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二、实现理想要有鉴定信念
1、信念是实现理想必须具备的主管条件。它具 有复合型、稳定性、执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对实现理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求学过程
2、信念是认识、情感的有机统一,是是一种综 合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理想品质。
三、实现理想要有坚强的意志
1.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要的主观条件,人的思 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里状态和自觉能力。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1、社会理想是社会追求的奋斗目标,是由多种 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社会成员的 共同追求,是名族凝聚力的体现。 我国:①和谐 ②科学发展观
六十年大庆
2、个人理想是指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和向往。 例:①物质生活 ②精神生活:牛根生、王石、巴菲特 ③道德情操:感恩、宽容 ④职业:体验价值
世界杯足球赛的精彩进球
2,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有理想信念,就有精神支撑,就有动力。 如上课听讲:需要改的是间操和早操
3、理想与实现是有条件的,是一种全身心的投 入,立足要表现在行动上。 懒惰与怯懦 世界上特立独行的人为什么这么少?原 因有二。 一是懒惰,因为要对自己负责,成为一 个独特的自己,是必须付出巨大努力的,许 多人怕吃苦,怕麻烦,就宁愿放松自己,做 一个平庸的人。二是怯懦,因为在一个大家 都平庸的环境里,少数人仍要最求优秀的独 特,就会遭到讥笑,忌妒甚至迫害,于是为 了自保而退缩,违心的随大流。
2、理想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
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一、理想信念的关系及其作用
1、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理想是 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 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 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
哈佛告诉你 哈佛学生或哈佛教授,首先不是一份荣 誉,而是一种证明。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 志力,人到底可能又怎样的发挥潜力?哈佛 告诉你。 哈佛是一种象征,最高智慧的象征,最 高学府的象征。 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 么在哈佛能实现?哈佛告诉你。 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 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来后,往往把 大衣扔在地上,然后边吃边看书或做笔记。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doc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doc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

2.情感态度观念: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运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

提问:1. 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新课讲授〉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但是达不到现实的条件。

请同学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阐述的理想是否具有以上特征。

(学生分析)展示孙中山的理想与袁世凯的理想相比较。

(学生比较)教师分析归纳:理想按性质来划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分。

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生活理想:攒钱买房;职业理想:成名成家;道德理想:见贤思齐;社会理想:改天换地。

社会理想是一个人所有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理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展示图表: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

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另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

哲学与人生第三版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哲学与人生第三版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毕加索
17岁的时候他的画作获得 了马德里奖
瓦特
十七八岁,决心投身与科学 器械制造
27岁的时候完成了蒸汽机 制作
2.2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的:
理想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 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 社会理想。
1.3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有一句广为流传的 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
2.3 在奋斗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青春的颜色, 叫奋斗!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
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雷洛夫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 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谢谢观赏
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
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
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作者 马克思 司马迁
著作 《资本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7年
谈迁 曹雪芹
《国榷》 《红楼梦》
20年 10年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误区一: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误区二: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目录
CONTENTS
1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哲学与人生 第十一课

哲学与人生 第十一课
2、什么是社会理想 P139
社会理想:社会所追求的奋斗目标 是对未来社会发展 的总体设计,是社 会成员的共同追求
2015-5-28
社会
22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什么是社会理想
20世纪60年代
计划经济
吃不饱 穿不暖
吃得饱 穿得暖
市场经济
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15-5-28 23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015-5-28 6
朱德

最早是从一根扁担了解到他。他的名字很响, 四川人知道,中国人知道,亚洲人知道,世 界人也知道 他,毕业于清政府遗留下来的一所军校 骁勇善战,屡建战功,在旧军队中先后担任 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甚至司令 拥护孙中山,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抗日战争中威名显赫 解放战争中更是功不可没 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他的名字一直跟一个人名分不开,你们看图 他像谁? 注:从军早,资格老,在军队的中威信相当 高
理想: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P137) (时间要求)
(过程)
2015-5-28
10
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想法分别属于什么理想(类型)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 生活理想:攒钱买房
职业理想:成名成家 道德理想:见贤思齐
社会理想:拯救国民
2015-5-28
11
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想法分别属于什么理想? (1)我的理想是毕业两年后买一辆小轿车,天天开着车 上班。生活理想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2015-5-28
1
2015-5-28
2
1、20世纪初沈阳一所小学,校长问同 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课堂上顿 时寂静无声。停了片刻,一个同学站起 来回答:“读书为了寻求生路。”另一 个同学说:“为了光宗耀祖。”这时, 一个学生站起来,昂首挺胸地说:“为 了中华之崛起,腾飞于世界而读书!” 当时这位少年年仅12岁。请问这位少年 是谁?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理想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1.人生发展不能没有目标
相互讨
提问1:什么是目标,为什么人生发展必须 论,回答
有明确的目标? 参考答案:P122
问题
25分钟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社会组织在一
定时间范围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标准和结
果。
人总是为着某种目标而生活,有了目标,人
人生理想。 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
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 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确立正确的人
生目标。
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坚定信念,坚强意
志,勇担责任。
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 目标。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
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
系。
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
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了解理想信念与意
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
标。 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
书,找到 知识点,
提问5: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教师
参考答案:P12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讲解充分
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 理解知识
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内容,并
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 将不理解

高三一轮复习之《生活与哲学》11第十一课__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三一轮复习之《生活与哲学》11第十一课__寻觅社会的真谛
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理 解和掌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 识的关系 2.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 治体制改革的规定,掌握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分 高频 3.经济基础与上层
级 考点
的创造者
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运动
考点展示
考情分析 结合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以人
考点
热门 考点
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
为本的案例,如抑制房价、改
决定
社会存在
决定
社会意识
唯物史 观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 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之间的区
别和联系
(1)区别:从地位上来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而物质和意识 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作用上来看,对社会存 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 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2)联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
变化不 同步 具有反 作用 阻碍 作用
社会 意识
落后于
有时
先于
社会 存在
积极推 动作用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结论: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
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 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 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 对独立性(不同步), 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 用 A、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 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 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11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11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职业理想
生活理想
选择题。
(1)我的理想是毕业两年后买一辆小轿车,天天开
着车上班。
(2) 我的理想是毕业后成功高级主管。 (3)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人人喜欢、受人尊敬、诚 实做人、踏实做事的人。
(4)周恩来:为中华乊崛起而读书。
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
道德理想
政治理想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想 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 2、个人理想的特点: 现实可能性、超越性、个体差异性 3、个人理想的作用:前进的方向 精神支柱 事业成功的动力
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 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而存在的,理想必 理想概述 什么是 须具有实现的可能。
什么是理想
理想
理想源于现实,但丌等同不现实,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不 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进、更美好的 现实的 您的标题 理想源于现实, 关系 目标
但又高于现实
理想的现实可能性
时 确 间 立 与 崇 时 高 间 的 管 人 理 生 概 理 述 想
关系
美国前总统约翰· 肯尼迪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 什么,要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歌手丛飞 个人理想 资助贫困儿童 社会理想 让更多的孩子上学
正确对待理想不现实的矛盾。 要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 理想不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的矛盾
P116-P118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第 十 一 课
理想不 现实的 矛盾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 现实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理 想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教案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第一课时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主要阐释了如何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按照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的逻辑线索进行说明的。

中职生只有确立正确的个人理想,把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成长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为社会做出奉献,从而实现个人梦想。

这是本课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是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社会理想起主导作用,是个人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人生不能没有人生追求,了解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理解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明确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的道理。

2.情感态度观念:人生理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的自觉性,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运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的视频(或展示图片),提出思考的问题: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说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它与我们每个人的梦是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各自的理想,讨论回答。

〈新课讲授〉一、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1.人生不能没有理想追求:根据同学们交流的各自的理想,共同归纳出理想的定义: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学生分析)展示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讨论理想的作用。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提出学生讨论的三个问题:(1)什么是个人理想?有哪些分类?(2)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与“中国梦”是什么关系?(3)为什么说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播放采访中国首位飞天女航天员刘洋的视频对话,引导学生思考谈体会。

)教师归纳总结: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另一方面,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

《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第11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第11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第11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第11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学习目标)1.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2.了解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 学会将个人理想融人共同理想之中,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青年时曾三次修改自己的志愿。

他们的做法告诉我们( )。

A.社会理想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B.有了社会理想就能实现个人理想C.社会理想服从于个人理想D.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2.胡锦涛同志曾说:“人为什么要活着?如果只是为了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意义是很有限的。

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这说明( )。

A.个人理想可有可无B.个人理想融人社会理想才会有真正的价值C.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矛盾的D.个人理想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理想3.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说明( )。

A.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B.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C.理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D.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4. 中国十大杰出农民的吴江青年王平,几年来带领伙伴疏浚河流100多条,复垦造田近5000亩,这是位把“挖泥大王”当做自己理想的农民。

下列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是( )。

A.自觉把个人理想的实现融人社会共同理想之中B.个人理想的实现是自己主观努力的结果C.个人理想的发展受社会条件和发展规律的制约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5. “饮长江水”是北方几代人的梦想。

经过几十年的科学论证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兴建。

“南水北调”工程从设想到开工说明了( )。

A.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人生奋斗的目标B.理想都可以转化为现实C.理想只有经过奋斗才能转化为现实D.崇高理想是我国各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冲力量6、在边疆的40年里,救死扶伤是吴登云一直坚持的理想,他为病人无偿献血30余次,总计7000多毫升,超过了一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治液的总量,为了抢救烧伤的婴儿,他从自己腿上制取了13块皮肤。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4.2.2 教学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4.2.2 教学课件
景 求的 ,总 是体 民设 族计 凝, 聚是力社的会体成现员。社的会共理同想追概述
什么是社会理想理想
理想
与崇 时高 间的 管 人 理生 概理 述想
个人理想是指个人在物质生个活人、理精想神概述
生活、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
理想
和向往。
什么是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和个人的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关盾系。理想与 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辩证统一
生 理
仅15岁

第 十 一 课
17岁的时候他的画 作获得了马德里奖
瓦特






十七八岁,决心投身
生 理
与科学器械制造

第 十 一 课
27岁的时候完成了 蒸汽机制作
大家十五十七八的 时候都干什么去了?
小时候,你曾经想过 长大后做什么?
你还坚持着小 时候的理想么?
时确
间立
与崇
时高
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
位记者采访他,问道:“你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厄运呢?”这位警察说:
“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从那以后,他不顾别 第
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
十 一
为什了年一么年轻个样轻微的不的足警信警道察的念察线为可为索什,以什独么成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让我活下来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
被化解,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
过……”
时确
间立
与崇
时高
间的
人生理想是多层次、多人方生面理的想。是多层次、 理想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实用文档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特征:现实可能性、
个人理想:个人在物
超越性、 个体差异性、
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
社会历史性
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
和向往。生活理想、道德
理想、职业理想和政治理
想等。
实用文档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以及 个人的客观实际,根据社 会发展规划个人发展,使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同 步, 使人生规划紧扣时代脉搏。
实用文档
班级同学4人为一小组,合作完成一份主题为 “我的中国梦”的手抄报。
富,图文并茂 3.组内成员分工明确
实用文档
中 职 生
困苦,集中表 现为艰苦创业 精神。
(1)必须立足于现实,踏实肯干。
忌好高骛远、眼高手 低、光说不干
(2)必须从点滴做起,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柴静17岁时毛遂自荐,写信给电台主持人——“可否帮我成就 梦想?”成为主持人后,她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以她的 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最终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实用文档
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学习。2003年9月杨满以初试和复试 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攻读硕士研究 生。梦想的画卷在杨满的眼前一点一点地展开。2006年7月杨 满硕士毕业,进入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广西玉林市 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工作。在该院1年的工作经历中,他的 临床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不懈的努力,2007年9月 杨满顺利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读博,于2010年7 月毕业。
1.屈原“求索”的是什么? 2.屈原在“求索”的路上是 怎样的场景? 3.屈原将怎样“求索”? 4.给你怎样的启发?

哲学第十一课

哲学第十一课

11.1 社会发展的规律一、自主探究1.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通读教材第86—93页。

【课标内容要求】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能力: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考点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概念(1)社会存在:A含义: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B内容:自然地理因素、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A含义: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B内容:风俗习惯、社会心理、政治法律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下列属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分别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生产力 E科学发展观 F自然地理环境 G文学艺术 H人口因素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___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_____,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A____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C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在阶级社会带有阶级性(2)社会意识具有_____性。

A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B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6次授课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10、11、12课)
提问5:辩证思维方法包括哪些:
归纳——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演绎——由一般性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
分析——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对他们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思维方法。
[导入新课]
我们对认识论的一些观点前三单元我们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今天我们那么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融汇贯通,学以致用。
3.在认识目标导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
提问4:成功者与平庸者最大区别是什么?
P127参考答案: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有无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
1.不是所有的人生目标都能实现
2.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提问5: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P12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敢于承担责任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是坚定信念、实现理想的精神动力。
3.加强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课堂小结>
1.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习题册)
准备上课
同学考虑先不回答
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同学们自由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出真知。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哲学与人生_第十一课_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哲学与人生_第十一课_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哲学与人生
第十一课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创境激趣
猜猜我是谁?
孙中山
周恩来
邓亚萍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创境激趣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国家总理,拯救国民
他们的理想 孙中山:振兴中华,实行民主制度
“中华民国国父”,实行“三民主义”
是什么呢?
世界冠军,乒乓皇后
邓亚萍: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
内容讲授
2、什么是社会理想
20世纪60年代
计划经济
不够吃 不够穿
吃得够 穿得够
市场经济
20世纪80年代至今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实践训练
歌手丛飞,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 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 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7人,捐 助金额超过300万元。 1994年以来,他先 后资助了178名贫困失学儿童。2005年4月, 丛飞患胃癌住院,他的爱是伟大、无私的, 他即使在病入膏肓时想的还是受资助的孩子。
嘉 宝 的 空 想
幻想: 有一定客观基础, 达不到实现的条件
阿平的幻想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创设情境
小组讨论
同学们你的理想 想是什么呢?
二、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创设情境
1、什么是个人理想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 生活理想:攒钱买房
职业理想:成名成家 道德理想:见贤思齐
政治理想:拯救国民
个 人 理 想
D


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现实
源于、高于
理想
转化
现实
树 立 理 想
个人理想 个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哲学与人生—第11课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哲学与人生—第11课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第十一课
个人理想 和社会理想
主要内容:
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理想与人生发展
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人生理想
同学们有理想吗? 年轻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吗?
一、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符合事物发 展规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体 现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理想是人们对未 来美好目标的向往 和追求。
理想是源于现实的
具有实现的必要的
现实条件,经过奋斗 最终是可以实现的。
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达不 到现实的条件。
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 件根本无法实现
理想是高于现实的
庸俗与崇高
不同的内容
生活理想
攒钱买房
成名成家
职业理想
见贤思齐
道德理想
改天换地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 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 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 得我们继续的滋养。
————【徐志摩】
• 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 道德理想与现实道德水平的矛盾 • 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 生活理想与现实经济条件的矛盾
讨论:
要实践 从现在开始 从小事做起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是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和向往。
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 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以及社会面貌等的要 求和设想。
有它,无它,不一样 有它,像船儿有桨 能漂滩,能斩浪 无它,像一只花公鸡 只知为觅食奔忙 有它,即使天黑下来 也看得见光亮 无它,纵然在大白天 眼前也一片迷茫 它的名字——叫理想
耳。 没有喧闹。 眼。 没有缤纷。 嘴。 沉默不语。 她绿的沉寂,因为孕育了希望的色彩,生命的精华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判断题: 以下是理想么? (时间要求) (过程)
我的理想就是 我的理想就是 要成为奥特曼。 要成为科学家。
通俗讲,理想就是奋斗目标。
什么是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 中的个人对自己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 生的向往和设想,包括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 理想和道德理想。 个人理想是个人在物质、精神、道德情操和 职业等方面的追求与向往
符 合
对社会负责 社会理想 社会成员共同的追求 社会价值的实现
向 导
个人价值的实现
努力奋斗
一般情况下,理想越远大,实现的时间就越长。我 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名人名言 把理想变为现实必须要有崇高的目标
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 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 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 理。 ——高尔基


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现实
源于、高于
理想
转化
现实
树 立 理 想
个人理想 个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支柱
理想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展的重 要作用
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
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决定和制约
社会理想
体现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 想实现的条件,以 个人理想为基础, 社会理想的实现要 靠社会成员当中每 个个体的努力奋斗。
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 想为导向,只有同 国家的前途、民族 命运相结合、只有 同社会的需要、人 民的利益相一致, 才能变成现实。
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
什么是社会理想?
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 征以及社会面貌等的要求和设想。
社会理想的特点:客观性、整体性、阶段性 社会理想的作用: 助推器 精神力量 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理想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
理想指引着人生前
进的方向
理想是人生精神的 支柱
方向
理想是人生进步的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力量源泉
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 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而存在的,理想必 什么是 理想概述 须具有实现的可能。 理想
什么是理想
理想源于现实,但不等同于现实, 理想与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 现实的 您的标题 理想源于现实, 关系 目标
但又高于现实
理想的现实可能性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要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的矛盾
P116-P118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理想与 现实的 矛盾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 现实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理 想
公司总经理 剑桥大学博士
来 源 于
世界冠军 当下、现在
乒乓球运动员
现实基础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奋斗
现实 当下
源于、高于
理想 未来
转化
现实
客观
主观
案例一
袁世凯的理想: 实 行帝制,独裁统治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 • • • • • • • • • • 一、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P101 二、在社会发展中规划个人发展 1、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关系 2、如何实现个人发展①制定一系列目标 ②根据社会发展规划个人发展 三、积极创造实现个人理想的条件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2、主观努力P104 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②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专业技能 ③把握社会提供的机遇,及时调整目标
关系
美国前总统约翰· 肯尼迪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 什么,要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歌手丛飞 个人理想 资助贫困儿童 社会理想 让更多的孩子上学

政治理想

道德理想
职业理想
生活理想
选择题。
(1)我的理想是毕业两年后买一辆小轿车,天天开
着车上班。
(2) 我的理想是毕业后成为高级主管。 (3)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人人喜欢、受人尊敬、诚 实做人、踏实做事的人。
(4)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
道德理想
政治理想
个人理想的特点: 现实可能性、超越性、个体差异性 个人理想的作用:人生前进的方向 人生的精神支柱 事业成功的动力
启示:理想源 于现实,又高 于现实。特别 是科学的社会 理想,达到了 对客观世界规 律性的认识, 从而成为引导 现实的旗帜、 把握现实的力 量。
孙中山的理想: 推翻帝制,建立 民主共和国
案例二
作者 马克思 司马迁 达尔文 谈迁 曹雪芹
展示图表
著作 《资本论》 《史记》 《物种起源》 《国榷》 《红楼梦》 所用时间 40年 30年 27年 20年 10年
第十一课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 现实
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的关系
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 要作用
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个人 理想 与社 会理 想的 关系
• • • • • • • • • •
一、个人理想的特点和作用 1、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定义P95 2、个人理想的特点P96 3、个人理想的作用P97 二、社会理想的特点和作用 1、社会理想定义P98 2、社会理想的特点P98 3、社会理想的作用P99 三、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P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