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谭亚洁081105301 08英语3班
摘要:翻译本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大部分诗歌是以内敛、含蓄、意味深远而为人所称道,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更是如此。这就使诗歌翻译比起一般的小说、应用文翻译显得更为艰难与妥帖。本文通过选读关于英汉诗歌可译性方面的文献篇,对中外诗歌翻译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诗歌翻译可行性
正文:
翻译不仅仅是表面上两种不同语言的相互转换,它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播。所以对译者来说这种“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活动”(实用翻译教程p1)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及技巧性。而诗歌翻译则对译者提出了更多更严苛的要求。
一、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其中诗歌是厚重历史的传播者与奠基人,而中国古典诗歌最有趣和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含蓄美与韵律感。《辞海》对诗歌的定义是:“诗歌是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正是因为严格的格律限制以及悠长的深远意味导致很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尚且不能完全理解与领略古典诗歌的韵味和美,对于要用另一种语言来解读它们的外国人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这其中还不包括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韵味缺失和各种翻译技巧导致的译者的再加工。
就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来说:字数精炼,平仄严格,押韵且一般是押尾韵,要求对仗。就这几点的要求对于中英诗歌译者来说就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更不用提什么“赋比兴”了。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许渊冲的译文: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d man afloat,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只是描述一位老人在雪中钓鱼,但是联系当时的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他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著在独钓的渔翁身上,使之成为孤高自得的精神化身。全诗写的是江野雪景,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把一切活动着的事物全从视野中排除了,余下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在这辽阔、幽冷的画面中心,唯独一只孤零的小船上有一蓑衣笠帽的渔翁在雪峰的寒江边独钓。全诗都是写景,浑成一气,景中寓情,且“雪”在片尾点出尤觉奇峭。其实诗人是在钓雪而非钓鱼。其实许渊冲老师在翻译这首诗时已经处理地相当好了,他在每句诗的末尾用了押韵,采取了对应的词和词组。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我在阅读原文和译文
时所获得的感觉却不太相同。原作的“绝”、“灭”、“孤”、“独”、“雪”都可以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诗中的意境。但是译文中为了寻求格式的对仗两次使用“from……to……”以及“no……in……”不免让人有重复、啰嗦之感,而可以带给人直观感受的词运用过少也让人觉得有点可惜。许渊冲先生在争论诗歌的可译性问题时声称“为了保留意境的美我们可用意译的方法;为了保留声音的美,我们可用摹仿或改编的方法;为了保留形式的美我们可用直译法。”这个说法不免有些前后矛盾,意境美、声音美和形式美如果希望三者同时保留难度不小。但是作为“诗译英法第一人”的许渊冲先生对于诗歌翻译研究中所做的贡献和探索至今仍然对我们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冯庆华老师曾经说过:“如果把写作比成自由舞蹈,翻译就是戴着手铐脚镣在跳舞,而且还要跳得优美。”这副“手铐脚镣”是会一直存在的,作为译者来说只能尽量把它们所带来的限制降到最低。
二、关于外文诗歌的中译
大部分学者认为诗歌不能译的共同之处就是诗歌中音乐性的不可传递。英国诗歌翻译家约翰邓汉姆爵士曾经说过:“诗具有一种微妙精神,当你把它从一种语言移入另一种语言的时候,那种精神就会完全消失。”这的确是一种事实,诗歌译者需要最大限度地将自己在读原文诗歌的感受或是理解用另一种语言传递给读者,这个过程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再加工。即使译者能够准确无误地体会诗人的意指和想要表达的情感,也很难将原文诗的意韵及独特的美尤其是音乐美毫无损失地用另一种语言传递给读者。
总的说来本文认为英文诗歌的汉译比中文诗歌的英译要做得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笔者作为中国人来说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评价情感上比较严格,希望在读英译诗时有读原文古诗词相同的感受,而对于“无法翻译”的诗歌这种标准就显得有些高了。在读英文诗的汉译版时,由于翻译的学者是对于英文更加熟悉、运用地更加道地自如的专家,翻译的诗歌中文版是笔者达不到的水平时就会对译本比较宽容。例如这首A Widow Bird
A widow bird sate mourning for her love
Upon a wintry bough;
The frozen wind crept on above.
There was no leaf upon the forest below.
No flower upon the ground,
And little motion in the air
Except the mill-wheel's sound.
孤鸟栖寒枝,悲鸣为其曹;
河水初结冰,冷风何萧萧;
荒林无宿叶,瘠土无卉荷。
万籁尽寂寥,惟闻喧桔槔。
本身这首英文诗的韵律和音乐性是不太确定的,如果直接翻译成中文,可能会造成广大读者一头雾水:这从哪儿看出来是一首诗了?所以译者运用了中国读者更为亲近的律诗的形式来翻译这首诗。尽管形式差异很大,但是原文诗歌的最大特点是用一系列的意象来烘托苍凉的气氛和悲凉的心情,这不免使我们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在前文中笔者提到了许渊冲先生对这首诗的英译文,和这首widow bird的风味倒有几分相似,由此看来许老先生的翻译功底还是十分深厚的,也能够了解外国人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东西。回到这首英文诗的中译版,译者也是用了大量的意象来烘托气氛,例如“孤鸟”、“寒枝”、“结冰”、“冷风”、“荒林”、“瘠土”等等来表现原诗的精髓,应该算是恰如其分。也能够让读者得到满足,感受到荒凉、孤独、悲伤的气氛。
如果一首英文诗歌就是以“意象”出名的,那对于译者来说翻译工作就轻松多了。例如庞德的《在地铁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