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教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尝试自己解决。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

4、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课文中一些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课件出示琥珀图片)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透明或半透明,常常包裹有植物碎屑和各种小动物。

在蜜汁般的色泽内,常常能发现一只苍蝇,或者一个小小的甲虫,一丝一缕,清晰可见。

琥珀,以其浑然天成的古朴庄重之美,温润中透出的典雅之气,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蕴藏古史之宝”。

琥珀可用来做装饰品,如首饰,还可入药。

)3、(出示琥珀图片)大家来看这块琥珀,谁能说说它的样子?(透明,里面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在它们的腿周围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那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琥珀》这篇课文来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柏吉尔: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

而著名的《琥珀》一文,则是根据德国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本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2、认读生字词语。

着重指导读音:热辣(là)辣晌(shǎng)午。

3、理解词语意思。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琥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能够学会感悟、理解课文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琥珀的理解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琥珀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琥珀的含义。

2.帮助学生感悟课文中蕴含的道德观念。

难点
1.辅导学生理解琥珀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汲取正能量,体会琥珀的特殊价值。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段小故事或者问题引入,引发学生对琥珀这个主题的
兴趣。

2.学生阅读:让学生读一遍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讲解:讲解琥珀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含
义。

5.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加深理解。

6.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教师引导
总结。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琥珀这一主题的理解和体会有所不同。

一些学生只是单纯地理解琥珀是一种宝石,而另一些学生则更深入地探讨了琥珀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表达对于作品的个人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到更多的道理和哲理。

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琥珀》这节课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朴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下语文《琥珀》教学设计优秀3篇

部编版四下语文《琥珀》教学设计优秀3篇

部编版四下语文《琥珀》教学设计优秀3篇部编版四下语文《琥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结构:变序式教学步骤:一、以实物(人造琥珀)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改变学习顺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一)学习第四段(了解琥珀的样子,为体会作者考虑周到奠定基础)(二)学习第一段(了解形成所需的时间)(三)学习第二段(通过读议、设疑、赏析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四)学习第三段(找出琥珀被发现的条件,再次体会作者推理的严密)(五)回到第四段(六)引导总结板书,强调训练重点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

老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质疑。

1.想一想m.niubb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2.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琥珀的样子及价值?3.默读第四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

4.老师分别指名读描写琥珀样子及价值的句子。

5.老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幻灯片,提问:看了图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进行思考。

(三)学习课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老师板书推测后,追问:推测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答出推测就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后,老师继续追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说到这块琥珀是什么样的,老师随即转入第二个教学步骤。

2.默读第二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抓主要内容说说。

学生通过默读会抓住主要内容说:一只苍蝇在松树上休息,一只蜘蛛爬过来想把它当作美餐,就在蜘蛛刚扑过来的。

一瞬间,一滴松脂刚好从树上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教学设计一、教材背景分析《5、琥珀》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琥珀的故事,通过琥珀的特点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用途以及珍贵价值,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科学常识和人文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2.掌握琥珀的用途和珍贵价值。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珍贵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2.琥珀的用途和珍贵价值。

教学难点1.琥珀的形成过程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2.学生理解琥珀的珍贵价值需要引导和启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对琥珀进行简单介绍,引入话题。

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活动1.小组讨论琥珀的用途,并展示成果。

第二课时复习1.复习琥珀的形成过程。

学习1.学生听教师介绍琥珀的特点和珍贵价值。

活动1.学生分组表演琥珀故事,展示珍贵价值。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学生对琥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3.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

六、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3.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琥珀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这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科学常识和人文情感。

以上是《5、琥珀》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琥珀》是一篇选自科普作品《灰尘的旅行》的课文。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感受琥珀的形成过程;能联系实际,推测文中描写的事物;理解“推测”的含义,初步感受作者用“推测”讲故事的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琥、珀”等10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3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4个词语。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感受琥珀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能联系实际,推测文中描写的事物;理解“推测”的含义,初步感受作者用“推测”讲故事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培养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教学难点:1. 琥珀形成的过程。

2. 理解“推测”的含义,初步感受作者用“推测”讲故事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学生交流对琥珀的认识。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1. 检查预习情况,重点交流“怒吼、拂拭、澎湃、详细”等词语的意思。

2. 学习生字词,学生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相机指导。

3.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1. 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作者推测的依据,用波浪线画出作者的推测。

2. 交流画出的句子,讨论从这些句子中了解到琥珀形成的过程。

3. 小结:这篇课文是按照“海滩上的发现——琥珀形成的过程——琥珀被发现的经过”的顺序写的。

五、品读课文,感受推测1. 自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有趣、神奇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2. 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秀教案

5琥珀课题琥珀 课型讲读课文 备普 2课时学标教目 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 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怒吼、松脂、拂拭、渗出、半晌、推测、 蜘蛛、热辣辣”等词语。

2. 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

3. 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推测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第一课时学标教目 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 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怒吼、松脂、拂拭、渗出、半晌、推测、 蜘蛛、热辣辣”等词语。

2. 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2-3】1. 我们先来欣赏几件美丽珍贵的琥珀艺术品。

出示琥珀艺 术品图片。

2. 揭题,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 可能提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3. 认识琥珀。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课件出 示4】出示琥珀有关资料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

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结合学生课下搜集的 有关琥珀的资料,老师 出示琥珀图片,使学生 对于本不熟悉的事物 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2016年3月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9900万年左右。

新课教学()分钟4.介绍作者【课件出示5】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等。

本文就选自这本书。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理解课文《琥珀》的内容,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的用意;•能识字认词,理解诗词的意义;•能自主畅想,表达想象;•能用简单的语言朗读文学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心情。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琥珀的独特魅力的感受;•培养学生用心体验美感的能力,形成审美情感,增强情感的升华和内化;•营造和谐、自信、乐观的学习氛围,共同体验并分享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内容;•解读文章中的美感情感,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感知琥珀的特性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环节1.沟通交流,唤起学生对“琥珀”的印象和感触;2.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琥珀的特点;3.呈现琥珀的图片,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第二课时:课文学习1.朗读课文《琥珀》,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琥珀的神奇魅力;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构成和用法。

第三课时:情感体验1.让学生围绕琥珀展开自由想象和表达;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琥珀体验和感悟;3.引导学生用简洁语言表达对琥珀的独特见解。

第四课时:诗词赏析1.分享古人对琥珀的赞美之词;2.教学相关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对琥珀的热情与赞美;3.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评价•学生参与互动情况;•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开拓和情感升华;五、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能否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需求;•教学方法是否多样灵活,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通过本次针对《琥珀》的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引领学生感受琥珀带来的美好与畅想,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更多文学感悟和情感熏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琥珀》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掌握《琥珀》中生词和短语的意思;–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琥珀》的故事情节。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珍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琥珀》的基本情节,并能够表述故事中的主要事件;•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琥珀》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三、教学准备1.教材:《琥珀》一文;2.教具:课件、黑板、音响设备;3.学生准备:熟读课文《琥珀》,准备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琥珀》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有关琥珀的知识。

2. 学习课文(20分钟)•听录音,带读课文《琥珀》,学生跟读;•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琥珀》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每组展示讨论成果,进行课堂分享。

4. 情感教育(10分钟)•继续讨论《琥珀》中蕴含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并展开讨论。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学习重点和要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琥珀》中的主题,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六、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述《琥珀》的故事情节;•撰写一篇关于《琥珀》的读后感,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之心。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琥珀》,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重要课文,主要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在科学上的重要价值。

课文以一块琥珀为线索,引出了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从而揭示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古代的自然环境。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结构紧凑,富有科学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和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是,对于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2.难点: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课文中的科学概念和术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相关资料和图片。

3.小组合作学习准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琥珀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琥珀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呈现(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例如:“课文讲述了琥珀的哪些特点?它是如何形成的?”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深入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可以设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琥珀》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是与自然、科技有关的科普类文章,它们共同指向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因此教师要在四年级上册“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多角度提问,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琥珀》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测它的形成过程。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推测”的定义为“根据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本文正是科学家根据琥珀的样子和内部形态,展开合理想象,编写的一则生动有趣的故事,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想象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

本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中《玻璃棺材》一文改写的。

课文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原本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初步具有品词析句的能力,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通过四年级上册策略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有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本学期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作为重点的方法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积极地引导。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尝试用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解决。

2.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后,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这个过程,并且理解作者推测的依据,感受到作者思维的严密性。

3.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语言的文艺性。

【教学重难点】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后,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这个过程,并且理解作者推测的依据,感受到作者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准备】1.《跑跑镇》绘本2.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师:今天,王老师想先带你们去个小镇逛逛,好不好?这个小镇名叫跑跑镇,镇上的居民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奔跑。

统编版《琥珀》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统编版《琥珀》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统编版《琥珀》小学语文教案设计1.教材分析1.1《琥珀》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奥秘,科学探索”,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琥珀,推测出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它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既有科学知识的严谨性,又有文学作品的趣味性,非常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学习。

1.2从知识结构上看,这篇课文包含了丰富的关于琥珀形成的科学知识,如松脂球的形成条件、琥珀的形成经过等。

同时,文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如对苍蝇和蜘蛛动作的描写,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在能力培养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对事物形成过程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语言文字的赏析能力。

2.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目标2.1.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词语。

2.1.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1.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学价值。

2.2过程与方法目标2.2.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

2.2.2学习作者推测琥珀形成过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3.1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2.3.2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会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3.1教学重点3.1.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课文中详细描述了琥珀形成的复杂过程,包括松脂的分泌、苍蝇和蜘蛛的相遇、松脂球的形成以及漫长的地质变化等环节。

例如,“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这段描写中,学生需要梳理出琥珀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这是理解课文的基础。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琥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琥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教学设计《琥珀》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初步了解文章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能在阅读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琥珀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图中是什么。

2.让学生说一说对琥珀的初步印象。

预设1:颜色很美丽。

预设2:晶莹剔透的,能看到里面的东西。

3.教师补充琥珀的知识。

点拨: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

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4.导入:今天让我们走进琥珀,了解它的形成过程。

(板书:琥珀)设计意图:通过猜图导入,可以调动学生对琥珀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为引导学生继续阅读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教师明确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熟悉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2.随文识字随文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

琥(hǔ)珀(pò)嗡嗡(wēng)松脂(zhī)拂拭(shì)渗(shèn)出前俯(fǔ)后仰挣扎(zhá)番(fān)埋(mái)澎(péng)湃(p ài)3.集中识字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hǔ pò wēng zhī shì shèn fǔ zhá fān mái péng pài琥珀嗡脂拭渗俯扎番埋澎湃点拨:1.“琥、珀、嗡、脂、拭、渗、俯、埋、澎、湃”都是形声字,可以按照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教案(通用13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教案(通用13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教案(通用13篇)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篇1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想要有科学依据,合理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价值及依据。

3、学会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了解琥珀的形成、价值及依据,懂的想象要科学合理,培养想象了。

一、预习探究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0课《琥珀》,谁能读课题。

指名读,齐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琥珀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生:我想知道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生:琥珀到底有什么用?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学习课文。

二、合作交流要求:1、自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如果有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检查自学情况。

(1)谁想读出下列词语:琥珀松脂拂拭前俯后仰淹没澎湃粘稠。

(2)生说出自己理解的词语。

(3)还有那些不懂的词可以提出来。

3、检查读书情况思考: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那些内容?指名读文生说课文讲了那些内容4、作业: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三、品读体验1、过渡:世界真奇妙,竟有如此巧的事情,两只活蹦乱跳的小动物,会被一滴松脂同时报在里面,它们到底是怎样被包在里面的,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

2、交流师:除了上节课即课后的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生:作者想象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我想知道形成琥珀需要那些条件?3、熟读课文(1)、摸读课文,划出重点词句,找出形成琥珀所需的条件。

(2)、同桌间互相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汇报生:我认为琥珀的形成必须有太阳、老松树、苍蝇和蜘蛛。

师:读出有关语句并进行分析。

生: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因为松脂只有在太阳光强烈时,才会变软,才会滴下来,为后面地下来包住两只小动物做了铺垫。

生:小苍蝇停在了一棵大松树上,他正用腿来掸翅膀,没有注意蜘蛛,也没有看到要滴下来的松脂。

生:本来蜘蛛想把苍蝇当一顿美餐,没想到松树上滴下松脂。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琥珀》的主要内容,领会故事情节。

2.能够懂得琥珀的由来及其特点。

3.能够感悟琥珀的奇妙之处,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领会文章的主旨。

2.教学难点:把握故事中的细节,理解琥珀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内容:《琥珀》课文、相关教学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PPT。

3.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琥珀》。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琥珀的各种形态,引导学生猜测琥珀的特点,并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第二步:讲授1.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琥珀》,让学生在听中感受故事情节。

2.故事情节分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琥珀的由来及其故事中的重点。

第三步: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琥珀的认识和看法,引导学生理解琥珀的特殊之处。

第四步:展示以PPT展示关于琥珀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琥珀。

第五步: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琥珀的寓意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第六步: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琥珀的独特魅力和故事中的道理。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领悟琥珀背后的文化内涵。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琥珀的小短文,表达对琥珀的理解和感悟。

七、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为本节课《琥珀》的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
1. 教学目标
•了解《琥珀》故事情节。

•熟练掌握生字词语。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重点
•生字词语的教学和操练。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琥珀》故事的含义。

4. 教学准备
•教材:《琥珀》
•教具:课件、图片
•学生复印的教材、练习册
5.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通过图片或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学习
•教师先读一遍课文,然后逐字逐句解释生字词语。

•学生跟读课文,重点训练生字词语的朗读。

第三步:理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指导学生写出《琥珀》的主题是什么。

第四步:练习
•学生进行课文理解相关的练习。

第五步:巩固
•总结课文内容,复述《琥珀》的故事情节。

第六步: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默写生字词语等。

二、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琥珀》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在课文理解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下一步需要重点加强对课文情节和主题的理解训练。

我还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对生字词语的教学,使学生能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词语。

综合评价,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会继续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1.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2.发挥“奇思妙想”,创想一种神奇的东西,清楚地介绍这个神奇的事物。

【单元任务群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5 琥珀【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科普作品语句表达的准确、严谨。

语言运用: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思维能力: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审美创造:理解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依据。

【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是与自然、科技有关的科普类文章,它们共同指向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因此教师要在四年级上册“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多角度提问,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关注“推测”:《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推测”的定义为“根据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琥珀》这篇文章正是科学家根据琥珀的样子和内部形态,展开合理想象,编写的一则生动有趣的故事。

关注表达方式:《琥珀》一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课文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原本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动形象的想象和科学严谨的推理相结合的行文特点,从而感受语言的文艺性与思维的严密性。

关注相关名词:松脂:松科植物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化石:地壳中包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关注拓展阅读:《乌拉波拉故事集》是一本集科学知识与想象情节于一体,可读性非常强的科普著作集,古怪老头儿乌拉波拉博士给孩子们讲了许多奇异的故事,有小水点的历险、梦游月球、海底救生、呆子怕鬼、太阳请假、世界末日等。

作者柏吉尔用童话的笔调,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因此这部科普作品又被称作“科学的童话集”。

【教学目标】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优秀教案

5 琥珀【教学目标】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4.能根据琥珀的形成过程,说说课文推测的依据。

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重点难点】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难点:能根据琥珀的形成过程,说说课文推测的依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见过琥珀吗?你会用哪些词语来描绘琥珀?这么美丽、珍贵的琥珀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琥珀的来历。

二、学习生字词1.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生字:怒吼脂拭餐划晌辣渗挣番埋刷测详3.重点交流的几个字:“脂、拭、晌、渗、挣、刷”是翘舌音;“怒”上部是“奴”,不要写成“如”。

4.教师范读,并指名朗读,解决难读语句。

三、了解文章内容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大意。

2.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写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第13——17自然段)写这块琥珀被发现。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四、默读课文,交流疑问1.学生默读课文,提出疑问2.总结疑问,交流解决。

引导思考:(1)这块琥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2)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感知琥珀的形成1.体会松脂球的形成。

(炎热天气,松树渗出松脂;苍蝇、蜘蛛相遇被松脂包裹;松脂不断下滴,形成松脂球。

)2.体会化石的形成。

(地壳变化,漫长的时间演化,松脂球变为化石。

)二、了解琥珀的价值1.学生齐读第18自然段,引导了解科学家们知道的是什么?不知道的又是什么?2.结合前文对琥珀形成的推测,体会科学家想象和推测的合理性。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的文章,主要介绍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生物学和气候学的重要价值。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插图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科普知识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对于古生物学和气候学方面的知识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生物学和气候学的重要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观察插图,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生物学和气候学的重要价值。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观察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课文插图3.与课文相关的科普知识资料4.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告诉学生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生物学和气候学的重要价值。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中的人物语言和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如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生物学和气候学的重要价值等。

5.拓展(10分钟)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总结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生物学和气候学的重要价值。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琥珀教学设计【第1篇】《琥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它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测它的形成过程。

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想象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

【学情分析】学生对琥珀比较陌生,通过出示令学生有直观印象,教学时让学生朗读、讨论理解琥珀的形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时,教师要继续巩固培养学生静心默读的习惯,培养质疑能力,并且能够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理念】1.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注重体验过程。

2.课外延伸,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发展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4.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习卡学生: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体会“珍贵”同学们,在这一单元有一篇文章叫——《琥珀》,(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再读读这一组带王旁的词,发现了什么?都是提“王”旁,其实是斜玉旁,大多表示珍贵的宝石。

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

(二)预读检索,初步感知1.交流预读单(相关题目)(1)那么通过课前预习,谁来说说什么是琥珀?(欣赏)(2)这篇课文围绕“琥珀”,都写了哪些内容?(3)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出示:这就是文中那块琥珀,大家看看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3.这块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呢?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科学家是亲眼所见吗?(不是)师:不是亲眼所见,那就只能是——(想象)这个故事确实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琥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理解“推测”“拂拭”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合理推测的依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的表达特点,自主积累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难点】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家合理推测的依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理解“推测”“拂拭”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出示琥珀图片,学生欣赏并谈谈对琥珀的了解。

2.板书课题,提示“琥珀”都是“王”字旁,其实是斜玉旁,大多表示珍贵的宝石。

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文中“琥珀”的图片,学生简单了解。

通过偏旁,初步感知琥珀的珍贵。

二、自主读识。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读出感情。

2.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师引生梳理后归纳。

(1)这篇课文围绕“琥珀”,先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先讲琥珀的形成过程,后讲发现琥珀的过程。

)(2)课文向我们介绍的琥珀是什么样子的?(3)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①这一段中哪里是作者直接看到的,哪里是想象出来的?(看到的就是事实,根据事实想象出来的部分就是推测,也就是说“推测”是根据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②讲读末段时,辨析“推测”“猜测”,在语境中正确使用。

选词填空:推测猜测a.教室里的破桌椅修好了,我( )是班里的活雷锋李明干的。

b.公安干警冲进匪巢,发现杯子里的水还是热的,于是( )匪徒刚离开不久。

师:根据这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可见这块琥珀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柏吉尔根据这块奇异的琥珀做了哪些科学的推测呢?设计意图:抓住琥珀的样子与它的价值这一段落,学生进行朗读,注意“想象”和“推测”两个词语,并理解其意思。

三、推测琥珀形成的过程,再现故事详情。

1.这么珍贵的琥珀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快速找到琥珀形成的几个因素,写下来。

六要素课文信息时间地点主人公起因经过结果2.带着问题来观看琥珀形成的视频。

3.自己快速浏览第1~12自然段,完成表格并交流分享。

4.汇报交流学习情况,并复述琥珀的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从琥珀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的合理推测。

5.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但这只是猜测,是根据什么猜想的?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

【板书设计】5 琥珀什么是琥珀样子推测形成过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简单了解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

2.了解作者是怎样进行想象的,体会作者的推测是否合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

回顾表格,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二、推测依据,感知科普文的思维严密性。

(一)从琥珀的形成过程中感知科学家的合理推测。

1.刚才我们一起跟随作者了解了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其实,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是作者想象推测出来的,但实际上又是有依据的。

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从课文中找出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依据。

2.集体交流。

预设:(1)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约莫”大概估计。

因为这个时间是推测、估算的。

总有几万年了的意思是:至少有几万年了,不会少于一万年。

这个推算、估计是有根据的,因为松脂球变成化石,需地壳变动,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变成化石至少也得几万年之久。

)(2)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琥珀是松柏树脂的化石。

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松树、柏树,所以作者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松树林里。

光有松树还不够,还要松树渗出树脂来。

所以作者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天。

松树渗出的一滴松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树脂一定是很大的,只有在非常热的时候松树才能渗出这样一大滴树脂,所以作者想象这是在“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的晌午。

)(3)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还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这就是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作者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海在翻腾怒吼,后来发生地壳变动“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最后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变成了化石。

)(4)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这块琥珀与一般的琥珀不同,它里面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因此,这块琥珀的形成必须具备特殊的条件,那就是事情非常凑巧,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而且正好把它们一齐包在里面。

从“刚”“刚好”“一齐”等词语看出事情真是巧极了。

如果不是凑巧,就不可能形成这样一块琥珀。

)(二)从琥珀被发现的过程中感知科学家的合理推断。

1.默读课文第13—18自然段,简要概括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

预设:生:(1)风吹浪涌,卷到岸边。

(2)孩子赤足踏着,挖出。

(3)渔民认出琥珀。

2.作者这样推测的依据是什么?生:首先是“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也把埋在泥沙中的琥珀卷到了沙滩上,这才有了琥珀被发现的可能。

发现琥珀的是渔民父子俩:孩子好奇心强,踏着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出来;父亲经验丰富,认出是块少见的琥珀。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结合作者的想象与查找的课外资料,再来想想这块琥珀还有可能形成的过程。

学生通过讨论、比较,会感觉很难想象出新的过程,由此更加敬佩作者想象得合理。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是怎样进行想象的,体会其推测是否合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围绕文中的这块琥珀,不仅学习了科学的思考方法还欣赏了这么精彩而又动人心弦的故事。

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奥秘,只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有更多的发明或发现。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布置作业。

阅读“阅读链接”,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体会它们表达上的不同。

设计意图:对比阅读,体会表达方式的不同。

【板书设计】5 琥珀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被发现的过程第二单元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尝试自己解决。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

4.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课文中一些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课件出示琥珀图片)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透明或半透明,常常包裹有植物碎屑和各种小动物。

在蜜汁般的色泽内,常常能发现一只苍蝇,或者一个小小的甲虫,一丝一缕,清晰可见。

琥珀,以其浑然天成的古朴庄重之美,温润中透出的典雅之气,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蕴藏古史之宝”。

琥珀可用来做装饰品,如首饰,还可入药。

)3.(出示琥珀图片)大家来看这块琥珀,谁能说说它的样子?(透明,里面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在它们的腿周围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那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琥珀》这篇课文来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柏吉尔: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

而著名的《琥珀》一文,则是根据德国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本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2.认读生字词语。

着重指导读音:热辣(là)辣晌(shǎng)午3.理解词语意思。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4.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拭、餐、晌、辣”,在田字格中示范。

(“拭”字不要多撇。

“餐”是上下结构,左上方是五笔写成。

)5.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预设:(1)那只苍蝇和蜘蛛当时在干什么?(2)它们是怎样被包在琥珀里的?(3)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写的是作者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怎样被发现的,同时讲述了这块琥珀的价值。

)2.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12):写这块奇异琥珀形成的过程。

第二部分(13~17):写这块琥珀被发现。

第三部分(18):写这块琥珀的形态和价值。

四、布置作业。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2.搜集关于琥珀的资料。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同桌互相交流琥珀形成的过程。

3.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形成松脂球、变成化石)二、学习课文,体会文中推测的合理性。

1.这块琥珀的形成始于几千万年前,作者是怎样知道琥珀的形成过程的?(推测)出示句子: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推测,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作者根据这块琥珀作了哪些推测呢?你觉得这些推测科学合理吗?说出自己的理由。

(1)天热,松树才会滴下松脂。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太阳的句子。

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你体会出了什么?(天气非常炎热,气温越来越高。

)请你读出气温的不同。

作者为什么推测天气很热?(因为只有天热,松树才会渗出大滴的松脂并不断滴下。

)(2)松脂恰巧滴在苍蝇和蜘蛛上。

请大家朗读第3~8自然段的内容,推测作者描写的小苍蝇和蜘蛛是什么样子的。

①小苍蝇很快乐。

(从“飞舞”“穿过”“飞进”这几个词,可以想象到小苍蝇很快乐。

)出示句子: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读出小苍蝇的快乐。

②小苍蝇停在松树上很放松。

(从“伸”“掸”“拂拭”这几个词,可以体会到小苍蝇很放松。

)出示句子: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