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药市场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国外草药研究现现状及发展趋势演示文稿

国外草药研究现现状及发展趋势演示文稿

国外草药研究现现状及发展趋势演示文稿国外草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草药是一种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的天然资源。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疾病防治的需求增加,国外草药研究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演示文稿旨在介绍国外草药研究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I. 引言草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形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草药研究正经历着许多创新和变革。

II. 国外草药研究的现状国外草药研究的现状表明,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

以下是一些国外草药研究的主要特点:A. 科学技术的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国外草药研究正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深入了解草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

B. 临床研究的推动国外草药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的层面,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被进行,以验证草药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C. 国际合作的增加为了加强国外草药研究的合作和交流,许多国家和机构之间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草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III. 国外草药研究的发展趋势国外草药研究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出现以下趋势:A. 多学科融合草药研究将与其他学科如药学、生物化学、药剂学和中医学等进行深度融合,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草药的疗效。

B. 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国外草药研究将更加注重从草药中提取纯化有效的活性成分,并利用这些成分进行新药研发。

C. 草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国外草药研究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提高草药治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动草药的临床应用。

IV. 结论国外草药研究的现状表明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重要地位,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则为草药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外草药研究将会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您的聆听!。

国外 中药材产业 先进经验案例

国外 中药材产业 先进经验案例

国外中药材产业先进经验案例1. 概述中药材产业是我国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随着全球中医药产业的兴起,国外中药材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将结合国外中药材产业的先进经验案例,探讨其成功的经验和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2. 美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美国中药材产业起步较晚,但在全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美国拥有丰富的草药资源,尤其是一些中药材在美国的种植和加工已经形成规模化的产业。

美国中药材产业注重科研创新和质量管理,建立了严格的药材质量标准,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欧洲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欧洲中药材产业在中医药国际化的浪潮中持续发展。

欧洲国家在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欧洲中药材产业注重产品的出口,拓展了国际市场,吸引了大量客户和用户。

欧洲中药材产业还注重与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合作,不断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4. 亚洲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亚洲国家是中药材产业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悠久的历史。

亚洲中药材产业在保护传统药材资源的不断推进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

亚洲国家重视中药材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了品质管理和市场监管,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5. 国外中药材产业的先进经验国外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经验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科研创新与技术升级国外中药材产业注重科研创新和技术升级,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国外的中药材产业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和引进,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5.2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国外中药材产业重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注重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国外的中药材企业不断推进产品的国际化和品牌化,加强了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5.3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国外中药材产业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机制,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国外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国外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国外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中药产业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发展情况。

目前,国外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中药的需求逐渐增加。

许多国家对传统医学的兴趣日益浓厚,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得到了更多关注。

2. 注册和法规:许多国家对中药的注册和法规进行了规范,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一些国家要求中药经过临床试验和证明其疗效,才能在市场上销售。

3. 中药研发和创新: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开始重视中药研发和创新。

他们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并寻找新的应用领域。

4. 中药出口:中国的中药出口量逐年增加。

许多国家从中国进口中药材和中成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一些国家还将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进口中药保健品和药物。

5. 国际合作交流:中药产业的发展受益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

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中药研究和推广活动。

国外专家和学者也经常参加中药研讨会和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上对中药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国外中药产业正逐渐发展壮大。

市场需求的增长、注册
和法规的规范、中药研发和创新、中药出口以及国际合作交流都为中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挑战。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探索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现状

中医药学论文范文:探索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现状

探索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现状1中药在美国的发展尚需火候根据美国膳食补充健康和教育法案,中医药被限定在膳食补充剂的范畴。

根据这项法案,生产商不能声明某种膳食补充剂能够治疗某种疾病,只是说通过科学研究,对身体的某些结构或器官有改善和保健作用。

这种定性从某种程度上就限制了中医药作为药品在美国市场的发展。

而相关专家认为中医药作为膳食补充剂更易进入美国市场。

总之,中医要想以药品的身份进驻美国看来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2针灸在美国的发展持续升温针灸作为最早被美国人承认并接受的中医疗法,它的独特魅力和神奇的功效一直在美国得到关注,并持续升温。

21针灸在美国的发展背景针灸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为广泛应用的医疗方法。

它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

1971年,当纽约时报记者JamesReston写了有关中国针刺麻醉的报导后,针灸在美国变得广为人知。

除了开始主要用于治疗疼痛症状,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手术后疼痛等,也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癌症、血液病、哮喘等等。

目前全美有20多个针灸医疗中心从事针灸治疗和研究,研究项目有200多项,所治疾病数十种。

规模较大的中医、针灸学校现有20多所,有40多个中医针灸学会或基金会,创办近10种中医、针灸杂志,并在不同地区召开了一些国际性中医药或针灸学术会议,交流研究成果。

全美现有30多所中医针灸学院,其中加州就有十几所,这些学院都是民间社团或私人举办。

学院在校生最多达500多人,最少仅几十人,学生来源主要是华裔,也有相当数量是非华裔。

22针灸在美国的立法情况针灸的立法在美国历经了探索期、立法规范前期,完善立法期3个阶段。

1)探索期:该期是以富兰克林•贝奇(FranklinBache)1826年发表的第一篇针灸临床报道环球中医药为标志的。

该文的作者亦是美国著名科学家和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的曾外孙。

他在当时著名的《北美医学和外科杂志》(《NorthAmericanMedicalandSurgicalJournal》)上首次报道了针灸对腰背痛和其他关节痛的疗效观察。

国外草药研究现现状及发展趋势演示文稿4

国外草药研究现现状及发展趋势演示文稿4
后均能见效。山楂黄酮可能有扩张 血管及增强心律等作用。
(4)欧洲七叶树(又名马栗子horse chestnut)原产伊朗,印度北部,欧洲 。 欧 洲七叶树种子提取物(在我国称为“β七叶皂 甙”)在西欧市场上极为畅销。据研究,七叶
树种子提取物可治疗静脉曲张引起的疾病。 此外,β七叶皂甙与其它植物提取物(如锯叶棕 油)一起加工合成合剂可治疗良性前列腺肥 大症。Β七叶皂甙在临床上还有其他一些新 用途,它很可能成为天然药物中的后起之秀。
皮炎
浦公英 没药树脂 红车轴草 海草
糖尿病
蒲公英 白毛茛 人参
腹泻
母菊 山莓茶 辣椒 生姜
浮肿
柏树奖果 欧芹 蒲公英 木贼 玉 米丝花 海草大蒜
肺气肿 大蒜 胡芦巴 毛蕊花茶 百里香
眼疾
欧洲越桔 小米草 辣椒
疲劳
积雪草 人参 麻黄
发烧
大蒜 甘草 胡芦巴 生姜 小白菊
女性性冷淡 菝葜 刺五加 锯叶棕 积雪草
疾病
推荐使用的植物药
疖疮
牛蒡根 狭叶紫锥花 白毛茛 红车轴草
蒲公英
支气管炎 胡芦巴 糙枝榆 狭叶紫锥花 生姜 桉树
癌症
大蒜 狭叶紫锥花 红车轴草 牛蒡 小酸模 猫爪草
坏疽性溃疡 牛蒡 白毛茛 红车轴草 大蒜 山莓茶
心血管病 大蒜 辣椒 山楂 升麻 银杏
循环系统疾病
银杏 辣椒 升麻 欧洲越桔 欧洲七 叶树
表2 美国在疾病防治中常用的植物药
疾病
推荐使用的植物药
肝硬变 水飞蓟 大蒜 紫花苜蓿 牛蒡
蒲公英
伤风 狭叶紫锥花 白毛茛 大蒜 生姜 糙枝榆
疱疹
狭叶紫锥花 白毛茛 红车轴草
结肠炎
母菊 蒲公英 小白菊 番木瓜 红 车轴草

美国医药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美国医药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美国医药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美国医药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以帮助企业了解该市场的发展趋势、竞争情况和商机。

美国医药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创新环境,并且政府对医药行业的监管较为严格。

通过深入研究市场现状和预测未来趋势,企业可以制定战略,提高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市场概况市场规模根据数据显示,美国医药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据统计,2019年,美国医药市场总规模达到1.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6%。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高发率以及技术创新推动。

细分市场美国医药市场包括制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保健品等多个细分市场。

其中,制药市场占据了最大的份额,并且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

生物技术市场也是一个高速增长的领域,其创新的研究和开发引领着整个医药市场。

医疗器械市场也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与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相关的产品。

市场趋势数字化和大数据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和大数据应用在医药市场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医疗机构可以更好地管理病人信息,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并且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中进行精准投放。

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上市美国医药市场一直以来都以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上市为核心驱动力。

世界上许多知名的制药公司都在美国设有研发中心,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药物研发。

随着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成为研究的热点。

未来,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上市将继续推动医药市场的增长。

健康管理和远程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不断增加,健康管理和远程医疗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趋势。

人们对于健康保健和疾病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医疗APP和健康监测设备应运而生。

远程医疗的发展也在改善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和解决病人住院难等问题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竞争情况美国医药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不仅有许多国际知名的制药公司,还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竞争。

我国中药产品对美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思考

我国中药产品对美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思考

我国中药产品对美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思考作者:王梦昕刘国秀史楠楠来源:《世界中医药》2021年第07期摘要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我国中药产品对美出口深受影响。

通过文献调查和政策分析,提出促进中药产品出口美国的合理建议。

文献研究:以“中药对外出口”“美国中药”为主题词,搜索Medlab、CNKI数据库,分析中药产品对美贸易现状;政策研究:以商务部、外交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发布的我国中药对美国贸易报告为依据,分析中药产品出口策略,总结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现状特点和成功经验,并提出有效促进中药产品对美贸易的新思路。

我国中药产品对美出口额稳定增长,存在增速缓慢、市场份额小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分析中药在美准入方式和我国中药出口政策,从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按需设计上市方案和制定相应国际标准及法规3方面,提出“保质促销,立规促贸”的对美贸易新方案。

关键词中药;中药产品;中药出口;美国;发展战略;中美贸易摩擦;中药贸易;中药国际化Abstract The escalating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greatly affects the expo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TCM)products to the United States.Through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expo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s to the United States.1)Literature research,using “Chinese medicine export” and “American Chinese medicine” as subject terms,this paper searches databases such as MEDLAB and CNKI,and analyzes the trade status of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s with the United States.2)Based on the report on China′s TCM trad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published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C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ort strategies of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s,summarizes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China′s export of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s,and proposes new ide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trade of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s with the United States.China′s export of TCM products to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increasing steadily while there also exist some phenomena such as slow growth rate,small market share and unreasonable structur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s market ac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ese medicine′s export polic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trade plan of “qualit y promotion,regulation promo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from 3 aspect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s,designing marketing plan according to demands,and formulating relevan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ort; the United States; Development strategy; Sino-US trade fri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tionalization中圖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7.028中医药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接受中医药文化[1],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药产品的对外出口[2]。

中药进入美国市场的七种途径

中药进入美国市场的七种途径

中药进入美国市场的七种途径中药进入美国市场的七种途径我国中药进入美国市场需要通过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认定,中药可以食品健康食品营养补充剂化妆品中草药外用药物,国家药品验证号,国家新药等7种形式进行申办FDA认证手续.1食品类(FOOD):指的是普通食品.FDA需对申报进口的食品进行成分分析,对农药残留量,微生物和毒素进行监测,在包装和文字印刷上也有严格要求.对罐头食品,磷酸饮料等还有特殊要求,如需办理FCE(工厂注册),SID(产品注册)等.我国的保健品1:3服液,保健茶等亦可按食品类报批FDA.2.健康食品(HealthFood):又称功效食品.FDA除要求达到普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发表声明,称在亚洲暴发的禽流感尚未得到彻底控制,呼吁各国要继续给予足够的关注.近期在越南泰国和束埔寨等国发生的禽流感说明该病毒仍在该地区传播,近期内不会被消灭.由于野生动物,饲养的鸭和猪在动物中传播该病毒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急需对该病毒进行更多的研究.该病毒对动物和人类健康的持久性威胁仍然存在.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说,虽然在禽流感早期发现及快速反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各国仍需加强监督和采取控制措施. 要加大投入强化兽医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监督早期预警,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恢复,和重建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在亚洲新出版的《粮农组织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I-PA1)的预防,控食品进13标准外,还强调健康食品具有改善人体机能,预防疾病的功效.同时在外包装及方案说明方面符合FDA的法规,我国的蜂蜜类,花粉和人参精等绿色食品均属此类, 比普通食品价格高一些.3.营养补充剂(DE~'ysmog-mr):这是1995年5月刚执行的食品类产品法规.它接近药品类,主要包括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及草药类等几类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可提及防止疾病和改善人体机能的作用,强调机理,而非功效.此类产品可以不同的剂型在保健品商品中购买,中药以此产品报批FDA比较容易,而且也比较易体现中草药治病求本的实际功能和价值.这是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突破口.4化妆品(COS~q-lC):指以擦,倒,洒,喷,导入或其他方式用于人体及其任何部位,以达到清洁,保健,美化治疗或改变容貌作用的物品.5.中草药外用药物:由纯天然植物或提取物组成,以外用剂型如贴剂洗剂,栓剂等形式作用于人体,起到保健治疗作用的产品.6.国家药品验证号(NDC):是一种国家药典已有的药,不需要做新药论证即可进入申请,但要求较严,需达到美国FDA的各项法规.我国具有药准字号的中药产品皆有可能申报美国的NDC号.7国家新药(NDA):以新药在美国上市,需执行一系列申请手续,对该新药的药理,毒理及安全性等做严格的技术检测,包含23项试验,大约1000例临床约需8年时间,费用在1亿美元以上.(陈焕生整理)亚洲高致病性禽流感控制办法开始进行修订制及消灭的建议》是在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密切协作下完成的,它回顾了在制定和实施控制计划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并说明了各国如何采取适当的策略对付各自的疫情. 对于使用抗禽流感疫苗的争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重电宰杀被感染的动物是控制和最终扑杀疫情的最好方法.不过,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承认,在有的国家由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或因面对村庄野鸟,国内水禽高致病力病毒的挑战, 大量宰杀可能不实用或不适当.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消灭疫情的国家可能会选择使用疫苗作为扑杀政策的补充手段.两个组织强调,如果使用疫苗的话,疫苗应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陆地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国际指南生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地代码》规定,一个国家不管其是否使用疫苗,只要没有该病毒就被视为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因此,这两个组织确认,使用疫苗并不意味着出13市场的自动丧失.事实证明,使用这样的疫苗确实不仅能保护鸡的健康,而且还可减少由感染鸡排出的病毒数量,从而使病毒传播给其他鸡只和人类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发生疫情的国家应尽快做出反应,及时通报疫情.这必须有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的支撑.圆2005第02期Im。

美国中医药发展概况

美国中医药发展概况

美国中医药发展概况……(一)中医药发展简史中医药传入美国的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的中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霍夫施塔特(R. Hofstadter)等所著之“The United States”(《美利坚合众国》一书(1976年Prentice Hall Inc出版)中就指出:公元1603年苏格兰商人在美建立弗吉尼亚(Virginia)公司的三项主要目的中,第一项便是从美国西部寻找道路与中国贸易。

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茶叶通过英国间接输入美国,但当时只是作为保健饮料用。

公元1784年,中国药材肉桂、桂皮、茶叶等已经通过中美贸易开始直接运抵美国。

19世纪初叶,欧洲医学家应用针灸术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并出版了一些有关著作。

随后中国的针灸术也通过欧洲的医学文献传入美国。

公元1820年后,美国医学杂志开始选载欧洲应用针刺术的经验和学术报告记录,引起了美国医学界的兴趣。

公元1825年著名化学家、医生Franklin B Bache从法文翻译出版了Morand 的《针刺术研究报告》一书,并在临床上试用于治疗。

然而针刺术在19世纪对美国医学界并无多少影响。

中医药作为一门学科,比较系统地传入美国,是从19世纪40年代末开始,随着大批华人的移居而出现的。

公无1848年1月美国西部发现黄金后,赴美华人逐渐增多。

其中有不少中医药从业者。

在早期抵美的中医药人员中,有姓氏可查的名医如广东顺德县籍的黎普泰,以其医术精湛而名噪一时,每日门诊量数以百计,以及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费度尔镇有亲自经营“陈记生草药店”的余风庄。

此外还有公元1866年在美国爱达荷州波义西市行医并取得“合格药师”证书的卓亚方。

公元1887年随父到俄勒冈州的约翰德市购买下金华春草药店经营中药,并有“神医”之誉的伍于念等。

在旧金山等华人集居地区,未出现较现代化的西医西药以前,用中草药治病也非常普遍。

由于中医在美一直未取得合法地位,加上近代西方现代医学发展,各国传统医学出现低谷趋势,美国出现对中医的排斥态度,中医被美国人视为“巫医”不科学而遭到否定。

中药行业的国际市场研究与拓展

中药行业的国际市场研究与拓展

中药行业的国际市场研究与拓展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治疗方法的追求,中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开拓中药的国际市场,进行市场研究与拓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中药行业的国际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研究与拓展。

一、市场研究方法1.市场调查在进行国际市场研究时,市场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获取消费者对中药产品的需求和偏好,了解他们对中药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中药品质的期待。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更准确地制定市场拓展策略。

2.竞争对手分析了解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以及其产品特点可以帮助中药企业更好地调整自身战略。

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运作模式、市场份额和产品质量,中药企业可以找到自身的优势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与提升。

3.政策调研中药行业是受到不同国家政策限制的,因此进行政策调研是必要的。

了解各国对中药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生产许可、注册要求以及药物审批程序等,为中药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拓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市场拓展战略1.目标市场选择在进行国际市场拓展时,中药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力和目标市场条件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

考虑市场的规模、增长潜力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选择有利于中药产品销售的国家或地区作为首要目标。

2.品牌建设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中药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

通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形象,建立可信赖的品牌形象,以增加消费者对中药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

3.渠道拓展市场拓展需要与当地渠道商合作,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

中药企业可以与当地的药店、诊所、医院等合作,将中药产品引入当地市场,通过合作伙伴的力量将产品推向更多潜在消费者。

4.产品适应性调整中药产品的适应性是成功拓展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各国目标市场的特点和需求,中药企业可以对产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市场挑战与应对策略1.文化差异中药作为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受到国外消费者对中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的限制。

中药进入美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中药进入美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然而,由于中药在美国市场的宣传和推广相对不足,消费者对中药的认知仍存在 一定局限性和误解。例如,一些消费者可能认为中药见效慢或存在安全隐患等。
03
中药进入美国市场SWOT分析
优势分析
中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和临床疗效
中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具有独 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疗效,在某些疾病的治 疗方面具有优势。
随着全球对自然疗法和替代医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逐渐 增加。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市场之一,对中药的态度和政策正在发生变化,为中药进 入美国市场提供了机遇。
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
分析中药在美国市场的营销环境,探 讨中药进入美国市场的营销策略,为 中药企业提供参考和建议。
研究问题
中药国际化进程缓慢
中药国际化进程缓慢,尚未被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广泛接受,缺乏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3
中药注册审批难度大
中药注册审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评价, 审批难度大、周期长,制约了中药在美国市场的 发展。
机会分析
01
美国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增加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美国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中药进
者对中药的信任感。
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严格 遵守美国相关法规和标准,确 保产品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积极寻求与美国当地企业、科 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共 同推动中药在美国市场的应用 和发展。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01
进一步探讨中药在美国市场的消费者认知和行为特点,为中药企业的 市场定位和产品策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中药在美国市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如 何?中药在美国市场的竞争格局是怎 样的?中药企业应该如何制定营销策 略以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

美国人参产品市场分析报告

美国人参产品市场分析报告

04
01
主要生产商:美国本土企业,如 GNC、Nature's Bounty等
02
主要销售渠道:药店、超市、电商 平台等
03
主要消费群体:中老年人、亚健康 人群等
04
主要竞争对手:亚洲人参产品生产 商,如韩国、日本等
01
人参片:干制或鲜制的 人参切片
04
人参茶:将人参与茶叶 混合,制成茶包或茶饼
价格战可能导致消费者 04
对品牌的忠诚度降低
0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 对健康意识的提高, 美国人参产品的市场 需求逐渐增加。
02
03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 的发展,美国人参产 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水平不断提高,提高 了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法规政策:美国政府 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 力度加大,对美国人 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03
东阿阿胶:中国最大的阿胶生产商,也生产人 参产品
04
韩国人参公社:韩国最大的人参产品生产商, 拥有多个知名品牌
05
美国人参协会:美国最大的人参产品行业协会, 拥有众多会员企业
美国人参产品 市场主要品牌:
GNC、 Nature's Bounty、 Herbalife等
市场份额: GNC占据最大 份额,其次是
Nature's Bounty和 Herbalife
销售额:GNC 销售额最高,
其次是 Nature's Bounty和 Herbalife
市场趋势:市 场份额和销售 额逐年增长, 市场竞争激烈
01
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
03
广告战:通过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知 名度
05
渠道战: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 场份额

(整理)年美国医药市场分析.

(整理)年美国医药市场分析.

添加时间:2022-04-23 原文发表:2022-04-23 人气:10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美国市场向来是医药业内的关注焦点。

2022 年4 月19 日,IMS Health 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美国医药市场的最新研究报告。

数据显示,美国医药市场2022 年销售金额达到3074 亿美元,处方张数达到39.95 亿张。

美国医药市场的销售金额和处方量创下新高(如图1),然而增长趋势却进一步放缓。

非专利药物的大量使用、品牌产品专利到期、民众医疗需求下降以及新疗法使用减少等因素均对美国医药市场的增长起到了削减作用。

据统计,2022 年美国医药市场的销售金额增长2.4%,明显低于2022 年5.1%的增幅;全年处方量增长1.2%,也低于上年2.1%的增幅。

下文将以销售金额和处方量两个统计指标对美国医药市场的治疗类别、畅销品种、率先企业和销售渠道进行分析。

2022 年,美国医药市场按销售金额排序的前十治疗类别产品如表1 所示。

抗肿瘤药物是美国医药市场销售金额最高的治疗类别产品,销售金额达到223 亿美元。

紧随其后的是呼吸系统药物,销售金额达到193 亿美元。

调血脂药物以188 亿美元的销售金额位列第三。

然而从处方量来分析,调血脂药物是名列第一的治疗类别产品,2022 年处方张数为2.55 亿张。

随后是抗抑郁药物产品,处方张数2.54 亿张。

2022 年美国医药市场处方量前十治疗类别如表2 所示。

前五大治疗类别产品与2022 年相同(依然为降血脂药物、麻醉镇痛剂、抗抑郁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β-阻断剂),位次稍有调整。

其中:调血脂药物、抗抑郁药物和麻醉镇痛剂的处方量均超过2 亿张。

据统计,前五大治疗类别处方量合计达11.14 亿张,占美国医药市场总处方量的27.87%;十大治疗类别产品处方量合计达18.32 亿张,占美国医药市场处方总量的45.85%。

单位:亿美元抗肿瘤药物呼吸系统药物调血脂药物抗糖尿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溃疡药抗抑郁药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抗HIV 病毒药物2151811861501471411159782223193188169161119116106921971601811281431421178671181151194114128146117766215813122410211414113370561 2 3 4 5 6 78 987 86 76 65 57出处: IMS Health 公司网站单位:百万张调血脂药物抗抑郁药物 麻醉镇痛剂 β-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158.0抗糖尿病药物呼吸系统药物 抗溃疡药物 利尿药物 抗癫痫药物出处: IMS Health 公司网站从销售金额分析,美国医药市场的十强产品均突破 30 亿美元。

中药行业的国内外竞争态势

中药行业的国内外竞争态势

中药行业的国内外竞争态势中药行业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独特的药效和疗效在国内外广受认可。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养生保健的日益重视,中药行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态势。

本文将探讨中药行业的竞争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一、国内中药行业竞争态势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中药的需求不断上升,中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各地中药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导致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化。

2. 产品同质化问题:由于传统中药的制作工艺和配方相对固定,中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同质化产品。

这对中小型中药企业来说是一大挑战,因为它们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 品牌建设与经营:一些知名的中药品牌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和广告宣传,已经在市场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这些企业凭借品牌溢价和高品质产品,占据了市场的一席之地。

4. 研发创新能力:在中药行业,研发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那些能不断研发新药、新产品、新技术的企业,能够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国际中药行业竞争态势1. 国际市场渗透:中国的中药已经逐渐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世界各地人们追求健康的选择之一。

然而,相较于国外药企,中国的中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仍面临着一定的竞争压力。

2. 药材质量问题:国外市场对中药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较高,不合格的药材会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声誉。

因此,提高中药的质量安全标准,是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

3. 国际品牌挤压:许多国际药企也开始涉足中药市场,提供自己的中药产品。

它们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全球销售网络,对中国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4. 国际认证认可:中药的认证认可问题成为中国中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一大难题。

而一旦获得国际认可,企业将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三、中药行业的未来发展中药行业的竞争态势将会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这一挑战:1. 投入研发创新:中药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药效和质量。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与“瑰宝”,是开发新药的“金矿”。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

据该组织估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在世界上全面兴起。

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克服困难,8年之后再次突破7亿美元大关,出口总值达7.12亿美元,同比增长6.11%。

亚洲、北美和欧洲是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

尤其是亚洲市场约占中药出口总值的2/3。

这几个市场的中药出口近几年都稳步增长。

去年中药对亚洲出口4.8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同比增长5.71%;对北美出口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对欧洲出口9270万美元,同比增长12.58%;对非洲出口1049万美元,同比增长8.16%;对大洋洲出口889万美元,同比增长2.19%;对南美洲的出口975万美元,同比下降了1.72%。

目前,全球四个主要中药市场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

是一个发展中的庞大市场,也是我国中草药、中成药、保健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值得研究和开拓。

一、东南亚及华裔市场该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6%。

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

该国卫生部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新加坡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进步加强中医药管理。

开设中医学院、中医师注册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政府对含汞、铅、砷等重金属的中药或成药则明令严格控制,禁止销售黄连、黄柏、川乌等有毒药品。

进口的中药材多数是补药。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

马来西亚卫生部向来对中医十分关注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医师的注册,在那里甚至不注册也可行医。

政府对药物重金属含量有控制标准,对有毒品及濒危野生动物药品一律禁售。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

2024年美国医药市场研究报告

2024年美国医药市场研究报告

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2024年美国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规模。

通过对美国医疗保健系统、医药法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本报告提供了对于该市场的全面了解和洞察。

一、引言医药市场是一个重要的行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福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美国医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报告将分析这些变化,并预测未来的趋势。

二、美国医疗保健系统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是以保险为基础的,包括公共保险、私人保险和自费保险。

然而,由于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复杂的保险制度,许多人无法享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

政府正在通过医疗保健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但的进展缓慢。

三、医药法规美国的医药法规严格规定了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

这些法规保障了患者的权益和安全,但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此外,近年来,政府对药物价格的管控也逐渐加强,对医药公司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四、市场竞争美国的医药市场竞争激烈,包括制药公司、医疗器械公司、零售药店和保险公司。

这些公司不仅在产品创新和研发上展开竞争,还通过合并和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也对传统医药销售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五、消费者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消费者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

人们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对长期护理和健康管理的需求也在增加。

六、未来趋势未来,美国医药市场将继续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政府将加强对医药价格的监管,增加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

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将为医疗创新和药物研发提供更多的机会。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疾病的增加,长期护理和健康管理的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结论:通过对2024年美国医药市场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政府、严格的法规、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都将对该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内外中药行业的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

国内外中药行业的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

医药行业国内我国中药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年销售额已从1980年的近10亿元,增长到现在的400多亿元。

据介绍,中药包括中成药、饮片和中药材。

中成药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药工业化发展的水平。

现在我国中成药所需用的药材占到全部药材的70%以上。

而在20世纪的70年代,我国中药临床应用还是以饮片为主,成药为辅。

当时,中成药所用原料药材仅占全部药材的20%,全部药材的70%用于加工饮片。

20多年前,我国许多地方几乎是市市有中成药厂,县县办饮片加工场,厂小品种多,生产方式落后。

那时,全国最大的中成药企业是上海市中药一厂,一年的销售额也就1000多万元。

现在,我国年销售额超过一亿元的中成药企业有120多家,年销售额相当于一亿美元以上的中成药企业也有十来家。

大批中成药新兴企业的不断崛起,展现出我国传统中药日益现代化的崭新风貌。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中药部主任刘张林介绍,我国中药出口在经历了3年的下降之后,去年终于止跌回升。

海关统计资料显示,中药进出口总额与前年同期相比,呈现全面增长。

至去年11月底,我国中药进出口总额为6.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7%。

预计全年中药进出口总额可达6.6亿美元。

刘张林说:中药材在我国中药出口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1-11月,中药材出口3.15亿美元,占中药出口的62.9%,同比增长5.4%。

在出口中药材中,鲜蜂王浆(粉)、甘草以及西洋参加工贸易占有较大比重。

中成药与保健品的出口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至11月底已出口8176万美元,同比增长18.9%,清凉油、片仔癀出口增长幅度较大。

植物提取物的出口在前几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仍保持了10.6%的增长率,出口额为1.04亿美元。

据分析,我国去年中药出口止跌回升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等中药主市场的经济全面复苏,世界植物药市场对我国中药的需求,我国中药现代化工程与中药国际化的推动,国家对中药出口所给予的优惠政策与支持。

我国对美国市场中药商品贸易出口分析

我国对美国市场中药商品贸易出口分析
美 国 中药 出 口额 的 1. 4 ( 2 6 % 见表 3 、表 4 。 )
表 3 21 02年 1 —5月 份 我 国 对 美 国市 场 中药 商 品 出 口分 省 市数 据
( 数据来源 :海关数据 )
表 4 0 2年 1 2 1 —5月份我国对美国市场 中药 出口 前1 O家企业排名 ( 出 口额排名 ) 按
主流市 场 。
万美 元 ,同 比增长 3 . 9 ,占全 部企业 对美 国中药 67 %
出 口额 的 4 .8 ;中外 合 资 企 业 为 7 7 1% 5家 ,出 口 5
4 17 4 . 1万美 元 ,同 比增 长 2 6 , 占全 部 企 业 对 美 .%
国 中药 出 口额 的 3.5 ;国有 企业 为 6 99 % 9家 ,出 口 1723 2 .2万美 元 ,同 比增 长 4 .4 , 占全部 企业 对 24 %
l 2 3 4 5 6 7
应 用情 况 ,从使 用 范围看 :( ) 约 有 7 % 的美 国针 1 0 灸 医师在 治疗 中使 用 中草 药 或 中成 药 ,一些 正 骨 医 师 和营养 师 也在 学 习 使用 ;( 常用 的 中草 药 或 剂 2) 型 ;汤 剂 、片剂 、粉 剂 、胶 囊 ;( )中药 在 美 国 主 3 要作 为天 然 健康 食 品销 售 ,而未 真 正 进入 美 国 药 物
基本 属于膳 食 补 充 剂 范 畴 ,主 要 在 有 机食 品专 卖 店
销售 ,而不 是在 药店 销售 。 近年 来 ,F A 加 强 了 天 然 植 物 药 的法 规 管 理 , D
20 03年启 动 了对膳食 补 充剂 实行 G P管 理 ,对 膳食 M 补 充剂 的生 产 和 标 签 制 订 了严 格 的 标 准 。 《 导 原 指

美国中草药标准品

美国中草药标准品

美国中草药标准品简介中草药是一种经过传统实践和经验积累的草本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健康问题。

在美国,中草药市场逐渐兴起,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然而,为了确保中草药的质量和安全性,美国制定了一套中草药标准品的准则和规范。

中草药标准品的定义中草药标准品是指符合特定标准和规范的中草药制剂或提取物。

这些标准和规范包括原材料的质量评估、制造过程的控制和药物活性的测试。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确保中草药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美国中草药标准品的制定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负责制定和监管中草药标准品的准则和规范。

制定中草药标准品涉及多个方面的考虑,包括中草药的种类、质量评估方法、生产工艺和药物活性测试等。

标准品的制定需要经过科学研究和专家评审,并且需要考虑中草药的传统用途和历史记录。

中草药标准品的质量评估制定中草药标准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原材料的质量评估。

这包括对中草药植物的种类鉴定、外观特征的评估和化学成分的分析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法,可以确定中草药的纯度和质量,并确保其符合标准品的要求。

制造过程的控制中草药标准品的制造过程也需要严格控制。

这包括原材料的储存和处理、提取和制剂制备等。

制造过程的控制可以确保中草药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能减少可能的污染和变质风险。

药物活性的测试除了质量评估和制造过程的控制,药物活性的测试也是制定中草药标准品的重要环节。

这些测试可以确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并评估其对特定健康问题的治疗效果。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为中草药产品提供药效保证,并确保消费者获得有效和安全的治疗。

中草药标准品的意义制定中草药标准品的意义不仅在于保证中草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有助于促进中草药市场的发展。

标准品的制定可以提高中草药产品的信任度和知名度,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选择。

同时,中草药标准品的制定也可以促进中草药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总结美国中草药标准品的制定是为了确保中草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中药提取物市场考察报告
为推动我公司中药提取物发展进程,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真正把我国中药提取物材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2011年10月8日至10月17日,我公司选派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一行两人,赴美国考察中药提取物市场及三家企业。

我们结识了贸易伙伴,对美国的中药提取物生产、贸易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提高我公司中药提取物的生产管理水平、中药提取物质量、扩大出口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一、美国中药提取物生产基本情况
(一)美国中药提取物生产基本情况
1、中药提取物的生产
美国每年自产中药提取物材不多,85%依赖进口(主要来源东南亚国家)。

近年来由于中药提取物生产发展迅速,使中药提取物提取物消耗上成数十倍的增长,并有继续上升之趋势。

如地黄丸的主要成分地黄、山药、山荚肉、牡丹皮、泽泻等中药提取物材年需求量均超过200多吨。

因此,中药提取物提取行业应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开拓美国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市场,促进我省与美国中药提取物提取物贸易。

2、成药生产
目前,列入美国医疗保险药价目录的制剂已达233种。

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制剂品种有149种,因厂家剂型不同,计903个品种。

其中产值最高用量最大的药品称为特列药品。

在特列制剂中,又以“七汤二散一丸”(小柴胡汤、柴朴汤、补中益气汤、加味逍遥散、八味地黄丸、小青龙汤、六君子汤、柴胡桂、麦门冬汤和当归芍药汤)共10种制剂的产值最高。

目前,美国有3万多名研究人员专门从事植物提取物研究。

美国目前有植物提取物厂家200多家,并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美国中药提取物制剂生产高度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可以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改进工艺,提高质量。

美国将西药工业、化学工业的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制剂的生产中,加之重视中药提取物科研及生产工艺研究,其中药提取物产品从内在质量到外观,许多方面都值得我国借鉴。

美国在制定制剂质量标准和规范化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把低温提取、真空浓缩、冷冻干燥和真空沸腾造粒等现代制药的最新技术,都移植到中药提取物制药工艺上,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3、保健品
据介绍目前美国中草药保健品爱好者越来越多,特别是妇女对此类产品的爱好越来越浓,美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达到了200亿美元。

在美国专业商店里中草药保健食品、中草药茶、化妆品、香波、蜡烛、驱蝇驱蚊品几乎随处可见。

中国的乌龙茶、杜仲茶等都已进入自动售货机阶段,101毛发再生精、海藻减肥皂等产品深受欢迎。

最近美国钟纺公司又将中草药、植物香料等加入纯棉和纯毛衣料中,“健康纤维”的消费观念给消费者带来生活享受。

因此,开拓美国中药提取物材特别是草药市场大有可为。

4、贸易
2010年,我国中药提取物出口美国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4%,占我国当年中药提取物出口总额的24.2%,居我国中药提取物出口市场之首。

目前,在美国市场上可见的由我国直接生产、输入或经美方重新包装销售的产品有近100多种,大致分为:补益性药物如三鞭丸、人参鹿茸丸、海马补肾丸、十全大补丸、首乌延寿片等;治疗常见病药物如华伦膏、天津感冒片、鼻渊丸、槐角丸、麻杏止咳片等;特色强、无同类商品的如冠元颗粒,舒筋丸等。

但缺少对疑难病症有效的中成药。

美国现有糖尿病患者2000万,痛风、衰老、肥胖、癌症、艾滋并骨质疏松症等也有上升的趋势,因此非常需要能治疗这些病症的中成药。

但目前美国政府对中成药规定很严,加上中成药需自费,因此中成药进入美国市场非常困难。

美国现有药店约6万家,经营我国中成药的药店则不过千余家。

此外,以民间贸易方式输入及合资生产中成药的企业,大大小小约有50来家,其中从我国进口中成药品约40 种,在中成药贸易方面首屈一指。

5、对进口中药提取物有关规定
多年来,美国要求按照西医的概念将有药用价值的产品划分为药品、食品和兼具二者功能的两用品。

有些在中国本属于保健食品的产品,却被美方认定为药品,不得不受美国关于药品进口和销售管理制度的限制。

对于获得认可的药品,美国《药事法》又将其分为“一般用药品”和“医疗用药品”两类。

“一般用药
品”只能在普通药店销售,不得进入医院销售。

消费者可以自由购买,但购药费用不在医疗保险承担范围内。

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中成药中没有一种被列入“医疗用药品”,患者只能自费购买,因而大大影响了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在美国的市场。

同时,中药提取物多由动植物产品加工而成,因而还受到美国一些不合理的检验检疫措施的影响。

另外,中国出口美国的中药提取物还需经过美国耗时很长且成本高昂的临床试验,阻碍了中药提取物对美国的出口。

二、我国中药提取物提取物的差距
1、企业规模小
我国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规模小,产值低,难于形成规模效益,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的生产企业集中,中药提取物生产集中于几家大的中药提取物企业,抗风险能力强,企业规模效益好,如美国华盛集团及其子公司洛宾逊制药公司(ROBINSON PHARMA,INC.)。

美国华盛集团以医药保健品、健康品生产为主业,在美国的华人圈中有较大的知名度。

华盛集团同杨凌有着非常密切的经贸合作,在杨凌投资了杨凌华盛制药有限公司和示范区政务大厦。

据公司销售经理张宇介绍,今年公司订单很多,美国著名保健品企业GNC也成为公司的客户。

美国的保健品市场很大,消费者特别钟情源自天然植物的产品。

张经理表示,他本人负责原料采购,对植物提取物原料需求很大,欢迎陕西的有关企业同他们合作。

形成规模经济,可以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改进工艺,提高质量。

2、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原料加工能力差
由于我省中药提取物提取物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值低,缺乏产值高的优势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对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原料种类需求分散,导致对单一中药提取物提取物种类需求量低,不利于原料基地的建设,总体来看,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原料加工能力差。

而美国的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品种生产集中,单一品种产值高,有利于进行骨干药材原料品种的基地建设和集中采购,能确保原料的质量,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单品种原料加工能力强。

3、生产水平不高
我省中药提取物企业虽然通过了国家GMP验收,生产装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美国相比还有一段差距。

如美国华盛集团子公司生产的保健饮料的2条生产线,仅25人,产值8000万美元。

三、启示与收获
1、积极开发中药提取物保健品
美国专业商店里中草药保健食品、用品、化妆品、随处可见,并且渗透到每个家庭。

美国保健品销售总金额十倍于药品,美国仅人参系列保健食品、用品、化妆品产品有100余种。

目前我省以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为主,保健品开发品种少、规模小、水平低。

今后需加强中草药保健食品、用品、化妆品研究开发,顺应国际潮流,丰富和扩大现代中药提取物内涵,壮大我省中药提取物产业。

2、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研发力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
我省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基本按药典标准执行,药典标准是进行中药提取物生产的最低标准。

而美国普遍企业产品质量高,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

美国公司集中力量研究开发,不断改进产品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提高生产效率,使其产品始终居于同行领先水平。

3、改进生产设备,提高规模效益
我省中药提取物企业生产设备与美国同行相比有一定差距,我省中药提取物要走向世界,必须提高生产设备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我省中药提取物企业才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自动出击就有机会
本次出国考察中,由于事前准备充分、安排紧凑,所到之处大力宣传了我公司的现代中药提取物、宣传宝鸡的投资环境,迎得了各方的关注。

特别是向美国华盛集团及其子公司洛宾逊制药公司(ROBINSON PHARMA,INC.)的负责人除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营销经验外,努力寻求合作伙伴和贸易机会。

洛宾逊制药公司与我公司进行了出口中药提取物和(OEM)生产的探讨,并约定近期将到宝鸡企业考察;首批越橘提取物样品100公斤,已于近期出口美国。

本次考察中,考察人员严格遵守外事纪律、注意安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拓宽了对外贸易渠道,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

(赴美国考察团成员:范建礼杨小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