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评类作文的基本写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时评类作文的基本写法

高考时评类作文的基本写法

近几年高考时评类作文命题渐热,但许多考生常常找不到写作的好方法,为此,高考备考写作训练应将之作为突破的重点之一来训练。

下面提供时评写作的基本方法,供考生与指导教师参考。

一、开端要扣命题材料进行概括,引述宜简明扼要

时评类文章,开端处应先引述新闻事件,这是时评写作的针对性所在,也是文章的立论中心所在。写作时宜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材料的关键点。

当然,材料不同,引述方式也不同。对时评而言,引述的事件是在作文命题的材料中找关键点,再从事件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表述好中心论点。

近年的高考,几乎都是材料作文。材料本身往往提供一种现象、一幅或几幅漫画、几种观点或一个事件,而材料不同,写法也各异,不同类型命题材料不要弄混,应仔细辨析。因此,要认真读懂材料,根据材料类型深刻理解其含义,写作时最好抓关键观点与事件加以陈述,表达要言简意赅,引出中心论点也要恰当而迅速。

二、中间分析原因,注意剖析事件产生的根源

从第二段开始,就应根据写作的论点,进行因果分析,利用因果关系的分析把论点与论据起来。具体地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和结果,沿着为什么的思路,探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论述内容逐步深化,让理由充分化。

这种分析法的常用句式是: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

运用这种句式分析的好处是,可以紧紧围绕材料进行议论,避免发生越扯越远的偏离题意现象,还有利于增强写作的思辨性。

三、利用思辩方法,探究本质,拓展议论的空间

议论文写作的主体,从根本上说,是回答你的论点为什么是正确的,是有道理的的问题。当我们在论证某个论点时,应该开动脑筋,激活思维,多追问几个

为什么。追溯这个论点产生的条件和原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证明你的论点的正确性。

四、利用材料,回应材料,提升认识

时评作文的结论部分,应再次回应命题材料,明确指出大家应该如何看待与对待事件中的人与事,这样既使文章首尾圆融,又让读者获取更加明确的认识。

时评例文:

没时间想未来的人生如何出彩

杨朝清

现在的学生压力太大,某些重点中学进行全封闭式管理,每天中午只给学生半小时午餐时间。学生没有自己的时间,当然更没有时间思考人生和未来的方向。近日,北大原校长许智宏院士在广州演讲时告诉在座家长。(5月19日《广州日报》)

(直接引用材料的关键句,高度概括)

没时间想未来之所以引发,就在于他指出了一些当下看似成功的教育模式中潜在的教育危机——只关心知识学习,却忽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只注重培养考试能手,却忽视生活技能的习得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只活在当下,却不着眼未来。

(对材料中心进行议论,从而引出自己观点)

紧张的学习节奏,沉重的学习压力,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学习的枯燥和乏味,还有

精神世界的单薄与苍白。生活犹如上紧了的发条,让中学生缺乏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思考人生和未来的方向更是一种奢望。毕竟,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一旦学习过度挤占,难免会导致学生没时间想未来。

(这一节,是从材料的结果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曾说,当过去不再揭示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许多人缺乏安顿期许的空间;时间就像一个紧箍咒,裹挟了太多人的喜怒哀乐。没有时间想未来不仅是中学生面临的困境,也是许多成年人面临的瓶颈。

(拓展议论,引用法国社会学家的话,分析这样的一种现象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以小见大,是这一节典型写法,延伸开去,达到了层层深入、步步拓展的良好效果。这一节,如果材料是一种好的结果,那么就要分析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面将可以带来怎样良好的社会效果,否则,如这篇文章一样相反。)

当高考成为中国青年不可绕行的独木桥,自主选择在许多人看来或许就没有多大的意义。更为关键的是,习惯替孩子做主的家长,通常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而不是俯下身子,和孩子平等交流、真诚对话,倾听孩子的沉没的声音。

(继续现实拓展,更加深入剖析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孩子的成长道路更加平稳、顺畅,许多家长从自己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出发,替孩子制定人生规划。殊不知,这种忽视孩子利益诉求和情感需要的包办做法,看似是深思熟虑的理性选择,实质上却缺乏社会基础,很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

没时间想未来的孩子如何经营人生?这个沉重的话题,考验着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在现实的阻碍短时间难以根本消除的情况下,家长和老师应给孩子多一些自主选择的空间,多一些时间来思考人生和未来的自由。

(最后收缩全文,注意到引起读者的共鸣)

跪地取款的文明悖论

中国青年网斯涵涵

大学生小张在雁翔路附近一家银行看到的一幕让他动容:一农民工在进入银行前,脱掉鞋子,然后跪着去ATM机前进行操作。农民工说,他的鞋太脏了,会弄脏地面,不想给保安带来不必要的麻烦。(10月27日《华商报》)

农民工跪地取款以其强烈的画面冲击感,,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不吝赞美,称其为文明的标杆,温暖的正能量;希望更多的人像这位具有自知之明、尊重他人劳动的农民工以及宽厚的保安一样,爱护环境,谦恭礼让。然而,跪地取款实是一种文明悖论。

保安刚刚拖过地,地板整洁如新,怕弄脏地板脱下鞋本已小心翼翼,还要跪着取款却是为何?A TM机取款,只认银行卡与密码,与身份及姿势何干?

文明的含义自然包括礼貌、尊重,但平等、公平乃是文明不可或缺的要义。跪地取款美其名曰文明,实在是廉价的抒情。首先,传统意义的跪拜之礼是将自己置于极其卑微的地位,以地位的尊卑来表达其尊重和感激之情,把现代社会的平等关系虚化为封建社会的等级序列,是社会文明的倒退;其次,农民工也是储户,享受银行服务理所当然,将落后的跪拜仪式,披上文明的马甲,实则是拿封建糟粕当成至宝,是对农民工人格、尊严的嘲讽与矮化。

现代文明从细微而言,是银行竭尽全力为所有储户提供均等、优质的服务,是每个人彬彬有礼,理性大度,从大处着手是全社会打通城乡壁垒,消除地域阻碍与歧视,为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给予更多保障,让现代公共服务惠及更多困难人。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城市居民,无论是取款还是乘坐公交车,都能保有快乐工作、生活的权利与尊严,才能化解农民工无时不在的忐忑、谦卑及不知所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