰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闻气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 食盐水和蒸馏水测pH 蒸发结晶D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看颜色灼烧13.有一混合溶液由盐酸、碳酸钠、硫酸、氯化铜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该溶液的组成成分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